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历年试卷6

单选题 1/56
1.

20世纪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 个别教学制
  • B 分组教学制
  • C 道尔顿制
  • D 班级授课制
  • E 特朗普制
单选题 2/56
2.

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 )

  • A 明代
  • B 宋代
  • C 汉代
  • D 清代
  • E 元代
单选题 3/56
3.

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 )学分。

  • A 6
  • B 7
  • C 5
  • D 8
  • E 10
单选题 4/56
4.

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去教育学生。在言谈举止、为人之道等方面,教 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的是教师的( )角色。

  • A 传道者
  • B 朋友
  • C 榜样
  • D 管理者
  • E 授业、解惑者
单选题 5/56
5.

在当代,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原因是( )。

  • A 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 B 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只能给他们传授基础知识
  • C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D 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 E 掌握基础知识是发展的前提
单选题 6/56
6.

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体现在德育中与( )的精神相一致。

  • A 说服教育法
  • B 事实说服法
  • C 情感陶冶法
  • D 实际锻炼法
  • E 榜样示范法
单选题 7/56
7.

英国学校德育学家麦克费尔提出的德育模式是( )。

  • A 目的游离模式
  • B 认知模式
  • C 体谅模式
  • D 社会模仿模式
  • E 目标模式
单选题 8/56
8.

19世纪初,( )学校出现了“导生制”,对班级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A 美国
  • B 法国
  • C 捷克
  • D 英国
  • E 德国
单选题 9/56
9.

分支制学制是( )建立的一种学制。

  • A 苏联
  • B 美国
  • C 印度
  • D 欧洲
  • E 中国
单选题 10/56
10.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概念的是( )。

  • A 赫尔巴特
  • B 杜威
  • C 舒尔茨
  • D 特朗普
  • E 华勒
单选题 11/56
1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论出自于( )。

  • A 《孟子?尽心上》
  • B 《论语?学而》
  • C 《庄子?应帝王》
  • D 《礼记?中庸》
  • E 《诗经?国风》
多选题 12/56
12.

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 )。

  • A 相对性评价
  • B 诊断性评价
  • C 形成性评价
  • D 绝对性评价
  • E 总结性评价
多选题 13/56
13.

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 )

  • A 导向功能
  • B 甄别功能
  • C 诊断功能
  • D 调节功能
  • E 促进功能
多选题 14/56
14.

—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

  • A 政治方向坚定正确
  • B 奋斗目标明确
  • C 规章制度严格
  • D 组织纪律严明
  • E 集体舆论正确
多选题 15/56
15.

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

  • A 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 B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 C 为学生指定书目
  • D 加强评价和辅导
  • E 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多选题 16/56
16.

常规训练包括( )。

  • A 礼貌常规训练
  • B 学生守则训练
  • C 课堂常规训练
  • D 卫生常规训练
  • E 实践能力训练
多选题 17/56
17.

CIPP评价模式包括( )。

  • A 背景评价
  • B 输入评价
  • C 过程评价
  • D 效果评价
  • E 成果评价
多选题 18/56
18.

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 )三个层次。

  • A 僧院学校
  • B 宫廷学校
  • C 大主教学校
  • D 职官学校
  • E 教区学校
多选题 19/56
19.

学校文化由( )构成。

  • A 观念文化
  • B 物质文化
  • C 设施文化
  • D 环境文化
  • E 规范文化
多选题 20/56
20.

课程评价的内涵是( )。

  • A 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
  • B 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C 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 D 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 E 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多选题 21/56
21.

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

  • A 社会能够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 B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再起主导作用
  • C 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地学习当中
  • D 现代科技进步使每个人都处于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
  • E 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多选题 22/56
2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

  • A 髙难度教学
  • B 高速度教学
  • C 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 D 理解学习过程
  • E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多选题 23/56
23.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 )。

  • A 目标明确
  • B 内容准确
  • C 方法得当
  • D 组织有效
  • E 体验积极
多选题 24/56
24.

高中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 A 发展性
  • B 时代性
  • C 基础性
  • D 选择性
  • E 自主性
多选题 25/56
25.

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

  • A 教育行动研究
  • B 教育典型研究
  • C 教育性质研究
  • D 教育对象研究
  • E 教育叙事研究
多选题 26/56
26.

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

  • A 发展性研究
  • B 评价性研究
  • C 基础性研究
  • D 预测性研究
  • E 应用性研究
多选题 27/56
27.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的 活动。

  • A 发展智力
  • B 发展体力
  • C 陶冶品德
  • D 陶冶美感
  • E 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多选题 28/56
28.

下列不属于我国中学的德育原则的是( )。

  • A 直观性原则
  • B 启发性原则
  • C 巩固性原则
  • D 循序渐进原则
  • E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多选题 29/56
29.

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 )。

  • A 认真讨论,科学合理
  • B 严肃慎重,相对稳定
  • C 反复学习,坚决执行
  • D 教育为主,不断完善
  • E 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多选题 30/56
30.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

  • A 发展性原则
  • B 客观性原则
  • C 系统性原则
  • D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E 教育性原则
判断题 31/56
31.

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2/56
32.

教育本身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3/56
33.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4/56
34.

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是国家的事情,和教师无关。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35/56
35.

教育行动研究是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主要导向的。 ( )

  • 正确。
  • 错误。
填空题 36/56
36.

布鲁纳的代表作品 是_。

填空题 37/56
37.

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 文武兼备的_。

填空题 38/56
38.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 是_。

填空题 39/56
39.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尼德兰 的_。

填空题 40/56
40.

_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
性程度。

填空题 41/56
4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中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 内容,共_个学分。

填空题 42/56
42.

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教育家 是_。

填空题 43/56
43.

按一定标准,以等级和评语等形式,定期对学生各方面表现作出的评价 是_。

填空题 44/56
44.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 者_提出来的。

填空题 45/56
45.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_。

填空题 46/56
46.

形式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和瑞士 的_。

填空题 47/56
47.

新课程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建构学习理论 和_。

填空题 48/56
48.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 的_。

填空题 49/56
49.

我国教育要培养的人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这点指明了我国教育 的_方向性。

填空题 50/56
50.

教育科学研究文献收集的方法 有_查找法、参考文献查找法。

问答题 51/56
51.

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问答题 52/56
52.

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问答题 53/56
53.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问答题 54/56
54.

社会模仿模式对我国德育发展改革有哪些启示?

问答题 55/56
55.

举例说明德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问答题 56/56
56.

阅读以下材料,说说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

某学校组织公开课,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向学生提问。去听课的家长发现,老师每次 提问时,自己的孩子都把手举起,但老师每次都是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不会叫自己的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