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属于内水和领海主体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的是( )。
(4)禁止开发区域,是指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海域,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领海基点所在岛屿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试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直接向海排放污染物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开展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专项。不包括间接排放项目。
根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要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相关综合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履行好保护责任。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应当包括的是(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础资料、数据的真实性;
(二)评价方法的适当性;
(三)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可靠性;
(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的合理性;
(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并不是环保部门;BC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发现①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②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的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关于染疫畜禽处理的规定,说法错误的 是( )。
第二十一条 染疫畜禽以及染疫畜禽排泄物、染疫畜禽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 尸体等病害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深埋、化 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情形中,属于应当提出不予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意见的是(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不予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一、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者范围不能作出科学判断的;
二、规划实施可能造成重大不良环境影响,并且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或者减轻对策和措施的。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时间是(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九条“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建设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根据《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属于重大变动的是( )。
6.新增产品品种或生产工艺(含主要生产装置、设备及配套设施)、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变化,导致以下情形之一:
1)新增排放污染物种类的(毒性、挥发性降低的除外);
2)不达标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
3)废水第一类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
4)其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10%及以上的。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下列建设地点敏感的建设项目中,不属于应当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是(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第三条规定:
下列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情形的,应当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一)水利、水电、采掘、港口、铁路行业中实际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较大,且主要环境影响在项目建成运行一定时期后逐步显现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行业中穿越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
(二)冶金、石化和化工行业中有重大环境风险,建设地点敏感,且持续排放重金属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三)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为应当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其他建设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质量问题情形中,属于严重质量问题的是(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信用管理对象失信行为的是( )。
第十条编制单位应当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主持人和主要编制人员应当为编制单位中的全职人员,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主持人还应当为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不属于生活垃圾分类原则的是( )。
第六条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生活垃圾分类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
甲省丙市的企业向乙省丁市转移固体废物进行处置,属于该企业应当向其提出转移固体废物申请的是( )。
第二十二条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商经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在规定期限内批准转移该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利用的,应当报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备案信息通报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第三十七条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应当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污染防治要求。受托方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污染防治要求,并将运输、利用、处置情况告知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受托方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下列单位中,可以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的是( )。
第二条建设单位可以委托技术单位对其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 书(表);建设单位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的,可以自行对其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 境影响报告书(表)。
第九条编制单位应当是能够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单位。
前款规定的单位中,下列单位不得作为技术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一)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部门设立的事业单位;
(二)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或者挂靠单位的社会组织,或者由其他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或者挂靠单位的社会组织;
(三)由本款前两项中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出资的单位及其再出资的单位;
(四)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部门委托,开展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技术评估的单位;
(五)本款第四项中的技术评估单位出资的单位及其再出资的单位;
(六)本款第四项中的技术评估单位的出资单位,或者由本款第四项中的技术评估单位出资人出资的其他单位,或者由本款第四项中的技术评估单位法定代表人出资的单位。
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及本条第一款规定单位的内设机构、分支机构或者临时机构,不得主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下列情形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信用管理对象失信行为的是( )。
第十条 编制单位应当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主持人 和主要编制人员应当为编制单位中的全职人员,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主持人还应当为取得环境 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建设、关闭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应当经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商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核准,并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关于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防止土壤污染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第十八条各类涉及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包括对土壤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应当采取的相应预防措施等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淘汰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关于禁止毁林开垦、开采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重金属含量超标。禁止向林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林地污染的 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
某危险废物行业代码是261,顺序代码是012,类别代码11,该危险废物的危废代码是( )。
(三)废物代码,是指危险废物的唯一代码,为8位数字。其中,第1-3位为危险废物产生行业代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确定),第4-6位为危险废物顺序代码,第7-8位为危险废物类别代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非农建设占用土地的有关规定,属于禁止占用耕地的行为是( )。
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或者其外的下列区域(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第三条第二款:除(一)外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永久基本农田、基本草原、自然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重要湿地(A)、天然林,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B),重要水生生物的(C)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依据是( )。
《环评法》第十六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的通知》,关于以污染影响为主要特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专项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不属于产生危险废物单位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包含的是( )。
第七十八条前款所称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包括①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②降低危险废物危害性的措施以及③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十条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取得许可证。许可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禁止无许可证或者未按照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活动。
第八十一条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贮存危险废物应当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贮存危险废物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应当报经颁发许可证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的说法,错误的是( )。
四、分期建设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审批文件应当列明分期建设内容,明确 分期实施后排放口数量、位置以及每个排放口的污染物种类、允许排放浓度和允许排放量、排放方式、 排放去向、自行监测计划等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主要内容,建设单位应据此分期申请排污许可证。分 期实施的允许排放量之和不得高于建设项目的总允许排放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八十三条运输危险废物,应当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信息公开管理规定(试行)》,下列信息中,不属于编制人员基本信息的是( )。
第四条编制人员基本情况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本人)
(二)从业单位名称;(单位)
(三)全职情况材料。(工作)
编制人员中的编制主持人基本情况信息还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号和取得时间。
某建设项目位于环境质量达标区,其生产工艺发生变动。根据《关于印发〈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下列变动情形中,属于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是( )。
《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
6.新增产品品种或生产工艺(含主要生产装置、设备及配套设施)、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变化,导致以下情形之一:
1)新增排放污染物种类的(毒性、挥发性降低的除外);
2)不达标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
3)废水第一类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
4)其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10%及以上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说法,正确的有( )。
禁止将不符合农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固体废物、废水施入农田。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行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的选址、建设和管理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畜禽养殖和屠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对畜禽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防止污染环境。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属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拟定水功能区划的依据包括( )。
第三十二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①拟定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报国务院批准。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由有关流域管理机构会同江河、湖泊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拟定,分别经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提出意见后,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下列畜禽粪便、污水综合利用说法正 确的有( )。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二)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规划时,应将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是入园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的重要依据。入园建设项目开展环评工作时,应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为依据,重点分析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入园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等应将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作为重要依据。(四)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切实担负起规划环评的主体责任,对规划环评的质量和结论负责,并接受所属人民政府的监督。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关于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关于印发〈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的通知》,下列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变动中,不属于重大变动的是( )。
2.生产、处置或储存能力增大 30%及以上的。
5.重新选址;在原厂址附近调整(包括总平面布置变化)导致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变化且新增敏感点的。
10.新增废气主要排放口(废气无组织排放改为有组织排放的除外);主要排放口排气筒高度降低10%及以上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下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中,错误的有( )。
C 应该是提前报所在地和接收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 是土壤污染责任人、土地使用权人,而不是修复施工单位。
第三十九条 实施风险管控、修复活动前,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土壤污染责任人、土地使用权人采取移除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等措施。
第四十一条 修复施工单位转运污染土壤的,应当制定转运计划,将运输时间、方式、线路和污染土壤数量、去向、最终处置措施等,提前报所在地和接收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转运的污染土壤属于危险废物的,修复施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处置。
根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风险管控方案要求,采取以下主要措施有( )。
第二十条 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风险管控方案要求,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及时移除或者清理污染源;
(二)采取污染隔离、阻断等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三)开展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监测;
(四)发现污染扩散的,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根据《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重点区域包括( )。
重点区域包括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区,原材料及固体废物的堆存区、储放区和转运区等;重点设施包括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地下储罐、地下管线,以及污染治理设施等。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属于该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的有(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①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②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说法错误的有( )。
第六十六条国家建立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按照规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废旧产品回收体系,并向社会公开,实现有效回收和利用。国家鼓励产品的生产者开展生态设计,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某建设单位委托技术单位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因建设单位提供虚假资料,致使提交给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不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关于建设单位、技术单位及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有( )。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二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 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 量问题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 罚款,并对建设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 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接受委托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违反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 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致使其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 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 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技术单位处所收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 严重的,禁止从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编制单位有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编制主持人和主要编制人员五年内禁止从事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终身禁止从事环境 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中应当重点审查( )。
第九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重点审查 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估的可靠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等,并分别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 60 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 30 日内, 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