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同属于报文摘要算法的是( )。
本题考查安全算法相关常识。
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就是对原来为明文的文件或数据按某种算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段代码,通常称为“密文”,使其只能在输入相应的密钥之后才能显示出本来内容,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人窃取、阅读的目的。
常见加密算法有: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3DES(Triple DES)、RC2和 RC4、 IDEA(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RSA。
报文摘要算法主要应用在“数字签名”领域,作为对明文的摘要算法。著名的摘要算法有RSA公司的MD5算法和SHA1算法及其大量的变体。
DNS服务器在名称解析过程中正确的查询顺序为( )。
DNS服务器在名称解析过程中,首先查询本地缓存,若缓存中没有被查域名的记录则在本区域主域名服务器中进行查找,紧接着查询转发域名服务器,最后是根域名服务器,因此,正确的查询顺序为:本地缓存记录→区域记录→转发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
以太网帧格式如下图所示,其中"填充"字段的作用是 ( ) 。
为了维持CSMA/CD协议需要,如果数据字段小于46字节,则要求“填充”,以使这个字段达到46字节。填充是必须的,因为数据字段要求至少46字节长,以保证帧有足够长度(最小为64字节),适应碰撞检测的需要。
Wi-Fi联盟制定的安全认证方案WPA(Wi-Fi Protected Access)是 ( ) 标准的子集。
Wi-Fi保护接入(Wi-Fi Protected Access,WPA)是作为通向802.11i道路的不可缺失的一环而出现,并成为在IEEE 802.11i 标准确定之前代替WEP的无线安全标准协议,属于IEEE 802.11i标准的子集。
某计算机系统由下图所示的部件构成,假定每个部件的千小时可靠度都为R,则该系统的千小时可靠度为( )。
本题考查系统可靠性方面的基础知识。
由于系统构成串联系统时,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失效就足以使系统失效,其可靠度等于各子系统可靠度的乘积,构成并联系统时,只要有一个子系统正常工作,系统就能正常工作。设每个子系统的可靠性分别以R1,R2,...RN表示,则整个系统的可靠度由下式来求得:
R=1-(1-R1)(1-R2)...(1-RN)
因此,本系统的可靠度为R(1-(1-R)2)2。
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总线结构,便于实现系统的积木化构造,同时可以( )。
总线是在计算机中连接两个或多个功能部件的一组共享的信息传输线,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多个部件共享传输介质。它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是各个功能部件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公共通道,借助总线的连接,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可以传送地址、数据和各种控制信息。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总线结构,便于实现系统的积木化构造,同时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传输线的数量。
在CPU中用于跟踪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 )。
程序计数器中存放的是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可能是下一条指令的绝对地址,也可能是相对地址,即地址偏移量)。由于多数情况下,程序是顺序执行的,所以程序计算数器设计成能自动加1的装置。当出现转移指令时,需要重填程序计数器。
指令寄存器:中央处理器即将执行的操作码存在这里。
数据寄存器是存放操作数、运算结果和运算的中间结果,以减少访问存储器的次数,或者存放从存储器读取的数据以及写入存储器的数据的寄存器。
地址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由于在内存和CPU之间存在着操作速度上的差别,所以必须使用地址寄存器来保持地址信息,直到内存的读/写操作完成为止。
下列关于软件著作权中翻译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翻译权是指( )的权利。
软件著作权中翻译权属于软件著作财产权,是指将原软件从一种自然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自然语言文字的权利,而不是指将原软件从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转换成另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是( )。
寻址是指寻找操作数的地址或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数据和指令一般都需要存放在一些存储器的存储单元中,存储器对这些存储单元进行编号,这些编号就是数据和指令的地址,如果在应用中需要用到这些数据或指令时,就通过它们的地址到存储器中去寻找,这就是寻址。
假如某主机的主存容量可达1MB,而指令中的地址码字段最长仅16位,只能直接访问主存的一小部分,而无法访问到整个主存空间,而采用不同的寻址方式可以实现对整个主存空间的访问。就是在字长很长的大型机中(地址码字段足够长),即使指令中能够拿出足够的位数来作为访问整个主存空间的地址,但为了灵活、方便地编制程序,也需要对地址进行必要的变换。
综上所述,可知本题答案选D。
下图是一个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边表示包含的活动,边上的权重表示活动的持续时间,则里程碑( )在关键路径上。
本题主要考查关键路径求解的问题。
从开始顶点到结束顶点的最长路径为关健路径(临界路径),关键路径上的活动为关键活动。
在本题中找出的最长路径是Start->2->5->7->8->Finish,其长度为8+15+15+7+20=65,而其它任何路径的长度都比这条路径小,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里程碑2在关键路径上。
RIP协议默认的路由更新周期是( )秒。
RIP协议的路由更新原理是每隔一定时间(默认为30秒)发送一个路由更新消息,以更新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当一台路由器收到一个RIP路由更新消息时,这台路由器就会更新它自己的路由表,以体现新的路由。
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并不取决( )。
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取决于潜在错误的数量、潜在错误的位置以及软件产品的使用方式,但不包括软件产品的开发方式。
软件可靠性与软件缺陷有关,也与系统输入和系统使用有关。理论上说,可靠的软件系统应该是正确、完整、一致和健壮的。但是实际上任何软件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正确,而且也无法精确度量。一般情况下,只能通过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来度量其可靠性。
这样,给出如下定义:“软件可靠性是软件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及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根据这个定义,软件可靠性包含了以下三个要素:
1.规定的时间
软件可靠性只是体现在其运行阶段,所以将“运行时间”作为“规定的时间”的度量。“运行时间”包括软件系统运行后工作与挂起(开启但空闲)的累计时间。由于软件运行的环境与程序路径选取的随机性,软件的失效为随机事件,所以运行时间属于随机变量。
2.规定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指软件的运行环境。它涉及软件系统运行时所需的各种支持要素,如支持硬件、操作系统、其它支持软件、输入数据格式和范围以及操作规程等。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软件的可靠性是不同的。具体地说,规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描述软件系统运行时计算机的配置情况以及对输入数据的要求,并假定其它一切因素都是理想的。有了明确规定的环境条件,还可以有效判断软件失效的责任在用户方还是研制方。
3.规定的功能
软件可靠性还与规定的任务和功能有关。由于要完成的任务不同,软件的运行剖面会有所区别,则调用的子模块就不同(即程序路径选择不同),其可靠性也就可能不同。所以要准确度量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必须首先明确它的任务和功能。
模块A直接访问模块B的内部数据,则模块A和模块B的耦合类型为( )。
解析:软件工程中对象之间的耦合度就是对象之间的依赖性。指导使用和维护对象的主要问题是对象之间的多重依赖性。对象之间的耦合越高,维护成本越高。因此对象的设计应使类和构件之间的耦合最小耦合性由低到高分别是:非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外部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其中内容耦合指的是当一个模块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或者直接访问入另一个模块时,就发生了内容藕合。
下列关于风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风险是( )。
风险涉及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涉及到该事件产生的不良后果或影响。
在相隔400km的两地间通过电缆以4800b/s的速率传送3000比特长的数据包,从开始发送到接收完数据需要的时间是( )。
所谓“传输时延”是指将数据由终端加载到信道上所需的时间。 而“传播时延”是指数据在信道上传播所花费的时间。 两者之和才是完成一次单向通信所花费的时间。
本题中的传输时延为:报文长度/信道带宽,传播时延为:信道长度/电磁波的传播速率。其中电磁波在网络传输媒体中的传播速率比在自由空间要略低一些,在铜线中的传播速率约为200km/ms,所以从开始发送到接收完数据需要的时间是3000/4800+(400/200)*(1/1000)=0.627s=627ms。
下列关于项目估算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项目估算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专家判断法、启发式法和机器学习法等。
专家判断法是指向学有专长、见识广博并有相关经验的专家进行咨询、根据他们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计划项目作出预测的方法。很显然,采用这种方法容易受到专家经验和主观性的影响。
启发式方法使用一套相对简单、通用、有启发性的规则进行估算的方法,它具有参数难以确定、精确度不高等特点。
机器学习方法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技术的估算方法,它难以描述训练数据的特征和确定其相似性。
而无论采用哪种估算方法,估算得到的结果都是大概的,而不是精确的。
数据链路协议HDLC是一种( )。
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可分为两大类:面向字符的协议和面向比特的协议。面向字符的协议以字符作为传输的基本单位,并用10个专用字符控制传输过程。面向比特的协议以比特作为传输的基本单位,在帧头和帧尾加上同步标志,它的传输效率高。HDLC是一种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控制协议。
以太网交换机的交换方式有三种,这三种交换方式不包括( )。
目前交换机在传送源和目的端口的数据包时通常采用直通式交换、存储转发式和碎片隔离方式三种数据包交换方式。目前的存储转发式是交换机的主流交换方式。
下面关于边界网关协议BGP4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BGP协议是一种路由协议,叫做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运行在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BGP报文封装在TCP协议中传送,这是因为边界网关之间不仅需要进行身份认证,还要可靠地交换路由信息,所以使用了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
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根据标记对分组进行交换,MPLS包头的位置应插入在( )。
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根据标记对分组进行交换,MPLS包头的位置应插入在二层和三层之间(以太帧头与IP头之间),俗称2.5层。
IGRP协议的路由度量包括多种因素,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简化为( )。
IGRP度量标准的计算公式如下:度量标准=[K1*带宽+(K2*带宽)/(256-负载)+K3*延迟]*[K5/(可靠性+K4)],默认的常数值是K1=K3=1,K2=K4=K5=0。因此,IGRP的度量标准计算简化为:度量标准=带宽+延迟。。
若DNS资源记录中记录类型(record-type)为A,则记录的值为( )。
DNS每个区域数据库文件都是由资源记录构成的。主要有:SOA记录、NS记录、A记录、CNAME记录、MX记录和PTR记录。其中A记录,也称为主机记录,是DNS名称到IP地址的映射,用于正向解析。
在Linux系统,命令( )用于管理各项软件包。
RPM是Red Hat公司随Redhat Linux推出了一个软件包管理器,通过它能够更加轻松容易地实现软件的安装。
Linux系统中,为某一个文件在另外一个位置建立文件链接的命令为( )。
Linux系统中,ln是一个非常重要命令。它的功能是为某一个文件在另外一个位置建立一个同步的链接。
默认情况下,Linux系统中用户登录密码信息存放在( )文件中。
etc/shadow文件用于保存Linux系统中用户登录密码信息,当然是使用加密后的形式。shadow文件仅对root用户可读,保证了用户口令的安全性。
下列命令中,不能查看网关IP地址的是( )。
Nslookup:是一个用于查询 Internet 域名信息或诊断DNS服务器问题的工具。 Tracert(跟踪路由)是路由跟踪实用程序,用于确定 IP 数据报访问目标所采取的路径。 Netstat命令的功能是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 route print为查看路由表命令。
如果要设置交换机的IP地址,则命令提示符应该是( )。
思科试题
交换机的基本主要包括口令与主机名设置、IP地址与网关设置、端口参数设置、其它常用命令。其中设置交换机的IP地址需要进入端口子模式,如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以太网中采用了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这个算法的特点是( )。
IEEE 802.3采用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考虑了网络负载变化情况,后退时间的多少往往与负载大小有关。这种方法在低负荷时,如网络负载越轻时,要发送数据帧的站点能立即发送;在重负荷时,可能后退的时间越长。
下面病毒中,属于蠕虫病毒的是( )。
病毒的命名规则:一般格式为:<病毒前缀>.<病毒名>.<病毒后缀>,病毒前缀是指一个病毒的种类,他是用来区别病毒的种族分类的。不同的种类的病毒,其前缀也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常见的木马病毒的前缀 Trojan ,蠕虫病毒的前缀是 Worm 等等。
假设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10MHz,采样频率必须大于( ),才能使得到的样本信号不失真。
脉码调制是将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编码技术。PCM主要经过3个过程:采样、量化和编码。采样的频率决定了恢复的模拟信号的质量。根据尼奎斯特采样定理,为了恢复原来的模拟信号,采样频率必须大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二倍。
快速以太网标准100Base-TX规定的传输介质是( )。
100BASE-TX是一种使用5类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它使用2对双绞线,其中一对用于发送数据,另一对用于接收数据。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符合EIA586的5类布线标准和IBM的SPT 1类布线标准。使用同10BASE-T相同的RJ-45连接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
Cisco路由器操作系统IOS有三种命令模式,其中不包括( )。
Cisco路由器操作系统IOS有以下几种配置模式:
(1)用户模式:登录到交换机时会自动进入用户模式,提示符为:router>。在该模式下,只能够查看相关信息,对IOS的运行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2)特权模式:用户模式下,键入enable命令,即可进入特权模式,提示符为:router#。该模式下可以完成任何操作,包括检查配置文件,重启路由器等,它是命令集是用户模式下的超集。
(3)全局配置模式:特权模式下,键入config terminal命令,即可进入全局配置模式,提示符为:router(config)#。
通过CATV电缆访问因特网,在用户端必须安装的设备是( )。
在CATV的技术方案中,用户端需要使用一个称为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的设备,它不单纯是一个调制解调器,还集成了调谐器、加/解密设备、桥接器、网络接口卡、虚拟专网代理和以太网集线器的功能于一身,它无须拔号、可提供随时在线的永远连接。其上行速度已达10Mbps以上,下行速率更高。
在互联网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路由选择算法,所谓松散源路由是指IP分组( )。
严格源路由选项规定IP数据报要经过路径上的每一个路由器,相邻路由器之间不得有中间路由器,并且所经过路由器的顺序不可更改。而松散源路由选项只是给出IP数据报必须经过源站指定的路由器,并不给出一条完备的路径,无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之间的路由尚需IP软件的寻址功能补充。
RIP协议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防止路由循环,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这些方法的是( )。
维护路由表信息的时候,如果在拓扑发生改变后,网络收敛缓慢产生了不协调或者矛盾的路有选择条目,就会发生路由环路的问题,这种条件下,路由器对无法到达的网络路由不予理睬,导致用户的数据包不停在网络上循环发送,最终造成网络资源的严重浪费。为此,解决路由环路的问题的方法就出现了。解决路由环路问题的方法,概括来讲,主要分为六种:定义最大值;水平分割技术;路由中毒;反向路由中毒;控制更新时间;.触发更新。
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创建一个Web站点,主目录中添加主页文件index.asp后,在客户机的浏览器地址栏内输入该网站的域名后不能正常访问,则不可能的原因是( )。
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创建一个Web站点,主目录中添加主页文件index.asp后,其中选项D答案为不可能的原因,Web站点在没有指明具体的服务端口时,其默认端口为80。
DNS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时,若采用递归方法,发送的域名请求为( )。
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查询。所谓递归查询就是: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IP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其他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即替该主机继续查询),而不是让该主机之间进行下一步的查询。因此,递归查询返回的查询结果或者是所要查询的IP地址,或者是报错,表示无法查询到所需的IP地址。
在Windows系统中若要显示IP路由表的内容,可以使用命令( )。
Netstat命令的功能是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可以让用户得知目前都有哪些网络连接正在运作。其中要显示IP路由表的内容可以使用命令Netstat-r。
在SNMPv3中,把管理站(Manager)和代理(Agent)统一叫( )。
SNMPv3是SNMP协议的最新版本,可以将各个版本的SNMP集中在一起工作。SNMP管理站和代理在SNMPv3中被统一称作SNMP实体。SNMP实体由一个SNMP引擎和一个或多个SNMP应用程序组成。
下面关于域本地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域本地组的成员可以来自森林中的任何域,域本地组用来访问同一域中的资源。在本机模式中的域本地组可以包含森林中任意域内的用户账户、全局组和通用组以及同一域内的域本地组。在混合模式域中,它们能包含任意域中的用户账户和全局组。
互联网规定的B类私网IP地址为( )。
在TCP/IP协议中,专门保留了三个IP地址区域作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围如下: A类:10.0.0.0/8: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2: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6:192.168.0.0~192.168.255.255
ISP分配给某公司的地址块为199.34.76.64/28,则该公司得到的地址数是( )。
ISP分配给某公司的地址块为199.34.76.64/28,说明其主机位为4位,则地址数为24=16。
由16个C类网络组成一个超网,其网络掩码(mask)应为( )。
IP地址根据子网掩码被分为独立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但是,与子网划分把大网络分成若干小网络相反,超网是把一些小网络组合成一个大网络。由16个C类网络,可以设置成子网掩码255.255.240.0。
设IP地址为18.250.31.14,子网掩码为255.240.0.0,则子网地址是( )。
子网掩码为255.240.0.0,说明其网络号+子网号为12位,主机号为20位,其网络地址为:18.240.0.0。
IPv6的“链路本地地址”是将主机的( )附加在地址前缀1111 1110 10之后产生的。
IPv6的“链路本地地址”是将主机的MAC附加在地址前缀1111 1110 10之后产生的。
路由器命令,“Router(config-subif)# encapsulation dot1q 1”作用是( )。
encapsulation dot1q 1的作用是/给这个接口的trunk封装为802.1Q的帧格式和子接口连接的VLAN号为1。
若路由器显示的路由信息如下,则最后一行路由信息是怎么样得到的 ( )。
R3#show ip route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
192.168.0.0/24 is subnetted,6 subnets
C 192.168.1.0 is directly connected,Ethernet0
C 192.168.65.0 is directly connected,Serial0
C 192.168.67.0 is directly connected,Seriall
R 192.168.69.0 [120/1] via 192.168.67.2,00:00:15,Seriall
[120/1] via 192.168.65.2,00:00:24,Serial0
R 192.168.5.0[120/1] via 192.168.07.2,00:00:15,Seriall
R 192.168.3.0[120/1] via 192.168.65.2,00:00:24,Serial0
第一部分,即最前面的C或R代表路由项的类别,C是直连,R代表是RIP协议生成的。第二部分是目的网段192.168.3.0。“[120/1]”表示RIP协议的管理距离为120,1则是路由的度量值,即跳数。注:管理距离是用来表示路由协议的优先级的,RIP的值为120,OSPF为110、IGRP为100、EIGRP为90、静态设置为1、直接连接为0;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路由项中,EIGRP是首选的,然后才是IGRP、OSPF、RIP。第三部分192.168.65.2表示下一跳点的IP地址。第四部分(00:00:24)说明了路由产生的时间。第五部分Serial0表示该条路由所使用的接口。
按照802.1d生成树协议(STP),在交换机互连的局域网中( )的交换机被选为根交换机。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 )定义在 IEEE 802.1D 中,是一种链路管理协议,它为网络提供路径冗余同时防止产生环路。为使以太网更好地工作,两个工作站之间只能有一条活动路径。进行根桥的选举。选举的依据是网桥优先级和网桥MAC地址组合成的桥ID(Bridge ID),桥ID最小的网桥将成为网络中的根桥。
IEEE 802.11采用了CSMA/CA下面关于这个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WLAN的MAC层定义了三种访问控制机制:CSMA/CA支持竞争访问,RTS/CTS和点协调功能支持无竞争访问。
CSMA/CA协议的算法:
1、假设站点最初由数据要发送,并且检测到信道空闲,在等待时间DIFS后,就发送整个数据帧。
2、否则,站点就执行CSMA/CA退避算法。一旦检测到信道忙,就设置一个退避计时器,并冻结退避计时器。只要信道空闲,退避计时器就开始倒计时。
3、当退避计时器时间倒计时到0的时候,站点就发送整个数据帧并等待确认。
4、发送站若收到确认,就知道已发送的帧被目的站正确收到了。如果要发送第二帧,就要从上面的步骤2开始,执行CSMA/CA算法,随即选定一段退避时间。如果没有收到确认帧ACK,就必须重传此帧,知道收到确认为止或者经过N次失败后放弃发送。
IEEE 802.11标准中使用了扩频通信技术,下面选项中有关于扩频协议通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扩频技术其基本特征是使用比发送的信息数据速率高很多倍的伪随机码把载有信息数据的基带信号的频谱进行扩展,形成宽带的低功率频谱密度的信号来发射。增加带宽可以在较低的信噪比情况下以相同的信息传输率来可靠地传输信息,甚至在信号被噪声掩码的情况下,只要相应地增加信号带宽,仍然能够保持可靠的通信,也就是可以用扩频方法以宽带传输信息来换取信噪比上的好处。
扩频通信技术在发射端以扩频编码进行扩频调制,在接受端以相关解调技术收取信息,这一过程使其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如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强,保密性好;多址通信能力强;抗多径干扰能力强;且有较好的安全机制。
为了确定一个网络是否可以连通,主机应该发送ICMP( )报文。
回应请求/应答ICMP报文对用于测试目的主机或路由器的可达性。请求者(某主机)向特定目的IP地址发送一个包含任选数据区的回应请求,要求具有目的IP地址的主机或路由器响应。当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收到该请求后,发挥相应的回应应答,其中包含请求报文中任选数据的副本。由于请求/应答ICMP报文均以IP数据报形式在互联网中传输,因此如果请求者成功收到一个应答(应答报文中的数据副本与请求报文中的任选数据完全一致),则可以说明:目的主机(或路由器)可以到达。源主机与目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CMP软件和IP软件工作正常。回应请求与应答ICMP报文经过的中间路由器的路由选择功能正常。
在域名系统中,根域下面是顶级域(TLD)。在下面的选项中( )属于全世界通用的顶级域。
据2006年12月的统计,现在顶级域名TLD(Top Level Domain)已有265个,分为三大类:国家顶级域名nTLD、通用顶级域名gTLD、基础结构域名,其中org属于全世界通用顶级域名gTLD。
在网络设计阶段进行通信流量分析时可以采用简单的80/20规则,下面关于这种规则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通信流量分布的简单规:80/20规则:对一个网段内部的通信流量,不进行严格的分布分析,仅仅是根据对用户和应用需求的统计,产生网段内的通信问题大小,主为总量的80%是在网段内部的流量,而20%是对网段外部的流量。80/20规则适用于内部交流较多、外部访问相对较少、网络较为简单、不存在特殊应用的网络或网段。
根据用户需求选择正确的网络技术是保证网络建立成功的关键,在选择网络技术时应考虑多种因素。下面各种考虑中,不正确的是( )。
在网络设计方面,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要素,它们也是网络设计和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1)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在规划网络、选择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时,应重点考虑当今主流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成的网络有良好的性能,从而有效地保护建网投资,保证网络设备之间、网络设备和计算机之间的互联,以及网络的尽快使用、可靠运行。(2)遵循国际标准,坚持开放性原则。网络的建设应遵循国际标准,采用大多数厂家支持的标准协议及标准接口,从而为异种机、异种操作系统的互联提供极大的便利和可能。(3)网络的可管理性。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的网络,网管人员可借助先进的网管软件,方便地完成设备配置、状态监视、信息统计、流量分析、故障报警、诊断和排除等任务。(4)系统的安全性。一般的网络包括内部的业务网和外部网。对于内部用户,可分别授予不同的访问权限,同时对不同的部门(或工作组)进行不同的访问及连通设置。对于外部的互联网络,要考虑网络“黑客”和其他不法分子的破坏,防止网络病毒的传播。有些网络系统,如金融系统对安全性和保密性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外部网络与本单位网络之间互联的安全性问题;另一方面是本单位网络系统管理的安全性问题。(5)灵活性和扩充性。网络的灵活性体现在连接方便,设置和管理简单、灵活,使用和维护方便等方面。网络的可扩充性表现在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和新功能的扩充等方面。网络的主干设备应采用功能强、扩充性好的设备,如模块化结构、软件可升级、信息传输速度高、吞吐量大。可灵活选择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FDDI、ATM网络模块进行配置,关键元件应具有冗余备份的功能。(6)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选择网络产品和服务器时,最重要的一点应考虑它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也是我们强调选择技术先进、成熟的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关键网络设备和重要服务器的选择应考虑是否具有良好的电源备份系统、链路备份系统,是否具有中心处理模块的备份,系统是否具有快速、良好的自愈能力等。不应追求那些功能大而全但不可靠或不稳定的产品,也不要选择那些不成熟和没有形成规范的产品。(7)经济性。网络的规划不但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而且要减少失误、杜绝浪费。(8)实用性。网络设计一定要充分保护网络系统现有资源,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新技术和新装备,还需要考虑组网过程要与平台建设及开发同步进行,建立一个实用的网络。力求使网络既满足目前需要,又能适应未来发展,同时达到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FTP客户上传文件时,通过服务器20端口建立的连接是( ),FTP客户端应用进程的端口可以为( )。
问题1选项
A.建立在TCP之上的控制连接
B.建立在TCP之上的数据连接
C.建立在UDP之上的控制连接
D.建立在UDP之上的数据连接
问题2选项
A.20
B.21
C.80
D.4155
某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在主机host1上设置默认路由的命令为( ),在主机host1上增加一条到服务器server1主机路由的命令为( )。
问题1选项
A.route add 0.0.0.0 mask 0.0.0.0 220.110.100.1
B.add 220.110. 100.100.1 0.0.0.0 mask 0.0.0.0
C.add route 0.0.0.0 mask 0.0.0.0 220.110.100.1
D.add route 220.110.100.10.0:0.0 mask 0.0.0.0
问题2选项
A.add route 220.110.100.1 220.110.101.25 mask 255.255.255.0
B.route add 220.110.101.25 mask 255.255.255.0 220.110.100.1
C.route add 220.110.101.25 mask 255.255.255.255 220.110.100.1
D.add route 220.110.100.1 220.110.101.25 mask 255.255.255.255
在Kerberos认证系统中,用户首先向( )申请初始票据,然后从( )获得会话密钥。
问题1选项
A.域名服务器DNS
B.认证服务器AS
C.票据授予服务器TGS
D.认证中心CA
问题2选项
A.域名服务器DNS
B.认证服务器AS
C.票据授予服务器TGS
D.认证中心CA
HTTPS的安全机制工作在( ),而S-HTTP的安全机制工作在( )。
问题1选项
A.网络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
D.物理层
问题2选项
A.网络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
D.物理层
10BASE-T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其编码效率为( )%。
在快速以太网中使用4B/5B编码,其编码效率为( )%。
问题1选项
A.30
B.50
C.80
D.90
问题2选项
A.30
B.50
C.80
D.90
OSPF协议适用于4种网络。下面的选项中,属于广播多址网络的是( ),属于非广播多址网络的是( )。
问题1选项
A.Ethernet
B.PPP
C.Frame Relay
D.RARP
问题2选项
A.Ethernet
B.PPP
C.Frame Relay
D.RARP
如果一个公司有2000台主机,则必须给它分配( )个C类网络。为了使该公司网络在路由表中只占一行,指定给它的子网掩码应该是( )。
问题1选项
A.2
B.8
C.16
D.24
问题2选项
A.255.192.0.0
B.255.240.0.0
C.255.255.240.0
D.255.255.248.0
下图所示为一种数字签名方案,网上传送的报文是( ),防止A抵赖的证据是( )。
问题1选项
A.P
B.DA(P)
C.EB(DA(P))
D.DA
问题2选项
A.P
B.DA(P)
C.EB(DA(P))
D.DA
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 is inter-autonomous system( )protocol. BGP is based on a routing method called path vector routing.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is not a good candidate for inter-autonomous system routing because there are occasions on which the route with the smallest ( )count is not the preferred route. For example, we may not want a packet through an not secure even though it is the shortest route. Also,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is unstable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routers announce only the number of hop counts to the destination without actually defining the path that leads to that( ).A router that receives a distance vector advertisement packet may be fooled if the shortest path is actually calculated through the receiving router itself. Link( )routing is also not a good candidate for inter-autonomous system routing because an Internet is usually too big for this routing method. To use link state routing for the whole internet would require each router to have a huge link state database. It would also take a long time for each router to calculate its rousting ( )using the Dijkstra algorism.
问题1选项
A.routing
B.switching
C.transmitting
D.receiving
问题2选项
A.path
B.hop
C.route
D.packet
问题3选项
A.connection
B.window
C.source
D.destination
问题4选项
A.status
B.search
C.state
D.research
问题5选项
A.table
B.state
C.metric
D.cost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