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综合性艺术形式的是()。
综合性艺术形式是指综合了音乐、舞蹈、绘画、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较为典型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包括戏曲、歌剧、音乐剧、电影。绘画属于空间艺术,舞蹈属于时空艺术,音乐属于时间艺术。
上课伊始,教师向学生展示云南昆明和丽江美丽风景的图片,激起学生对于云南秀美山水的向往之情,随后,教师说:“那么咱们这节课一同走进云南,学习一首云南山歌《弥渡山歌》”。案例中采用了()的方法。
导入的方法有图片导入、设疑导入、温故导入、故事导入等,题干中的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云南风景图片,从而导入新课,属于图片导人。A选项设疑导人是教师精心设置一个有引导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人课堂;B选项图片导入是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展示图片,根据音乐相关内容导入课堂;C选项温故导入是教师回顾先前学习过的歌曲,导入新课;D选项故事导入是教师讲述故事来吸引学生,通过故事引导.进行课堂导入。
下列有关交响乐队的正确说法是()。
在西洋交响乐队中,弦乐组处于乐队的核心地位,铜管乐组具有明亮的音响,木管乐组富于色彩变化。
1959年首演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极大成功的小提琴演奏家是()。
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演,年仅18岁的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一举成名。俞丽拿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唱片发行量多达一百多万张,是中国器乐唱片中发行量最多、影响面最广的唱片,为此她获得了中国首届金唱片奖,她还首演了许多中国作曲家的新作品,为中国作品演奏风格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国最早一部具有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理论著作是()。
《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理论著作,内容包括音乐思想、音乐创作、器乐演奏、乐器制作、乐律研究、音乐人物、音乐言论等极其广泛的问题。《乐记》多篇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理论著作。
在演唱《青春舞曲》时,应该用下面哪种指挥图示进行指挥()
《青春舞曲》为4/4拍,只有A选项是四拍子的指挥手势,B选项是三拍子指挥手势,C选项是二拍子指挥手势,D选项是六拍子指挥手势。
击鼓说唱俑表现了古时候艺人表演时的情景,请问它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说唱俑是中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它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击鼓说唱俑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出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京剧大师梅兰芳》中,学生欣赏完规定唱段后,教师为学生讲解京剧的悠久历史和发展过程,以及梅兰芳先生在国家动荡之时不为日本人演出而“蓄须明志”的故事,感染和鼓舞学生。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哪条课程基本理念()
题干中教师通过音乐史知识的补充和名人轶事的讲述,使学生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产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符合D选项的内容。选项A是侧重强调音乐的美感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选项B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创新意识,选项C是指通过音乐的高低、强弱等音乐要素来感受音乐情绪,同时关注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综合,选项D则是要求学生热爱和弘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因此正确答案为D。
()是莫扎特在1791年9月完成的最后一部歌剧,其内容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的一篇童话。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在1786年创作的,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戏剧改编而成;《唐璜》是莫扎特在1787年完成的,由蓬特根据贝尔塔迪的《石客记》脚本改编;《魔笛》是莫扎特在1791年完成的,也是他的最后一部歌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的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费德里奥》是贝多芬创作的作品。
以bB为低音的增三和弦可能存在于下列()调式中。
取任何一个音为主音,按照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顺序排列而得来的调式音阶为自然大调式音阶。取任何一个音为主音,按照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的顺序排列而得来的调式音阶为自然小调式音阶。第Ⅶ级音升高半音,因而使Ⅵ一Ⅶ级之问构成增二度,为和声小调式音阶。g和声小调的三级音构成的三和弦为,为增三和弦,因此正确答案为B。
唱赚是由( )所创。
唱赚是以鼓、拍板和笛为主要伴奏乐器而清唱套曲的表演形式,由南宋勾栏艺人张五牛创造,主要以“缠令”和“缠达”两种曲式交替进行。
《窦娥冤》的作者是元代戏曲家()。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品。
海菜腔是哪个民族的名歌?( )
海菜腔是彝族劳动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作的,是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间、湖上谈情说爱唱出的山歌发展演变而来的。
?被称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的作曲家是()。
聂耳被称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聂耳本人乃至他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都是那个特定的民族危亡时代所造就。那些铿锵有力的音符,也都是当时环境下人民的心声。
探戈是一种双人舞蹈,旋律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音乐节奏明快,它源于哪个国家?( )?
阿根廷音乐中,最著名的是源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探戈舞,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也是拉美民间音乐最具代表性的歌舞体裁。
下列艺术家中,属于越剧表演艺术家的是()。
袁雪芬,女,浙江绍兴人,中国越剧泰斗,越剧袁派创始人。关肃霜,满族,女,京剧表演艺术家。生前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剧协主席、省京剧院院长。常香玉。原名张妙玲,豫剧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十岁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特色乐器。下面对应不正确的是()。
伽倻琴,又称朝鲜筝,是朝鲜族弹拨弦呜乐器,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因此正确答案为D。
下列民歌及其流传地域对应错误的是()。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青海民歌。
广东音乐中的粤胡又称为( )
粤胡,也称广东二胡或高胡,在乐队中居于领衔地位。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广东音乐的兴盛期,粤胡就在那时加入广东音乐。
宋人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称为()。
瓦舍,又称瓦市、瓦肆、瓦子,是宋代大型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
《凤阳花鼓》是流传于福建、广东等地的一种民间歌舞曲。
错误
凤阳花鼓是安徽省凤阳县的曲艺,又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是安徽地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
《霓裳羽衣曲》的艺术表现、意境创造以及对外来音乐的吸收和融化都充分显示了明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成就。()
错误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的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由《音乐鉴赏》、《唱歌》、《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戏剧表演》六个模块组成,其中《音乐鉴赏》模块是每个高中生必修的模块
错误
“实验稿”的内容标准融合了六大模块,分为必修课程(音乐鉴赏),侧重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选修课程(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侧重有选择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标”开设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为必修选学课程;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六个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开设根据学校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走西口》是二人转的传统剧目,属于以唱做为主的“硬码戏”,即“做工戏”。
错误
《走西口》是二人台的传统剧目
《松花江上 》是解放以后的作品( )。
错误
《松花江上 》是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
我国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与完善,按照其演奏形式、发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别,即 ( ),( ),( ),( )。
《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_________写的.他的歌剧有《 》《 》《》
音乐的审美功能。
(1)音乐审美功能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古代时期的中国音乐也具有理性与和谐的审美观,他们认为音乐有纯净人类心灵的功能,通过音乐使人的精神境界趋于完美;到了近现代,音乐的作用明显扩大。作曲家们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对列强入侵者的愤恨。也正是由于这种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的胸怀,他们才能把这种炙热的情感转化为动力,谱写了一篇篇华丽的乐章。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现代音乐家借用西方的技术理性来表现中国民族的新精神。总之,在我国音乐发展的各个时期,音乐的审美功能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利用。
(2)音乐审美功能的民族性。舒曼说:“艺术是一个由许多不同的民族轮换演唱的大赋格曲。”每个民族的音乐总是具有不同的特征。这种民族特色十分明显,几个音符、几个节奏、便可以确定这首歌曲属于哪个民族。这种特色表现出不同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这是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区域分布、历史条件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3)音乐审美教育。由于美育教育日益被重视起来,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需求。一个健康理想的社会,除了物质文明的发达,更表现为精神文化的发达。
歌曲《阳关三叠》
教材来源:苏教版音乐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悠远古风》
答题要求:
一、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完成一课时(45分钟)的教案。
二、围绕所制定的课时目标,设计科学、可行、有效的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和解读《阳关三叠》,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灿烂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阳关三叠》和自己亲身哼唱其中的音乐片断,充分体验艺术歌曲诗词、旋律、伴奏完美结合的魅力,学会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评价音乐。?
3.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用喜欢的艺术形式体验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熟练掌握《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歌曲的主题旋律,感受歌曲的背景。
教学难点:“遄行”八度大跳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课堂情境,导入新课。?
1.即兴创作?
(出示一组离别图片)如果你是作曲家或诗人请为这组图画配上诗或音乐,你会用什么古诗或乐器。(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有的唱,有的朗诵等。)
导词:“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是南朝梁国的才子江淹的名句。说的是人们别离时的内心感受。古今描写离愁别绪的音乐很多。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两句非常有名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阴晴圆缺乃是一种自然规律,而人的悲欢离合则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作者借这两句词来抒发自己和胞弟苏辙的离别之情。“人生自古伤离别,执手看泪眼”,漫漫人类历史,人们演绎了无数个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古今中外用来表现离愁别绪的艺术作品也是屡见不鲜。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就是和离别的话题有关系。
二、新课教授?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很多类似题材的艺术作品。下面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欣赏一首唐诗。
1、播放、朗诵《送元二使安西》,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作背景音乐播放。?
不知道这古朴淡雅的音乐是否帮助我们打通了时空隧道,勾起我们对巍巍唐朝文学艺术大家们的回想。师吟诵: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生:王维《竹里馆》。那么请畅谈你心目中的王维。
①众生简介王维的生平。
教师小结: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会写诗,而且对佛经有研究,所以后人推尊他为“诗佛”。他还擅长绘画,苏轼赞美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欣赏课件中的王维山水古画)。他自己也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除此之外,王维还特别精通音乐。关于他精通音乐还有很多传说和典故。正因为如此。有人说王维的许多诗歌很合音律,诗的意境特别适合用音乐去表达。在以上过程中,播放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作背景音乐。
②提问: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