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素质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押题密卷3

单选题 1/34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 A 父母
  • B 家庭
  • C 监护人
  • D 社会团体
单选题 2/34
2.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的原则。

  • A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 B 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 C 教育与惩罚并用
  • D 置之不理
单选题 3/34
3.

下列属于教师申诉制度范围的是()

  • A 政府行政部门侵犯其合法权益
  • B 企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 C 事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 D 其他个人侵犯其合法权益
单选题 4/34
4.

凡年满________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________周岁( )

  • A 六 七
  • B 五 六
  • C 七 八
  • D 六 八
单选题 5/34
5.

教师与学生的( )是连接师生之间的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这座桥可让老师真正地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 A 平等
  • B 沟通
  • C 真诚
  • D 关爱
单选题 6/34
6.

齐老师上课时喜欢全程用多媒体,他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过学生却认为他的效果虽然很好,但是用多媒体教学速度太快了,跟不上。如果你是齐老师,你会( )

  • A 听取学生意见,适度放慢教学速度
  • B 听取学生意见,以学习最差的学生能听懂为宜
  • C 听取学生意见,以学习最好的学生能够充分应用为宜
  • D 学生不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最好的,效率最高的
单选题 7/34
7.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 )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 A 主导作用
  • B 主体作用
  • C 心理作用
  • D 人格魅力
单选题 8/34
8.

有人说“同行是冤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文人相轻”,这些错误观念与( )相违背。

  • A 谦虚为怀,自知之明
  • B 团结协作,甘为人梯
  • C 严以律己,以诚相待
  • D 学习先进,共同提高
单选题 9/34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正确处理其与同事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的是( )。

  • A 尊重
  • B 理解
  • C 协作
  • D 支持
单选题 10/34
10.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俄国巡回展览画派主张( )的创作道路。

  • A 现实主义
  • B 浪漫主义
  • C 古典主义
  • D 印象主义
单选题 11/34
1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是( )。

  • A 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 B 愤:愤怒。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
  • C 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 D 愤:因不满足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单选题 12/34
12.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 B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联想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 D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躬耕在南阳宛县卧龙岗的诸葛亮的情况
单选题 13/34
13.

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 A 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 B 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能绝对化
  • C 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 D 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单选题 14/34
14.

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 A 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 B 健全品德素养
  • C 发展体能、健全体魄
  • D 追求人生情趣和人生境界
单选题 15/34
15.

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 A 专业动机
  • B 专业知识
  • C 专业能力
  • D 专业人格
单选题 16/34
16.

1957年10月,()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航天技术的诞生,揭开了太空技术的序幕。

  • A 美国
  • B 苏联
  • C 中国
  • D 欧共体
单选题 17/34
17.

《汉谟拉比法典》出自()。

  • A 古埃及
  • B 古巴比伦
  • C 古罗马
  • D 古印度
单选题 18/34
18.

毫无疑问,睡眠对于每个人都必不可少,但在一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抛开生物节律的(),长时间保持清醒状态,头悬梁、锥刺股固然可行,但过于(),这时人们就不得不借助一些促清醒的药物。

依次填人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意外、局限、得不偿失
  • B 非常、限制、矫揉造作
  • C 特殊、安排、强人所难
  • D 极端、束缚、触目惊心
单选题 19/34
19.

对现代汉语知识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普通话的词汇标准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
  • B 汉语的音节结构严密,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构成
  • C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 D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题 20/34
20.

在电和磁关系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

  • A 奥斯特
  • B 法拉第
  • C 爱迪生
  • D 爱因斯坦
单选题 21/34
21.

下面的笔顺分析,正确的是()

  • A 乃(第二笔为撇)
  • B 母(第一笔为横折钩)
  • C 肺(第八笔为点)
  • D 比(第四笔为竖弯钩)
单选题 22/34
22.

下列各组成语中,“差”的意义与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 差之毫厘 参差不齐 差三落四
  • B 鬼使神差 钦差大臣 应付差事
  • C 一念之差 南北之差 毫无差别
  • D 屡出差错 听候差遣 差强人意
单选题 23/34
23.

下面关于《木兰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理解正确的是()

  • A 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 B 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氛围
  • C 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
  • D 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
单选题 24/34
24.

下面不是借物喻人的诗句是()

  • A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 B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
  • C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 D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单选题 25/34
25.

下面对搜索引擎的“网页快照”说法正确的是()

  • A 网页快照就是指把搜索引擎以前拍摄的网页照片显示出来
  • B 当原始出处的网页被删除后,网页快照还可能显示所查信息
  • C 网页快照是指用户拍摄的网页照片
  • D 网页快照是存放在原出处网站数据库中的网页
单选题 26/34
26.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 )

  • A 《碣石调幽兰》
  • B 《广陵散》
  • C 《高山流水》
  • D 《梅花三弄》
单选题 27/34
27.

对古代汉语基本概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B “六书”是古人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 C 东汉的刘歆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
  • D 形声字属于“合体造字法”
单选题 28/34
28.

汉字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是( )

  • A 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 B 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 C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 D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单选题 29/34
29.

事实表明对坐飞机感到恐惧是没有道理的。仅在1986年一年,高速公路事故使得4.6万人死亡,而从1980年至今,大的国内航空公司平均年死亡人数仅为77人,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死亡人数略多一点。

  如果上述论述是准确的,知道下面的哪一项对于评价该论据的说服力最重要( )

  • A 多次乘飞机旅行的经验是否会减轻对坐飞机的恐惧
  • B 有多少人报告说对乘坐飞机的恐惧如此强烈以致他们无法乘坐飞机
  • C 自1980年以来通过高速公路旅行的人次和乘坐飞机旅行的人次各是多少
  • D 自1980年以来,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率比大的国内航空公司的事故率高出多少
单选题 30/34
30.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 B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 C 古代诗歌按内容分为叙事诗、山水诗、科学诗、咏物诗四类
  • D 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
问答题 31/34
31.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①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理清一些基本概念。

  ②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③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④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似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问题:

  (1)文章第③自然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个价值观所产生的作用。

  (2)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

问答题 32/34
32.

“范跑跑”事件

  被称为“范跑跑”的人名叫范美忠,他是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的一名教师,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不顾学生自己先逃命,是最先逃出教室的。而且事后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些不恰当的言论,说:“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考虑学生是否危险……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问答题 33/34
33.

某日,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学校的音乐教室里上音乐课,音乐老师丁某弹钢琴时,坐在下面的王同学一直在说话。丁老师开始“警告”王同学:“在课堂上不要讲话了,如果再讲话,就用胶带纸把嘴巴封起来”。但9岁的王同学没有听老师话,又开始自言自语。这回,丁老师火了,立刻站起来,走到王同学跟前,掏出一段封箱胶带纸贴在了他的嘴上。在场所有的学生一下子哄堂大笑,而此刻的王同学却泪流满面,痛哭不已。丁老师没有理会,继续上课。就这样,王同学被封住嘴巴上完了音乐课,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哭到了下课。

  问题:

  (1)本案例中音乐教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违反了哪些法律?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2)本案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问答题 34/34
34.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是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是21世纪围绕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的支柱。

  请围绕“终身学习”这个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立意正确,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