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招聘

2022年四川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

单选题 1/55
1.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教育重视(   )。

  • A 学生智力的发展
  • B 学生体质的增强
  • C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D 学校的就业和升学率
单选题 2/55
2.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始终强调把(   )放在优先位置。

  • A 德育
  • B 智育
  • C 体育
  • D 美育
单选题 3/55
3.

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

  • A 育德
  • B 促智
  • C 育美
  • D 健体
单选题 4/55
4.

荀况认为“人性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 A 社会本位论
  • B 个体本位论
  • C 无目的本位论
  • D 生活本位论
单选题 5/55
5.

“教育适应生活说”的提出者是(   )。

  • A 斯宾塞
  • B 杜威
  • C 赫尔巴特
  • D 夸美纽斯
单选题 6/55
6.

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

  • A 陶行知
  • B 徐特立
  • C 杨贤江
  • D 蔡元培
单选题 7/55
7.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 A 教育方针
  • B 教育政策
  • C 教育目的
  • D 教育目标
单选题 8/55
8.

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 A 调控功能
  • B 导向功能
  • C 评价功能
  • D 激励功能
单选题 9/55
9.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 A 教育是为谁服务
  • B 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 C 什么人应接受教育
  • D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单选题 10/55
10.

(   )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 A 教育目的
  • B 教育任务
  • C 教育内容
  • D 教育规律
单选题 11/55
11.

与“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主张一致的是(   )。

  • A 遗传决定论
  • B 环境决定论
  • C 成熟势力说
  • D 教育的主导作用
单选题 12/55
12.

在人的身心发展问题上,持“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观点的是(   )。

  • A 斯宾塞
  • B 高尔登
  • C 霍尔
  • D 华生
单选题 13/55
13.

在教育工作中切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即教育工作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规律。

  • A 顺序性
  • B 阶段性
  • C 不平衡性
  • D 互补性
单选题 14/55
14.

教育者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   )。

  • A 教育万能论
  • B 儿童中心论
  • C 环境决定论
  • D 遗传决定论
单选题 15/55
15.

个体发展是从头到脚、由中间到四周进行的,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

  • A 顺序性
  • B 个别差异性
  • C 阶段性
  • D 社会性
单选题 16/55
16.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而确定的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被称为(   )。

  • A 教育目的
  • B 教育方针
  • C 培养目标
  • D 教学目标
单选题 17/55
17.

培养学生(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

  • A 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 B 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
  • C 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 D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选题 18/55
18.

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  )。

  • A 广义的教育目的
  • B 狭义的教育目的
  • C 广义的教育
  • D 狭义的教育
单选题 19/55
19.

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性质是(   )。

  • A 选拔性、淘汰性
  • B 目标性、水平性
  • C 参照性、差异性
  • D 常模性、个别性
单选题 20/55
20.

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   )。

  • A 健康的审美观
  • B 鉴赏美的能力
  • C 感受美的能力
  • D 创造美的能力
单选题 21/55
21.

马斯洛关于教育目的所持的观点或理论是(   )。

  • A 个人本位论
  • B 社会本位论
  • C 文化本位论
  • D 宗教本位论
单选题 22/55
22.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

  • A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C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 D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单选题 23/55
23.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定向和奠基作用的是(   )。

  • A 智育
  • B 美育
  • C 德育
  • D 体育
单选题 24/55
24.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

  • A 培养人的智力
  • B 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
  • C 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 D 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的基础
单选题 25/55
25.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最高宗旨来确定教育目的,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点。

  • A 教育无目的论
  • B 社会本位论
  • C 科学本位论
  • D 个人本位论
单选题 26/55
26.

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是普通中学在(   )方面的要求。

  • A 劳动技术教育
  • B 体育
  • C 德育
  • D 美育
单选题 27/55
27.

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是属于(   )。

  • A 个人本位论
  • B 社会本位论
  • C 文化本位论
  • D 生活本位论
单选题 28/55
28.

20世纪末,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开始特别重视(   )。

  • A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B 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C 发展职业教育
  • D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单选题 29/55
29.

下列表述反映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是(   )。

  • A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 B 教育首要功能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
  • C 应当根据社会需要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
  • D 社会发展有赖于个人发展
单选题 30/55
30.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

  • A 发展学生的智力
  • B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 C 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 D 完善学生的人格
单选题 31/55
31.

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

  • A 教育具有社会性
  • B 教育就是使人的天赋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 C 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 D 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
单选题 32/55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   )。

  • A 文化传统的制约
  • B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制约
  • C 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 D 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
单选题 33/55
33.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是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上述论断的代表人物是(   )。

  • A 柏拉图
  • B 洛克
  • C 杜威
  • D 布鲁纳
单选题 34/55
34.

(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 A 德育
  • B 智育
  • C 体育
  • D 美育
单选题 35/55
35.

在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时,决定教育目的的追求和价值倾向性的是(   )。

  • A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 B 价值取向
  • C 教育功能
  • D 教育方针
单选题 36/55
36.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 A 哲学观念
  • B 人性假设
  • C 理想人格
  • D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单选题 37/55
37.

“以人为本”是教育出发点的问题。教育“为了什么”,是一切社会、一切时代的教育都要回答的问题。现在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以(   )为本。

  • A 学生需要
  • B 社会需要
  • C 学生的全面发展
  • D 家长期望
单选题 38/55
38.

下列关于生活本位论的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

  • A 准备生活论的基本观点,即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 B 适应生活论认为教育是生活本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适应现实社会的人
  • C 杜威作为适应生活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 D 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斯宾塞主张,教育即生活
单选题 39/55
39.

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   )。

  • A 社会发展的需要
  • B 教育方针
  • C 教育政策
  • D 儿童的需求
单选题 40/55
40.

裴斯泰洛齐认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

  • A 教育无目的论
  • B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 C 效能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 D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单选题 41/55
41.

教育目的结构中核心部分是关于(   )。

  • A 身心素质的规定
  • B 社会价值的规定
  • C 政治取向的规定
  • D 教育内容的规定
单选题 42/55
42.

衡量和评价教育质量和规格要求的根本标准是(   )。

  • A 教育目的
  • B 教育计划
  • C 教育原则
  • D 教育大纲
单选题 43/55
43.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

  • A 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 B 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 C 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
  • D 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单选题 44/55
44.

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 A 课程目标
  • B 教育目的
  • C 教学目标
  • D 培养目标
单选题 45/55
45.

(   )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 A 重点发展
  • B 全面发展
  • C 局部发展
  • D 智力发展
单选题 46/55
46.

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

  • A 6
  • B 5
  • C 8
  • D 9
单选题 47/55
47.

我国近代颁布但未实施的学制是(   )。

  • A 壬寅学制
  • B 癸卯学制
  • C 壬戌学制
  • D 壬子癸丑学制
单选题 48/55
48.

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   )。

  • A 双轨学制
  • B 单轨学制
  • C 分支型学制
  • D 中间型学制
单选题 49/55
49.

英国的学制是典型的(   )。

  • A 双轨学制
  • B 单轨学制
  • C 分支型学制
  • D 中间型学制
单选题 50/55
50.

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指(   )。

  • A 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
  • B 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C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 D 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
单选题 51/55
51.

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   )。

  • A 教育实体
  • B 学校
  • C 学校教育系统
  • D 终身教育
单选题 52/55
52.

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 A 美国
  • B 英国
  • C 法国
  • D 德国
单选题 53/55
53.

我国首次制定的近代学制是(   )。

  • A 壬戌学制
  • B 癸卯学制
  • C 壬寅学制
  • D 戊戌学制
单选题 54/55
54.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   )。

  • A 宫廷化教育
  • B 平民化教育
  • C 正规教育
  • D 教育制度
单选题 55/55
55.

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   )。

  • A 教育规范
  • B 学制
  • C 教育体制
  • D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