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散文受过佛教思想影响的散文作家是()
受老师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影响,丰子恺早年创作的散文有佛教思想的印记。
某校组织学生春游,学校领导怕出安全事故,便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协议”,协议规定,只要家长同意学生参加春游,出了事,学校概不负责。那么,万一学生出了事,学校是否负责?( )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学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
某小学校长私自将学校的空房出租出去,自己收取房租。该校长的行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房屋依据相关规定原则上不得出租。
教师经常辱骂学生,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最后轻生。应对教师依法追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刘老师工作很负责,学生在学校出现一点问题就与家长联系。在与家长沟通时经常以前辈的姿态对家长的教育方式等指指点点。刘老师的做法( )。
材料中刘老师虽然工作认真,但是与家长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沟通基础上,教师应尊重家长的人格,故本题选D。
下列历史事件中,不是发生在唐朝时期的是( )。
光武中兴是在东汉时期出现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的繁荣局面。
下列中国文化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小李杜是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称。李贺有“诗鬼”之称。
六年级的小卢励志未来要做一名外交官。耿老师却和别的老师在背后讥讽小卢说:“英语学成那个样子还想做外交官,哼,做梦去吧!”耿老师的做法忽视了学生是( )。
新课改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题干中小卢同学有做外交官的志向。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更好地发展,帮助学生分析如何能够成为一名外交官,促使小卢同学好好学习英语,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耿老师不应讥讽学生,应看到学生的发展潜力。
以下属于弹拨乐器的是( )。
碰铃是打击乐器,二胡是拉弦乐器,巴乌是吹奏乐器。
以下关于人物与其描述正确的是( )。
A选项中《虞美人》由李煜所作;B选项中《红楼梦》原名《金陵十二钗》;D选项中陆游不属于唐宋八大家,另一人是王安石。
小敏数学基础差,秦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义务帮小敏补习。小敏的家长多次给秦老师报酬,都被秦老师婉言谢绝了。这表明秦老师(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版)要求教师要廉洁从教,即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题干中秦老师婉言谢绝了小敏家长的报酬,其做法体现了廉洁从教的教师职业道德。故本题选C。
骨干教师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鹿老师经常与各科任老师交流了解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状态,主动关心并积极配合其他老师的教学。说明鹿老师具有( )。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齐心协力培养学生。题干中老师能够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并配合教学,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在问号处,从而能够使图形序列呈现一定规律性的是( )
第一组后两个图形均为第一个图形的一部分,由此判断为叠加规律。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去掉相同部分,保留不同部分)得到第三个图形。
小安多次在运动会田径比赛中获得冠军,但他不喜欢学习文化课,陈老师找他谈话:“有特长固然好,但没有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将来很难在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陈老师的做法( )。
小安喜欢体育,不喜欢文化课。老师希望小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即重视小安的全面发展。
小波很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没做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让他单独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见小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就说:“补完作业才能回家,我一会儿回来检查。”为防止小波偷偷跑了,临走时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张老师的做法( )。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非经法定程序,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侵害学生自由的行为。
一年级的小宇聪明伶俐,他的妈妈帮小宇报了奥数班。可是小宇学了几节课,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老师告诉小宇的妈妈说:“一般的孩子到小学五六年级才开始学奥数,虽然小宇很聪明,但过早学习奥数,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孩子来说这也是个思想负担。”这说明老师能够关注到( )。
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题目中的老师能够看到小字与高年级小学生的差异,并建议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这说明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六年级学生小亮,平时调皮捣蛋,课间休息时在楼道踢球,故意将楼道中的镜子踢碎。学校在查明事实经过后,让小亮照价赔偿外,还要罚款三百元予以警示。该学校的做法( )。
财产权是指具有物质财富内容,直接和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罚款是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法对违法者所实施的财产罚款,一般社会和个人均无权自行设罚和自行罚款。因此,班主任王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张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由于英语能力出色,经常参加有关英语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校领导认为她不务正业,给予她严重警告。该校的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教师拥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本材料中并没有表明该教师有任何影响工作的行为,所以,在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教师可参加有关学术交流活动,参加有关学术团体并在团体中兼任职务。
在Word中,要找到已设置的书签,应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选择( )。
“定位”中选择定位目标书签,即可实现定位书签的功能。
在H公司,从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到每一个人,没有人信任所有的人。董事长信任总经理;总会计师不信任董事长;总经理信任所有信任董事长的人。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
Ⅰ总经理不信任董事长
Ⅱ总经理信任总会计师
Ⅲ所有的人都信任董事长
由“总会计师不信任董事长”可知选项Ⅲ为假。题干并没有说总经理是否信任董事长。故选项I可能真。题干并没有说总经理是否信任不信任董事长的人,所以选项Ⅱ也可能真。
校长常常给新老师讲:只要你还能站着,就要挺直腰板上完45分钟的课,只要你还能张开嘴,就要让最后一排的学生听见你的谆谆教导,这样才配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这句话表明,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做到( )。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它要求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材料中的校长要求教师要认真上课。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伯牙所奏琴曲为( )。
《高山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相传战国时伯牙鼓琴、子期知音,所奏即为此曲。乐曲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下列行为中违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做法是(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应当廉洁从教,不得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不论是规定学生购买辅导资料还是规定学生去辅导班“补课”都是不可以的。
《二泉映月》是用下列哪一种乐器演奏的( )
《二泉映月》是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
如果“有的明星不会使用计算机”是一个真判断,下面不能确定其真假的是( )。
由“有些明星不会使用计算机”为真可知,“至少有一个明星不会使用计算机”也为真,而“所有的明星都会使用计算机”为假,原句换位推理可得“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有些是明星”为真:只有“有些明星会使用计算机”无法判断真假,因为有可能所有的明星都不会使用计算机。
当今在教学中提倡教师反思性教学,这是古代先贤的( )行为在当代的延伸。
反躬自省解释为: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医圣”( )。
“医圣”张仲景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某学校教学楼天花板脱落,造成三名学生受伤,此次事故中应当承担责任的是( )。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电影《邮差》里,寂寞小岛上的邮差,在他的诗人朋友离去后,以朝圣的姿态,跑遍整个岛屿,在海岸线,在星空下,在悬崖边,在渔港……录下了种种声音。那是整个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部分:海湾轻轻地海浪声,掠过悬崖滑过灌木丛的瑟瑟风声,忧愁的渔网声,还有孩子的心跳声。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倾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倾下身,用心听。这是长久以来我对“倾听”这个词的理解。倾听说的不仅仅是听的动作,更强调听的态度——谦虚,认真,用心。在面对孩子时教师便应当如此。教师不仅要倾听孩子的心声,更要谦虚、认真、用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因为只有用心听了,听明白了,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善于自我表达的小天使,由于生理或心理性格等多方面的差异,有些孩子不善言谈,不爱与人交流,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即便是最亲密的家人,都难以走进他的心门,无法了解他的所知所想、所欲所求,所以就更不要提使他敞开心扉,让他在美丽的阳光下自由生长了。但就恰在此时,教师所能做的,便是谦虚、认真、用心地倾听。
成人经过岁月的琢磨与世事的雕刻,往往变得精细而自我,常常会以自己的想法去规划孩子的世界。所以他们总会忽略孩子的心声,或是无法真切地听到来自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有些孩子只是不善于表达,而非拒绝表达。教师的用心倾听便是观察孩子,接近孩子,从孩子表现的细微之处见真章。这种细微之处,可以是孩子看似不经意的眼神,比如其他孩子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时他羡慕而又怯怯的目光;可以是孩子看似无意的动作,比如始终轮不到她为芭比娃娃穿新衣时无奈而又留恋的抚摸:可以是孩子看似随意的话语,比如一直沉默不语直到他看到新奇小木马时小声而又激动的吸气声……
倾听,可以使你听到孩子需要自由的心声。曾经长期的应试教育,将孩子们困在了小小的学习的一方天地。
这一小片空间常常将他们局限得喘不过来气。细细倾听他们,你会发现他们渴望外面世界蓝天、碧水、花香、鸟鸣的期盼眼神,发现他们是多么想要飞奔到阳光洒满的草坪上大声歌唱。
倾听,可以使你听到孩子需要鼓励的心声。孩子们在面对一次次失败时情绪的小低落,或是勇敢面对一次次失败或挫折后成功向前踏进一小步的小雀跃,或许并不起眼。但细细倾听他们,你会发现他们期盼他们心中的权威者、崇拜者能够对他们小小地夸奖一番,而不是“你为什么又做错了”“这有什么可高兴的”之类的声声责问。
唯有倾听,教师才能在与学生长久的接触中明白学生的所知所想、所欲所求。也唯有倾听,教师才能在探知学生的心声之后学会因材施教,学着去成为学生的学业与人生的导师。用心倾听吧。倾听我们的孩子的心声!
材料:
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不湿呢”
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对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地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了眼睛。
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
张老师:“能!”
学生又动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
突然。一个男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没湿!纸真的没湿!”
“老师。我也成功了!”
“我也成功了!”
趁着大家那股高兴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小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而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
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湿了后来又为什么不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
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地反复实验着: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湿;倾斜着将杯子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被子倒扣在水中,再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
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产生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
张老师后来在备课本中写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地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
材料中张老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化。体现了科学的教师观,值得我们学习,具体表现在: (1)从教师角色的角度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探究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材料中。张老师启发学生思考怎么样保证将杯子放入水中还不湿纸。这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通过对课堂的科学组织,不断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成功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从教师行为转变的角度来说: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材料中,当学生在前几次的尝试中失败时,张老师并没有否定学生的尝试和努力,而是向学生投以肯定的、鼓励的目光,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材料中,张老师在实验前大胆设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实验中又暗示学生将杯子倒着放不湿纸,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成功尝试之后鼓励学生探究原因。整个实验过程,张教师以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的引导为准线。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探究学习的乐趣。
材料: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摘自邓拓《不求甚解》有删改)
问题:
(1)“不求甚解”包括哪两个层面的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2)文章认为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不求甚解”两个层面的含义: (1)读书的态度,要虚心不要骄傲自负(虚心的读书态度); (2)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了解大意的读书方法)。
2.正确的读书方法: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而是了解大意。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因为书籍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出“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的主张,给读者以有益的建议。
材料:
我在回顾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时,发现其实每个学生在初学英语时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极高的热情。记得有一个有口吃毛病的学生,说的都是口吃英语。一次,他竟然流畅地从0ne数到Ten。我忍不住亲了他一下,仿佛奇迹出现了,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期末还被评为英语课的优秀学员。
还有一次,我教完一个单词,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重复该词,有一个学生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我让她大点声说,她始终做不到。此情此景令我恍惚看到儿时的自己,因在老师公开课上发言的声音小,课后被老师严厉训斥,之后的我在任何课上都不敢发言了。这时,我心想绝不能让我的学生因此产生心理障碍。于是我制止了学生的起哄,告诉学生:“这名女生是想考一考大家的听力,谁能重复”当学生踊跃发言时我对女生耳语:“勇敢点,大点声,你能行!”她感激地看着我,当班内静下来时。女生好听的声音终于响起来了,我带头鼓掌,掌声里女生骄傲地坐下了。我的心踏实了,她一定不会如儿时的我那样受到不良影响。
问题:
请从教育理念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老师的行为。
材料中该教师的做法恰当合理,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教师的行为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观。教育应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的发展。材料中,老师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不歧视任何一个人,有效促进了全体同学的发展。
其次,教师树立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教师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不应因学生的小错误而否定学生。材料中,当学生表现出口吃、回答问题声音小的问题时,老师没有当众指责、给她贴上“差生”的标签,而是看到了她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帮助她更快、更好地发展。
最后,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树立了尊重和赞赏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材料中,当口吃的学生进步时,老师能够及时鼓励他;当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太小时,老师没有当众批评学生,而是悄悄给她打气。巧妙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充分践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看到学生身上的发展特点、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