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开挖时,Ⅰ~Ⅲ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时常用( )开挖。
(1)全断面法可用于I~Ⅲ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V级围岩的两车道隧道和Ⅲ级围岩三车道及以上的大跨度隧道在有机械设备保证和良好的施工管理时,也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2)台阶法可用于Ⅲ~V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V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也可采用台阶法开挖。
(3)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可用于V~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隧道。
(4)中隔壁法(CD法)或交叉中隔壁法(CRD法)适用于V级围岩、浅埋、大跨、地表沉降需严格控制的情况。
(5)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V级围岩、浅埋、大跨及地表下沉量要求严格的情况。
利用分辨力为0.001mm的千分表制成标距为100mm的引伸计测量构件应变,其分辨力为( )。
根据应变的定义:ε=ΔL/L,式中L为测量标距,ΔL为标距范围内的变形,因千分表的最小刻度值为0.001mm,将此最小刻度值代入公式即可得到应变引伸计的分辨力,D选项正确。另外还应注意:应变为无量纲指标,电测法的应变测试分辨力一般为1×10-6,机械式仪器的分辨力则较低。本题中,显然分辨力与标距有关,如将标距调整到200mm,则分辨力可提高到5×10-6。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千分表制成的引伸计是难以很好满足一般桥梁应变(活载应变增量大多在50~150×10-6,甚至更小)测试的要求,首先分辨力太低,其次是采用人工测读操作不方便,且很容易引入误差。目前桥梁应变测试大多采用电测法,包括电阻应变片、工具式应变计、振弦式应变计等。
物探法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应用广泛,以下不属于物探法的是( )。
超声脉冲法不适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除了ACD选项外,物探法还有高分辨直流电法、红外探测法。弹性反射波法包含多种不同的探测预报方法,其中以地震波反射法应用最为广泛。
桥梁静力荷载试验,要求结构主要测点的相对残余应变(挠度)不得超过( )。
对于荷载试验结果,JTG/TJ21--2011规定: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判定桥梁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1)主要测点静力荷载试验校验系数大于1。(2)主要测点相对残余变位或相对残余应变超过20%。(3)试验荷载作用下裂缝扩展宽度超过限值,且卸载后裂缝闭合宽度小于扩展宽度的2/3。(4)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桥梁基础发生不稳定沉降变位。
桥梁静载试验中,针对某控制截面的荷载等效计算的相关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
按浆液的分散体系划分,以颗粒直径()为界,大者为悬浊液,如水泥浆液;小者为溶液,如化学浆液。
某水泥粒径为 0.095 mm ,最大能注入( )mm 的孔隙。
防水板焊缝的剥离强度不小于()N/cm。
拱顶下沉速度在1-5㎜/d内量测频率是()。
钢弦压力盒所受到的压力与( )成正比。
在地表砂浆锚杆或地表注浆加罔的辅助施工过程中,为使预加固有较好的效果,锚固砂浆在达到设计 强度的( )以上时,才能进行下方隧道的开挖。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缺陷时,发现桩底反射信号不明显,可见缺陷二次反射波,该桩()。
天然孔隙比 0.8、天然含水率 15%的的粉土地基承载力为()
在隧道监控量测作业中,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稳定后()结束。
下面哪一条不属于钢结构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的优点。()
隧道开挖要严格控制欠挖,拱脚以上()范围内禁止欠挖。
隧道结构常见的质量问题是( )。
衬砌厚度不足、悬挂件锈蚀、松动、脱落、缺失,附属设施损坏都是隧道结构常见的质量问题,其中悬挂件锈蚀、松动、脱落问题十分普遍,甚至出现缺失。
公路隧道工程竣(交)工验收时,以下不属于分部工程的是()
混凝土中游离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所需的酚酞溶液浓度为( )。
锚杆拉拔试验中,加载应匀速,一般以()的速率增加。
考前黑钻押题,,
对于隧道超欠挖的检测,关键是要准确地测出隧道开挖的( )
电阻应变计的使用原理是:将应变计(1)在被测构件钢筋上,当构件变形时,应变计与构件一起(2),致使应变计的(3)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4),测量出这种变化,并换算成(5 )值。
将应变计(1)在被测构件钢筋上
电阻应变计的使用原理是:将应变计(1)在被测构件钢筋上,当构件变形时,应变计与构件一起(2),致使应变计的(3)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4),测量出这种变化,并换算成(5 )值。
当构件变形时,应变计与构件一起(2)
电阻应变计的使用原理是:将应变计(1)在被测构件钢筋上,当构件变形时,应变计与构件一起(2),致使应变计的(3)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4),测量出这种变化,并换算成(5 )值。
致使应变计的(3)发生相应的变化
电阻应变计的使用原理是:将应变计(1)在被测构件钢筋上,当构件变形时,应变计与构件一起(2),致使应变计的(3)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4),测量出这种变化,并换算成(5 )值。
通过(4),测量出这种变化
电阻应变计的使用原理是:将应变计(1)在被测构件钢筋上,当构件变形时,应变计与构件一起(2),致使应变计的(3)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4),测量出这种变化,并换算成(5 )值。
并换算成(5)值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某直径为1.2m,桩长为20m的桥梁桩基进行竖向静载试验,已知桥位处地基土为坚硬黏质土,请回答以下问题。
总位移量大于40mm,沉降量达到前一级荷载下沉量的6倍后终止了加载试验,则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取()。
桥梁次要部件材料有严重缺陷,出现功能降低,进一步恶化将不利于主要部件,影响正常交通,其技术状况评定标度应为:()。
某桥未设人行道,桥面系技术状况计算中,其原有权重0.10应:( )。
当单座桥梁存在不同结构形式时,可根据结构形式的分部情况划分评定单元,分别对各评定单元进行桥梁技术状况的等级评定,然后取()作为全桥的技术状况等级。
当桥梁结构或构件的测区抗压强度换算值测得一个为9.2MPa,该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应小于()。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规定:在用桥梁静力荷载试验效率系数宜介于()之间。
依据JTGTJ21—01—2015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交、竣工验收荷载试验宜选0.85-1.05,其他静载试验宜选0.95-1.05
桥梁静力荷载试验,一般要求荷载分成( )级
安装在混凝土表面的弦式传感器是根据()变化来测量表面应变的。
当混凝土桥梁钢筋锈蚀电位水平为220时,该钢筋()。
深层平板荷载试验适用于确定埋深大于或等于( )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在承压板压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及变形模量。
对某混凝土结构物进行质量检测,经初步检查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病害:混凝土内部有不密实区及空洞、混凝土表面有2条裂缝,其中1条预估深度为600mm,另一条预估深度为200mm。为得到翔实的病害数据,需进行相应的检测,请回答以下问题:
对预估深度为 200mm 的混凝土表面裂缝进行深度检测,先在完好混凝土区域测试超声波的声速为 4000m/s,之后将两换能器分别置于以裂缝为对称轴的两侧,当换能器间测距为200mm 时,扣除零声时后的声时值为 80μs,则在此测距的裂缝计算深度约为( )。
对某混凝土结构物进行质量检测,经初步检查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病害:混凝土内部有不密实区及空洞、混凝土表面有2条裂缝,其中1条预估深度为600mm,另一条预估深度为200mm。为得到翔实的病害数据,需进行相应的检测,请回答以下问题:
使用径向换能器测量前采用“时—距”法测量声时初读数,两换能器置于清水中,当测距为 300mm 时读取声时 t1=3.2μs,测距为 100mm 时读取声时 t2 =1.2μs,则由仪器、换能器及电缆所产生的声时初读数 t0 =( )。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预制空心板梁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号测区布置在空心板底面,回弹仪竖直向上90°弹击,结合下表,则进行各项修正前1号测区的回弹代表值为()
1号测区实测回弹值
低应变法现场检测桥梁基桩完整性原理及现场检测技术:
1)低应变法的原理是,把桩视为一维弹性均质杆件,当桩顶受到激励后,压缩波以波速C沿桩身向下传播,当遇到桩身波阻抗或截面积变化的界面时,在界面将产生( )。
低应变法现场检测桥梁基桩完整性原理及现场检测技术:
信号采集要求正确的是( )。①根据桩径大小,在与桩心对称处布置( )个测点。②实测信号能反映桩身完整性特征,有明显的桩底反射信号,每个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不宜小于( )个。③不同测点及同一测点多次实测时域信号一致性好,否则找出问题后进行重测。④信号幅值适度,波形光滑,无毛刺、振荡出现,信号曲线最终( )。
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的各个指标,主要反映了对结构耐久性和材质性能造成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选项D错误,混凝土中的碱性介质对钢筋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混凝土碳化会使其碱度降低,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减弱,当碳化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时,就会使混凝土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在水与空气存在的条件下,钢筋更容易发生锈蚀。
公路隧道特点有( )。
公路隧道是特殊的道路结构,主要有以下特点:断面大、形状扁平、围岩条件复杂、结构受力不确定、不可预见的因素多、施工环境差、隐蔽工程多、防水要求高、运营隧道需要照明、运营隧道需要通风、其他设施。
桥梁检查分为( )。
桥梁特殊检查分为( )。
桥梁评定分为( )。
在进行混凝土内部钢筋位置及保护层测定时,以下表述正确的包括( )。
测量步骤:
(1)测试前应了解有关图纸资料,以确定钢筋的种类和直径。
(2)进行保护层厚度测读前,应先在测区内确定钢筋的位置与走向,做法如下:
①将保护层测试仪传感器在构件表面平行移动,当仪器显示值为最小时,传感器正下方即是所测钢筋的位置。
②找到钢筋位置后,将传感器在原处左右转动一定角度,仪器显示最小值时传感器长轴线的方向即为钢筋的走向。
③在构件测区表面画出钢筋位置与走向。
知识点扩展:
在使用钢筋探测仪检测混凝土内部钢筋时,要保证探头长轴方向尽量平行于被测钢筋,沿着与被测钢筋轴线垂直的
桥梁动载试验的主要测试内容(项目)包括( )。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预制空心板梁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定混凝土强度,以下相关操作正确的包括( )。
(1)选项A解析如下:
首先,由于回弹仪的构造是利用弹击装置以固定的动能撞击混凝土表面,测量反弹回来的距离得到回弹值,回弹仪向上弹击时,弹击杆在回弹时受自重影响,其回弹值较水平状态偏大,同理向下弹击时回弹值偏小,对此偏差的修正称为角度修正;其次,由于混凝土集料在凝固前具有流动性,经过振捣凝固后,相对于浇筑侧面来说,浇筑底面硬度较高的粗骨料含量多,而浇筑表面粗骨料含量少而砂浆较多,就会造成弹击浇筑底面时回弹值偏大,而弹击浇筑表面时回弹值偏小的情况,此时需对回弹值进行修正,称为测面修正。回弹仪处于非水平状态
对基桩承载力进行检测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对梁式桥进行技术状况评定时,哪些属于主要部件( )
桥梁结构铰缝渗水现象,技术状况中应对以下哪些项目扣分:( )。
桥梁技术状况评价中,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整座桥应评为5类桥( )。
以下属于桥梁经常检查的有( )。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某直径为1.2m,桩长为20m的桥梁桩基进行竖向静载试验,已知桥位处地基土为坚硬黏质土,请回答以下问题。
关于试验荷载的相关表述,正确的包括()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某直径为1.2m,桩长为20m的桥梁桩基进行竖向静载试验,已知桥位处地基土为坚硬黏质土,请回答以下问题。
用于沉降观测的测量仪器,满足要求的包括()。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某直径为1.2m,桩长为20m的桥梁桩基进行竖向静载试验,已知桥位处地基土为坚硬黏质土,请回答以下问题。
加载分级和沉降观测方法符合要求的包括()。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对某直径为1.2m,桩长为20m的桥梁桩基进行竖向静载试验,已知桥位处地基土为坚硬黏质土,请回答以下问题。
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终止加载。
可用于测定隧道内的空气相对静压的设备有()。
通过荷载试验确定桥梁结构实际承载能力的方法被认为()
在用桥梁实际承载能力,可通过( )方法进行。
配筋混凝土桥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宜按现行设计、养护规范和检测结果分以下几方面进行计算评定:()
桥梁静载试验,如试验荷载作用下扰度预估值为 10mm,则应选用()进行挠度测试。
隧道混凝土衬砌背后空洞的检测方法有()
隧道交工检测时有关强度检测频率的正确叙述有()。
隧道按照其跨度可以分为()。
对某混凝土结构物进行质量检测,经初步检查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病害:混凝土内部有不密实区及空洞、混凝土表面有2条裂缝,其中1条预估深度为600mm,另一条预估深度为200mm。为得到翔实的病害数据,需进行相应的检测,请回答以下问题:
关于混凝土内部不密实区及空洞的检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对某混凝土结构物进行质量检测,经初步检查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病害:混凝土内部有不密实区及空洞、混凝土表面有2条裂缝,其中1条预估深度为600mm,另一条预估深度为200mm。为得到翔实的病害数据,需进行相应的检测,请回答以下问题:
采用超声法检测,出现下列()情况时,表明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
对某混凝土结构物进行质量检测,经初步检查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病害:混凝土内部有不密实区及空洞、混凝土表面有2条裂缝,其中1条预估深度为600mm,另一条预估深度为200mm。为得到翔实的病害数据,需进行相应的检测,请回答以下问题:
为测试题述中预估深度为 600mm 的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深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预制空心板梁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本题计算所需使用的修正表格见下表,依据规范,以下计算正确的是()。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预制空心板梁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对一号测区的超声测试采用单面平测法,超声检测仪的零声时为 5.0μs,3 组超声测点的测距均为400mm,声时分别 108.0μs、112.0μs、113.0μs,依据规范,以下计算和叙述正确的是()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预制空心板梁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根据测试和计算结果,可计算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和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依据规范,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低应变法现场检测桥梁基桩完整性原理及现场检测技术:
现场准备工作包括( )。
低应变法现场检测桥梁基桩完整性原理及现场检测技术:
仪器需要设置的参数包括( )。
低应变法现场检测桥梁基桩完整性原理及现场检测技术:
结果分析包括( )。
桥梁静载试验,主要测点的实测相对残余应变(变位)不允许超过10%。( )
错误
相对残余为实测残余值(卸载值与初始值之差)与实测总值(加载测值与初始值之差)之比,要求不得超过20%,该指标主要反映结构的弹性工作性能。
桥梁动载试验的动态增量为最大动挠度(或动应变)与最大静挠度(或静应变)的比值。( )
正确
动态增量(动力增大系数)定义为最大动挠度与最大静挠度之比,或最大动应力与最大静应力之比。冲击系数则为最大动挠度与最大静挠度之差比最大静挠度的值,或为最大动应力与最大静应力之差比最大静应力的值。
某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为四类桥,按规定应进行承载能力评定。( )
正确
JTG/TJ21-2011规定,在用桥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承载能力检测评定:(1)技术状况等级为四、五类的桥梁。(2)拟提高荷载等级的桥梁。(3)需通行大件运输车辆的桥梁。(4)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件的桥梁。
隧道监控量测的选测项目是通过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内力、应变,围岩内部位移等进行监测,以把握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效果,是必测项目的扩展和补充。( )
正确
监控量测的内容较多,通常分为必测量测项目和选测量测项目两类。选测量测项目是必测项目的拓展和补充。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必测项目为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地表下沉量测和锚杆轴力测量。( )
错误
必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周边收敛、拱顶下沉、地表下沉,
桥梁自振频率评定标度值随实测自振频率与理论计算频率的比值增加而增加。( )
错误
桥梁自振频率评定标度值随实测自振频率与理论计算频率的比值减小而增加
依照JTG 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超前锚杆实测项目中孔径的允许偏差为≥40mm。( )
正确
依照JTG F80/1-2017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超前小导管实测项目中长度的规定值为不小于设计值( )
正确
依照JTG F80/1-2017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超前锚杆实测项目中孔深的允许偏差为±50mm。( )
正确
锚杆拔力测试中,拔力加载应匀速,一般以每分钟20kN的速率增加。()
错误
应为一般以每分钟10kN的速率增加。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系指在喷射混凝土板件上,切割制取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生28d,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乘以0.9的系数。( )
错误
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乘以0.95的系数。
隧道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物应及时回收重新用作喷射混凝土材料,以节约工程成本。( )
错误
混凝土的电阻率大小和其抵抗锈蚀能力成正比。()
正确
新建桥梁交付使用后,最长不得超过两年进行第一次定期检查。( )
错误
隧道监控量测中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的测试精度要求均为1mm。( )
错误
隧道监控量测中拱顶下沉测试精度要求为0.1mm,地表下沉量测的测试精度要求为0.5mm,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围岩内部位移量测时,量测断面应设在代表性的地质地段,并选取1-2个量测断面。( )
正确
隧道内发生交通堵塞或由单洞单向交通改为单洞双向交通时,洞内的烟雾浓度不应大于0.01m-1。( )
错误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为 0.73 时,有可能诱发钢筋锈蚀。()
错误
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时,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应按一组六个试样强度的平均值确定。( )
错误
对于钢筋混凝土衬彻结构,直径为d的HPB级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满足≥30d。()
正确
详见依据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采用 900MHz 天线,地质雷达在混凝土中的探测深度一般能达到 1m 以上。( )
错误
隧道施工混凝土衬砌浇筑前,应完成初期支护及防排水系统的相关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衬砌施工。( )
正确
总体技术状况评定为 2 类的桥梁是指有中等缺损,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的桥梁。()
错误
当一批桥梁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为 30MPa,标准差为 5.20MPa 时,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进行强度推定。( )
错误
当桥梁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检算系数评定标度D≥3时,不用进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评定计算。( )
错误
2017QS判断题拟提高技术等级的桥梁,应进行承载能力检测评定。()
错误
回弹法测强批量检测需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 )
错误
桥面系、上部和下部结构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为1、2、3、4和5,对应的缺损状况评定标度值为5、4、3、2和1()
错误
桥面系、上部和下部结构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为1、2、3、4和5,对应的缺损状况评定标度值为1、2、3、4和5。
JTG/T J21-2011指出,桥梁结构检算应针对结构主要控制截面、薄弱部位和出现严重缺损部位。( )
正确
JTG/T J21-2011指出,检算的荷载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小于1.05时,应判定桥梁承载能力满足要求,否则应判定桥梁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
正确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