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运用借喻修辞方法的是( )。
A句用的是拟人修辞方法。B句“友邦人士”是反语,“瓜分”是一个词,都和借喻无关。真正要识别比喻类型的是C和D两项。C项是借喻,D项是暗喻。借喻,没有本体,没有比喻词,只出现喻体,如C句,“箭头”和“瀑布”都是喻体,省略号后的句中没有出现本体(“雨道”),也没有比喻词。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
以下不属于泰勒评价程序步骤的是( )。
本题考查泰勒的教育思想。
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包括( )。
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途径包括自主、合作、探究。
在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
课程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施工蓝图”。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有: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 )关系。
学习内容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容易受到较高动机水平的干扰。如果高度愤怒和过分高兴时,解答难度问题的效果不佳。对于简单的操作,高度动机效果佳。
而一般操作,适宜于中等动机的水平。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这个成语是( )。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举一反三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方法是( )。
这是学习策略的释义。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 )。
本题考查教育法规相关知识。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有三个方面:“固定班级”“课”和“固定时间”。
在教育过程甲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与依从相比,它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
夸美纽斯提出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 )。
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自然形态的教育。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 )。
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和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精神分析被认为是第一大势力,行为主义是第二势力,人本主义通过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建立起来,称为第三势力。
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是目前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
5个学派的学习理论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正确的学生观应包括( )。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个体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陈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陈述清楚、只能借助于某种方法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E项属于程序性知识,故排除。
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
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
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为什么说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课成为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因为:
(1)上课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直接表现,对教师来说,是他的思想、教学能力的反映,对学生来说,是掌握系统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个性的反映,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预习是上课的准备,课外作业、课外辅导、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都是在上课的基础上进行的。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
②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④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
⑤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⑥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缺点:
①难以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②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学生交往受到限制,缺乏灵活性。
④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志趣、特长。
简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有:
(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例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试论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哪些价值。
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有:①自主性;②主动性;③创造性。
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力求做到:①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②教
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③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再主动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请你结合案例,评价该教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聆听,态度恶劣,严重挫伤了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的状态。
阿西莫夫,是一位一生创作了470部著作而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1958年,他毅然告别了讲台和实验室,“做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而不一定是最好的事情”,这是他放弃教授职位的理由。有人说阿西莫夫“自我膨胀得像纽约帝国大厦”,他只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而“毫不谦虚”,对此,他说“除非有人能证明我说的仿佛很自负的事情不属实,否则我就拒绝接受所谓自负的指责”。而事实上“阿西莫夫式的狂妄自大”,带着直人人心的纯真和坦诚,具有巨大的令人信服的力量。
请围绕“个性的张扬”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要求:①
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个性的张扬
当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百年孤独式的魔幻的时候,当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卡夫卡式的变形的时候,当一切过去都似乎离我们远去的时候,在那遥远的天边,人们似乎还看见那颗与众不同的新星,它的名字叫个性。
世事如棋,人生如子,个性在岁月的张弛中产生,人格在个性的张扬中伟大。读孔子与孟子,有一种浑然不同的感受。前者洁光片羽,如雨露之养,时风之化,是敦厚温柔的儒雅典范,而后者却口若悬河,“其势不可挡,其锋不可犯”(苏洵),一泻千里,严辞危措,使人震撼。前者有三千弟子,因此显得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而后者常伴君王左右,踔厉风发,言辞中甚至带有火气,有一种睥睨王者的气度与风范。如此不同的个性,不同张扬后却一样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岁月如衡,心灵似秤,个性在生命的矛盾对立中深化。献身于罗布泊沙漠的余纯顺,为了打破阿根廷人托马斯徒步十万里的世界纪录,一个人独自浪迹天涯,徒步“世界第三极”的西藏时,他曾说道:“走在有些道路上,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死亡。可我并不惧怕,因为我知道,在那远
天之下,有我迟早要去的地方。”当他快要接近世界纪录时,他却倒下了,将他的血肉之躯融在炎炎的沙漠之中,将他的个性肆意地张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壮举,却又何等的令人尊敬,令人仰望,我们在他的张扬的个性面前,就仿佛站在一个巨人的脚下。
个性的张扬取得成就的人何止这些?韩愈不也是一个例子吗?一介罪臣,在发出“好收吾骨漳江边”的感叹后却将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当地人尊敬爱戴,人们给
他修了韩祠,并给当地的一条河取名韩江,那儿的一片江山尽姓韩了。长安大殿的雕栏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瘴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手托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形单影只,独自走向海角天边,处逆境却明心志的个性使他并没有被人所忘,至今人们仍吟唱着他那华美的诗章。
“自古圣贤多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屈原、司马迁、李白……他们无不以自己张扬的个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璀璨的一页。我们要做走路族,不应做“路走族”,不要让路走出我们,将灵魂贴在路这个压模上,变成路的制成品。我们应该张扬自己的个性,走出自己的路,因为只有走出自己的路才能显示生命的崇高、伟大。张扬个性吧,让那冲破晓雾的朝阳为我们作证!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