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

2021《口腔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题1

单选题 1/160
1.

患儿男,1岁半,口内检查发现上下颌乳中切牙和乳侧切牙均已萌出,按照一般乳牙萌出顺序在其口内萌出的下一颗牙为

  • A 上颌乳尖牙
  • B 下颌乳尖牙
  • C 上颌第一乳磨牙
  • D 下颌第一乳磨牙
  • E 下颌第二乳磨牙
单选题 2/160
2.

髁突颈部完全性骨折,造成髁突向前内方移位的原因为

  • A 患侧咬肌的牵拉
  • B 患侧颞肌的牵拉
  • C 患侧翼内肌的牵拉
  • D 患侧翼外肌的牵拉
  • E 患侧蝶下颌韧带的牵拉
单选题 3/160
3.

为了改善美观,应该

  • A 调整牙齿排列位置
  • B 尽量扩大基托面积
  • C 修复前外科去除骨尖骨棱
  • D 改善义齿后牙<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12255097_0.gif'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面形态
  • E 义齿基托厚薄一致
单选题 4/160
4.

属于可动黏膜的是

  • A 唇颊黏膜
  • B 牙槽嵴黏膜
  • C 移形皱襞区黏膜
  • D 口腔黏膜
  • E 破溃黏膜
单选题 5/160
5.

属于副承托区的是

  • A 上颌牙槽嵴
  • B 磨牙后垫
  • C 切牙乳突
  • D 颊侧前庭
  • E 黏液腺导管开口
单选题 6/160
6.

共用题干

男,49岁。缺失,缺牙区牙槽嵴平整,中度丰满,黏膜正常。缺失,一度松动,近中倾斜,X线片显示牙槽骨垂直吸收1/3。

  • A 拔除<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4035120_0_3.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4035120_0_4.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
  • B 保留<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4035120_0_5.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但不作基牙
  • C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4035120_0_6.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只放近中牙合支托
  • D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4035120_0_7.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设计圈形卡环
  • E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4035120_0_8.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冲刺,口腔执业'>设计三臂卡环
单选题 7/160
7.

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中

  • A 腺嘌呤
  • B 鸟嘌呤
  • C 胞嘧啶
  • D 胸腺嘧啶
  • E 尿嘧啶
单选题 8/160
8.

乙酷CoA的代谢去路不包括

  • A 合成脂肪酸
  • B 氧化供能
  • C 合成酮体
  • D 合成胆固醇
  • E 异生为糖
单选题 9/160
9.

下面哪一种化合物不是在嘌呤与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过程中都使用的物质

  • A 谷氨酰胺
  • B 天冬氨酸
  • C 磷酸核糖焦磷酸
  • D 氨基甲酰磷酸
  • E 四氢叶酸衍生物
单选题 10/160
10.

DNA转录合成RNA的原料是

  • A AMP、GMP. CMP、UMP
  • B AMP、GMP、CMP、TMP
  • C ATP、GTP、CTP、UTP
  • D ATP、GTP, CTP、TTP
  • E dATP、dGTP、dCTP、dUTP
单选题 11/160
11.

激活的蛋白激酶C能磷酸化的氨基酸残基是

  • A 酪氨酸/丝氨酸
  • B 酪氨酸/苏氨酸
  • C 丝氨酸/苏氨酸
  • D 丝氨酸/组氨酸
  • E 苏氨酸/组氨酸
单选题 12/160
12.

真核生物的TATA盒是

  • A 转录的起始点
  • B 翻译的起始点
  • C RNA聚合酶与DNA模板稳定结合处
  • D DNA聚合酶的活性中心
  • E DNA合成起始点
单选题 13/160
13.

成熟红细胞的能量来源是

  • A 磷酸戊糖途径
  • B 脂肪酸氧化
  • C 旁路代谢
  • D 糖酵解
  • E 糖的有氧氧化
单选题 14/160
14.

关于结合胆红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和清蛋白结合
  • B 和葡萄糖酵酸结合
  • C 极性强,便于随胆汁排出
  • D 分子小,可被肾小球滤过
  • E 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呈紫红色
单选题 15/160
15.

阿托品滴眼引起

  • A 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
  • B 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痉挛
  • C 扩瞳、眼内压降低、调节麻痹
  • D 缩瞳、眼内压降低、调节麻痹
  • E 缩瞳、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
单选题 16/160
16.

碳酸锂主要用于治疗

  • A 躁狂症
  • B 精神分裂症
  • C 抑郁症
  • D 焦虑症
  • E 失眠
单选题 17/160
17.

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首选

  • A 丙吡胺
  • B 胺碘酮
  • C 维拉帕米
  • D 利多卡因
  • E 普萘洛尔
单选题 18/160
18.

治疗肺炎球菌性肺炎首选

  • A 青霉素
  • B 庆大霉素
  • C 红霉素
  • D 四环素
  • E 氯霉素
单选题 19/160
19.

灭菌的含义是指

  • A 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 B 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 C 物体中无活菌存在
  • D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 E 防止细菌进入人体的操作技术
单选题 20/160
20.

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

  • A 肺炎杆菌
  • B 耐药性痢疾杆菌
  • C 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 D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E 肺炎链球菌
单选题 21/160
21.

BCG属于

  • A 死菌苗
  • B 减毒活疫苗
  • C 类毒素
  • D 抗毒素
  • E 荚膜多糖疫苗
单选题 22/160
22.

心肌炎主要由下列哪一种病毒感染所引起

  • A 脊髓灰质炎病毒
  • B 柯萨奇病毒
  • C 埃可病毒
  • D 轮状病毒
  • E 甲型肝炎病毒
单选题 23/160
23.

含T细胞百分率最高的器官是

  • A 胸腺
  • B 外周血
  • C 扁桃体
  • D 淋巴结
  • E 脾脏
单选题 24/160
24.

受抗原作用能增生分化的细胞是

  • A 单核与巨噬细胞
  • B 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
  • C 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
  • D T细胞与B细胞
  • E K细胞与NK细胞
单选题 25/160
25.

下列关于Ig的特性,错误的是

  • A IgA多为双聚体
  • B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 C 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
  • D 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最早的是IgG
  • E 正常血清中IgE是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
单选题 26/160
26.

下列哪些细胞表达高亲和力的FceRⅠ

  • A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 B 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 C 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 D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 E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单选题 27/160
27.

根据牙齿演化的规律,哺乳动物的牙属于

  • A 单锥体牙
  • B 同形牙
  • C 多牙列
  • D 端生牙
  • E 异形牙
单选题 28/160
28.

呈“十”字形发育沟的牙是

  • A 上颌第一磨牙
  • B 下颌第一磨牙
  • C 上颌第二磨牙
  • D 下颌第二磨牙
  • E 下颌第二前磨牙
单选题 29/160
29.

上颌磨牙的主要功能尖是

  • A 近中颊尖
  • B 近中舌尖
  • C 远中颊尖
  • D 远中舌尖
  • E 第五牙尖
单选题 30/160
30.

防治恒牙早萌的重要环节是

  • A 配戴阻萌器
  • B 控制乳牙根尖周围炎症
  • C 若对颌牙缺失,应防止早萌牙过长
  • D 局部涂氟,预防龋齿
  • E 固定松动的早萌恒牙
单选题 31/160
31.

远中错

  • A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
  • B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
  • C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近中
  • D 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
  • E 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上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
单选题 32/160
32.

正中颌平衡是指下颌在正中位时

  • A 上、下颌后牙间存在着广泛均匀的接触,前牙轻接触
  • B 上、下颌后牙间存在着广泛均匀的接触,前牙间存在同样的接触
  • C 上、下颌前牙间存在着广泛均匀的接触,后牙轻接触
  • D 前后牙<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2861102_0_1.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力相等
  • E 后牙<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2861102_0_2.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力小于前牙<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2861102_0_3.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力
单选题 33/160
33.

后牙运循环中,作为支点的是

  • A 工作侧髁突
  • B 工作侧磨牙
  • C 非工作侧髁突
  • D 非工作侧磨牙
  • E 工作侧尖牙
单选题 34/160
34.

下列髓腔解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青少年恒牙的髓腔比老年人大
  • B 青少年恒牙的髓角高
  • C 青少年恒牙的根管粗
  • D 老年人有时发生髓腔部分或全部钙化堵塞
  • E 乳牙的髓腔绝对比恒牙大
单选题 35/160
35.

眶下孔通入眶下管的方向是

  • A 后、下、外
  • B 后、上、外
  • C 后、下、内
  • D 后、上、内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36/160
36.

在下颌骨内侧面,位于二腹肌窝后上方的腺窝是

  • A 卵圆窝
  • B 舌下腺窝
  • C 下颌下腺窝
  • D 二腹肌窝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37/160
37.

乳突是哪一骨的结构部分

  • A 颞骨
  • B 颧骨
  • C 蝶骨
  • D 枕骨
  • E 舌骨
单选题 38/160
38.

下颌骨髁突的功能面是

  • A 髁突顶部的横嵴
  • B 髁突前斜面
  • C 髁突后斜面
  • D 髁突内斜面
  • E 髁突外斜面
单选题 39/160
39.

咀嚼肌(颞肌、咬肌、翼内肌)的肌力大小排列是

  • A 颞肌最大,咬肌次之,翼内肌最小
  • B 颞肌最大,翼内肌次之,咬肌最小
  • C 咬肌最大,颞肌次之,翼内肌最小
  • D 咬肌最大,翼内肌次之,颞肌最小
  • E 翼内肌最大,咬肌次之,颞肌最小
单选题 40/160
40.

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区是

  • A 关节结节前斜面与髁突前斜面
  • B 关节结节后斜面与髁突横嵴
  • C 关节窝顶与髁突后斜面
  • D 关节窝顶与髁突前斜面
  • E 关节结节后斜面与髁突前斜面
单选题 41/160
41.

腮腺导管口开口于

  • A 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相对应的颊黏膜
  • B 上颌第二前磨牙牙冠相对应的颊黏膜
  • C 上颌第一磨牙牙冠相对应的颊黏膜
  • D 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应的颊黏膜
  • E 上颌第三磨牙牙冠相对应的颊黏膜
单选题 42/160
42.

下颌向前运动时,髁突的运动是

  • A 双侧滑动-双侧转动-双侧转动-双侧滑动
  • B 双侧转动-双侧滑动-双侧转动
  • C 一侧滑动- 一侧转动
  • D 双侧转动-双侧滑动
  • E 双侧滑动-双侧转动
单选题 43/160
43.

下颌牙齿的血液供应来自

  • A 舌动脉
  • B 下唇动脉
  • C 面动脉
  • D 颞浅动脉
  • E 上颌动脉
单选题 44/160
44.

在下颌隆突处注射麻醉剂可以麻醉的神经是

  • A 颊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 B 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 C 下牙槽神经
  • D 颊神经和舌神经
  • E 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单选题 45/160
45.

舌的运动是由什么神经支配的

  • A 舌神经
  • B 舌下神经
  • C 舌咽神经
  • D 面神经分支
  • E 三叉神经分支
单选题 46/160
46.

面神经从茎乳孔穿出处,一般在乳突前缘相当于乳突尖上方约

  • A 0.5cm
  • B 1cm
  • C 1.5cm
  • D 2cm
  • E 2.5cm
单选题 47/160
47.

有关腮腺筋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来自颈深筋膜浅层
  • B 腮腺鞘与腺体结合紧密
  • C 腮腺鞘上部与外耳道软骨紧密相连
  • D 腮腺鞘深层致密
  • E 腮腺鞘发出许多间隔,将腺体分为许多小叶
单选题 48/160
48.

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为

  • A 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 B 耳屏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 C 耳垂至鼻尖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 D 耳屏至鼻尖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
  • E 耳屏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下1/3段
单选题 49/160
49.

最易造成呼吸闲难的间隙感染为

  • A 颊间隙
  • B 咬肌间隙
  • C 翼下颌间隙
  • D 颞浅间隙
  • E 口底多间隙
单选题 50/160
50.

关于边缘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边缘运动是下颂的一种功能性运动
  • B 边缘运动代表了下颌在运动方面的功能的潜力
  • C 边缘运动是指下颌向各方向所作的最大限度运动
  • D 边缘运动表明颞下颌关节、肌肉、韧带的生物学特性
  • E Posselt图形是下颌边缘运动在矢状面的投影
单选题 51/160
51.

口腔颌面颈部动脉来源于

  • A 颈内动脉
  • B 颈外动脉
  • C 锁骨下动脉
  • D A+B
  • E A+B+C
单选题 52/160
52.

保证下颌运动协调的关系是

  • A 双侧颞下颌关节的协调
  • B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2861123_0.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关系的协调
  • C 神经协调控制
  • D 肌肉运动协调
  • E 颞下颌关节、<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2861123_0_1.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和神经肌肉结构三者协调一致
单选题 53/160
53.

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颊舌径、近远中径和髓腔高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颊舌径>近远中径>髓腔高度
  • B 近远中径>颊舌径>髓腔高度
  • C 髓腔高度>颊舌径>近远中径
  • D 颊舌径>髓腔高度>近远中径
  • E 近远中径>髓腔高度>颊舌径
单选题 54/160
54.

颈鞘内包裹的组织不包括

  • A 颈内静脉
  • B 颈内动脉
  • C 迷走神经
  • D 颈外动脉
  • E 颈总动脉
单选题 55/160
55.

上颌中切牙牙冠近中面与远中面比较,错误的是

  • A 两者都是三角形
  • B 近中面大而平,远中面短而突
  • C 近中面大于远中面
  • D 近中面接触区靠近切角,远中面接触区离切角稍远
  • E 远中面接触区靠近切角,近中面接触区离切角稍远
单选题 56/160
56.

与颌面部及颈部的发育关系密切的是

  • A 鳃弓、鳃沟
  • B 咽囊、鳃弓、鳃沟
  • C 鳃沟
  • D 鳃沟、咽囊
  • E 鳃弓、咽囊
单选题 57/160
57.

牙本质、牙髓、牙骨质和牙周膜均来源于

  • A 牙乳头
  • B 牙囊
  • C 外间充质
  • D 间质
  • E 牙上皮
单选题 58/160
58.

观察釉质的组织学结构最常用

  • A 磨片偏光显微镜观察
  • B 脱钙片光镜观察
  • C 脱钙片荧光显微镜观察
  • D 磨片普通光镜观察
  • E 磨片银染光镜观察
单选题 59/160
59.

关于牙髓内细胞正确的选项是

  • A 成纤维细胞较少,牙髓细胞较多
  • B 成纤维细胞又称牙髓细胞
  • C Weil层细胞丰富
  • D 多细胞层主要为成牙本质细胞
  • E 乏细胞层主要是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单选题 60/160
60.

髓周牙本质是指

  • A 成牙本质细胞突周围的牙本质
  • B 罩牙本质
  • C 根部牙本质的透明层
  • D 罩牙本质和透明层以内的牙本质
  • E 小管间牙本质
单选题 61/160
61.

牙髓的细胞间质主要是

  • A 胶原纤维
  • B 弹力纤维
  • C 嗜银纤维
  • D 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
  • E 胶原纤维和嗜银纤维
单选题 62/160
62.

关于牙齿发育,错误的是

  • A 牙胚由牙板及邻近的外胚间充质发育而来
  • B 帽状期成釉器细胞分化为3层
  • C 多根牙的形成是由上皮隔的发育所决定的
  • D 最早形成的牙体组织为釉基质
  • E 牙胚是在成釉器的帽状期形成的
单选题 63/160
63.

口腔黏膜的基本组织结构是

  • A 黏膜上皮
  • B 上皮和同有层
  • C 上皮、同有层和黏膜下层
  • D 上皮和基底膜
  • E 上皮和黏膜下层
单选题 64/160
64.

慢性龈炎沟内上皮深层的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

  • A 中性粒细胞
  • B 浆细胞
  • C T淋巴细胞
  • D B淋巴细胞
  • E 巨噬细胞
单选题 65/160
65.

颌骨骨髓炎是指

  • A 颌骨骨髓的炎症
  • B 颌骨骨质和骨髓的炎症
  • C 颌骨骨膜和骨髓的炎症
  • D 颌骨骨膜、骨密质和骨髓的炎症
  • E 颌骨骨膜的炎症
单选题 66/160
66.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不会出现的异常是

  • A 骨骼异常
  • B 眶距增宽
  • C 颞顶部凹陷
  • D 钙、磷代谢异常
  • E 下颌前凸
单选题 67/160
67.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特发性白色病变

  • A 白色海绵痣
  • B 念珠菌性白斑
  • C leukoplakia
  • D lichen planus
  • E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单选题 68/160
68.

釉丛的高度为

  • A 釉质的全厚
  • B 釉质厚度的1/4~1/3
  • C 釉梭高度的1/2
  • D 釉板高度的1/4
  • E 施雷格板高度的1/5
单选题 69/160
69.

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好发于

  • A 3岁以内
  • B 2岁以内
  • C 4岁以内
  • D 1岁以内
  • E 半岁以内
单选题 70/160
70.

不含肌上皮细胞的唾液腺肿瘤是

  • A 混合瘤
  • B 基底细胞腺瘤
  • C 腺淋巴瘤
  • D 腺样囊性癌
  • E 恶性多形性腺瘤
单选题 71/160
71.

恶性混合瘤可分为

  • A 恶性混合瘤与混合瘤恶变
  • B 高分化型、中分化型和低分化型
  • C 浸润型和非浸润型
  • D 浸润型、非浸润型和转移型
  • E 非侵袭性癌、微侵袭性癌和侵袭性癌
单选题 72/160
72.

下列哪个不属于牙源性纤维瘤的广义概念范畴

  • A 牙源性龈上皮错构瘤
  • B 周边性牙源性纤维瘤
  • C 牙源性颗粒细胞瘤
  • D 非肿瘤性牙滤泡增生
  • E 先天性颗粒细胞瘤
单选题 73/160
73.

釉质的基本结构是

  • A 无釉柱釉质
  • B 釉基质
  • C 釉柱
  • D 釉丛
  • E 釉板
单选题 74/160
74.

牙板的发生始于

  • A 胚胎第2周
  • B 胚胎第3周
  • C 胚胎第4周
  • D 胚胎第5周
  • E 胚胎第6周
单选题 75/160
75.

牙支持组织包括

  • A 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
  • B 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和牙龈
  • C 牙本质、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
  • D 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
  • E 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
单选题 76/160
76.

角化鳞状上皮中,由2~3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质内含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表面为正角化时,此层明显;表面为不全角化时,此层不明显。该层是

  • A 基底层
  • B 棘层
  • C 粒层
  • D 角化层
  • E 中间层
单选题 77/160
77.

在生理情况下牙骨质

  • A 只增生而不吸收
  • B 受压侧增生
  • C 只吸收而不增生
  • D 不断地改建
  • E 不断地重塑
单选题 78/160
78.

免疫荧光检查时,病变上皮细胞之间呈现网状的荧光图形,提示为

  • A 白斑
  • B 类天疱疮
  • C 红斑狼疮
  • D 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
  • E 寻常性天疱疮
单选题 79/160
79.

免疫荧光检查时,病损部位上皮基底膜区域出现翠绿色荧光带,提示为

  • A 白斑
  • B 红斑
  • C 红斑狼疮
  • D 扁平苔藓
  • E 寻常性天疱疮
单选题 80/160
80.

上皮异常增生可表现下列变化,除了

  • A 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
  • B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 C 上皮钉突呈滴状
  • D 核仁增大
  • E 细胞核浓染
单选题 81/160
81.

疱疹是指

  • A 直径在1~3mm左右的水疱
  • B 直径超过5mm的疱
  • C 内容物为浆液的大疱
  • D 内容物为血液的小疱
  • E 内容物为脓液的小疱
单选题 82/160
82.

下列哪个可能是原位癌或早期鳞癌的表现

  • A 均质型红斑
  • B 均质型白斑
  • C 颗粒型红斑
  • D 疣状增生
  • E 多形渗出性红斑
单选题 83/160
83.

可用于鉴別扁平苔藓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特点是

  • A 上皮表面过度角化,可发生糜烂或溃疡
  • B 基底细胞发生液化变性,基底膜不清晰
  • C 患者的自身循环抗体始终为阳性
  • D 可见角质栓塞,血管周围有类纤维蛋白沉积
  • E 上皮下裂隙形成
单选题 84/160
84.

主要显示上、下牙的牙冠部,常用于检查邻面龋的检查方法是

  • A 下颌横断咬合片
  • B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2861156_0.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翼片
  • C 曲面体层片
  • D 根尖片
  • E 华特位片
单选题 85/160
85.

真核mRNA的转录后加工

  • A 切除部分肽链
  • B 3'-末端加-CCA
  • C 3'-末端加polyA
  • D 45 SrRNA的剪切
  • E 亚单位的聚合
单选题 86/160
86.

真核tRNA的转录后加工

  • A 切除部分肽链
  • B 3'-末端加-CCA
  • C 3'-末端加polyA
  • D 45S rRNA的剪切
  • E 亚单位的聚合
单选题 87/160
87.

真核rRNA的转录后加工

  • A 切除部分肽链
  • B 3'-末端加-CCA
  • C 3'-末端加polyA
  • D 45 SrRNA的剪切
  • E 亚单位的聚合
单选题 88/160
88.

蛋白质翻译后加工

  • A 切除部分肽链
  • B 3'-末端加-CCA
  • C 3'-末端加polyA
  • D 45 SrRNA的剪切
  • E 亚单位的聚合
单选题 89/160
89.

能使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翻转的药物是

  • A 普萘洛尔
  • B 阿托品
  • C 酚妥拉明
  • D 苯海拉明
  • E 卡托普利
单选题 90/160
90.

易诱发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是

  • A 普萘洛尔
  • B 阿托品
  • C 酚妥拉明
  • D 苯海拉明
  • E 卡托普利
单选题 91/160
91.

秋冬季婴幼儿腹泻常见的病原体是

  • A 脊髓灰质炎病毒
  • B 柯萨奇病毒
  • C 轮状病毒
  • D 埃可病毒
  • E 杯状病毒
单选题 92/160
92.

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

  • A 脊髓灰质炎病毒
  • B 柯萨奇病毒
  • C 轮状病毒
  • D 埃可病毒
  • E 杯状病毒
单选题 93/160
93.

面有一个中央窝,一个近中窝的牙是

  • A 上颌侧切牙
  • B 下颌第二前磨牙
  • C 上颌尖牙
  • D 上颌第一磨牙
  • E 下颌第一磨牙
单选题 94/160
94.

面有一个中央窝,一个远中窝的牙是

  • A 上颌侧切牙
  • B 下颌第二前磨牙
  • C 上颌尖牙
  • D 上颌第一磨牙
  • E 下颌第一磨牙
单选题 95/160
95.

面只有一个窝的牙是

  • A 上颌侧切牙
  • B 下颌第二前磨牙
  • C 上颌尖牙
  • D 上颌第一磨牙
  • E 下颌第一磨牙
单选题 96/160
96.

上颌神经出颅

  • A 破裂孔
  • B 卵圆孔
  • C 眶上裂
  • D 圆孔
  • E 颈动脉孔
单选题 97/160
97.

下颌神经出颅

  • A 破裂孔
  • B 卵圆孔
  • C 眶上裂
  • D 圆孔
  • E 颈动脉孔
单选题 98/160
98.

鼻翼耳平线与眶耳平面的交角约为

  • A 15°
  • B 60°
  • C 70°
  • D 80°
  • E 140°
单选题 99/160
99.

上颌中切牙的长轴与眶耳平面的唇向交角约为

  • A 15°
  • B 60°
  • C 70°
  • D 80°
  • E 140°
单选题 100/160
100.

上颌中切牙的长轴与下颂中切牙的长轴的舌向交角约为

  • A 15°
  • B 60°
  • C 70°
  • D 80°
  • E 140°
单选题 101/160
101.

上颌中切牙的唇面线与眶耳平面的交角约为

  • A 15°
  • B 60°
  • C 70°
  • D 80°
  • E 140°
单选题 102/160
102.

上颌牙槽突与水平面构成的交角约为

  • A 15°
  • B 60°
  • C 70°
  • D 80°
  • E 140°
单选题 103/160
103.

上述哪种肿瘤的组织发生来自闰管储备细胞

  • A 皮脂腺腺瘤
  • B 嗜酸性腺瘤
  • C 黏液表皮样癌
  • D Warthin瘤
  • E 多形性腺瘤
单选题 104/160
104.

上述哪种肿瘤的组织发生最可能来自导管上皮细胞

  • A 皮脂腺腺瘤
  • B 嗜酸性腺瘤
  • C 黏液表皮样癌
  • D Warthin瘤
  • E 多形性腺瘤
单选题 105/160
105.

上述哪种肿瘤的组织发生来自纹管细胞

  • A 皮脂腺腺瘤
  • B 嗜酸性腺瘤
  • C 黏液表皮样癌
  • D Warthin瘤
  • E 多形性腺瘤
单选题 106/160
106.

上述哪种肿瘤的组织发生来自排泄管基底细胞

  • A 皮脂腺腺瘤
  • B 嗜酸性腺瘤
  • C 黏液表皮样癌
  • D Warthin瘤
  • E 多形性腺瘤
单选题 107/160
107.

在唾液腺中,上述哪种肿瘤的组织发生可能与组织迷走有关

  • A 皮脂腺腺瘤
  • B 嗜酸性腺瘤
  • C 黏液表皮样癌
  • D Warthin瘤
  • E 多形性腺瘤
单选题 108/160
108.

形成横面裂

  • A 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 B 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或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 C 侧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 D 前腭突与上颂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
  • E 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
单选题 109/160
109.

形成腭裂

  • A 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 B 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或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 C 侧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 D 前腭突与上颂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
  • E 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
单选题 110/160
110.

形成唇裂

  • A 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 B 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或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 C 侧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 D 前腭突与上颂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
  • E 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
单选题 111/160
111.

形成斜面裂

  • A 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 B 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或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 C 侧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 D 前腭突与上颂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
  • E 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
单选题 112/160
112.

形成上颌裂

  • A 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 B 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或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 C 侧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 D 前腭突与上颂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
  • E 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
单选题 113/160
113.

患者,男,25岁,非洲人,患有镰状细胞贫血,其发病原因是血红蛋白一级结构发生了改变。正常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O2的功能,当第一个O2与Hb结合后可引起Hb构象变化,导致其他氧的快速结合,这种现象称为

  • A 变构激活
  • B 变构抑制
  • C 协同效应
  • D 变构效应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14/160
114.

临床上肝硬化晚期患者机体多种功能受到影响,其中出现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是

  • A 肠道吸收糖减少
  • B 糖原分解能力降低
  • C 糖异生减少
  • D 脂肪动员减少
  • E 合成脂肪增加
单选题 115/160
115.

以15N、14C标记的氨基酸饲养犬,然后观察其尿排泄物中含15N、14C双标记的化合物。可发现含量最多的是

  • A 尿酸
  • B 尿素
  • C 肌酐
  • D β-丙氨酸
  • E 尿胆素
单选题 116/160
116.

镰状细胞贫血是因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β链第6位氨基酸改变,表现为

  • A 天冬氨酸变为缬氨酸
  • B 缬氨酸变为谷氨酸
  • C 谷氨酸变为缬氨酸
  • D 缬氨酸变为谷氨酰胺
  • E 谷氨酰胺变为缬氨酸
单选题 117/160
117.

下列基因结构特点不属于真核基因的是

  • A 基因组结构庞大
  • B 重复序列丰富
  • C 转录产物为多顺反子
  • D 内含子与外显子相间排列
  • E 不同的剪接方式可产生不同的mRN
单选题 118/160
118.

下列对DNA克隆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限制性内切酶在特定的位置上切割质粒和供体DNA分子
  • B 载体DNA和供体DNA在连接酶的作用下末端相连形成重组DNA
  • C 除质粒外,λ噬菌体可作为重组DNA的载体
  • D 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菌通常可根据载体对抗生素的抗性来进行
  • E 以质粒为载体构建的重组DNA分子引入宿主细胞时需与宿主DNA结合
单选题 119/160
119.

失眠症患者使用镇静催眠药,用药后患者睡眠得到改善,但晨起有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现象,这些反应称为药物的

  • A 副作用
  • B 毒性反应
  • C 过敏反应
  • D 后遗效应
  • E 高敏反应
单选题 120/160
120.

患者,女,29岁,因工作压力大,出现恐惧、紧张、忧虑、不安和心慌等症状,诊断为焦虑症,应首选

  • A 巴比妥钠
  • B 吗啡
  • C 水合氯醛
  • D 氯丙嗪
  • E 地西泮
单选题 121/160
121.

有关质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 B 是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 C 具有自主复制的能力
  • D 是细菌必不可少的结构
  • E 可自行丟失或人工处理消除
单选题 122/160
122.

麻疹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

  • A 人是唯一自然宿主
  • B 感染类型多为隐性感染
  • C 飞沫或接触传播
  • D 有两次病毒血症
  • E Koplik斑有早期诊断意义
单选题 123/160
123.

新生儿先天性胸腺缺陷

  • A 影响体液免疫
  • B 细胞免疫正常
  • C 体液免疫正常
  • D 致严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缺陷
  • E 只影响细胞免疫
单选题 124/160
124.

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

  • A IgM
  • B IgG
  • C Ig
  • D Ig
  • E Ig
单选题 125/160
125.

患者,男,17岁,近来饮冷水时有左上后牙一过性疼痛。检查发现:左上第一磨牙近中邻面有深龋洞,在治疗这个龋过程中,最易出现意外穿髓的部位是

  • A 近中颊侧髓角和远中颊侧髓角
  • B 近中舌侧髓角和远中舌侧髓角
  • C 近中颊侧髓角和近中舌侧髓角
  • D 远中颊侧髓角和远中舌侧髓角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26/160
126.

患者,男,50岁,左上中切牙有深楔状缺损,可探及露髓孔,探无感觉,X线检查发现根尖有大面积阴影。在进行根管治疗时,有关开髓部位的选择正确的是

  • A 由于楔状缺损部位已经通髓腔,可从楔状缺损处制备进入髓腔的洞形
  • B 由于切牙的舌面窝髓壁薄,可以从舌面窝向牙颈部方向钻入
  • C 由于切牙的髓腔形态与切牙的外形基本一致,可以从切端开始向牙根方向钻入
  • D 只要能进入髓腔的任何一部位都可以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27/160
127.

患者,女,25岁,因重度四环素牙,欲行切牙贴面修复。临床检査发现:除牙齿颜色呈深褐色外,无明显牙体缺损,在制作树脂贴面形成中切牙唇面外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中边缘嵴和远中边缘嵴一样,比较直
  • B 切缘与近远中边缘嵴都成直角
  • C 颈缘呈直线形
  • D 切缘与远中边缘嵴所成的角度比与近中边缘嵴所成的角度要圆钝
  • E 切缘与近中边缘嵴成钝角
单选题 128/160
128.

患者,男,30岁,因外伤右侧上领中切牙和侧切牙冠折断,经完善根管治疗及桩核修复后,开始进行烤瓷冠修复。临床检査发现上颌牙弓排列整齐,外形正常,前牙呈浅覆、浅覆盖关系。在形成中切牙及侧切牙冠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上颌侧切牙外形与中切牙外形相似,但体积稍小,形态窄而长
  • B 上颌侧切牙的唇面比中切牙窄小而圆突,发育沟不如中切牙明显
  • C 中切牙和侧切牙舌面的边缘嵴都很明显,而且两者的舌面窝的窄深程度基本一样
  • D 侧切牙切嵴向远中舌侧的倾斜度较中切牙大
  • E 上颂侧切牙邻面三角形的唇缘较中切牙圆突
单选题 129/160
129.

某医生用拔牙钳先后拔除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时,发现他在同样施用旋转的方式,而且拔牙钳安放位置正确,施力的大小和速度基本一致情况下,侧切牙的牙根尖1/3折断在牙槽窝内,分析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 侧切牙的牙根比中切牙的牙根更易折断
  • B 侧切牙牙根尖1/3常有弯曲,施用旋转力拔除时较易折断
  • C 拔除侧切牙时,旋转力施用不够
  • D 与拔除中切牙和侧切牙的先后顺序有关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30/160
130.

患者,68岁,因牙齿缺失,欲行义齿修复,自述多年来口内多数牙都因龋坏松动拔除或自行脱落。临床检查发现:口内仅剩4个尖牙,而且松动度在Ⅰ 度以内,除牙尖有明显磨耗外,无龋坏。4个尖牙之所以还能留在口内的原因,从牙体解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 尖牙位于口角,口角有促进牙齿自洁的作用
  • B 尖牙的牙根长,而且牙冠各面光滑,自洁作用好
  • C 尖牙的作用是穿刺和撕裂食物,这种作用有利于牙齿稳固
  • D 从牙体解剖的角度无法说尖牙比其他牙在口内保留时间更长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31/160
131.

患者,男,50岁,因深楔状缺损,致左侧上颌尖牙牙冠折断。现巳行完善根充及粧核修复,即将开始用冠修复尖牙外形。临床检查发现,尖牙在牙弓中的位置及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对侧尖牙外形正常,在形成冠外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邻面与侧切牙相邻面比与前磨牙相邻面更为突出且短小
  • B 从唇面观,近中牙尖嵴比远中牙尖嵴更长
  • C 在舌窝中央,没有明显的纵嵴出现
  • D 与侧切牙的接触区距牙尖嵴近,与前磨牙的接触区距牙尖嵴远中而且偏舌侧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32/160
132.

某一患者的上颌第一前磨牙因深楔状缺损露髓需行开髓治疗,在面开髓过程中破坏上颌第一前磨牙面的解剖结构有

  • A 颊尖,舌尖
  • B 颊尖三角嵴,中央窝,近中沟,近中边缘嵴
  • C 颊尖三角嵴,舌尖三角嵴,中央沟
  • D 舌尖三角嵴,舌尖,近中沟,远中沟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33/160
133.

某一患者的上颌第一前磨牙因邻面深大龋坏,导致慢性牙髓炎,需开髓进行牙髓治疗,在探查根管的过程中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 上颌第一前磨牙其根管多为近远中径窄、颊舌径宽的单根管,少数为双根管
  • B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多数情况下为颊舌侧双根管,仅少数为单根管
  • C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舌侧根管,较颊侧根管细小
  • D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为颊侧双根管,舌侧单根管,且很细小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34/160
134.

某一年轻患者的下颌第一前磨牙面因釉质发育不全,继发龋坏,导致面形态丧失,在用高嵌体恢复面形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2861210_0_3.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面呈方圆形,颊尖与舌尖基本一致
  • B 颊尖与舌尖均偏近中
  • C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2861210_0_4.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面中央有中央窝
  • D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92/2861210_0_5.jpg' alt='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 title='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章节练习,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面中央没有明显的嵴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35/160
135.

某一患者的右上第一恒磨牙隐裂,经牙髓治疗后,将行冠修复,在形成冠面形态时,第一恒磨牙面的斜嵴连接的是哪两个牙尖

  • A 近中颊尖与远中颊尖
  • B 近中颊尖与近中舌尖
  • C 近中颊尖与远中舌尖
  • D 近中舌尖与远中颊尖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36/160
136.

患者,女,30岁,因右下中切牙龋坏发展成根尖周炎后,经过一次根管充填治疗,但患者的症状时有反复,叩痛不能完全消除已有近2个月,这种情况下,可能的原因是

  • A 观察时间不够长
  • B 下颌中切牙,可能有唇、舌侧两个根管,遗留一个根管未治疗
  • C 应用药物性充填材料充填根管
  • D 只有拔除了患牙,才能去除根尖病变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37/160
137.

患儿,男,25天,出生后几天即发现下颌萌出一颗牙齿。最准确的诊断是

  • A 诞生牙
  • B 新生牙
  • C 乳牙结构异常
  • D 乳牙异位萌出
  • E 畸形牙
单选题 138/160
138.

某患者因左侧牙痛,伴冷热刺激痛、夜间痛,来急诊治疗。经检查,诊断为急性牙髓炎,经开髓开放后,疼痛立刻减轻。有关这段病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牙髓发炎时,不易建立适宜的引流,致使牙髓腔内压力增高,引起疼痛
  • B 当牙髓发炎时,由于血管充血扩张,渗出液聚集增多,周围又为无弹性的组织,所以引起髓腔内压力增高
  • C 髓腔内的神经组织,对炎症物质的敏感程度比身体其他部位要高
  • D 开髓后,髓腔内压力减低,所以疼痛也可以马上缓解
  • E 经医生治疗后,患者的情绪有所好转,所以疼痛会缓解
单选题 139/160
139.

患者,男,30岁,因右侧牙痛,伴冷热剌激痛、放射痛、夜间加重,来院治疗,检査后确定为右卞第二前磨牙急性牙髓炎。但检查未见右下第二前磨牙有楔状缺损,深龋洞及深牙周袋,只见其耠面中央有一环形黄色结构。这时可考虑下列哪种原因可能引起牙髓炎

  • A 逆行性牙髓炎
  • B 咬合创伤
  • C 下颌第二前磨牙的畸形中央尖磨穿,引起牙髓感染
  • D 无法确定病因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40/160
140.

  • A 根尖周炎
  • B 牙周炎
  • C 充填物造成的早接触点
  • D 磨牙症
  • E 精神紧张
单选题 141/160
141.

患者,男,50岁,因下颌不能闭合来口腔急诊就诊。患者在晚间打哈欠时(大张口)感到两侧TMJ区疼痛,随后不能闭口。临床检查可见前牙呈开耠、反耠。下颌前伸,两颊变平,耳屏前方触诊有凹陷。患者为何种类型的TMJ脱位,髁突位于何处

  • A 前脱位,髁突位于关节结节的前上方
  • B 前脱位,髁突位于关节结节的下方
  • C 后脱位,髁突位于关节结节的后上方
  • D 后脱位,髁突位于关节窝的后方
  • E 后脱位,髁突位于关节窝的后下方
单选题 142/160
142.

患牙浮起、松动,局部黏膜明显红肿,伴全身不适、发热及淋巴结肿大。X线示根尖周透射影。镜下见根尖周牙周膜坏死、液化形成大脓肿。周围牙槽骨骨髓腔中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这是

  • A 急性根尖周炎
  • B 慢性根尖周肉芽肿
  • C 慢性根尖周脓肿
  • D 致密性骨炎
  • E 牙周脓肿
单选题 143/160
143.

患者,男,10岁,右下颌骨肿胀不适半年。X线片示骨穿凿性破坏。镜下见病变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聚集,组织细胞细胞质丰富,有核沟,核仁明显,细胞核及细胞质CD1α阳性染色。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可见。病理诊断应为

  • A 巨颌症
  • B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C 骨巨细胞瘤
  • D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 E 骨巨细胞肉芽肿
单选题 144/160
144.

前牙区牙龈肿物镜下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中见大量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有出血灶并见巨噬细胞和炎症细胞。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 A 增生性牙龈炎
  • B 先天性牙龈瘤
  • C 纤维性牙龈瘤
  • D 巨细胞性牙龈瘤
  • E 肉芽肿性牙龈瘤
单选题 145/160
145.

患者,男,43岁,双侧腮腺区弥漫性肿大8年,反复发作,有胀痛感,唾液混浊黏稠。病理检查见导管上皮增生,囊性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滤泡。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流行性腮腺炎
  • B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 C 急性腮腺炎
  • D 涎石病
  • E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单选题 146/160
146.

患者,女,60岁,下颌下包块3年,疼痛。镜下见瘤细胞大致可分为腔上皮和肌上皮细胞,核着色深,核分裂象罕见。结构上有管状、实性小条索或团块,多数为筛状结构,可见瘤细胞浸润神经和血管。上述所见符合

  • A 混合瘤
  • B 恶性混合瘤
  • C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 D 腺样囊性癌
  • E 乳头状囊腺瘤
单选题 147/160
147.

患者,男,35岁,腭部黏膜溃瘍6周,位于硬、软腭交界处,溃疡表面呈火山口样。镜下见溃瘍周围的表面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腺小叶坏死,腺导管有明显的鳞状化生,形成大小不等的上皮岛,腺体内见弥漫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 A 变性型唾液腺肿大症
  • B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 C 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
  • D 坏死性唾液腺化生
  • E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单选题 148/160
148.

黏液表皮样癌中黏液细胞不足10%,肿瘤主要由中间细胞或表皮样细胞实性团块组成。病理诊断应为

  • A 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 B 中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 C 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 D 黏液表皮样瘤
  • E 中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
单选题 149/160
149.

患者,女,41岁,右下颌磨牙区膨胀I年,X线片见不规则透射区并含大小不等的不透光区。肉眼观察肿物呈实性,镜下肿瘤由片状或岛状多边形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桥清晰,肿瘤细胞及细胞核有多形性,但核分裂象罕见。肿瘤组织内见嗜酸性均质状物质,并有同心圆形钙化。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 A 成釉细胞瘤
  • B 牙源性钙化囊肿
  • C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 D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 E 牙源性鳞状细胞瘤
单选题 150/160
150.

自觉症状不明显,可有咀嚼不适或乏力,或有叩痛,X线片见根尖周呈边界模糊的不规则透射影,周围骨质疏松呈云雾状。镜下见炎性肉芽组织内部出现液化坏死伴大量泡沫细胞,根尖牙骨质和牙槽骨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这是

  • A 慢性根尖周囊肿
  • B 慢性根尖周肉芽肿
  • C 慢性根尖周脓肿
  • D 致密性骨炎
  • E 慢性牙髓炎
单选题 151/160
151.

患者,男,60岁,左侧颊部红白色斑块半年不消失,擦不掉。镜下见上皮分层消失,病变细胞充满上皮全层,细胞形态不一,核分裂象易见,基底膜完整。上述表现符合

  • A 鳞状细胞癌
  • B 基底细胞癌
  • C 原位癌
  • D 中度上皮异常增殖
  • E 上皮增生
单选题 152/160
152.

患者,男,56岁,右腮腺区渐进性增大肿块,界限清楚,无其他不适。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成导管、实性片块、黏液样和软骨样结构,部分区瘤细胞异型,偶见核分裂象,上皮与黏液样组织互相移行,肿瘤有包膜但不完整,且肿瘤细胞浸润包膜。上述所见符合

  • A 多形性腺瘤
  • B 黏液表皮样癌
  • C 多形性腺瘤,有恶变倾向
  • D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 E 肌上皮癌
单选题 153/160
153.

患者,女,25岁,口底肿胀,肉眼观囊腔内充满豆腐渣样物质。镜下见角化复层扁平上皮衬里,囊壁内未见皮肤附属器。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 A 表皮样囊肿
  • B 皮样囊肿
  • C 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 D 皮脂腺囊肿
  • E 皮脂腺腺瘤
单选题 154/160
154.

腮腺肿瘤,生长缓慢,近期有疼痛史。镜下见肿瘤细胞为立方形或圆形,形成大小不等的腺样结构,其中许多腺腔扩大呈囊状,肿瘤细胞形成乳头状突起突入囊腔。部分区见病变累及邻近组织。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 A 非特异性腺癌
  • B 未分化癌
  • C 乳头状囊腺癌
  • D 黏液表皮样癌
  • E 唾液腺导管癌
单选题 155/160
155.

X线见患牙髓腔边缘有不规则增大的透射区。镜检可见牙髓部分或全部由增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弥漫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等构成的肉芽组织取代。牙髓腔面牙本质有吸收,呈不规则凹陷。其病理诊断为

  • A 急性牙髓炎
  • B 慢性牙髓炎
  • C 根尖周囊肿
  • D 牙内吸收
  • E 牙髓纤维样变
单选题 156/160
156.

患牙严重龋坏,X线可见根尖区界限清晰的透射影。根尖区组织镜下表现:病变为炎性肉芽组织,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散在浸润,其内可见不规则上皮岛,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呈灶性分布,含铁血黄素和胆固醇结晶沉着。其病理诊断为

  • A 根尖周肉芽肿
  • B 急性根尖周炎
  • C 牙槽脓肿
  • D 根尖周囊肿
  • E 根尖周脓肿
单选题 157/160
157.

患牙龋坏严重,有反复牙痛史和肿胀史,患牙颊侧龈黏膜可见一肉芽状瘘口。拔除患牙可见根尖粗糙不平,有污秽分泌物,根尖区牙周膜内脓肿形成,周围为炎性肉芽组织。病理诊断为

  • A 根尖周肉芽肿
  • B 急性根尖周炎
  • C 牙槽脓肿
  • D 根尖周囊肿
  • E 根尖周脓肿
单选题 158/160
158.

患者,女,27岁,妊娠3个月,下前牙龈乳头增大呈半球形。镜下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胶原纤维变性水肿,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其病理诊断为

  • A 慢性牙周炎
  • B 慢性龈炎
  • C 龈增生
  • D 浆细胞龈炎
  • E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单选题 159/160
159.

关于先天性梅毒牙,不正确的是

  • A 牙冠形成期梅毒螺旋体侵入牙囊所致
  • B 牙乳头增生突入成釉器
  • C 牙囊慢性炎症及纤维化
  • D 釉质表面呈不规则小结节
单选题 160/160
160.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C3转化酶是

  • A
  • B
  • C
  • D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