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下列( )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2.6 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厂房,甲、乙 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 300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 等级的建筑,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 不应低于二级;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 500m2的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 1000m2的单层丁类 厂房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锅炉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为燃煤锅炉房且锅炉 的总蒸发量不大于 4t/h 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 ,下列有关泡沫液泵的选择与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大于; C 不低于 10 分钟, D 水力驱动型泡沫液泵可不设置备用泵。
根据《地铁设计防火标准》规定,关于地铁安全出口的设置,说法正确的是( )。
5.1.6 电梯、竖井爬梯、消防专用通道以及管理区的楼梯不得用作乘客的安全疏散设施。A 错误;
5.1.5 每个站台至站厅公共区的楼扶梯分组数量不宜少于列车编组数的1/3,且不得少于2 个。B错误
5.1.4 每个站厅公共区应至少设置2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换乘车站共用一个站厅公共区时,站厅公共区的安全出口应按每条线不少于2 个设置。C 正确5.1.12 当站台至站厅和站厅至地面的上、下行方式采用自动扶梯时,应增设步行楼梯。D 错误
关于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以下举例不属于化学自燃的是( )。
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特点,燃烧分为着火和爆炸,炸药爆炸属于爆炸,不属于着火,因此也不属于化学自燃。
金属燃烧通常热值大、温度高,某些金属燃烧时火焰具有特殊颜色,金属镁(Mg)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是( )。
2020 版技术实务教材 P15
下列建筑中,属于二类高层公共建筑的是( )。
病房楼属于医疗建筑,大于24m 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故A 错误;建筑高度33m 的住宅属于二类高层住宅建筑,B 错误;C 为商场,建筑高度32m,不满足24m 以上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条件,故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C 正确;D 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故错误
下列建筑中,必须设置消防电梯的是( )。
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
1.建筑高度大于33m 的住宅建筑;
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 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5 层及以上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五层及以上楼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3.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 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除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外,建筑高度大于32m 的汽车库应设置消防电梯。
以下措施中,不属于防火基本方法的是( )。
抑制自由属于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不属于防火的基本方法。
当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时,储仓的厚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 ),且不应小于 500mm,同时 储烟仓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安全疏散所需的最小清晰高度。
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储烟仓的厚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 20%,且不应小于 500mm; 当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时,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 10%,且不应小于 500mm。同时储烟仓底部距地面的 高度应大于安全疏散所需的最小清晰高度。
某重要资料库,拟设置泵组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保护,则该系统的设计持续喷雾时间不应小于( )。
根据《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3.4.9 系统的设计持续喷雾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用于保护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配电室等电子、电气设备间,图书库、资料库、档案库,文物库, 电缆隧道和电缆夹层等场所时,系统的设计持续喷雾时间不应小于 30min; 2 用于保护油浸变压器室、涡轮机房、柴油发电机房、液压站、润滑油站、燃油锅炉房等含有可燃 液体的机械设备间时,系统的设计持续喷雾时间不应小于 20min; 3 用于扑救厨房内烹饪设备及其排烟罩和排烟管道部位的火灾时,系统的设计持续喷雾时间不应小 于 15s,设计冷却时间不应小于 15min; 4 对于瓶组系统,系统的设计持续喷雾时间可按其实体火灾模拟试验灭火时间的 2 倍确定,且不宜 小于 10min。
火灾风险评估有多种方法,其中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从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 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为( )。
事件树分析法起源于决策树分析法,它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 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找后果从头到尾 事故树分析法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 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 找原因从尾到头
某医院病房楼建筑高度 45.9m,设有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系统主电断电状态下持续应急工作时间为 30min,根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火灾时灯具在蓄电池电源工作状态下的持续工作时间最小为( ) min, 避难间内地面水平最低照度为( )lx。
根据 3.6.6 在非火灾状态下,系统主电源断电后,系统的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应连锁控制其配接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灯具持续应急点亮时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且不应超过0.5h;医疗建筑灯具持续点亮时间不应小于 1.0h,还应增加系统主电断电时持续应急点亮时间。3.2.5 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地面水平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10lx。
某变电站,24 小时有人值班,拟设置全淹没干粉灭火系统,关于该系统的设计方案,错误的是 ( )。
干粉灭火系统应设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当局部应用灭 火系统用于经常有人的保护场所时可不设自动控制启动方式。A 正确 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应在收到两个独立火灾探测信号后才能启动,并 应延迟喷放,延迟时间不应大于 30s,且不得小于干粉储存容器的增压时间。B 错误 喷头的单孔直径不得小于 6mm。C 正确 全淹没灭火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不应大于 30s。D 正确
某多层纺织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内部设置原棉开包车间、清花车间、粗纱车间等,相 互间均采用耐火极限为 2.5h 的防火隔墙进行分隔,开设的洞口采用甲级防火门、窗,且设置自动 喷水灭火系统,按照规范要求,其最大防火分区可为( )㎡。
除麻纺厂房外,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纺织厂房和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纺织厂房, 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 0.5 倍,但厂房内的原棉开包、清花车 间与厂房内其他部位之间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50h 的防火隔墙分隔,需要开设门、窗、洞 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该纺织厂房为丙类火灾危险性,其多层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时防 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4000 ㎡,但根据规定,其可以增加 0.5 倍,即 4000×1.5=6000 ㎡, 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后,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规定增加一倍,6000×2=12000 ㎡,应选 B。
某独立建造的单层桐油制备厂房,建筑面积400 ㎡,其耐火等级最低可为( ),
桐油厂房为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 500m2的单层厂房时,可采 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某建筑高度为 65m 的酒店建筑设有机械排烟系统及补风系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 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该补风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
补风系统应直接从室外引入空气,且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 50%。补风系统可采用 疏散外门、手动或自动可开启外窗等自然进风方式以及机械送风方式。防火门、窗不得用作补风 设施。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机械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10m/s,人员密集场所补风口的风速 不宜大于 5m/s;自然补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3m/s。 补风管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0.50h,当补风管道跨越防火分区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1.50h。
以下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需要设置补偿器的是( )。
补偿器是湿式报警阀的一种辅助部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水源压力波动或冲击而造成的误动作。
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 的规定,照明灯具及电气设备、线路的高温部位,与窗帘、帷幕、幕布、软包等装修材料的距离不应小于( ) mm。
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 4.0.16 照明灯具及电气设备、线路的高温部位,当靠近非 A 级装修材料或构件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与窗帘、帷幕、幕布、软包等装修材料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灯饰应采用不低于 B1级的材料。
某建筑内配置灭火器,确定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Q=KS/U
计算单元保护面积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物应按其建筑面积确定;2 可燃物露天堆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应按堆垛、储罐的占地面积确定A 需要考虑,C 不需考虑;
建筑物消防设施设置影响修正系数;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和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有关,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根据其使用性质、人员密集程度、用电用火情况、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划分。BD 需要考虑
某机场设置航空煤油固定顶储罐,储罐直径 25m,总容积 6000m3,其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 进行防护冷却进行保护,下列关于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水喷雾灭火系统对甲 B、乙、丙类液体储罐进行防护冷却时,固定顶罐供给强度为 2.5L/min.㎡,浮顶罐为 2.0L/min.㎡,持续供给时间直径大于 20m 的固定顶罐为 6h,其他为 4h, 响应时间为 300s。系统应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机械启动三种控制方式;但当响应时间 大于 120s 时,可采用手动控制和应急机械启动两种控制方式。
某27层的住宅建筑底部为商业服务网点,采用局部应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并使用了快速响应喷头,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该系统喷水强度不应低于( )。
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局部应用系统应采用快速响应洒水喷头,喷水强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0.1条的规定,持续喷水时间不应低于0.5h。
某地下商场室内净高 4.5m,室内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由 1 台应急照明控制器和 4 台应急照明配电箱及 280 只消防应急灯具组成,根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可供该场所使用的应急灯具类型为( )。
根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3.2.1 灯具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4 设置在距地面 8 m 及以下的灯具的电压等级及供电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择 A 型灯具;
2)地面上设置的标志灯应选择集中电源 A 型灯具;
3)未设置消防控制室的住宅建筑,疏散走道、楼梯间等场所可选择自带电源 B 型灯具。
某石油化工厂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采用柴油机泵作为消防水泵的备用泵,根据规范要 求,柴油机油料储备量应能满足机组连续运转(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8.3.8:消防水泵的主泵应采用电动泵,备用泵应采用柴 油机泵,且应按 100%备用能力设置,柴油机的油料储备量应能满足机组连续运转 6h 的要求;柴油机的 安装、布置、通风、散热等条件应满足柴油机组的要求。
某变电站室内设置了单台油量为 150kg 的用油电气设备,并设置挡油设施及将事故油排至 安全处的设施,其挡油设施的容积宜按( )kg 设计.
屋内单台总油量为 100kg 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挡油设施及将事故油排至安全处的 设施。挡油设施的容积宜按油量的 20%设计。
除商业服务网点外,高层建筑内的住宅部分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用( )完全分隔。
除商业服务网点外,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当为高层建筑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下列有关建筑内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烟的设计,说法错误的是( )。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应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 2%,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应小于 2.0 ㎡。
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集中控制室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设置1个疏散门时,房间的最大建筑面积可为( )。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 GB50229》5.1.5 集中控制室的房间疏散门不应少于 2个,当房间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 120 ㎡时可设置 1 个。
某单层汽车库,建筑面积 2000 ㎡,设置 50 个停车位,未设置自动灭火系统,该汽车库内最远 点距离至最近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 )
汽车库室内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 45m,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 其距离不应大于 60m。对于单层或设置在建筑首层的汽车库,室内任一点至室外最近出口的疏散距离不 应大于 60m。
某商场建筑,总建筑面积 50000 ㎡,建筑高度 24m,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其高位 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 )m3。
总建筑面积大于 10000m2 且小于 30000 ㎡的商店建筑,不应小于 36m3,总建筑面积 大于 30000m2 的商店,不应小于 50m3,当与本条第 1 款规定不一致时应取其较大值。
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有:
①消防管理现状评估;②前期准备;③编制火灾风险评估报告;④火灾危险源识别;⑤确定对策、措施及建议;⑥定性、定量评估;⑦确定评估结论。排序正确的是( )。
火灾风险评估基本流程:1 前期准备、2 火灾危险源识别、3 定性、定量评估、4 消防管理现状评估、5 确定对策、措施及建议、6 确定评估结论、7 编制火灾风险评估报告
某地下一层服装商场建筑面积 1000m2,设有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对该场所进行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则计算单元最小需配灭火级别为( ) A。
每个防火分区面积最大 1000m2,按照防火分区划分计算单元,该场所为中危险等级,A 类火灾,设有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场所,修正系数 0.5x1.3,单位灭火级别保护面积为75m2,因此一个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为: 0.5*1.3*1000/75 = 9A。
某工厂内五层办公楼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高度 15m,标准层每层建筑面积 600 ㎡, 关于其消防给水设施的设置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城镇(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开发区、工业区等)应沿可通行消防车的街道设置市 政消火栓系统。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和堆场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用于消防救援和消防车停靠的屋面上,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 建筑体积不大于 3000m3的戊类厂房,居住区人数不超过 500 人且建筑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 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心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等记录应进行备份,其保存周期不少于( )。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心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等记录应进行备份,其保存周期不少于1 年。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防火标准》,地铁车站发生火灾时,应保证在最大客流量时 一列进站列车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能在( )内全部撤离站台。
站台至站厅或其他安全区域的疏散楼梯、自动扶梯和疏散通道的通过能力,应保证 在远期或客流控制期中超高峰小时最大客流量时,一列进站列车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能 在 4min 内全部撤离站台,并应能在 6min 内全部疏散至站厅公共区或其他安全区域。
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以下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送风口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加压送风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除直灌式加压送风方式外,楼梯间宜每隔2 层?3 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
2 前室应每层设一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并应设手动开启装置;
3 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4 送风口不宜设置在被门挡住的部位。
某市地标建筑高度 130m,其地下室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h。
根据建规 5.1.4 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00h
关于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功能,不包括( )。
控制消防设施属于联动控制器的功能
某燃煤电厂的主厂房按相关规定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其内部安全疏 散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最远工作地点到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的距离不应大于 75m;集中控制楼最远工作地点到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50m。
干式消火栓系统的充水时间不应大于( )min。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7.1.6 干式消火栓系统的充水时间不应大于 5min,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供水干管上宜设干式报警阀、雨淋阀或电磁阀、电动阀等快速启闭装置,当采用电动阀时开启时间不应超过 30s;
2 当采用雨淋阀、电磁阀和电动阀时,在消火栓箱处应设置直接开启快速启闭装置的手动按钮;
3 在系统管道的最高处应设置快速排气阀。
补充:自动和手动方式启动的雨淋报警阀,在联动信号发出或者手动控制操作后 15s 内启动(≤200mm);公称直径大于 200mm 的雨淋报警阀,在 60s 之内启动。
某新建汽车加油-加气合建站,设置消防设施时,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下列方案错误的是( )。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11.4.1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11.4.3可燃气体检测器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25%。10.2.8消防水泵宜设2 台。当设2台消防水泵时,可不设备用泵。11.4.6报警系统应配有不间断电源。
轴流深井泵安装在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上时,应满足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有效储水量或有效水位能全部被利用的要求;当水泵设计流量大于( )L/s 时,应根据水泵性能确定淹没深度,并应满足水泵气蚀余量的要求。
轴流深井泵安装在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上时,其第一个水泵叶轮底部应低于消防水池的最低有效水位线,且淹没深度应根据水力条件经计算确定,并应满足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有效储水量或有效水位能全部被利用的要求;当水泵设计流量大于 125L/s 时,应根据水泵性能确定淹没深度,并应满足水泵气蚀余量的要求。
某公共建筑,地上12 层,层高4m 每层建筑面积8000 ㎡,1-4 层为商场,其他层为办公,采用
高位消防水箱稳压的消防供水系统,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 )。
该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6m3,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且小于30000 ㎡的商店建筑,不应小于36m3,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0 ㎡的商店,不应小于50m3
某幼儿园建筑共五层,耐火等级二级,关于其平面布置,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汽车库不应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楼,病房楼等组合建 造。当符合下列要求时,汽车库可设置在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楼,病 房楼等的地下部分。 1 汽车库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楼,病房楼等建筑之间,应采用耐 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楼板完全分隔; 2 汽车库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楼,病房楼等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 梯应分别独立设置。
某单层电子信息机房,室内净高5米,建筑面积1500㎡,采用管网式IG541灭火系统进行防护,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该气体灭火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
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3,至少划分3个防护区,A错误;当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量的95%时,其喷放时间不应大于60s,且不应小于48s。B正确;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C错误。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设置在防护区下部,通风换气次数为每小时5次,D错误。
江、河、湖、海、水库等天然水源的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宜为( )。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4.4.3 江、河、湖、海、水库等天然水源的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应根据城乡规模和工业项目的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和经济合理性等综合因素确定,宜为 90%~97%。但村镇的室外消防给水水源的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可根据当地水源情况适当降低。
某公共建筑,设置集中火灾报警系统,并设有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实测供电线路泄漏电流为600mA,关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正确的是( )。
非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不应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A 错误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置不应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工作,不宜自动切断供电电源。B 错误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基本原则,宜设置在第一级配电 柜(箱)的出线端。在供电线路泄漏电流大于 500mA 时,宜在其下一级配电柜(箱)设置。C 错误 设有消防控制室时,电气火灾监控器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或保护区域附近;设置在保护区域附 近时,应将报警信息和故障信息传入消防控制室。未设消防控制室时,电气火灾监控器应设置在有人 值班的场所,D 正确
现有一座 3 层办公楼,耐火等级为二级,每层建筑面积为 400 ㎡,采用敞开式楼梯间,未 设置自喷,现拟将其功能改为量贩式 KTV,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进行改造并通过消防验收, 该 KTV 内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内任意一点至最近疏散楼梯间的距离最大可为( )
该建筑经过改造后,敞开楼梯间要改为封闭楼梯间,同时必须设置自喷系统。两个 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内任意一点至最近疏散楼梯间的距离最大可为(25+9)*1.25=42.5m
根据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下列不适用于细水雾灭火系统扑救的火灾是( )。
细水雾灭火系统不适用于可燃气体火灾,包括液化天然气等低温液化气体的火灾。也不适用于可燃固体的深位火灾。
某单层电视机装配车间,建筑面积 3000 ㎡,划分为 1 个防火分区,其中设有 200 ㎡的清洗工 段(使用煤油),该装配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应为( )。
清洗工段火灾危险性为乙类,200÷3000=6.67%>5%,故整个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某学生公寓地上 7 层,局部 8 层,一层至七层为标准层,每层建筑面积 1500 ㎡,七层屋 面面层标高+21.50m,八层为设备用房,建筑面积 300 ㎡,八层屋面面层标高+25.00m。根据《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建筑分类,该建筑的类别应确定为( )。
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大于 24 米,小于等于 50 米的公共建筑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局部凸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 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 1/4 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某单位设有局部应用干粉灭火系统,保护室外可燃液体敞口容器,根据《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2004,下列设计方案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3.1.3 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应大于 2m/s。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故 A 正确。
3.1.3-3.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 150mm。故 B 正确。
B 类火灾采用碳酸氢钠灭火剂。故 C 正确。黑 钻押 题,金 考 典 软 件考前更新, ww w. jin kao dia n. co m
3.3.2 室内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不应小于 30s;室外或有复燃危险的室内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干粉喷射时间不应小于 60s。故 D 错误。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关于市政和室外消火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A 错误。距建筑外缘5m~150m 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但当为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水时,距建筑外缘5m~40m 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B 正确。C 选项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错误。D 选项不宜小于0.5,并不应大于2.0m。
某歌舞厅层高 5m,设置了格栅吊顶,吊顶距离楼地面 4.5m,镂空面积与吊顶的总面积之比 为 60%。该歌舞厅内感烟火灾探测器应设置的位置是( )。
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格栅吊顶场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不大于 15%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下方。 2 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大于 30%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上方。 3 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为 15%~30%时,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应根据实际试验结果确定。 4 探测器设置在吊顶上方且火警确认灯无法观察时,应在吊顶下方设置火警确认灯。
以下关于消防给水系统减压阀设置要求的做法,错误的是( )。
减压阀后应设置安全阀。
( ) 无法对火源空间以及关联空间的火灾发展过程进行估计,通常局限于?述火源空间的一些特征物理参数,如烟气温度、浓度、热流密度等随时间的变化,因此经常被称为“局部模型”。
2020 版技术实务教材 P821
某综合楼,建筑高度 40m,耐火等级一级,设有进深为 10m 的裙房,裙房与主体之间采取防火 隔墙进行分隔,现拟要在综合楼东侧建设一座建筑高度 90m 的酒店,酒店与综合楼裙房相邻的外墙均 设有普通门窗,则酒店与裙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
高层民用建筑与裙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9m,
某二层小学教学楼,耐火等级为三级,下列关于其吊顶耐火极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不燃材料的吊顶,其耐火极限不限。三级耐火等级的医疗 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 活动场所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当采用难燃材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0.25h。
根据《水喷雾系统灭火设计规范》,下列关于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持续供给时间,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版),建筑高度超过 100m 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下列关于避难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根据建规 5.5.23-5 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故 A 正确。
5.5.23-1 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 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 50m。故 B 错误。
5.5.23-2 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故 C 错误。
5.5.23-3 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 5.0 人/㎡计算。故 D 错误。
某建筑,采用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置的消防应急灯具的总数为4800个,根据规范规定,至少需要设置( )台应急照明控制器
任一台应急照明控制器直接控制灯具的总数量不应大于3200。
下列储存物品中,不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是( )。
冰醋酸火灾危险性为乙类。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下列建筑不需要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的是( )。
根据《建规》7.1.2高层民用建筑,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和山坡地或河道边临空建造的高层民用建筑,可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但该长边所在建筑立面应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的规定,下列有关火灾报警消防设备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模块严禁设置在配电柜内,C 不大于 25 米, D 每隔 20 米设置一个。
某建筑,采用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置的消防应急灯具的总数为4800个,根据规范规定,至少需设置( )台应急照明控制器
任一台应急照明控制器直接控制灯具的总数量不应大于3200。
某科学展览馆地上三层,建筑高度 18 米,展厅中部设置中庭连接各层,下列关于中庭的 防火设计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高层建筑内 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地铁排烟系统的排烟管道穿越楼梯间前室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
《地铁设计防火标准》用于防烟与排烟的管道、风口与阀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风口与阀门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2 排烟管道不应穿越前室或楼梯间,必须穿越时,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的规定,下列有关火灾报警系统探测区域的划分,说法错误的是( )。
3.3.2 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 500 ㎡ ;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 1000 ㎡ 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2 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 100m; 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为 20m~100m
下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水管道充水时间不宜大于2min 的是( )。
干式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充气管道上设置的压力开关开启预作用装置的预作用 系统,其配水管道充水时间不宜大于 1min;雨淋系统和仅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预作用装置的 预作用系统,其配水管道充水时间不宜大于 2min。
某乙类厂房的洁净生产区,同一时间内的生产人数为 5 人,设置 1 个安全出口时,洁净生产区 总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
洁净厂房每一生产层,每一防火分区或每一洁净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 2 个。当符 合下列要求时可设 1 个: 1 对甲、乙类生产厂房每层的洁净生产区总建筑面积不超过 100 ㎡,且同一时间内的生产人员总数 不超过 5 人
下列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泡沫产生装置的设置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低倍数泡沫产生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固定顶储罐、按固定顶储罐对待的内浮顶储罐,宜选用立式泡沫产生器; 2 泡沫产生器进口的工作压力应为其额定值±0.1Mpa; 3 泡沫产生器的空气吸入口及露天的泡沫喷射口,应设置防止异物进入的金属网; 4 横式泡沫产生器的出口,应设置长度不小于 1m 的泡沫管; 5 外浮顶储罐上的泡沫产生器,不应设置密封玻璃。
以下关于消防备用电源设计描述错误的是( )。
当消防电源由自备应急发电机组提供备用电源时,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或二级的要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并在30s 内供电;当采用中压柴油发电机组时,确认火灾后要在60s内供电。
工作电源与应急电源之间要采用自动切换方式,同时按照负载容量由大到小的原则顺序启动。电动机类负载启动间隔宜在10~20s 之间。
当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消防备用电源时,其电压等级要符合下列规定:
(1)供电半径不大于400m 时,宜采用低压柴油发电机组。
(2)供电半径大于400m 时,宜采用中压柴油发电机组。
(3)线路电压降应不大于供电电压的5%。
备用消防电源的供电时间和容量,应能满足该建筑火灾延续时间内各消防用电设备的要求。
某高层综合楼,建筑高度 26m,每层建筑面积 4500 ㎡,设置了一套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 系统水流指示器的设置,说法正确的是( )。
除报警阀组控制的洒水喷头只保护不超过防火分区面积的同层场所外,每个防火分区、 每个楼层均应设水流指示器。该建筑每层至少划分 2 个防火分区,故 A 错误 当水流指示器入口前设置控制阀时,应采用信号阀。B 错误 水流指示器只能作为火灾报警信号,C 错误 消防控制室(盘)应能显示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信号阀、消防水泵、消防水池及水箱水位、 有压气体管道气压,以及电源和备用动力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反馈信号,并应能控制消防水泵、电 磁阀、电动阀等的操作。D 正确
某五层教学楼,建筑高度为 20m。地上一至三层每层设计疏散人数为 1000 人,四至五层设 计疏散人数为 800 人。地上一至三层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应是( )m。
民用建筑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 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要求 计算确定。疏散宽度应按本层及以上各楼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1000/100×1.0=10m。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下列燃煤电厂内的建筑物或场所中,耐火等级可以为三级的是( )。
火力发电厂内除冷却塔、吸收塔耐火等级可为三级耐火等级,其余均为二级耐火等级
下列建筑应采用一级消防负荷供电的是( )。
下列建筑物的消防用电应按级负荷供电:
1 建筑高度大于 50m 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
2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下列建筑物、 储罐(区)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
1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30L/s 的厂房(仓库) ;
2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35L/s 的可燃材料堆场、可燃气体储罐(区) 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区) ;
3 粮食仓库及粮食筒仓;
4 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5 座位数超过 1500 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 3000 个的体育馆,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 3000 ㎡的商店和展览建筑,省(市)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电信和财贸金融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25L/s 的其他公共建筑。
某写字楼,地上 10 层,地下 1 层,建筑高度 40m,地上和地下每层建筑面积 2000 ㎡,均设有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关于该建筑消防电梯的设计方案,错误的是( )
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1 台。该建筑每层可 划分为 1 个防火分区,故 A 正确 符合消防电梯要求的客梯或货梯可兼作消防电梯。B 正确 消防电梯应能每层停靠,C 正确 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 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置其 他开口;D 错误,不应开设检修门
某百货商场,地上 4 层,建筑高度 20m,每层建筑面积 1500 ㎡,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 动喷水灭火系统,该商场拟配置 MF/ABC4 型手提式灭火器,每层配置的灭火器数量最少为( ) 具
百货商场属于中危险级,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 2A,设有室内消火栓和自 动喷水灭火系统修正系统为 0.5,每层至少应为 0.5×1500÷75=10A,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网 吧、商场、寺庙以及地下场所等的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增加 30%,10X1.3=13A13÷2=6.5 具,取 7 具
下列人防工程的部位,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是( )
人防工程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2避难走道的前室。防火隔间不用于在火灾时的人员疏散,故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
某多层焦化厂焦油厂房采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下列防火墙的设置中,错误的是( )。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 闭的甲级防火门、窗。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 排气道。
下列关于消防应急灯具的选择,说法错误的是( )。
地面上设置的标志灯应选择集中电源 A 型灯具。当地面上设置的灯具的防护结构因 安装或维护不当造成破损时,地面上因管线跑冒滴漏、卫生清扫等原因产生的积水很容易侵蚀灯 具内设置的蓄电池,从而释放出可燃性气体在灯具腔体内聚集,灯具腔体内聚集的可燃气体在达 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引发爆炸事故,因此,地面上设置的灯具不应采用自带电源型灯具。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的设置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相邻两组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探测器至侧墙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
当火灾警报器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底边距地面高度应大于2.2m。
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下列有关喷头的布置方案,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 )。
坡屋顶的屋脊处应设一排喷头,当屋顶坡度不小于 1/3 时,喷头溅水盘至屋脊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 800mm;当屋顶坡度小于 1/3 时,喷头溅水盘至屋脊的垂直距离不应大于 600mm,故 A 正确,D 错误。
图书馆、档案馆、商场、仓库中的通道上方宜设有喷头。喷头与被保护对象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30m,故 B 正确。
防火分隔水幕的喷头布置,应保证水幕的宽度不小于 6m。采用水幕喷头时,喷头不应少于 3 排;采用开式洒水喷头时,喷头不应少于 2 排,故 C 错误。密肋梁板下方的洒水喷头,溅水盘与密肋梁板底面的垂直距离应为 25mm~100mm,故 E 正确。
某高层建筑,每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首层大厅的防火卷帘采用水幕系统进行保护,根据现 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关于水幕系统的控制,说法正确的有( )。
自动控制的水幕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联动控制方式,当自动控制的水幕系统用于防火卷帘的保护时,应由防火卷帘下落到楼板面的动 作信号与本报警区域内任一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水幕阀组启动的联动触发 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的启动;仅用水幕系统作为防火分隔时, 应由该报警区域内两只独立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作为水幕阀组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 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的启动。ABC 错误,D 正确 2 手动控制方式,应将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和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 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并应直接手动控制消防泵的启动、 停止及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的开启。E 正确
某六层办公楼建筑高度为 24m,下列关于建筑中疏散门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 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 60 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 不超过 30 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C、D 错误。5.5.7 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 1.0m 的防护挑檐,本题中该办公建筑为多层建筑,规范未对多层建 筑防护挑檐做明确要求,故 E 正确
某公共建筑内,采用湿式灭火系统保护,打开报警试验管路阀门,压力开关动作后,水力警铃一直未响,可排除的原因有( )。
某综合楼地下一层配电间拟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 计规范》,该气体灭火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
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 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 方式解除。经过有爆炸危险和变电、配电场所的管网、以及布设在以上场所的金属箱体等,应设 防静电接地。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有关消防电梯设置要求中说法错误有( )。
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
1 建筑高度大于33m 的住宅建筑;
2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 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5 层及以上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五层及以上楼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3 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 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C 错误。
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以下场所中,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得降级的是( )。
以下对医院病房楼避难间的设置规定中,错误的是( )。
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A 错误。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且不得减少可供避难的净面积,E 错
某高 12m,直径 10m 的丁醇固定顶储罐,拟采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保护,可选择的主要 灭火喷射型式有( )。
储罐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应选用液上喷射、液下喷射或半液下喷射系统; 2 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和其他对普通泡沫有破坏作用的甲、乙、丙类液体固定顶储罐,应 选用液上喷射系统或半液下喷射系统; 3 外浮顶和内浮顶储罐应选用液上喷射系统; 4 非水溶性液体外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直径大于 18m 的固定顶储罐及水溶性甲、乙、丙类 液体立式储罐,不得选用泡沫炮作为主要灭火设施; 5 高度大于 7m 或直径大于 9m 的固定顶储罐,不得选用泡沫枪作为主要灭火设施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下列厂房中不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有( )。
某企业计算机房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共划分三个防护区,防护区吊顶上方、吊顶下方和地板夹层分别设置一套组合分配式管网保护,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下列有关该系统设计方案,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设计浓度、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共设置三个防护区,因此要设置三套启动装置,每个防护区的吊顶上方、吊顶下方和地板下的三套管网共用一套启动装置,故 A 错误。
B 灭火设计浓度不同,故 B 错误。
C 喷放时间相同,七氟丙烷保护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8s,故 C 错误。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故 D 正确。
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 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 0.25h。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 1200Pa,故 E 正确
环境温度低于 4℃,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可选择下列哪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 保护( )。
下列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中,可不设置消防给水系统的有( )。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可不设置消防给水系统: 1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停车数量不大于 5 辆的汽车库; 2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Ⅳ类修车库; 3 停车数量不大于 5 辆的停车场。
某木器厂房,地上3层,耐火等级二级,建筑高度24m,每层建筑面积均为24000㎡,三层靠外墙部位设置成品喷漆工段(其建筑面积为300㎡,采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和其他部位分隔)。该厂房已按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设置了消防设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该厂房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要求的有( )。
丙类二级多层厂房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4000 ㎡,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增加1 倍;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厂房内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其容量不应大于 5m3,设置中间储罐的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丙类一二级多层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60m;该厂房顶棚的装修材料耐火等级应不低于A级,难燃胶合板为B1级材料
某地区,新建一座原油储罐区,共有20 个内浮顶原油储罐,单罐容积均为9000m3,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为其设计泡沫灭系统进行防护,以下设计方案正确的有( )。
丙类固定顶与内浮顶油罐,单罐容量小于10000m3的甲、乙类固定顶与内浮顶油罐,当选用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时,宜为固定式。油罐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应采用液上喷射形式,且保护面积应按油罐的横截面积确定。A正确。外浮顶和内浮顶储罐应选用液上喷射系统,B错误, C正确。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储罐区,应配置用于扑救液体流散火灾的辅助泡沫枪,每支辅助泡沫枪的泡沫混合液流量不应小于240L/min,D正确。非水溶性液体外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直径大于18m的固定顶储罐及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立式储罐,不得选用泡沫炮作为主要灭火设施;E错误。
某高层综合楼,地上10 层,地下2 层,室外设计地面标高-0.50m,地下2 层地面标高—11.0m,地上首层为商场,其他层为办公,地下为设备用房和汽车库,关于该建筑平面布置,做法正确的是( )。
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二层。2 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3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和 1.50h 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A 错误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内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宜布置在靠外墙部位,附设在 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 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和 1.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B 正确 消防水泵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独建造的消防水泵房,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附设在 建筑内的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 10m 的地下 楼层;故 C 错误 汽车库、修车库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贴邻建造时,应采用防火墙隔开;设在 建筑物内的汽车库(包括屋顶停车场)、修车库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不燃性楼板分隔;故 D 错误 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或燃气 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设置在屋顶上的常(负)压燃气锅炉,距离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不 应小于 6m。E 正确
下列建筑中,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前室可不设置防烟系统的是( )。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50m 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100m 的住宅建筑, 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 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 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 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版),下列关于设置消防电梯的设置中,错误的是( )。
根据建规 7.3.5 前室的短边不应小于 2.4m。故 A 错误。
7.3.5-1 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并应在首层直通室外或经过长度不大于 30m 的通道通向室外。故 B 正确。
6.4.3-3 防烟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 库),不应小于 10.0m2;住宅建筑,不应小于 6.0 ㎡。故 C 正确。
消防电梯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6.0 ㎡,故 D 错误。
5.5.28-4 住宅单元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 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4 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楼梯间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12.0 ㎡,且短边不应小于 2.4m。故 E 正确。
下列关于建筑内疏散楼梯间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