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POP3服务器时,邮件服务器中默认开放TCP的( )端口。
常用协议端口号情况如下:
POP3:110端口,邮件收取。
SMTP:25端口,邮件发送。
FTP:20数据端口/21控制端口,文件传输协议。
HTTP:80端口,超文本传输协议,网页传输。
DHCP:67端口,IP地址自动分配。
SNMP:161端口,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DNS:53端口,域名解析协议,记录域名与IP的映射关系。
TCP: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UDP: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ICMP:因特网控制协议,PING命令来自该协议。
IGMP:组播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MAC地址转IP地址。
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 )。
指令寄存器IR是用来存放要执行的指令的,所以跟指令的的长度有关。
PKI体制中,保证数字证书不被篡改的方法是( )。
在PKI体制中,识别数字证书的颁发机构以及通过该机构核实证书的有效性,了解证书是否被篡改均通过一种机制——对数字证书做数字签名。数字签名将由CA机构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
若某计算机字长为32位,内存容量为2GB,按字编址,则可寻址范围为( )。
计算机字长为32位,按字编址(即1个字32个位,4个字节),则总容量为2GB的内存可规划的单元地址数量为:2GB/32bit=2GB/4B=0.5G=512M。
下列网络攻击行为中,属于DoS攻击的是( )。
DoS是DenialofService的简称,即拒绝服务,造成DoS的攻击行为被称为DoS攻击,其目的是使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最常见的DoS攻击有计算机网络带宽攻击和连通性攻击。
作个形象的比喻来理解DoS。街头的餐馆是为大众提供餐饮服务,如果一群地痞流氓要DoS餐馆的话,手段会很多,比如霸占着餐桌不结账,堵住餐馆的大门不让路,骚扰餐馆的服务员或厨子不能干活,甚至更恶劣……
SYNFlooding攻击便是Dos攻击的典型代表,该攻击以多个随机的源主机地址向目的路由器发送SYN包,而在收到目的路由器的SYNACK后并不回应,这样,目的路由器就为这些源主机建立了大量的连接队列,而且由于没有收到ACK一直维护着这些队列,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而不能向正常请求提供服务,甚至导致路由器崩溃。服务器要等待超时(TimeOut)才能断开已分配的资源。
某单位局域网配置如下图所示,PC2发送到Internet上的报文源IP地址为( )。
在该拓扑图中有一台代理服务器,该服务器外卡连接了因特网,内卡连接了内部网络。代理服务器除了代理内部网络的Web请求外,还可以通过NAT实现代理服务器功能访问internet,起到了隐藏内部网络细节的作用。对于因特网上的用户而言,看不到企业内网网络,唯一能看到的是代理服务器外卡接口地址。PC2发送到Internet上的报文源IP地址为会由192.168.0.2/24转变成代理服务器外卡地址202.117.112.2/30。
程序运行过程中常使用参数在函数(过程)间传递信息,引用调用传递的是实参的( )。
传值调用:在按值调用时,过程的形式参数取得的是实际参数的值。在这种情况下,形式参数实际上是过程中的局部量,其值的改变不会导致调用点所传送的实际参数的值发生改变,也就是数据的传送是单向的。
引用调用:在按引用调用时,过程的形式参数取得的是实际参数所在的单元地址。在过程中,对该形式参数的引用相当于对实际参数所在的存储单元的地址引用。任何改变形式参数值的操作会反映在该存储单元中,也就是反映在实际参数中,因此数据的传送是双向的。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像由( )。
Cache为高速缓存,其改善系统性能的主要依据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通俗地说,就是一段时间内,执行的语句常集中于某个局部。Cache正是通过将访问集中的来自内存的内容放在速度更快的Cache上来提高性能的,因此Cache单元地址转换需要由稳定且高速的硬件来完成。
若计算机存储数据采用的是双符号位(00表示正号、11表示负号),两个符号相同的数相加时,如果运算结果的两个符号位经( )运算得1,则可断定这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产生了溢出。
当两个同符号的数相加(或者是相异符号数相减)时,运算结果有可能产生溢出。常用的溢出检测机制主要有进位判决法和双符号位判决法。计算机运算溢出检测机制,采用双符号位,00表示正号,11表示负号。如果进位将会导致符号位不一致,从而检测出溢出。结果的符号位为01时,称为上溢,为10时,称为下溢。我们可以认为当符号位为11或00时,运算结结果不溢出。由此可知运算结果的两个符号位经异或运算得1,则可断定这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产生了溢出。
视频信息是连续的图像序列,( )是构成视频信息的某本单元。
帧图像是视频的基本组成单元,也是联系图像和视频的纽带,很多视频处理技术都是建立在对视频帧处理基础上的。
Linux中,下列( )命令可以更改一个文件的权限设置。
attrib命令是Windows平台下更改文件属性的命令。Linux下是利用chmod来改变文件的权限。file命令是用以查看文件类型。Linux下没有change命令。
以下关于DNS服务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NS域名空间呈树状分层结构。树根(域树顶点)是全世界13套根域名装置,根域服务器保存了顶级域记录,顶级域保存了企业域和组织域记录。维持一个区域记录可以搭建多台DNS服务器,从角色上来分,可以分为一个主域名服务器和多台辅助域名服务器,主域名服务器负责维护域名数据库,而辅助域名服务器定期从主域名服务器获得更新数据。对于本地域名数据库不能解析的域名请求,可以提交给转发域名服务器(通常转发域名数据库是运营商级别的DNS服务器),再由转发域名服务器反馈信息。
计算机网络机房建设过程中,为了屏蔽外界的干扰、漏电及电火花等,要求所有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机箱、机柜、机壳等都需接地,该接地系统称为安全地,安全地接地电阻要求小于( )。
关于接地电阻测试要求:
(1)交流工作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2)安全工作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3)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4)防雷保护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5)对于屏蔽系统若采用联合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报文摘要算法SHA-1输出的位数是( )。
信息摘要简要地描述了一份较长的信息或文件,它可以被看做是一份长文件的数字指纹,信息摘要可以用于创建数字签名。对于特定的文件而言,信息摘要是唯一的,而且不同的文件必将产生不同的信息摘要。常见的信息摘要算法包括MD5(产生一个128位的输出,输入是以512位的分组进行处理的)和SHA(安全散列算法,也是按512位的分组进行处理,产生一个160位的输出),它们可以用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
在某路由器上查看路由信息,结果如下所示。其中表示“S”表明这条路由是( )。
通过在路由器中敲入“show ip route”命令可以查看路由表。在众多路由条目中,字符“S”字样表明对应的路由条目是静态路由。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把外部设备当作文件统一管理,外部设备文件通常放在( )目录中。
Linux系统目录结构是树状结构。树根是“/”符号,在树根下有很多子目录,这些子目录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下表是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及其功能的简单描述:
Linux目录概述表
在某公司局域网中的一台Windows主机中,先运行( )命令,再运行“arp -a”命令,系统显示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Windows主机中可以通过运行“arp–s?ip地址物理地址”命令,静态绑定一个IP和MAC地址的映射记录。该静态绑定的映射记录在ARP缓存表中其Type是static。
下列关于DHCP配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关于DHCP的配置,在Windows平台下,DHCP客户端可利用命令“ipconfig /release”释放IP,利用命令“ipconfig /renew”重新申请IP地址。对于DHCP服务器上地址足够多时,可适当增加地址租约期限以降低DHCP客户端向服务器申请地址的频率。对于DHCP服务器和客户端若不在一个逻辑网的情况,可以利用DHCP中继代理技术予以解决。需要注意的是DHCP作为一台服务器,其IP地址是固定的。
下面ACL语句中,表达“禁止外网和内网之间互相ping”的是( )。
“禁止外网和内网之间互相ping”这样的要求势必会用到扩展ACL,其表号为100~199。禁ping实际上是要阻止ICMP协议的流量,所以ACL语句:access-list 101 deny icmp any any可满足题干要求。
为说明某一问题,在学术论文中需要引用某些资料。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符合法定许可条件的都是“已发表作品”,由此推知,引用未发表作品,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因为这涉及到作者的发表权问题。
合理使用是不必征得原作者的同意,不需要向他支付报酬,其使用的范围和具体方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引用的目标地是为了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2)引用的比例必须适当。一般说来,引用不应当比评论、介绍或者说明还长。
(3)引用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
(4)引用他人的作品,应当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的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按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算术表达式a+(b-c)×d的后缀式是( )(-、+、×表示算术的减、加、乘运算,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遵循惯例)。
在表达式中,首先进行减法运算,所以首先处理这里为bc-,然后是减法运算的结果与d相乘,因此是bc-d×,最后是a加上乘法运算的结果,因此是a b c-d×+。
设信道带宽为3000Hz,信噪比为30dB,则信道可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约为( )b/s。
此处考虑信噪比,应使用香农理论计算数据速率,其公式为:
C=W×log2(1+S/N)。
在使用香农理论时,由于S/N(信噪比)的比值通常太大,因此通常使用分贝数(dB)来表示:dB=10×log10(S/N)
题干指出其分贝值为30dB,30dB=10×3=10×log10(S/N),可得出S/N=1000。带宽是3000Hz,则这时的极限数据速率就应该是:
C=3000×log2(1+1000)≈3000×9.97≈30Kbps。
下面哪个字段包含在TCP头部和UDP头部 ( )。
TCP和UDP都是传输层核心协议,负责端到端传输。不管是TCP报文还是UDP报文都包含了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以建立端到端传输。由于TCP是可靠传输,相比UDP报文多出了一些字段用以实现流控、防重放攻击、标识报文优先级、确认等功能。如发送序列号、确认号、滑动窗口、紧急指针等字段。
某单位架设了域名服务器来进行本地域名解析,在客户机上运行nslookup查询某服务器名称时能解析出IP地址,查询IP地址时却不能解析出服务器名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 )。
题干描述在客户机上运行nslookup查询某服务器名称时能解析出IP地址,说明DNS服务器工作正常,能够执行正向解析工作。但不能通过IP地址反向解析出域名,则可以判断单位架设的域名服务器没有反向解析数据库或反向查询区域中没有对应的PTR记录,所需要采取的操作是在DNS服务器上新建反向查询区域并保证反向区域中有对应域名到IP地址映射的PTR记录。
SMTP协议用于( )电子邮件。
SMTP协议用于邮件的发送与传输。
在Windows的cmd命令窗口中输入( )命令可以用来诊断域名系统基础结构的信息和查看DNS服务器的IP地址。
NSlookup命令常用以诊断域名系统基础结构的信息和查看DNS服务器的IP地址。
下面算法中,不属于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是( )。
公开密钥加密也称为非对称密钥加密。该加密算法使用两个不同的密钥,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前者公开,又称公开密钥,简称公钥。后者保密,又称私有密钥,简称私钥。这两个密钥是数学相关的,用某用户加密密钥加密后所得的信息只能用该用户的解密密钥才能解密。公钥加密的另一用途是身份验证:用私钥加密的信息,可以用公钥对其解密,接收者由此可知这条信息确实来自于拥有私钥的某人。公钥的形式就是数字证书。
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有RSA、Elgamal、背包算法、Rabin、D-H、DSA、ECC(椭圆曲线加密算法)。
在DHCP服务器配置过程中,可以把使用DHCP协议获取IP地址的主机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管理,下面划分类别规则合理的是( )。
若需要把DHCP协议获取IP地址的主机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管理,常见的做法是把网络中的服务器配置保留地址,把固定用户划分到约期较长的类别,把移动用户划分到租约期较短的类别。
SNMPc软件支持的4个内置TCP服务是( )。
SNMPC内网管理工具是由安奈特中国网络有限公司开发和研制的,目前最新版本是SNMPC 7.0。他是一个安全的分布式的通用网络管理系统平台,直观显示、监控和前瞻性地管理网络。能有效地监控整个网络的基础架构。支持SNMP V3,易用性较好。该软件4个内置的 TCP应用服务是FTP、SMTP、WEB、TELNET。
在MIB-2的系统组中,( )对象以7位二进制数表示,每一位对应OSI/RM 7层协议中的一层。
MIB-2由RFC1213来定义,共有11个功能组(system、interface、at、ip、icmp、tcp、udp、egp、cmot、transmission、snmp),175个对象。
system组又称为系统组,其包含的对象sysServices象以7位二进制数表示,每一位对应OSI/RM 7层协议中的一层。
SNMPv2提供了几种访问管理信息的方法,其中属于SNMPv2特有的是( )。
SNMP协议和版本区别
(1)SNMPv1:由于轮询的性能限制,SNMP不适合管理很大的网络,不适合检索大量数据。SNMP的陷入报文是没有应答的,可能会丢掉重要的管理信息。SNMP只提供简单的团体名认证,安全措施很弱。SNMP不支持管理站之间的通信。
(2)SNMPv2: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可以通信。SNMPv2提供3种访问管理信息的方法:管理站和代理之间的在请求/响应通信;代理系统到管理站的非确认通信;管理站和管理站之间的请求/响应通信,以支持分布式网络管理。SNMPv2报文的结构分为3 个部分:版本号、团体名和作为数据传送的PDU。
SNMPv2访问管理信息的方法如下:
管理站和代理之间的请求/响应通信。与SNMPv1是一样的。
管理站和管理站之间的请求/响应通信。是SNMPv2特有的。
代理系统到管理站的非确认通信,即由代理向管理站发送陷入报文,报知出现的异常情况。SNMPv1中也有对应的通信方式。
属于网络202.115.200.0/21的地址是( )。
202.115.200.0/21其网络位是21位(8+8+5)。第三个八位组有5个网络位和3个主机位,我们把200用二进制展开:
200===》11001 000
前五位是网络位,后三位是主机位,再结合第四个八位组的主机位,共8+3=11位主机位。其主机位变化的范围是202.115.11001 000.00000001~202.115.11001 111.11111110,亦即网络202.115.200.0/21的有效IP地址范围是202.115.200.1~202.115.207.254。
4条路由:220.117.129.0/24、220.117.130.0/24、220.117.132.0/24和220.117.133.0/24经过汇聚后得到的网络地址是( )。
220.117.129.0/24、220.117.130.0/24、220.117.132.0/24和220.117.133.0/24四个网络要作网络汇聚。我们抓住网络汇聚的核心是网络位缩短,寻找不变的位作为汇聚网络ID的网络位,变化的位作为汇聚网络ID的主机位。在题干的四个网络ID中,都含有字样202.117,从第三个八位组发生了变化,我们用二进制分别展开129,130,132,133。
129==1 0 0 0 0 0 0 1
130==1 0 0 0 0 0 1 0
132==1 0 0 0 0 1 0 0
133==1 0 0 0 0 1 0 1
上下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左侧前5位是不变的,右侧后三位是发生变化的,我们很快得到汇聚网络ID其网络位是8+8+5=21,求汇聚网络ID,只需要把主机位全部置0即可,所以220.117.129.0/24、220.117.130.0/24、220.117.132.0/24和220.117.133.0/24汇聚网络ID为:220.117.10000 000.00000000/21,亦即202.117.128.0/21。
两个主机的IP地址分别是10.11.7.24和10.11.7.100,要使得这两个主机包含在同一个子网中,则指定的子网掩码长度应该为( )比特。
我们用二进制分别展开24和100
24===0 0 0 1 1 0 0 0
100==0 1 1 0 0 1 0 0
与网络汇聚的方法一样,很快得出包含IP地址10.11.7.24和10.11.7.100的网络位有8+8+8+1=25,亦即该网络的子网掩码长度为25。
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是将( )。
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是将多个物理链路聚合成一个逻辑链路。
POP3协议采用( )模式进行通信,当客户机需要服务时,客户端软件与POP3服务器建立( )连接。
问题1选项
A.Browser/Server
B.Client/Server
C.Peer to Peer
D.Peer to Server
问题2选项
A.TCP
B.UDP
C.PHP
D.IP
IPv6链路本地单播地址的前缀为( ),可聚集全球单播地址的前缀为( )。
问题1选项
A.001
B.1111 1110 10
C.1111 1110 11
D.1111 1111
问题2选项
A.001
B.1111 1110 10
C.1111 1110 11
D.1111 1111
在IPv4向IPv6的过渡期间,如果要使得两个IPv6结点可以通过现有的IPv4网络进行通信,则应该使用( );如果要使得纯IPv6结点可以与纯IPv4结点进行通信,则需要使用( )。
问题1选项
A.堆栈技术
B.双协议栈技术
C.隧道技术
D.翻译技术
问题2选项
A.堆栈技术
B.双协议栈技术
C.隧道技术
D.翻译技术
循环冗余校验标准CRC-16的生成多项式为G(x)= x16+x15+x2+1,它产生的校验码是( )位。接收端发现错误后采取的措施是( )。
问题1选项
A.2
B.4
C.16
D.32
问题2选项
A.自动纠错
B.报告上层协议
C.重新生成数据
D.自动请求重发
下面选项中,与服务质量管理有关的协议是( ),这种协议的主要特点是( )。
问题1选项
A.RSVP
B.VTP
C.ATM
D.UDP
问题2选项
A.由接收方向路由器预约资源
B.由发送方向接收方预约资源
C.由发送方向路由器预约资源
D.由接收方向发送方预约资源
IP头和TCP头的最小开销合计为( )字节,以太网最大帧长为1518字节,则可以传送的TCP数据最大为( )字节。
问题1选项
A.20
B.30
C.40
D.50
问题2选项
A.1434
B.1460
C.1480
D.1500
VLAN中继协议(VTP)的作用是( )。按照VTP协议,交换机的运行模式有( )。如果要启动VTP动态修剪,则( )。
问题1选项
A.启动VLAN自动配置过程
B.减少VLAN配置信息的冲突
C.让同一管理域中的所有交换机共享VLAN配置信息
D.建立动态配置VLAN的环境
问题2选项
A.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模式,透明模式
B.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模式,终端模式
C.路由器模式,交换机模式,终端模式
D.路由器模式,交换机模式,透明模式
问题3选项
A.管理域中的交换机必须配置成一个服务器和多个客户
B.管理域中的所有交换机都不能配置成终端模式
C.管理域中的所有交换机都不能配置成透明模式
D.管理域中的所有交换机都必须配置成服务器
下图中第23条记录是某客户机收到的TCP报文,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该客户机的 IP地址为( ),该TCP报文是( )。
问题1选项
A.218.30.66.266
B.219.245.67.39
C.219.245.67.185
D.219.245.67.193
问题2选项
A.连接建立请求报文
B.错误复位报文
C.连接建立响应报文
D.连接断开响应报文
某网络的地址是200.16.0.0,其中包含480台主机,指定给该网络的合理子网掩码是( ),下面的选项中,不属于这个网络的地址是( )。
问题1选项
A.255.255.255.0
B.255.255.252.0
C.255.255.254.0
D.255.255.248.0
问题2选项
A.200.16.0.23
B.200.16.3.0
C.200.16.1.255
D.200.16.1.0
IEEE802.11标准采用的工作频段是( ),下列标准中采用双频工作模式的是( )。
问题1选项
A.900MHz和800MHz
B.900MHz和2.4GHz
C.5GHz和800MHz
D.2.4GHz和5GHz
问题2选项
A.IEEE802.11a
B.IEEE802.11b
C.IEEE802.11g
D.IEEE802.11n
PC机不能接入因特网,这时采用抓包工具捕获的以太网接口发出的信息如下:
可以看出该PC机的IP地址为( ),默认网关IP地址为为( )。PC不能接入Internet的原因可能是( )。
问题1选项
A.213.127.115.31
B.213.127.115.255
C.213.127.115.254
D.224.1.1.1
问题2选项
A.213.127.115.31
B.213.127.115.255
C.213.127.115.254
D.224.1.1.1
问题3选项
A.DNS解析错误
B.TCP/IP协议安装错误
C.不能连接到网关
D.DHCP服务工作不正常
CHAP协议是PPP链路中采用的一种身份认证协议,这种协议采用( )握手方式周期性地验证通信对方的身份,当认证服务器发出一个挑战报文时,则终端就计算该报文的( )并把结果返回服务器。
问题1选项
A.两次
B.三次
C.四次
D.周期性
问题2选项
A.密码
B.补码
C.CHAP值
D.HASH值
TCP协议使用( )次握手过程建立连接,这种方法可以防止( )。TCP 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 )。
问题1选项
A.—
B.二
C.三
D.四
问题2选项
A.出现半连接
B.出现错误连接
C.假冒的连接
D.无法连接
问题3选项
A.固定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B.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C.后退N帧ARQ协议
D.选择重发ARQ协议
帧中继网络的虚电路建立在( ),这种虚电路的特点是( )。
问题1选项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问题2选项
A.没有流量控制功能,也没有拥塞控制功能
B.没有流量控制功能,但具有拥塞控制功能
C.具有流量控制功能,但没有拥塞控制功能
D.具有流量控制功能,也具有拥塞控制功能
The defacto standard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API) for TCP/IP applications is the “sockets” interface. Although this API was developed for ( ) in the early 1980s it has also been implemented on a wide variety of non-Unix systems。 TCP/IP ( )written using the sockets API have in the past enjoyed a high degree of portability and we would like the same ( )with IPv6 applications。 But changes are required to the sockets API to support IPv6 and this memo describes these changes。These include a new socket address structure to carry IPv6 ( ),new address conversion functions,and some new socket options。These extensions are designed to provide access to the basic IPv6 features required by TCP and UDP applications,including multicasting, while introducing a minimum of change into the system and providing complete ( )for existing IPv4 applications。
问题1选项
A.Windows
B.Linux
C.Unix
D.DOS
问题2选项
A.applications
B.networks
C.protocols
D.systems
问题3选项
A.portability
B.availability
C.capability
D.reliability
问题4选项
A.connections
B.protocols
C.networks
D.addresses
问题5选项
A.availability
B.compatibility
C.capability
D.reliability
在下面的标准中,定义快速生成树协议的是( ),支持端口认证的协议是( )。
问题1选项
A.IEEE802.1d
B.IEEE802.1w
C.IEEE802.1s
D.IEEE802.1x
问题2选项
A.IEEE802.1d
B.IEEE802.1w
C.IEEE802.1s
D.IEEE802.1x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