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P协议通过( ) 来预留资源。
RSVP是在应用程序开始发送报文之前来为该应用申请网络资源的。RSVP的特点是具有单向性、由接收者发起对资源预留的请求,并维护资源预留信息。路由器为每一条数据流进行资源预留的时候会沿着数据传输方向逐跳发送资源请求报文Path消息,其中包含了自身对于带宽、延迟等参数的需求消息。收到请求的路由器在进行记录后,再把资源请求报文继续发到下一跳。当报文到达目的地,由接收方反向逐跳发送资源预留报文Resv消息给沿途的路由器进行资源预留。
以下关于在IPv6中任意播地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任意播地址是一个标识符对应多个接口的情况。如果一个数据报文要求被传送到一个任意点地址,则将被传送到最近一个接口(路由器决定)。
假设两个密钥分别是K1和K2,以下( )是正确使用三重DES加密算法对明文M进行加密的过程。
①使用K1对M进行DES加密得到C1
②使用K1对C1进行DES解密得到C2
③使用K2对C1进行DES解密得到C2
④使用K1对C2进行DES加密得到C3
⑤使用K2对C2进行DES加密得到C3。
3DES是三重数据加密算法的通称。它相当于是对每个数据块应用三次DES加密算法,密钥长度达到168位,但在软考中是112位,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加密和第三次加密用的相同的密钥。3DES通过增加DES的密钥长度来避免类似的攻击,而不是设计一种全新的块密码算法。
假设用户X1有4000台主机,分配给他的超网号为202.112.64.0,则给X1指定合理的地址掩码是( )。
4000台主机需要主机号12位,那么子网掩码255.255.240.0满足。
下列DHCP报文中,由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的是( )。
DHCP客户端收到DHCP服务器回应的ACK报文后,通过地址冲突检测发现服务器分配的地址冲突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不能使用,则发送Decline报文,通知服务器所分配的IP地址不可用。
下面可提供安全电子邮件服务的是( )。
MIME(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中文名为: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类型。Internet电子邮件由一个邮件头部和一个可选的邮件主体组成,其中邮件头部含有邮件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有关信息。而MIME是针对邮件主体的一种扩展描述机制。它设定某种扩展名的文件用一种应用程序来打开的方式类型,当该扩展名文件被访问的时候,浏览器会自动使用指定应用程序来打开。多用于指定一些客户端自定义的文件名,以及一些媒体文件打开方式。所以这是与邮件内容直接相关的一个协议。而S/MIME(Secure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是对MIME在安全方面的扩展。它可以把MIME实体(比如数字签名和加密信息等)封装成安全对象。增强安全服务,例如具有接收方确认签收的功能,这样就可以确保接收者不能否认已经收到过的邮件。还可以用于提供数据保密、完整性保护、认证和鉴定服务等功能。S/MIME只保护邮件的邮件主体,对头部信息则不进行加密,以便让邮件成功地在发送者和接收者的网关之间传递。
RIPv2路由协议在发送路由更新时,使用的目的IP地址是( )。
RIPV2采用的是组播,组播地址是224.0.0.9。
4个网络202.114.129.0/24、202.114.130.0/24、202.114.132.0/24和202.114.133.0/24,在路由器中汇聚成一条路由,该路由的网络地址是( )。
把四个地址转换为二进制数发现,第三段分别是10000001100000101000010010000101那么前5位一致,所以汇聚后的地址是:202.114.128.0/21。
广域网中有多台核心路由器由设备连接各局域网,每台核心路由器至少存在两条路由,这种网络结构称为( )。
半冗余广域网结构有多台核心路由设备连接各局域网,每台核心路由器至少存在两条路由。
某企业通过一台路由器上联总部,下联4个分支机构,设计人员分配给下级机构一个连续的地址空间,采用一个子网或者超网段表示。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 )。
层次化路由选择:需要配合层次化地址编码。
采用P2P协议的BT软件属于( )。
对等通信模式:参与的网络节点是平等角色,即是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服务的享受者。P2P属于对等计算通信模式。
下列存储方式中,基于对象存储的是( )。
对象存储(OBS)综合了NAS和SAN的优点,同时具有SAN的高速直接访问和NAS的分布式数据共享等优势,提供了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跨平台以及安全的数据共享的存储体系结构。
网络逻辑结构设计的内容不包括( )。
利用需求分析和现有网络体系分析的结果来设计逻辑网络结构,最后得到一份逻辑网络设计文档,输出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逻辑网络设计图2、IP地址方案3、安全方案4、招聘和培训网络员工的具体说明5、对软硬件、服务、员工和培训的费用初步估计物理网络设计是对逻辑网络设计的物理实现,通过对设备的具体物理分布、运行环境等确定,确保网络的物理连接符合逻辑连接的要求。输出如下内容:1、网络物理结构图和布线方案2、设备和部件的详细列表清单3、软硬件和安装费用的估算4、安装日程表,详细说明服务的时间以及期限5、安装后的测试计划6、用户的培训计划由此可以看出D选项的工作是物理网络设计阶段的任务。
以下叙述中,不属于无源光网络优势的是( )。
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纯介质网络,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节省了维护成本,是电信维护部门长期期待的技术。无源光接入网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无源光网体积小,设备简单,安装维护费用低,投资相对也较小。
(2)无源光设备组网灵活,拓扑结构可支持树型、星型、总线型、混合型、冗余型等网络拓扑结构。
(3)安装方便,它有室内型和室外型。其室外型可直接挂在墙上,或放置于“H”杆上,无须租用或建造机房。而有源系统需进行光电、电光转换,设备制造费用高,要使用专门的场地和机房,远端供电问题不好解决,日常维护工作量大。
(4)无源光网络适用于点对多点通信,仅利用无源分光器实现光功率的分配。
(5)无源光网络是纯介质网络,彻底避免了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极适合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使用。
(6)从技术发展角度看,无源光网络扩容比较简单,不涉及设备改造,只需设备软件升级,硬件设备一次购买,长期使用,为光纤入户奠定了基础,使用户投资得到保证。
某企业网络管理员发现数据备份速率突然变慢,初步检查发现备份服务器和接入交换机的接口速率均显示为百兆,而该连接两端的接口均为千兆以太网接口,且接口速率采用自协商模式。排除该故障的方法中不包括( )。
有关自动协商的大多数问题是由于有一方没有工作在自动协商方式。一般是由于线缆故障或端口故障或者设备配置问题。
在Kerberos认证系统中,用户首先向( )申请初始票据。
在Kerberos认证系统中,用户首先向KDC申请初始票据。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 )文件可以帮助域名解析。
在操作系统中,HOSTS文件也可以提供域名解析。
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技术之一,其特点不包括( )。
RISC鼓励尽可能使用较少的寻址方式,这样可以简化实现逻辑、提高效率。相反地,CISC则提倡通过丰富的寻址方式来为用户编程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一个好的变更控制过程,给项目风险承担着提供了正式的建议变更机制。如下图所示的需求变更管理过程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内容应分别是( )。
在需求管理过程中需求的变更是受严格管控的,其流程为:
1、问题分析和变更描述。这是识别和分析需求问题或者一份明确的变更提议,以检查它的有效性,从而产生一个更明确的需求变更提议。
2、变更分析和成本计算。使用可追溯性信息和系统需求的一般知识,对需求变更提议进行影响分析和评估。变更成本计算应该包括对需求文档的修改、系统修改的设计和实现的成本。一旦分析完成并且确认,应该进行是否执行这一变更的决策。
3、变更实现。这要求需求文档和系统设计以及实现都要同时修改。如果先对系统的程序做变更,然后再修改需求文档,这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需求文档和程序的不一致。
以下关于敏捷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敏捷方法是面向对象的,而非面向过程。
某人持有盗版软件,但不知道该软件是盗版的,该软件的提供者不能证明其提供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此情况下,则该软件的( )应承担法律责任。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三十条: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如果停止使用并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将给复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复制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
盗版软件持有者和提供者均承担法律责任。
以下关于ADSL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在双绞线上,ADSL系统的上、下行数据和普通电话业务信号,采用频分复用(FDM)方式分享传输线路。通过FDM方法把整个带宽分为三个部分:语音,上行、下行。
在域名服务器的配置过程中,通常( )。
根域名服务器一般采用迭代解析,而主域名服务器采用的是递归解析,直接给客户端反馈最后结果。
IP数据报的首部有填充字段,原因是( )。
用全0的填充字段补齐成为4字节的整数倍。
RIPv2对RIPv1协议的改进之一是采用水平分割法。以下关于水平分割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水平分隔:RIP路由器从某个接口学到的路由,不会再从这个接口发回给邻居路由器。
OSPF协议把网络划分成4种区域(Area),存根区域(stub)的特点是( )。
在划分了区域之后,OSPF网络中的非主干区域中的路由器对于到外部网络的路由,一定要通过ABR(区域边界路由器)来转发,既然如此,对于区域内的路由器来说,就没有必要知道通往外部网络的详细路由了,只要由ABR向该区域发布一条默认路由,告诉区域内的其他路由器,如果想要访问外部网络,可以通过ABR。这样在区域内的路由器中就只需要为数不多的区域内路由、AS中其他区域的路由和一条指向ABR的默认路由,而不用记录外部路由,能使区域内的路由表简化,降低对路由器的性能要求。这就是OSPF路由协议中“StubArea”(末梢区域)的设计理念。
在BGP4协议中,当接收到对方打开(open)报文后,路由器采用( )报文响应从而建立两个路由器之间的邻居关系。
BGP建立邻居后,会通过相互发送Keepalive的数据来维持邻居关系,默认每60秒发送一次,保持时间为180秒,即到达180秒没有收到邻居的Keepalive,便认为邻居丢失,则断开与邻居的连接。
IEEE802.1ad定义的运营商网桥协议是在以太网帧中插入( )字段。
城域以太网在各个用户以太网之间建立多点第二层连接,IEEE802.1ad定义运营商网桥协议提供的基本技术是在以太网帧中插入运营商VLAN标记字段,这种技术被称为IEEE。
基于Windows的DNS服务器支持DNS通知,DNS通知的作用是( )。
DNS通知是一种推进机制,辅助域名服务器及时更新信息DNS通知是一种安全机制,只有被通知的辅助服务器才能进行区域数据库复制,防止没有授权的服务器进行非法的区域复制。
采用CSMA/CD协议的基带总线,段长为2000m,数据速率为10Mb/s,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则该网络上的最小帧长应为( )比特。
传输时延要大于2倍传播时延,所以X/10000000>=2×2000/200000000,X=200比特。
结构化布线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组成的是( )。
工作区子系统:目的是实现工作区终端设备与水平子系统之间的连接,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线缆所组成。
下列关于网络设备安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双因素是密码学的一个概念,从理论上来说,身份认证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所知道的内容):需要使用者记忆的身份认证内容,例如密码和身份证号码等。
第二个要素(所拥有的物品):使用者拥有的特殊认证加强机制,例如动态密码卡,IC卡,磁卡等。
第三个要素(所具备的特征):使用者本身拥有的惟一特征,例如指纹、瞳孔、声音等。
对于重要设备要采用双因素认证。
下列关于IPSe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认证头协议AH不能加密,只对数据报进行验证、保证报文的完整性。AH采用了安全哈希算法(MD5和SHA1实现),防止黑客截断数据包或者在网络中插入伪造的数据包,也能防止抵赖。
甲和乙从认证中心CA1获取了自己的证书I甲和I乙,丙从认证中心CA2获取了自己的证书I丙,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不同认证中心认证的数字证书不能直接相互认证。
在工作区子系统中,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的间距不小于( )cm。
标准问题,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间距不小于10cm。
下列不属于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内容的是( )。
水平子系统也称水平在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一般在一个楼层上,是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到水平配线间(楼层弱电间)的配线架。每个信息点均需连接到楼层配线间,最大水平距离:90m。
影响光纤熔接损耗的因素较多,以下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 )。
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会产生损耗,这种损耗主要是由光纤自身的传输损耗和光纤接头处的熔接损耗组成。光缆一经定购,其光纤自身的传输损耗也基本确定,而光纤接头处的熔接损耗则与光纤的本身及现场施工有关。努力降低光纤接头处的熔接损耗,则可增大光纤中继放大传输距离和提高光纤链路的衰减裕量。
影响光纤熔接损耗的因素较多,大体可分为光纤本征因素和非本征因素两类。
光纤本征因素是指光纤自身因素,主要有四点。
(1)光纤模场直径不一致;
(2)两根光纤芯径失配;
(3)纤芯截面不圆;
(4)纤芯与包层同心度不佳。
其中光纤模场直径不一致影响最大。
影响光纤接续损耗的非本征因素即接续技术。
(1)轴心错位:单模光纤纤芯很细,两根对接光纤轴心错位会影响接续损耗。当错位1.2μm时,接续损耗达0.5dB。
(2)轴心倾斜:当光纤断面倾斜1°时,约产生0.6dB的接续损耗,如果要求接续损耗≤0.1dB,则单模光纤的倾角应为≤0.3°。
(3)端面分离:活动连接器的连接不好,很容易产生端面分离,造成连接损耗较大。当熔接机放电电压较低时,也容易产生端面分离,此情况一般在有拉力测试功能的熔接机中可以发现。
(4)端面质量:光纤端面的平整度差时也会产生损耗,甚至气泡。
(5)接续点附近光纤物理变形:光缆在架设过程中的拉伸变形,接续盒中夹固光缆压力太大等,都会对接续损耗有影响,甚至熔接几次都不能改善。
其他因素的影响,接续人员操作水平、操作步骤、盘纤工艺水平、熔接机中电极清洁程度、熔接参数设置、工作环境清洁程度等均会影响到熔接损耗的值。
下列叙述中,( )不属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提前将综合布线系统纳入到建筑物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极可能降低成本,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TCP协议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会处于不同的状态,采用( )命令显示出TCP连接的状态。下图所示的结果中显示的状态是( )。
C:\Users\ThinkPad>
活动连接
协议 本地地址 外部地址 状态
TCP 10.170.42.75:63568 183.131.12.179:http CLOSE_WAIT
问题1选项
A.netstat
B.ipconfig
C.tracert
D.show state
问题2选项
A.已主动发出连接建立请求
B.接收到对方关闭连接请求
C.等待对方的连接建立请求
D.收到对方的连接建立请求
某企业有电信和联通2条互联网接入线路,通过部署( )可以实现内部用户通过电信信道访问电信目的的IP地址,通过联通信道访问联通目的的IP地址。也可以配置基于( )的策略路由,实现行政部和财务部通过电信信道访问互联网,市场部和研发部通过联通信道访问互联网。
问题1选项
A.负载均衡设备
B.网闸
C.安全审计设备
D.上网行为管理设备
问题2选项
A.目标地址
B.源地址
C.代价
D.管理距离
地址202.118.37.192/26是( ),地址192.117.17.255/22是( )。
问题1选项
A.网络地址
B.组播地址
C.主机地址
D.定向广播地址
问题2选项
A.网络地址
B.组播地址
C.主机地址
D.定向广播地址
答案: A、C
202.118.37.192/26这个地址块的主机位后6位,全为0,是一个网络地址。而192.117.17.255/22主机位非全0和全1,是一个主机地址。
下列路由记录中最可靠的是( ),最不可靠的是( )。
问题1选项
A.直连路由
B.静态路由
C.外部BGP
D.OSPF
问题2选项
A.直连路由
B.静态路由
C.外部BGP
D.OSPF
答案: A、C
一条路由比其他的路由拥有更高优先级的概念叫做管理距离AD。主要是比较不同路由协议有多条路径到达目的网络的参数,AD值越小,就表示这条路由可信度级别就越高。
华为的:直连路由:0;OSPF:10;静态路由:60;RIP:100、BGP:255。
某计算机系统采用5级流水线结构执行指令,设每条指令的执行由取指令(2△t)、分析指令(1△t)、取操作数(3△t)、运算(1△t),写回结果(2△t)组成,并分别用5个子部件完成,该流水线的最大吞吐率为( );若连续向流水线拉入10条指令,则该流水线的加速比为( )。
问题1选项
问题2选项
A.1∶10
B.2∶1
C.5∶2
D.3∶1
答案: B、C
吞吐率:指的是计算机中的流水线在特定的时间内可以处理的任务数量。
因为TP=n/Tk
n:任务数
Tk:处理N个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在本题中,最大吞吐率流水线周期(子任务中时间最长的一段花的时间)的倒数,即为(1/3)T。
加速比:完成同样一批任务,不使用流水线所花的时间和使用流水线所用的时间之比。
在本题中,加速比是90/36=5∶2。
如下图所示,某公司甲、乙两地通过建立IPSec VPN隧道,实现主机A和主机B的互相访问,VPN隧道协商成功后,甲乙两地访问互联网均正常,但从主机A到主机B ping不通,原因可能是( )、( )。
问题1选项
A.甲乙两地存在网络链路故障
B.甲乙两地防火墙未配置虚拟路由或者虚拟路由配置错误
C.甲乙两地防火墙策略路由配置错误
D.甲乙两地防火墙互联网接口配置错误
问题2选项
A.甲乙两地防火墙未配置NAT转换
B.甲乙两地防火墙未配置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
C.甲乙两地防火墙的VPN配置中未使用野蛮模式
D.甲乙两地防火墙NAT转换中未排除主机A/B的IP地址
答案: B、D
当IPSEC和NAPT并存于一个乙地防火墙上,IPSEC处理是分部和总部之间的流量,NAPT处理的是分部访问Internet的流量。总部防火墙同时配置了IPSEC和NAT SERVER,IPSEC处理总部和分部之间的流量,NAT SERVER处理的是因特网访问总舵服务器的流量。
按理说两台防火墙IPSEC流量和NAT流量应该是互不相干,其实在本例中IPSEC和NAT的处理是有重叠的,在防火墙转发流程中,NAT在在上游环节,IPSEC在下游环节。所以IPSEC的流量难免会受到NAT处理流程的干扰,原本应该进入IPSEC隧道的流量一旦命中NAT策略就会进行NAT转换,转换后的流量不会再匹配IPSEC中的ACL了,也就不会进行IPSEC处理。所以处理不好IPSEC和NAT的关系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例如分部访问总部不成功,总部访问分部不成功。
解决方案,需要在NAT策略中配置一条针对IPSEC流量不进行地址转换的策略,该策略的优先级高于其他的策略。
B选项的虚拟路由是指对于B的访问需要指向VPN隧道。
网络管理员在对公司门户网站(www.onlineMall.com)巡检时,在访问日志中发现如下入侵记录:
该入侵为( )攻击,应配备( )设备进行防护。
问题1选项
A.远程命令执行
B.跨站脚本(XSS)
C.SQL注入
D.Http Heads
问题2选项
A.数据库审计系统
B.堡垒机
C.漏洞扫描系统
D.Web应用防火墙
某企业门户网站(www.xxx.com)被不法分子入侵,查看访问日志,发现存在大量入侵访问记录,如下图所示。
www.xxx.com/news/html/ 0’union select 1 from (select count(*),concat(floor(rand(0)*2),0x3a,(select concat(user,0x3a,password) from pwn_base_admin limit 0,1),0x3a)a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group by a)b where’1’=’1.htm
该入侵为( )攻击,应配备( )设备进行防护。
问题1选项
A.DDOS
B.跨站脚本
C.SQL注入
D.远程命令执行
问题2选项
A.WAF(WEB安全防护)
B.IDS(入侵检测)
C.漏洞扫描系统
D.负载均衡
将地址块 192.168.0.0/24按照可变长子网掩码的思想进行子网划分,若各部门可用主机地址需求如下表所示,则共有( )种划分方案,部门3的掩码长度为( )。
问题1选项
A.4
B.8
C.16
D.32
问题2选项
A.25
B.26
C.27
D.28
答案: C、C
192.168.0.0/24先划分2个子网,1个子网给部门1,这里有2种情况,第二个子网再划分2个子网,1个子网给部门2,这里又是2种情况,剩下的子网再划分2个子网,一个分给部门3,还是2种情况,最后剩下的子网再分2个子网,一个给部门4、一个给部门5,也是2种情况。
所以总的划分方案就是2×2×2×2=16种。其中部门3的主机只有16台,所以只需要5位主机位,掩码长度32-5-27即可。
在网络规划中,政府内外网之间应该部署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在下图中部署的设备A是( ),对设备A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问题1选项
A.IDS
B.防火墙
C.网闸
D.UTM
问题2选项
A.双主机系统,即使外网被黑客攻击瘫痪也无法影响到内网
B.可以防止外部主动攻击
C.采用专用硬件控制技术保证内外网的实时连接
D.设备对外网的任何响应都是对内网用户请求的回答
答案: C、C
对于政务网的安全需求是在公网和外网之间实行逻辑隔离,在内网和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
网闸其实就是模拟人工数据倒换,利用中间数据倒换区,分时地与内外网连接,但一个时刻只与一个网络连接,保持“物理的分离”,实现数据的倒换。
Typically,an IP address refers to an individual host on a particular network. IP also accommodates addresses that refer to a group of hosts on one or more networks.Sunch addresses are referred to as multicast addresses,and the act of sending a packet from a source to the members of a( )group is referred to as multicasting. Multicasting done( )the scope of a single LAN segment is straightforward. IEEE 802 and other LAN protocols include provision for MAC-level multicast addresses. A packet with a multicast address is transmitted on a LAN segment.Those stations that are members of the ( )multicast group recognize the multicast address and ( )the packet.In this case,only a single copy of the packet is ever transmitted.This technique works because of the ( )nature of a LAN:A transmission from any one station is received by all other stations on the LAN.
问题1选项
A.numerous
B.only
C.single
D.multicast
问题2选项
A.within
B.out of
C.beyond
D.cover
问题3选项
A.different
B.unique
C.special
D.corresponding
问题4选项
A.reject
B.accept
C.discard
D.transmit
问题5选项
A.multicast
B.unicast
C.broadcast
D.multiple unicast
100BASE-TX采用的编码技术为( ),采用( )个电平来表示二进制0和1。
问题1选项
A.4B/5B
B.8B/6T
C.8B/10B
D.MLT-3
问题2选项
A.2
B.3
C.4
D.5
答案: D、B
MLT-3即Multi-Level Transmit -3,多电平传输码,MLT-3码跟NRZI码有点类型,其特点都是逢“1”跳变,逢“0”保持不变,并且编码后不改变信号速率。如NRZI码不同的是,MLT-3是双极性码,有”-1”、“0”、“1”三种电平,编码后直流成份大大减少,可以进行电路传输,100Base-TX采用此码型。
此题目应该两空统一来看,选择D、B最为合适。当然第一空选A也不能算错。
Anytime a host or a router has an IP datagram to send to another host or router, it has the ( ) address of the receiver. This address is obtained from the DNS if the sender is the host or it is found in a routing table if the sender is a router. But the IP datagram must be ( ) in a frame to be able to pass through the physical network. This means that the sender needs the ( ) address of the receiver. The host or the router sends an ARP query packet. The packet includes the physical and IP addresses of the sender and the IP address of the receiver. Because the sender does not know the physical address of the receiver, the query is ( ) over the network. Every host or router on the network receives and processes the ARP query packet, but only the intended recipient recognizes its IP address and sends back an ARP response packet.The response packet contains the recipient's IP and physical addresses. The packet is ( )directly to the inquirer by using the physical address received in the query packet.
问题1选项
A.port
B.hardware
C.physical
D.logical
问题2选项
A.extracted
B.encapsulated
C.decapsulated
D.decomposed
问题3选项
A.local
B.network
C.physical
D.logical
问题4选项
A.multicast
B.unicast
C.broadcast
D.multiple unicast
问题5选项
A.multicast
B.unicast
C.broadcast
D.multiple unicast
答案: D、B、C、C、B
无论何时主机或路由器都有IP数据报要发送到另一台主机或路由器上,它都有接收器的(71)地址。如果发件人是主机,则从DNS获取此地址;如果发件人是路由器,则在路由表中找到该地址。但是IP数据报必须在帧中(72)才能够通过物理网络。 这意味着发送方需要接收方的(73)地址。
主机或路由器发送ARP查询报文。该数据包包括发送方的物理和IP地址以及接收方的IP地址。因为发送方不知道接收方的物理地址,所以查询是(74)通过网络。网络上的每个主机或路由器都会接收并处理ARP查询数据包,但只有预期的接收方才能识别其IP地址并发回ARP响应数据包。
响应数据包包含收件人IP和物理地址。 通过使用在查询分组中接收的物理地址, 数据包直接(75)到查询者。
( 71 ) A. 端口 B. 硬件 C. 物理 D. 逻辑
( 72 ) A. 提取 B. 封装 C. 解封装 D. 分解
( 73 ) A. 本地 B. 网络 C. 物理 D. 逻辑
( 74 ) A . 组播 B. 单播 C. 广播 D . 多个单播
( 75 )A . 组播 B. 单播 C. 广播 D . 多个单播
结合速率与容错,硬盘做RAID效果最好的是( ),若做RAID5,最少需要( )块硬盘。
问题1选项
A.RAID0
B.RAID1
C.RAID5
D.RAID10
问题2选项
A.1
B.2
C.3
D.5
答案: D、C
在读操作上RAID 5和RAID 10是相当的。在写性能下由于RAID 10不存在数据校验的问题,每次写操作只是单纯的执行,所以在写性能上RAID 10是好于RAID 5的。RAID5磁盘利用率是(N-1)/N,最少3块磁盘。
在磁盘上存储数据的排列方式会影响I/O服务的总时间。假设每磁道划分成10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1,R2,…,R10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30ms/周,磁头当前处在R1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6ms,则处理这10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 );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10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 )。
问题1选项
A.189ms
B.208ms
C.289ms
D.306ms
问题2选项
A.60ms
B.90ms
C.109ms
D.180ms
答案: D、B
本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磁盘原理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模拟磁盘的运行来进行分析求解。运作过程为:
1、读取R1:耗时3ms。读取完,磁头位于R2的开始位置。
2、处理R1:耗时6ms。处理完,磁头位于R4的开始位置。
3、旋转定位到R2开始位置:耗时24ms。
4、读取R2:耗时3ms。读取完,磁头位于R3的开始位置。
5、处理R2:耗时6ms。处理完,磁头位于R5的开始位置。
6、旋转定位到R3开始位置:耗时24ms。
……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读取并处理R1一共需要9毫秒。而从R2开始,多了一个旋转定位时间,R2旋转定位到读取并处理一共需要33毫秒,后面的R3至R10与R2的情况一致。所以一共耗时:
9+33×9=306毫秒。
本题后面一问要求计算处理10个记录的最少时间。其实只要把记录间隔存放,就能达到这个目标。在物理块1中存放R1,在物理块4中存放R2,在物理块7中存放R3,依此类推,这样可以做到每条记录的读取与处理时间之和均为9ms,所以处理10条记录一共为90ms。
局域网上相距2km的两个站点,采用同步传输方式以10Mb/s的速率发送150000字节大小的IP报文。假定数据帧长为1518字节,其中首部为18字节;应答帧为64字节。若在收到对方的应答帧后立即发送下一帧,则传送该文件花费的总时间为( )ms(传播速率为200m/μs),线路有效速率为( )Mb/s。
问题1选项
A.1.78
B.12.86
C.17.8
D.128.6
问题2选项
A.6.78
B.7.86
C.8.9
D.9.33
答案: D、D
总时间的=传输时延+传播时延
先算总的传输时延:
一共150000×8=1200000位,数据帧是(1518-18)×8=12000位,那么一共1200000/(1518-18)×8=100帧。一帧的传输时延是1518×8/10000000,那么总的传输时延是100×1518×8/10000000=0.12144s,而由于是必须等待应答信号,所以应答信号的总传输时延是100×64×8/10000000=0.00512s。总传输时延是0.12144+0.00512=0.1265。
再算总的传播时延:2×100×2000/200000000=0.002s。所以总时延等于128.6ms。
1200000/X=0.1286,那么有效速率是9.33Mbps。
站点A与站点B采用HDLC进行通信,数据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建立连接的SABME帧是( )。在接收到站点B发来的“REJ,1”帧后,站点A后续应发送的3个帧是( )帧。
问题1选项
A.数据帧
B.监控帧
C.无编号帧
D.混合帧
问题2选项
A.1,3,4
B.3,4,5
C.2,3,4
D.1,2,3
答案: C、D
当建立LAPD连接时,SABME帧一般是第一个被传递的帧,属于无编号帧。接收方发送 REJ(i),当发送方接受到该REJ时,发送方重传第i帧以及第i帧后续的所有帧。
对计算机评价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时钟频率、( )、运算精度、内存容量等。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评价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数据库所允许的索引数量、最大并发事务处理能力等。
问题1选项
A.丢包率
B.端口吞吐量
C.可移植性
D.数据处理速率
问题2选项
A.MIPS
B.支持协议和标准
C.最大连接数
D.时延抖动
答案: D、C
衡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数据库本身和管理系统两部分,有:数据库的大小、数据库中表的数量、单个表的大小、表中允许的记录(行)数量、单个记录(行)的大小、表上所允许的索引数量、数据库所允许的索引数量、最大并发事务处理能力、负载均衡能力、最大连接数等等。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启动DNS缓存的服务是( );采用命令( )可以清除本地缓存中的DNS记录。
问题1选项
A.DNS Cache
B.DNS Client
C.DNS Flush
D.DNS Start
问题2选项
A.ipconfig/flushdns
B.ipconfig/cleardns
C.ipconfig/renew
D.ipconfig/release
IP数据报经过MTU较小的网络时需要分片。假设一个大小为3000的报文经过MTU为1500的网络,需要分片为( )个较小报文,最后一个报文的大小至少为( )字节。
问题1选项
A.2
B.3
C.4
D.5
问题2选项
A.20
B.40
C.100
D.1500
答案: B、B
当一个IP数据报封装成链路层的帧时,此数据报的总长度一定不能超过下面的数据链路层的MTU值。当数据报长度超过网络所容许的最大传送单元MTU时,就必须把过长的数据报进行分片后才能在网络上传送。新版章节练习,考前压卷,完整优质题库+考生笔记分享,实时更新,软件, ,现在一个IP包(20+2980)字节,现在MTU是1500,那么至少分2片,第一片(20+1480),第二片(20+1480),第三片(20+20)。
自动专用IP地址(Automatic Private IP Address,APIPA)的范围是( ),当( )时本地主机使用该地址。
问题1选项
A.A类地址块127.0.0.0~127.255.255.255
B.B类地址块169.254.0.0~169.254.255.255
C.C类地址块192.168.0.0~192.168.255.255
D.D类地址块224.0.0.0~224.0.255.255
问题2选项
A.在本机上测试网络程序
B.接收不到DHCP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
C.公网IP不够
D.自建视频点播服务器
某公寓在有线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无线网络建设,实现无线入室,并且在保证网络质量的情况下成本可控,应采用的设备布放方式是( )。使用IxChariot软件,打流测试结果支持80MHz信道的上网需求,无线AP功率25mW,信号强度大于-65db。网络部署和设备选型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选择:
① 采用802.11ac协议
② 交换机插控制器板卡,采用1+1主机热备
③ 每台POE交换机配置48口千兆板卡,做双机负载
④ POE交换机做楼宇汇聚,核心交换机作无线网的网关
为达到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选用的措施有( )。
问题1选项
A.放装方式
B.馈线方式
C.面板方式
D.超瘦AP方式
问题2选项
A.①②③④
B.④
C.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D、A
题目要求成本可控,设备的布线方式采用超瘦AP方式,为了达到高可靠性和稳定性,选用的措施全选。
放装方式缺点在于信号覆盖不均匀,馈线模式缺点在于AP瓶颈,速率低,无标准化的协议。面板模式费用高。
某单位网络拓扑结构、设备接口及IP地址的配置如下图所示,R1和R2上运行RIPv2路由协议。
在配置完成后,路由器R1、R2的路由表如下图所示。
R1的路由表:
C 1.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FastEthernet0/1
C 12.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FastEthernet0/0
R2的路由表:
R 1.0.0.0/8[120/1]via 12.1.1.1,00:00:06, FastEthernet0/0
C 2.2.2.0 is directly connected,FastEthernet0/1
C 12.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FastEthernet0/0
R1路由表未达到收敛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如果此时在PCI上ping主机PC2,返回的消息是( )。
问题1选项
A.R1的接口F0/0未打开
B.R2的接口F0/0未打开
C.R1未运行RIPv2路由协议
D.R2未宣告局域网路由
问题2选项
A.Request timed out
B.Reply from 1.1.1.1: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C.Reply from 1.1.1.1:bytes=32 time=0ms TTL=255
D.Reply from 2.2.2.2:bytes=32 time=0ms TTL=126
为了优化系统的性能,有时需要对系统进行调整。对于不同的系统,其调整参数也不尽相同。例如,对于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CPU/内存使用状况、( )、进程/线程使用状态、日志文件大小等。对于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应用系统的可用性、响应时间、( )、特定应用资源占用等。
问题1选项
A.数据丢包率
B.端口吞吐量
C.数据处理速率
D.查询语句性能
问题2选项
A.并发用户数
B.支持协议和标准
C.最大连接数
D.时延抖动
答案: D、A
针对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CPU/内存使用情况、查询语句性能、进程使用状况、日志文件大小等。
针对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应用系统的可用性、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特定资源占用等。
软件测试一般分为两个大类: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前者通过运行程序发现错误,包括( )等方法;后者采用人工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包括( )等方法。
问题1选项
A.边界值分析、逻辑覆盖、基本路径
B.桌面检查、逻辑覆盖、错误推测
C.桌面检查、代码审查、代码走查
D.错误推测、代码审查、基本路径
问题2选项
A.边界值分析、逻辑覆盖、基本路径
B.桌面检查、逻辑覆盖、错误推测
C.桌面检查、代码审查、代码走查
D.错误推测、代码审查、基本路径
答案: A、C
动态测试是指通过运行程序发现错误,分为黑盒测试法、白盒测试法和灰盒测试法。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值分析等等。常用的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基本路径测试、循环覆盖测试、逻辑覆盖测试。
静态测试是指被测试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是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静态分析中进行人工测试的主要方法有桌前检查(程序员自查)、代码审查和代码走查。
某高校欲重新构建高校选课系统,配备多台服务器部署选课系统,以应对选课高峰期的大规模并发访问。根据需求,公司给出如下2套方案:
方案一:
(1)配置负载均衡设备,根据访问量实现多台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
(2)数据库服务器采用高可用性集群系统,使用SQL Server 数据库,采用单活工作模式。
方案二:
(1)通过软件方式实现支持负载均衡的网络地址转换,根据对各个内部服务器的CPU、磁盘I/O或网络I/O等多种资源的实时监控,将外部IP地址映射为多个内部IP地址;
(2)数据库服务器采用高可用性集群系统,使用Oracle数据库,采用双活工作模式。对比方案一和方案二中的服务器负载均衡策略,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两个方案都采用了高可用性集群系统,对比单活和双活两种工作模式,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问题1选项
A.方案一中对外公开的IP地址是负载均衡设备的IP地址
B.方案二中对每次TCP连接请求动态使用一个内部IP地址进行响应
C.方案一可以保证各个内部服务器间的CPU、I/O的负载均衡
D.方案二的负载均衡策略使得服务器的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问题2选项
A.单活工作模式中一台服务器处于活跃状态,另外一台处于热备状态
B.单活工作模式下热备服务器不需要监控活跃服务器并实现数据同步
C.双活工作模式中两台服务器都处于活跃状态
D.数据库应用一级的高可用性集群可以实现单活或双活工作模式
答案: C、B
负载均衡(LoadBalance)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方案一采用的是单活模式,难以实现负载均衡,单活模式下,一台处于活跃状态,一台处于热备状态,热备服务器需要监测活跃服务器获得数据同步。
某高校实验室拥有一间 1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面设置了36个工位,用于安置本实验室的36名研究生。根据该实验室当前项目情况,划分成了3个项目组,36个工位也按照区域聚集原则划分出3个区域。该实验室采购了一台具有VLAN功能的两层交换机,用于搭建实验室有线局域网,实现三个项目组的网络隔离。初期考虑到项目组位置固定且有一定的人员流动,搭建实验室局域网时宜采用的VLAN划分方法是( )。
随着项目进展及人员流动加剧,项目组区域已经不再适合基于区域聚集原则进行划分,而且项目组长或负责人也需要能够同时加入到不同的VLAN中。此时宜采用的VLAN划分方法是( )。
在项目后期阶段,三个项目组需要进行联合调试,因此需要实现三个VLAN间的互联互通。目前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采用独立路由器方式,保留两层交换机,增加一个路由器。
方案二:采用三层交换机方式,用带VLAN功能的三层交换机替换原来的两层交换机。
与方案一相比,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方案二优点的是( )。
问题1选项
A.基于端口
B.基于MAC地址
C.基于网络地址
D.基于IP组播
问题2选项
A.基于端口
B.基于MAC地址
C.基于网络地址
D.基于IP组播
问题3选项
A.VLAN间数据帧要被解封成IP包再进行传递
B.三层交换机具有路由功能,可以直接实现多个VLAN之间的通信
C.不需要对所有的VLAN数据包进行解封、重新封装操作
D.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是局域网设计的常用方法
答案: A、B、A
初期位置固定且有一定的人员流动,可以采用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方案,后期随着人员流动加剧可以采用基于MAC地址的划分方案。错误的是三层交换机不需要对VLAN数据包进行解封重新封装操作,不同VLAN间的通信实质是不同子网间的通信。
数字签名首先需要生成消息摘要,然后发送方用自己的私钥对报文摘要进行加密,接收方用发送方的公钥验证真伪。生成消息摘要的目的是( ), 对摘要进行加密的目的是( )。
问题1选项
A.防止窃听
B.防止抵赖
C.防止篡改
D.防止重放
问题2选项
A.防止窃听
B.防止抵赖
C.防止篡改
D.防止重放
答案: C、B
消息摘要是用来保证数据完整性的。传输的数据一旦被修改那么计算出的摘要就不同,只要对比两次摘要就可确定数据是否被修改过。对摘要进行加密实质就是对摘要进行数字签名。
SSL的子协议主要有记录协议、( ),其中( )用于产生会话状态的密码参数,协商加密算法及密钥等。
问题1选项
A.AH协议和ESP协议
B.AH协议和握手协议
C.警告协议和握手协议
D.警告协议和ESP协议
问题2选项
A.AH协议
B.握手协议
C.警告协议
D.ESP协议
答案: C、B
SSL的三个子协议:
SSL报警协议是用来为对等实体传递SSL的相关警告。如果在通信过程中某一方发现任何异常,就需要给对方发送一条警示消息通告。
SSL记录协议(SSL Record Protocol):建立在可靠的传输协议(如TCP)之上,为高层协议提供数据封装、压缩、加密等基本功能的支持。
SSL握手协议(SSL Handshake Protocol):建立在SSL记录协议之上,用于在实际的数据传输开始前,通讯双方进行身份认证、协商加密算法、交换加密密钥等。
查看 OSPF进程下路由计算的统计信息是( ),查看OSPF邻居状态信息是( )。
问题1选项
A.display ospf cumulative
B.display ospf spf-satistics
C.display ospf global-statics
D.display ospf request-queue
问题2选项
A.display ospf peer
B.display ip ospf peer
C.display ospf neighbor
D.display ip ospf neighbor
答案: B、A
displayospfbrief //显示OSPF的摘要信息
displayospfcumulative//OSPF的统计信息
displayospfinterface//显示OSPF的接口信息
displayospfpeer//显示OSPF的邻居信息
displayospflsdb//显示OSPF的LSDB
displayospfrouting//显示OSPF的路由信息
displayospferror//显示OSPF的错误信息
resetospfprocess//重启OSPF进程
display ospf spf-statistics命令用来查看OSPF进程下路由计算的统计信息。
下列测试指标中,属于光纤指标的是( ),仪器( )可在光纤的一端测得光纤的损耗。
问题1选项
A.波长窗口参数
B.线对间传播时延差
C.回波损耗
D.近端串扰
问题2选项
A.光功率计
B.稳定光源
C.电磁辐射测试笔
D.光时域反射仪
答案: A、D
由于在光纤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光纤的镉铺设,光纤的弯曲半径,光纤的熔接、跳线,更由于设计方法及物理布线结构的不同,导致两网络设备间的光纤路径上光信号的传输衰减有很大不同。虽然光纤的种类较多,但光纤及其传输系统的基本测试方法大体相同,所使用的测试仪器也基本相同。对磨接后的光纤或光纤传输系统,必须进行光纤特性测试,使之符合光纤传输通道测试标准。基本的测试内容包括:
●波长窗口参数综合布线系统光纤波长窗口的各项参数,应符合有关规定。
●光纤布线链路的最大衰减限值综合布线系统的光纤布线链路的衰减限值,应符合有关规定。●光回波损耗限值综合布线系统光纤布线链路任一接口的光回波损耗限值,应符合有关规定。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