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体系拱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 )。
组合体系式拱桥:由拱和梁组成主要承重结构的拱桥。通常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建造。兼有实腹式拱桥和空腹式拱桥的优点,跨越能力较大。一般用在大、中跨度的桥梁中。
下列属于道岔单项试验内容的是( )。
道岔单项试验:手摇道岔密贴调整、电操定、反位试验、断表示试验、摩擦电流试验、故障电流试验。选项BCD属于轨道电路单项试验:轨道电压调整、相位调整、分路试验、残压测试、极性交叉试验。
影响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因素有水泥的品种和( )。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品种及外加剂的种类。
某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分别为36.0MPa、40.0MPa、42.0MPa,该组混凝土试件的强度代表值是( )MPa。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19的规定执行。每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2)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做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3)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做为评定的依据。
根据题干,最大值和最小值均不超过中间值的15%,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即(36+40+42)/3=39.3MPa。
关于无砟轨道道岔组装连接方式的做法,正确的是( )。
新版教材此考点内容已删除,为保证真题的完整性保留此题,了解即可。
无砟轨道道岔组装连接: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股,先直股后侧股、先上股后下股的顺序进行。
下列关于隧道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A错误,暗河段施工,以排为主,不得进行封堵,造成排水受阻,增大对正洞衬砌压力。
选项B正确,瓦斯工区爆破工作应由专职爆破工担任,爆破作业必须执行" 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爆破"制度。
选项C错误,岩爆隧道应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使隧道周边圆顺,减少应力集中;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对围岩扰动。
选项D错误,高原冻土隧道衬砌应采用低温早强防水混凝土,提高混凝土自防水能力。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大面积铺筑前,需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试验段长度为( )m。
路基填筑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各种型式的过渡段应分别进行填筑工艺试验。
钢梁采用拖拉法架设,在钢梁拖拉、纠偏并就位后,施工顺序正确的是( )。
拖拉架梁的施工工序:拼装路基支墩、墩台顶面支墩和桥孔内支墩→钢梁组拼→拼装前导梁→钢梁拖拉、纠偏→钢梁就位→顶梁→拆临时支垛→安装支座→落梁就位→安装附属设备→铺设桥面→油漆。
隧道爆破作业后发现瞎炮时,对瞎炮进行处理的人员必须是( )。
如发现瞎炮时,必须由原装炮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理,当检查人员经过检查确认危险因素已排除后,才可撤除警戒,允许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工作。
负责审批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的单位是( )。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由建设单位审批。
道岔铺设时,铺设外部曲线外股的紧前工作是( )。
此考点新教材已删除,为过期考点,为保证真题的完整性保留此题,了解即可。
铺钉轨道:铺钉道岔钢轨,一般可按铺钉直股及辙叉、铺导曲线外股钢轨、铺导曲线内股钢轨、安装连接杆和安装转辙机械的顺序进行。
变、配电所设备基坑挖后,应检测基底土壤的( )。
变、配电所设备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对开挖基坑底面进行土壤承载力试验,如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需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
铁路信号专用计轴设备可替代轨道电路,实现( )功能。
计轴设备安装施工:计轴设备是通过比较轨道区段两端驶入和驶出计轴点的列车轴数,来完成轨道区段空闲与占用状态自动检查的专用铁路信号设备。由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组成。
铁路工程控制网不定期复测维护由( )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铁路工程建设期间、应加强控制网复测维护工作。控制网复测维护分为定期复测维护和不定期复测维护,定期复测维护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不定期复测维护由施工单位实施。
有砟轨道人工整道的顺序是( )。
人工上砟整道时的顺序是:先串轨、方枕、补砟、起道、捣固、拨道,并反复进行。最终保证轨距、轨向、平顺性符合有关规定。
某营业线顶进涵箱顶无覆盖土,孔径5m。施工前优先选用的线路加固方法是( )。
营业线桥涵顶进前,常用的方法有吊(扣)轨、吊轨纵横梁以及钢便梁三种加固方法。
吊轨纵横梁法适用于桥涵孔径较大、箱顶无覆盖土的线路加固。无论正交、斜交都可使用。
吊轨法一般应用于桥涵孔径小于3m 、处于直线地段、路基土质较好的线路加固。
钢便梁法适用于跨度(斜跨)小于24m的桥涵顶进施工。
关于岩溶隧道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溶洞位于隧道一侧时,应先开挖该侧,等支护完成后再开挖另一侧。
地方电网给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进线提供的电力为( )。
地方电网给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进线提供的电力为220KV。
适用于高原地区铁路使用的电力高压设备( )
高压SF6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不受气压影响,适用于高原。
CTCS-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主要是通过( )实现。
GSM-R(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 Railway)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一项用于铁路通信及应用的国际无线通信标准。
GSM-R传输系统指的是为GSM-R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连接提供通道的数字传输系统,包括GSM-R系统为提供基本服务所必需的传输配套单元,如传输光、电缆和传输设备。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应将超前地质预报成果报( )。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在开工前应结合风险评估编制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按程序审查和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预报实施单位应及时将超前地质预报成果报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建设单位,并对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及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在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施工中,属于室内设备安装的有( )。
室外部分:①电气绝缘节;②机械绝缘节;③匹配变压器;④补偿电容;⑤传输电缆;⑥设备引接线
室内部分:①发送器;②接收器;③衰耗盘;④电缆模拟网络
以下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有( )。
一般使用的矿物外加剂(掺合料)有以下种类:
(1)磨细矿渣;
(2)硅灰;
(3)粉煤灰;
(4)磨细天然沸石;
(5)复合矿物外加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外加剂复合而成的产品)。
关于路基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A正确,全断面开挖适用于平缓山地或平地下切的短而浅的一般土石路堑,一般情况下中心开挖高度小于5m,用挖装机械配合自卸运输车进行施工。
选项B正确,横向台阶开挖适用于横坡不大于1 : 10的情况下的一般土石路堑施工。
选项C错误,边坡高度大于20m的坚硬岩石可采用光面、深孔、预裂爆破开挖,严禁采用洞室爆破。
选项D正确,纵向台阶开挖适用于土、石质傍山路堑。
选项D错误,路堤填筑同一层面应采用相同填料。
某桥钻孔桩桩长70~80m,桩径2.5m,地质为黏性土、砂性土及中等硬度基岩。下列钻机中,可用于该桥桩基成孔的有( )。
冲击钻机适用于黏性土、砂类士、砾石、卵石、漂石、软硬岩层及各种复杂地质的桩基施工。
正循环旋转钻机适用于黏性土,砂类土,含少量砾石、卵石(含量少于20%)的土,软岩。
反循环旋转钻机适用于黏性土,砂类土,含少量砾石、卵石(含量少于20% ,粒径小于钻杆内径2/3 )的土,软岩,硬岩。
旋挖钻机适用于各种土质地层,砂类土,砾石、卵石,软白~中硬基岩。
套管钻机适用于黏性土层、砂类土,但不宜在地下水位下有厚于5m细砂层时使用。
故选项BE不符合题意。
关于铁路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A正确,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可提高一级,混凝土浇筑完应及时加强养护,悬臂端应覆盖。
选项B正确,浇筑梁段混凝土前,应将前段接茬处的混凝土充分洒水润湿。
选项C错误,挂篮在梁段浇筑时的弹性变形应分次调整,每次调整值不得超过实际下挠量。
选项D正确,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平衡偏差不得大于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时,每一梁段在浇筑和张拉前后应按设计提供的挠度值进行比较。
选项E错误,悬臂浇筑法施工连续梁的梁跨体系转换工作,应在合龙段纵向连续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及临时固结解除完成后进行。
电力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缆线敷设完工后,缆线两端标签应标明的信息有( )。
下列接触网与支持装置中,适用于高速铁路的有( )。
支持装置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或其他建筑物,分为腕臂支持装置、软横跨支持装置、硬横梁装置、吊柱支持装置几种。
软横跨适用于快速铁路与普速铁路,隧道水平悬挂适用于低净空隧道内。
适用于接触网供电电缆过轨的预埋管有( )。
过轨预埋管需采用硬管,故E钢丝波纹管不适用。钢管属磁性材料又是封闭环形,当管内导线通过交流电流的相量和不为零时,钢管壁内将因电磁感应而产生涡流损耗,采用镀锌钢管后期施工时需沿钢管锯缝,增加施工难度。因此镀锌钢管目前已很少采用电气化强电电缆过轨。
下列信号设备中,构成CTCS-2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有( )。
铁路信号系统包括:车站联锁、区间闭塞、列车运行控制、行车调度指挥控制、驼峰调车控制、微机监测、道口信号等系统。故BD选项不是列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某新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一标段地处沿海地区,设计速度350km/h,轨道结构为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其中,某段路基长1.5km,位于直线段,两端均与桥台衔接,地基处理方法为CFG桩,基床表层及过渡段填料均为级配碎石。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编写的CFG桩施工方案部分内容如下:(1)CFG桩混凝土应连续灌注,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CFG桩施工前应根据地质条件差异和工装设备变化选择有代表性的1个加固单元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确定各项施工工艺参数后,进行单桩承载力试验,确认设计参数;(3)桩身完整性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验,有疑问时采用平板载荷试验进行验证。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编写的路堤填筑作业指导书部分内容如下:(1)基床底层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75mm;(2)路堤填筑从路基中心开始向两侧路肩碾压;(3)碾压时,采用先弱振、后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
事件三:项目总工程师组织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参加。技术交底的部分内容有:过渡段每填筑层进行压实系数检测,检测合格后即进行上一层的填筑。
问题:
1.写出事件一中施工方案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
2.写出事件二中作业指导书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
3.写出事件三中还应参加技术交底的人员。
4.写出事件三中过渡段填筑还应检测的压实指标。
1.第(2)条:
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以上加固单元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
第(3)条:
① 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检验。
② 有疑问时钻孔取芯验证。
2.(1)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60mm。
(2)从两侧路肩开始向路基中心碾压。
(3)填筑碾压时,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
3.全体技术人员。
4.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
某新建电气化铁路双线隧道全长7836m,最大埋深863m,最小埋深40m。全隧共设2座斜井。隧址区内地势总体上呈现中间高、两侧低态势,地形复杂。地质以千枚岩夹灰岩、炭质板岩为主,裂隙水不发育。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背景资料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编制了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事件二:隧道掘进距进口2650m时,埋深约680m。超前地质预报显示前方20m范围构造发育,挤压褶曲明显,岩体破碎,局部有夹泥层等软弱夹层,节理很发育,岩芯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岩体位移显著,持续时间较长,自稳能力差,基底有隆起现象,判定为不良地质。
事件三:为了安全通过事件二中不良地质地段,设计院对该段出具的方案为:采用V级曲墙式复合衬砌;全环采用型钢钢架加强支护,纵向间距0.5m;拱部设Φ42超前小导管,每根长4.5m,环向间距0.4m,纵向搭接2m;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项目经理部工程部根据地质资料和设计方案,提出了关键控制内容,其内容有: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和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等。
事件四:电气化接触网采用刚性接触悬挂,由吊柱、支持结构、汇流排、膨胀单元和刚柔过渡单元组成。
问题:
1.针对事件一,写出A、B代表的工序名称。
2.根据背景资料和事件二,该隧道不良地质属于哪种类型?
3.针对事件三,补充关键控制内容。
4.针对事件四,补充完善刚性接触悬挂的组成部分。
1.A:清孔;
B:浆液配合比设计。
2.高应力软弱围岩(挤压性围岩)。
3.(1)围岩应力监测;
(2)预留沉降量,防止侵限;
(3)超前支护,严注浆,长锚杆,提高围岩残余强度;
(4)锁脚施工;
(5)二次衬砌及拆模时间。
4.缺少的组成部分有:
(1)定位装置;
(2)接触线。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座双线铁路桥,该桥上部结构为5-32m简支箱梁,基础设计为钻孔桩,桩径1.2m,桩长32~48m。该桥立面布置如图2所示。
桥址区域地质从上至下为:人工素填土、黏性土、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质灰岩。
桩基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编制的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内容为:施工准备→埋设钻孔护筒→搭设作业平台→X→钻孔→成孔检测→清孔→安放钢筋笼→Y→浇筑水下混凝土→拔出导管、护筒→基桩检测。
事件二:本桥1#~4#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施工队在上述墩位间设置泥浆池,采用优质黏土造浆。为了保证泥浆质量,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对泥浆比重、黏度和pH值进行了检测,所检测指标均合格。
事件三:项目经理部编写了钻孔桩技术交底书,部分内容为:(1)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应将钻头提升至泥浆面位置;(2)导管应试拼试压,试压的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2倍;(3)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钢筋笼下端时,为防止钢筋笼上浮,使用流动性较小的混凝土浇筑,并减慢浇筑速度。
事件四:0#台、5#台台址地势较高,桩基施工具备干作业成孔条件。项目经理部组织编写了导管法干孔浇筑混凝土作业指导书,部分内容为:(1)混凝土按水下混凝土配合比拌制;(2)孔内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连续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3)桩顶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
问题:
1.针对事件一,写出X、Y代表的工序名称。
2.针对事件二,还有哪些泥浆性能指标需要检测?
3.针对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四中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1.(1)X:桩机(钻机)就位;
(2)Y:安放(安装)导管。
2.(1)含砂率;
(2)胶体率。
3.(1)应将钻头提出孔外;
(2)试压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3)使用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
4.(1)桩顶4m范围内的混凝土应进行振捣(捣固);
(2)桩顶混凝土应进行覆盖保湿养护(养生)。
某新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二标段正线长度19.5km,起讫里程为DK20+500~DK40+000,线路平面及纵断面如图4所示。
主要工程情况如下: 路基及站场土石方共40万m3。车站范围内地形较平坦,均为填方,路堤高度为1.5~3.0m。
双线桥梁两座。1#桥上部结构为130-32m简支箱梁,墩高18~34m;2#桥上部结构为152-32m简支箱梁;简支箱梁均采用整孔预制架设方案。
图4平面图中,场地A和场地B均具备作为简支箱梁预制场的条件,拟选择其中一处作为预制场;计划在试生产15孔箱梁后进行箱梁生产许可认证,剩余箱梁计划在6.5个月内完成预制,制梁台座预制箱梁综合进度指标为5孔/(月·制梁台座)。
双线隧道一座。隧道设斜井两处,斜井长均为500m,斜井综合坡率均为8%。隧道进口工区和1#斜井工区的洞渣弃至1#弃渣场,隧道出口工区和2#斜井工区的洞渣弃至2#弃渣场。部分洞渣可加工成碎石和机制砂,用于本工程,项目经理部计划在其中一个弃渣场内设置地材加工场。
正线道床为CRTS双块式无砟道床,采用轨排框架法施工。项目经理部制定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支承层、底座及限位凹槽、隔离层及弹性垫层施工→道床板底层钢筋绑扎→散枕→X→轨排吊装就位→Y→上层钢筋安装、接地钢筋及端子焊接→模板安装→轨排精调、固定→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养生→拆除模板和轨排框架→螺栓孔封堵、伸缩缝填缝→质量检查。
本标段线下工程工期为36个月。
问题:
1.写出图4平面图中缺少的路基施工所需大型临时设施名称。
2.根据背景资料,地材加工场应设在哪个弃渣场?说明理由。
3.根据图4,写出大山隧道进口工区应采取的洞内施工排水方案。
4.根据背景资料,应选择哪个场地作为箱梁预制场?说明理由。
5.根据背景资料,至少应设置多少个箱梁制梁台座?
6.写出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工艺流程中X、Y代表的工序名称。
1.填料拌和站(或填料加工站)。
2.应设在2#弃渣场内。理由:
(1)2#弃渣场的洞渣主要为III级围岩(或2#弃渣场洞渣是强度高的围岩),能加工成碎石和机制砂。而1#弃渣场的洞渣主要为软弱围岩(或1#弃渣场洞渣为差的围岩),不具备加工碎石和机制砂的条件。
(2)在2#弃渣场设置加工场,运距近(或距离近),能降低成本。
3.进口工区为反坡排水。设置集水池(或坑),采用多级泵抽排(或接力排出洞外或强制式或机械式)的排水方案。
4.应选择场地B作为预制场。
理由:
(1)该处临近既有公路,交通方便。
(2)该场地位于路基附近,地形平坦,填方不高,可直接通过运梁便道上桥,不需要提梁机,降低成本,降低安全风险。而场地A处桥梁墩身较高,需要设置跨墩提梁机,成本高,安全风险大。
5.至少设置9个制梁台座
(130+152-15)/5/6.5=8.22。
6.X:轨排框架组装轨排(或轨排组装)。
Y:轨排粗调
某集团公司承担新建电气化铁路综合第一标段施工任务。主要项目内容有: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电力、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工程以及相应的大临及辅助工程。
桥梁5座,总长6580m。其中1#大桥桩基直径为100cm。1#大桥布置如图5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进场后,项目经理部根据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要求,在驻地醒目位置设置了揭示牌,揭示牌上标明的项目内容有:工程名称、工程范围、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
在驻地会议室内按规范样式张贴了相关图表,图表种类有:组织机构框图、安全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环境保证体系、项目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公司对项目经理部驻地进行验收时,提出揭示牌内容及会议室图表种类不全,需整改完善。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为了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出了成本控制的方法:(1)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控制工程直接成本;(2)采取精简机构的措施,降低间接成本;(3)为落实大成本管理理念,将工期成本纳入成本控制范畴。公司审查后认为,采取的成本控制措施内容不全、覆盖面不够,应当补充完善。
事件三: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施工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按照以下方法开展成本核算工作:(1)严格按照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逐季进行成本核算工作;(2)坚持当月18日开展库存材料盘点确定材料消耗,20日与劳务队验工计价,25日与业主验工计价,据此严格划清成本界限;(3)采用会计核算方法开展施工成本核算工作。开工半年后,公司对项目经理部进行了成本管理检查,指出上述(1)、(2)两条内容不符合成本核算规定,第(3)条方法单一,不能全面准确反映项目内部经济活动情况,要求予以完善。
事件四:项目经理部确定的电缆单盘测试项目有:环阻、绝缘电阻、电气绝缘强度、串音、工作衰耗、盘长。配置的检测仪器(工具)有:低频缆线测试仪、耐压测试仪、兆欧表、高精度万用表、钢卷尺。
问题:
1.针对事件一,补充完善揭示牌内容及会议室图表种类。
2.根据图5,计算1#大桥桩基总有效长度。(单位:m)
3.针对事件二,项目经理部控制施工成本方法还应包括哪些?
4.针对事件三,写出(1)、(2)两条内容的正确做法,并完善第(3)条中的核算方法。
5.针对事件四,分别写出每个测试项目所对应的检测仪器(工具)名称。(每个测试项目仅选一种仪器或工具,多选不得分)
1.(1)揭示牌内容还应包括:质量安全监督单位(或机构),质量负责人;
(2)会议室图表还应包括:线路平(纵)面缩图,工程形象进度图。
2.桩基有效长度:10×17.5+8×10.5+10×17+8×15+10×19.5=744m。
3.(1)安全成本管理;
(2)质量成本管理;
(3)环保成本管理;
(4)合同管理;
(5)变更设计及索赔补差工作。
4.(1)应当逐月开展成本核算工作;
(2)坚持实际形象进度、实际产值、实际成本“三同步”的原则,对上、对下计价、材料盘点时间要同步,不能错开。
(3)核算方法还应包括:业务核算、双轨制核算。
5.(1)环阻项目测试仪器为:高精度万用表;
(2)绝缘电阻项目测试仪器为:兆欧表;
(3)电气绝缘强度项目测试仪器为:耐压测试仪;
(4)串音项目测试仪器为:低频缆线测试仪;
(5)工作衰耗项目测试仪器为:低频缆线测试仪;
(6)盘长项目测试工具为:钢卷尺。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