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

2021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高分通关卷5

单选题 1/33
1.

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

  • A 学校
  • B 地方
  • C 中央
  • D 家庭
单选题 2/33
2.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核电站发电——核能转化为电能
  • B 电饭锅烧饭——电能转化为内能
  • C 热机工作——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D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单选题 3/33
3.

张仲景是东汉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的著作()中记载有“人工呼吸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 A 《景岳全书》
  • B 《脉经》
  • C 《伤寒杂病论》
  • D 《神农本草经》
单选题 4/33
4.

20世纪初,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等科学家提出的科学理论是()

  • A 电磁学理论
  • B 相对论
  • C 生物进化论
  • D 量子论
单选题 5/33
5.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 )

  • A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B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 C 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D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的创新人才
单选题 6/33
6.

下面中国古代诗人与其艺术风格对应不符的是( )

  • A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
  • B 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歌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 C 白居易,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
  • D 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
单选题 7/33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 )来处罚。

  • A 学校
  • B 教育主管部门
  • C 家长
  • D 公安机关
单选题 8/33
8.

为了方便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编有二十四节气歌,其第三句为 “秋处露秋寒霜降”,其中“处”的意思为( )

  • A 秋季结束
  • B 正当秋季
  • C 霜降之际
  • D 夏季结束
单选题 9/33
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私人轿车进入家庭,对中国人来说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然而,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将使本来就十分严重的交通紧张状况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因此,中国的交通问题最终必然限制私人轿车的发展。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上述观点( )

  • A 应先发展交通,再发展轿车工业
  • B 私人轿车的增多不是交通紧张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
  • C 随着轿车进入家庭,必将带动中国交通的大发展,从来就是先有车,然后才有路
  • D 在人口众多、交通不发达的中国,发展私人轿车是不切实际的
单选题 10/33
10.

下列不属于师表美的是( )

  • A “表美”
  • B “道美”
  • C 风格美
  • D 人格美
单选题 11/33
11.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

  • A 中南半岛
  • B 阿拉伯半岛
  • C 印度半岛
  • D 索马里半岛
单选题 12/33
12.

作品雕塑《大卫》的作者是( )

  • A 菲狄亚斯
  • B 米隆
  • C 米开朗基罗
  • D 达-芬奇
单选题 13/33
13.

在PowerPoint中,如需设置文字以 “回旋”方式播放,则可以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再选择( )

  • A 动画方案
  • B 幻灯片切换
  • C 动画预览
  • D 动作设置
单选题 14/33
14.

“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的对联主要称颂( )

  • A 张骞出使西域
  • B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 C 郑和下西洋
  • D 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单选题 15/33
1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B 用盐酸除铁锈
  • C 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
  • D 用钨作灯泡中的灯丝
单选题 16/33
16.

张丽莉老师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张丽莉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她( )

  • A 终身学习,爱国守法
  • B 关爱学生,行为世范
  • C 因材施教,为人师表
  • D 作风正派,关心集体
单选题 17/33
17.

在计算机A上使用PowerPoint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后保存,将PowerPoint文件拷贝到计算机B上,则在计算机B上( )

  • A 不能看到图片
  • B 可以看到一部分图片
  • C 可以看到所有图片
  • D 可以看到所有图片,但比较模糊
单选题 18/33
18.

学校评定奖学金,小伟成绩非常好,但因跟班主任关系不太好,而被班主任取消资格。该班主任侵犯了小伟的( )

  • A 健康权
  • B 人格尊严权
  • C 荣誉权
  • D 财产权
单选题 19/33
19.

在《天演论》中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

  • A 詹天佑
  • B 侯德榜
  • C 魏源
  • D 严复
单选题 20/33
20.

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 ),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 A 科学性
  • B 趣味性
  • C 统一性
  • D 规范性
单选题 21/33
21.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说明学生具有( )的特点。

  • A 依赖性
  • B 可塑性
  • C 向师性
  • D 主动性
单选题 22/33
22.

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 煤炭
  • B 石油
  • C 风能
  • D 核能
单选题 23/33
23.

突破了原先由政府独家办学旧格局的教育法规是(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单选题 24/33
24.

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 )

  • A 师生关系
  • B 上下级关系
  • C 同事关系
  • D 同学关系
单选题 25/33
25.

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应当( )

  • A 让司法机关代劳
  • B 让居委会、村委直接负责
  • C 让政府部门开展
  • D 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教师
单选题 26/33
26.

教师在履行教师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正反两个方面。正面是教书育人;反面是( )

  • A “不要拖拖拉拉”
  • B “不要陵节而施”
  • C “不要误人子弟”
  • D “不要拔苗助长”
单选题 27/33
27.

教师的( )是一种最基本、最高尚的道德情感。

  • A 职业正义感
  • B 职业义务感
  • C 职业责任感
  • D 职业良心感
单选题 28/33
28.

下面关于隋唐文化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 B 李春是隋朝杰出的工匠
  • C 莫高窟的开凿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
  • D 孙思邈被称为 “药王”
单选题 29/33
29.

王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一进教室,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 “老师,我爱你。”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露出羞涩的神情
  • B 严厉地批评他们
  • C 微笑着说:“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
  • D 不予理睬,开始上课
问答题 30/33
30.

材料: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在赚工资。”

第三个工人却唱着歌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结果,前两个人终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问题:

请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问答题 31/33
31.

材料:

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全学校普遍认为的差班。刚走向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

问题:

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的知识,分析材料中该教师的话语。

问答题 32/33
32.

材料:

被称为“范跑跑”的人名叫范美忠,他是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的一名教师,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不顾学生,自己先逃命,是最先逃出教室的。而且事后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些不恰当的言论,说:“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考虑学生是否危险……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问题: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问答题 33/33
33.

带着一颗心,锁定目的地,执著地前行;尽情享受沿途的风景,哪怕山高路远,哪怕日晒雨淋……以“向目的地迸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800字;

(4)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