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

2021《口腔执业医师》第一单元考前冲刺2

单选题 1/150
1.

3种可重复的基本颌位是

  • A 牙尖交错位,正中关系,肌位
  • B 牙尖交错位,正中关系,息止颌位
  • C 牙尖交错位,正中关系,后接触位
  • D 牙尖交错位,牙位,肌位
  • E 后退接触位,牙位,肌位
单选题 2/150
2.

关于关节盘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后带无滑膜层覆盖
  • B 前带是穿孔好发部位
  • C 中间带是关节负重区
  • D 双板区上层止于髁突后斜面
  • E 双板区下层止于髁突前斜面
单选题 3/150
3.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点是

  • A 形态结构稳定
  • B 对压力有强的耐受性
  • C 受牵拉时增生
  • D 一般不吸收
  • E 不受牙的影响
单选题 4/150
4.

最常见的蛋白质化学修饰是

  • A 脂酰化和去脂酰化
  • B 乙酰化和去乙酰化
  • C 甲基化和去甲基化
  • D 腺苷化和去腺苷化
  • E 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单选题 5/150
5.

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致病因素是

  • A 内毒素
  • B 荚膜
  • C 黏附素
  • D 血浆凝固酶
  • E 透明质酸酶
单选题 6/150
6.

属于抗代谢的化疗药物是

  • A 长春新碱
  • B 平阳霉素
  • C 顺铂
  • D 甲氨蝶呤
  • E 环磷酰胺
单选题 7/150
7.

具有亲细胞作用的抗体是

  • A IgM
  • B IgD
  • C IgE
  • D IgG
  • E IgA
单选题 8/150
8.

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是

  • A 抗吞噬性
  • B 具有毒素活性
  • C 耐热性
  • D 黏附性
  • E 侵袭性
单选题 9/150
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属于

  • A 一级医疗事故
  • B 二级医疗事故
  • C 三级医疗事故
  • D 四级医疗事故
  • E 严重医疗差错
单选题 10/150
10.

结合自己的经验,并用概念的形式反映事物的特征为

  • A 知觉的多维性
  • B 知觉的整体性
  • C 知觉的恒常性
  • D 知觉的理解性
  • E 知觉的选择性
单选题 11/150
11.

急性根尖周炎疼痛缓解时的病理特点是脓肿

  • A 位于牙槽窝内
  • B 达黏膜下
  • C 达骨膜下
  • D 位于牙槽窝和牙槽骨
  • E 位于牙周膜内
单选题 12/150
12.

位于上颌骨的是

  • A 眶下窝
  • B 关节窝
  • C 翼腭窝
  • D 翼肌窝
  • E 尖牙窝
单选题 13/150
13.

在大开口运动时,运动下颌的主要肌肉是

  • A 颞肌
  • B 翼外肌
  • C 翼内肌
  • D 下颌舌骨肌
  • E 咬肌
单选题 14/150
14.

流行病学实验决定样本含量的因素是

  • A 分组情况
  • B 患病率高低
  • C 能否双盲
  • D 干预实验因素
  • E 人群选择
单选题 15/150
15.

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 A 排泄速度不变
  • B 解离的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 C 解离的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 D 解离的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 E 解离的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单选题 16/150
16.

药物出现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A 药物的选择性低
  • B 药物的剂量过大
  • C 药物的代谢速度慢
  • D 药物排泄过慢
  • E 病人对药物的敏感性高
单选题 17/150
17.

患有不治之症且濒临死亡而又极度痛苦的病人,医生停止采用人工干预方式抢救而缩短病人痛苦的死亡过程称为

  • A 医生助死
  • B 积极安乐死
  • C 消极安乐死
  • D 自愿安乐死
  • E 非自愿安乐死
单选题 18/150
18.

牙本质龋发展过程中,邻近正常牙本质的是

  • A 透明层
  • B 脱矿层
  • C 细菌侵入层
  • D 脂肪变性层
  • E 坏死崩解层
单选题 19/150
19.

牙周袋病理形成始于

  • A 牙龈上皮角化
  • B 牙周膜内纤维细胞变性
  • C 牙槽骨破骨细胞活跃
  • D 牙龈结缔组织炎症
  • E 牙骨质变性
单选题 20/150
20.

某历史人物曾遇到一个场景是:前有大河,后有追兵,此时该人物面临的动机冲突类型是

  • A 双趋冲突
  • B 趋避冲突
  • C 双避冲突
  • D 双重趋避
  • E 双重避趋
单选题 21/150
21.

口腔鳞癌最少发生转移的是

  • A 舌癌
  • B 颊癌
  • C 牙龈癌
  • D 唇癌
  • E 口底癌
单选题 22/150
22.

纤维囊壁内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的囊肿是

  • A 黏液囊肿
  • B 萌出囊肿
  • C 鳃裂囊肿
  • D 含牙囊肿
  • E 甲状舌管囊肿
单选题 23/150
23.

侧腭突来源于

  • A 上颌突
  • B 下颌突
  • C 侧鼻突
  • D 球状突
  • E 中鼻突
单选题 24/150
24.

提高咀嚼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 A 牙的数目多
  • B 牙的体积大
  • C 牙排列整齐
  • D 牙形态正常
  • E 牙接触面积大
单选题 25/150
25.

促使NK细胞转化为LAK细胞的是

  • A IL-4
  • B IL-2
  • C IL-3
  • D IFN-α
  • E IL-10
单选题 26/150
26.

舌前2/3黏膜来自于哪对鳃弓

  • A 第一对鳃弓
  • B 第一、二、三对鳃弓
  • C 第二、三、四对鳃弓
  • D 第三、四、五对鳃弓
  • E 第四、五、六对鳃弓
单选题 27/150
27.

舌根是哪对鳃弓形成的

  • A 第一对鳃弓
  • B 第一、二、三对鳃弓
  • C 第二、三、四对鳃弓
  • D 第三、四、五对鳃弓
  • E 第四、五、六对鳃弓
单选题 28/150
28.

涎腺多形性腺瘤

  • A 鳞状化生
  • B 角化珠
  • C 胶样小体
  • D 角质栓塞
  • E 子囊
单选题 29/150
29.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 A 鳞状化生
  • B 角化珠
  • C 胶样小体
  • D 角质栓塞
  • E 子囊
单选题 30/150
30.

鳞状细胞癌

  • A 鳞状化生
  • B 角化珠
  • C 胶样小体
  • D 角质栓塞
  • E 子囊
单选题 31/150
31.

扁平苔藓

  • A 鳞状化生
  • B 角化珠
  • C 胶样小体
  • D 角质栓塞
  • E 子囊
单选题 32/150
32.

根管口是指

  • A 髓室和根管的交界处
  • B 根管末端的开口处
  • C 髓腔的开口处
  • D 髓室的开口处
  • E 根管的开口处
单选题 33/150
33.

下列部位的口腔黏膜上皮有角化,除了

  • A 唇红
  • B 硬腭
  • C 牙龈
  • D 舌腹
  • E 舌背
单选题 34/150
34.

下列哪层不是牙本质龋的病理变化

  • A 透明层
  • B 脱矿层
  • C 再矿化层
  • D 细菌侵入层
  • E 坏死崩解层
单选题 35/150
35.

釉质龋最早出现的病理变化是

  • A 不透明
  • B 混浊
  • C 色素沉着
  • D 崩裂
  • E 再矿化
单选题 36/150
36.

下列哪项不是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的病理改变

  • A 炎性肉芽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 B 组织水肿,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 C 溃疡形成,其下方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 D 牙髓组织增生形成息肉
  • E 牙髓组织大量钙化
单选题 37/150
37.

牙髓变性有哪些表现,除了

  • A 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
  • B 牙髓网状萎缩
  • C 纤维性变
  • D 牙髓钙化
  • E 牙髓坏死
单选题 38/150
38.

下列哪项不可能出现在坏死性唾液腺化生

  • A 黏膜表面出现火山口样溃疡
  • B 溃疡可深达骨面,破坏骨组织
  • C 溃疡中心坏死,周围黏膜充血
  • D 有少数不出现溃疡,而为表面黏膜发红的肿块
  • E 一般无痛,或偶有刺激痛
单选题 39/150
39.

被称为面侧深区钥匙的是

  • A 翼丛
  • B 颌内动脉
  • C 下颌神经
  • D 翼外肌
  • E 面深淋巴结
单选题 40/150
40.

腮腺为浅、深两叶的依据是

  • A 颈外动脉穿行的平面
  • B 下颌后静脉穿行的平面
  • C 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的平面
  • D 咬肌的前缘
  • E 下颌支的后缘
单选题 41/150
41.

关于医学伦理学的任务,描述错误的是

  • A 反映社会对医学的需求
  • B 为医学的发展导向
  • C 为符合道德的医学行为辩护
  • D 努力解决医学活动中产生的伦理问题
  • E 满足患者的所有要求和利益
单选题 42/150
42.

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许可,才能开始以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

  • A 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
  • B 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
  • C 婚前医学检查、母婴保健指导和计划生育手术
  • D 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以及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
  • E 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新生儿保健
单选题 43/150
43.

真核细胞呼吸链位于

  • A 线粒体外膜
  • B 线粒体内膜
  • C 细胞膜
  • D 核膜
  • E 内质网膜
单选题 44/150
44.

合成1分子胆固醇需多少分子乙酰CoA

  • A 16
  • B 17
  • C 18
  • D 19
  • E 20
单选题 45/150
45.

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

  • A 激素敏感性三酰甘油酶
  • B 酯酰CoA脱氢酶
  • C 二酰甘油酶
  • D 单酰甘油酶
  • E 脂蛋白脂肪酶
单选题 46/150
46.

甲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 A 负股RNA
  • B 正股RNA
  • C 三股DNA
  • D 双股DNA
  • E DNA-RNA二聚体
单选题 47/150
47.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后由谁核准签字

  • A 主治医师
  • B 其他医生
  • C 院长
  • D 护士长
  • E 患者家属
单选题 48/150
48.

抗生素属于

  • A 消毒剂
  • B 灭菌剂
  • C 抑菌剂
  • D 防腐剂
  • E 缓冲剂
单选题 49/150
49.

梅毒螺旋体能够感染的宿主为

  • A 只能感染人
  • B 感染动物
  • C 感染人和动物
  • D 感染猩猩
  • E 感染灵长类动物
单选题 50/150
50.

新生儿先天性胸腺缺陷将导致

  • A 严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缺陷
  • B 细胞免疫正常
  • C 体液免疫正常
  • D 影响体液免疫
  • E 只影响细胞免疫
单选题 51/150
51.

补体经典途径的成分包括

  • A Clq
  • B IgGl
  • C IL-2
  • D H因子
  • E B因子
单选题 52/150
52.

激情是一种

  • A 快乐时的情绪状态
  • B 短时爆发的情绪状态
  • C 积极的情绪状态
  • D 持久的情绪状态
  • E 快乐的状态
单选题 53/150
53.

创造“人本主义”治疗的学者是

  • A 美国的罗杰斯
  • B 德国的艾宾浩斯
  • C 德国的冯特
  • D 德国的罗杰斯
  • E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单选题 54/150
54.

“实现的趋势”的理论归于

  • A 精神分析
  • B 行为治疗
  • C 人本主义
  • D 认知治疗
  • E 人文主义
单选题 55/150
55.

在临床医学研究开始之前,必须要把研究方案提交到哪个部门进行审查

  • A 医院党委
  • B 科研处
  • C 科研评定委员会
  • D 伦理委员会
  • E 病人所在病房的领导
单选题 56/150
56.

对医德“审慎”理解有误的是

  • A 用药如用兵
  • B 用药如用刑
  • C 慎言、慎行
  • D 避开有风险的病人
  • E 胆欲大而心欲小
单选题 57/150
57.

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做法是

  • A 泄露患者隐私
  • B 透露患者家庭隐私
  • C 将病人不良病情告知家属
  • D 告知他人患者的不良诊断
  • E 告知他人患者的不良预后
单选题 58/150
58.

医学模式转变在医学伦理方面的重要性是指

  • A 促进了医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 B 提高了社会防治疾病的地位
  • C 实现了在更高层次上对人的健康的全面关怀
  • D 加速了祖国医学的整理和提高
  • E 促进了医师知识结构的现代化
单选题 59/150
59.

患者,男性,58岁。4天前左面部、唇周出现成簇带状群集分布的水疱,持续灼痛,另外左颊黏膜见多而密集的小水疱,遗留较大的浅溃疡面。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急性疱疹性口炎
  • B 天疱疮
  • C 带状疱疹
  • D 多形性红斑
  • E 疱疹样口疮
单选题 60/150
60.

某男性患者,68岁。腮腺区有一包块,质硬,不活动,自述面部有麻木感。镜下可见肿瘤组织中上皮细胞构成的实性团片,偶见筛孔状结构。病理诊断可考虑为

  • A 多形性腺瘤
  • B 上皮肌上皮癌
  • C 黏液表皮样癌
  • D 腺泡细胞癌
  • E 腺样囊性癌
单选题 61/150
61.

男性,19岁,无业青年,父亲是生意人,该青年5年来一直在购买收藏女性的高跟鞋而感到满足,而且晚上要抱着高跟鞋睡觉,在心理咨询门诊诊断为“恋物癖”,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最好选择

  • A 人本主义
  • B 厌恶疗法
  • C 自由联想
  • D 系统脱敏
  • E 梦的分析
单选题 62/150
62.

某女性患者,24岁。因龋坏发展成根尖炎,经过一次根管充填治疗,但患者的症状时有反复,叩痛不能完全消除已有近2个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只有拔除了患牙,才能去除根尖病变
  • B 下颌中切牙有可能有唇舌侧两根管,可能遗留一个根管未治疗
  • C 应用药物性充填材料充填根管
  • D 观察时间不够长
  • E 牙髓坏死
单选题 63/150
63.

李医生在为一胃癌病人手术时,发现腹腔内已有转移,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很严重,切除肿瘤已无意义,便关腹结束手术。事后发现,一把止血钳落在病人腹内。此行为被认定为三级医疗责任事故。李医生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 A 罚款
  • B 责令暂停执业6个月
  • C 注销注册
  • D 赔偿患者损失
  • E 追究刑事责任
单选题 64/150
64.

某男性患者,26岁,在准备结婚过程中,连续多日劳累,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医生在为其诊治中同时发现患有淋病。患者住院4天,扁桃体炎痊愈出院,医生嘱其充分休息。按照《母婴保健法》,该患者

  • A 不能结婚
  • B 应当暂缓结婚
  • C 可以结婚,但不能生育
  • D 可以结婚,治愈后可生育
  • E 不影响结婚生育
单选题 65/150
65.

某男性患者,髁状突颈部完全性骨折,造成髁突向前内方移位的原因为

  • A 患侧咬肌的牵拉
  • B 患侧颞肌的牵拉
  • C 患侧翼内肌的牵拉
  • D 患侧翼外肌的牵拉
  • E 患侧蝶下颌韧带的牵拉
单选题 66/150
66.

控制疟疾临床症状的首选药物是

  • A 氯喹
  • B 酮康唑
  • C 吡喹酮
  • D 氟康唑
  • E 奎宁
单选题 67/150
67.

对浅表和深部真菌都有效的药物是

  • A 氯喹
  • B 酮康唑
  • C 吡喹酮
  • D 氟康唑
  • E 奎宁
单选题 68/150
68.

抗血吸虫病效果最好的药物是

  • A 氯喹
  • B 酮康唑
  • C 吡喹酮
  • D 氟康唑
  • E 奎宁
单选题 69/150
69.

上颌神经出颅于

  • A 破裂孔
  • B 卵圆孔
  • C 眶上裂
  • D 圆孔
  • E 颈动脉孔
单选题 70/150
70.

下颌神经出颅于

  • A 破裂孔
  • B 卵圆孔
  • C 眶上裂
  • D 圆孔
  • E 颈动脉孔
单选题 71/150
71.

慢性龈炎时,自上皮下方的炎症细胞浸润层依次是

  • A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 B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 C 浆细胞、淋巴细胞
  • D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 E 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
单选题 72/150
72.

以下哪项不是扁平苔藓的病理表现

  • A 上皮不全角化
  • B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 C 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 D 出现胶样小体
  • E 胶原纤维变性
单选题 73/150
73.

下列哪项不属于牙的功能

  • A 发音时限定了舌的活动范围
  • B 通过咀嚼可刺激颌骨正常发育
  • C 通过咀嚼增进牙周组织健康
  • D 保持面部形态正常
  • E 保持口腔的自洁作用
单选题 74/150
74.

对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 A 验证病因
  • B 因果推断
  • C 确定病因
  • D 寻找病因的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 E 研究发病机制
单选题 75/150
75.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巨噬细胞

  • A 产生抗体
  • B 表达TCR
  • C 产生细胞因子
  • D 表达CD3分子
  • E 发生基因重排
单选题 76/150
76.

下列哪一个作用与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制无关

  • A 有强大的镇痛作用
  • B 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 C 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 D 血管扩张、心脏负荷减轻
  • E 降低呼吸中枢对CO<sub>2</sub>的敏感性
单选题 77/150
77.

紫外线消毒法

  • A 是通过损伤微生物核酸的物理消毒法
  • B 是通过损伤微生物酶类的物理消毒法
  • C 是通干扰DNA碱基配对达到杀菌的目的
  • D 可以杀灭所有细菌芽胞和微生物
  • E 只能杀灭物体表面的微生物
单选题 78/150
78.

“临床牙冠”指

  • A 暴露于口腔的牙体部分
  • B 被牙龈覆盖的牙体部分
  • C 发挥咀嚼功能的牙体部分
  • D 被牙本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 E 被釉质所覆盖的牙体部分
单选题 79/150
79.

咬合面点隙是指

  • A 2条或2条以上发育沟相交所形成的点状凹陷
  • B 2条或2条以上牙尖脊相交所形成的点状凹陷
  • C 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相交所形成的点状凹陷
  • D 3条或3条以上牙尖脊相交所形成的点状凹陷
  • E 3条或3条以上牙裂隙相交所形成的点状凹陷
单选题 80/150
80.

反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 A K<sub>m</sub>↑,V<sub>max</sub>不变
  • B K<sub>m</sub>不变,V<sub>max</sub>↑
  • C K<sub>m</sub>↓,V<sub>max</sub>↑
  • D K<sub>m</sub>↓,V<sub>max</sub>↓
  • E K<sub>m</sub>↓,V<sub>max</sub>不变
单选题 81/150
81.

考虑为寄生虫感染时,水平明显升高的Ig是

  • A IgG
  • B IgA
  • C IgM
  • D IgD
  • E IgE
单选题 82/150
82.

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是

  • A 乙酰CoA甘氨酸、Fe<sup>2+</sup>
  • B 琥珀酰CoA.甘氨酸、Fe<sup>2+</sup>
  • C 乙酰CoA.组氨酸、Fe<sup>2+</sup>
  • D 丙氨酰CoA.组氨酸、Fe<sup>2+</sup>
  • E 草酰CoA.丙氨酸、Fe<sup>2+</sup>
单选题 83/150
83.

关于牙冠轴面突度生理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轴面突度使食物滑下时对牙龈起按摩作用
  • B 轴面突度能直接提高咀嚼效率
  • C 唇(颊)舌面突度过小时牙龈会受到食物过度冲击而受伤
  • D 唇(颊)舌面突度过大时牙龈会因失去食物按摩而萎缩
  • E 邻面的突度有防止食物嵌塞的作用
单选题 84/150
84.

穿行腮腺实质的血管是

  • A 颈内动脉
  • B 颈外动脉
  • C 颈外静脉
  • D 面动脉
  • E 舌动脉
单选题 85/150
85.

形态不同于任何恒牙的是

  • A 上颌乳尖牙
  • B 下颌第一乳磨牙
  • C 下颌第二乳磨牙
  • D 上颌第一乳磨牙
  • E 上颌第二乳磨牙
单选题 86/150
86.

医师考核不合格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

  • A 1~2个月
  • B 1~3个月
  • C 3~6个月
  • D 6~12个月
  • E 12个月以上
单选题 87/150
87.

耳屏前形成的皮肤盲管可能是由于

  • A 第一鳃沟发育异常
  • B 第三鳃弓发育异常
  • C 第三鳃沟发育异常
  • D 第四鳃弓发育异常
  • E 面突发育异常
单选题 88/150
88.

关于咀嚼周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咀嚼周期的形态不稳定
  • B 咀嚼周期的速度变化甚大
  • C 咀嚼周期的运动没有节律
  • D 牙齿咬合接触时下颌运动无明显的瞬息停止
  • E 以上均是
单选题 89/150
89.

核酸中含量相对恒定的元素是

  • A
  • B
  • C
  • D
  • E
单选题 90/150
90.

没有咬合关系的颌位是

  • A 正中合位
  • B 下颌息止颌位
  • C 正中关系
  • D 肌位
  • E 下颌后退接触位
单选题 91/150
91.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首选药物是

  • A 胺碘酮
  • B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 C 利多卡因
  • D 硝苯地平
  • E 普萘洛尔
单选题 92/150
92.

术后腹胀气应选用以下哪种药

  • A 阿托品
  • B 东莨菪碱
  • C 毒扁豆碱
  • D 新斯的明
  • E 毛果芸香碱
单选题 93/150
93.

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依法享有定期考核权的单位是

  •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B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 C 医师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 D 医师所在地的医学会或者医师协会
  • E 受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
单选题 94/150
94.

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最方便、可靠的措施是

  • A 碘化食物
  • B 投碘化剂
  • C 碘化食盐或食油
  • D 随机抽样
  • E 机械抽样
单选题 95/150
95.

下列关于上颌骨血供特点及临床意义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血运较下颌骨丰富
  • B 抗感染能力强
  • C 骨折愈合较下颌骨迅速
  • D 具有单源性血供特点
  • E 外伤后出血较多
单选题 96/150
96.

判断对刃牙合时下颌应处于

  • A 正中关系
  • B 息止关系
  • C 牙尖交错位
  • D 肌位
  • E 非正中牙合关系
单选题 97/150
97.

决定牙齿形态的重要的结构是

  • A 成釉器
  • B 牙囊
  • C 牙乳头
  • D 缩余釉上皮
  • E 上皮根鞘
单选题 98/150
98.

下列关于舌神经与颌下腺导管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两者的交叉部位多位于舌骨舌肌后缘附近
  • B 导管由舌神经外上绕至其内侧,向舌侧行进
  • C 导管由舌神经内下绕至其外侧,向舌侧行进
  • D 舌神经由导管外上绕至其内侧,向舌侧行进
  • E 舌神经由导管内下至其外侧,向舌侧行进
单选题 99/150
99.

最大合力最小的牙是

  • A 下颌中切牙
  • B 下颌侧切牙
  • C 上颌侧切牙
  • D 上颌中切牙
  • E 下颌第一前磨牙
单选题 100/150
100.

引起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A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 B 类白喉杆菌
  • C 无芽胞厌氧菌
  • D 铜绿假单胞菌
  • E 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
单选题 101/150
101.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的病理学特点是

  • A 细胞多形性
  • B 细胞一致、结构多形和转移率低
  • C 细胞多形、结构一致和转移率低
  • D 细胞和结构多形,而恶性度低
  • E 低度恶性的多形性腺瘤
单选题 102/150
102.

下列关于牙列与颞下颌关节及颌面肌功能关系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上牙列中线与下牙列中线正对,但与上唇系带不一致
  • B 颞下颌关节位于头面部两侧,为联动关节
  • C 牙列位于面部中央
  • D 颌面肌对称性地分布于两侧
  • E 张闭口运动中,下颌不偏左也不偏右
单选题 103/150
103.

上颌骨上有3对支柱结构,即

  • A 翼突支柱,额突支柱,翼腭支柱
  • B 颧突支柱,额突支柱,翼突支柱
  • C 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
  • D 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腭支柱
  • E 尖牙支柱,翼腭支柱,额突支柱
单选题 104/150
104.

下列哪项属于隐蔽抗原

  • A 肿瘤抗原
  • B ABO血型抗原
  • C Rh血型抗原
  • D HLA分子
  • E 睾丸内容物
单选题 105/150
105.

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可表现以下异常,除了

  • A 皮肤异常
  • B 骨骼异常
  • C 颌骨囊肿
  • D 眼部异常
  • E 涎腺囊肿
单选题 106/150
106.

食用新鲜蚕豆发生溶血性黄疸的患者缺乏的酶是

  • A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 B 异柠檬酸脱氢酶
  • C 琥珀酸脱氢酶
  • D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 E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单选题 107/150
107.

对食物中毒的正确描述是

  • A 一种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总称
  • B 摄入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而引起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 C 长期摄入过量食物后引起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 D 长期摄入某些有毒有害食品引起的慢性毒害性疾病
  • E 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食品性疾病的总称
单选题 108/150
108.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 A 两样本均数是否相等
  • B 两样本所属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
  • C 两样本所属总体的均数相差有多大
  • D 两样本所属总体的均数为多大
  • E 两样本均数相差有多大
单选题 109/150
109.

上颌切牙由哪个突起发育完成

  • A 上颌突
  • B 下颌突
  • C 中鼻突
  • D 额鼻突
  • E 侧鼻突
单选题 110/150
110.

炎性肉芽组织形成主要见于

  • A 釉质龋
  • B 牙本质龋
  • C 牙髓,变性
  • D 慢性牙髓炎
  • E 急性牙髓炎
单选题 111/150
111.

胶原纤维排列与牙本质小管平行的牙本质是

  • A 小管周牙本质
  • B 小管间牙本质
  • C 前期牙本质
  • D 小球间牙本质
  • E 罩牙本质
单选题 112/150
112.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所产生的。反跳现象是由于患者

  • A 对糖皮质激素产生耐药性
  • B 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了依赖或病情未能完全制
  • C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 D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 E ACTH分泌减少
单选题 113/150
113.

对于医源性感染污染的途径,哪项是错误的

  • A 交叉感染
  • B 空气
  • C 医疗器械
  • D 药品
  • E
单选题 114/150
114.

结合上皮是

  • A 无角化扁平上皮
  • B 正角化扁平上皮
  • C 不全角化扁平上皮
  • D 不全角化、正角化并存的扁平上皮
  • E 无角化、正角化并存的扁平上皮
单选题 115/150
115.

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

  • A 1~2岁
  • B 2~3岁
  • C 3~4岁
  • D 4~5岁
  • E 5~8岁
单选题 116/150
116.

患者男,45岁,左口底肿块1年,有疼痛及麻木感。首先应该考虑的是

  • A 腺淋巴瘤
  • B 腺泡细胞癌
  • C 多形性腺瘤
  • D 腮裂囊肿
  • E 腺样囊性癌
单选题 117/150
117.

患者男,47岁,双侧舌侧缘白色斑块半年,检查见双侧舌侧缘白色绒毛状斑块,不易被擦掉,镜检可见黏膜表面薄厚不均的过度不全角化,并呈毛刺状突起,上皮钉突肥厚延长,棘细胞层明显增生,可见肿大的气球样细胞,应考虑为

  • A 白斑
  • B 扁平苔藓
  • C 艾滋病毛状白斑
  • D 白色水肿
  • E 念珠菌病
单选题 118/150
118.

某女性患者,23岁。下颌第一双尖牙牙合面釉质发育不全,继发龋坏,导致牙合面形态丧失。在用高嵌体恢复牙合面形态时,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 牙合面呈方圆形,颊尖与舌尖基本一致
  • B 颊尖与舌尖均偏近中
  • C 牙合面中央有中央窝
  • D 牙合面中央没有明显的嵴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19/150
119.

某男性患者,75岁。因牙齿缺失,欲行义齿修复,患者主诉多年来口内多数牙都因龋坏松动拔除或自行脱落。临床检查发现:口内仅剩4颗尖牙。而且松动度在Ⅰ度以内,除牙尖有明显磨耗外,无龋坏。关于四颗尖牙还能留在口腔内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尖牙位于口角,口角有促进牙齿自洁的作用
  • B 尖牙的牙根长,而且牙冠各面光滑,自洁作用好
  • C 尖牙的作用是穿刺和撕裂食物,这种作用有利于牙齿稳固
  • D 从牙体解剖的角度无法表明尖牙比其他牙在口内保留时间更长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20/150
120.

某男性患者,26岁。外伤致牙冠折断,经完善根管治疗及桩核修复后,开始进行烤瓷冠修复,临床检查发现上颌牙弓排列整齐,外形正常,前牙呈浅覆牙合、浅覆盖关系。在形成中切牙及侧切牙冠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颌侧切牙外形与中切牙外形相似,但体积稍小,形态窄而长
  • B 上颌侧切牙的唇面比中切牙窄小而圆突,发育沟不如中切牙明显
  • C 中切牙和侧切牙舌面的边缘嵴都很明显,而且两者的舌面窝的窄深程度基本一样
  • D 侧切牙切嵴向远中舌侧的倾斜度较中切牙大
  • E 上颌侧切牙邻面略呈三角形,近远中接触区均在切1/3,距切角稍远
单选题 121/150
121.

某男性患者,43岁。因深楔状缺损,致牙冠折断。现已行完善根充及桩核修复,即将开始用冠修复尖牙外形。临床检查发现,尖牙在牙弓中的位置及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对侧尖牙外形正常,在形成冠外形时,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A 在邻面与侧切牙相邻的面比与双尖牙相邻面更为突出且短小
  • B 从唇面观,近中牙尖嵴比远中牙尖嵴更长
  • C 在舌窝中央,没有明显的纵嵴出现
  • D 与侧切牙的接触区距牙尖嵴近,与双尖牙的接触区距牙尖嵴远,偏舌侧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22/150
122.

咬肌间隙脓肿应作

  • A 下颌骨下缘下2cm作平行切口
  • B 下颌角下2cm绕下颌角弧形切口
  • C 口内翼下颌皱襞内侧纵形切口
  • D 口内翼下颌皱襞处横形切口
  • E 下颌骨下缘下1~1.5cm作平行切口
单选题 123/150
123.

下颌下间隙脓肿应作

  • A 下颌骨下缘下2cm作平行切口
  • B 下颌角下2cm绕下颌角弧形切口
  • C 口内翼下颌皱襞内侧纵形切口
  • D 口内翼下颌皱襞处横形切口
  • E 下颌骨下缘下1~1.5cm作平行切口
单选题 124/150
124.

翼下颌间隙脓肿应作

  • A 下颌骨下缘下2cm作平行切口
  • B 下颌角下2cm绕下颌角弧形切口
  • C 口内翼下颌皱襞内侧纵形切口
  • D 口内翼下颌皱襞处横形切口
  • E 下颌骨下缘下1~1.5cm作平行切口
单选题 125/150
125.

眼神经出颅于

  • A 破裂孔
  • B 卵圆孔
  • C 眶上裂
  • D 圆孔
  • E 颈动脉孔
单选题 126/150
126.

天疱疮细胞

  • A 在上皮的棘层、基底层或黏膜固有层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10μm左右,均质性嗜酸,PAS染色阳性呈玫瑰红色的小体
  • B 可摄取和处理入侵的抗原,通过淋巴管道迁移至局部淋巴结,发育成并指状树突状细胞
  • C 上皮细胞没有细胞间桥,细胞肿胀呈圆形,核染色深,常有胞质晕环绕着核周围
  • D 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病损区,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探测病损部位上皮基底膜区域有免疫球蛋白、补体沉积,形成一条翠绿色的荧光带
  • E 疱在基底层之下,基底细胞变性,使上皮全层剥离
单选题 127/150
127.

基层下疱

  • A 在上皮的棘层、基底层或黏膜固有层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10μm左右,均质性嗜酸,PAS染色阳性呈玫瑰红色的小体
  • B 可摄取和处理入侵的抗原,通过淋巴管道迁移至局部淋巴结,发育成并指状树突状细胞
  • C 上皮细胞没有细胞间桥,细胞肿胀呈圆形,核染色深,常有胞质晕环绕着核周围
  • D 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病损区,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探测病损部位上皮基底膜区域有免疫球蛋白、补体沉积,形成一条翠绿色的荧光带
  • E 疱在基底层之下,基底细胞变性,使上皮全层剥离
单选题 128/150
128.

Civatte小体

  • A 在上皮的棘层、基底层或黏膜固有层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10μm左右,均质性嗜酸,PAS染色阳性呈玫瑰红色的小体
  • B 可摄取和处理入侵的抗原,通过淋巴管道迁移至局部淋巴结,发育成并指状树突状细胞
  • C 上皮细胞没有细胞间桥,细胞肿胀呈圆形,核染色深,常有胞质晕环绕着核周围
  • D 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病损区,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探测病损部位上皮基底膜区域有免疫球蛋白、补体沉积,形成一条翠绿色的荧光带
  • E 疱在基底层之下,基底细胞变性,使上皮全层剥离
单选题 129/150
129.

狼疮带

  • A 在上皮的棘层、基底层或黏膜固有层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10μm左右,均质性嗜酸,PAS染色阳性呈玫瑰红色的小体
  • B 可摄取和处理入侵的抗原,通过淋巴管道迁移至局部淋巴结,发育成并指状树突状细胞
  • C 上皮细胞没有细胞间桥,细胞肿胀呈圆形,核染色深,常有胞质晕环绕着核周围
  • D 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病损区,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探测病损部位上皮基底膜区域有免疫球蛋白、补体沉积,形成一条翠绿色的荧光带
  • E 疱在基底层之下,基底细胞变性,使上皮全层剥离
单选题 130/150
130.

下颌恒磨牙开髓部位应在牙合面偏向颊尖处,因为

  • A 近远中径在牙合面宽而近颈部窄
  • B 髓室顶与髓室底相距较近
  • C 牙冠向舌侧倾斜,髓室偏向颊侧
  • D 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
  • E 根管较小,根管侧壁薄,仅厚1mm
单选题 131/150
131.

上颌前牙开髓时应从舌面窝中央向牙颈方向钻入,因为

  • A 近远中径在牙合面宽而近颈部窄
  • B 髓室顶与髓室底相距较近
  • C 牙冠向舌侧倾斜,髓室偏向颊侧
  • D 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
  • E 根管较小,根管侧壁薄,仅厚1mm
单选题 132/150
132.

上颌前磨牙开髓时要防止从近中面或远中面穿孔,因为

  • A 近远中径在牙合面宽而近颈部窄
  • B 髓室顶与髓室底相距较近
  • C 牙冠向舌侧倾斜,髓室偏向颊侧
  • D 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
  • E 根管较小,根管侧壁薄,仅厚1mm
单选题 133/150
133.

下颌切牙根管治疗时应防止侧穿根管壁,因为

  • A 近远中径在牙合面宽而近颈部窄
  • B 髓室顶与髓室底相距较近
  • C 牙冠向舌侧倾斜,髓室偏向颊侧
  • D 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
  • E 根管较小,根管侧壁薄,仅厚1mm
单选题 134/150
134.

下颌第一恒磨牙开髓时应防止穿通髓室底,因为

  • A 近远中径在牙合面宽而近颈部窄
  • B 髓室顶与髓室底相距较近
  • C 牙冠向舌侧倾斜,髓室偏向颊侧
  • D 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
  • E 根管较小,根管侧壁薄,仅厚1mm
单选题 135/150
135.

毒性反应最小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

  • A 氯喹
  • B 酮康唑
  • C 吡喹酮
  • D 氟康唑
  • E 奎宁
单选题 136/150
136.

共用题干

某女性患者,45岁。唇部黏膜肿胀破溃3个月余。口腔检查:下唇左侧可见一直径1cm的浅表、微凹溃疡,基底有少许渗出物,渗出物下可见桑葚样肉芽肿,溃疡边缘清楚、微隆,呈鼠噬状。

  • A 结核菌素试验
  • B 取渗出物直接涂片查菌丝
  • C 浓缩集菌培养
  • D 检查有无局部刺激因素
  • E 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单选题 137/150
137.

共用题干

某女性患者,45岁。唇部黏膜肿胀破溃3个月余。口腔检查:下唇左侧可见一直径1cm的浅表、微凹溃疡,基底有少许渗出物,渗出物下可见桑葚样肉芽肿,溃疡边缘清楚、微隆,呈鼠噬状。

  • A 结核性溃疡
  • B 复发性重型阿弗他溃疡
  • C 癌性溃疡
  • D 创伤性溃疡
  • E 坏死性涎腺化生
单选题 138/150
138.

共用题干

某女性患者,45岁。唇部黏膜肿胀破溃3个月余。口腔检查:下唇左侧可见一直径1cm的浅表、微凹溃疡,基底有少许渗出物,渗出物下可见桑葚样肉芽肿,溃疡边缘清楚、微隆,呈鼠噬状。

  • A 异烟肼+利福平
  • B 卡那霉素+异烟肼+利福平
  • C 红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
  • D 异烟肼+青霉素+吡嗪酰胺
  • E 链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
单选题 139/150
139.

共用题干

某女性患者,45岁。唇部黏膜肿胀破溃3个月余。口腔检查:下唇左侧可见一直径1cm的浅表、微凹溃疡,基底有少许渗出物,渗出物下可见桑葚样肉芽肿,溃疡边缘清楚、微隆,呈鼠噬状。

  • A 异烟肼+利福平每天用,持续6个月
  • B 异烟肼+乙胺丁醇每天用,持续18个月
  • C 利巴韦林+利福平+乙胺丁醇每天用,持续18个月
  • D 异烟肼+红霉素+对氨柳酸每天用,持续6个月
  • E 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每天用,持续18个月
单选题 140/150
140.

共用题干

某男性患者,30岁,有吸毒史(注射)。近半年来体重减轻,发烧,口腔反复发生真菌感染。首先考虑为AIDS。

  • A 血常规
  • B AFP
  • C 抗-HIV抗体
  • D 针对HIV的CD8<sup>+</sup>细胞
  • E 红细胞沉降率
单选题 141/150
141.

共用题干

某男性患者,30岁,有吸毒史(注射)。近半年来体重减轻,发烧,口腔反复发生真菌感染。首先考虑为AIDS。

  • A HIV感染
  • B 止呕
  • C 降温
  • D 止泻
  • E 真菌感染
单选题 142/150
142.

共用题干

某男性患者,30岁,有吸毒史(注射)。近半年来体重减轻,发烧,口腔反复发生真菌感染。首先考虑为AIDS。

  • A 唾液
  • B 粪便
  • C 尿液
  • D 血液
  • E 汗液
单选题 143/150
143.

共用题干

某男性患者,30岁,有吸毒史(注射)。近半年来体重减轻,发烧,口腔反复发生真菌感染。首先考虑为AIDS。

  • A 性行为
  • B 血液传播
  • C 母婴传播
  • D A+B选项
  • E A+B+C选项
单选题 144/150
144.

共用题干

某男性患者,40岁。糖尿病病史7年,此次因颈部一疼痛、红肿的区域而来院就诊。查体见:颈部左侧一略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韧,界限不清,中央部表面有多个脓栓,T36.1℃,脉搏78次/分,BP120/90mmHg。

  • A 颈部的疖
  • B 颈部的痈
  • C 颈部蜂窝织炎
  • D 颈部皮下坏疽
  • E 颈部疔
单选题 145/150
145.

共用题干

某男性患者,40岁。糖尿病病史7年,此次因颈部一疼痛、红肿的区域而来院就诊。查体见:颈部左侧一略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韧,界限不清,中央部表面有多个脓栓,T36.1℃,脉搏78次/分,BP120/90mmHg。

  • A 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不洁、局部擦伤、机体抵抗力降低
  • B 大量糖原成为细菌繁殖的好的培养基
  • C 胰岛素用量过大
  • D 糖尿病患者多较胖,感染易于沿脂肪扩散
  • E 以上均正确
单选题 146/150
146.

共用题干

某男性患者,40岁。糖尿病病史7年,此次因颈部一疼痛、红肿的区域而来院就诊。查体见:颈部左侧一略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韧,界限不清,中央部表面有多个脓栓,T36.1℃,脉搏78次/分,BP120/90mmHg。

  • A 适当休息
  • B 加强营养
  • C 2%碘酊涂擦,高渗盐水湿敷
  • D 同时给予胰岛素并控制饮食
  • E 以上各项均宜
单选题 147/150
147.

共用题干

某男性患者,40岁。糖尿病病史7年,此次因颈部一疼痛、红肿的区域而来院就诊。查体见:颈部左侧一略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韧,界限不清,中央部表面有多个脓栓,T36.1℃,脉搏78次/分,BP120/90mmHg。

  • A 入院,足量、规则应用抗生素治疗
  • B 卧床休息,加大胰岛素用量
  • C 肌内注射退烧药
  • D 用八二丹掺入伤口中,外敷太乙膏
  • E 行手术疗法,衣领形或倒T形切口
单选题 148/150
148.

共用题干

某男性患者,55岁。左下后牙进食时酸痛明显1个月余,无自发痛。口腔检查:面龋洞,叩诊(-),探诊(+),无松动。温度刺激试验(+),刺激去除后症状即刻消失。X线片示:龋洞底离髓腔较远。

  • A 浅龋
  • B 中龋
  • C 深龋
  • D 线性釉质龋
  • E 继发龋
单选题 149/150
149.

共用题干

某男性患者,55岁。左下后牙进食时酸痛明显1个月余,无自发痛。口腔检查:面龋洞,叩诊(-),探诊(+),无松动。温度刺激试验(+),刺激去除后症状即刻消失。X线片示:龋洞底离髓腔较远。

  • A 樟脑酚
  • B 甲醛甲酚
  • C 95%乙醇
  • D 木馏油
  • E 复方碘剂
单选题 150/150
150.

共用题干

某男性患者,55岁。左下后牙进食时酸痛明显1个月余,无自发痛。口腔检查:面龋洞,叩诊(-),探诊(+),无松动。温度刺激试验(+),刺激去除后症状即刻消失。X线片示:龋洞底离髓腔较远。

  • A 单层垫底,一次完成永久充填
  • B 双层垫底,一次完成永久充填
  • C 安抚后双层垫底,永久充填
  • D 间接盖髓后双层垫底,完成永久充填
  • E 安抚后间接盖髓,双层垫底,永久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