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示意图,
图中河谷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根据图中岩层的分布可以看出左右岩层基本是一样的,中间的岩层是断层活动下降的一层,所以图中的河谷是岩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根据内蒙古草场比重最大,可知Ⅱ为牧草地,贵州耕地比重大,I为耕地,甲地区草地和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大.可以判断是新疆。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内蒙古()
内蒙古水域面积小,水能资源不丰富:由于距海远近不同,东部降水多,所以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应保护草场资源,不宜大规模发展建设用地;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所占比例比黔小。并不代表实际面积小。
21世纪以来,中国服装工业实施“大进大出、以进养出”的策略,进口美国的棉花、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纱和坯布、日本和韩国的面料.加工后出口成衣。在当今全球服装出口总值中,“Made in China”的服装占到三分之一。
决定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种类的因素是()。
由所给材料可知,我国服装生产属于进口加工型产业,进口原料,加工后出口成衣,所以服装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种类主要是受市场的影响.
21世纪以来,中国服装工业实施“大进大出、以进养出”的策略,进口美国的棉花、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纱和坯布、日本和韩国的面料.加工后出口成衣。在当今全球服装出口总值中,“Made in China”的服装占到三分之一。
据资料,我国这类服装产业应布局在()。
由资料可知,我国这类服装产业属于进口加工型产业,需要大量进口原料,出口成品。所以应该分布在对外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图中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建成的。
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则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占地面积最大,所以是住宅区;A位于市中心位置,所以布局商业区;C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河流的下游,所以是工业区。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图中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建成的。
下列叙述不属于功能区C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的是()。
C是工业区,人口稠密的地方是住宅区。
读长沙市浏阳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图示区域内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图示区域海拔的最小值介于400~450米之间,最高值介于950~1 000米之间,所以区域的最大高差是500~600米之间,选B。
读长沙市浏阳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该区域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所以河流由④流向①河段。①河段经过了湖泊的调节,水位季节变化小。选A。
读长沙市浏阳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列地点中最不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依据等高线判断,丙地位于山谷附近,再加上夏季多暴雨,且附近等高线密集。极有可能受山洪、泥石流威胁,最不适合成为宿营地。
甲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略图.乙图为该城市某工业区土地利用统计图。
根据乙图中某工业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可判定该工业区为()。
读图可知该工业区环境绿化用地比重最大,说明该地区的环境质量较好,科研与教育用地比重占第二位,说明该地区的科技水平较高,因此影响该地区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为科技水平和环境质量,因此可判定该工业区为高科技工业园区。
甲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略图.乙图为该城市某工业区土地利用统计图。
若甲图中城镇规划合理,避免了工业大气污染对住宅区的影响,则其指向标是()。
传统工业区对住宅区的污染最严重。因此传统工业区应该位于城镇居民区的下风向,或者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污染较重的工业部门应该建在城镇居民区的东北郊区和西南郊区,因此指向标应为B,传统工业区位于城镇居民区的西南郊区。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
关于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材料中出现资源枯竭而被废弃,说明鬼城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片面追逐眼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因此A、B、D项是形成的原因,而C项材料中未所涉及,故选C。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
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鬼城指数为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因此指数变低,要么城区人口变少,要么建成区面积扩大.而根据题中“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可知C正确。城市建成区在扩大,说明城市化进程快,不能代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虚假城市化的表现是城市化水平(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主要标志)虚高。
福耀集团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安全玻璃的中外合资企业,是我国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1987年成立于福建省福州市,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玻璃生产基地。2014年,福耀集团继在俄罗斯建设第一个工厂后,又在美国俄亥俄州通用汽车的旧工厂投入2亿美元建设第二个工厂,主要生产汽车玻璃,用于供应北美地区的整车客户。
20世纪80年代后期。福耀集团玻璃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结合材料并结合已有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福州作为对外开放的14个港口城市之一,享受国家政策优惠,因此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福耀集团玻璃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国际消费市场是福耀玻璃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不是主要原因。福州玻璃生产的原材料并不充足,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素质并不高。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福耀集团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安全玻璃的中外合资企业,是我国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1987年成立于福建省福州市,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玻璃生产基地。2014年,福耀集团继在俄罗斯建设第一个工厂后,又在美国俄亥俄州通用汽车的旧工厂投入2亿美元建设第二个工厂,主要生产汽车玻璃,用于供应北美地区的整车客户。
促使福耀集团玻璃产业转移到美国的主要原因是()。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由材料可知,福耀集团在美国建工厂主要生产汽车玻璃用于供应北美地区的整车客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汽车工业发达,生产量大,因此对汽车玻璃的需求量大。为了接近市场,福耀集团玻璃产业转移到美国.故选择C项。
福耀集团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安全玻璃的中外合资企业,是我国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1987年成立于福建省福州市,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玻璃生产基地。2014年,福耀集团继在俄罗斯建设第一个工厂后,又在美国俄亥俄州通用汽车的旧工厂投入2亿美元建设第二个工厂,主要生产汽车玻璃,用于供应北美地区的整车客户。
美国俄亥俄州通用汽车旧工厂吸引福耀集团玻璃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通用汽车厂发展历史悠久,旧工厂基础设施完善,可以降低建造工厂的成本,所以吸引福耀集团玻璃厂的落户。
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接近,它们是()。
从图中七大洲面积和平均海拔可知,A面积约为850万平方千米,为大洋洲:B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千米,为欧洲;C面积约为1300万平方千米,为南极洲;D面积约为1 800万平方千米,为南美洲:E面积约为2400万平方千米,为北美洲;F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G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为亚洲。由四大洋面积和平均深度可知,H面积约为1 200万平方千米,为北冰洋;I面积约为9000万平方千米,为大西洋;J面积约为7500万平方千米,为印度洋;K面积约为18000万平方千米,为太平洋。纵观四个选项,亚洲与非洲面积之和与印度洋面积最为接近,故选B。
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B和G为欧洲和亚洲,欧洲最大港口为阿姆斯特丹,亚洲最大港口为上海。从阿姆斯特丹到上海经过的海峡按顺序应该是英吉利海峡②、直布罗陀海峡①、马六甲海峡④和台湾海峡③,故答案选D。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由图可知,该区域林地的分布面积较广,森林资源丰富,最适宜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在图中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由图可知,从a处至桥梁这一路段的西北侧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再加上该地区降水集中、植被覆盖率低,可知a~b路段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上的花岗岩巨石,海拔1100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米的佛塔。
关于该巨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大金石是一块花岗岩巨石,属于侵入型的岩浆岩,形成时存在于地层中,后经地壳抬升,再经外力作用形成现在的形态。此类岩石坚硬.不易风化。
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上的花岗岩巨石,海拔1100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米的佛塔。
该巨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巨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所以先是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再地壳上升,形成山脉,后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侵蚀再搬运留下巨石,形成现在的景观,故B符合题意;
下图是GIS案例分析示意图,图中的顺向坡面是指岩层倾斜方向与山坡方向相同。
该案例研究的主题是()。
泥石流和降水强度、地面侵蚀度、植被覆盖率相关,而题中没有相关信息,因而A错误;滑坡发生的条件和坡度大小、地层和坡面朝向、断层等相关,因而B正确;地震发生和地层受到的挤压力大小、方向,地层的韧度和承受力等相关,因而C错误;崩塌形成的地质条件与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有关,多发于节理、断层等处,产生崩塌的原因有流水侵蚀、风化作用等,同时人类不合理地开挖坡脚也会导致崩塌,故D错误。
下图是GIS案例分析示意图,图中的顺向坡面是指岩层倾斜方向与山坡方向相同。
甲图层可能代表()。
确定是否为顺向坡面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确定地层倾斜的方向,二是确定坡面朝向(坡向),故A正确。
针叶樱桃性喜光热,怕低温冷害,果实中维生素C(以下简称“VC”)含量很高(相当于普通樱桃的190倍);果实娇嫩,紫外线越强,VC含量越高,采摘后VC流失很快。巴西彼得罗利纳是世界少有的针叶樱桃产区。当地经济落后。针叶樱桃主要用于手工制作果汁、果酱。中国曾尝试引种该地的针叶樱桃,未获成功。2008年,中国Y企业在该地建立保健品生产基地,提取针叶樱桃中的VC生产保健品。
(1)分析彼得罗利纳有利于针叶樱桃生长的光照条件。
(2)分析中国Y企业在彼得罗利纳建设保健品生产基地的原因。
(3)说明该保健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对彼得罗利纳针叶樱桃产业的有利影响。
(1)彼得罗利纳位于低纬高原,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因此光照丰富,紫外线强。
(2)原因:彼得罗利纳针叶樱桃产量多,富含VC,营养价值高;果实采摘后VC流失很快,需要靠近樱桃产区尽快进行加工;保健品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当地经济落后,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政策支持。
(3)有利影响: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使针叶樱桃市场需求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有哪两点?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①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②人为原因: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增长过快、不断开荒种地、过度放牧(毁草毁林)、采矿、修路、修建窑洞等。
(2)治理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①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②扩大林、草的种植面积。
③水土保持工作应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④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6分)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1)特点: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
原因: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
下图为“我国某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其优点有__________。
(2)为发展工业,该城镇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西南方,考虑的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
W处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的理由有 __________ 。
(3)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
(1)功能区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发展空间大;有利于居住环境的改善。
(2)地形平坦;位于城镇盛行风的下风向;城镇河流下游。
靠近工业区;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3)加强联系各组团之间的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任答两点)
读“亚洲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B代表__________山脉;C是__________海峡;D是__________运河;G是__________海峡;H是__________高原;I是__________平原。
(2)数字①代表__________半岛;③是__________国家。
(3)①②两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①是__________气候,②是__________气候。
材料:下面是张老师在“我国太阳能的空间分布”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张老师:(投影“中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我国太阳能的空间分布有什么规律?
王同学:(站起来指着图说)我国太阳能分布规律是西部多,东部少,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加。
李同学:(站起来反对)老师,我觉得他说错了,或者是地图搞错了。您说过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青藏高原是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而图中显示那里是太阳辐射量最大,这不是很矛盾吗?所以,我觉得说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大的地方,一定是弄错了。
张老师:同意李同学观点的请举手。
(全班近五十个同学中,有七八个同学举了手)
张老师:看来大部分同学还是赞同王同学的意见。对的,我国太阳能分布规律是西部多,东部少,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加。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地区是哪里呢?
问题: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哪些优点?(6分)有哪些不足?(4分)
优点:
①采用地图法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地图,让从地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得出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
②教学形式开放,注重探究。让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大胆猜测,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③善于采用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学习青藏高原、四川等地区的太阳辐射,得出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缺点:当学生的思维步入认知的误区后,没有及时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学生回答完毕后没有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学生的回答缺乏评价和鼓励,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阅读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图文资料,按照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垂直分异规律”的部分内容如下。
编者注:图中下半部分为森林,上半部分灰白处为雪山
地球表层存在着明显的地势起伏,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出现垂直分异的山区处在一定的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上.必然受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制约。在垂直分异规律的支配下,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地理环境,称为垂直自然带。由于植被和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镜子”所以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垂直自然带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有明显的表现。同一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又有阴坡和阳坡的明显差异。
要求:
(1)写出本课的知识组成。(6分)
(2)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师、学生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14分)
(1)知识要点
①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②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
③迎背风坡及阴阳坡的差异。
(2)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活动导入】教师展示某山不同海拔高度的景观图片,让学生按照从山麓到山顶的顺序进行排列。提问: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展示图片】山地垂直景观分布图。
【问题引导】
①山地不同海拔的植被类型分别是什么?
②为什么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有不同的植被类型呢?
【学生交流讨论】(略)
【教师总结】从山麓到山顶,海拔增高—,气候的水热组合变化一植被和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变化一形成不同景观的自然带。
2.探究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
【展示图片】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问题引导】
①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②比较珠峰南坡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③想一想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
【学生讨论】(略)
【教师指导点拨】(略)
【教师总结】
①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②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③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积雪量大,雪线比北坡低。
环节三:探究应用
现代农业中大棚蔬菜发展迅速,菜农利用大棚对热量的调节来种植反季节蔬菜。学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后,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利用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夏季时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种植冷季型蔬菜呢?课后调查,我们家乡有无大力发展冷季型蔬菜农业的前景?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