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师《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1

单选题 1/95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 A 变式
  • B 比较
  • C 概括
  • D 抽象
单选题 2/95
2.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是主动地获得知识,并通过把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来积极地建构其( )。

  • A 认知结构
  • B 知识体系
  • C 学习观
  • D 心理学
单选题 3/95
3.

心理学中运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 A 柯尔伯格
  • B 皮亚杰
  • C 斯金纳
  • D 巴甫洛夫
单选题 4/95
4.

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

  • A 记忆策略
  • B 资源管理策略
  • C 思维策略
  • D 学习方法
单选题 5/95
5.

( )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

  • A 投射自我
  • B 理想自我
  • C 社会自我
  • D 镜中自我
单选题 6/95
6.

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作( )。

  • A 比较性组织者
  • B 先行组织者
  • C 认知结构
  • D 固定点
单选题 7/95
7.

内部学习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求知欲和( )。

  • A 兴趣
  • B 需求
  • C 好奇心
  • D 虚荣
单选题 8/95
8.

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 )。

  • A 系统化
  • B 联想
  • C 替换
  • D 记忆术
单选题 9/95
9.

韦氏智力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的记分都是34的儿童属于( )。

  • A 轻度弱智
  • B 中度弱智
  • C 重度弱智
  • D 极重度弱智
单选题 10/95
10.

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强、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

  • A 胆汁质
  • B 粘液质
  • C 抑郁质
  • D 多血质
单选题 11/95
11.

教师高尚的( )、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

  • A 思想道德品质
  • B 人格魅力
  • C 情操
  • D 品质
单选题 12/95
12.

对于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恢复正常状态的心理健康教育属于( )。

  • A 心理素质培养
  • B 心理健康维护
  • C 发展性心理教育
  • D 补救性心理教育
单选题 13/95
13.

人们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用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称为( )。

  • A 凝聚性
  • B 从众
  • C 社会助长
  • D 士气
单选题 14/95
14.

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属于( )。

  • A 正迁移
  • B 负迁移
  • C 纵向迁移
  • D 逆向迁移
单选题 15/95
15.

教师威信的形成:威信的形成取决于一系列的( )因素。

  • A 人生观
  • B 教师观
  • C 学生观
  • D 主客观
单选题 16/95
16.

提出复演论心理发展理论的是( )。

  • A 沃尔夫
  • B 高尔顿
  • C 斯金纳
  • D 霍尔
单选题 17/95
17.

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这种动机理论被称为( )。

  • A 自我实现理论
  • B 成败归因理论
  • C 动机期望理论
  • D 成就动机理论
单选题 18/95
18.

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为( )。

  • A 凝聚性
  • B 从众
  • C 社会助长
  • D 士气
单选题 19/95
19.

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 )。

  • A 手段
  • B 方法
  • C 技巧
  • D 形式
单选题 20/95
20.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是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 )会产生影响。

  • A 心理状态
  • B 工作行为
  • C 学习行为
  • D 认知行为
单选题 21/95
21.

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 A 高尚的道德思想
  • B 渊博的知识
  • C 师生的平等交往
  • D 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
单选题 22/95
22.

用多种感觉通道识记时效果最显著的智力类型是( )。

  • A 视觉型
  • B 听觉型
  • C 动觉型
  • D 混合型
单选题 23/95
23.

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 A 准备律
  • B 练习律
  • C 效果律
  • D 动机律
单选题 24/95
24.

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的( )。

  • A 自我认识
  • B 自我调节
  • C 自我体验
  • D 自我控制
单选题 25/95
25.

格式塔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是建立在其对动物学习现象的观察的基础上。这种动物是( )。

  • A 猿猴
  • B 白鼠
  • C 兔子
  • D 鸽子
单选题 26/95
26.

在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借以相互传递信息或影响的工具、设备、媒体及其科学运用是指( )。

  • A 教学媒体
  • B 教学技术
  • C 教学手段
  • D 教学策略
单选题 27/95
27.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未发现能支持其学说经得起科学检验的证据的是( )。

  • A 形式训练说
  • B 同化迁移说
  • C 概括说
  • D 关系转换说
单选题 28/95
28.

吹拉弹唱属于( )。

  • A 识记技能
  • B 心智技能
  • C 动作技能
  • D 认知技能
单选题 29/95
29.

按照其性质,焦虑可分为过敏性焦虑和( )。

  • A 正常焦虑
  • B 现实性焦虑
  • C 神经性焦虑
  • D 道德性焦虑
单选题 30/95
30.

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秩序,又要建好班集体,这属于教师的哪一角色要求( )。

  • A 心理辅导员
  • B 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 C 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 D 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单选题 31/95
31.

教师的角色认同处于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第几阶段( )。

  • A
  • B
  • C
  • D
单选题 32/95
32.

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

  • A 定势
  • B 功能固着
  • C 变式
  • D 学习迁移
单选题 33/95
33.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 A 教师教学
  • B 教师教育
  • C 学生学习
  • D 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单选题 34/95
34.

心理学上的“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 A 形式训练说
  • B 共同要素说
  • C 概括说
  • D 关系转换说
单选题 35/95
35.

认知策略主要包括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和( )。

  • A 组织策略
  • B 计划策略
  • C 监视策略
  • D 调节策略
单选题 36/95
36.

动作技能根据所涉及的骨骼、肌肉以及动作幅度大小,可分为精细性动作技能与( )。

  • A 连续性动作技能
  • B 封闭性动作技能
  • C 粗大性动作技能
  • D 工具性动作技能
单选题 37/95
37.

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确立自我。这种自我称为( )。

  • A 投射自我
  • B 理想自我
  • C 社会自我
  • D 镜中自我
单选题 38/95
38.

个体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使新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理解新知识所描绘的事物或现象的意义,使之与已有的知识建立各种联系指的是( )。

  • A 新知识的获得
  • B 知识的转化
  • C 知识的呈现
  • D 知识的新发现
判断题 39/95
39.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观点,流体智力随机体的衰老而减退,而晶体智力则随一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0/95
40.

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既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也可以降低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减质或减量。(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1/95
41.

道德情感有不同的种类,直觉的道德情感主要通过文艺作品和先进人物的介绍加以培养。(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2/95
42.

有这样一列数字:100816449362516941,如果孤立地记忆,则有18个记忆单位,难度很大,但如果将它们看成10、9、8、7、6、5、4、3、2、1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记忆单位,提高了记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组块化策略。(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3/95
43.

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能力。(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4/95
44.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一个人已经出现的心理疾患而进行的心理教育。(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5/95
45.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越大,学习效率越高。( )

  • 正确。
  • 错误。
问答题 46/95
46.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问答题 47/95
47.

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问答题 48/95
48.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问答题 49/95
49.

结合自己的专业,理解加涅对学习的分类。

问答题 50/95
50.

简述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

问答题 51/95
51.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

问答题 52/95
52.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包括交互性原则、社会交换原则、( )和情境控制原则。

问答题 53/95
53.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 )心理健康教育和针对心理潜能开发而进行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两大类。

问答题 54/95
54.

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

问答题 55/95
55.

创造力高的个体具有什么样的个性特征?

问答题 56/95
56.

结合实际,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问答题 57/95
57.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

问答题 58/95
58.

简述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

问答题 59/95
59.

( )就是形成多个概念的连锁。

问答题 60/95
60.

测量和鉴别创造力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问答题 61/95
6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问答题 62/95
62.

简述耶尔克斯一道德森定律。

问答题 63/95
63.

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 ),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

问答题 64/95
64.

检验测验的实证效度,最主要的难点在于找到合适的( )。

问答题 65/95
65.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问答题 66/95
66.

心理过程包括( )、情绪(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问答题 67/95
67.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阐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的基本途径。

问答题 68/95
68.

在人际关系建立过程中,先入为主而产生的良好第一印象,会以( )作用于主体,将有利于人际交往的进行。

问答题 69/95
69.

教师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对教师的威信形成具有( )。

问答题 70/95
70.

为了形成更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问答题 71/95
71.

简述教师承担着哪些社会角色。

问答题 72/95
72.

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 )。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问答题 73/95
73.

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问题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成分:给定、目标和( )。

问答题 74/95
74.

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 )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的内容。

问答题 75/95
75.

简述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来源及其功能。

问答题 76/95
76.

教学监控能力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问答题 77/95
77.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 );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问答题 78/95
78.

简述“好感效应”的基本内涵。

问答题 79/95
79.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极其有限的,大约为( )个组块。

问答题 80/95
80.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直观的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哪三种类型?

问答题 81/95
81.

个体自我意识从其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等方面。

问答题 82/95
82.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问答题 83/95
83.

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问答题 84/95
84.

作为教师,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问答题 85/95
85.

“马加爵从一个大学生,蜕变为一个罪犯”。试结合“马加爵”问题,探讨一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问答题 86/95
86.

大二学生小李进入大学以后就下定决心要刻苦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他对现在所就读的大学很不满意。于时他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总是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老师一提到要考试他就开始准备,内心总是想超过其他同学。而考试的结果却每每使他失望,所以每当要考试他就十分紧张,但越紧张注意力却越不能集中,记忆也总是发生障碍,学习效率十分低下。他很着急希望有人能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

请分析小李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之中?此种状态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问答题 87/95
87.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把道德发展分为哪三种水平?

问答题 88/95
88.

英国心理学家瓦拉斯1926年提出的,创造性解决问题四个阶段依次为:准备期、孕育期、( )和验证期。

问答题 89/95
89.

学习需要和( )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两者密切相关。

问答题 90/95
90.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 )。

问答题 91/95
91.

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常常需要经过获得、转化和( )三个过程。

问答题 92/95
92.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自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问答题 93/95
93.

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促进教学内容的感知。

问答题 94/95
94.

论述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的途径。

问答题 95/95
95.

简述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