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354

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

单选题 1/100
1.

氟水漱口每天1次用

  • A 0.02%NaF溶液
  • B 0.05%NaF溶液
  • C 0.2%NaF溶液
  • D 0.5%NaF溶液
  • E 2%NaF溶液
单选题 2/100
2.

氟水漱口每周1次用

  • A 0.02%NaF溶液
  • B 0.05%NaF溶液
  • C 0.2%NaF溶液
  • D 0.5%NaF溶液
  • E 2%NaF溶液
单选题 3/100
3.

局部涂氟时用

  • A 0.02%NaF溶液
  • B 0.05%NaF溶液
  • C 0.2%NaF溶液
  • D 0.5%NaF溶液
  • E 2%NaF溶液
单选题 4/100
4.

与顽固性根尖周病变和窦道经久不愈可能有关的细菌为

  • A 放线菌
  • B 真杆菌
  • C G<img src='http://tp.mxqe.com/data/555/9300265_0.gif' alt='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 title='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细菌
  • D 普氏菌
  • E 梭形杆菌
单选题 5/100
5.

右下颌第一恒磨牙颊面龋洞破坏越过边缘嵴至咬合面窝沟是

  • A Ⅱ类洞
  • B Ⅴ类洞
  • C Ⅰ类洞
  • D Ⅳ类洞
  • E Ⅲ类洞
单选题 6/100
6.

以下不属于盖髓剂的是

  • A 抗生素+激素
  • B 氢氧化钙制剂
  • C 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
  • D 玻璃离子水门汀
  • E Dycal
单选题 7/100
7.

下列按损害程度分类龋病的是

  • A 中龋
  • B 急性龋
  • C 窝沟龋
  • D 静止龋
  • E 慢性龋
单选题 8/100
8.

下面关于嵌体洞斜面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位于牙本质内
  • B 防止粘结剂被唾液溶解
  • C 去除洞缘无基釉
  • D 起于釉质厚度的1/2处
  • E 增加嵌体洞缘封闭性
单选题 9/100
9.

深龋的检查应特别注意

  • A 叩诊的反应
  • B 龋坏的部位
  • C 龋洞的深度
  • D 探有无穿髓孔
  • E 洞内温度测验
单选题 10/100
10.

备洞和充填过程中,保护牙髓的措施为

  • A 随时用水冲洗窝洞
  • B 近髓处保留少许软化牙本质
  • C 较大球钻间断磨除
  • D 一般需双层垫底
  • E 包括以上各项
单选题 11/100
11.

下列有关牙内吸收的表述不对的是

  • A 牙冠可呈粉红色
  • B 牙髓温度测验可正常
  • C 叩诊疼痛明显
  • D X线片见髓腔内局限性不规则膨大透射影
  • E 正常牙髓组织变为肉芽组织
单选题 12/100
12.

下列间接盖髓的适应证中,不正确的是

  • A 深龋
  • B 深龋引起的可复性牙髓炎
  • C 活髓牙全冠牙体预备后
  • D 深龋洞,夜间偶有隐痛
  • E 外伤冠折未露髓
单选题 13/100
13.

感染根管常见的优势菌不包括

  • A 放线菌
  • B 真杆菌
  • C 梭形杆菌
  • D G<img src='http://tp.mxqe.com/data/555/9300264_0.gif' alt='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 title='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细菌
  • E 普氏菌
单选题 14/100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遗传因素对龋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 B 男性患龋率略高于女性
  • C 龋病流行率主要随社会经济模式而变化
  • D 环境因素对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无影响
  • E 龋病流行模式依靠地理环境而改变
单选题 15/100
15.

全酸蚀体系是指

  • A 能酸蚀牙骨质的制剂
  • B 能酸蚀釉质的制剂
  • C 既酸蚀釉质又能酸蚀牙骨质的制剂
  • D 既酸蚀釉质又能酸蚀牙本质的制剂
  • E 能酸蚀牙本质的制剂
单选题 16/100
16.

牙本质粘结剂的粘结方式主要是

  • A 固位洞形
  • B 化学性粘结
  • C 机械性粘结
  • D 机械与化学性粘结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17/100
17.

垫底的部位为

  • A 仅在髓壁和轴壁
  • B 仅在髓壁
  • C 仅在侧壁
  • D 仅在轴壁
  • E 任何壁均可垫
单选题 18/100
18.

急性龋的临床表现为

  • A 多见于中、老年人
  • B 病变进展较平稳
  • C 龋坏牙本质着色深
  • D 龋洞内腐质湿软
  • E 进展与全身情况无关
单选题 19/100
19.

恒牙龋病最好发牙位是

  • A 下颌第一磨牙
  • B 上颌第二前磨牙
  • C 上颌第一磨牙
  • D 上颌第二磨牙
  • E 下颌第二磨牙
单选题 20/100
20.

我国饮用水标准含氟量是

  • A 0.5ppm
  • B 1.0~1.5ppm
  • C 0.5~1.0ppm
  • D 1.0ppm
  • E 0.1ppm
单选题 21/100
21.

下列与继发龋的发生无关的是

  • A 牙体组织折裂
  • B 充填不密合
  • C 充填体折裂
  • D 龋坏组织未去尽
  • E 未进行窝洞垫底
单选题 22/100
22.

静止龋产生的条件是由于病变环境改变使

  • A 原有致龋条件消失
  • B 口内致龋病菌减少
  • C 机体抵抗力增强
  • D 牙齿抗酸能力增强
  • E 牙齿再矿化能力增强
单选题 23/100
23.

在牙本质粘结过程中应用底胶的作用是

  • A 使疏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亲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疏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
  • B 使亲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疏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疏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
  • C 使亲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疏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亲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
  • D 使疏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亲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亲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
  • E 使疏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亲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亲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
单选题 24/100
24.

牙髓充血与急性浆液性牙髓炎的鉴别要点是

  • A 有无探痛
  • B 有无叩痛
  • C 有无自发性痛
  • D 有无温度刺激痛
  • E 有无化学刺激痛
单选题 25/100
25.

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因素有

  • A 地理因素
  • B 遗传
  • C 年龄和性别
  • D 种族和家族
  • E 以上全是
单选题 26/100
26.

患者,女,19岁,左下后牙治疗后自觉牙浮出,咬合剧烈疼痛2天。检查:左下7见白色暂封物,叩(+++),松(-),根尖区无压痛及脓肿形成,牙龈充血,病历记载2天前该牙行根管预备。主诉牙的初步诊断最有可能为

  • A 急性根尖周炎
  • B 急性牙髓炎
  • C 残髓炎
  • D 冠周炎
  • E 龈乳头炎
单选题 27/100
27.

牙骨质龋属于

  • A 浅龋
  • B 慢性龋
  • C 中龋
  • D 深龋
  • E 继发龋
单选题 28/100
28.

在牙面最早定居的细菌主要是

  • A 奈瑟菌
  • B 韦荣菌
  • C 变形链球菌
  • D 血链球菌
  • E 米勒链球菌
单选题 29/100
29.

有关龋病牙菌斑微生物学,以下哪项不正确

  • A 牙菌斑的产酸活性与龋病发病密切相关
  • B 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主要取决于其产酸性和耐酸性
  • C 产碱细菌能减轻牙菌斑中酸的有害影响
  • D 血链球菌是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人类患龋者口腔中血链球菌的检出率增高
  • E 所有放线菌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
单选题 30/100
30.

关于氟的抗龋机制,正确的描述是

  • A 降低釉质的溶解性
  • B 促进釉质脱矿物质的再矿化
  • C 降低釉质表面自由能
  • D 干扰细菌代谢
  •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 31/100
31.

釉质龋损害的4个区不包括

  • A 坏死区
  • B 暗带
  • C 损害体部
  • D 透明带
  • E 釉质表面层
单选题 32/100
32.

最严重的牙内陷是

  • A 牙中牙
  • B 畸形根面沟
  • C 畸形舌侧尖
  • D 锥形牙
  • E 畸形舌侧窝
单选题 33/100
33.

氟牙症的临床表现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恒牙、乳牙均多见
  • B 全口牙均受累
  • C 15岁以前居住在高氟区可患氟牙症
  • D 患牙釉质形态表现为白垩釉、棕黄色素沉着斑块和带状釉实质缺损
  • E 患牙耐磨性差,但对酸蚀的抵抗力强
单选题 34/100
34.

关于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正确的说法是

  • A 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 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
  • C 恒牙列多见,乳牙列较少见
  • D 可在一家族中连续出现几代,但亦可隔代遗传
  • E 以上均正确
单选题 35/100
35.

釉质发育不全的病因可能是

  • A 先天梅毒
  • B 乳牙根尖周严重感染
  • C 低钙血症
  • D 营养缺乏
  • E 以上均有可能
单选题 36/100
36.

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于

  • A 上颌第二前磨牙
  • B 上颌前磨牙
  • C 下颌第一前磨牙
  • D 上颌第一前磨牙
  • E 下颌第二前磨牙
单选题 37/100
37.

下列哪种疾病不引起牙本质过敏症

  • A 磨耗
  • B 龋病
  • C 牙髓钙化
  • D 楔状缺损
  • E 牙折
单选题 38/100
38.

治疗牙本质过敏的药物不包括

  • A 38%氟化氨银
  • B 75%氟化钠甘油糊剂
  • C 0.76%单氟磷酸钠凝胶
  • D 75%氯化锶甘油
  • E 2%碘酊
单选题 39/100
39.

下列所描述的牙外伤中,损伤最轻的是

  • A 牙折
  • B 牙不全脱位
  • C 牙根纵裂
  • D 牙震荡
  • E 牙全脱位
单选题 40/100
40.

牙脱位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 A 边缘性牙槽突吸收
  • B 牙根外吸收
  • C 牙髓腔变窄或消失
  • D 牙髓坏死
  • E 以上均正确
单选题 41/100
41.

在根尖及根中1/3根折的转归中,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结缔组织将各段分开,断面上有牙骨质生长,但不出现联合
  • B 断端由慢性炎症组织分开,根端多为活髓,冠侧段牙髓常坏死
  • C 两断端由钙化组织联合,与骨损伤的愈合很相似
  • D 未联合的各段由结缔组织和骨桥分开
  • E 以上均正确
单选题 42/100
42.

楔状缺损好发于

  • A 下前牙
  • B 上前牙
  • C 上下颌尖牙和前磨牙区
  • D 上颌磨牙
  • E 下颌磨牙
单选题 43/100
43.

楔状缺损的病因有

  • A 牙颈部结构的特点
  • B 不恰当的刷牙方法
  • C 酸的作用
  • D 应力疲劳
  • E 以上均正确
单选题 44/100
44.

牙磨损导致的病理变化有

  • A 牙髓发生营养不良变化
  • B 在牙本质暴露部分形成死区或透明层
  • C 髓腔内相当于牙本质露出的部分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 D 随着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牙髓腔的体积逐渐缩小
  • E 以上均正确
单选题 45/100
45.

长期牙体磨损可引起

  • A 牙髓和根尖周病
  • B 创伤<img src='http://tp.mxqe.com/data/555/9300305_0.gif' alt='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 title='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或创伤性溃疡
  • C 牙本质过敏症或食物嵌塞
  • D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E 以上均正确
单选题 46/100
46.

牙隐裂最好发于

  • A 上下颌前磨牙
  • B 上颌第二磨牙
  • C 下颌第二磨牙
  • D 上颌第一磨牙
  • E 下颌第一磨牙
单选题 47/100
47.

由于受酸侵蚀,而引起牙齿硬组织进行性丧失的酸蚀症的病因有

  • A 无机酸,如盐酸、硝酸和硫酸等
  • B 胃酸
  • C 饮食酸
  • D 酸性药物
  • E 以上均正确
单选题 48/100
48.

下列不符合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的表现的是

  • A 息肉充满整个龋洞
  • B 常伴有牙松动
  • C X线片见髓室底完整
  • D 可无明显自觉症状
  • E 息肉与牙髓相连
单选题 49/100
49.

可能引起根尖周炎的因素有

  • A 根管内封甲醛甲酚时,棉捻过饱和
  • B 根管器械超出根尖孔
  • C 封失活剂时间过长
  • D 根充超充
  •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 50/100
50.

牙髓切断术后潜在的并发症包括

  • A 根管钙化、根折、内吸收
  • B 根管钙化、根折
  • C 根管钙化、内吸收及牙髓坏死
  • D 根管钙化、根折、内吸收、牙髓坏死
  • E 根管钙化
单选题 51/100
51.

关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牙髓和牙本质在胚胎发育上联系密切
  • B 牙髓和牙本质对外界刺激的应答互联反应
  • C 牙髓组织通过牙本质细胞突与牙本质连为一体
  • D 牙髓和牙本质是一个生物整体
  •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 52/100
52.

以下哪项不是牙髓的特点

  • A 被坚硬的牙本质壁包围
  • B 基质富含纤维且具有黏性
  • C 有丰富的侧支循环
  • D 牙髓是一种疏松的结缔组织
  • E 牙髓对刺激只表现为痛觉
单选题 53/100
53.

不适于作根管治疗的是

  • A 近5个月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
  • B 糖尿病患者
  • C 牙科焦虑症患者
  • D 艾滋病患者
  • E 妊娠中期的孕妇
单选题 54/100
54.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于塑化治疗

  • A 有牙髓病变的年轻恒牙
  • B 根管极其弯曲
  • C 根尖区有残髓
  • D 根管极细小
  • E 根管内存在异物
单选题 55/100
55.

以下哪种情况最适合根管治疗一次法

  • A 由于修复需要行根管治疗的健康前牙
  • B 渗出性根管
  • C 慢性根尖周炎
  • D 难治性根尖周炎
  • E 逆行性牙髓炎
单选题 56/100
56.

牙髓塑化治疗和根管治疗的主要区别是

  • A 前者不需要用机械的方法彻底去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
  • B 前者不需要彻底揭去髓顶,只需一小的穿髓孔即可
  • C 前者可用于年轻恒牙
  • D 前者疗程短,治疗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57/100
5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临床上根管预备的终止点

  • A 生理性根尖孔
  • B 根尖止点
  • C 根尖基点
  • D 牙本质牙骨质界尖台
  • E 解剖性根尖孔
单选题 58/100
58.

根管成形的目的,以下哪一项除外

  • A 扩大根尖孔,以利于引流
  • B 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
  • C 便于根管充填
  • D 便于根管内封药
  • E 在根管清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感染
单选题 59/100
59.

患者,女,25岁,要求美容修复。检查:全口牙齿牙面呈均匀棕黄色,个别牙齿表面釉质缺损,探(-),叩(-),冷测反应正常。医生诊断为四环素牙,下列哪些因素对牙着色和釉质发育不全有影响

  • A 四环素在牙本质内结合部位的深浅
  • B 与釉质本身的结构相关
  • C 四环素族药类本身的颜色
  • D 四环素类药物降解而呈的色泽
  •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 60/100
60.

患者因口腔内科354,章节练习,专业知识深龋,充填治疗一段时间后脱落。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除了

  • A 未严格隔湿
  • B 垫底物太厚
  • C 继发龋发生
  • D 接触点恢复不良
  • E 充填材料比例不当
单选题 61/100
61.

患者因右下后牙龋坏就诊,一次银汞充填完成治疗,治疗后咬物疼痛,无自发痛。检查:口腔内科354,章节练习,专业知识充填体完好,边缘密合,表面有亮点,叩(-),牙龈正常,温度测无异常。该牙应如何处理

  • A 脱敏治疗
  • B 去除原充填体,重新充填
  • C 去除原充填体,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安抚
  • D 开髓治疗
  • E 磨除高点,调<img src='http://tp.mxqe.com/data/555/9300330_0_1.gif' alt='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 title='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观察
单选题 62/100
62.

患者,8岁,40分钟前外伤,上前牙自觉变短,要求治疗。查:左上1牙冠比邻牙短4mm,牙冠完整,叩诊(+),牙龈轻度红肿,X线:根尖周膜消失。该牙最恰当的处理为

  • A 待其自然萌出,定期观察
  • B 复位后固定,牙髓治疗
  • C 复位固定4周后,牙髓治疗
  • D 牙髓治疗后复位固定
  • E 拔除
单选题 63/100
63.

患者,男,25岁,诉左下后牙自发性尖锐疼痛两天,伴夜间痛,冷刺激加剧,疼痛不能准确指出哪个牙齿,视诊牙面见深龋洞,探(++),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可复性牙髓炎
  • B 急性牙髓炎
  • C 慢性牙髓炎
  • D 牙髓坏死
  • E 急性根尖周炎
单选题 64/100
64.

患者,男,32岁,诉右下后牙自发性钝痛两个月。检查:6I近中面深龋洞,探(+),叩(+),松(-),温度刺激反应比对照牙迟钝。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急性牙髓炎
  • B 慢性牙髓炎
  • C 牙髓坏死
  • D 急性根尖周炎
  • E 慢性根尖周炎
单选题 65/100
65.

患者,男,72岁,左上后牙自发痛伴搏动性跳痛2天。检查:左上7远中邻面深龋洞,叩(+++),冷测及电测均无反应,松动(-)。X线片示根尖周透射影。诊断:左上7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给予开髓引流后开放处理。治疗后疼痛未明显缓解,出现面部肿胀,体温升高。以下哪一项不是引起上述反应的原因

  • A 开髓孔过小
  • B 反复使用器械扩大根尖孔
  • C 根尖孔未穿通
  • D 患者体质差,抗感染力弱
  • E 未服用抗生素
单选题 66/100
66.

患者,女,40岁,主诉牙龈增生2年,有高血压病史。检查:全口牙龈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牙龈乳头因增生而相连,牙龈表面有的呈桑葚状,牙龈质地坚实,呈暗红色,造成以上症状的原因是患者可能服用了

  • A 苯巴比妥钠
  • B 环孢素
  • C 异山梨酯
  • D 心痛定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67/100
67.

以下哪一项不是牙周手术的适应证

  • A 经龈下刮治后牙周袋≤5mm,探诊后有出血或溢脓
  • B 牙槽骨外形不规则
  • C 后牙根分叉病变达Ⅱ度或Ⅲ度
  • D 个别牙牙龈退缩
  • E 基础治疗不能彻底清除根面刺激物
单选题 68/100
68.

以下哪一项不是牙龈切除术的适应证

  • A 骨上袋的慢性牙周脓肿
  • B 龈瓣覆盖冠周但位置基本正常的阻生牙
  • C 后牙区浅或中等深度的骨上袋,袋底不超过膜龈联合,附着龈宽度足够
  • D 牙槽骨病损及形态不佳,需行骨手术者
  • E 经基础治疗后牙龈仍肥大、增生,形态不佳或形成假性牙周袋
单选题 69/100
69.

以下的修复体设计,有利于牙周健康的是

  • A 颊、舌面过突的外形高点
  • B 后牙邻面的接触区位于中央沟的颊侧
  • C 后牙邻面的接触区位于中央沟的舌侧
  • D 宽大的后牙邻面的接触区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70/100
70.

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存在炎症病损时,种植体周的菌斑主要由

  • A G<img src='http://tp.mxqe.com/data/552/9343268_0.gif' alt='口腔医学353,押题密卷,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押题密卷1' title='口腔医学353,押题密卷,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押题密卷1'>需氧或兼性厌氧球菌及非能动菌组成
  • B G<img src='http://tp.mxqe.com/data/552/9343268_0_1.gif' alt='口腔医学353,押题密卷,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押题密卷1' title='口腔医学353,押题密卷,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押题密卷1'>需氧或兼性厌氧球菌及非能动菌组成
  • C G<img src='http://tp.mxqe.com/data/552/9343268_0_2.gif' alt='口腔医学353,押题密卷,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押题密卷1' title='口腔医学353,押题密卷,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押题密卷1'>厌氧菌、产黑色素厌氧菌及螺旋体等组成
  • D G<img src='http://tp.mxqe.com/data/552/9343268_0_3.gif' alt='口腔医学353,押题密卷,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押题密卷1' title='口腔医学353,押题密卷,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押题密卷1'>厌氧菌、产黑色素厌氧菌及螺旋体等组成
  •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71/100
71.

牙周病的致病菌,不正确的是

  • A 牙周炎时龈下菌斑的量不变
  • B 健康牙周菌斑薄、细菌量少
  • C 牙龈炎时,菌斑中的细菌以革兰氏阳性杆菌为主
  • D 牙周炎时龈下菌斑中的革兰氏阴性菌增多
  • E 牙周炎时龈下菌斑中厌氧菌增多
单选题 72/100
72.

影响牙石形成的因素是

  • A 修复体的光洁度
  • B 口腔卫生习惯
  • C 唾液成分
  • D 菌斑量
  • E 以上均是
单选题 73/100
73.

处于牙周炎"进展前沿"的菌斑为

  • A 窝沟处龈上菌斑
  • B 牙颈部的龈上菌斑
  • C 附着性龈下菌斑
  • D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
  • E 光滑牙面处龈上菌斑
单选题 74/100
74.

目前认为证据充分的牙周致病菌包括

  • A 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福赛拟杆菌
  • B 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
  • C 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具核梭杆菌
  • D 伴放线放线杆菌、福赛拟杆菌和中间普氏菌
  • E 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
单选题 75/100
75.

非附着龈下菌斑的主要细菌是

  • A 可动菌
  • B 放线菌
  • C G<img src='http://tp.mxqe.com/data/555/9300344_0.gif' alt='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 title='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杆菌
  • D G<img src='http://tp.mxqe.com/data/555/9300344_0_1.gif' alt='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 title='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球菌
  • E 丝状菌
单选题 76/100
76.

牙周病局部促进因素不包括

  • A 牙石
  • B 牙面着色
  • C 食物嵌塞
  • D 牙位异常
  • E 乳光牙本质
单选题 77/100
77.

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不包括

  • A 糖尿病
  • B 骨质疏松症
  • C 精神压力
  • D 吸烟
  • E 肾炎
单选题 78/100
78.

以下不属于牙周细菌的直接致病作用的是

  • A 细菌侵袭
  • B 细菌引起宿主局部免疫反应,破坏牙周组织
  • C 损害宿主的牙周组织
  • D 有毒力的细菌在宿主局部增殖,或在组织中繁殖,或扩散至全身
  • E 抑制和躲避宿主的防御功能
单选题 79/100
79.

牙石引起牙龈炎症的主要致病作用是

  • A 龈下牙石可促进龈沟液的渗出增加
  • B 牙石对牙龈有机械刺激
  • C 牙石的多孔结构容易吸附大量的细菌毒素
  • D 牙石表面常可以形成未矿化的菌斑,刺激牙龈造成炎症
  • E 牙石妨碍日常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
单选题 80/100
80.

菌斑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不包括

  • A 实验性龈炎观察
  • B 牙菌斑在去除后会不断地形成,一般12小时便可被菌斑显示剂着色
  • C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D 机械清除菌斑或抗菌治疗有效
  • E 动物实验研究
单选题 81/100
81.

关于牙周病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以循证医学原则分析,下述哪一项证据(evi-dences)论证强度最大

  • A 据Mattila等报道,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者,与同年龄、同性别的非冠心病者比较,前者的口腔情况显著差于后者
  • B Offenbacher(1996)发现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妇女,牙周附着丧失程度大于分娩正常体重儿的产妇
  • C 一些纵向研究表明严重牙周炎患者在2~4年的观察期内糖尿病的加重比无牙周炎者明显,发生肾和血管的并发病变者也多于龈炎或轻度牙周炎组
  • D 2型糖尿病患者经彻底的牙周治疗后,牙周炎症明显好转,同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较未经牙周治疗者明显下降
  • E 有报道称,拔除牙周病患牙后,肾炎得以痊愈
单选题 82/100
82.

下列哪些因素影响牙周炎的预后

  • A 牙周炎的类型
  • B 口腔卫生状况
  • C 牙周局部解剖状况
  • D 牙周附着水平
  •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 83/100
83.

牙槽骨的吸收程度为Ⅱ度表示

  • A 牙槽骨吸收在牙根的颈1/3以内
  • B 牙槽骨吸收在牙根的颈1/2以内
  • C 牙槽骨吸收占根长2/3以上
  • D 牙槽骨吸收达根长的1/2
  • E 牙槽骨吸收达根长的1/3
单选题 84/100
84.

妊娠期龈炎牙菌斑中,主要致病菌是

  • A 中间普氏菌
  • B 牙龈卟啉单胞菌
  • C 福赛拟杆菌
  • D 具核梭杆菌
  • E 伴放线放线杆菌
单选题 85/100
85.

白色念珠菌性口炎可见

  • A 黏膜表面白色凝乳状假膜
  • B 黏膜表面呈白色网状条纹
  • C 黏膜表面针尖大小密集小水疱成簇排列
  • D 黏膜表面散在大水疱
  • E 黏膜表面细小淡红色丘疹
单选题 86/100
86.

疱疹性口炎可见

  • A 黏膜表面白色凝乳状假膜
  • B 黏膜表面呈白色网状条纹
  • C 黏膜表面针尖大小密集小水疱成簇排列
  • D 黏膜表面散在大水疱
  • E 黏膜表面细小淡红色丘疹
单选题 87/100
87.

尖锐湿疣可见

  • A 黏膜表面白色凝乳状假膜
  • B 黏膜表面呈白色网状条纹
  • C 黏膜表面针尖大小密集小水疱成簇排列
  • D 黏膜表面散在大水疱
  • E 黏膜表面细小淡红色丘疹
单选题 88/100
88.

黏膜DLE最好发于

  • A 上唇
  • B 下唇
  • C
  • D 颊黏膜
  • E 牙龈
单选题 89/100
89.

瘢痕性类天疱疮最好发于

  • A 上唇
  • B 下唇
  • C
  • D 颊黏膜
  • E 牙龈
单选题 90/100
90.

口腔扁平苔藓最好发于

  • A 上唇
  • B 下唇
  • C
  • D 颊黏膜
  • E 牙龈
单选题 91/100
91.

灼口综合征最好发于

  • A 上唇
  • B 下唇
  • C
  • D 颊黏膜
  • E 牙龈
单选题 92/100
92.

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

  • A 43%
  • B 45%
  • C 52%
  • D 54%
  • E 56%
单选题 93/100
93.

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

  • A 1.2
  • B 113
  • C 1.4
  • D 1.5
  • E 1.6
单选题 94/100
94.

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

  • A 很低
  • B
  • C
  • D
  • E 很高
单选题 95/100
95.

某山村8岁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发现第一恒磨牙均有浅中龋,决定采用非创伤性修复(ART)治疗。

  • A 充填效果高于银汞合金
  • B 儿童与成年人修复效果有显著差异
  • C 医生与护士操作修复效果有显著差异
  • D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555/9303184_0.gif' alt='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 title='口腔内科354,预测试卷,口腔内科《专业知识》预测试卷1'>面充填保留率低于其他面
  • E 单面洞的保留率低于复面洞
单选题 96/100
96.

某山村8岁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发现第一恒磨牙均有浅中龋,决定采用非创伤性修复(ART)治疗。

  • A 不需要电源
  • B 控制交叉感染方法简单
  • C 患者易接受
  • D 集龋病治疗和预防于一体
  • E 充填后不会产生充填微漏
单选题 97/100
97.

某山村8岁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发现第一恒磨牙均有浅中龋,决定采用非创伤性修复(ART)治疗。

  • A 修复后即可咀嚼
  • B 修复后30分钟内
  • C 修复后60分钟内
  • D 修复后12小时内
  • E 修复后24小时内
单选题 98/100
98.

含氟牙膏有明显的防龋效果。含氟牙膏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是使龋病患病率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 A 单氟磷酸钠
  • B 氟化亚锡
  • C 氟化钠
  • D 氟化钙
  • E 氟化胺
单选题 99/100
99.

含氟牙膏有明显的防龋效果。含氟牙膏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是使龋病患病率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 A 10ppm
  • B 500ppm
  • C 1000ppm
  • D 10000ppm
  • E 1ppm
单选题 100/100
100.

含氟牙膏有明显的防龋效果。含氟牙膏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是使龋病患病率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 A 1ppm
  • B 10ppm
  • C 100ppm
  • D 1000ppm
  • E 10000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