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招聘

2016年教师招聘《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精选4

单选题 1/47
1.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 A 购买大型玩具
  • B 安装塑胶地板
  • C 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 D 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单选题 2/47
2.

因材施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  )特点。

  • A 整体性
  • B 细致性
  • C 创造性
  • D 示范性
单选题 3/47
3.

在一定程度上说,(  )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

  • A 自我意识
  • B 个性特征
  • C 能力倾向
  • D 个性倾向
单选题 4/47
4.

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  )。

  • A 社会发展的需要
  • B 教育方针
  • C 教育政策
  • D 学前儿童的需求
单选题 5/47
5.

客观公正性原则、(  )、连续全面性原则和参照性原则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 A 诊断有针对性原则
  • B 基础性原则
  • C 有效性原则
  • D 客观性原则
单选题 6/47
6.

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出现在(  )。

  • A 德国
  • B 英国
  • C 法国
  • D 美国
单选题 7/47
7.

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好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这就是(  )。

  • A 游戏教育化
  • B 教育游戏化
  • C 教育活动游戏化
  • D 游戏活动教育化
单选题 8/47
8.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保持一颗(  ),因为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心灵的桥梁。

  • A 童心
  • B 真心
  • C 爱心
  • D 热心
单选题 9/47
9.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 A 整体性的形成
  • B 稳定性的增长
  • C 独特性的发展
  • D 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单选题 10/47
10.

我国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的特色是(  )。

  • A 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 B 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 C 保教性和辅助性
  • D 辅助性和社会性
单选题 11/47
11.

幼儿园教的主体是(  )。

  • A 保育员
  • B 幼儿教师
  • C 保健医生
  • D 园长
单选题 12/47
12.

适合1~3个月婴儿的玩具有(  )。

  • A 娃娃、小碗
  • B 积木、拼图
  • C 不倒翁、拨浪鼓
  • D 摇篮上挂一些色彩鲜明的小球。提供听的材料(音乐或小铃)
单选题 13/47
13.

“要求幼儿认识国旗、国徽,培养幼儿的爱国意识”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  )。

  • A 远期目标
  • B 中期目标
  • C 近期目标
  • D 活动目标
单选题 14/47
14.

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属于幼儿(  )的目标。

  • A 德育
  • B 智育
  • C 美育
  • D 体育
单选题 15/47
15.

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常常会在课间休息时,忘了上课的时间而导致下节课迟到。这是因为他们的(  )发展不够精确。

  • A 方位知觉
  • B 距离知觉
  • C 时间知觉
  • D 形状知觉
单选题 16/47
16.

把等量的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球形或长条形,有的幼儿认为球形大,有的认为长条形大。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  )。

  • A 具体性
  • B 形象性
  • C 片面性
  • D 固定性
单选题 17/47
17.

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  )。

  • A 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要求
  • B 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
  • C 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
  • D 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
单选题 18/47
18.

“揠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

  • A 阶段性
  • B 顺序性
  • C 不均衡性
  • D 差异性
单选题 19/47
19.

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指导中,错误的做法是(  )。

  • A 以直接指导为主,并积极参与儿童的活动
  • B 适当引导,激发儿童的探索愿望
  • C 观察儿童的行为,对儿童进行更多的个别指导
  • D 创设科学探索的氛围,为儿童提供宽松、安全的“心理基地”
单选题 20/47
20.

一个儿童欣赏完齐白石画的虾后,对老师说:“看到这幅画,我好像看见了真的虾,会动会跳。”这主要是幼儿的(  )在起作用。

  • A 美的感受力
  • B 美的表现力
  • C 美的创造力
  • D 审美兴趣
多选题 21/47
21.

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儿教育界有“南陈北张”的说法,是指(  )。

  • A 陈鹤琴
  • B 陶行知
  • C 张之洞
  • D 张雪门
  • E 蔡元培
多选题 22/47
22.

庞丽娟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将幼儿同伴社交地位分为(  )。

  • A 受欢迎型
  • B 被拒绝型
  • C 被忽视型
  • D 一般型
  • E 冷淡型
多选题 23/47
23.

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包含(  )。

  • A 群体性
  • B 随意性
  • C 目标性
  • D 计划性
  • E 多样性
多选题 24/47
24.

幼儿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  )。

  • A 儿童多动综合症
  • B 学习困难综合症
  • C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 D 儿童厌学症
  • E 儿童强迫行为
多选题 25/47
25.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基本要求有(  )。

  • A 经常性
  • B 地方性
  • C 简便性
  • D 互利性
  • E 教育性
判断题 26/47
26.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通过“艺友制”来解决幼教师资的培养问题。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27/47
27.

幼儿园中必须给幼儿教授大量的读、写、算知识,否则影响幼儿智力的开发。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28/47
28.

南京燕子矶幼儿园的创建者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29/47
29.

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0/47
30.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侧重于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1/47
31.

幼儿最初的美感是从幼儿园开始的。(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2/47
32.

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正向的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使儿童具备了进行另一种学习活动的良好准备状态,一种学习节约了另一种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是已具备的知识经验使儿童有效地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3/47
33.

有的幼儿园在课程中将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等作为乡土教材来利用,使幼儿园教育内容丰富而有特色,这发挥了社区环境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4/47
34.

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5/47
35.

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核心。(  )

  • 正确。
  • 错误。
问答题 36/47
36.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问答题 37/47
37.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问答题 38/47
38.

保教结合原则

问答题 39/47
39.

教育法律权利

问答题 40/47
40.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 41/47
41.

简要说明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

问答题 42/47
42.

简述如何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问答题 43/47
43.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问答题 44/47
44.

在教育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问答题 45/47
45.

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问答题 46/47
46.

试述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问答题 47/47
47.

班上正在进行“给你一封信”的主题,孩子们对邮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图片和资料。后来孩子们决定做一个大邮筒放在幼儿园门口给小朋友们寄信。大家收集来了大纸箱、塑料筒、长纸筒等,这么多的东西摆在眼前,孩子们反而茫然了,一时无从下手。老师高兴地说:“哇!我们这下真的可以做一个超级漂亮的大邮筒啦!”孩子们听了也兴奋了,纷纷动起手来。

基本形状做好了以后,孩子们反而为一些细节问题做了难。圆柱形组的孩子为了做邮筒的底座犯愁了,因为纸板太厚,他们剪不动,老师走过去用大剪刀给他们剪了一个漂亮的底座;方形组的孩子为了邮筒上的标志而争吵起来,“中国的标志是一个黄色的楼梯样的”“不对,是一个小旗子飘的样子”“中国的表示是天安门呢”“不对,邮筒是寄信的,要画一个信的样子”“邮筒上没有画,要写字的”……老师将一本孩子自制的邮筒画册递给他们,孩子们很快就从书上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大家都做得非常开心。

请根据幼儿和教师相互关系的相关知识,结合案例分析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