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招聘

2021年《教育学》(小学)押题试卷13

单选题 1/61
1.

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 专业教育
  • B 中等教育
  • C 职业教育
  • D 基础教育
单选题 2/61
2.

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

  • A 私人职业
  • B 从属职业
  • C 专门职业
  • D 附加职业
单选题 3/61
3.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 A 认识活动
  • B 教师教的活动
  • C 学生学的活动
  • D 课堂活动
单选题 4/61
4.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 D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单选题 5/61
5.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 A 符号记忆
  • B 抽象记忆
  • C 命题记忆
  • D 形象记忆
单选题 6/61
6.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 布鲁纳
  • B 赫尔巴特
  • C 杜威
  • D 杨贤江
单选题 7/61
7.

()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A 夸美纽斯
  • B 苏霍姆林斯基
  • C 加里宁
  • D 马卡连柯
单选题 8/61
8.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 A 道德情感
  • B 道德意志
  • C 道德观念
  • D 道德行为
单选题 9/61
9.

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 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这种教育描述的是( )》

  • A 古代斯巴达教育
  • B 古代雅典教育
  • C 古代印度教育
  • D 古代罗马教育
单选题 10/61
10.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

  • A 剩余价值学说
  • B 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 C 劳动学说
  • D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单选题 11/61
11.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 A 因材施教原则
  • B 循序渐进原则
  • C 巩固性原则
  • D 启发性原则
单选题 12/61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唯一的工作
  • B 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 C 《学记》中提出了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 育思想
  • D 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单选题 13/61
13.

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教育的是( )。

  • A 家庭教育
  • B 学校教育
  • C 社会教育
  • D 自我教育
单选题 14/61
14.

提出“师者,人之模范”的教育家是( )。

  • A 孟子
  • B 荀子
  • C 杨雄
  • D 老子
单选题 15/61
15.

我国科举考试使用的教材主要是()。

  • A “六艺”
  • B 《四书》和《五经》
  • C 《学记》和《理学》
  • D “七艺”
单选题 16/61
16.

终身教育是( )。

  • A 古代教育的特点
  • B 中世纪教育的特点
  • C 近代教育的特点
  • D 现代教育的特点
单选题 17/61
17.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学校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对学生的影响,这属于

( )o

  • A 艺术教育
  • B 自然教育
  • C 社会美育
  • D 教育美育
单选题 18/61
18.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 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 讲授法
  • B 讨论法
  • C 谈话法
  • D 探究法
单选题 19/61
19.

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是指()。

  • A 多元教育
  • B 终身教育
  • C 民主教育
  • D 全民教育
单选题 20/61
20.

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看,属于外铄论者的学者是( )。

  • A 洛克
  • B 格赛尔
  • C 孟子
  • D 威尔逊
多选题 21/61
21.

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 公共性和生产性
  • B 公益性和免费性
  • C 科学性
  • D 国际性
  • E 终身性和未来性
多选题 22/61
22.

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 A 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 B 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 C 对个性的理解
  • D 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 E 对集体的看法
多选题 23/61
23.

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A 招聘
  • B 续聘
  • C 解聘
  • D 不聘
  • E 辞聘
多选题 24/61
24.

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 A 德育
  • B 智育
  • C 体育
  • D 美育
  • E 劳动技术教育
多选题 25/61
25.

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措施有()。

  • A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 B 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 C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 D 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 E 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多选题 26/61
26.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当包括( ) 几个主要部分。

  • A 认知领域
  • B 情感领域
  • C 态度领域
  • D 意志领域
  • E 动作技能领域
多选题 27/61
27.

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

  • A 改变现实和追踪效果
  • B 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 C 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 D 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 E 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多选题 28/61
28.

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 A 幼儿教育
  • B 初等教育
  • C 中等教育
  • D 高等教育
  • E 学历教育
多选题 29/61
29.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 家庭教育
  • B 道德教育
  • C 班级教育
  • D 学校教育
  • E 社区教育
多选题 30/61
30.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指( )。

  • A 阶段性
  • B 差异性
  • C 顺序性
  • D 不平衡性
  • E 互补性
判断题 31/61
31.

获得教师资格就能上岗。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2/61
32.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3/61
33.

洛克认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4/61
34.

学校传统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来实现的。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5/61
35.

社会主义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教育。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6/61
36.

儿童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生理成熟的过程。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7/61
37.

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8/61
38.

学校建筑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9/61
39.

智育实际上就是文化课教学。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0/61
40.

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早教育就早发展、早成熟。 ( )

  • 正确。
  • 错误。
填空题 41/61
41.

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法。

填空题 42/61
42.

( )是指一个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

填空题 43/61
43.

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 、( )权和公正评价权。

填空题 44/61
44.

智力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其 中( )是智力的核心。

填空题 45/61
45.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开始于教育家( )。

填空题 46/61
46.

《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 )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填空题 47/61
47.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 )。

填空题 48/61
48.

《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可以分 为( )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填空题 49/61
49.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于是 “( )”,“以吏为师”成为其教育的一大特征。

填空题 50/61
50.

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它也追求教育的( )。

问答题 51/61
51.

课程计划

问答题 52/61
52.

教育评价

问答题 53/61
53.

教育学

问答题 54/61
54.

谈话法

问答题 55/61
55.

简述美育的任务。

问答题 56/61
56.

简述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问答题 57/61
57.

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问答题 58/61
58.

教师的法律地位

问答题 59/61
59.

小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问答题 60/61
60.

某小学四年级的李晓彤同学属于那种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相对落后、平时 上课又不太守课堂紀律的后进生,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歧视,班主任和很 多课任老师明确表现出对该同学的放任和漠视,以至于该同学同班主任和课任老师的 关系异常紧张。故意顶撞老师,课堂上恶作剧,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等。直到某一天 新换了一位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在了解李晓彤,李晓彤也在“观 察”着新来的班主任……

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后进生一般具有哪些心理特征?

2.作为班主任在做好后进生工作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问答题 61/61
61.

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