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师《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3

单选题 1/76
1.

老师对学生取得的好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期促进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 A 准备律
  • B 效果律
  • C 动机律
  • D 练习律
单选题 2/76
2.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时间是( )。

  • A 1789年
  • B 1879年
  • C 1859年
  • D 1689年
单选题 3/76
3.

人格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人格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和核心意义的部分是( )。

  • A 能力
  • B 性格
  • C 气质
  • D 品德
单选题 4/76
4.

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不包括( )。

  • A 角色扮演阶段
  • B 角色认知阶段
  • C 角色认同阶段
  • D 角色信念阶段
单选题 5/76
5.

自我效能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

  • A 班杜拉
  • B 布鲁纳
  • C 斯金纳
  • D 马斯洛
单选题 6/76
6.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A 发散思维
  • B 分析思维
  • C 形象思维
  • D 抽象思维
单选题 7/76
7.

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 A 关系转换理论
  • B 经验类化理论
  • C 共同要素说
  • D 形式训练说
单选题 8/76
8.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种直观手段称之为( )。

  • A 实物直观
  • B 言语直观
  • C 模象直观
  • D 想象直观
单选题 9/76
9.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哪种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

  • A 学校教育
  • B 家庭教育
  • C 社会教育
  • D 广义教育
单选题 10/76
10.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 阿特金森
  • B 弗洛伊德
  • C 维果茨基
  • D 苏格拉底
单选题 11/76
11.

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 A 命题
  • B 案例
  • C 反例
  • D 正例
单选题 12/76
12.

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的发生是( )的。

  • A 均衡
  • B 先慢后快
  • C 先快后慢
  • D 无快慢之分
单选题 13/76
13.

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是形成良好的( )。

  • A 道德习惯
  • B 道德意志
  • C 道德意识
  • D 道德情景
单选题 14/76
14.

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大势力”的流派是( )。

  • A 人本主义学派
  • B 精神分析学派
  • C 认知心理学派
  • D 行为主义学派
单选题 15/76
15.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不包括( )。

  • A 遵从
  • B 顺应
  • C 认同
  • D 内化
单选题 16/76
16.

测验的( )指测量的正确性,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的程度。

  • A 信度
  • B 难度
  • C 效度
  • D 区分度
单选题 17/76
17.

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

  • A 视觉编码
  • B 听觉编码
  • C 语义编码
  • D 语言中介编码
单选题 18/76
18.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称为( )。

  • A 实物直观
  • B 模象直观
  • C 言语直观
  • D 想象直观
单选题 19/76
19.

认知接受说的提出者是( )。

  • A 布鲁纳
  • B 奥苏伯尔
  • C 桑代克
  • D 罗杰斯
单选题 20/76
20.

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

  • A 避免失败者
  • B 力求成功者
  • C 自我实现者
  • D 追求荣誉者
单选题 21/76
21.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 )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 A 奈塞尔
  • B 马斯洛
  • C 斯金纳
  • D 考夫卡
单选题 22/76
22.

以下哪一种有关学习迁移的理论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

  • A 形式训练说
  • B 相同要素说
  • C 经验泛化说
  • D 关系转换说
单选题 23/76
23.

态度的三种结构不包括( )。

  • A 态度的认知成分
  • B 态度的意志成分
  • C 态度的情感成分
  • D 态度的行为成分
单选题 24/76
24.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 A 刺激分化
  • B 消退
  • C 刺激泛化
  • D 获得
单选题 25/76
25.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 A 外部强化
  • B 自我强化
  • C 直接强化
  • D 替代强化
单选题 26/76
26.

在早期的迁移理论中,提出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是( )。

  • A 贾德
  • B 安德森
  • C 桑代克
  • D 奥苏伯尔
单选题 27/76
27.

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 A 1903
  • B 1913
  • C 1914
  • D 1900
单选题 28/76
28.

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 A 伦理的道德情感
  • B 直觉的道德情感
  • C 想象的道德情感
  • D 形象的道德情感
单选题 29/76
29.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 笛卡尔
  • B 冯特
  • C 洛克
  • D 华生
单选题 30/76
30.

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 奥苏伯尔
  • B 布鲁纳
  • C 加涅
  • D 桑代克
判断题 31/76
31.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观点,流体智力随机体的衰老而减退,而晶体智力则随一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2/76
32.

如果一个人的智商为98,则可以认为他的智力水平属于中等。(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3/76
33.

最能解释考试时出现暂时遗忘现象的理论是“干扰说”。(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4/76
34.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5/76
35.

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间的对立关系。( )

  • 正确。
  • 错误。
问答题 36/76
36.

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问答题 37/76
37.

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

问答题 38/76
38.

论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问答题 39/76
39.

简述“最近发展区”理论。

问答题 40/76
40.

论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意义。

问答题 41/76
41.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 )的交叉学科。

问答题 42/76
42.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 )功能。

问答题 43/76
43.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

问答题 44/76
44.

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问答题 45/76
45.

强化决定学习者是否把学会的行为表现出来,即强化对人的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强化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 )强化三种形式。

问答题 46/76
46.

大学生学习在其内容上有何特点?

问答题 47/76
47.

大学生观察具有相对的深刻性和( )性。

问答题 48/76
48.

美国心理学家( )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问答题 49/76
49.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心理学。

问答题 50/76
50.

简述个体心理及其构成。

问答题 51/76
51.

学习者对自己认识过程与结果的认知称为( ),这是学习者形成学习策略的基础。

问答题 52/76
52.

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问答题 53/76
53.

论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

问答题 54/76
54.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 )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

问答题 55/76
55.

学生知识的应用(或解题)过程一般包括审题、( )、重现有关知识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

问答题 56/76
56.

在认知心理学看来,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 )的因素。

问答题 57/76
57.

简述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问答题 58/76
58.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问答题 59/76
59.

心理学家认为,( )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问答题 60/76
60.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 )的学习、能力的学习以及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四大类。

问答题 61/76
61.

简述格式塔关系转换理论的学习迁移观点。

问答题 62/76
62.

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问答题 63/76
63.

请对“能力”、“努力”和“难度”、“运气”进行归因分析。

问答题 64/76
64.

论述智力与知识的关系。

问答题 65/76
65.

心理障碍的发生在年级、专业之间存在差异,( )大的专业,发生心理障碍的人数多。

问答题 66/76
66.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反映了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基本趋势,从而揭示了( )的必要性。

问答题 67/76
67.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性格的( )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四个方面。

问答题 68/76
68.

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被称为( )。

问答题 69/76
69.

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 )控制的减弱和动觉控制的增强。

问答题 70/76
70.

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的基本内容。

问答题 71/76
71.

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及表现。

问答题 72/76
72.

正确理解教师威信的含义。

问答题 73/76
73.

大一学生小张最近很是烦恼:作为理科考生,入学时因为分数原因被调到了一个文科专业,他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未来感到迷茫,上课无精打采,作业被动应付,成绩不断下降;没有家长约束,过度放松自己,沉迷电子游戏。想想与高中时期“判若两人”的现状,他也试图改变,但总是提不起精神。

小张的情况已经引起辅导员老师的高度重视。

(1)小张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改变其学习状况的措施或方法有哪些?请结合案例加以说明。

问答题 74/76
74.

学习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学习必须凭借反复的练习与经验,才有可能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 )。

问答题 75/76
75.

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作是( )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问答题 76/76
76.

简述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