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这是划线的一种变式,也是一种复述策略。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都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道德认识是品德 的核心部分。
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
题干是对总结性评价的名词解释。
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
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要学习该命题,必须获得“圆”、“直 径”和“半径”等概念。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 )趋势。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度越高,学生学习越主动,成绩越好。
李太太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她的这种行为属于( )。
反复检查是动作,所以这种行为不属于强迫观念。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
心理自我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髙层次。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自他而确立,因此他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
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
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
学校可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 )。
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叫启发式。
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态度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
①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②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③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④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或态度 上表示正面肯定的情感教学目标是( )。
题干是对形成价值观念的解释。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的这种方法是( )。
题干是谐音联想法的名词解释。
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是 ()
题干是聚合思维的名词解释。
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
操作技能的执行是通过肌肉运动实现的。
(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题干是对认知策略的解释。
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概念对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影响属于( )。
“四边形”包含了“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特殊形式,所以既是垂直 迁移,也是一般迁移,同时,学习“四边形”在先,所以还是顺向迁移。
下列学习中属于符号学习的有( )。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有( )。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有( )。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
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 )。
教学媒体包括( )。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是( )。
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相同。 ( )
错误
二者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细节,而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对 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
学习策略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专门知识。 ( )
正确
因为脱离专门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难以保证学生提高学习策略水平。
态度是通过遗传继承的。 ()
错误
态度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非天生的。
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评价标准。 ( )
正确
不同社会由于其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不同,对于同一行为正常与否,往往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行为时,就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 ( )
错误
一次正确行为,未必就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因为靠短时记忆学到的东西,如不 加复习,难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
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对课堂气氛没有影响。 ( )
错误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好,学生之间彼此团结、心理相容、凝聚力强,就易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若学生之间钩心斗角、离心离德、各行其是、凝聚力低,则很难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学评价就是测量和测验。 ( )
错误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过度学习效果好,所以复习次数越多越好。 ( )
错误
过度学习效果虽好,也要有“度”,而并非越多越好。
由练习曲线可看出,技能有随练习量的增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 ( )
正确
题干说法正确,见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自动化的操作如穿衣,也可称得上是问题解决。 ( )
错误
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
斯金纳认为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可以解 释( )的产生,而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可以解释( )的产生。
根据学习动机 的( ),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尝试一错误说
尝试一错误说:桑代克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 结是通过盲目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尝试一错误说提出了效果 律、练习律、准备律三条学习规律。
道德行为
微格教学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教学中依次要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有哪些?
(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 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简述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2)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3)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简述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信度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例如,采用性格量表测量学生,他们在这一个月的结果,如果大致等于六个月前和三个月前的得分,那么就认为测验的信度较高。
(2)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效度考虑的问题是: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度的测验,即使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例如,用磅秤称量体重,连续多次都会得到相同的值,而且准确地反映了个体的重量,那么信度和效度都很高;但是如果使用它来测量身高,虽然测量值之间总是保持一致的,即信度很好,但是并没有说明个体的高度,因而不是适宜的测量身高的工具。
(3)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它是根据学生对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参照标准之间的关系来估计的。例如,可用年级或教师评定的等级作标准,看测验的项目能否把不同年级或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
试述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
【答案要点】
1.教学评价不等同于测量和测验。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 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2.测验是 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 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3.测量和测验是 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教学评价则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但这种主观判断和解释必须以客 观描述为基础,否则就是主观臆想。4.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否则所得数据或结果毫无实际价值。
工人李某的儿子从小两腿瘫痪,需要助手推车才能行走。虽有残疾,但智力正 常。今年孩子已满7岁,父母决定送孩子上学。因附近没有专门为残疾儿童开设的特 殊教育学校,就到附近的一所普通小学申请就读。学校方面认为,学校本身是一所普 通小学,不是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学校无特殊班,没有为残疾儿童准备的专门设施, 学校不宜接受残疾儿童入学。因此,学校拒绝了李某的要求。 请从法律角度说明学校的做法是否合适。
1.根据教育法规,学生是指在依法成立或国家法律认可的任何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并 按照有关规定具有或获得学籍的公民》学生的权利:学习权、资助权、评价权、申诉权;学生的义务:守 法、守规、学习、尊师。
2.该校拒绝李某的儿子来校学习的做法是有违教育法律的,侵犯了李某儿子的学习权。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