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招聘

2011年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真题

单选题 1/37
1.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

  • A 顺序性
  • B 阶段性
  • C 不平衡性
  • D 互补性
单选题 2/37
2.

以下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 B 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C 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
  • D 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
单选题 3/37
3.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 A 赫尔巴特
  • B 裴斯泰洛齐
  • C 布卢姆
  • D 夸美纽斯
单选题 4/37
4.

1632年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英国哲学家是( ) 。

  • A 培根
  • B 斯宾塞
  • C 夸美纽斯
  • D 赫尔巴特
单选题 5/37
5.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或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这是为了保障儿童的( )。

  • A 生存权
  • B 隐私权
  • C 受尊重权利
  • D 身心健康权
单选题 6/37
6.

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

  • A 备课
  • B 上课
  • C 辅导
  • D 检查
单选题 7/37
7.

教育目的观上,“个人本位论”的代表是( ) 。

  • A 柏拉图
  • B 梁启超
  • C 孔子
  • D 卢梭
单选题 8/37
8.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 。

  • A “六艺”
  • B “七艺”
  • C “四书”、“五经”
  • D 文雅教育
单选题 9/37
9.

教师随意私拆学生的信件、日记属于侵犯学生( ) 的行为。

  • A 人身自由权
  • B 身心健康权
  • C 隐私权
  • D 受教育权
单选题 10/37
10.

以下对师生关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 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 B 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 C 本质上是朋友关系
  • D 道德上是促进关系
单选题 11/37
11.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原则是在( ) 一书中提出的。

  • A 《论语》
  • B 《学记》
  • C 《大学》
  • D 《孟子》
单选题 12/37
12.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特点。

  • A 复杂性
  • B 创造性
  • C 示范性
  • D 长期性
单选题 13/37
13.

下列不属于课外活动的是(

  • A 社会活动
  • B 科技活动
  • C 文学艺术活动
  • D 选修课
单选题 14/37
14.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

  • A 生产力
  • B 科学技术
  • C 文化
  • D 政治经济制度
单选题 15/37
15.

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

  • A 道德认识
  • B 活动与交往
  • C 道德情感
  • D 道德意志
单选题 16/37
16.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 ) 。

  • A 心理疏导
  • B 择业疏导
  • C 心理咨询
  • D 交往指导
单选题 17/37
17.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 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主要体现了教学的( ) 。

  • A 直观性原则
  • B 启发性原则
  • C 巩固性原则
  • D 因材施教原则
单选题 18/37
18.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 A 了解学生
  • B 融洽的师生关系
  • C 先进的教学设备
  • D 备课
单选题 19/37
19.

一般来讲,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 。

  • A 朋友角色
  • B 管理者角色
  • C 研究者角色
  • D 服务者角色
单选题 20/37
2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常常会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设置模拟情境,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 ) 的特点。

  • A 知、情、意的统
  • B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 C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 D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多选题 21/37
21.

班级常规管理建立的检查监督系统所采取的检查监督方式有()。

  • A 自检
  • B 互检
  • C 班干部检查
  • D 班集体检查
  • E 班主任抽检
多选题 22/37
22.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 A 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 B 认识并发掘自身潜能
  • C 形成并发展人的个性
  • D 发展人的精神力量
  • E 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多选题 23/37
23.

下列法律中,专门对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作了规定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E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多选题 24/37
24.

关于当代儿童发展观,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制约于社会的发展状况
  • B 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 C 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 D 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 E 以上几种说法都是不对的
多选题 25/37
25.

当今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

  • A 重知识轻能力
  • B 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
  • C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唯成绩是论
  • D 制约教学改革,标准固定划一
  • E 以上问题都不是
多选题 26/37
26.

探究一研讨法注重儿童不同发展阶段认识的不同特征,形成了突出的( ) 等教学特点。

  • A 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
  • B 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
  • C 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 D 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
  • E 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多选题 27/37
27.

教育目的为受教育者指明了() 。

  • A 发展方向
  • B 发展原则
  • C 发展结果
  • D 发展速度
  • E 发展阶段
多选题 28/37
28.

教学中运用巩固性原则要注意( ) 。

  • A 准备好问题
  • B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 C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 D 善于启发诱导
  • E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积极巩固
多选题 29/37
29.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包括( ) 。

  • A 定义
  • B 恩索
  • C 苏格拉底讽刺
  • D 助产术
  • E 启发
多选题 30/37
30.

运用陶冶法应注意的要求有( )。

  • A 坚持严格要求
  • B 创设良好的情境
  • C 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 D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 E 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问答题 31/37
31.

《礼记?学记》中所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与教学中的哪一条教学原则相一致?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这一原则?

问答题 32/37
32.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答题 33/37
33.

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问答题 34/37
34.

简述运用说服法的要求。

问答题 35/37
35.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问答题 36/37
36.

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生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学们组建这个班的班集体?

问答题 37/37
37.

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也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

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的理论分析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