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历史学

军队文职考试《历史学》练习题1

单选题 1/103
1.

对史料进行辨伪、校勘,总体上属于( )。

  • A 内考证
  • B 外考证
  • C 正考证
  • D 反考证
单选题 2/103
2.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贡献巨大的是( )。

  • A 吴泽、
  • B 翦伯赞
  • C 吴晗
  • D 白寿彝
单选题 3/103
3.

持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社会历史观的史学家是( )。

  • A 司马谈
  • B 司马迁
  • C 司马炎
  • D 司马昭。
单选题 4/103
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式创立的标志是( )。

  • A 《共产党宣言》发表
  • B 《哲学的贫困》发表
  • C 《德国农民战争》发表
  • D 《德意志意识形态》
单选题 5/103
5.

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 )。

  • A 没有共性和相同的地方
  • B 没有联系
  • C 两者没有根本区别
  • D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单选题 6/103
6.

中国近代历史观的主要特征( )。①、反对天命史观②、反对循环史观③、宣扬历史进化论④、提倡人性,理性史观⑤、反对封建制度及其伦理。

  • A ①②③④⑤
  • B ①②③④
  • C ③④⑤
  • D ②③④⑤
单选题 7/103
7.

古罗马著名史学家有( )。①、希罗多德②、修昔底德③、李维④、塔西佗⑤、奥古斯丁。

  • A ①②③④⑤
  • B ①②③
  • C ③④⑤
  • D ②③④⑤
单选题 8/103
8.

中国古代的正统历史观是( )。

  • A 天命观
  • B 历史循环论
  • C 帝王英雄史观、
  • D 历史进化论
单选题 9/103
9.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是( )。

  • A 严复
  • B 梁启超
  • C 夏曾佑
  • D 王国维
单选题 10/103
10.

印度列国时代出现了16个国家,其中大部分是王国,只有少数的共和国。下列属于共和国的是( )。

  • A 健陀罗
  • B 居萨罗
  • C 跋祗
  • D 摩揭陀
单选题 11/103
11.

下列吠陀经典反映早期吠陀时代的是( )。

  • A 《沙摩吠陀》
  • B 《梨俱吠陀》
  • C 《耶柔吠陀》
  • D 《阿闼婆吠陀》
单选题 12/103
12.

狂热追求和模仿古典希腊的作品是在( )。

  • A 查士丁尼时代
  • B 伊苏里亚王朝
  • C 马其顿王朝
  • D 科穆宁和安基卢斯王朝
单选题 13/103
13.

阿拉伯国家有“医中之王”美誉的人是( )。

  • A 托勒密
  • B 拉奇斯
  • C 伊本·西那
  • D 麦斯欧第
单选题 14/103
14.

8世纪利用汉字偏旁创造日本标音文字——片假名的是( )。

  • A 吉备真备
  • B 阿备仲麻吕
  • C 中大兄
  • D 中臣镰足
单选题 15/103
15.

笈多王朝大乘佛教的中心是( )。

  • A 那烂陀寺
  • B 曲女城
  • C 巨港
  • D 大寺
单选题 16/103
16.

亚历山大东侵以来最大规模战役是( )。

  • A 高加米拉战役
  • B 伊浦苏斯之战
  • C 马革尼西亚战役
  • D 推罗战役
单选题 17/103
17.

1232年镰仓幕府制定( ),作为幕府施政和统制御家人的基本法规。

  • A 《三世一身法》
  • B 《贞永式目》
  • C 《大宝律令》
  • D 《养老律令》
单选题 18/103
18.

揭开查土丁尼20多年征服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 A 对波斯的战争
  • B 贝利撒留率军进攻北非汪达尔王国
  • C 推行专卖制度
  • D 征服东哥特王国的战争
单选题 19/103
19.

公元B世纪末和14世纪初同教皇进行斗争并召开三级会议的法国国王是( )。

  • A 腓力二世
  • B 路易九世
  • C 腓力四世
  • D 查理一世
单选题 20/103
20.

公元前90年底,罗马通过了( ),向所有迄今仍忠于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和拉丁殖民地以及在罗马军队服役的同盟者授予罗马公民权。

  • A 尤利乌斯法
  • B 公民权议案
  • C 普劳提乌斯·帕皮利乌斯法
  • D 军事法
单选题 21/103
21.

在底格里斯河西岸巴格达村落建设新都,命名为“麦地那·赛兰”的哈里发是( )。

  • A 阿拔斯
  • B 曼苏尔
  • C 阿卜杜勒——拉赫曼
  • D 穆阿维叶
单选题 22/103
22.

地理大发现之前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和贸易中心是( )。

  • A 东部地中海
  • B 红海沿岸
  • C 波斯湾
  • D 小亚细亚
单选题 23/103
23.

1054年,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基督教教会和以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正式宣告决裂。决裂后的西部教会以罗马教皇为首,称( )。

  • A 希腊正教
  • B 新教
  • C 加尔文教
  • D 罗马公教
单选题 24/103
24.

下列观点和主张,不属于伊壁鸠鲁的是( )。

  • A 世界分为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
  • B 灵魂是物质的,由呼吸与热之类的微粒组成
  • C 感觉是无所谓错误的,它始终是真实的
  • D 快乐就是善,是人的最终目的
单选题 25/103
25.

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伟大人文主义者是( )。

  • A 彼得拉克
  • B 但丁
  • C 薄伽丘
  • D 达·芬奇
单选题 26/103
2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法西斯在欧洲的占领区不包括( )。

  • A 波兰
  • B 西班牙
  • C 捷克斯洛伐克
  • D 荷兰
单选题 27/103
27.

拿破仑帝国的对内政策充分显示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愿望是( )。

  • A 掠夺原料和抢占市场
  • B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C 引进英国先进技术设备
  • D 确立资产阶级法律规范
单选题 28/103
28.

1516年,法国国王同罗马教皇签订了协约,规定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神职,有权向教士征税,该条约是( )。

  • A 《波伦亚条约》
  • B 《奥格斯堡和约》
  • C 《至尊法案》
  • D 《教士首年薪俸法》
单选题 29/103
29.

1925年10月签订《洛迦诺公约》后,法国外长白里安认为:“我国的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保障了。”对此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条约确实为法国提供了安全保证,解决了它在欧洲的安全问题
  • B 此后,法国自身的安全需要英国和意大利的保证
  • C 条约削弱了法国的同盟体系
  • D 实际上公约的最大受益国是德国
单选题 30/103
30.

有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共和派与保皇派斗争的结果
  • B 该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由选举产生
  • C 标志着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
  • D 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 31/103
31.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

  • A 国王已经有名无实处“统而不治”地位
  • B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经取代自然经济
  • C 人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公民替代臣民
  • D 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单选题 32/103
32.

除《凡尔赛和约》外,规定禁止德奥合并的是( )。

  • A 《特里亚农条约》
  • B 《纳伊条约》
  • C 《色佛尔条约》
  • D 《圣日耳曼条约》
单选题 33/103
33.

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前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俄国保留沙皇专制制度,所以是封建制社会
  • B 国民经济中农业仍占优势,所以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 C 垄断组织在经济中起决定作用,具备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 D 因为经济相对落后,所以俄国无产阶级不够成熟
单选题 34/103
34.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

  • A 凡尔赛体系
  • B 罗斯福新政
  • C 法西斯体制
  • D 斯大林模式
单选题 35/103
35.

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夺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这段材料说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激化

  • A ②④
  • B ①③
  • C ①②
  • D ③④
单选题 36/103
36.

二战中美国对法西斯侵略态度发生变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 修改中立法案
  • B 颁布租借法案
  • C 对日宣战
  • D 发表《大西洋宪章》
单选题 37/103
37.

欧洲共同体成立时的西欧6个成员国是( )。

  • A 英、法、德、意、荷、比
  • B 英、法、德、意、比、卢
  • C 英、法、德、荷、比、卢
  • D 法、德、意、荷、比、卢
单选题 38/103
38.

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和平的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 B 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布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 C 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 D 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单选题 39/103
39.

俄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其被称为( )。

  • A “托拉斯帝国主义”
  • B “高利贷帝国主义”
  • C “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 D “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单选题 40/103
40.

法国大革命中,颁布全面限价法案的政治派别是( )。

  • A 吉伦特派
  • B 雅各宾派
  • C 斐扬派
  • D 平等派
单选题 41/103
41.

明治维新时期,下列说法全部不正确的是( )。①明治维新时期的土地改革,土地税制仍属封建税制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中国,废除八股,开设学堂③明治政府的三大建国政策包括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废藩置县。④首先建立“奇兵队”,并成为倒幕运动基地的是长州藩⑤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一般武士被归为士族⑥明治维新中,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举措是土地改革

  • A ①②③⑤
  • B ②③④⑥
  • C ①②③⑥
  • D ①②③④⑤
单选题 42/103
42.

1534年英国颁布的确认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领的法令是( )。

  • A 十七条指令
  • B 禁止税收上缴教廷法
  • C 至尊法案
  • D 十条法规
单选题 43/103
43.

在“神圣同盟”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

  • A 俄国和普鲁士
  • B 奥地利和俄国
  • C 俄国和法国
  • D 俄国和英国
单选题 44/103
44.

下列关于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的说法,全部都不正确的是( )。①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解决财政危机②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为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颠覆,集中有限的物力用于战争,在农村实施了余粮收集制③协约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捷克军团发生叛乱,暗藏的敌人不断进行颠覆活动,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都是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包括:所有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国家统一配给粮食和日用品,实行土地改革、把土地无偿分给贫苦农民⑤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造和利用⑥1925年,苏联农业总产量已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总产量的87%,工业总产量相当于战前总产量的75%。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A ①④⑤⑥
  • B ②③④⑤
  • C ①②③⑥
  • D ②④⑨⑥
单选题 45/103
45.

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起飞的相同因素有( )。①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④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持

  • A ①②③④
  • B ②③④
  • C ①③④
  • D ①②③
单选题 46/103
46.

对于1848年欧洲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范围广泛,遍及俄国之外的欧洲大陆
  • B 加速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 C 打击了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沙俄
  • D 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单选题 47/103
47.

下列对文艺复兴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小说集《十日谈》的作者是薄伽丘②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画圣”的意大利画家是米开朗基罗③描绘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的《雅典学院》,其作者是拉斐尔④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奠定基础的文学士宗教文学、骑士文学⑤文艺复兴运动星期的时间是14世纪,鼎盛时期是16世纪,16世纪后文艺复兴的中心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⑥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是但丁,英国最早的人文主义者时乔叟

  • A ①③⑤
  • B ②④⑥
  • C ①③⑤⑥
  • D ①②④⑤
单选题 48/103
48.

在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中,与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区别是( )。

  • A 认为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结构复杂化,不可能出现革命形势
  • B 要“以普选权和民主为基础”夺取议会,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 C 认为武装起义不可能成功,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 D 提出“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
单选题 49/103
49.

首次提出了人类起源于猿的假说的是( )。

  • A 《动物哲学》
  • B 《物种起源》
  • C 《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
  • D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单选题 50/103
50.

青铜器修复焊接主要使用的金属材料是( )。

  • A
  • B
  • C
  • D
单选题 51/103
51.

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常以( )纹饰作为主要装饰。

  • A 谷纹
  • B 蒲纹
  • C 山字纹
  • D 饕餮纹
单选题 52/103
52.

现代名人故居、墓葬及遗物等文物的价值以( )为主。

  • A 科学性
  • B 历史性
  • C 纪念性
  • D 艺术系
单选题 53/103
53.

以下不属于文物四性的是( )。

  • A 技术性
  • B 历史性
  • C 艺术性
  • D 科学性
单选题 54/103
54.

开始把汉字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的是( )。

  • A 东汉蔡邕
  • B 东晋王献之
  • C 东晋王羲之
  • D 曹魏钟繇
单选题 55/103
55.

在西周,卿大夫领有的土地被称为( )。

  • A 邦国
  • B 都鄙
  • C 采邑
  • D 汤沐邑
单选题 56/103
56.

在甲骨文的研究领域,对甲骨文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人称为“甲骨四堂”的四位学者是( )。

  • A 王懿荣、刘鹗、董作宾、郭沫若
  • B 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
  • C 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王懿荣
  • D 刘鹗、罗振玉、郭沫若、王国维
单选题 57/103
57.

下列制度不是战国时代开始推行的是( )。

  • A “上计”制度
  • B “玺书”制度
  • C 俸禄制度
  • D 军功入仕制度
单选题 58/103
58.

下列不是唐玄宗组织编撰的是( )。

  • A 《群书四录》
  • B 《大唐六典》
  • C 《大唐开元礼》
  • D 《唐会要》
单选题 59/103
59.

西汉前期实行的各种政策中,对武帝时期出击匈奴有直接影响的是( )。

  • A 重农抑商
  • B 轻徭薄赋
  • C 马复令
  • D 惠商政策
单选题 60/103
60.

金朝( )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措施,达到了金朝统治的鼎盛时期。

  • A 金太宗
  • B 金世宗
  • C 海陵王
  • D 金熙宗
单选题 61/103
61.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正式批准在台湾设置地方军政机构。设台湾府,下辖三县分别是( )。

  • A 凤山、诸罗、台湾
  • B 基隆、台南、风山
  • C 淡水、台北、基隆
  • D 台南、台北、诸罗
单选题 62/103
62.

开始全面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 )。

  • A 东周
  • B 秦朝
  • C 西汉
  • D 隋朝
单选题 63/103
63.

( )规定了“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的军事制度。

  • A 府兵制
  • B 保甲制
  • C 募兵制
  • D 将兵法
单选题 64/103
64.

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 )。

  • A 保证了中央及京师的财政供给
  • B 为了抵御辽、西夏进攻筹措军费
  • C 为议和筹措充足的“岁币”
  • D 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单选题 65/103
65.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胡汉授田数不同
  • B 桑田为口分田,有授有还
  • C 丁男授露田四十亩,可加倍授给
  • D 只有平民才可授田,奴婢则不予授田
单选题 66/103
66.

关于范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比较系统地批判了神学迷信
  • B 人的精神与形体相互分离,人死精神不死
  • C 形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二者相互结合
  • D 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也死
单选题 67/103
67.

完成于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作品不包括( )。

  • A 《后汉书》
  • B 《三国志》
  • C 《宋书》
  • D 《南齐书》
单选题 68/103
68.

唐朝对陶瓷业有“南青北白”之说,其著名的产地各是( )。

  • A 越窑、邢窑
  • B 越窑、定窑
  • C 汝窑、邢窑
  • D 汝窑、定窑
单选题 69/103
69.

( )主持召开白虎观会议,用谶纬解经,谶纬之学遂占统治地位。

  • A 汉高祖
  • B 汉文帝
  • C 汉武帝
  • D 汉章帝
单选题 70/103
70.

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下令在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是( )。

  • A 小篆
  • B 楷书
  • C 行书
  • D 隶书
单选题 71/103
71.

10至13世纪的民族大融合与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 B 民族大融合为大一统创造条件
  • C 内地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 D 汉地社会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单选题 72/103
72.

清朝在内外蒙古地区,均实行( ),即盟旗制度。

  • A 札撒制度
  • B 八旗制度
  • C 札萨克制
  • D 猛安谋克制度
单选题 73/103
73.

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

  • A 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 B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 C 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 D 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单选题 74/103
7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汉武帝时期削弱诸侯国势力措施的是( )。

  • A 推恩令
  • B 左官律
  • C 平准法
  • D 附益法
单选题 75/103
75.

范缜在《神灭论》中说:“浮图(佛教)害政,桑门(僧侣)蠹俗。……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以至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情游,货殚于泥土。”根据材料,范缜反对佛教不是因为( )。

  • A 佛教造成了社会的分裂战乱
  • B 佛教破坏了家庭和亲属关系
  • C 佛教防碍了政府的行政活动
  • D 佛教造成了社会的经济负担
单选题 76/103
76.

国家产生前夕,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 )。

  • A 九品中正制
  • B 禅让制
  • C 军事民主制
  • D 分封制
单选题 77/103
77.

乾嘉有三大考史名著,不在其列的是( )。

  • A 《十七史商榷》
  • B 《廿二史札记》
  • C 《廿二史考异》
  • D 《文史通义》
单选题 78/103
78.

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的“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突出后果是( )。

  • A 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 B 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
  • C 农民购买力低,缩小商品销售市场
  • D 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 79/103
79.

1927年下半年,中国革命呈现出的根本趋势是( )。

  • A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 B 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 C 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罢工,反对国民党统治
  • D 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城市
单选题 80/103
80.

有关北洋军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
  • B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中国政治舞台上彻底消失
  • C 代表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
  • D 建立者是袁世凯
单选题 81/103
81.

对19世纪英国军队入侵西藏具有预见性的是( )。

  • A 林则徐
  • B 魏源
  • C 姚莹
  • D 徐继畲
单选题 82/103
82.

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来未有之奇业。”对这种“奇局”应理解为( )。

  • A 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 B 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入侵
  • C 外国资本主义的枪炮利器是前所未有的
  • D 面临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不可抗拒的潮流
单选题 83/103
83.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 )。

  • A 新中国的经济恢复时期
  •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D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单选题 84/103
84.

“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否则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这是国民党哪次会议时蒋介石提出的?( )

  • A 国民党五大
  • B 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
  • C 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
  • D 制宪国大
单选题 85/103
85.

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前期的新文化运动的作用主要新在( )。

  • A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 B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C 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 D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儒家正统思想
单选题 86/103
86.

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 A 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
  • B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旧的社会生产关系
  • C 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
  • D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破坏
单选题 87/103
87.

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
  • B 中央实力弱,军阀实力强
  • C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 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单选题 88/103
88.

1932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他们的政治要求是呼吁南京国民政府( )。

  • A 制订宪法,给人民以自由民主权利
  • B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 C 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民主权利
  • D 废除一党专政,实现民主自由
单选题 89/103
89.

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 A 一届人大的召开
  • B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 C 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单选题 90/103
90.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 A 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C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 D 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一些抵制
单选题 91/103
91.

太平军在西征中三次攻克的重镇是( )。

  • A 武昌
  • B 安庆
  • C 汉口
  • D 九江
单选题 92/103
92.

抗日战争中,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

  • A 淞沪会战
  • B 台儿庄战役
  • C 枣宜会战
  • D 豫湘桂战役
单选题 93/103
93.

抗战爆发前,在中国各地进行的乡村改造尝试中,不包括( )。

  • A 晏阳初在河北进行的县政建设实验
  • B 梁漱溟在山东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
  • C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实验
  • D 阎锡山在山西进行的“土地村公有”实验
单选题 94/103
94.

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

  • A 《告台湾同胞书》中
  • B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 C 《联合声明》中
  • D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单选题 95/103
95.

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的是( )。

  • A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 B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 C 提出了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 D 提出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任务
单选题 96/103
96.

鸦片战争前后,“经世致用”学派代表人物徐继畲的著作是( )。

  • A 《海国图志》
  • B 《瀛环志略》
  • C 《朔方备乘》
  • D 《圣武记》
单选题 97/103
97.

雅各宾派也被称为()

  • A 沼泽派
  • B 平等派
  • C 忿激派
  • D 山岳派
单选题 98/103
98.

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对《诗》、《书》、《周礼》三部古代典籍重新加以注释,通称( ),以此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

  • A 《三经新义》
  • B 《诗注》
  • C 《书注》
  • D 《周礼新解》
单选题 99/103
99.

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主要表现在( )。

  •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的一切合法权利
  • B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封锁
  • C 美、日等国保留台北席位提案被废置
  • D 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否决
多选题 100/103
100.

刘知几的史学“三长”是指( )。

  • A
  • B
  • C
  • D
  • E
多选题 101/103
101.

西方比较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

  • A 文明体系比较
  • B 东西方比较
  • C 有限历史进程比较
  • D 古代与近现代比较
  • E 社会结构比较
判断题 102/103
102.

不同的社会阶级,它们的历史意识也会各不相同。( )《( )》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103/103
103.

“天赋人权”。( )《( )》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