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混凝土在单调加荷受压时的应力-应变曲线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的论述,正确的是( )。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可延缓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节约钢筋、减轻自重、克服了钢筋混凝土的主要缺点,故可用来建造大跨度或受力很大的构件。虽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具有以上优点,但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能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后张法适用于大型预应力构件施工。
我国规范度量结构构件可靠度的方法是( )。
若水准尺上一次观测的中误差为±1.0mm,则采用两次仪器高法测得的每站高差中误差为( )mm。
有导线点1、2、3,已知α12=73°10′00″,2点处转折角为右角,β右=162°20′00″,则α23应为( )。
从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做水准测量,最后又回到原水准点,这称为( )。
测量时,一系列水准点构成水准路线和水准网。闭合水准路线是从某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某一路线,测定若干个高程待定的水准点,最后仍回到出发的水准点;附合水准路线是从某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某一路线,测定若干个高程待定的水准点,最后联测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支水准路线是从某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某一路线,测定若干个高程待定的水准点,其路线既不闭合也不附合。
偶然误差的特性是( )。(1)累积性;(2)有界性;(3)小误差密集性;(4)符号一致性;(5)对称性;(6)抵偿性。
偶然误差的特性包括:①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一定的界限,即有界性;②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或然率大,即小误差密集性;③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或然率相等,即对称性;④当观测次数趋于无穷大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的极限为零,即抵偿性。
自记雨量计有三种类型,不包括( )。
常用的自记雨量计有三种类型:称重式、虹吸式(浮子式)和翻斗式。不包括自动式。
枯水调查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历史( )。
为了正确拟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取得枯水资料具有重要意义,故枯水调查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历史上的最低水位。
降水的特征常用几个基本要素来表示,不包括( )。
降水是指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如雨、雪、雾、雹、露、霜等。降水的特征常用的几个基本要素有: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面积及暴雨中心等。
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最大毛管悬着水量称为( )。
田间持水量是指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最大毛管悬着水量。最大分子持水量是指土粒分子力所结合的水分的最大量称。在饱和空气中,土壤能够吸附的最大水汽量称为最大吸湿量。凋萎含水量是指土壤对水分的吸力等于l5个大气压时的土壤含水量。
降雨深相比其产生的径流深( )。
径流系数n是指某时段内的径流深R与形成该时段径流量的相应降雨深度P之比值,其计算公式为n=R/P,因为径流系数n要小于1,故而降雨深度P要大于径流深R。
大河上测量起点距常用仪器不包括( )。
大河上常用仪器测角交会法,常用仪器为经纬仪、平板仪、六分仪等。
河流不都具有( )。
没有河口或汇入湖泊的河流,称为内陆河,一般内陆河不具有河口,故河流不都具有河口
降水按空气抬升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分成的四种类型,不包括( )。
降水通常按空气抬升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分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气旋雨等四个类型,不包括雷降雨。
降雨径流相关图是以次降雨量为纵坐标,相应的次径流深为横坐标,降雨开始时的( )为参数建立起来的。
为推算历史洪水洪峰流量,不需要进行( )。
洪水调查工作包括调查洪水痕迹、洪水发生的时间、灾情测量、洪水痕迹的高程;调查河段的河槽情况及流域自然地理情况;测量调查河段的纵横断面。
实用中一般假定流域蒸散发量E与流域蓄水量W( )。
对缺乏实测径流资料的小流域,设计年径流估算常采用的方法不包括( )。
在部分中小设计流域内,有时只有零星的径流观测资料,且无法延长其系列,甚至完全没有径流观测资料,则只能利用一些间接的方法,对其设计径流量进行估算。采用这类方法的前提是设计流域所在的区域内,有水文特征值的综合分析成果,或在水文相似区内有径流系列较长的参证站可资利用。采用的方法包括参数等值线图法、经验公式法、水文比拟法。
下列四种钢筋中,强度较高、可自行加工成材、成本较低、发展较快,适用于生产中小型预应力构件的是( )。
热轧钢筋中只有Ⅳ级钢筋可用作预应力钢筋,但塑性、可焊性较差,不易加工;冷拔低碳钢丝是将直径为6.5~8mm的Q235热轧盘条钢筋,经冷拔加工而成,分为甲、乙两级,甲级丝可适用于作预应力筋,适用于生产中小型预应力构件,乙级丝适用于作焊接网、焊接骨架、箍筋和构造钢筋;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适用于大荷载、大跨度及需曲线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下列( )不属于影响木材强度的因素。
影响木材强度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强度随水分的增多而下降;②环境温度,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③负荷时间,即外力作用时间;④缺陷,即疵病。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是( )。
混凝土耐久性能主要包括: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以及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等。影响这些性能的关键因素是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孔隙特征。
石灰不适用于( )。
石灰在建筑业中主要用来配制各种砂浆,如砌筑用的混合砂浆、抹面砂浆;作基础垫层和路基的石灰土和三合土;可配成石灰乳液,作涂料粉刷内墙;还可制作灰砂砖等。但石灰耐水性差,受潮会溶解,强度下降,在水中会溃散,不宜用来防水。
铝酸盐水泥( )与硅酸盐水泥混用。
铝酸盐水泥严禁与硅酸盐水泥或石灰混用。因为这样易使铝酸盐水泥出现瞬凝;且由于生成高碱性的水化铝酸钙,易使结构发生开裂甚至破坏。
在使用了活性骨料时,为防止碱骨料反应破坏,应选用( )。
采用活性骨料时,应尽量控制混凝土中总的碱量。选择低碱水泥(含碱量≤0.6%);在保证混凝土质量前提下,降低水泥用量;掺外加剂时,也必须控制外加剂的含碱量。
硅酸盐水泥适用于( )。
硅酸盐水泥具有凝结快、强度高、抗冻性好、耐腐蚀性差、耐热性差、水化热高等特点,适用于高强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早强要求高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混凝土工程。
配制大流动性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剂是( )。
减水剂多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掺入到混凝土中后,表面发生活性作用,使水泥的絮凝结构解体,释放出游离水分,从而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同时黏聚性和保水性也得到改善。
快硬硅酸盐水泥相对硅酸盐水泥而言,其熟料矿物的相对含量的改变是( )。
已知某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5,单位体积混凝土用水量为180kg,砂率为33%,混凝土拌和物形成后实测其体积密度为2400kg/m3,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 )。
养护温度(t)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是( )。
温度对水泥水化有显著影响。温度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强度发展快,但对后期强度发展不利;温度较低,水化缓慢,混凝土强度发展较慢,但有利于后期强度的发展。当温度降低至冰点以下,混凝土强度停止发展,孔隙内水分结冰膨胀,产生巨大压力,混凝土结构遭受破坏,使已获得的强度受到损失。
通过高速水流的固体边界不容易发生空蚀破坏区域的是( )。
固体表面平滑的部位不易发生空蚀破坏。
测得液体某点的绝对压强为200mm水银柱高,问:若以水柱高表示为( )。
恒定总流连续方程形式为( )。
从力学角度看,弗劳德数所表示的两种力的对比关系是( )。
当管道尺寸及粗糙度一定时,随着流量的加大,紊流流区的变化是( )。
水跌是明渠水流从( )的水力突变现象。
水跌是水流由缓流状态过渡到急流状态时产生的局部水力现象。
均匀流断面和渐变流断面上的动水压强( )。
均匀流是指流线是相互平行直线的流动。过水断面上的动水压强分布规律与静水压强分布规律相同,即在同一过水断面上z+p/γ=常数,但是不同过水断面上这个常数不相同,它与流动的边界形状变化和水头损失等有关。渐变流是指流线几乎是平行的直线(如果有弯曲其曲率半径很大,如果有夹角其夹角很小)的流动。由于流线近乎是平行直线,则流动近似于均匀流,所以可以近似地认为渐变流过水断面上的动水压强也近似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即z+p/γ=常数。但是此结论只适合于有固体边界约束的水流,在管路出口断面上的动水压强就不符合静水压强分布规律,即z+p/γ≠C,这时断面上各点处的动水压强等于大气压强pa。
下列关于土密度的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土密度从大到小排列为:饱和密度(ρsat)、密度(ρ)、干密度(ρd)、浮密度(ρ′)。
在岩石边坡刚体极限平衡法稳定分析中,对指定的滑动面进行稳定验算的前提不包括( )。
在平面分析中常常把滑动面简化为圆弧、平面、折面,把岩体看做刚体,按摩尔一库仑强度准则对指定的滑动面进行稳定验算。
附加应力是( )。
附加应力是由于外荷(静的或动的)在地基内部引起的应力。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已压缩稳定,不再引起土的变形,但对于新沉积土或近期人工冲填土则例外。
不能用于测试土的不排水强度指标的试验方法是( )。
快剪实验属于直接剪切试验,而直接剪切试验中是允许试样产生排水固结。
岩石的软化性与( )无关。
岩石的软化性与其矿物成分、粒问联结方式、孔隙率以及裂隙发育程度等因素有关。岩石所处的地质环境属于外部影响因素,其对岩石本身的性质并无关系。其对岩石的力学性质的影响是通过在岩石的软化性方面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
下面关于压缩模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岩石的吸水率大小取决于( )。
岩石吸水率的大小取决于岩石中孔隙数量的多少和细微裂隙的连通情况。一般孔隙愈大、愈多,孔隙和细微裂隙连通的情况愈好,则岩石的吸水率愈大,岩石的力学性能愈差。
高斯坐标横坐标值前冠以带号。因此M点位于第21带。相对于中央子午线而言,横坐标则是:首先去掉带号,再减去500000m,最后得y=-168770.25m,为负值,所以P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以西。
c、φ是描述土的抗剪强度的两个参数。同一种土,对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不相同,如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得到φ值较小,而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得到的φ较大。
体系与基础是简支,依据扩大刚片法,在上部结构中,把铰接三角形125和237分别看作为刚片Ⅰ、Ⅱ,再把杆46看作刚片Ⅲ。刚片Ⅰ、Ⅱ之间由铰2相连,Ⅰ、Ⅲ之间由链杆14和56相连,Ⅱ、Ⅲ之间由链杆34和67相连,形成两个虚铰,且与实铰2不共线。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