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单选题 1/41
1.

抽屉试验可用于检查膝关节哪一结构的损伤( )

  • A 前、后交叉韧带断裂
  • B 腓侧副韧带断裂
  • C 内侧半月板损伤
  • D 外侧半月板损伤
单选题 2/41
2.

体育锻炼促进骨的生长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 A 骨外膜
  • B 骨内膜
  • C 骺软骨
  • D 关节软骨
单选题 3/41
3.

发展肱二头肌力量可采用的练习法是( )

  • A 负重垂举
  • B 负重深蹲
  • C 悬垂举腿
  • D 俯卧撑
单选题 4/41
4.

下列选项中,属于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是( )

  • A 心脏
  • B 脾脏
  • C 肝脏
  • D 肾脏
单选题 5/41
5.

慢肌纤维百分比高的运动员适合从事的竞技项日是( )

  • A 马拉松
  • B 跳高
  • C 短跑
  • D 铅球
单选题 6/41
6.

过度训练引起蛋白尿的原因与下列哪一结构损伤有关( )

  • A 气血屏障
  • B 胃黏膜屏障
  • C 滤过屏障
  • D 血睾屏障
单选题 7/41
7.

800米跑的过程中参与的供能系统主要是( )

  • A 乳酸能系统
  • B 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
  • C 有氧氧化系统
  • D 有氧氧化系统和乳酸能系统
单选题 8/41
8.

抗阻训练主要改善下列哪一器官的功能( )

  • A 支气管
  • B 骨骼肌
  • C 胸腺
  • D 前列腺
单选题 9/41
9.

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

  • A 心脏的泵血功能
  • B 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 C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 D 骨骼肌的分泌功能
单选题 10/41
10.

气体交换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

  • A 呼吸肌的舒缩功能
  • B 气体的分压差
  • C 肺的弹性回缩力
  • D 胸内压
单选题 11/41
11.

有氧耐力训练常采用的方法除持续负荷法和间断负荷法外,还有哪一种方法( )

  • A 低氧训练法
  • B 热环境训练法
  • C 高氧训练法
  • D 冷环境训练法
单选题 12/41
12.

真稳定状态时,机体供能形式以下列哪种为主( )

  • A 无氧代谢供能
  • B 乳酸供能
  • C 有氧代谢供能
  • D 脂肪分解供能
单选题 13/41
13.

运动前的营养补充宜采用( )

  • A 高糖高脂
  • B 高糖低脂
  • C 低糖高脂
  • D 低糖低脂
单选题 14/41
14.

闭合性软组织的急性损伤,成立刻采取哪种处理方法( )

  • A 热敷
  • B 冷敷
  • C 按摩
  • D 擦红花油
单选题 15/41
15.

前臂出血,有效的压迫止血的部位是( )

  • A 尺动脉
  • B 桡动脉
  • C 肱动脉
  • D 腋动脉
单选题 16/41
16.

下列哪一物质可以促进人体钙质的吸收( )

  • A 维生素E
  • B 维生素D
  • C 维生素A
  • D 维生素C
单选题 17/41
17.

体育最基本的功能是( )

  • A 教育功能
  • B 娱乐功能
  • C 健身功能
  • D 竞技功能
单选题 18/41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主要目标的是( )

  • A 提高交往与合作能力
  • B 培养运动兴趣和养成运动习惯
  • C 增强体能,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 D 提高文化课学习水平
单选题 19/41
19.

体育态度的转变过程不包括哪一阶段( )

  • A 服从
  • B 认同
  • C 内化
  • D 期望
单选题 20/41
20.

利用暗示语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调节呼吸,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达到肌肉放松目的的训练是( )

  • A 间歇训练
  • B 放松训练
  • C 循环训练
  • D 注意力训练
单选题 21/41
21.

下列哪一项不是体育教学过程独有的特点( )

  • A 身体承受必要的运动负荷
  • B 难度由深入浅
  • C 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的结合
  • D 身体直接参与
单选题 22/41
22.

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指( )

  • A 师生在教学情境中预期达到的效果
  • B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 C 教学计划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 D 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单选题 23/41
23.

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

  • A 体育知识和技术
  • B 体育知识和方法
  • C 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
  • D 体育方法和技术
单选题 24/41
24.

一场正规的足球比赛,每队最多可替换几人( )

  • A 1人
  • B 2人
  • C 3人
  • D 5人
单选题 25/41
25.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 )

  • A 中国
  • B 英国
  • C 美国
  • D 加拿大
单选题 26/41
26.

在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在哪一位置起跳扣球才符合规则要求( )

  • A 在三米线内起跳
  • B 在三米线外起跳,起跳时可以踩线
  • C 在比赛场上任何地方起跳
  • D 在三米线外起跳,起跳时不能踩线
单选题 27/41
27.

下列选项中,属于竞技体操的选项是( )

  • A 啦啦操
  • B 自由体操
  • C 街舞
  • D 广播操
单选题 28/41
28.

在快速跑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是( )

  • A 步幅太小
  • B 步幅太大
  • C 上体后仰
  • D 步频太快
单选题 29/41
29.

武术的本质属性是( )

  • A 科学性
  • B 技击性
  • C 艺术性
  • D 哲理性
单选题 30/41
30.

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 )

  • A 教学目的与教学条件
  • B 教学顺序与教学节奏
  • C 教学条件和教学结果
  • D 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单选题 31/41
31.

学生体育课学习成绩评定常采用的方法是( )

  • A 定量评定
  • B 定性评定
  • C 因人而异
  • D 定性评定与定量评定相结合
单选题 32/41
32.

下列哪一项既是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又是教学组织形式( )

  • A 广播体操
  • B 队列队形
  • C 大课问操
  • D 眼保健操
单选题 33/41
33.

从“尝试性比赛”开始,以“总结性比赛”结束,这属于哪种教学方法( )

  • A 完整练习法
  • B 领会教学法
  • C 循环练习法
  • D 运动游戏法
问答题 34/41
34.

简述运动员心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征。

问答题 35/41
35.

简述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问答题 36/41
36.

如何评价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问答题 37/41
37.

某中学初一(3)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王老师在这节课的准备活动部分组织学生围绕圆周(R= 10m)进行慢跑热身,引导学生沿着圆周做行进间徒手操。在课堂的运动技能教学部分,王老师站在圆周直径的三分之二处,面向多数学生讲解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了一次示范。王老师还安排了学生做原地双手无球前掷的动作训练,以掌握技术要领。(教学组织形式见图)

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请分析该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

问答题 38/41
38.

某中学初一(3)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王老师在这节课的准备活动部分组织学生围绕圆周(R= 10m)进行慢跑热身,引导学生沿着圆周做行进间徒手操。在课堂的运动技能教学部分,王老师站在圆周直径的三分之二处,面向多数学生讲解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了一次示范。王老师还安排了学生做原地双手无球前掷的动作训练,以掌握技术要领。(教学组织形式见图)

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请指出该教学组织形式的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问答题 39/41
39.

某中学初三(1)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新授课。胡老师首先将学生分成四列横队站立,进行完整的镜面示范,让学生散开进行原地徒手模仿练习;其次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投篮模仿练习;然后又将学生分成四组,在两块篮球场上分别进行投篮比赛(教学组织形式见下图)。胡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王同学投篮动作正确连贯,准确性高,就安排该同学进行示范。王同学第一次投篮没投进,第二次又没投进,引起“嘘”声一片,胡老师也面露不悦。在大家的期盼中,第三次终于投进,这时胡老师露出了微笑。

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请分析胡老师的教学组织过程与方法存在哪些问题?

问答题 40/41
40.

某中学初三(1)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新授课。胡老师首先将学生分成四列横队站立,进行完整的镜面示范,让学生散开进行原地徒手模仿练习;其次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投篮模仿练习;然后又将学生分成四组,在两块篮球场上分别进行投篮比赛(教学组织形式见下图)。胡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王同学投篮动作正确连贯,准确性高,就安排该同学进行示范。王同学第一次投篮没投进,第二次又没投进,引起“嘘”声一片,胡老师也面露不悦。在大家的期盼中,第三次终于投进,这时胡老师露出了微笑。

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当学生“嘘”声一片时,作为教师你认为应如何处理?

问答题 41/41
41.

阅读材料,根据提供的条件设计15分钟的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组织形式。

  初二(3)班,学生40人。

  教学内容: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新授课。

  教学条件,排球正面传球技术挂图1张,传球手形图1张,排球40个,排球场2块。

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