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2021年《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1

单选题 1/33
1.

使用最多、最经常和最便利的认知学习评价方法是( )

  • A 测验
  • B 行动观察
  • C 实验
  • D 评定
单选题 2/33
2.

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 课程改革
  • B 提高师资水平
  • C 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 D 加强道德教育
单选题 3/33
3.

“教育即生活”的提出者是( )

  • A 赫尔巴特
  • B 皮亚杰
  • C 杜威
  • D 瓦根舍因
单选题 4/33
4.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 素质教育
  • B 马克思主义关予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C 应试教育
  • D 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单选题 5/33
5.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要求不包括( )

  • A 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
  • B 恰当引入教学媒体
  • C 有充分的练习设计?
  • D 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点
单选题 6/33
6.

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包括

  • A 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 B 教育的终身化
  • C 教育的全民化
  • D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单选题 7/33
7.

把测验分为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的依据是( )

  • A 测验目的
  • B 测验内容
  • C 规范程度
  • D 测验编制方式
单选题 8/33
8.

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

  • A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 B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 C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 D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单选题 9/33
9.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 布拉梅尔德
  • B 弗雷尔
  • C 泰勒
  • D 布坎南
单选题 10/33
10.

从教育学角度看,师生之间是( )

  • A 主体与客体关系
  • B 教育和被教育关系
  • C 互动关系
  • D 相互制约的关系
单选题 11/33
11.

对学生的失范行为有多种理论解释,雷克里斯的解释是( )

  • A “差异交往说”
  • B “亚文化群理论”
  • C “控制缺乏说”
  • D “手段一目标说”
单选题 12/33
12.

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途径是( )

  • A 自我教育
  • B 师范教育
  • C 入职辅导
  • D 在职培训
单选题 13/33
13.

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受教育者的 ( )

  • A 阶段性
  • B 个性
  • C 阶级性
  • D 广泛性和平等性
单选题 14/33
14.

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认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的观点是( )

  • A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 B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 C 认知教学理论
  • D 情感教学理论
单选题 15/33
15.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以( )

  • A 2?3人为宜
  • B 5?8人为宜
  • C 10人以上为宜
  • D 20人以上为宜
多选题 16/33
16.

情感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有( )

  • A 教学目标
  • B 非指导性教学过程
  • C 学科知识结构
  • D 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
  • E 师生关系的品质
多选题 17/33
17.

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包括( )

  • A 促进发展功能
  • B 满足需求的功能
  • C 诊断功能
  • D 指导社会规范的功能
  • E 矫正功能
多选题 18/33
18.

课程目标的特征包括 ( )

  • A 整体性
  • B 阶段性
  • C 持续性
  • D 层次性
  • E 递进性
多选题 19/33
19.

我国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包括( )

  • A 学习目的的单一化
  • B 自我意识减弱
  • C 生理成熟期提前
  • D 价值观念多元化
  • E 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多选题 20/33
20.

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包括( )

  • A 系统分析模式
  • B 过程模式
  • C 手段模式
  • D 目标模式
  • E 内容模式
问答题 21/33
21.

义务教育

问答题 22/33
22.

课程

问答题 23/33
23.

教学策略

问答题 24/33
24.

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问答题 25/33
25.

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原则。

问答题 26/33
26.

简述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

问答题 27/33
27.

当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什么? (P376-377)纵观当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情况,有以下几个共同趋向:

问答题 28/33
28.

简述我国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问答题 29/33
29.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和重点是什么?

问答题 30/33
30.

观察

问答题 31/33
31.

相对评价法

问答题 32/33
32.

试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课稈变革的影响。

问答题 33/33
33.

结合实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分析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 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而的,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当前学生的整体生活环境止在发生着急尉变化,导致 心理障碍和行为规范失控。其中,最典型的原因为社会道德的失范、文化市场的失控、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