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获奖人物揭晓。极不平凡的2021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向这些英雄人物学习()
①有利于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杜绝社会不良风气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下列对谱系中的伟大精神形成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长征精神
②抗美援朝精神
③脱贫攻坚精神
④改革开放精神
2022年3月4日电,北京2022年第______冬残奥会开幕式3月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共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将参加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
2022年2月17日电,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利用四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明确,普查对象为全国___________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 )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中国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下列古文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②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③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④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70多岁的李女士通过智能手机看新闻、小说时,手机屏幕总会自动蹦出一些“安全提示”如“病毒”“垃圾”“内存严重不足”等。按照提示,李女士清理了手机,但她发现这些“安全提示”越清理越多,手机越用越慢。日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监测。发现某公司App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清理手机垃圾,背地里实则在不断偷偷下载,并获取手机里的信息。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小云做为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她对自己这一学期的行为表现做了一下罗列。以下对其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
下列行为符合宪法精神的有( )
①为泄私愤,殴打小偷致重伤
②以事实为依据,出庭指正违法行为
③投诉和举报时,实事求是
④及时举报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的行为
下表中对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是( )
杨老师是市人大代表。她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撰写了“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政府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议。该建议最恰当的提交渠道是( )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近年来,多地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群众办完事后可直接扫描窗口的政务服务二维码,进行实时评价。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公民守法意识
③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④公民参与科学决策,防止权力滥用
把裁判文书“晒”在网上,成为司法公开里程碑式的实践。社会公众不仅可以上网查询裁判文书,还能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及时了解我国司法改革状况等。全方位、立体化的司法公开()
①可以保障社会公众的监督权的行使
②推进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维护公平正义
③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的合法公正,杜绝司法腐败
④有利于维护法律尊严,提高司法公信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巨大胜利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重大历史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在于()
党的十九大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①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②才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国策
④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九年级李明同学在学习“延续文化血脉”时总结了几条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汇聚包括广大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有力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
下图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图中“?”处的奋斗目标应该是( )
下面关于中国梦的价值和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②梦想贯通历史,梦想照亮未来。中国梦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④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
中国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如果你成为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这样认识和对待世界文化差异( )
①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不分优劣
②对于人类文明成果,应该兼收并蓄
③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④努力消除文化差异,实现大同,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自2002年起,《感动中国》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温暖着中国,感动着我们。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获奖人物揭晓。极不平凡的2021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组织向感动人物学习的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向感动人物学习我们可以开展哪些具体活动?
(3)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有什么重要意义?
(4)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发扬和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精神?
(1)向道德模范学习,做时代先锋人物。
(2)①观看感动人物的视频资料;②阅读描写感动人物事迹的报刊。报纸;①请专家做讲座;④主题班会;⑤征文比赛等。
(3)①有利于培育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全社会营造良好道德风尚;③有利于引扬社会正气,维护公平正义;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为全而建成小康社会;⑤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
(4)①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⑤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④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牢记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⑤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③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等。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成绩:
摘录一: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摘录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
摘录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1.4%,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
摘录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9.1%。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1)过去一年为什么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2)摘录二中我国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领域能够实现新突破的原因有哪些?
(3)摘录三中我国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4)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有什么重要意义?
(1)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2)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国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不断攻坚克难;等等。
(3)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4)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有利干走绿色发展道路,推讲生态文明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生态环境部在门户网站开设“我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提建议”专栏,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内容如下:
一、“十四五”期间,应优先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A.重污染天气 B.自然生态破坏 C.农用地污染 D.海洋环境污染 E.……
(1)如果你参与调査,你认为最应该优先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哪一项?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明理由。
二、我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提建议
有网友认为“十四五"期间优先解决的是“垃圾分类"问题。并为此提出了两条建议。
(2)任选一条建议,结合背景链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议的合理性。
(3)生态环境影响着每一个人,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请写出你的具体行动。
(1)答案示例一:优先解决农用地污染的问题。因为①农用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我国的耕地资源短缺;②在现实生活中,土壤被污染的问题仍时有存在。
答案示例二:优先解决自然生态破坏的问题。因为①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如果生态平衡遭破坏,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②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例如乱砍乱伐森林、肆意排放污水等。
(2)选A:由于没有更好解决“湿垃圾”“日产日潸”的技术问题,影响了垃圾的分类收运,而技术的创新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加大科技公关力量,有助于推动“湿垃圾”回收技术的创新,从而更好促进垃圾分类。
选B:现实生活中,虽然出台生活垃圾分类,但没有很好落实。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增强垃圾分类教育是发挥了道德的教化作用,对屡教不改的行为加大处罚是借助法治的力量。德治和法治共同促使人们自觉实施垃圾分类。
(3)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写出具体的行动。
示例:过节期间,不燃放烟花爆竹;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