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方法是测定单个补体成分含量的是
考点: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解析]CH50试验测定经典途径总补体活性;补体结合试验用以检测某种抗原或抗体;免疫溶血法不是检测某补体成分的含量,而是检测其活性;火箭免疫电泳可用于检测单个补体成分含量;对流免疫电泳不能测定单个补体成分含量。
假丝酵母菌属中仅白假丝酵母菌阳性的试验是
厚壁孢子形成试验:假丝酵母菌在玉米粉培养基25℃培养1~2天后,仅白假丝酵母菌在菌丝顶端、侧缘或中间形成厚壁孢子。
卵磷脂小体减少常见于
正常人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布满视野,前列腺炎时减少。
粪便为果酱色,常见于
阿米巴痢疾一般指阿米巴肠病,是由于溶组织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内,引起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结肠炎,可见暗红色(果酱色)粪便。
下面可造成精浆酸性磷酸酶减低的疾病是
前列腺炎时精浆酸性磷酸酶活性减低。AB两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肥大时精浆酸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ELISA技术中,最常用来检测抗原的方法是( )
双抗体夹心法是常用来检测抗原的方法。原理:将含有已知抗体的抗血清吸附在微量滴定板上的小孔里,洗涤一次;加待测抗原,如两者是特异的,则发生结合,然后把多余抗原洗除;加入与待测抗原呈特异反应的酶联抗体使一单位的抗原同时结合两单位的抗体形成“夹心”;最后加入该酶的底物,根据产生的有色酶解产物颜色的深浅来判断待测抗原的含量。
引起猩红热的主要病原菌为( )
A群链球菌可以引起各种化脓性感染、猩红热和各种过敏反应性疾病。
与HCG有交叉反应的物质是
hCGα亚基的氨基酸数量及其排列顺序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长激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亚基几乎相同,故hCGα亚基抗体均能与FSH、LH、TSH的α亚基发生交叉反应。
小儿佝偻病是哪种元素缺乏()
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失调而导致的骨骼改变,是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
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质粒是( )。
细菌的耐药性与染色体基因突变和耐药质粒(R质粒)的转移等相关。
肉眼血尿是指每升尿内含血量超过多少毫升( )。
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时即肉眼可见,尿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
可作为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过筛试验是( )。
大便隐血试验是测定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检验肉眼不可见的少量出血,目前大便隐血试验仍是当今大肠癌普查中使用最广泛而且评估最多的一项试验。因此答案选A。
患者男,22岁。因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就诊。其尿培养分离出一株大肠埃希菌,在进行动力试验时可见半固体培养基内穿刺线变模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该菌的菌体结构是( )。
半固体培养基内穿刺线变模糊,可推断该菌动力实验阳性,故该菌有鞭毛。
患者女,36岁。外阴出现溃疡,采集溃疡处脓性分泌物,利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可见运动活泼的螺旋体。此病原体最有可能为( )。
某新生儿脓漏眼,其最可能感染的途径是( )。
新生儿脓漏眼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医学上又叫做“淋球菌性结膜炎”。此病的病因主要是经母亲产道分娩时,被患有淋球菌性阴道炎的母亲的阴道分泌物感染所致。
患儿,9岁,水肿1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补体C3降低。可能的诊断是( )。
由病例可知,患儿水肿1个月,尿蛋白定量24小时为3.5g,符合肾病诊断。其蛋白尿为非选择性且伴有C3下降,可推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女,50岁。发现右乳肿物2个月。查体:右乳上象限触及2.0cm×2.3cm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手术切除肿物后,为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此类组织标本,下一步应该采用的检测技术方法是( )。
与常规诊断方法相比,临床病理诊断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常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评估肿瘤等疾病临床肿瘤方法与预后的重要依据。
肥达反应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 )。
肥达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副伤寒甲、乙H抗原稀释后与被检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以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来判断机体是否受沙门菌感染而导致肠热症并判别沙门菌的种类,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诊断。
患儿男,3岁。脑膜刺激征阳性,腰穿脑脊液呈云雾状,拟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阳性,细菌鉴定:卫星试验(+),该致病菌最可能是( )。
由病例可知,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卫星试验(+),该致病菌最可能为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生长需要Ⅹ因子和Ⅴ因子,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培养时,由于后者能合成Ⅴ因子释放于培养基中,故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远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则小,此称为卫星现象,有助于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CSF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减少的疾病是( )。
化脓性脑膜炎时,致病菌对糖的分解及细胞毒素致炎性代谢产物的增加,并抑制了细胞膜的葡萄糖转运功能,故葡萄糖降低。
低钾血症的界值是( )。
血钾的参考范围为3.5~5.5mmol/L。
外斐反应属于( )。
外斐反应属于直接凝集试验,原理:用与立克次体有共同菌体抗原的变形杆菌OX19、OX2、OXK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立克次体抗体。外斐氏反应亦称变形杆菌凝集试验,用以诊断流行性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直接凝集的条件为颗粒型抗原;间接凝集为可溶性抗原与颗粒型载体结合。
不属于免疫检验范畴的是( )。
血气分析属于生物化学检验的内容。
痛风的主要诊断标准是( )。
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UA)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UA是其主要诊断标准。
用黏附贴壁法纯化单个核细胞悬液中的淋巴细胞,被除去的细胞是( )。
在37℃和Ca2+存在时,单核细胞能主动黏附在玻璃、塑料、棉花纤维、葡萄糖凝胶,而淋巴细胞无这种黏附性,因此利用黏附贴壁法、吸附柱过滤法等可从单个核细胞悬液中除去单核细胞。
下列指标中能较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是( )。
内生肌酐清除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将肌酐从一定量血浆中全部清除并由尿排出时被处理的血浆量。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能较早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并估计损伤程度。
在血清学指标中与饮酒量关系最密切的是( )。
γ-GGT与饮酒量关系最密切,其在酒精中毒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
用肉眼可判定抗原抗体反应结果的试验是( )。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称为凝集反应。
临床化学检验的检测对象主要为( )。
临床化学检验能检测人体血液、尿液及各种体液中的各种成分,包括糖、蛋白质、脂肪、酶、电解质、微量元素、内分泌激素等,也包含有肝、肾、心、胰等器官功能的检查。
甲状腺合成T3,T4的过程中摄取和活化的元素是( )。
血小板的功能不包括( )。
血小板的功能包括:黏附功能、聚集功能、释放功能、血块收缩功能。
制备抗血清时免疫动物的选择不用考虑的因素是( )。
免疫动物的选择基本要求:①抗原与免疫动物的种属差异越远越好;②动物必须适龄、健壮、无感染、体重合乎要求;③不同动物对同一免疫原有不同的免疫应答表现。
怀疑血友病,首选的试验是( )。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因子Ⅷ和Ⅺ基因缺陷、突变、缺失、插入等导致凝血活酶生成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甲)、因子Ⅷ缺乏症或AHG缺乏症、血友病B(血友病乙)。实验室检查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正常,APTT延长。
目前检测血清中总蛋白的方法是( )。
某患者,女性,30岁,Hb80g/L,涂片可见椭圆形红细胞增多,若椭圆形红细胞占55%,主要见于( )。
依题意得,贫血患者,涂片见椭圆形红细胞增多占55%,考虑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可达25%~75%)、大细胞贫血(可达25%)、骨髓纤维化、巨幼细胞性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正常人(约占1%,不超过15%)。
体内尿量多少主要取决于( )。
尿量主要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浓缩与稀释功能。
第3管脑脊液用于( )。
腰椎穿刺成功后立即测定脑脊液压力,然后留取脑脊液标本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第1管做病原生物学检验;第2管做化学和免疫学检验;第3管做理学和细胞学检验。
衰老红细胞的破坏主要在( )。
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
患者男,25岁。3天前因“感冒”从养鸡场请假回家休息,吃普通“感冒”药物治疗无效,症状逐渐加重。与之接触的家人无类似症状。此类患者首先需要排除的病原体是( )。
患者,女性,28岁。孕14周,体检尿糖阳性,空腹血糖6.7mmol/L,复查后空腹血糖6.9mmol/L。为确定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建议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是( )。
依题意得,患者出现尿糖,需要进一步检查OGTT试验。OGTT的主要适应证: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感染,出现糖尿者。
男性,21岁,野炊后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明显增加,脓血便。便培养SS琼脂上分离出透明菌落,生化鉴定初筛结果KIA培养基K/A,产酸不产气,H2S(-);MIU试验结果为(---),该致病菌为( )。
依题意得,青壮年,野炊后出现大量脓血便,有里急后重,便培养SS琼脂上分离出透明菌落,生化提示KIA培养基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酸,产酸不产气,H2S阴性;MIU试验阴性,该致病菌为痢疾志贺菌。痢疾志贺菌:①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液体培养基中呈混浊生长,在普通琼脂平板和SS培养基上形成中等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②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吲哚试验阴性,H2S阴性,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产生赖氨酸脱羧酶,不能利用柠檬酸盐,氧化酶试验阴性,动力阴性。
患者,男性,50岁,脾大,血中淋巴细胞比例76%,疑诊多毛细胞白血病,确诊首选的组织化学检查( )。
多毛细胞白血病具有特征的染色是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
临床常用标记的抗体来检测相对应的抗原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 )。
特异性是抗原抗体反应的最主要特征,这种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的超变区之间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确定的,可以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相对应的抗体或抗原。
尿常规检查中,箭头所指的物质是( )。
尿白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呈灰白色,胞质内的颗粒清晰可见。
神经元烯醇化酶的英文缩写是(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中的一种,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
对流感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股负链RNA,简写为ss-RNA,易变异。
制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杯时的材料是( )。
全自动生化分析比色杯的材料多用不吸收紫外光的石英玻璃或塑料。
出现尿量增多、比重增高的疾病是( )
糖尿病时,渗透利尿导致尿量增多,尿中含有葡萄糖使尿液比重增高。
管型形成的基础物质是( )。
T-H蛋白为尿液中黏蛋白的一种,是一种肾特异性蛋白质,为管型的主要基质成分。
骨髓检查的禁忌证有( )。
骨髓检查:①适应证:外周血细胞成分及形态异常;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骨痛、骨质破坏和肾功能异常等化疗后的疗效观察;骨髓活检、造血祖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等等;②禁忌证:有明显出血倾向(如血友病)、晚期妊娠的孕妇做骨髓穿刺术等慎重。
医学昆虫对人体最大危害是( )。
医学昆虫是指骚扰人类安宁,吮吸疾病与病原体的昆虫,包括:蚊、蝇、蚤、臭虫、蜚蠊、蜘蛛、恙螨等。它们可以通过吸血、刺螫、机械携带并传播各种病原体,有些直接寄生致病,有的引起过敏性疾病,有些还可以长期在体内保存病原体,甚至将病原体经卵传递至后代,不仅具有媒介的作用,而且具有宿主的作用。
ELISA试验中最常用的标记酶是( )。
在ELISA中,常用的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P)。应用AP系统,其敏感性一般高于HRP系统,空白值也较低。但由于AP较难得到高纯度制剂,稳定性较HRP低,价格较HRP高,制备酶结合物时得率较HRP低等原因,国内在ELISA中一般均采用HRP。
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三类,分类依据主要是( )。
葡萄球菌根据产生色素不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金黄色色素,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白色色素,腐生葡萄球菌产生柠檬色色素。
对怀疑丙种球蛋白缺陷型的患者应做的检查是( )。
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患者血清中各类Ig含量明显降低,外周血成熟B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几乎为零。怀疑该病者应检测免疫球蛋白。
具有绿脓素的微生物是( )。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色素有绿脓素和荧光素。
蛔虫一般寄生在人的( )。
蛔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夺取营养,也可引起胆道感染、肠梗阻、肠扭结、肠穿孔以及阑尾炎等急腹症,甚至还可钻入肝脏、侵入其他部位引起严重的异位损害。
脑膜炎奈瑟菌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为( )。
脑膜炎奈瑟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常呈双排列,直径约为0.8μm的双球菌。单个菌体呈肾形。成双排列时,两个凹面相对。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有菌毛,新分离菌株有荚膜。
以下属于尿量不增加的情况是( )。
交感神经的兴奋能使膀胱壁松弛,内括约肌收缩,因而阻止小便排出,不使尿量增加。
目前可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是( )。
免疫比浊法可进行定量检测。原理:当抗原与抗体在特殊稀释系统中反应而且比例合适(一般规定抗体过量)时,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稀释系统中的促聚剂(聚乙二醇)的作用下,自液相析出,形成微粒,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当抗体浓度固定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的量随着样品中抗原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也随之增加。通过测定反应液的油度与一系列标准品对照,即可计算出检样中抗原的含量。
艾滋病患者易合并感染的寄生虫是( )。
艾滋病的继发感染中,最常见的是肺孢子虫感染,约占70%~80%,患者可经历一次或多次肺孢子虫感染,约50%死于此感染。
艾滋病的特征免疫学异常是( )。
AIDS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以辅助T细胞CD4减少为主,抑制性T细胞CD8相对增加,CD4与CD8的比例下降(正常人CD4/CD8比为1.75~2.1,而艾滋病患者中其比例小于1.0)。
弗氏完全佐剂的组成包括( )。
弗氏佐剂是现在动物实验中最常用的佐剂,分为不完全弗氏佐剂和完全弗氏佐剂。不完全弗氏佐剂是液体石蜡与羊毛脂混合而成,组分比为(1~5):1,可根据需要而定,通常为2:1。不完全佐剂中加卡介苗(最终浓度为3~20mg/ml)或死的结核分枝杆菌,即为弗氏完全佐剂(CFA)。
L型细菌缺少的结构是( )。
通常将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包括原生质体和原生质球,统称为细菌L型。但严格来说,L型细菌应专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当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一般在普通环境中不能耐受菌体内部的高渗透压而将胀裂死亡,但在高渗环境下,它们仍可存活而成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Wintrobe法HCT测定,女性参考范围为( )。
温氏法(Wintrobe法)HCT测定参考范围:男性0.40~0.54;女性0.37~0.47。
患者,女,30岁,外阴瘙痒伴阴道分泌物增多2个月。妇科检查:外阴充血,阴道内见多量豆渣样分泌物,黏膜红肿。应考虑为( )。
依题意得,患者外阴瘙痒伴阴道分泌物增多2个月,妇检示外阴充血,阴道内见多量豆渣样分泌物(真菌感染),黏膜红肿,考虑为念珠菌阴道炎。
做病毒分离培养的标本,如不能立即送检,则可储存数小时的环境温度为( )。
患者女,40岁。反复黄疸,乏力3年余,加重3个月。实验室检查:WBC8.7×109/L,Hb42g/L,PLT95×109/L,外周血可见晚幼红细胞及晚幼粒细胞,并见红细胞形态异常,直接Coombs试验抗IgG(+),抗C3d型(+)。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由病例可知,贫血患者,直接Coombs试验(+),最可能为自身免疫性贫血。Coombs试验即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检测血液中温反应性抗体的一种方法,也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指标。温抗体中50%以上由IgG介导,其次为IgM,IgA和C3d等。
5岁患儿,发热,咽痛,咳嗽5天,急诊入院,免疫接种史不详。查体:咽后壁、腭弓和悬雍垂等处发现灰白色膜状物,用灭菌棉拭子不易擦掉,可初步诊断为( )。
依题意得,患儿发热、咽痛、咳嗽5天,查体示咽后壁、腭弓和悬雍垂等处发现灰白色膜状物,用灭菌棉拭子不易擦掉,初步诊断为白喉。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
患儿足月顺产,无窒息,第2天出现黄疸,逐渐加重,贫血、嗜睡、肝脾可触及。患者最可能诊断是( )。
依题意得,足月顺产儿,无窒息,第2天出现黄疸,逐渐加重,贫血、嗜睡、肝脾可触及,考虑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症患儿黄疸一般发生在生后2~7天,常随着黄疸加重逐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A项,足月儿生理性黄疸不出现嗜睡、肝脾大,可排除;B项,新生儿肝炎常在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与患者不符;D项,胆道闭锁多在出生后2周始显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与患者不符;E项,先天性心脏病轻者无症状,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与患者不符。
患者女,30岁。因外阴瘙痒2周就诊,其阴道分泌物为白色并有臭味。当医嘱要求进行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时,最合适的营养基是( )。
大多数真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沙保弱培养基,22~28℃生长良好。大多于1~2周出现典型菌落。
患者男,29岁。平时饮食不规律,经常出现胃疼,一次中午饭后胃痛加重而就诊。临床医生要求检测粪便隐血试验,针对此患者的情况,最佳的方法是( )。
依题意得,患者常有胃疼,一次午饭后胃痛加重,考虑溃疡出血,要求检测粪便隐血试验,最佳的方法是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技术。胶体金单克隆抗体结合稳定性好,可定性或半定量测定,判断结果准确;灵敏度高,检测便捷。
患者男,3岁。发热,咳嗽两周。实验室检查:WBC6×109/L,血清IgG抗体滴度1:64,胸片左肺轻度斑片状阴影,诊断为支原体肺炎,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能通过细菌滤器。无细胞壁,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等)是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抗菌药物。
从腹腔感染患者腹腔液中分离出一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在血平板上呈迁徙生长,H2S阳性,它可能是( )。
依题意得,腹腔感染患者腹腔液中分离出一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在血平板上呈迁徙生长),运动活泼(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H2S阳性),它可能是变形杆菌。变形杆菌为活泼运动而又极为多形性的一群肠道菌,具有鞭毛、无荚膜、无芽孢、革兰氏阴性,运动活泼本属细菌的生化特征是:硫化氢阳性,苯丙氨酸脱氢酶阳性,脲酶阳性。
患者男,43岁。2小时前心前区剧烈疼痛就诊,疑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化学心肌相关检查结果中最先出现阳性的检查是( )。
肌红蛋白(MYO或Mb)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患者男,43岁。2小时前心前区剧烈疼痛就诊,疑为急性心肌梗死。确诊心梗最好的生化检查项目是( )。
cTnI具有独特氨基酸序列,有别于骨骼肌肌钙蛋白,具有极高的特异性,是确诊心梗最好的生化检查项目。
患者男,35岁。患严重腹泻、呕吐2天就诊。经医生检查发现,患者出现低血压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大便常规检查为水样便。镜检无RBC,患者自述发病前曾食用未煮熟的虾类。患者粪便进行湿片显微镜检查发现有穿梭样运动的细菌,该患者感染的致病菌是( )。
霍乱弧菌运动极为活泼,呈流星穿梭运动。
患者男,35岁。患严重腹泻、呕吐2天就诊。经医生检查发现,患者出现低血压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大便常规检查为水样便。镜检无RBC,患者自述发病前曾食用未煮熟的虾类。为了筛选培养此病原菌,需将粪便标本接种于何种液体培养基增菌( )。
霍乱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因其他细菌在这一PH不易生长,故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在碱性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圆形,光滑,透明。
患者男,35岁。患严重腹泻、呕吐2天就诊。经医生检查发现,患者出现低血压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大便常规检查为水样便。镜检无RBC,患者自述发病前曾食用未煮熟的虾类。经上述液体培养基增菌后转种庆大琼脂平板,该病原菌在庆大琼脂上菌落形态的特征是( )。
霍乱弧菌在庆大霉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呈灰黑色中心的菌落,这是因为还原培养基中的碲离子为黑色金属碲的缘故。
患者男,老年。自诉排尿困难。体检发现直肠指诊触及前列腺侧叶增大、中间沟平。B超检查发现左侧有2.3cm大小硬结。如果怀疑为前列腺良性增生,应检查的酶是( )。
正常男性血清中酸性磷酸酶1/3~1/2来自于前列腺,在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肥大时ACP明显升高。
患者男,老年。自诉排尿困难。体检发现直肠指诊触及前列腺侧叶增大、中间沟平。B超检查发现左侧有2.3cm大小硬结。如果怀疑为前列腺癌,应检查的标志物是(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有助于筛查前列腺癌,是最重要的早期检测指标。
患者男,老年。自诉排尿困难。体检发现直肠指诊触及前列腺侧叶增大、中间沟平。B超检查发现左侧有2.3cm大小硬结。测定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用的抑制剂是( )。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可被酒石酸抑制,血清加入酒石酸后可测得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活性,总酸性磷酸酶活性减去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活性得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活性。
某患者,RBC3.0×109/L,Hb65g/L,RDW18%,血涂片检查如下图示。
依题意得,贫血患者,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最可能为缺铁性贫血。
某患者,RBC3.0×109/L,Hb65g/L,RDW18%,血涂片检查如下图示。
缺铁性贫血是铁缺乏症的最终阶段,为确诊应进行铁代谢检测。
患者男,65岁。背部疼痛半年有余,时有不规则发热,伴尿频、尿痛感就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白细胞10~15/HP,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在β和γ区之间有一M蛋白39.5%,拟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最有助于确定本病例的诊断( ).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并伴有质的改变,骨髓显示异常浆细胞超过15%有助于该病诊断。
患者男,65岁。背部疼痛半年有余,时有不规则发热,伴尿频、尿痛感就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白细胞10~15/HP,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在β和γ区之间有一M蛋白39.5%,拟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此例M蛋白最不可能是( ).
依题意得,该患者M蛋白含量升高,其最不可能是IgM。MM实验室结果:①血或尿轻链检查敏感性高;②M-成分:血清IgG>3.5g/dL或IgA>2.0g/dL,尿本周蛋白>1g/24h。
患者男,65岁。背部疼痛半年有余,时有不规则发热,伴尿频、尿痛感就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白细胞10~15/HP,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在β和γ区之间有一M蛋白39.5%,拟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假如在病程后期患者高热、咳嗽、两肺有湿啰音,外周血片浆细胞占23%,浆细胞绝对计数2.2×109/L,此时诊断是( )。
浆细胞性白血病起病时,外周血浆细胞>20%或浆细胞绝对值>2.0×109/L,且有形态学异常。
患者女,65岁,因水肿就诊,尿蛋白定性(++)。如果怀疑肾病综合征,应进行的检查是( )。
如果怀疑肾病综合征,应进行尿蛋白定量。肾病综合征(NS)诊断标准:①尿蛋白大于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高脂血症。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患者女,65岁,因水肿就诊,尿蛋白定性(++)。患者可能不会出现的检查结果是( )。
依题意得,患者出现水肿、尿蛋白(++),怀疑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NS)诊断标准:尿蛋白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故血浆蛋白降低。
患者女,50岁,有12年糖尿病史,因昏迷入院,呼吸有烂苹果味。查体血压12/5.3KPa,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尿糖和尿酮体(+++)。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 ).
依题意得,患者有糖尿病史,因昏迷入院,呼吸有烂苹果味,尿糖和尿酮体(+++),初步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女,50岁,有12年糖尿病史,因昏迷入院,呼吸有烂苹果味。查体血压12/5.3KPa,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尿糖和尿酮体(+++)。为了确诊,需进行检查的项目是( ).
依题意得,患者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确诊需测血β-羟丁酸。酮体是三种不同成分的总称,它们是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β-HB)。在严重酸中毒患者,由于酸中毒使体内NADH生成增加,进而促使乙酰乙酸形成β-HB增加,血清β-HB测定主要用于酮症酸中毒的鉴别诊断。
患者女,50岁,有12年糖尿病史,因昏迷入院,呼吸有烂苹果味。查体血压12/5.3KPa,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尿糖和尿酮体(+++)。尿酮体(+++)是由于(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血酮体生成增加,使尿酮排出增多,尿酮体阳性。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是以镧系元素为标记抗体或抗原作为示踪物,并与时间分辨测定技术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放射性微量分析技术。TRFIA中最常用的示踪物是( )。
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标记物是镧系元素,包括铕(Eu3+)、钐(Sm3+)、铽(Tb3+)、钕(Nd3+)和镝(Dy3+)等,它们的荧光寿命较长,尤其是Eu3+和Tb3+的荧光寿命特别长且荧光强。因此,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中多用Eu3+和Tb3+为标记物,其中Eu3+最为常用。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是以镧系元素为标记抗体或抗原作为示踪物,并与时间分辨测定技术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放射性微量分析技术。镧系元素作为示踪物的优点不包括( )。
镧系元素作为示踪物的优点:①镧系元素螯合物的荧光寿命较长(10~1000/μs);②激发光和发射光之间有一个较大的Stokes位移,有利于排除特异荧光的干扰,增强测量的特异性;③镧系元素发光稳定,发射光谱峰范围窄,这有利于降低本底荧光强度,提高分辨率。
患者女,25岁,大便呈黏液样,大便常规检查。红细胞(+)/HP,白细胞(+++)/HP。最可能的初步诊断为( )。
依题意得,年轻患者,大便为黏液脓血便,最可能的诊断为细菌性痢疾。
患者女,25岁,大便呈黏液样,大便常规检查。红细胞(+)/HP,白细胞(+++)/HP。如果上述诊断成立,显微镜下可查见( )。
细菌性痢疾大便可见巨噬细胞,此为诊断依据。
患者女,20岁。16天前在某超市购买一瓶标有“美丽美肤霜”的化妆品,每日化妆时擦拭于面部,一周后面部红肿、皮疹,14天后上肢和胸背部出现严重皮疹、大块水泡和明显渗出,局部皮肤有剥脱,创面护理较好未被感染。询问病史,在此期间患者没有用过其他化妆品,也没有服用过药品。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
由病例可知,年轻女性患者,使用化妆品后,皮肤出现红肿、皮疹、水泡等,考虑为化妆品皮炎(特殊类型接触性皮炎)。
患者女,20岁。16天前在某超市购买一瓶标有“美丽美肤霜”的化妆品,每日化妆时擦拭于面部,一周后面部红肿、皮疹,14天后上肢和胸背部出现严重皮疹、大块水泡和明显渗出,局部皮肤有剥脱,创面护理较好未被感染。询问病史,在此期间患者没有用过其他化妆品,也没有服用过药品。此疾病属于哪一类超敏反应( )。
接触性皮炎是由T细胞介导的Ⅳ型超敏反应。
患者女,20岁。16天前在某超市购买一瓶标有“美丽美肤霜”的化妆品,每日化妆时擦拭于面部,一周后面部红肿、皮疹,14天后上肢和胸背部出现严重皮疹、大块水泡和明显渗出,局部皮肤有剥脱,创面护理较好未被感染。询问病史,在此期间患者没有用过其他化妆品,也没有服用过药品。导致此患者发病的机制属于( )。
依题意得,该患者考虑诊断接触性皮炎,是由T细胞介导的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患者女,PLT电阻抗法结果为59×109/L,光化法结果为10×109/L。若电阻抗法PLT假性增高,可能原因是含( )。
血液分析仪(原理为电阻抗法)不能完全排除非血小板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碎片或杂物)以及血小板聚集的干扰。
患者女,PLT电阻抗法结果为59×109/L,光化法结果为10×109/L。若光化学法PLT测定假性减低,可能原因是标本( )。
使用EDTA-K2抗凝,少数患者血涂片尾部可以看到簇状聚集的血小板,有时还可以看到血小板粘附于白细胞周围,形成所谓的“血小板卫星”,导致血细胞分析仪(原理为光化学法)计数的血小板偏低。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