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2021年《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4

单选题 1/33
1.

学校的校风属于( )

  • A 物质性隐性课程
  • B 观念性隐性课程
  • C 制度性隐性课程
  • D 心理性隐性课程
单选题 2/33
2.

既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又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的是( )

  • A 教师的专业理想
  • B 教师的专业知识
  • C 教师的专业能力
  • D 教师的专业自我
单选题 3/33
3.

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 阶段性
  • B 差异性
  • C 不均衡性
  • D 顺序性
单选题 4/33
4.

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 ( )

  • A 家庭
  • B 职业组织
  • C 社区
  • D 学校
单选题 5/33
5.

学生们自发组织的文艺活动小组属于非正式组织的( )

  • A 娱乐型
  • B 消极型?
  • C 积极型
  • D 破坏型
单选题 6/33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明确提出了科学的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的报告是( )

  • A 《学会生存》
  • B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 C 《终身教育引沦》
  • D 《世界教育报告》
单选题 7/33
7.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 )

  • A 课程实施
  • B 教学过程
  • C 课程评价
  • D 课程标准
单选题 8/33
8.

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 )

  • A 壬寅学制
  • B 癸卯学制
  • C 壬子一癸丑学制
  • D 壬戌学制
单选题 9/33
9.

班级组织的发育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 A 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的矛盾
  • B 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
  • C 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 D 团体要求与团体文化的矛盾
单选题 10/33
10.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

  • A 公元前1000年左右
  • B 公元前1500年左右
  • C 公元前2000年左右
  • D 公元前2500年左右
单选题 11/33
11.

学生身上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统称为( )

  • A 不诚实行为
  • B 心理障碍行为
  • C 越轨行为
  • D 违法行为
单选题 12/33
12.

认为知识是道德本位的目的观,这种说法属于( )

  • A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 B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 C 认知教学理论
  • D 情感教学理论
单选题 13/33
13.

社会学在解释学生失范行为时的“过程模式”研宄取向的主要代表是 ( )

  • A “失范说”
  • B “目标说”
  • C “控制缺乏说”
  • D “标签论”
单选题 14/33
14.

全民教育思想的正式提出,始于( )

  • A 1995年
  • B 1996年
  • C 1999年
  • D 1990年
单选题 15/33
15.

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

  • A 1951年
  • B 1949年
  • C 1950年
  • D 1952年
多选题 16/33
16.

从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 A 正向功能
  • B 负向功能
  • C 个体功能
  • D 社会功能
  • E 显性功能
多选题 17/33
17.

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杜威提出的观点有( )

  • A 从做中学
  • B 儿童“静听”的学习方式
  • C 教育应当脱离儿童的经验和生活
  • D 教育即生活
  • E 学校即社会
多选题 18/33
18.

研宄发现,在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 )

  • A 攻击
  • B 恐怖
  • C 焦虑
  • D 退缩
  • E 自杀
多选题 19/33
19.

教师的职业形象主要包括( )

  • A 教师的道德形象
  • B 教师的文化形象
  • C 教师的人格形象
  • D 教师的教学形象
  • E 教师的外部形象
多选题 20/33
20.

德育的任务包括( )

  • A 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点
  • B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 C 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
  • D 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
  • E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问答题 21/33
21.

双轨学制

问答题 22/33
22.

价值性教育目的

问答题 23/33
23.

学习压力

问答题 24/33
24.

课堂教学设计

问答题 25/33
25.

教育功能

问答题 26/33
26.

简述农业社会的教育中古代学校的共同特征。

问答题 27/33
27.

简述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问答题 28/33
28.

简述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

问答题 29/33
29.

当代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问答题 30/33
30.

简述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问答题 31/33
31.

简述教学结构确定的步骡。

问答题 32/33
32.

阐述人木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木位的价值取向的观点主张,并予以分析评价。

问答题 33/33
33.

试述教学时间设计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