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导则与标准》预测试卷2

单选题 1/100
1.

在室内固定设备结构传播噪声时,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测点位置应布置在(  )。

  • A 距任一反射面至少1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处
  • B 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距外窗1m处
  • C 距任一反射面至少1m以上,距地面1.5m,距外窗0.5m处
  • D 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5m,距外窗1m处
单选题 2/100
2.

某工业企业厂界1m外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且厂界处设有3.5m高实体围墙。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企业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
  • B 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外1m处
  • C 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围墙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位置处
  • D 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围墙外1m,高于地面1.2m处
单选题 3/100
3.

下列污染物中,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的是(  )。

  • A
  • B 苯胺
  • C 二甲胺
  • D 三甲胺
单选题 4/100
4.

下列固体废物中,不适用《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是(  )。

  • A 砷渣
  • B 废油
  • C 铅渣
  • D 锅炉灰渣
单选题 5/100
5.

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区域中,可作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备选场址的是(  )。

  • A 商业区
  • B 工业园区
  • C 风景名胜区
  • D 水源保护区
单选题 6/100
6.

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判断恶臭污染物达标排放的依据包括(  )。

  • A 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一次最大值
  • B 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多次平均值
  • C 排气筒(高于15m)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一次最大值
  • D 排气筒(高于15m)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多次平均值
单选题 7/100
7.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对超标的地表水体,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 B 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分期进行水质评价
  • C 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
  • D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项目应包括基本项目、补充项目及特定项目
单选题 8/100
8.

掺加生活垃圾的工业窑炉,其污染控制参照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前提条件是(  )。

  • A 掺加生活垃圾质量须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的10%
  • B 掺加生活垃圾质量须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的20%
  • C 掺加生活垃圾质量须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的30%
  • D 掺加生活垃圾质量须超过入炉(窑)物料总质量的50%
单选题 9/100
9.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铅垂向Z振级昼间70dB、夜间67dB适用的地带范围是(  )。

  • A 文教区
  • B 商业中心区
  • C 工业集中区
  • D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单选题 10/100
10.

下列大气污染物中,不属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  )。

  • A 氟化氢
  • B 二噁英类
  • C 一氧化碳
  • D 二氧化硫
单选题 11/100
11.

2000年建成的某包装印刷厂使用有机溶剂,其非甲烷总烃排气筒高12m。《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15m排气筒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0kg/h,则该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应执行的标准是(  )。

  • A ≤8kg/h
  • B ≤6.4kg/h
  • C ≤5kg/h
  • D ≤3.2kg/h
单选题 12/100
12.

某地拟建海水浴场,按照《海水水质标准》,该浴场应执行海水水质标准第(  )类。

  • A
  • B
  • C
  • D
单选题 13/100
13.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Ⅱ类水域环境功能的是(  )。

  • A 鱼类产卵场
  • B 鱼类越冬场
  • C 水产养殖区
  • D 鱼类洄游通道
单选题 14/100
14.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与近海水域相连的河口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经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各自对应执行的标准是(  )。

  • A 《海水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B 《海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C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渔业水质标准》
  • D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
单选题 15/100
15.

下列装置适用《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

  • A 炼铁高炉
  • B 炼焦炉
  • C 生活垃圾焚烧炉
  • D 燃气导热油炉
单选题 16/100
1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资料不符合一级评价项目生态现状调查要求的是(  )。

  • A 遥感测定的生物量数据
  • B 样方实测的物种多样性数据
  • C 评价范围内主要生物物种名录
  • D 依据已有资料推断的物种多样性数据
单选题 17/100
17.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确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范围为距建设项目边界不低于2.5km的区域
  • B 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范围为距建设项目边界不低于3km的区域
  • C 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范围为距建设项目边界不低于5km的区域
  • D 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范围为距建设项目边界不低于25km的区域
单选题 18/100
18.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可不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是(  )。

  • A 跟踪评价的要求
  • B 环境监理的要求
  • C 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结论
  • D 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管控要求。
单选题 19/100
19.

下列危险废物填埋场的选址条件中,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  )。

  • A 位于高压输电线防护区域内
  • B 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上风向
  • C 设施底部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0.5m
  • D 基础防渗层为1m厚、渗透系数为1×10-5cm/s的土层
单选题 20/100
20.

某新建乡村道路拟穿越的区域无明显声源,现状声级较低。下列噪声现状监测点布设,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要求的是(  )。

  • A 选择有代表性区域布设测点
  • B 在全部敏感目标处布设测点
  • C 在评价范围内距离拟建道路不同距离的空旷地处布设测点
  • D 在评价范围内距离拟建道路不同高度的空旷地处布设测点
单选题 21/100
21.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建设用地具体地块中污染物检测含量超过筛选值,但低于或者等于土壤(  )水平的,不纳入污染地块管理。

  • A 风险筛选值
  • B 风险管制值
  • C 风险临界值
  • D 环境背景值
单选题 22/100
2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
  • B 特殊生态敏感区的生态调查应做专题调查
  • C 生态现状调查的范围应不小于评价工作范围
  • D 一级评价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
单选题 23/100
23.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不包括(  )。

  • A 预案适用范围
  • B 明确项目危险因素
  • C 监控和预警
  • D 预案管理与演练
单选题 24/100
2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三级生态评价项目必须完成的基本图件是(  )。

  • A 植被类型图
  • B 生态监测布点图
  • C 特殊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
  • D 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单选题 25/100
2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应优先选择的替代方案是(  )。

  • A 生态保护可行的方案
  • B 生态影响最小的方案
  • C 经济可行的方案
  • D 经济最优的方案
单选题 26/100
26.

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中,不符合入炉废物要求的是(  )。

  • A 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 B 由生活垃圾产生单位自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
  • C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过程中筛分工序产生的筛出物
  • D 食品加工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单选题 27/100
27.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某农用地中镉、汞、铅、铬的含量高于农用地风险管制值时,原则上能采取下列(  )措施。

  • A 农艺调控
  • B 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
  • C 家禽养殖
  • D 替代种植
单选题 28/100
28.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总纲》,生态系统完整性指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其(  )等应对外来干扰并维持自身状态稳定性和生产能力的功能水平。

  • A 组成、结构、功能
  • B 组成、结构、关系
  • C 组织、结构、功能
  • D 组织、结构、关系
单选题 29/100
29.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初步调查确定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应依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开展(  )。

  • A 风险管控
  • B 详细调查
  • C 实施修复
  • D 改变用途
单选题 30/100
30.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是(  )。

  • A 环境风险潜势初判、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事故情形分析、环境风险管理
  • B 风险调查、环境风险潜势初判、风险识别、风险事故情形分析、环境风险管理
  • C 风险调查、风险识别、环境风险潜势初判、风险事故情形分析、环境风险管理
  • D 环境风险潜势初判、风险识别、风险调查、风险事故情形分析、环境风险管理
单选题 31/100
3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生态现状调查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数据
  • B 二级评价应给出物种多样性实测数据
  • C 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原有资料进行说明
  • D 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应做专题调查
单选题 32/100
32.

根据《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施工期间噪声等效声级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测量连续20min的等效声级
  • B 测量连续1h的等效声级
  • C 测量全部施工作业时段的等效声级
  • D 测量昼间16h、夜间8h的等效声级
单选题 33/100
33.

某建设项目生态评价影响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改生态影响评价可不制作的图件是(  )。

  • A 工程平面图
  • B 土地利用状况
  • C 生态监测布点图
  • D 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
单选题 34/100
34.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不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的是(  )类海水。

  • A
  • B
  • C
  • D
单选题 35/100
35.

下列废物中,适用《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是(  )。(2006年)

  • A 具有放射性的危险废物
  • B 生活垃圾
  • C 易爆的危险废物
  • D 低热值的危险废物
单选题 36/100
36.

下列项目中,适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是(  )。

  • A 风力发电项目
  • B 火力发电项目
  • C 热电联产项目
  • D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单选题 37/100
37.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

  • A 不应选在矿产资源储备区
  • B 可充分利用废弃矿区作为场址
  • C 距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1000m以上
  • D 可选在符合地质条件要求的农业保护区
单选题 38/100
38.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跟踪评价计划主要包括的内容是(  )。

  • A 总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和教训
  • B 提出调查和分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管控要求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分析和评价不良生态环境影响预防和减缓措施有效性的监测要求和评价准则
  • C 明确需重点调查、监测、评价的资源生态环境要素,提出具体监测计划及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监测点位、频次、周期
  • D 提出规划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生态功能、资源利用等的阶段性综合影响,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和环境管控要求的执行效果,后续规划实施调整建议等跟踪评价结论的内容和要求
单选题 39/100
39.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于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关于采取各类环境保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环保措施应采取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 B 环保措施应采取国内外中等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 C 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贡献
  • D 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影响
单选题 40/100
4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应提出长期生态监测计划的项目是(  )。

  • A 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建设项目
  • B 具有重大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
  • C 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建设项目
  • D 具有重大技术难题的建设项目
单选题 41/100
4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污染物排放的管理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 A 给出工程组成及原辅材料组成
  • B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运行参数
  • C 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和总量指标
  • D 日常环境管理制度
单选题 42/100
42.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对规划要素提出优化调整建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规划的主要目标、发展定位与上层位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三线一单”等要求不符时,应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
  • B 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产业类型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时,应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
  • C 规划空间布局和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选址、选线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要求时,应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
  • D 规划方案中有依据现有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无法或难以对其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范围作出科学、准确判断的内容时,可不提出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
单选题 43/100
43.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下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的有(  )。

  • A 第三类功能区海域
  • B 第四类功能区海域
  • C Ⅱ类地表水功能区水域
  • D 未划定水源保护区的Ⅲ类地表水功能区水域
单选题 44/100
44.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可不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是(  )。

  • A 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及主要内容和要求
  • B 公众意见、会商意见的回复和采纳情况
  • C 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管控要求
  • D 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计划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单选题 45/100
45.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工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

  • A 工程总投资
  • B 工程环境保护投资
  • C 水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 D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时间
单选题 46/100
4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属于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是(  )。

  • A 工程分析
  • B 开展现场踏勘
  • C 确定评价内容
  • D 开展现场调查
单选题 47/100
47.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可不考虑(  )。

  • A 评价工作等级
  • B 环境保护目标
  • C 环境制约因素
  • D 评价标准
单选题 48/100
4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在划分各环境要素、各专题评价工作等级时,下列依据错误的是(  )。

  • A 环境因素制约
  • B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
  • C 环境功能区划
  • D 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单选题 49/100
49.

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设,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

  • A 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0m,距地面高度1.3m
  • B 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0m
  • C 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8m
  • D 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0m,距地面高度1.3m
单选题 50/100
50.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  )内容不属于建设项目概况的基本内容。

  • A 主体工程
  • B 投资工程
  • C 辅助工程
  • D 依托工程
单选题 51/100
51.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某河流如需符合Ⅳ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周平均最大温升和温降分别为(  )。

  • A ≤1℃和≤3℃
  • B ≤1℃和≤2℃
  • C ≤2℃和≤1℃
  • D ≤2℃和≤3℃
单选题 52/100
5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噪声影响预测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应预测给出预测点处噪声贡献值与现状噪声值的差值
  • B 应预测高层噪声敏感建筑各楼层所受噪声的影响
  • C 应预测给出满足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的距离
  • D 应按预测值绘制代表性路段的等声级线图
单选题 53/100
53.

下列噪声源环境噪声排放,不适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

  • A 学校变配电房
  • B 城市垃圾转运站
  • C 医院制冷机房
  • D 居民区超市
单选题 54/100
54.

某新建公路选线方案经过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应优先采用的生态保护措施是(  )。

  • A 调整线路方案,避让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
  • B 减少公路设计车道数量,缩小占地的面积与范围
  • C 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许可并支付补偿金
  • D 将线路所经区域调整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范围
单选题 55/100
55.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下列关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指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该值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低,一般情况可以忽略
  • B 超过该值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生长或土壤生态环境可能存在风险
  • C 超过该值的,食用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等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高
  • D 超过该值的,应当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协同监测
单选题 56/100
56.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同施工阶段排放限值相同
  • B 打桩阶段排放限值最大
  • C 无最大A声级排放限值
  • D 夜间最大A声级限值为65dB(A)
单选题 57/100
57.

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关于焚烧厂生活垃圾渗滤液和车辆清洗废水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车辆清洗废水可在生活垃圾焚烧厂内处理
  • B 生活垃圾渗滤液不得在生活垃圾焚烧厂内处理
  • C 车辆清洗废水可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
  • D 生活垃圾渗滤液可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
单选题 58/100
58.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施工场界噪声测点布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测点应设在施工场界处
  • B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应设在室内靠窗口处
  • C 当场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时,测点可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1m处
  • D 场界外无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设在场界外1m,高于场围墙0.5m以上位置
单选题 59/100
5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采用列表清单法进行物种重要性比选
  • B 采用香农—威纳指数表征生物量损失
  • C 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预测项目对动植物种的影响
  • D 采用类比分析法预测生态问题的发展趋势
单选题 60/100
6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景观生态学法可定量分析生境格局变化
  • B 类比分析法可定性预测生态问题的发展趋势
  • C 列表清单法可定量预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D 图形叠置法可定量分析地下水下降对植被的影响
单选题 61/100
61.

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是(  )。

  • A 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
  • B 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
  • C 适用于产生医疗废物的医院
  • D 适用于铜矿浮选尾矿的管理者
单选题 62/100
62.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中,必须经过处理达到相关要求后,才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  )。

  • A 医疗废物焚烧残渣
  • B 混合生活垃圾及办公废物
  • C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
  • D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单选题 63/100
6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不属于生态影响判定依据的是(  )。

  • A 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的要求
  • B 项目所在地公众的相关咨询意见
  • C 项目建设单位出具的环保工程投资证明材料
  • D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相关批复意见
单选题 64/100
6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工程分析中应重点调查的是(  )。

  • A 勘察期和施工期
  • B 勘察期和退役期
  • C 施工期和运营期
  • D 运营期和退役期
单选题 65/100
65.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 A 排到站外的Ⅴ类地表水中
  • B 排到站外的农田灌溉渠中做农肥
  • C 排入自设的防渗池内,自然蒸发
  • D 密闭运输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单选题 66/100
66.

下列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条件中,不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要求的是(  )。

  • A 位于100年一遇洪水标高线以上
  • B 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
  • C 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源主要补给区外
  • D 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
单选题 67/100
6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评价对象,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可分为(  )。

  • A 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 B 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 C 建设项目声源对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影响评价
  • D 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单选题 68/100
68.

某铁路扩建项目通过2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 A 一级
  • B 二级
  • C 三级
  • D 四级
单选题 69/100
69.

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14MW(20t/h)的燃气锅炉,其烟囱最低允许高度是(  )。(2015年)

  • A 8m
  • B 15m
  • C 30m
  • D 45m
单选题 70/100
70.

某面声源宽a,长b,预测点位于面声源中心轴线上,与面源中心的距离为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面声源噪声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距离r加倍,衰减3d
  • B 距离r加倍,衰减6dB
  • C r<a/π时,几乎不衰减
  • D a/π<r<b/π时,几乎不衰减
单选题 71/100
71.

某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65dB(A)、55dB(A),昼间、夜间最大声级分别为85dB(A)、70dB(A)。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昼间达标,夜间达标
  • B 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 C 昼间超标,夜间达标
  • D 昼间超标,夜间超标
单选题 72/100
72.

某新建高速公路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经计算距高速公路中心线280m处夜间噪声贡献值为50dB(A)、距高速公路中心线390m处夜间噪声预测值为50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为距高速公路中心线(  )范围内。

  • A 100m
  • B 200m
  • C 280m
  • D 390m
单选题 73/100
73.

某工业企业装卸货物产生突发的撞击声,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企业厂界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需对各测点的昼间最大声压级进行评价
  • B 需对各测点的昼间最大A声级进行评价
  • C 需要对各测点的夜间最大声压级进行评价
  • D 需要对各测点的夜间最大A声级进行评价
单选题 74/100
74.

位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某居民住宅楼1层为文化娱乐厅,依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评价该居民住宅楼卧室受文化娱乐厅固定设备结构传播噪声影响的等效声级不得超过(  )。

  • A 昼间40dB,夜间30d
  • B 昼间45dB,夜间35dB
  • C 昼间50dB,夜间40dB
  • D 昼间55dB,夜间45dB
单选题 75/100
75.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关于Ⅰ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昼间等效声级限值为60dB(A)
  • B 夜间等效声级限值为45dB(A)
  • C 昼夜最大声级限值为70dB(A)
  • D 昼夜最大声级限值为55dB(A)
单选题 76/100
76.

学校锅炉房噪声排放标准应执行的标准是(  )。

  • A 《声环境质量标准》
  • B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 C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D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选题 77/100
77.

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噪声测量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厂界噪声时,应在关窗条件下测量
  • B 在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固定设备结构传声时,应在关窗条件下测量
  • C 在厂界处测量稳态噪声时,至少测量10min的等效声级
  • D 在厂界处测量非稳态噪声时,必须分别测量昼间(16h)、夜间(8h)的等效声级
单选题 78/100
78.

以下噪声源适用于《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2009年)

  • A 学校广播喇叭
  • B 商场广播喇叭
  • C 机车风笛
  • D 工厂广播喇叭
单选题 79/100
79.

已知某声源几何尺寸为D,距声源中心r0处的声级为LP(r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P(r)=LP(r0)-201g(r/r0)计算距该声源中心r处的声级LP(r),r0、r需满足的条件是(  )。

  • A r0>2D,r>2D
  • B r0>2D,r无要求
  • C r。无要求,r>2
  • D r0>D,r>2D
单选题 80/100
80.

某建设项目位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受噪声影响人口显著增多。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

  • A —级
  • B 二级
  • C 三级
  • D 判据不充分,无法判定
多选题 81/100
81.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下列使用功能的海域中,需执行海水水质第三类标准的有(  )。

  • A 海水浴场
  • B 一般工业用水区
  • C 海洋开发作业区
  • D 滨海风景旅游区
多选题 82/100
8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适用于(  )。

  • A 锅炉废气排放的控制与管理
  • B 建筑施工扬尘排放的控制与管理
  • C 汽车涂装废气排放的控制与管理
  • D 制浆造纸企业碱炉废气排放的控制与管理
多选题 83/100
83.

某公路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该项目“生态影响调查”的内容有(  )。

  • A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级别及保护对象
  • B 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情况
  • C 施工期固体废物的处置方式
  • D 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多选题 84/100
8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等声级线图绘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固定声源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
  • B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
  • C 流动声源经过城镇规划区路段的评价需绘制等声级线图
  • D 对高于(含)三层建筑的敏感目标的评价,需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
多选题 85/100
8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应针对工矿企业项目投产后(  )制订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A 对厂界噪声影响最大贡献值
  • B 对厂界噪声影响平均贡献值
  • C 对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噪声影响平均预测值
  • D 对厂界外环境敏感目标噪声影响最大预测值
多选题 86/100
86.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现状调查内容包括(  )。

  • A 自然环境状况调查
  • B 社会经济概况调查
  • C 公众参与现场调查
  • D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查
多选题 87/100
87.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在进行货币化经济损益核算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果包括(  )。

  • A 直接和间接影响
  • B 短期和长期影响
  • C 区域性和累积影响
  • D 不利和有利影响
多选题 88/100
88.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适用于(  )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的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

  • A 新建
  • B 扩建
  • C 改建
  • D 已经建成投产
多选题 89/100
89.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下列(  )用地类型属于第一类建设用地。

  • A 居住用地
  • B 商场用地
  • C 社区公园用地
  • D 城市广场用地
多选题 90/100
9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要求的敏感目标有(  )。

  • A 森林公园
  • B 经济林地
  • C 重要湿地
  • D 天然渔场
多选题 91/100
9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时,需核算建设项目(  )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给出污染因子及其产生和排放的方式、浓度、数量等。

  • A 有组织与无组织
  • B 正常工况与事故工况下
  • C 事故工况
  • D 正常工况与非正常工况下
多选题 92/100
92.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污水集中排放形成的混合区,不得影响临近海域功能区的(  )。

  • A 海水水质
  • B 浮游生物
  • C 海域底质结构
  • D 鱼类洄游通道
多选题 93/100
93.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  )是环境影响报告书可以不包括的内容。

  • A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B 清洁生产
  • C 公众参与
  • D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多选题 94/100
94.

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单位应执行的恶臭污染物控制指标有(  )。(2016年)

  • A 厂界臭气浓度
  • B 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
  • C 高度在15m以上排气筒排放的臭气浓度
  • D 高度在15m以上排气筒排放的恶臭污染物浓度
多选题 95/100
95.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当建设项目涉及下列(  )时,应重点从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

  • A 建设项目有多个建设方案
  • B 涉及环境敏感区
  • C 环境影响显著
  • D 跨行政区域
多选题 96/100
9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  )。

  • A 农村村庄附近天然气管道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
  • B 远海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
  • C 城市居民区市政工程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
  • D 城市建成区污水管道抢修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
多选题 97/100
97.

某工厂甲醛排气筒高度为10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工厂甲醛排放应执行的限放限值有(  )。

  • A 无组织排放速率限值
  • B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C 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 D 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多选题 98/100
98.

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全线采用地下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措施中,属于该项目声源降噪措施的有(  )。

  • A 轨道减振
  • B 风亭风口消声
  • C 隧道内壁吸声
  • D 列车车厢隔声
多选题 99/100
9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措施中,属于公路项目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有(  )。

  • A 设置声屏障
  • B 调整公路等级
  • C 改善路面材料
  • D 邻路建筑物使用功能变更
多选题 100/100
10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声环境现状评价应包括的内容有(  )。

  • A 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及敏感目标超、达标情况
  • B 评价范围内既有主要噪声源分布及厂界超、达标情况
  • C 评价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对不同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影响
  • D 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环境功能区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