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专业知识

2021年(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强化模拟题2

单选题 1/70
1.

工程降水方法中的井点降水,一般是降低土体中( )形成的水面高程。

  • A 结合水
  • B 上层滞水
  • C 自由水
  • D 承压水
单选题 2/70
2.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对岩溶进行勘察时,不正确的是(  )。

  • A 可行性勘察应查明岩溶、土洞的发育条件,并对其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 B 初步勘察应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的适宜性作出初步评价
  • C 详细勘察应对地基基础的设计和岩溶治理提出建议
  • D 施工勘察应对某一地段或尚待查明的专门问题进行补充勘察
单选题 3/70
3.

工程地质测绘时,沿垂直地层走向直行,所见地层次序是: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这种现象可能反映的地质构造是(  )。

  • A 正断层
  • B 逆断层
  • C 背斜
  • D 向斜
单选题 4/70
4.

对冻土进行勘察时,多年冻土应逐层取土样,取样间距不应大于(  )m。

  • A 0.3
  • B 0.5
  • C 1.0
  • D 1.5
单选题 5/70
5.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一般情况下软土强度的标准值宜取(  )。

  • A 屈服强度
  • B 流变强度
  • C 峰值强度
  • D 残余强度
单选题 6/70
6.

关于等效内摩擦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等效内摩擦角φd是考虑岩土黏聚影响的假想内摩擦角
  • B 当砂土的c=0时,φd=φ
  • C 黏性土的φd>φ
  • D C值越小,φd与φ的差越大
单选题 7/70
7.

为保证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可靠性,钻探时应注意保证质量,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

  • A 标贯位置以上1.0m范围内不得采用冲击或振动钻进
  • B 孔底不应有沉渣
  • C 不宜采用泥浆护壁
  • D 孔内水位不得低于孔外水位
单选题 8/70
8.

地基内有高压缩性土层且需预测建筑物的沉降历时关系时,需要确定的土的性质参数是(  )。

  • A 固结度
  • B 超固结比
  • C 先期固结压力
  • D 固结系数
单选题 9/70
9.

同一土层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互层
  • B 夹层
  • C 夹薄层
  • D 交错层
单选题 10/70
10.

碎石土在300kPa压力下,湿陷量与承压板宽度的比值大于0.023,则判定此碎石土为(  )。

  • A 湿陷性土
  • B 非湿陷性土
  • C 松散土
  • D 无法判定
单选题 11/70
11.

常规的压水试验为吕荣试验,其适用地层和成果表达为(  )。

  • A 黏性土、含水量
  • B 砂砾石、承载力
  • C 粉土、密实度
  • D 岩层、透水率
单选题 12/70
12.

采取Ⅰ、Ⅱ级土试样宜采用(  )。

  • A 快速静力压入法
  • B 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
  • C 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和重锤少击法
  • D 重锤少击法
单选题 13/70
13.

测定滑动带等已经存在剪切破裂面的抗剪强度时,应进行(  )。

  • A 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 B 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 C 峰值抗剪强度
  • D 残余抗剪强度试验
单选题 14/70
14.

地基变形特征是指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和局部倾斜。对高层建筑应由(  )控制。

  • A 倾斜和平均沉降量
  • B 沉降量
  • C 倾斜
  • D 局部倾斜
单选题 15/70
15.

当永久荷载不具备以下(  )特点。

  • A 荷载值很大
  • B 荷载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 C 荷载值的变化量与荷载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 D 荷载值的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某一限值
单选题 16/70
16.

采用《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基础埋置深度的选取应是(  )。

  • A 在上部结构施工以后填方的,可以从填土面算起
  • B 非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的地下室,可以从室外地面算起
  • C 在填方以后施工上部结构的,可以从填土面算起
  • D 填土固结以后,可以从填土面算起
单选题 17/70
17.

若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

  • A 增大基础面积
  • B 减小基础埋深
  • C 提高混凝土强度
  • D 采用补偿式基础
单选题 18/70
18.

(  )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纵横内外隔墙形成的一个刚度极大的箱体形基础,具有很大的抗弯刚度。

  • A 柱下条形基础
  • B 十字交叉基础
  • C 箱形基础
  • D 筏板基础
单选题 19/70
19.

为削减桩基因填土沉陷产生的负摩阻力,下列做法宜被采用的是(  )。

  • A 先成桩后填土夯实
  • B 先填土夯实后成桩
  • C 先成桩后填土
  • D 先填土后成桩,成桩后对填土实施浸水
单选题 20/70
20.

某圆形桩直径为0.8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为15MN/m4,桩身抗弯刚度为1.7×105kN·m2,桩的水平变形系数为(  )。

  • A 0.7
  • B 0.6
  • C 0.5
  • D 0.4
单选题 21/70
21.

某正方形承台下设4根预制方桩,桩的边长为250mm,中心距为1000mm,均匀布桩,承台最小边长不宜小于(  )m。

  • A 1.50
  • B 1.55
  • C 1.60
  • D 1.65
单选题 22/70
22.

根据某场地桩基静载荷试验结果得三根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3900kN、4430kN、4850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判定该场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  )kN。

  • A 3900
  • B 4393
  • C 4430
  • D 4850
单选题 23/70
23.

对摩擦型桩,当承台面积一定时,桩数n增加,则群桩效率系数(  )。

  • A 提高
  • B 不变
  • C 降低
  • D 可能增加或减少
单选题 24/70
24.

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由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的桩,称为(  )。

  • A 摩擦桩
  • B 端承摩擦桩
  • C 摩擦端承桩
  • D 端承桩
单选题 25/70
25.

振动沉管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在穿越(  )土层不适用。

  • A 碎石土
  • B 淤泥质土
  • C 一般粉性土
  • D 杂填土
单选题 26/70
26.

其他条件不变,挡土墙后无黏性土的内摩擦角增大,则墙后的土压力(  )。

  • A 主动土压力减小,被动土压力增大
  • B 主动土压力增大,被动土压力减小
  • C 主动土压力增大,被动土压力增大
  • D 主动土压力减小,被动土压力减小
单选题 27/70
27.

基坑工程险情预防的主要方法之一为(  )。

  • A 及时开挖减少亮槽时间
  • B 减缓开挖时间
  • C 加强信息化施工
  • D 减缓降水速度
单选题 28/70
28.

地下水绕过隔水帏幕渗流,帏幕附近的流速,正确的是(  )。

  • A 沿流线流速不变
  • B 低水头侧沿流线流速逐渐增大
  • C 高水头侧沿流线流速逐渐减小
  • D 帏幕底下流速最大
单选题 29/70
29.

下列有关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衬砌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 隧道开挖后立即衬砌支护
  • B 隧道开挖后,让围岩充分回弹后再衬砌支护
  • C 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
  • D 隧道衬砌后,要使隧道围岩中的应力接近于原地应力
单选题 30/70
30.

某一水利地下工程,围岩强度评分为25,岩体完整程度评分为30,结构面状态评分为15,地下水评分为-2,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5,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应属于(  )类围岩类别。

  • A I类
  • B Ⅱ类
  • C Ⅲ类
  • D Ⅳ类
单选题 31/70
31.

在基坑开挖中,为了减缓或避免地下水的渗透变形和渗透破坏,施工中常采用的方法为(  )。

  • A 在基坑周围打入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 B 在基坑周围打入止水帷幕
  • C 在基坑周围采用拉锚护坡
  • D 在基坑周围采用土钉墙的方法护坡
单选题 32/70
32.

若在软土层中施工地下洞室,影响围岩稳定的主要因素组合是(  )。

Ⅰ.初始应力状态;Ⅱ.岩体的结构性质;Ⅲ.岩块力学性质;Ⅳ.地下水;Ⅴ.工程因素

  • A I,Ⅲ,Ⅲ
  • B Ⅱ,Ⅲ,Ⅳ
  • C Ⅲ,Ⅳ,V
  • D Ⅲ,Ⅳ,V
单选题 33/70
33.

渗流垂直于渗透系数相差较大的两相邻土层流动时,将渗透系数较小的土层中的细颗粒带入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中的现象为(  )。

  • A 管涌
  • B 流土
  • C 接触流失
  • D 接触冲刷
单选题 34/70
34.

对于天然含水量小于塑限含水量湿陷性黄土,确定其承载力特征值时可按下列(  )选项的含水率考虑。

  • A 天然含水量
  • B 塑限含水量
  • C 饱和度为80%的含水量
  • D 天然含水量加5%
单选题 35/70
35.

路基设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 B 当路基挖填高度较大时应与桥、隧方案进行比选
  • C 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设计洪水频率加安全高度
  • D 路基设计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单选题 36/70
36.

描述岩体完整性的指标——完整性指数是指(  )。

  • A 岩体剪切波速速度与岩块剪切波速度之比
  • B 岩体剪切波速速度与岩块剪切波速度之比的平方
  • C 岩体压缩波速速度与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
  • D 岩体压缩波速速度与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
单选题 37/70
37.

测得某饱和粉土试样的含水量w=35%,土粒相对密度ds=2.68。该土样的密实度及湿度为(  )。

  • A 中密,湿
  • B 中密,很湿
  • C 稍密,湿
  • D 稍密,很湿
单选题 38/70
38.

某公路工程岩体风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15.4MPa,压缩波速为3.6km/s,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为18.6MPa,压缩波速为4.7km/s,若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该岩石的风化程度为(  )。

  • A 全风化
  • B 强风化
  • C 弱风化
  • D 微风化
单选题 39/70
39.

核电厂的勘察,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不应包括下列(  )阶段。

  • A 初步设计
  • B 详细设计
  • C 施工图设计
  • D 工程建造
单选题 40/70
40.

土石坝坝顶高程应取下列四个条件的(  )。

(1)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2)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3)校核洪水位加非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4)正常蓄水位加非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 A 平均值
  • B 最大值
  • C 平均值+0.5m
  • D 最大值+0.5m
多选题 41/70
41.

群桩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的条件是(  )。

  • A 桩间距大
  • B 桩间距较小
  • C 桩端处土质较硬
  • D 群桩桩体与桩间土的剪切变形小
多选题 42/70
42.

下列情况不是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易发生的问题的是(  )。

  • A 接桩质量不好
  • B 缩径
  • C 桩身开裂
  • D 桩横向失稳
多选题 43/70
43.

振冲对砂土的作用主要是(  )。

  • A 振动液化
  • B 振冲形成碎石桩
  • C 振动密实
  • D 振冲置换
多选题 44/70
44.

深层搅拌法和高压旋喷法的区别是(  )。

  • A 适用的地基不同,前者适用于饱和软黏土,后者适用于粉细砂及冲填土
  • B 拌和手段不同,前者是机械拌和,后者是高压射流切割拌和
  • C 使用的主固化剂不同,前者主要是用水泥浆体做主固化剂,后者是用水直接拌和
  • D 两者加固的机理不同,前者是应用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后者是应用桩基原理进行加固
多选题 45/70
45.

宜采用单液硅化法或碱液法处理地基的建(构)筑物是(  )。

  • A 沉降不均匀的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基础
  • B 拟建的设备基础和建筑物
  • C 有吊车的工业厂房等动力设备的建(构)筑物
  • D 地基受水浸湿引起湿陷,应立即阻止湿陷发展的建筑物
多选题 46/70
46.

下列适合于作换填法中的垫层材料的是(  )。

  • A 红黏土
  • B 砂石
  • C 杂填土
  • D 工业废渣
多选题 47/70
47.

对公路填方路基地基表层的处理要中,下述(  )正确。

  • A 稳定斜坡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表层草皮及腐殖质后,可直接在地面上填筑路堤
  • B 地面斜坡陡于1:2.5地段的路堤,路堤整体沿基底下土层滑动的稳定性系数应满足有关要求
  • C 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其他有效措施
  • D 地基表层应碾密实,一般土质地段,二级公路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85%
多选题 48/70
48.

如图1所示,完全埋于地下的等厚度光滑竖直墙体,在某外力作用下发生由右向左的位移,墙面a-a移动到b-b,此时右侧土体刚好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岩土专业知识,模拟考试,2021年(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上)》强化模拟题2

  • A 墙体右侧的土压力为主动土压力
  • B 墙体左侧的土压力为被动土压力
  • C 墙体左侧的土压力为静止土压力
  • D 墙体左侧的土压力比右侧的土压力大
多选题 49/70
49.

根据土的层流渗透定律,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 渗透系数越大,流速越大
  • B 不均匀系数Cu越大,渗透性越好
  • C 水力梯度越大,流速越大
  • D 黏性土中的水力梯度小于临界梯度时,流速为零
多选题 50/70
50.

能够提供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的原位测试方法是(  )。

  • A 静力触探试验
  • B 十字板剪切试验
  • C 自钻式旁压试验
  • D 扁铲侧胀试验
多选题 51/70
51.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符合的要求有(  )。

  • A 充分了解工程结构的类型、特点、荷载情况和变形控制要求
  • B 掌握场地的地质背景,考虑岩土材料的均质性、各向异性和随时间的变化
  • C 充分考虑当地经验和类似工程的经验
  • D 对于理论依据不足、实践经验不多的岩土工程问题,可通过现场模型试验或足尺试验取得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多选题 52/70
52.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范围,应包括场地及其附近地段。测绘的比例尺和精度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

  • A 测绘的比例尺,可行性研究勘察可选用1:5000~1:50000的测绘比例尺
  • B 初步勘察可选用1:2000~1:10000的测绘比例尺,详细勘察可选用1:500~1:2000的测绘比例尺
  • C 条件复杂时,比例尺可适当放大
  • D 地质界线和地质观测点的测绘精度,在图上不应低于5mm
多选题 53/70
53.

软土勘察除应符合常规要求外,尚应查明的内容有(  )。

  • A 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分布、动态
  • B 地表硬壳层的分布与厚度、下伏硬土层或基岩的埋深和起伏
  • C 固结历史、应力水平和结构破坏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
  • D 微地貌形态和暗埋的塘、浜、沟、坑、穴的分布、埋深及其填土的情况
多选题 54/70
54.

符合(  )条件,为三级地基。

  • A 岩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
  • B 无特殊性岩土
  • C 岩土种类较多,很不均匀
  • D 岩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大
多选题 55/70
55.

测定黏性土液限的方法有(  )。

  • A 搓条法
  • B 平衡锥法
  • C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 D 碟式仪法
多选题 56/70
56.

有关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基模型的选择影响地基反力的分布,但不影响上部结构内力计算
  • B 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接触部位的变形是连续协调的
  • C 共同作用分析结果与常规计算相比,中柱荷载减小而边柱、边墙受力加大,是符合实际的,应根据计算结果配筋
  • D 考虑上部结构刚度作用可减少基础纵向弯曲,使基础配筋比较经济合理
多选题 57/70
57.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有(  )。

  • A 载荷试验
  • B 原位测试
  • C 公式计算
  • D 工程实践经验
多选题 58/70
58.

为减小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

  • A 调整各部分的荷载分布、基础宽度和基础埋置深度
  • B 选用较小的基底压力
  • C 增强基础强度
  • D 选用轻型结构及覆土少、自重轻的基础形式
多选题 59/70
59.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变形计算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变形计算应采用分层总和法
  • B 地基变形量的计算值小于地基最终变形量
  • C 一般情况下,压力较大时,计算结果比实际变形量偏小
  • D 对硬土,计算结果比实际变形量偏小
多选题 60/70
60.

对于桥梁基础,基础底面以上外力作用点对基底重心轴的偏心距为0.5m,基础底面尺寸为4m×8m,偏心方向平行于短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偏心距大于基底截面核心半径
  • B 基底压力分布图形为梯形
  • C 基底压力分布图形为三角形
  • D 桥台仅受恒载作用情况下,偏心距满足要求
多选题 61/70
61.

关于建筑物变形控制的要求,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
  • B 对于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
  • C 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应由倾斜值控制,可不考虑平均沉降量
  • D 高耸结构高度越高,沉降量的允许值也越大
多选题 62/70
62.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 A 持力层的标高
  • B 地下水位置
  • C 刚性基础的底面宽度
  • D 柔性基础的底面宽度
多选题 63/70
63.

关于沉降缝的宽度,正确的是(  )。

  • A 5层以上房屋100~120mm
  • B 5层以上房屋不小于120mm
  • C 2~3层房屋50~80mm
  • D 4~5层房屋50~80mm
多选题 64/70
64.

关于承台底土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端承桩一般不宜计入承台底土的阻力
  • B 一般情况下摩擦桩应考虑承台底土阻力
  • C 如桩间土是软土,可不计入承台底土的阻力,因软土承载力小,在桩基承载力中占的比例也较小,可以忽略
  • D 采用挤土法施工时,桩间土得到挤密,应计入承台底土的阻力
多选题 65/70
65.

对于嵌岩桩,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嵌岩石桩一般可视为端承桩
  • B 对桩周存在一定厚度土层的嵌岩桩,其承载力首先得到发挥的总是土层的侧阻力
  • C 嵌岩段越深,嵌岩段的总侧阻力值越大
  • D 嵌岩段越深,嵌岩段的总端阻力值越大
多选题 66/70
66.

下列关于高低应变法动力测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低应变法可判断桩身结构的完整性
  • B 低应变试验中动荷载能使土体产生塑性位移
  • C 高应变法只能测定单桩承载力
  • D 高应变试验要求桩土间产生相对位移
多选题 67/70
67.

关于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 m值是桩侧土的平均特征参数,与桩无关
  • B m值是桩与土共同作用性状的特征参数,与土的工程性质及桩的刚度有关
  • C m值应通过单桩竖向荷载试验确定,也可按规范给出的经验值取用
  • D 土体越密实坚硬,m值相对越大
多选题 68/70
68.

桩基设计时,在下述(  )情况下应考虑负摩阻力的影响。

  • A 中密砂
  • B 膨胀土
  • C 自重湿陷性黄土
  • D 新近沉积的欠固结土
多选题 69/70
69.

砂垫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  )。

  • A 垫层的厚度
  • B 垫层的宽度
  • C 垫层的承载力
  • D 垫层的密实程度
多选题 70/70
70.

砂井法和砂桩法是地基处理的两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直径小的称为砂井,直径大的称为砂桩
  • B 砂井具有排水作用,砂桩不考虑排水作用
  • C 砂井法是为了加速地基固结,砂桩法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
  • D 砂井法和砂桩法加固地基机理相同,不同的是施工工艺和采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