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2019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初等真题

单选题 1/61
1.

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

  • A 实验法
  • B 观察法
  • C 调查法D教育经验总结法
单选题 2/61
2.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关键期表现在()

  • A 儿童个性发展
  • B 儿童智力发展
  • C 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 D 儿童动作发展
单选题 3/61
3.

四岁的芳芳,知道小军是自己的哥哥,当问她小军有没有妹妹,但她却说没有,这体现了芳芳思维特征的是( ) 。

  • A 单维思维
  • B 守恒性
  • C 不守恒性
  • D 不可逆性
单选题 4/61
4.

以科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是( )。

  • A 完形顿悟说
  • B 认知结构理论
  • C 建构主义理论
  • D 有意义学习理论
单选题 5/61
5.

对代数a+3a+b进行合并同类项的问题属于()。

  • A 有结构
  • B 无结构
  • C 创造性
  • D 认知性
单选题 6/61
6.

通过角色训练增加自信心,然后将所学得的运用到实际生活情景中的训练方法称之为()。

  • A 自我抑制训练
  • B 肯定性训练
  • C 自我强化训练
  • D 自我监督训练
单选题 7/61
7.

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主要属于教学事项中的( ) 。

  • A 提示教学目标
  • B 呈现教学目标
  • C 提供学习指导
  • D 引起学生注意
单选题 8/61
8.

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共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是( )。

  • A 感性知识
  • B 理性知识
  • C 描述性知识
  • D 程序性知识
单选题 9/61
9.

对道德行为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的是( ) 。

  • A 道德信念
  • B 道德意志
  • C 道德情感
  • D 道德评价
单选题 10/61
10.

生理自我基本成熟时期在( ) 。

  • A 幼儿初期
  • B 童年期
  • C 少年期
  • D 青年初期
单选题 11/61
11.

学习理论的观点中,属于行为主义观点的是( )。

  • A 强化说
  • B 需要层次说
  • C 自我效能感理论
  • D 成就动机理论
单选题 12/61
12.

态度与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

  • A 依从
  • B 接受
  • C 认同
  • D 内化
单选题 13/61
13.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提问时没人发言等,这样的课堂氛围属于

  • A 积极的
  • B 消极的
  • C 对抗的
  • D 不能确定
单选题 14/61
14.

有些儿童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担心害怕、甚至惶恐显得很不安,属于心理障碍中的()。

  • A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 B 儿童多动症
  • C 学习困难综合征
  • D 儿童厌学症
单选题 15/61
15.

某一班级学生约定,上课前 要静静等待老师的到来,这一约定属于( ) 。

  • A 群体凝聚力
  • B 课堂气氛
  • C 人际关系
  • D 群体规范
单选题 16/61
16.

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

  • A 心理测验
  • B 心理咨询
  • C 心理辅导
  • D 心理评估
单选题 17/61
17.

合作学习也是-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

  • A 家庭教育
  • B 个别课堂练习
  • C 独立完成作业
  • D 教师的主导教学
单选题 18/61
18.

学习程度在( ) 时,记忆效果最好。

  • A 100%
  • B 120%
  • C 150%
  • D 200%
单选题 19/61
19.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便,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的时期是( ) 。

  • A 儿童早期
  • B 少年期
  • C 青春期
  • D 成年期
单选题 20/61
20.

以个人对任务的充分理解的前提的规律是()。

  • A 任务促成的纪律
  • B 集体促成的纪律
  • C 教师促成的纪律
  • D 自我促成的纪律
单选题 21/61
21.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

  • A 布鲁纳
  • B 斯金纳
  • C 华生
  • D 布鲁纳
单选题 22/61
22.

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有( ) 。

  • A 积极作用
  • B 消极作用
  • C 无作用
  • D 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单选题 23/61
23.

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

  • A 遗传
  • B 知识
  • C 练习
  • D 动作
单选题 24/61
24.

概念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需要给学生呈现( ) 。

  • A 规则
  • B 变式
  • C 正例
  • D 反例
单选题 25/61
25.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

  • A 两个等级
  • B 三个等级
  • C 四个等级
  • D 五个等级
单选题 26/61
26.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添加反射的理论都认为,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是( )

  • A 动机
  • B 需要
  • C 强化
  • D 诱因
单选题 27/61
27.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

  • A 做出分析
  • B 做出判断
  • C 做出决策
  • D 进行评估
单选题 28/61
28.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联系中期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

  • A 抑制现象
  • B 高原现象
  • C 低估现象
  • D 挫折现象
单选题 29/61
29.

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

  • A 正迁移
  • B 负迁移
  • C 顺向迁移
  • D 逆向迁移
单选题 30/61
30.

一般来说,学习篇文章之后,对这篇文章的记忆效果( ) 。

  • A 中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
  • B 开头部分内容记忆最好
  • C 头尾部分内容记忆最好
  • D 头尾部分内容和中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一样好
单选题 31/61
31.

学生念念叨叨地表述出自己正在进行的心智活动的情况属于()。

  • A 物质活动
  • B 物质化活动
  • C 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
  • D 内部言语活动
单选题 32/61
32.

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 设置学习目标
  • B 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 C 测验时先做简单题目
  • D 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单选题 33/61
33.

在教师的人格中两种重要的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想:二是( )。

  • A 说到做到
  • B 敬业精神
  • C 热心和同情心
  • D 重义气讲交情
单选题 34/61
34.

提问属于()

  • A 复述策略
  • B 精细加工策略
  • C 组织策略
  • D 元认知策略
单选题 35/61
35.

下列属于内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是()

  • A 运气
  • B 努力
  • C 能力
  • D 任务难度
单选题 36/61
36.

提出共同要素说的是( )

  • A 贾德
  • B 科勒
  • C 加涅
  • D 桑代克
单选题 37/61
37.

可用考察学习对知识的回忆且于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的是()。

  • A 选择题
  • B 填空题
  • C 是非题
  • D 论文题
单选题 38/61
38.

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在( ) 。

  • A 8岁左右
  • B 9岁左右
  • C 10岁左右
  • D 11岁左右
单选题 39/61
39.

下位学习又称( ) 。

  • A 类属学习
  • B 总括学习
  • C 命题学习
  • D 并列结合学习
单选题 40/61
40.

适用于纠正2-12岁儿童的冲动性、攻击性、情绪性及充满敌意的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

  • A 行为塑造法
  • B 自我控制法
  • C 暂时隔离法
  • D 森田疗法
多选题 41/61
41.

教学媒体包括()

  • A 投影
  • B 录像
  • C 图片
  • D 黑板
  • E 计算机
多选题 42/61
42.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主要特征有( ) 。

  • A 独创性
  • B 流畅性
  • C 变通性
  • D 目的性
  • E 开放性
多选题 43/61
43.

学习动机的作用( ) 。

  • A 指向功能
  • B 激活功能
  • C 强化功能
  • D 同化功能
  • E 调节功能
多选题 44/61
44.

智力群体差异包括( ) 。

  • A 性别
  • B 年龄
  • C 种族
  • D 智育分数差异
  • E 同龄团体差异
多选题 45/61
45.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有( ) 。

  • A 小李从亮出走进暗处,视力显著提高
  • B 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 C 小张服用兴奋剂百米赛跑夺冠
  • D 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 E 了解低碳生活并付诸行动
判断题 46/61
46.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过程。(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7/61
47.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和顺序。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8/61
48.

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9/61
49.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50/61
50.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51/61
51.

发现教学在教基本技能时并不如指导教学效率高。(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52/61
52.

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概念相同。(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53/61
53.

儿童多动症的高峰发病年龄是8-10岁。(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54/61
54.

皮亚杰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55/61
55.

态度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成分是认知成分。( )

  • 正确。
  • 错误。
问答题 56/61
56.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问答题 57/61
57.

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问答题 58/61
58.

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问答题 59/61
59.

简述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时间管理。

问答题 60/61
60.

论述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问答题 61/61
61.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学生小强的回答是“造房子、造车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林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靶、敲钉”,请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分析小强和小林的回答,并试述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