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2022年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题(4)

单选题 1/15
1.

小凯整理归纳得出的规律合理的是

  • A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 B 同种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气体一定比液体大
  • C 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 D 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单选题 2/15
2.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没有质量变化
  • B 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C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的粒子是离子
  • D 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单选题 3/15
3.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B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 C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 D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单选题 4/15
4.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B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 C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 D 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单选题 5/15
5.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B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所以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D 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单选题 6/15
6.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 D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单选题 7/15
7.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对除杂的认识①用稀硫酸除去Zn中混有的Ag   ②用灼烧的方法除去Fe2O3中混有的C   ③用碳酸钙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 B 食品安全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 C 对现象的认识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红磷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③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 D 化学学科的价值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   ②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③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单选题 8/15
8.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 B 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C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D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单选题 9/15
9.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 B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 C 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 D 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单选题 10/15
10.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A NaOH、CuSO4、Na2CO3
  • B KOH、HNO3、K2CO3
  • C Ba(OH)2、CuSO4、CuO
  • D NaOH、HCl、Ba(NO3)2
单选题 11/15
11.

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image.png


  • A 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 B 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 C 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 D 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1)A气体是_CO2_,B的化学式_Na2CO3_。

  (2)F可能是_盐酸或硫酸_。

  (3)C和D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Ca(OH)2+CuSO4===Cu(OH)2↓+CaSO4_。

  (4)E和F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Al+6HCl===2AlCl3+3H2↑_。

" data-timutype="tian" data-ci="0" data-orderid="12">
问答题 12/15
12.

如图所示的是物质A~F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情况下A是能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D的溶液呈蓝色;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image.png

  (1)A气体是__,B的化学式__。

  (2)F可能是__。

  (3)C和D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4)E和F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问答题 13/15
13.

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与其他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A在反应①中起__作用,红色金属的化学式为__。

  (2)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

  (3)蓝色沉淀属于__(填“酸”“碱”或“盐”)。

  (1)向溶液C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C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CuSO4_;

  (2)反应①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Fe+CuSO4===FeSO4+Cu_,该反应说明金属A的活动性比金属B的活动性_强_(填“强”或“弱”);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复分解反应_;

  (4)分离出反应②中蓝色沉淀的操作方法是_过滤_。

" data-timutype="tian" data-ci="0" data-orderid="14">
问答题 14/15
14.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

image.png

  (1)向溶液C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C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

  (2)反应①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Fe+CuSO4===FeSO4+Cu_,该反应说明金属A的活动性比金属B的活动性__(填“强”或“弱”);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

  (4)分离出反应②中蓝色沉淀的操作方法是__。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_催化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Fe2O3+6HCl===2FeCl3+3H2O_;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Fe2O3+3CO=====高温2Fe+3CO2_;

  (3)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刷漆、涂油、电镀其他金属(隔绝空气和水)_。

" data-timutype="tian" data-ci="0" data-orderid="15">
问答题 15/15
15.

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无色气体;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image.png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

  (3)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写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