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某集团公司拟建设A、B 两个工业项目,A 项目为拟建年产30 万吨铸钢厂,根据调查资料提供的当地已建年产25 万吨铸钢厂的主厂房工艺设备投资约2400 万元。A项目的生产能力指数为1。已建类似项目资料:主厂房其他各专业工程投资占工艺设备投资的比例,见表1-1,项目其他各系统工程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占主厂房投资的比例,见表1-2。
表1-1 主厂房其他各专业工程投资占工艺设备投资的比例表
表1-2 项目其他各系统工程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占主厂房投资的比例表
A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本金为8000 万元,分年度按投资比例发放,贷款利率8%(按年计息)。建设期3 年,第1 年投入30%,第2 年投入50%,第3 年投入20%。预计建设期物价年平均上涨率3%,投资估算到开工的时间按一年考虑,基本预备费率10%。
B 项目为拟建一条化工原料生产线,厂房的建筑面积为5000m2,同行业已建类似项目的建筑工程费用为3000 元/m2,设备全部从国外引进,经询价,设备的货价(离岸价)为800 万美元。
问题:
1.对于A 项目,已知拟建项目与类似项目的综合调整系数为1.25,试用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估算A 项目主厂房的工艺设备投资;用系数估算法估算A 项目主厂房投资和项目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估算A 项目的建设投资。
3.对于A 项目,若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额为33.67 元/吨,试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该项目的流动资金。确定A 项目的建设总投资。
4.对于B 项目,类似项目建筑工程费用所含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综合税费占建筑工程造价的比例分别为18.26%、57.63%、9.98%、14.13%。因建设时间、地点、标准等不同,相应的综合调整系数分别为1.25、1.32、1.15、1.2。其他内容不变。计算B 项目的建筑工程费用。
5.对于B 项目,海洋运输公司的现行海运费率为6%,海运保险费率为3.5‰,外贸手续费率、银行手续费率、关税税率和增值税率分别按1.5%、5‰、17%、13%计取。国内供销手续费率0.4%,运输、装卸和包装费率0.1%,采购保管费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均按1 美元=6.2 元人民币计算,设备的安装费率为设备原价的10%。估算进口设备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
问题1:
1.用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估算A项目主厂房工艺设备投资:
A项目主厂房工艺设备投资=2400×(30/25)1×1.25=3600(万元)
2.用系数估算法估算A项目主厂房投资:
A项目主厂房投资=3600×(1+12%+1%+4%+2%+9%+18%+40%)=3600×1.86=6696.00(万元)
其中:
设备购置总投资=3600×(1+0.12+0.01+0.04+0.02+0.09+0.18)=3600×1.46=5256.00(万元)
建安工程投资=3600×0.4=1440.00(万元)
3.A项目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6696×(1+0.3+0.12+0.2+0.3+0.2)=6696×(1+1.12)=14195.52(万元)
问题2:估算A项目的建设投资。
1)基本预备费计算:
基本预备费=14195.52×10%=1419.55(万元)
静态投资=14195.52+1419.55=15615.07(万元)
2)价差预备费计算:
第一年价差预备费:15615.07×30%×[(1+3%)1.5-1]=212.38(万元)
第二年价差预备费:15615.07×50%×[(1+3%)2.5-1]=598.81(万元)
第三年价差预备费:15615.07×20%×[(1+3%)3.5-1]=340.40(万元)
小计:212.38+598.81+340.40=1151.59(万元)
A项目的建设投资=15615.07+1151.59=16766.66(万元)
问题3:对于A项目,若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额为33.67元/吨,试用扩大指标估
算法估算该项目的流动资金。确定A项目的建设总投资。
1)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第一年贷款额:8000×30%=2400.00(万元)
第二年贷款额:8000×50%=4000.00(万元)
第三年贷款额:8000×20%=1600.00(万元)
第1年贷款利息=2400/2×8%=96(万元)
第2年贷款利息=(2400+96+4000/2)×8%=359.68(万元)
第3年贷款利息=(2400+96+4000+359.68+1600/2)×8%=612.45(万元)
建设期利息=96+359.68+612.45=1068.13(万元)
2)流动资金=30×33.67=1010.10(万元)
拟建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16766.66+1068.13+1010.10=18844.89(万元)
问题4:对于B项目,类似项目建筑工程费用所含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综合税费占建筑工程造价的比例分别为18.26%、57.63%、9.98%、14.13%。因建
设时间、地点、标准等不同,相应的综合调整系数分别为1.25、1.32、1.15、1.2。其他内容不变。计算B项目的建筑工程费用。
对于B项目,建筑工程造价综合差异系数:
18.26%×1.25+57.63%×1.32+9.98%×1.15+14.13%×1.2=1.27
B项目的建筑工程费用为:3000×1.27×5000=1905.00(万元)
问题5:对于B项目,海洋运输公司的现行海运费率为6%,海运保险费率为3.5‰,外贸手续费率、银行手续费率、关税税率和增值税率分别按1.5%、5‰、17%、 13%计取。国内供销手续费率0.4%,运输、装卸和包装费率0.1%,采购保管费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均按1美元=6.2元人民币计算,设备的安装费率为设备原价的10%。估算进口设备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
B项目进口设备的购置费=设备原价+设备国内运杂费
由上表可知,进口设备原价为:7079.43万元
国内供销、运输、装卸和包装费=进口设备原价×费率=7079.43×(0.4%+
0.1%)=35.40(万元)
设备采保费=(进口设备原价+国内供销、运输、装卸和包装费)×采保费率=
(7079.43+35.40)×1%=71.15(万元)
进口设备国内运杂费=35.40+71.15=106.55(万元)
进口设备购置费=7079.43+106.55=7185.98(万元)
设备的安装费=设备原价×安装费率=7079.43×10%=707.94(万元)
背景:
某市城市投资有限公司为改善本市越江交通状况,拟定了以下两个投资方案。
方案1:在原桥基础上加固、扩建。该方案预计投资40000 万元,建成后可通行20 年。这期间每年需维护费用1000 万元。每10 年需进行一次大修,每次大修费用为3000 万元,运营20 年后报废时没有残值。
方案2:拆除原桥,在原址建一座新桥。该方案预计投资120000 万元,建成后可通行60 年。这期间每年需维护费用1500 万元。每20 年需进行一次大修,每次大修费用为5000 万元,运营60 年后报废时可回收残值5000 万元。
不考虑两方案建设期的差异,基准收益率为6%。
该城市投资有限公司聘请专家对越江大桥应具备的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从F1、F2、F3、F4、F5 共5 个方面对功能进行评价。F1 和F2 同样重要,F4 和F5 同样重要,F1 相对于F4 很重要,F1 相对于F3 较重要;专家对两个方案的5 个功能的评分结果见表2-7。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表见表2-8。
问题:
1.计算各功能的权重。(权重计算结果保留3 位小数)
2.列式计算两方案的年费用。(计算结果保留2 位小数)
3.若采用价值工程方法对两方案进行评价,分别列式计算两方案的成本指数(以年费用为基础)、功能指数和价值指数,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最终应入选的方案。(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4.若未来将通过收取车辆通行费的方式收回该桥梁投资和维持运营,预计机动车年通行量不会少于1500 万辆,分别列式计算两方案每辆机动车的平均最低收费额。(计算结果保留2 位小数)
问题1:计算各功能的权重。(权重计算结果保留3位小数)
根据背景资料所给出的条件,各功能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9。
F1和F2同样重要
F4和F5同样重要
F1相对于F4很重要
F1相对于F3较重要
根据背景资料所给出的条件,各功能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9。
表2-9 各功能权重计算表
问题2:列式计算两方案的年费用。(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方案1的年费用:
1000+[40000+3000×(P/F,6%,10)]×(A/P,6%,20)
=1000+(40000+3000×0.5584)×0.0872=4634.08(万元)
2.方案2的年费用:
1500+{120000+5000×[(P/F,6%,20)+(P/F,6%,40)]-5000×(P/F,6%,60)]}×(A/P,6%,60)
=1500+[120000+5000×(0.3118+0.0972)-5000×0.0303]×0.0619
=9045.21(万元)
问题3:若采用价值工程方法对两方案进行评价,分别列式计算两方案的成本指数(以年费用为基础)、功能指数和价值指数,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最终应入选的方案。(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1.计算各方案成本指数
方案1:C1=4634.08/(4634.08+9045.21)=0.339
方案2:C2=9045.21/(4638.08+9045.21)=0.661
2.计算各方案功能指数
(1)各方案综合得分
方案1:6×0.325+7×0.325+6×0.200+9×0.075+9×0.075=6.775
方案2:10×0.325+9×0.325+7×0.200+8×0.075+9×0.075=8.850
(2)各方案功能指数
方案1:F1=6.775/(6.775+8.850)=0.434
方案2:F2=8.850/(6.775+8.850)=0.566
3.计算各方案价值指数
方案1:V1=F1/C1=0.434/0.339=1.280
方案2:V2=F2/C2=0.566/0.661=0.856
由于方案1的价值指数大于方案2的价值指数,故应选择方案1。
问题4:若未来将通过收取车辆通行费的方式收回该桥梁投资和维持运营,预计机动车年通行量不会少于1500万辆,分别列式计算两方案每辆机动车的平均最低收费额。(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方案1的最低收费:4634.08/1500=3.09(元/辆)
方案2的最低收费:9045.20/1500=6.03(元/辆)
【背景资料】
某工程项目由A、B、C 三个分项工程组成,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确定中标人,合同工期5 个月。各月计划与实际完成工程量及综合单价见表4-2,单价措施项目费按分部分项费用的2%计,总价措施项目费50万元,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为20 万元,暂列金额10 万元,甲方供应材料15 万元,用于分项工程A,按2%计算总承包服务费。
管理费、利润与风险费以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15%。规费、税金以分项工程、措施项目和其他项目费用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18%。工期奖罚5 万元/月(含税费)。承包合同规定:1.开工前发包方向承包方支付合同价(不含暂列金额)的20%作为材料预付款。预付款从工程开工后的第2 个月开始分3 个月均摊抵扣。
2.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发包方每次支付承包方应得工程款的85%。
3.单价措施项目费根据实际发生的分部分项费用逐月支付。
4.总价措施项目费在开工前和开工后第1 个月末分两次平均支付,总价措施费包干使用。
5.分项工程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或减少)计划完成工程量的15%时,该分项工程超出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5(或1.05)。
6.竣工结算时扣留工程实际总造价的3%作为质保金。
7.工期奖罚在竣工结算时结算。
工程施工期间,经监理人核实的有关事项如下:
1.第2 个月发生现场签证计日工人材机费用5 万元,索赔款3 万元(不影响工期)。
2.甲供材料在分项工程A 上均匀使用。
【问题】
1.工程合同价为多少万元?
2.列式计算开工前应支付的材料预付款及措施项目工程款。
3.列式计算第2 月业主应支付的工程款。
4.列式计算第3 个月末分项工程的进度偏差、投资偏差。
5.列式计算第6 月业主应支付的工程款。
6.计算该工程的实际总造价、质量保证金及竣工结算款。
(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以万元为单位)
问题1:
工程合同价=分项+措施+其他+规费+税金=[(1000×200+1550×500+3100×300)/10000×(1+2%)+50+10+15×2%]×(1+18%)=300.440(万元)
问题2:
材料预付款=(300.440-10×1.18)×20%=57.728(万元)
开工前措施费预付款:50/2×1.18×85%=25.075(万元)
问题3:
2 月份应支付的进度款计算:
{[(500×200+800×500)/10000×(1+2%)+15×50%×2%+5×(1+15%)]×(1+18%)+3}×85%-57.728/3-15/2=32.878(万元)
问题4:
第3 个月末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1000×200+1550×500+1000×300)/10000×1.18=150.450(万元)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1000×200+1550×1.15×500+(1800-1550×1.15)×500×0.95+900×300)]/10000×1.18=161.608(万元)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000×200+1800×500+900×300)/10000×1.18=161.660(万元)
进度偏差=161.660-150.450=11.21(万元),说明进度提前完成了11.21 万元
投资偏差=161.66-161.608=0.052 万元,说明投资节约了0.052 万元
问题5:
第6 月
C 分项工程:3100×0.85=2635m3
实际总量为2550m3 小于2635m3,说明低于15%,
需要全面调整价格本月分项工程费用=(350×300+2550×300×0.05)/10000=14.325(万元)
已完工程价款=14.325×(1+2%)×1.18=17.242(万元)
应支付工程款=17.242×85%=14.655(万元)
问题6:
工程实际总造价=(分项+措施+其他+规率+税)=[(1000×200+1550×1.15×500+(1800-1550×1.15)×500×0.95+2550×300×1.05)/10000×(1+2%)+50+15×2%+5×(1+15%]×(1+18%)+3-5=293.162(万元)
工程质量保证金=293.162×3%=8.795(万元)
竣工结算款=(293.162+5)×15%-8.795-5=30.929(万元)
背景:M、N 两市隔海相望,直线距离约100Km,由于海运运力不足,公路铁路运输距离千里以上。为发展两地经济,拟定A 海底隧道(公铁两用)、B 跨海大桥(公铁两用)两个解决方案。事件1:已知效益费用相关数据见表2.1。不考虑建设期的影响,无残值,折现率为8%。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见表2.2。
事件2:如果考虑土地升值、相关产业拉动和海洋环境治理(相关数据见表2.3)。
事件3:招投标阶段,该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进行施工招标,业主委托具有相应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的中介机构编制了招标文件和招标控制价。
该项目招标文件包括如下规定:
(1)招标人不组织项目现场勘查活动。
(2)投标人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10 日前提出,否则招标人拒绝回复。
(3)投标人报价时必须采用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计价定额中分部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标准。
(4)招标人将聘请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在开标后评标前开展清标活动。
(5)投标人报价低于招标控制价幅度超过30%的,投标人在评标时须向评标委员会说明报价较低的理由,并提供证据;投标人不能说明理由,提供证据的,将认定为废标。
问题:
1.根据事件1,列式计算两个方案的净年值,并选择最经济的方案。
2.结合事件2,用费用效率法选择最经济方案。对于B 跨海大桥每天通车量至少达到多少万辆才能回收费用?
3.请逐一分析项目招标文件包括的(1)~(5)项规定是否妥当,并分别说明理由。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1:
A 方案净年值:
-15×100×(A/P,8%,50)-50×[(P/F,8%,20)+(P/F,8%,40)]×(A/P,8%,50)-5+300
×5×330/10000+90+10 = -128.69+149.50=20.81(亿元)
B 方案净年值:
-8×150×(A/P,8%,50)-25×[(P/F,8%,15)+(P/F,8%,30)+(P/F,8%,45)]×(A/P,
8%,50)-6+250×4×300/10000+75+8 = -105.00+113.00=8.00(亿元)
因为方案A 的净年值大于方案B,选择方案A。
问题2:
(1)A 方案:
年度收益:149.50+5+50=204.50(亿元)
年度费用:128.69+40=168.69(亿元)
费用效率=204.50/168.69=1.21
B 方案:
年度收益:113.00+5+30=148.00(亿元)
年度费用:105.00+30=135.00(亿元)
费用效率:148.00/135.00=1.10
选择方案A。
(2)设通车量为Q 万量:
Q×300×250/10000+75+8+30+5≥135.00 Q≥2.27(万辆)
问题3:
(1)项规定妥当;
理由:根据规定,招标人可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组织或不组织项目现场踏勘,组织踏勘现场不是强制性规定。
(2)项规定妥当;
理由:根据规定,潜在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10 日前提出。
(3)项规定不妥当;
理由:投标报价由投标人自主确定,招标人不能要求投标人采用指定的人、材、机消耗量标准。
(4)项规定妥当;
理由:清标工作应在开标后评标前进行,清标工作组应该由招标人选派或者邀请熟悉招标工程项目情况和招标投标程序、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组成,招标人也可以委托工程招标代理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或者监理单位组织具备相应条件的人员组成清标工作组。
(5)项规定不妥当;
理由:不能将因为低于招标控制价一定比例且不能说明理由作为废标的条件。按规定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报价或者在设有标底时明显低于标底的,使得其投标报价可能低于其个别成本的,应当要求该投标人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由评标委员会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报价竞标,其投标应作为废标处理。
【背景资料】
2019 年初,某业主拟建一年产15 万t 产品的工业项目。已知2016 年初已建成投产的年产12 万t 产品的类似项目,投资额为500 万元。自2016 年至2019 年每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增3%。
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
1.项目建设期为1 年,运营期为6 年,项目全部建设投资为700 万元(含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50 万),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6 年,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
2.运营期第1 年投入流动资金150 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
3.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营业收入为1000 万元(不包含销项税),经营成本为350 万元(含进项税30 万),增值税税率为10%,增值税附加税率为10%,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 年。
4.投产第1 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60%,营业收入与经营成本也为正常年份的60%。投产第2年及第2 年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问题】
1.试用生产能力指数法列式计算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2.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各年应缴纳的增值税及增值税附加。
3.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2 年的净利润。
4.列式运营期第6 年的净现金流量。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1:
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500 × (15/12)1 ×(1+3%)3=682.95 万元
问题2:
运营期第1 年应纳增值税
=1000×60%×10%-30×60%-50=-8.00 万元
运营期第1 年增值税附加税=0
运营期第2 年应纳增值税
=1000×10%-30-8=62.00 万元
运营期第2 年增值税附加税=62×10%=6.20 万元
运营期第3-6 年应纳增值税
=1000×10%-30=70.00 万元
运营期第3-6 年增值税附加税=70×10%=7.00 万元
问题3:
固定资产年折旧
=(700-50)×(1-4%)/6=104.00 万元
运营期第1 年利润总额
=1000×60%-(350-30)×60%-104=304.00 万元
运营期第1 年净利润=304-304×25%=228.00 万元
运营期第2 年利润总额
=1000-(350-30)-104-6.2=569.80 万元
运营期第2 年净利润
=569.8-569.8×25%=427.35 万元
问题4:
运营期第6 年利润总额
=1000-(350-30)-104-7=569.00 万元
运营期第6 年所得税=569×25%=142.25 万元
运营期第6 年的现金流入
=1000+1000×10%+(700-50)×4%+150=1276.00 万元
运营期第6 年的现金流出
=350+70+7+142.25=569.25 万元
运营期第6 年的净现金流量
=1276-569.25=706.75 万元
【背景资料】
某市为迎接一大型体育赛事拟建一国内一流体育场馆,采用公开招标。
一、招投标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委托造价咨询机构编制的招标控制价为25400 万元,为了避免高价围标,招标人确定最终招标控制价为25400×(1-5%)=24130 万元,并仅公布了招标控制价的总价。
事件2.为便于投资控制,招标人要求所有投标人必须按照本省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人材机消耗量定额、工程造价信息价和计价办法编制投标报价。
事件3.招标工期18 个月,根据国家工期定额,工期应为23 个月,招标人认为赶工措施费也属于竞争性费用,故招标控制价未考虑赶工措施费;招标控制价中也未包括材料价格风险。
事件4.招标文件规定,投标人应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招标人不对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二、评标:
1.综合评估法
2.技术标50 分,其中:施工方案25 分;业绩15 分;工期10 分。
(1)业绩:已完工程合同额最高得满分,每减少10%扣2 分,扣完为止。
(2)工期:满足工期得0 分,提前1 个月加3 分,最高10 分。
3.商务标50 分,以有效报价的算术平均数为评标基准价,等于评标基准价得满分,比评标基准价高1%,扣3 分;低1%,扣2 分。
4.评标中发现投标人E 投标文件正本中的投标函为复印件。
5.废标的投标文件总分得0 分。
【问题】
1.事件1-4 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列式计算各有效标书报价、工期和评标基准价。
3.完成评标表,确定中标后选人1 名。
问题1:
事件1.不妥。理由:招标控制价不应上调或下浮,还应明确招标控制价的计算方法。
事件2.不妥。理由:投标人可以根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编制投标报价。
事件3.不妥。
理由:(23-18)/23=21.7%,根据清单计价规范,招标工期比国家工期定额提前超过20%,应在招标控制价中考虑赶工措施费。招标控制价,综合
单价中应包括拟定的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承担的风险费用。
事件4.“投标人应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妥当。
理由:投标人复核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投标人科学投标的基础。
“招标人对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负责任”不妥。
理由: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
问题2:
报价:
投标人A:4200+10000+8000=22200 万元
投标人B:3900+10800+9000=23700 万元
投标人C:4200+11000+8000=23200 万元
投标人D:3800+9800+7000=20600 万元
评标基准价= ( 22200+23700+23200+20600 )/4=89700/4=22425 万元
投标人A:4+(8+6)=18 个月
投标人B:3+(6+8)=17 个月
投标人C:3+(7+6)=16 个月
投标人D:4+(4+8)=16 个月
中标后选人为投标人A。
【背景资料】
某市政工程公司决定更新设备,购买15 台新型推土机。根据统计资料每台推土机每年可工作220 个台班。
1.购买新型国产推土机的基础数据估算如表2.1。
2.国产推土机费用单价的相关数据如下:
(1)人工消耗:0.03 工日/m3;日工资单价:50 元。
(2)机械消耗:0.04 台班/m3;台班单价:800 元。
(3)管理费费率为12%(以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为基数),利润率为7%(以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管理费为基数),规费费率和增值税税率合计为16%(以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管理费、利润为基数)。
【问题】
1.计算每台国产设备寿命周期的年费用。若已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每台进口设备寿命周期的年费用为50 万元,应购买何种设备?(行业基准收益率ic=10%)
2.计算用国产机械推土每m3 的全部费用综合单价为多少?
3.若已知进口设备的年费用效率为30,从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角度,应购买何种设备?
4.假定该设备公司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合同价为5600 万元,按合同工期、成本最低的工期和最可能的工期组织施工的利润额分别为 390 万元、420 万元和 480 万元,根据本公司类似工程的历史资料,该工程按合同工期、成本最低的工期和最可能的工期完成的概率分别为 0.5、0.4和 0.1。按合同工期、成本最低的工期和最可能的工期组织施工的利润额分别为 375 万元、416 万元和 473 万元,根据本公司类似工程的历史资料,该工程按合同工期、成本最低的工期和最可能的工期完成的概率分别为 0.6、0.2和 0.2。该设备公司应选择购买哪种设备?相应的产值利润率为多少?(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1:
1.每台国产设备的购置费现值
=174.25+5×[(1/(1+10%)3+1/(1+10%)6]+(1+6)×[(1+10%)8-1)/10%×(1+10%)8]-174.25×5%/(1+10%)8=214.11 万元
2.每台国产设备的寿命周期年费用
214.11×10%×(1+10%)8/[(1+10%)8-1]=40.13 万元/年
因为40.13 万元/年<50 万元,所以,应购买国产设备。
问题2:
1.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之和:
=0.03 工日/m3×50 元/工日+0+0.04 台班/m3×800 元/台班=33.50(元/m3)
2.管理费33.50×12%=4.02(元/m3)
3.利润(33.50+4.02)×7%=2.63 元/m3)
4.规费和增值税(33.50+4.02+2.63)×16%=6.42(元/m3)
国产设备挖土方的全费用综合单价:33.50+4.02+2.63+6.42=46.57(元/m3)
问题3:
国产设备的年费用效率
1. 效率200 × 0.8 × 8 × 220 × 46.57/10000 =1311.41 万元
2.费用效率1311.41/40.13=32.68
结论:由于国产设备的费用效率32.68〉30,高于进口设备,故应选择购买国产设备。
问题4:
购买国产设备的期望利润额=390×0.5+420×0.4+480×0.1=411.00(万元)
购买进口设备的期望利润额=375×0.6+416×0.2+473×0.2=402.80(万元)
结论:由于国产设备的期望利润额411.00 万元〉402.80 万元,高于进口设备,故应选择购买国产设备。
购买国产设备相应的产值利润率=411÷5600=7.3%
背景:
某城市拟建设一个工业项目,有关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投资10000万元,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其中有15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其余形成固定资产,含1000万元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5%。固定资产余值在运营期末回收。
2.项目建设前期为1年,建设期2年,运营期为8年。每吨产品含增值税售价156元(增值税率16%)。正常年份产量为80万吨,运营期第1年达产80%,以后各年均达产100%。运营期第1年的经营成本为4000万元(含可抵扣进项税额800万元),以后各年经营成本为4800万元(含可抵扣进项税额为900万元)。
3.无形资产在运营期均匀摊入成本。
4.流动资金为自有资金1200万元,运营期第1年投入。
5.增值税附加税率10%,运营第一年建设投资中可抵扣进项税额最多可抵扣60%。所得税率为25%。
【问题】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余值、无形资产摊销费。
2.列式计算运营期各年应交纳的增值税和增值税附加。
3.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年的总成本费用(不含税)、调整所得税。
4.列式计算运营期第8年的净现金流量。
5.项目开工前由承包人编制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见图1-1所示(单位:月)。在工作G施工中,发生设计变更,停工待图2个月。上述事件发生后,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按原工期完工,承包人决定通过压缩工作G的后续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经测算,工作H的赶工费为3.6万元/月,工作Ⅰ的赶工费为3.2万元/月,工作J的赶工费为4万元/月。根据上述情况,请确定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最优方案,写出具体分析过程。
(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问题1:
解:
固定资产折旧=(10000-1000-1500)×(1-5%)÷10=712.50万元
固定资产余值=10000-1000-1500-712.5×8=1800.00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1500÷8=187.50万元
问题2:
解:
运营期第1年:
应纳增值税=80×156÷(1+16%)×80%×16%-800-1000×60%=-22.90万元
增值税=0
增值税附加=0
运营期第2年:
应纳增值税=80×156÷(1+16%)×16%-900-(1000-1000×60%+22.9)=398.48万元
增值税附加=398.48×10%=39.85万元
运营期第3-8年:
增值税=80×156÷(1+16%)×16%-900=821.38万元
增值税附加=821.38×10%=82.14万元
问题3:
解:
运营期第1年总成本费用(不含税)=4000-800+712.50+187.5=4100.00万元
调整所得税=[80×156÷(1+16%)×80%-4100]×25%=1126.72万元
问题4:
解:
现金流入=80×156+1800+1200=15480.00万元
总成本费用=4800-900+712.50+187.5=4800.00万元
所得税=[80×156÷(1+16%)-4800-82.14]×25%=1469.12万元
现金流出=4800+821.38+82.14+1469.12=7172.64万元
净现金流量=15480.00-7172.64=8307.36万元
问题5:
解:
初始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工作是A,B,G,I,J。总工期=5+5+5+7+5=27(月)。工作G位于关键线路上,其拖延将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因此,要按原工期完工,需要压缩工期2个月。
承包人施工进度计划调整方案包括:
(1)压缩工作Ⅰ的持续时间2个月,同时压缩工作H的持续时间1个月。增加的赶工费用=3.2×2+3.6×1=10(万元)。
(2)压缩工作Ⅰ和工作J的持续时间各1个月。增加赶工费用=3.2×1+4×1=7.2(万元)。
(3)压缩工作J的持续时间2个月。增加的赶工费用=4×2=8(万元)。
分析上述三种调整方案可知,第二种调整方案增加的赶工费用最低,因此,承包人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最优方案是压缩工作Ⅰ和工作J的持续时间各1个月。
某承包商参与了某施工项目的施工投标,在通过资格预审后,对招标文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业主所提出的工期要求过于苛刻,且合同条款中规定每拖延 1 天工期罚合同价的 1‰。若要保证实现该工期要求,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从而大大增加成本;还发现原设计结构方案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过于保守。因此,该承包商采取了以下做法:
做法一:在投标文件中说明业主的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因而按自己认为的合理工期(比业主要求的工期增加 6 个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据此报价。
做法二:经造价工程师的初步测算,拟投标报价 9000 万元。该施工企业投标时为了不影响中标,又能在中标后取得较好的收益,决定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对原估价作适当调整,具体数据见表 3.1。
调整后,该承包商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封装,在投标截止日期前1 天上午将投标文件报送业主。
做法三:在规定的开标时间前1 小时,该承包商又递交了一份书面补充材料,其中声明将原报价降低4%,并详细说明了需调整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及相应总价。但是,招标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认为,根据国际上“一标一投”的惯例,一个承包商不得递交两份投标文件,因而拒收承包商的补充材料。
【问题】
1.招标人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哪些内容?
2.做法一中,该承包商运用了哪种报价技巧?其运用是否得当?
3.做法二中,该承包商运用了哪种报价技巧?其运用是否得当?不平衡报价后,承包商所得工程款的终值比原报价增加多少万元?(假定工程进度均衡进行,以预计的竣工时间为终点,月利率按1%计)
4.做法三中,该承包商运用了哪种报价技巧?其运用是否得当?招标人的做法是否得当?说明理由。
问题1:
招标人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投标人签订合同的权利: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
2.投标人履行合同的能力:人员情况、技术装备情况、财务状况等;
3.投标人目前的状况:投标资格是否被取消、账户是否被冻结等;
4.近三年情况:是否发生过重大事故和质量事故;其他内容。
问题2:
做法一中该承包商运用了多方案报价法,该方法运用不当,因为运用该报价技巧时,必须对原方案(本案例指业主的工期要求)报价,而该承包商在投标时仅说明了该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却并未报出相应的投标价。
问题3:
该承包商运用了不平衡报价法,承包商将属于前期的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的单价调高,而将属于后期工程的装饰工程的单价调低,可以在施工的早期阶段收到较多的工程款,从而可以提高
承包商所得工程款的现值;而且这三类工程单价的调整幅度均在10%以内,属于合理范围。
以竣工时点进行折现,F=A1(F/A,1%,6)
(F/P,1%,18)+A2(F/A,1%,12)(F/P,1%,6)+A3(F/A,1%,6);
调价前:9889.56;调价后:9932.84
结论:采用了不平衡报价法后,终值增加了=9932.84-9889.56=43.28 万元
问题4:
该承包商运用了突然降价法,该方法运用得当,原投标文件的递交时间比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仅提前1天多,这既是符合常理的,又为竞争对手调整、确定最终报价留有一定的时间,起到了迷惑竞争对手的作用。若提前时间太多,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怀疑,而在开标前1 小时突然递交一份补充文件,这时竞争对手已不可能再调整报价了。
“招标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拒收承包商的补充材料”不妥,因为承包商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所递交的任何正式书面文件都是有效文件,都是投标文件的有效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补充文件与原投标文件共同构成一份投标文件,而不是两份相互独立的投标文件。
某工程项目业主通过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确定某投标人为中标人。并与其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工期4个月。部分工程价款条款如下:
(1)分项工程清单中含有两个混凝土分项工程,工程量分别为甲项2300m3,乙项3200m3,清单报价中甲项综合单价为180元/m3,乙项综合单价为160元/m3。当某一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增加(或减少)15%以上时,应进行调价,调价系数为0.9(1.08)。
(2)措施项目清单中含有5个项目,总费用18万元。其中,甲分项工程模板及其支撑措施费2万元、乙分项工程模板及其支撑措施费3万元,结算时,该两项费用按相应分项工程量变化比例调整;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6万元,结算时,该项费用不调整;安全文明施工费为分项工程费用及模板措施费用、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用合计的2%,结算时,该项费用随取费基数变化而调整;其余措施费用,结算时不调整。
(3)其他项目清单中仅含专业工程暂估价一项,费用为20万元。实际施工时经核定确认的费用为17万元。
(4)施工过程中发生计日工费用2.6万元。
(5)规费费率3.32%;税金率9%。
(不考虑人材机费用中含有可抵扣的进项税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有关付款条款如下:
(1)材料预付款为分项工程费用的20%,于开工前支付,在最后两个月平均扣除;
(2)措施项目价款于开工前和开工后第2月末分两次平均支付;
(3)专业工程暂估价在最后1个月按实结算;
(4)业主按每月承包商已完工程价款的90%支付;
(5)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后进行结算,并按实际总造价的3%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
承包商每月实际完成并经签证确认的工程量如表5.1所示。
【问题】
1.该工程预计合同总价为多少?材料预付款是多少?首次支付措施项目费是多少?
2.每月分项工程量价款是多少?承包商每月应得的工程款是多少?
3.分项工程量总价款是多少?竣工结算前,承包商应得累计工程款是多少?
4.实际工程总造价是多少?竣工结算时,业主尚应支付给承包商工程款为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问题1:
解:
预计合同价:(2 300×180+3 200×160+180000+200 000)×(1+3.32%)×(1+9%)
=(926 000+180 000+200 000)×1.126=1470556元=147.056万元(1分)
材料预付款:(92.600)×20%=18.520万元(1分)
措施项目价款首次支付:18×1.126×50%×90%=9.121万元(1分)
问题2:
解:
(1) 第1个月分项工程量价款:(500×180+700×160)×1.126=22.745万元(1分)
承包商应得工程款:22.745×90%=20.471万元(0.5分)
(2) 第2个月分项工程量价款:(800×180+900×160)×1.126=32.429万元(1分)
措施项目价款第二次支付:
18×1.126×50%×90%=9.121万元(1分)
承包商应得工程款:32.429×90%+9.121=38.307万元(0.5分)
(3) 第3个月分项工程量价款:(800×180+800×160)×1.126=30.627万元(1分)
应扣预付款:18.52×50%=9.26万元(0.5分)
承包商应得工程款:30.627×90%-9.26=18.304万元(1分)
(4)第4个月甲分项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为2750 m3,比清单工程量增加450 m3 ,由于450/2300=19.57%,超过15%,故超出部分其单价应进行调整。
超过清单工程量15%的工程量:
2750-2300×(1+15%)=105.000 m3
第4个月甲分项工程量价款:
[(650-105)×180+105×180×0.9]×1.126=12.961万元(2分)
第4个月乙分项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为2600 m3,比清单工程量减少600m3 ,由于600/3200=18.75%,超过15%,故减少后剩余全部工程量的单价应进行调整。
第4个月乙分项工程工程量价款:
2600×160×1.08×1.126- ( 700+900+800 )×160×1.126=7.351万元(2分)
甲、乙两分项工程量价款:
12.961+7.351=20.312万元(0.5分)
专业工程暂估价、计日工费用结算款:
(17+2.6)×1.126=22.070万元(0.5分)
应扣预付款为:9.260万元(0.5分)
承包商应得工程款:
(20.312+22.070)×90%-9.26=28.884万元(0.5分)
问题3:
解:
分项工程量总价款:22.745+32.429+30.627+20.312=106.113万元(1分)
竣工结算前承包商应得累计工程款:20.471+38.307+18.304+28.884+9.121=115.087万元(不含预付款)(0.5分)
问题4:
解:
甲分项工程的模板及其支撑措施项目费变化:
2×(450/2300) =0.391万元(0.5分)
乙分项工程的模板及其支撑措施项目费变化:
3×(-600/3200) =-0.563万元(0.5分)
分项工程费用变化:106.113/1.126-(2 300×180+3 200×160)/1 00 00=1.639万元 (0.5分)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项目费调整:
(1.639+0.391-0.563)×2%=0.029万元(0.5分)
工程实际总造价:106.113+(18+0.391-0.563+0.029)×1.126+22.070=148.290万元(0.5分)
竣工结算时,业主尚应支付给承包商工程款:
148.290×(1-3%)-18.52-115.087=10.234万元(0.5分)
背景:某企业拟于某城市新建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基础数据如下:
1.拟建项目占地面积30 亩,建筑面积11000m2,其项目设计标准、规模与该企业两年前在另一城市修建的同类项目相同,已建同类项目的单位建筑工程费用为1600 元/m2,建筑工程的综合用工量为4.5 工日/m2,综合工日单价为80 元/工日,建筑工程费用中的材料费占比为50%,机械使用费占比为8%,考虑地区和交易时间差异,拟建项目的综合工日单价为100 元/工日,材料费修正系数为1.1,机械使用费用的修正系数为1.05,人材机以外的其他费用修正系数为1.08。根据市场询价,该拟建项目设备投资估算为2000 万元。设备安装工程费用为设备投资的15%,项目土地相关费用按20 万元/亩计算,除土地外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项目建安工程费的15%,项目的基本预备费为5%,不考虑价差预备费。
2.项目建设期1 年,运营期10 年,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0 年,残值率为5%,按直线法折旧。
3.项目运营期第1 年投入自有资金200 万元作为运营期的流动资金。
4.项目正常年份不含税销售收入为1560 万元,项目正常年份含税经营成本为430 万元(其中可抵扣进项税为30 万元),项目运营期第1 年产量为设计产量的85%,运营期第2 年及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量,运营期第1 年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均为正常年份的85%。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增值税为13%,增值税附加税率为12%。
问题:
1.列式计算拟建项目建设投资。
2.若该项目的建设投资为5500 万元(不考虑可抵扣进项税),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为3000 万元,贷款年利率为7.2%(按月计息),约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5 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的方式,分别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 年,第2 年的总成本费用和净利润以及运营期第2年年末的项目累计盈余资金。(不考虑企业的公积金、公益金计取及及投资者股利分配)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1.
(1)计算拟建项目的建筑工程费、设备安装工程费:
同类项目建筑工程费用中的人工费占比=4.5×80/1600×100%=22.50%
同类项目建筑工程费用中人、材、机以外的其他费用占比=1-22.5%-50%-8%=19.50%
拟建项目的单位建筑工程费用:
1600×(22.50%×100/80+50%×1.1+8%×1.05+19.50%×1.08)=1801.36(元/m2)
拟建项目的建筑工程费=1801.36×11000/10000=1981.50(万元)
拟建项目的设备投资费为2000 万元;
拟建项目的设备安装工程费=2000×15%=300(万元)
(2)计算拟建项目的工程建设其他费:
拟建项目的土地相关费用=20×30=600(万元)
除土地外的工程建设其他费=(1981.50+300)×15%=342.23(万元)
拟建项目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00+342.23=942.23(万元)
(3)拟建项目的基本预备费=(2000+1981.50+300+942.23)×5%=261.19(万元)
(4)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2000+1981.50+300+942.23+261.19 =5484.92(万元)
问题2.
(1)计算建设期本利和:
年实际利率=(1+7.2%/12)^12-1=7.44%
该项目的建设期利息=3000×0.5×7.44%=111.60(万元)
建设期贷款本利和=3000+111.60=3111.60(万元)
(2)运营期第1 年、第2 年还本、付息的计算:
运营期前5 年每年应还本=3111.60/5=622.32(万元)
运营期第1 年应付息=3111.60×7.44%=231.50(万元)
运营期第2 年应付息=(3111.60-622.32)×7.44%=185.20(万元)
(3)折旧额的计算:
固定资产原值=5500+111.60=5611.60(万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611.60×(1-5%)/10=533.10(万元)
(4)运营期第1 年、第2 年总成本费用的计算:
运营期第1 年的总成本费用=(430-30)×85%+533.10+231.50=1104.60(万元)
运营期第2 年的总成本费用=(430-30)+533.10+185.20=1118.30(万元)
(5)运营期第1 年、第2 年净利润的计算:
运营期第1 年的增值税附加=(1560×13%-30)×85%×12%=17.63(万元)
运营期第2 年的增值税附加=(1560×13%-30)×12%=20.74(万元)
运营期第1 年的净利润=[1560×85%-1104.60-17.63]×(1-25%)=152.83(万元)
运营期第2 年的净利润=[1560-1118.30-20.74]×(1-25%)=315.72(万元)
(6)运营期第1 年年末的盈余资金=净利润+折旧费-当年应还本金
=152.83+533.10-622.32=63.61(万元)
运营期第2 年年末的累计盈余资金=533.10+315.72+63.61-622.32=290.11(万元)
背景:某建设项目,业主将其中一个单项工程通过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招标确定了中标单位,双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工期为6 个月。每月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和单价措施项目费用如下表所示。
总价措施项目费用为12万元(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用6.6万元);其他项目费用包括:暂列金额为10万元,业主拟分包的专业工程暂估价为28万元,总包服务费用按5%计算;管理费和利润分别以人材机费用之和为基数计取,计算费率为8%;规费和税金以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费用、措施项目费用、其他项目费用之和为基数计取,计算费率为10%。人材机各项费用用均不包括可抵扣进项税。
施工合同中有关工程款结算与支付的约定如下:
(1)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材料预付款(扣除暂列金额和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后的签约合同价的20%)、以及安全文明施工费用的60%。材料预付款在合同期的后3个月从应付工程款中平均扣回;
(2)开工后,安全文明施工费用的40%随工程进度款在第1 个月支付,其余总价措施费用在开工后的前4 个月随工程进度款平均支付;
(3)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业主按承包商应得工程进度款的90%支付;
(4)其他项目费用按实际发生额与当月发生的其他工程款同期结算支付;
(5)当分部分项工程量增加(或减少)幅度超过15%时,应调整相应的综合单价,调价系数为0.9(或1.1):
(6)施工期间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在超过基期价格5%及以内的费用由承包商承担,超过5%以上的部分由业主承担;
(7)工程竣工结算时扣留3%的工程质量保证金,其余工程款一次性结清。
施工期间,经监理人核实及业主确认的有关事项如下:
(1)第3 个月发生合同外零星工作,现场签证费用4 万元(含管理费和利润),某分项工程因设计变更增加工程量20%(原清单工程量400m3,综合单价180 元/m3),增加相应单价措施费用1万元,对工期无影响;
(2)在第4 个月业主的专业分包工程完成,实际费用22 万元;另有某分项工程的某种材料价格比基期价格上涨12%(原清单中,该材料数量300 ㎡,材料价格200 元/㎡)。
问题:
1.该单项工程签约合同价为多少万元?业主在开工前应支付给承包商的材料预付款和安全文明施工预付款各为多少万元?开工后第1 个月应支付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为多少万元?
2.第3 个月承包商应得工程款为多少万元?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为多少万元?
3.第4 个月承包商应得工程款为多少万元?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为多少万元?
4.假设该单项工程实际总造价比签约合同价增加了30 万元,在竣工结算时业主应支付承包商的工程结算款应为多少万元?
(计算结果有小数的保留三位小数)
问题1:
(1)该单项工程签约合同价:
[200+12+8+10+28×(1+5%)]×(1+10%)=285.340 万元
(2)业主应支付的材料预付款:
[285.340-(10+6.6)×(1+10%)]×20% =53.416 万元
安全文明施工预付款:6.6×(1+10%)×60%×90% =3.920 万元
(3)第1 个月应支付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
6.6×40%×(1+10%)×90%=2.614 万元
问题2:
第3 个月分部分项工程费用:
30+[400×(20%-15%)×180×0.9+400×15%×180]/10000=31.404 万元
第3 个月的措施项目费用:2+1+(12-6.6)/4=4.350 万元
第3 个月承包商应得工程款:(31.404+4.350+4)×(1+10%)=43.729 万元
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43.729×90%=39.356 万元
问题3:
第4 个月分部分项工程费:50+[200×(12%-5%)×300×(1+8%)]/10000 =50.454 万元
第4 个月措施项目费:3+(12-6.6)/4=4.350 万元
第4 个月其他项目费用:22×(1+5%)=23.100 万元
第4 个月应扣回预付款:53.416/3=17.805 万元
第4 个月承包商应得工程款:(50.454+4.350+23.100)×(1+10%)=85.694 万元
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85.694×0.9-17.805=59.320 万元
问题4:
实际造价:285.340+30=315.340 万元
业主应支付承包商的工程结算款:315.340×(10%-3%)=22.074 万元
背景:
某施工单位(乙方)与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某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00 天,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 天奖励(或罚款)1 万元(含税费)。
经甲方同意乙方将电梯和设备安装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承包单位(丙方)。
分包合同约定:分包工程施工进度必须服从施工总承包进度计划的安排,施工进度奖罚约定与总承包合同的工期奖罚相同;因发生甲方的风险事件导致的工人窝工和机械闲置费用,只计取规费和税金。因甲方的责任事件导致的工人窝工和机械闲置,除计取规费和税金外,还应补偿现场管理费,补偿标准约定为500 元/天。乙方按时提交了施工网络计划,如图5-8 所示(时间单位:天),并得到了批准。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7 月25 日至26 日基础工程施工时,由于特大暴雨引起洪水突发,导致现场无法施工,基础工程专业队30 名工人窝工,天气转好后,27 日该专业队全员进行现场清理,所用机械持续闲置3 个台班(台班费:800 元/台班),28 日乙方安排该专业队修复被洪水冲坏的部分基础12m3(综合单价:480 元/m3)。
事件2:8 月7 日至10 日主体结构施工时,乙方租赁的大模板未能及时进场,随后的8 月9 日至12 日,工程所在地区供电中断,造成40 名工人持续窝工6 天,所用机械持续闲置6 个台班(台班费:900 元/台班)。
事件3:屋面工程施工时,乙方的劳务分包队未能及时进场,造成施工时间拖延8 天。
事件4:设备安装过程中,甲方采购的制冷机组因质量问题退换货,造成丙方12 名工人窝工3天,租赁的施工机械闲置3 天(租赁费600 元/天),设备安装工程完工时间拖延3 天。
事件5:因甲方对室外装修设计的效果不满意,要求设计单位修改设计,致使图纸交付拖延,使室外装修作业推迟开工10 天,窝工50 个工日,租赁的施工机械闲置10 天(租赁费700 元/天)。
事件6:应甲方要求,乙方在室内装修施工中,采取了加快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使室内装修施工时间缩短了10 天,技术组织措施人材机费用8 万元。
问题:
1.从工期控制的角度来看,该工程中的哪些工作是主要控制对象?
2.乙方可否就上述每项事件向甲方提出工期和(或)费用索赔?请简要说明理由。
3.丙方因制冷机组退换货导致的工人窝工和租赁设备闲置费用损失应由谁给予补偿?
4.工期索赔多少天?实际工期为多少天?工期奖(罚)款是多少元?
5.假设工程所在地人工费标准为80 元/工日,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为50 元/工日;机械闲置补偿标准为正常台班费的60%;该工程管理费按人工、材料、机械费之和的6%计取,利润按人工、材料、机械费和管理费之和的4.5%计取,规费按人工、材料、机械费和管理费、利润之和的6%计取,增值税为9%。试问:承包商应得到的费用索赔是多少?
问题1:从工期控制的角度来看,该工程中的哪些工作是主要控制对象?
该工程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⑥一⑧。从工期控制的角度看,位于关键线路上的基础工程、主体结构、二次结构、设备安装、室内装修工作为主要控制对象。
问题2:.乙方可否就上述每项事件向甲方提出工期和(或)费用索赔?请简要说明理由。
事件1:可以提出工期和清理、修复费用索赔。
理由:洪水突发属于不可抗力。工期顺延,费用各自承担。但场地清理、修复被洪水冲坏的部分基础的费用是甲方应承担风险事件,且基础工程为关键工作。
事件2: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理由:地区供电中断是甲方应承担的风险事件,且主体结构工程为关键工作。
事件3:不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理由:劳务分包队未能及时进场属于乙方应承担的的责任事件。
事件4: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理由:甲方采购的制冷机组因质量问题退换货,是甲方应承担的责任事件,且设备安装为关键工作。
事件5:可以提出费用索赔,但不可以提出工期索赔。
理由:设计变更虽然属于甲方责任,但该工作有53天的总时差,拖延3天未超过本工作的总时差。
事件6:可以提出赶工补偿要求。但不可以提出工期索赔。
理由:因为应甲方要求赶工而发生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费应由甲方承担
问题3:丙方因制冷机组退换货导致的工人窝工和租赁设备闲置费用损失应由谁给予补偿?
丙方的费用损失应由乙方给予补偿。
问题4:工期索赔多少天?实际工期为多少天?工期奖(罚)款是多少元?
(1)工期索赔:事件1索赔4天;事件2索赔2天;事件4索赔3天。
4+2+3=9(天)
(2)实际工期:关键线路上工作持续时间变化的有:基础工程增加4天;主体结构增加6天;设备安装增加3天;室内装修减少10天。
关键线路:①→②→③→④→⑥→⑧。
工期:600+4+6+3-10=603(天)
(3)事件6中乙方已获得了赶工补偿费用,就不能再获得工期补偿的要求,所以关键线路上的室内装修缩短10天的工期要从业主同意的工期中减去。即关键线路:①→②→③→④→⑥→⑧。
新合同工期为:600+9-10=599天。工期拖后罚款:(603-599)×1=4(万元)
问题5:假设工程所在地人工费标准为80元/工日,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为50元/工日;机械闲置补偿标准为正常台班费的60%;该工程管理费按人工、材料、机械费之和的 6% 计取,利润 按人工、材料、机械费和管理费之和的 4.5% 计取,规费按人工、材料、机械费和管理费、利润之和的 6% 计取,增值税为 9%。试问:承包商应得到的费用索赔是多少?
事件1费用索赔:
30×80×1.06×1.045×1.06×1.09+12×480×1.06×1.09=9727(元)
事件2费用索赔:
(40×2×50+2×900×60%)×1.06×1.09=5869(元)
事件4费用索赔:
(12×3×50+3×600+3×500)×1.06×1.09=5893(元)
事件5费用索赔:
(50×50+10×700+10×500)×1.06×1.09=16753(元)
费用索赔合计:9727+5869+5893+16753=38242(元)
事件6赶工补偿:80000×1.06×1.045×1.06×1.09=102387(元)
工程项目由A、B、C 三个分项工程组成,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确定中标人,合同工期5 个月。各月计划与实际完成工程量及综合单价见表4-2,单价措施项目费按分部分项费用的2%计,总价措施项目费50万元,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为20 万元,暂列金额10 万元,甲方供应材料15 万元,用于分项工程A,按2%计算总承包服务费。
管理费、利润与风险费以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15%。规费、税金以分项工程、措施项目和其他项目费用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18%。工期奖罚5 万元/月(含税费)。承包合同规定:
1.开工前发包方向承包方支付合同价(不含暂列金额)的20%作为材料预付款。预付款从工程开工后的第2 个月开始分3 个月均摊抵扣。
2.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发包方每次支付承包方应得工程款的85%。
3.单价措施项目费根据实际发生的分部分项费用逐月支付。
4.总价措施项目费在开工前和开工后第1 个月末分两次平均支付,总价措施费包干使用。
5.分项工程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或减少)计划完成工程量的15%时,该分项工程超出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5(或1.05)。
6.竣工结算时扣留工程实际总造价的3%作为质保金。
7.工期奖罚在竣工结算时结算。
工程施工期间,经监理人核实的有关事项如下:
1.第2 个月发生现场签证计日工人材机费用5 万元,索赔款3 万元(不影响工期)。
2.甲供材料在分项工程A 上均匀使用。
【问题】
1.工程合同价为多少万元?
2.列式计算开工前应支付的材料预付款及措施项目工程款。
3.列式计算第2 月业主应支付的工程款。
4.列式计算第3 个月末分项工程的进度偏差、投资偏差。
5.列式计算第6 月业主应支付的工程款。
6.计算该工程的实际总造价、质量保证金及竣工结算款。
(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以万元为单位)
问题1:
工程合同价=分项+措施+其他+规费+税金=[(1000×200+1550×500+3100×300)/10000×(1+2%)+50+10+15×2%]×(1+18%)=300.440(万元)
问题2:
材料预付款=(300.440-10×1.18)×20%=57.728(万元)
开工前措施费预付款:50/2×1.18×85%=25.075(万元)
问题3:
2 月份应支付的进度款计算:
{[(500×200+800×500)/10000×(1+2%)+15×50%×2%+5×(1+15%)]×(1+18%)+3}×85%-57.728/3-15/2=32.878(万元)
问题4:
第3 个月末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1000×200+1550×500+1000×300)/10000×1.18=150.450(万元)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1000×200+1550×1.15×500+(1800-1550×1.15)×500×0.95+900×300)]/10000×1.18=161.608(万元)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000×200+1800×500+900×300)/10000×1.18=161.660(万元)
进度偏差=161.660-150.450=11.21(万元),
说明进度提前完成了11.21 万元
投资偏差=161.66-161.608=0.052 万元,说明投资节约了0.052 万元
问题5:
第6 月
C 分项工程:3100×0.85=2635m3
实际总量为2550m3 小于2635m3,说明低于15%,需要全面调整价格本月分项工程费用=(350×300+2550×300×0.05)/10000=14.325(万元)
已完工程价款=14.325×(1+2%)×1.18=17.242(万元)
应支付工程款=17.242×85%=14.655(万元)
问题6:
工程实际总造价=(分项+措施+其他+规率+税)=[(1000×200+1550×1.15×500+(1800-1550×1.15)×500×0.95+2550×300×1.05)/10000×(1+2%)+50+15×2%+5×(1+15%]×(1+18%)+3-5=293.162(万元)
工程质量保证金=293.162×3%=8.795(万元)
竣工结算款=(293.162+5)×15%-8.795-5=30.929(万元)
背景:
某市重点工程项目计划投资4000 万元,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公开招标。经资格预审后,确定A、B、C 共3 家合格投标人。该3 家投标人分别于10 月13 日~14日领取了招标文件,同时按要求递交投标保证金50 万元、购买招标文件费500 元。
招标文件规定:投标截止时间为10 月31 日,投标有效期截止时间为12 月30日,投标保证金有效期截止时间为次年1 月30 日。招标人对开标前的主要工作安排为:10 月16 日~17 日,由招标人分别安排各投标人踏勘现场;10 月20 日,举行投标预备会,会上主要对招标文件和招标人能提供的施工条件等内容进行答疑,考虑各投标人所拟定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不同,将不对施工图做任何解释。各投标人按时递交了投标文件,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
评标办法规定,商务标权重60 分(包括总报价20 分、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10分、其他内容30 分),技术标权重40 分。
(1)总报价的评标方法是,评标基准价等于各有效投标总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下浮2 个百分点。当投标人的投标总价等于评标基准价时得满分,投标总价每高于评标基准价1 个百分点时扣2 分,每低于评标基准价1 个百分点时扣1 分。
(2)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的评标方法是,在清单报价中按合价大小抽取5项(每项权重2 分),分别计算投标人综合单价报价平均值,投标人所报综合单价在平均值的95%~102%范围内得满分,超出该范围的,每超出1 个百分点扣0.2 分。
各投标人总报价和抽取的异形梁C30 混凝土综合单价见表4-6。
问题:
1.在该工程开标之前所进行的招标工作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列式计算总报价和异形梁C30 混凝土综合单价的报价平均值,并计算各投标人得分(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3.列式计算各投标人的总得分,根据总得分的高低确定第一中标候选人。
4.评标工作于11 月1 日结束并于当天确定中标人。11 月2 日招标人向当地主管部门提交了评标报告;11 月10 日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12 月1 日双方签订了施工合同;12 月3 日招标人将未中标结果通知给另两家投标人,并于12 月9 日将投标保证金退还给未中标人。请指出评标结朿后招标人的工作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问题1:在该工程开标之前所进行的招标工作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1)要求投标人领取招标文件时递交投标保证金不妥
理由:根据相关规定,投标保证金应随投标文件一并提交。
(2)投标截止时间不妥
理由:根据相关规定,从招标文件发出到投标截止时间不能少于20日。
(3)投标保证金有效期截止时间不妥
理由:根据相关规定,投标保证金有效期截止时间应与投标有效期截止时间一致。
(4)踏勘现场安排不妥
理由:根据相关规定,招标人不得单独或者分别组织任何一个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
(5)投标预备会上对施工图纸不做任何解释不妥
理由:根据相关规定招标人应对图纸进行交底和解释。
问题2:列式计算总报价和异形梁C30混凝土综合单价的报价平均值,并计算各投标人得分(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1)总报价平均值:(3179+2998+3213)/3=3130(万元)
评分基准价:3130×(1-2%)=3067.4(万元)
(2)异形梁C30混凝土综合单价报价平均值:
(456.20+451.50+485.80)/3=464.50(元/m3)
总报价和C30混凝土综合单价评分见表4-8。
问题3:列式计算各投标人的总得分,根据总得分的高低确定第一中标候选人。
投标人A的总得分:12.72+32+30=74.72(分)
投标人B的总得分:17.74+29+35=81.74(分)
投标人C的总得分:10.50+28+37=75.50(分)
所以,第一中标候选人为B投标人。
问题4:评标工作于11月1日结束并于当天确定中标人。11月2日招标人向当地主管部门提交了评标报告;
11月10日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
12月1日双方签订了施工合同;
12月3日招标人将未中标结果通知给另两家投标人,并于12月9日将投标保证金退
还给未中标人。请指出评标结朿后招标人的工作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1)招标人向主管部门提交的书面报告内容不妥理由:根据相关规定,招标人还应向主管部门提交招投标活动的书面报告,而不仅是评标报告。
(2)招标人仅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不妥
理由:根据相关规定,招标人还应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未中标人。
(3)12月3日招标人将未中标结果通知给另两家投标人,招标人通知未中标人时间不妥
理由:根据相关规定,应在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的同时通知未中标人。
(4)退还未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时间不妥
理由:根据相关规定,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的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某项目承包人与发包人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22 天;工期每提前或拖延1 天,奖励(或罚款)600 元。按发包人要求,承包人在开工前递交了一份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如图5-5 所示)并获批准。
根据图5-5 所示的计划安排,工作A、K、Q 要使用同一种施工机械,而承包人可供使用的该种机械只有1 台在工程施工中,由于发包人负责提供的材料及设计图纸原因,致使C 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了3 天;由于承包人的机械设备原因使N 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了2 天。在该工程竣工前1 天,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交了工期和费用索赔申请。
【问题】
1.承包人可得到的合理的工期索赔为多少天?说明理由
2.假设该种机械闲置台班费用补偿标准为280 元/天,则承包人可得到的合理的费用追加额为多少元?
问题1:
工期索赔为2 天;
理由:发包人负责提供的材料及设计图纸原因是发包人应承担的责任事件,并且C 工作的总时差为1 天,延长3 天超过了其总时差,3-1=2 天。
问题2:
(1)工期奖罚
原合同工期:关键线路A→D→G→L,4+7+4+7=22 天;
新合同工期:22+2=24 天
实际工期:关键线路C→E→K→N→Q,8+3+7+4+3=25 天
工期罚款:(25-24)×600=600 元
(2)机械补偿 微 信 公 众 号:金 考 典 ,新题,押 题!
原在场时间:A 工作第一天上班时刻机械进场,Q工作21 天下班时刻退场,即在现场21 天;
C 工作延误3 天后机械在场时间:A 工作第一天上班时刻机械进场,Q 工作24 天下班时刻退场,即在现场24 天;应补偿:(24-21)×280=840 元
(3)费用追加额:840-600=240 元
背景:
某工程项目发承包双方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工期5 个月。合同约定的工程内容及其价款包栝: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含单价措施项目)4 项,费用数据与施工进度计划见表6-22;总价措施项目费用10 万元(其中含安全文明施工费6 万元);暂列金额费用5 万元;管理费和利润为不含税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2%;规费为不含税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利润之和的6%;增值税率为9%。
表6-22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费用数据与施工进度计划表
有关工程价款支付条款如下:
1.开工前,发包人按签约含税合同价(扣除安全文明施工费和暂列金额)的20%作为预付款支付承包人,预付款在施工期间的第2~5 个月平均扣回,同时将安全文明施工费的70%作为提前支付的工程款。
2.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工程款在施工期间逐月结算支付。
3.分部分项工程C 所需的工程材料C1 用量1250m2,承包人的投标报价为60 元/m2(不含税)。当工程材料C1 的实际采购价格在投标报价的±5%以内时,分部分项工程C 的综合单价不予调整;当变动幅度超过该范围时,按超过的部分调整分部分项工程C 的综合单价。
4.除开工前提前支付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之外的总价措施项目工程款,在施工期间的第1~4 个月平均支付。
5.发包人按每次承包人应得工程款的90%支付。
6.竣工验收通过后45 天内办理竣工结算,扣除实际工程含税总价款的3%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其余工程款发承包双方一次性结清
该工程如期开工,施工中发生了经发承包双方确认的下列事项:
1.分部分项工程B 的实际施工时间为第2~4 月。
2.分部分项工程C 所需的工程材料C1 实际采购价格为70 元/m2(含可抵扣进项税,税率为3%)。
3.承包人索赔的含税工程款为4 万元。
其余工程内容的施工时间和价款均与签约合同相符。
问题:
1.该工程签约合同价(含税)为多少万元?开工前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预付款和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分别为多少万元?
2.第2 个月,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款为多少万元?截至第2 个月末,分部分项工程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分别为多少方元?工程进度偏差为多少万元?并根据计算结果说明进度快慢情况。
3.工程材料C1 的不含税采购价格为多少元/m2?价格变动幅度为多少%?分项工程C 的综合单价应调整为多少元/m2?如果除工程材料C1 外的其他进项税额为2.8万元(其中,可抵扣进项税额为2.1 万元),则分部分项工程C 的销项税额、可抵扣进项税额和应缴纳增值税额分别为多少万元?
4.该工程实际总造价(含税)比签约合同价(含税)增加(或减少)多少万元?假定在办理竣工结算前发包人已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款(不含预付款)累计为110 万元,则竣工结算时,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结算尾款为多少万元?
问题 1:该工程签约合同价(含税)为多少万元?开工前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预付款和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分别为多少万元?
(1)签约合同价:(120.2 + 10 + 5)× 1.06 × 1.09 = 156.210(万元)
(2)工程预付款:[ 156.210 - (6 + 5 )× 1.06 × 1.09 ] × 20% = 28.700(万元)
(3)提前支付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
6 × 70% × 1.06 × 1.09 × 90% = 4.367(万元)
问题 2:第 2 个月,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款为多少万元?截至第 2 个月末,分部分项工程的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分别为多少方元?工程进度偏差为多少万元? 并根据计算结果说明进度快慢情况。
(1)已完成工程款:[ 28.8/2 + 37.8/3 +(10 - 6 × 70%)/4 ] × 1.06 × 1.09=32.871
(2)应支付工程款:32.871 × 90% - 28.7 / 4 = 22.409(万元)
(3)拟完工程计划投资:(28.8 + 37.8 / 2)× 1.06 × 1.09 = 55.113(万元)
(4)已完工程计划投资:(28.8 + 37.8/ 3) × 1.06 × 1.09=47.834(万元)
(5)进度偏差:47.834 - 55.113 = -7.279(万元)
进度拖后 7.279 万元。
问题 3:工程材料 C1 的不含税采购价格为多少元/m2? 价格变动幅度为多少%?
分项工程 C 的综合单价应调整为多少元/m2? 如果除工程材料 C1 外的其他进项税额为 2.8 万元(其中,可抵扣进项税额为 2.1 万元),则分部分项工程 C 的销项税额、可抵扣进项税额和应缴纳增值税额分别为多少万元?
(1)工程材料 C1 不含税采购价:70 /(1+3%)=67.96(元/m2)
(2)价格变化幅度:(67.96 - 60)/ 60 × 100% = 13.27% >5%
(3)分项工程 C 综合单价调整为:
280 + [ 1250 × (67.96 - 60 × 1.05)] × 1.12/1200 =285.79(元/m2)
(4)销项税额:1200 × 285.79 × 1.06 × 9% =3.272(万元)
(5)可抵扣进项税额:(1250 × 67.96 × 3%)/ 10000 + 2.1 = 2.355(万元)
(6)应缴纳增值税额:3.272 - 2.355 = 0.917(万元)
问题 4:该工程实际总造价(含税)比签约合同价(含税)增加(或减少)多少万元? 假定在办理竣工结算前发包人已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款(不含预付款)累计为 110 万元,则竣工结算时,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结算尾款为多少万元?
分项工程 C 费用增加:1200×(285.79 - 280)=0.6948万元
实际总造价=[(28.8 + 37.8 + 1200 × 285.79 / 10000 + 20 + 10)]
× 1.06 × 1.09 + 4=155.236万元
或:(120.2 + 0.6948 + 10 ) × 1.06 × 1.09 + 4 = 155.236万元
或:156.21 - 5 × 1.06 × 1.09 + 0.6948 × 1.06 × 1.09 +4=155.236万元
实际总造价比签约合同价减少=156.21-155.236=0.974万元
结算尾款=155.236×(1-3%)-110-28.7=11.879万元
管道工程有关背景资料如下:
1.某厂区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平面图如图5.Ⅰ所示。
2.假设消防管网工程量如下:
管道DN200 800m、DN150 20m、DN100 18m,室外消火栓地上8 套、地下5 套,消防水泵接合器3 套,水表1 组,闸阀Z41T—16 DN200 12 个、止回阀H41T—16 DN200 2 个、闸阀Z41T—16 DN100 25 个。
3.消防管道工程相关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统一编码见下表:
注:编码前四位0308 为《工业管道工程》,0309 为《消防工程》,0310 为《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
4.消防工程的相关定额见下表:
注:1.DN100 镀锌无缝钢管的理论重量为12.7kg/m
2.企业管理费、利润分别按人工费的60%、40%计。
说明:
(1)该图所示为某厂区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平面图。管道系统工作压力为1.0MPa。图中平面尺寸均以相对坐标标注,单位以m 计;详图中标高以m 计,其他尺寸以mm 计。
(2)管道采用镀锌无缝钢管,管件采用碳钢成品法兰管件。各建筑物的进户管入口处设有阀门的,其阀门距离建筑物外墙皮为2m,入口处没有设阀门的,其三通或弯头距离建筑物外墙皮为4.5m ;其规格除注明外均为DN100。
(3)闸阀型号为Z41T-16,止回阀型号为H41T-16,安全阀型号为A41H-16;地上式消火栓型号为SS10-1.6,地下式消火栓型号为SX100-1.6,消防水泵接合器型号为SQ150-1.6;水表型号为LXL-1.6,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及水表组成敷设连接形式详见节点图1、2、3、4。
(4)消防给水管网安装完毕进行水压试验和水冲洗。
问题:
1.按照图5.Ⅰ所示内容,在答题卡上列式计算室外管道、阀门、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水表组成安装项目的分部分项清单工程量。
2.根据背景资料2、3,以及图5.Ⅰ规定的管道安装技术要求,编列出管道、阀门、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水表组成安装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填入答题卡表5.Ⅰ.1“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中。
3. 根据《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 规定,按照背景资料4 中的相关定额数据,编制室外地上式消火栓SS100 安装项目的“ 综合单价分析表”,填入答题卡表5.Ⅰ.2 中。
问题1:
1.DN200 管道:
(1)环网:纵4×(219-119)+横2×(631-439)=4×100+2×192=400+384=784(m)
(2)水表:
119-105=14(m)
小计:784+14=798 (m)
2.DN150 管道:
(3)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支管:
(227—219)+(1.1+0.7)+(119-111)+(1.1+0.7)=8+1.8+8+1.8=19.6 (m)
3.DN100 管道:
(4)接各建筑物支管:材料库(4×2)+综合楼(479-439)+(3×2)+4+预制4 +机制(539-509)+ (3
×2)+4+装配4+机修4+成品库(631-613)+3+包装(4×2)+动力(645-625-2)+(631-625-2)
=8+50+4+40+4+4+21+8+22=161(m)
(5)地上式消火栓支管(2+0.45+1.1)×10=3.55×10=35.5(m)
(6)地下式消火栓支管(2+1.1-0.3)×4=2.8×4=11.2 (m)
(4)?(6)小计:161+35.5+11.2=207.7 (m)
4.地上式消火栓SS100—1.6:3×2+2×2=10(套)
5.地下式消火栓SX100—1.6:2+2=4 (套)
6.消防水泵接合器:2 套(包括:消防水泵接合器SQ150—1.6 2 套,DN150 闸阀2 个,止回阀2
个,安全阀2 个及其配套附件)
7.水表组成:DN200 1 个
8.DN200 阀门:主管线闸阀:Z41T—16 7 个,止回阀H4IT—16 1 个
9.DN100 阀门:
消火栓支管闸阀Z41T—16: 4+10=14 (个),各建筑物入口支管闸阀Z41T—16: 14 个
小计:14+14=28 (个)
问题2:
注:各分项之间用横线分开
问题3:
某城市拟建一188 米大跨度预应力拱形钢桁架结构体育场馆,下部钢筋混疑土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详图设计如图5.1“基础平面布置图”、图5.2“基础图”所示。中标项目的施工企业考虑该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了加强成本核算和清晰掌握该分部分项工程实际成本,拟采用实物量法计算该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目标管理控制阶。该施工企业内部相关的单位工程量人、材、机消耗定额及实际掌握项目所在地除税价格见下表5.1“企业内部单位工程量人、材、机消耗定额”。
【问题】
下述各问题中提及的各项费用均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1.根据该体育场馆基础设计图纸、技术参数及表5.2“工程量计算表”中给定的信息按《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 的计算规则在表5.2 工程量计算表”中,列式计算该大跨度体育场馆钢筋混凝土基础分部分项工程量。已知钢混凝土独立基础综合钢筋含量为72.50kg/m3,钢筋混凝土矩形基础柱综合钢筋含量为118.70kg/m3。
2.根据问题1 的计算结果、参考资料在答题卡中列式计算该分部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消耗量,并在答题卡表5.3"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人、材、机费计算表”中计算该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人、材、机费用,施工企业结合相关方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测算的单价措施人、材、机费为640000 元,施工企业内部规定,安全文明措施及其他总价措施费按分部分项工程人、材、机费及单价措施人、材、机费之和的2.50%计算。
3.若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矩形基础柱使用的C30 混凝土变更为C4O 凝土( 消耗量定额同C30 凝土,除税价480 元/m3),其他条件均不变,根据问题1、2 的条件和计算结果,在答题卡中列式计算C40商品混凝土消耗量、C40 与C30 商品混凝土除税价差、由于商品凝土价差产生的该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人、材、机增加费。
4.假定该钢筋混凝基础分部分项工程人、材、机费为6600000,其中人工费占13%;企业管理费按人、材、机费的6%计算,利润按人、材、机费和企业管理之和的5%计算,规费按人工费的21%计算,增值税税率按9%取,请在表5.4“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目标管理控制计算表”中编制该钢筋混凝土基础分部分项程费用目标管理控制价。
问题1:
(1)C15 基础垫层
基础一:(8+0.2)×(10+0.2)×0.1×18=150.55(m3)
基础二:(7+0.2)×(9+0.2)×0.1×16=105.98(m3)
150.55+105.98=256.53(m3)
(2)C30 独立基础
基础一:18×[8×10×1+7×8×1+7×5×1]=3078.00(m3)
基础二:16×[7×9×1+6×8×1]=1776.00(m3)
3078+1776=4854.00(m3)
(3)C30 矩形柱
基础一:2×2×4.7×18×2=676.80(m3)
基础二:1.5×1.5×5.7×16×3=615.60(m3)
676.80+615.60=1292.40(m3)
(4) 钢筋
独立基础:4854×72.50/1000=351.92(t)
矩形柱:1292.4×118.70/1000=153.41(t)
351.92+153.41=505.33(t)
问题2:
(1)人工工日(综合)消耗量:256.53×0.4+4854×0.6+1292.40×0.70+505.33×6=6951.67( 工日)
人工综合费:6951.67×110=764683.70(元)
(2)C15 商品混凝土:256.53×1.02=261.66(m3)
C15 商品混凝土费用:261.66×400=104664.00(元)
(3)C30 商品混凝土:4854×1.02+1292.40×1.02=6269.33(m3)
C30 商品混凝土费用:6269.33×460=2883891.80(元)
(4) 钢筋:505.33×1.03=520.49(t)
钢筋(综合)费用:520.49×3600=1873764.00(元)
(5) 其他辅助材料费:8×256.53+12×4854+13×1292.40+117×505.33=136225.05( 元)
(6) 机械使用费:1.6×256.53+3.9×4854+4.2×1292.40+115×505.33=82882.08( 元)
(7) 单价措施人材机费=640000 元
(8) 安全文明措施及其他总价措施人、材、机费:(6951.67×110+261.66×400+6269.33×460+520.49×3600+136225.05+82882.08+640000)×2.5%=162152.77( 元)
问题3:
(1)C40 商品混凝土消耗量:(4854+1292.40)×1.02=6269.33(m3)
(2)除税价:480-460=20(元/m3)
(3)分部分项和措施项目人材机增加费
① 6269.33×20=125386.60(元)
② 125386.60×2.5%=3134.67(元)
125386.60+3134.67=128521.27(元)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人工费=6600000×13%=858000.00(元);
企业管理费=6600000×6%=396000.00(元);
利润=(6600000+396000)×5%=349800.00(元);
规费=858000×21%=180180.00(元);
增值税=(6600000+396000+349800+180180)×9%=677338.20(元);
目标管理控制价合计=7525980+677338.20=8203318.20(元)。
某工程基础平面图如图6.1.1所示,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形基础、独立基础的尺寸如图6.1.2所示。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为C15,混凝土基础强度等级为C20,按外购商品混凝土考虑。混凝土垫层支模板浇筑,工作面宽度300mm,槽坑底面用电动夯实机夯实,费用计入混凝土垫层和基础中。
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原则,以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之和为基数,取管理费率5%、利润率4%;以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和模板及支架清单项目费之和为基数,取临时设施费率1.5%、环境保护费率0.8%、安全文明施工费率1.8%。
【问题】
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的规定(有特殊注明除外)完成下列计算:
1.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形基础、独立基础、基础垫层的工程量,将计算过程及结果填入答题纸表6.1.1“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表”。
棱台体体积公式为V=1/3×h×(a2+b2+a×b)。
2.编制现浇混凝土带形基础、独立基础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说明项目特征。(带形基础的项目编码为010401001,独立基础的项目编码为010401002)填入答题纸表6.1.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3.依据提供的基础定额数据,计算混凝土带形基础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填入答题纸表6.1.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并列出计算过程。
表6.1.3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4.计算带形基础、独立基础(坡面不计算模板工程量)和基础垫层的模板工程量,将计算过程及结果填入答题纸表6.1.4“模板工程量计算表”。
5.现浇混凝土基础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价为57686.00元,计算措施项目清单费用,填入答题纸表6.1.5“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并列出计算过程。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2:
槽底夯实:槽底面积:(1.30+0.3×2)×72=136.80(m2)
人工费:0.0142×52.36×136.8=101.71(元)
机械费:0.0056×31.54×136.8=24.16(元)
垫层混凝土工程量:1.30×0.1×72=9.36(m3)
人工费:0.733×52.36×9.36=359.24(元)
材料费:(1.015×252.40+0.867×2.92+0.136×2.25)×9.36=2424.46(元)
机械费:(0.016×23.51+0.062×154.80)×9.36=103.26(元)
基础混凝土:工程量:38.52(m3)
人工费:0.956×52.36×38.52=1928.16(元)
材料费:(1.015×266.05+0.919×2.92+0.252×2.25)×38.52=10527.18(元)
机械费:(0.077×23.51+0.078×154.80)×38.52=534.84(元)
综合单价组成:
人工费:(101.71+359.24+1928.16)/38.52=62.02(元)
材料费:(2424.46+10527.18)/38.52=336.23(元)
机械费:(24.16+103.26+534.84)/38.52=17.19(元)
小计:62.02+336.23+17.19=415.44(元)
管理费:415.44×5%=20.77(元)
利 润:415.44×4%=16.62(元)
综合单价:415.44+20.77+16.62=452.83(元/m3)
问题4
问题5:
模板及支架:(93.6×31.98+4.22×28.72+15.52×25.68)×(1+5%+4%)=3829.26(元)
临时设施:(57686+3829.26)×1.5%=922.73(元)
环境保护:(57686+3829.26)×0.8%=492.12(元)
安全和文明施工:(57686+3829.26)×1.8%=1107.27(元)
合计:3829.26+922.73+492.12+1107.27=6351.38(元)
工程背景资料如下:
1.图5.Ⅱ所示为某标准厂房防雷接地平面图
2.防雷接地工程的相关定额见下表:
3.该工程的管理费和利润分别按人工费的30%和10%计算,人工单价为95 元/工日。
4.相关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统一编码见下表
问题:
1.按照背景资料1?4 和图6.Ⅲ所示内容,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 和《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2013 的规定,分别列式计算避雷网、避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主筋作引下线不计附加长度) 和接地母线的工程量,将计算式与结果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表5.Ⅱ.1 “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中计算和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与合价。
表5.Ⅱ.1 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与计价表
2.设定该工程“避雷引下线”项目的清单工程量为120m,其余条件均不变,根据背景材料2 中的相关定额,在答题卡5.Ⅱ.2“综合单价分析表”中,计算该项目的综合单价。(“数量”栏保留三位小数,其余均保留2 位小数)
说明:
1.室内外地坪高差0.60m,不考虑墙厚,也不考虑引下线与避雷网、引下线与断接卡子的连接耗量。
2.避雷网采用25×4 镀锌扁钢,沿屋顶女儿墙敷设。
3.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引下,每一处引下线均需焊接2 根主筋,每一引下线离地坪1.8m处设一断接卡子。
4.户外接地母线均采用40×4 镀锌扁钢,埋深0.7m。
5.接地极采用L50×50×5 镀锌角钢制作,L=2.5m。
6.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Ω。
7.图中标高单位以m 计,其余均为mm。
问题1:
1.避雷网(25×4 镀锌扁钢)工程量计算:
[(8+14+8)×2+(11.5+2.5)×4+(21-18)×4]×(1+3.9%)=132.99(m)
或:{[(11.5+2.5)×2+8×2]×2+14×2+(21-18)×4}×(1+3.9%)=132.99(m)
2.避雷引下线(利用主钢筋)工程量计算:
(21-1.8+0.6)×4+(18-1.8+0.6)×2=79.2+33.6=112.8(m)
3.接地母线(埋地40×4 镀锌扁钢)工程量计算:
[5×18+(3+0.7+1.8)×5+(3+2.5+0.7+1.8)]×(1+3.9%)=130.39(m)
或:[5×18+3×6+2.5+(1.8+0.7)×6]×(1+3.9%)=130.39 (m)
工程背景资料如下:
1.图6.II 为某泵房工艺管道系统安装图。
2.设定该泵房工艺管道系统清单工程量有关情况如下:
Φ219×6 管道为10m;Φ273×7 管道为6.5m,其中地下2.0m:Φ325×7 管道为1m。
3.管道安装工程的相关定额及主材单价和损耗量见表6.Ⅰ.1。
注:1.表中的费用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4.该工程的人工费单价综合为120 元/工日,管理费和利润分别为人工费的45%和55%。
5.相关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统一编码见表6.Ⅰ.2。
【问题】
1.按照图6.Ⅰ.1 所示内容,列式计算管道(区分地上、地下)、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防腐蚀项目的清单工程量。
2.按照背景资料2、4 中给出的管道清单工程量及相关项目统一编码,图6.Ⅰ.1 中所示的阀门数量和规定的管道安装技术要求,在表6.Ⅰ.3 中,编制管道、管件、阀门、法兰、防腐蚀项目“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
3.按照背景资料3 中的相关定额,在表6.Ⅰ.4 中,编制Φ219×6 管道(单重31.6kg/m)的“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数量”栏保留三位小数,其余保留两位小数)
4.有—150t 金属设备框架制作安装工程的发承包施工合同中约定:所用钢材由承包方采购供应,钢材单价变化超过5%时,其超过的部分按实调整。该工程招标时,发包方招标控制价按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市场基准价(信息指导价)为4520 元/t 编制,承包方中标价为4500 元/t。要求:(1)计算填列表6.Ⅱ.3“施工期间钢材价格动态情况”中各施工时段第四、五、六栏的内容;(2)列出第3 时段钢材材料费当期结算值的计算式(计算结果保留2 位小数)
说明:
1.本图所示为某加压泵房工艺管道系统安装图,泵的入口设计工作压力为1.0Mpa,出口设计工作压力为2.0Mpa.
2.图注尺寸单位:标高以m 计,其余均以mm 计。
3.管道为碳钢无缝钢管、氩电联焊,采用成品管件焊接连接。
4.所有泵前管道的法兰为碳钢平焊法兰,泵后管道的法兰为碳钢对焊法兰。
5.图中所有的阀门均为法兰式连接,泵前的阀门类型有闸阀Z41H-16C,泵后的阀门类型有:止回阀H44H-25C 和闸阀Z41H-25C。
6.管道系统安装就位后,对管线的焊口进行无损探伤。其中法兰处焊口采用100%超声波探伤;Φ273×7 管线的地下管段焊缝采用X 射线探伤,片子的规格为80mm×150mm,焊口按4 个计。
7.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均按设计压力的1.25 倍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水冲洗。地上管道外壁喷砂除锈,环氧漆三遍防腐:埋地管道外壁机械除锈,生漆两遍防腐。
表6.Ⅰ.3 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
工程名称:某泵房工艺管道标段:泵房管道安装
表6.Ⅰ.4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工程名称:泵房标段:工艺管道安装
问题1:
1.管道:
⑴Φ325×7 碳钢无缝钢管的工程量计算式:
地上:(0.3+0.15)×2=0.9(m)
⑵Φ273×7 碳钢无缝钢管的工程量计算式:
地上:(0.5+0.3)×2+0.8+0.3+0.5+0.5+0.8+0.2+0.8=5.5(m)
地下:0.5+1.05+0.5=2.05(m)
共计:5.5+2.05=7.55(m)
⑶Φ219×6 碳钢无缝钢管的工程量计算式:
地上:(0.3+0.5+0.15+1.7-0.5)×2+0.6+(2.1-1.7)+(0.3+0.3+1.05+0.8+0.2)+(0.65+0.8+0.2)+(2.1-0.8)=10.9(m)
2.无损探伤:
⑴Φ273×7 管线的地下管段X 射线探伤工程量计算式:
0.273×3.14÷(0.15-0.025×2)=8.58(张),取9 张
4 个焊口的胶片数合计4×9=36(张)
⑵Φ273×7 管线的法兰有7 片,超声波探伤为7 口
⑶Φ219×6 管线的法兰有9 片,超声波探伤为9 口
3.防腐蚀:
⑴地上管道:3.14×(0.325×0.9+0.273×5.5+0.219×10.9)=13.1312.92(m2)
⑵地下管道:3.14×0.273×2.05=1.76(m2)
问题2:
表6.Ⅰ.5 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
(2)第3 时段钢材材料费当期结算值计算:40×[4500+(4941-4520×1.05)]
某贵宾室照明系统中1回路如图6.Ⅲ所示。
说明:
①照明配电箱AZM电源由本层总配电箱引来,配电箱为嵌入式安装。
②管路均为镀锌钢管φ20沿墙、顶板暗配,顶管敷管标高为4.50m。管内穿阻燃绝缘导线ZRBV-1.5mm2。
③开关控制装饰灯FZS-164为隔一控一。
④配管水平长度见图示括号内数字,单位为m。
表6.Ⅲ.1 所示为该照明工程的相关费用
问题:
1.根据图6.Ⅲ、表6.Ⅲ.1和表6.Ⅲ.2给定的项目统一编码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并将计算过程及结果填入表6.Ⅲ.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计算配线清单工程量时不考虑预留长度)。
2.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计算表(见表6.Ⅲ.4)。(开关盒接线盒项目计入配管综合单价)
3.编制电气配线综合单价分析表(见表6.Ⅲ.5)。
问题1: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见表6.Ⅲ.3。
问题2: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计算表见表6.Ⅲ.4。
问题3:
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见表6.Ⅲ.5。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