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招聘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精选1

单选题 1/38
1.

“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间里念,……”关于写文章的这个意见的提出者是( )

  • A 陶行知
  • B 叶圣陶
  • C 陈寅恪
  • D 萧红
单选题 2/38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例说……的句子是( )

  • A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C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D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季节
单选题 3/38
3.

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两鬓(bìn)风霜一蓑(suō)烟雨白叟(sǒu)黄童秦岭云横(héng)
  • B 笠翁(wēng)对韵声律启蒙(méng)龙文鞭影(yǐng)哺(pǔ)育成长
  • C 漫漫朔(shuò)雪结(jié)草衔环竹篱茅舍(shè)峰峦(ruán)叠翠
  • D 叆叇(dài)菡萏(dàn)踟蹰(chù)怙恶不悛(quān)
单选题 4/38
4.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雍容入不敷出大有裨益和盘托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B 砥砺川流不息迫不及待别出心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C 振幅披星戴月完璧归赵刻不容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D 坐阵按部就班步步为赢锱铢必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单选题 5/38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包”是独体字,包子头部,共五画。
  • B 《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字典。
  • C “扑通、咖啡、......”都是单纯词。
  • D “羊、鼻”是象形字,“丝、亦”是指事字,......是形声字。
单选题 6/38
6.

依次填入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像______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______,我无限_______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______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

  • A 徜徉、迷醉、钟情、震惊
  • B 钟情、迷醉、徜徉、震惊
  • C 徜徉、迷醉、震惊、钟情
  • D 迷醉、徜徉、钟情、震惊
单选题 7/38
7.

下列各居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这个数据一定要搞清楚,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影响整个机器的性能。
  • B 古人有言,“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这一痕迹便是“名”。
  • C 从前有人主张,中国文化主静,……我们说“静为躁君”,又说“稍安勿躁”。
  • D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转型,首当其冲的是坚持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单选题 8/38
8.

“李老帅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缩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李老师激动。
  • B 李老帅说不出话米
  • C 李老师说不出。
  • D 李老帅说话
单选题 9/38
9.

①“宁可站着生,绝不脆着死。”②“万一出了事故,后果将不堪改想。”③“只有先

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④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几个复句分

向之间的关系是( )

  • A 选择、转折、条件、并列
  • B 因果、转折、条件、并列
  • C 选择、递进、假设、并列
  • D 选择、假设、条件、并列
单选题 10/38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未来的通信会更加多样、便捷和共享
  • B 由于此次会议开的及时……解决了问题。
  • C 该公司上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5%。
  • D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文化和思想的记录和总结。缺
单选题 11/38
11.

以下关联词语填与正确的一项是( )。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__________它总被人作为宫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冇的人都会为之感动:…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日,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__________烁于枝头,__________归于泥士,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适它__________美__________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 A 因为、要么、要么、虽、却
  • B 虽然、要么、要么、虽、却
  • C 因为、或者、或者、即使、也
  • D 虽然、要么、要么、虽、却
单选题 12/38
12.

下列诗句体现“雄浑”诗风的一句是( )

  • A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 B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 C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 D 落花无言,人谈如菊
单选题 13/38
13.

与“今天我真开心。”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 A 今天我好不开心!
  • B 今天我能不开心呢?
  • C 今天我太开心了!
  • D 今天我能开心吗?
单选题 14/38
14.

“好一株盛开的紫藤萝……,难道这就是那株给人以精神力量的紫藤萝吗?”这段描写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

  • A 比喻
  • B 反问
  • C 拟人
  • D 借代
单选题 15/38
15.

诗句“一壶浊酒喜相逢,……”的作者是( )

  • A 施耐庵
  • B 罗贯中
  • C 杨慎
  • D 曹操
单选题 16/38
16.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最初的写作场景体现的传统节日是( )

  • A 中秋
  • B 元宵
  • C 七夕
  • D 元旦
单选题 17/38
17.

和棋文化有关的成语典故是( )

  • A 入木三分
  • B 凿壁偷光
  • C 专心致志
  • D 纸上谈兵
单选题 18/38
18.

学校举办对联展览,下面是某学生收集的四副对联,……最恰当的项是( )

(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2)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3)世事洞明皆儿女情事,人事练达即释道直理

(4)功名事业清流山,道德文章丰乐亭

  • A (1)鲁迅(2)柳永(3)庄子(4)欧阳修
  • B (1)鲁迅(2)李白(3)曹雪芹(4)欧阳修
  • C (1)老舍(2)柳永(3)曹雪芹(4)韩愈
  • D (1)老舍(2)柳永(3)庄子(4)韩愈
单选题 19/38
19.

下面是位古诗词爱好者……在依次填在横线上,正确的项是( )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出和谐方大同。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②心多自信得宽广③寒箱难抵春色浓④小宁云笺记岁丰

  • A 1234
  • B 2341
  • C 4132
  • D 4321
单选题 20/38
20.

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原因是( )

  • A 读到一本好书
  • B 听到一段好乐曲
  • C 拜访到一位高人
  • D 得到一幅精美的画作
单选题 21/38
21.

毕淑敏在《提醒幸福》中写道:“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但它们不等同幸福。”这里“乔装打扮”一词的意思差异最大的一项是( )

  • A 面目全非
  • B 庐山面目
  • C 改头换面
  • D 涂脂抹粉
单选题 22/38
22.

江西诗派是宋代……一祖三宗”是指( )

  • A 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 B 欧阳修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 C 欧阳修王安石晏殊晏几道
  • D 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辛弃疾
单选题 23/38
23.

下列关于戏剧理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的戏剧,古代和现代有很大不同。……又称为“新戏”、“文明戏”。
  • B 话剧是一种以演员的……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
  • C 戏剧分很多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课本剧、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 D
单选题 24/38
24.

下列对曹操《短歌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首诗的主题不是“酒”而是“苦,……第二苦,是曹操想找贤才而不得之苦。
  • B 曹操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借《短歌行》发出对天下英雄的集结令,这是一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表现。
  • C 曹操主要讲了一个关于“朋友圈”的愿望,……若曹操能像周公一样,一饭三吐哺,沐三握发,那么天下的贤士都会归顺他。
单选题 25/38
25.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寓言故事,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 B 《伊索寓言》搜集整理了很多古希腊民间故事。……《鹿角和鹿腿》等。
  • C 《克雷洛夫寓言》是法国杰出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集,……《橡树和芦苇》等。
  • D 读寓言,……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单选题 26/38
26.

被马克思称为“行动光明磊落”,“……《失乐园》”的是( )。

  • A 歌德
  • B 弥尔顿
  • C 莎士比亚
  • D 但丁
单选题 27/38
27.

下列关于诗歌的知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诗缘情”,真挚的“情”是诗歌的血液,是诗歌的生命。
  • B 诗歌强调音乐性,诗歌的音乐性,集中地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上。
  • C 王安石注重锤炼语言,匠心运用,如“……”中的“护田”“排闼”本是《汉书》中的两个典故,……显得精炼、贴切、生动、自然。
  • D 诗歌的基本特点是抒情性、凝练性、知识性、哲理性。
单选题 28/38
28.

下列句子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 A “思/援弓缴/而/射/之”……是正确的。
  • B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中的“或”是或者的意思。
  • C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 D 沈从文的小说结合了西方的心理分析和……,从人的下意识领域推进,呈现出一种微妙细腻的艺术气象。
单选题 29/38
29.

下列有关中国文学作品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等。
  • B 《水浒传》中杨志因杀死泼皮镇关西,被打入死囚牢,……因押送生辰纲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
  • C 《儒林外史》写于二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间,……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的批判
  • D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以及小城里各式各样琐碎平凡的人世悲欢,表达了对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单选题 30/38
30.

下列有关外国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他身上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一一为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 B 乔纳森·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实质上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 C 《童年》整体基调虽然严肃低沉……,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的强大力量。
  • D 小说《简爱》所描述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但她最终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单选题 31/38
31.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夸父与日逐走(跑)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立)
  • 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
  • C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引,提出)
  • D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拉)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繁茂)
单选题 32/38
32.

下列诗句中所……三项不同的是( )

  • A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 B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C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 D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单选题 33/38
33.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的“既望”指农历十十六日。
  • B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 C 《公输》体现了道家反对战争的主张。……主张仁政的思想。
  • D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如“立夏”即夏天的开始。
单选题 34/38
34.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 B 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 C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惠子相梁》中“子知之乎”的“子”都是古人称呼对方的敬辞。
单选题 35/38
3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恩格斯认为,悲剧是由“……”造成的。
  • B 《哈姆雷特》《窦娥冤》……象征教会恶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
  • C “黑”是指拿破仑军队的服装颜色,象征充满英雄业绩的拿破仑时代。
  • D 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启蒙文学,……其中魔鬼的名字叫靡非斯特,他是一个恶的典型。
问答题 36/38
36.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兩。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箫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诗人通过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2分)

2.试结合全词赏析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艺术表达效果。(4分)

问答题 37/38
37.

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讲到父亲的话……,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站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辩论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形式,……,谈谈对辩论这种教学形式的看法。

问答题 38/38
38.

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讲到父亲的话……,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站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辩论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形式,……,谈谈对辩论这种教学形式的看法。

观点:本案例中,在课堂中引入辩论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既有可取之处值得学习,也有不足之处引人思考

(一)可取之处的《课标》观点

1、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思维质量。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3.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二)不可取之处的《课标》

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五、教学设计(20分)

下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伯牙绝弦》全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一)请用楷体抄写下面的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二)请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教学要求,为《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简案。

(三)请设计本课教学板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通过自读自悟,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理解词句意思,读懂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大意,感受伯牙与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的友谊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

生活中你有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给大家介绍。

2、出示课文插图

今天我们的课文也和朋友有关系,看到这张图,你想了什么?

3、板书课题“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领读,纠正读音,让学生用/标出停顿。

2、让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有不懂的地方用笔标出来,同桌交流,小组讨论。

借助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三)精读课文,纵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