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水漱口每天1次用
本题主要考查局部应用NaF溶液的浓度与用法的配合。含氟漱口液一般推荐使用中性或酸性氟化钠配方,0.2%NaF溶液每周使用一次,0.05%NaF溶液每天使用一次。局部涂氟时常用2%NaF溶液。所以,正确答案是55,B;56.C;57.E。
氟水漱口每周1次用
本题主要考查局部应用NaF溶液的浓度与用法的配合。含氟漱口液一般推荐使用中性或酸性氟化钠配方,0.2%NaF溶液每周使用一次,0.05%NaF溶液每天使用一次。局部涂氟时常用2%NaF溶液。所以,正确答案是55,B;56.C;57.E。
局部涂氟时用
本题主要考查局部应用NaF溶液的浓度与用法的配合。含氟漱口液一般推荐使用中性或酸性氟化钠配方,0.2%NaF溶液每周使用一次,0.05%NaF溶液每天使用一次。局部涂氟时常用2%NaF溶液。所以,正确答案是55,B;56.C;57.E。
与顽固性根尖周病变和窦道经久不愈可能有关的细菌为
右下颌第一恒磨牙颊面龋洞破坏越过边缘嵴至咬合面窝沟是
以下不属于盖髓剂的是
下列按损害程度分类龋病的是
下面关于嵌体洞斜面的描述错误的是
嵌体洞斜面一般在洞缘牙釉质内,成45°斜面,宽约1.5mm。目的是去除洞缘无基釉,增加密合度,防止粘结剂被唾液溶解。
深龋的检查应特别注意
深龋的检查应注意探明是否有穿髓孔。因为龋达牙本质深层时,病原刺激物可以通过牙本质小管刺激牙髓组织,而且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因此检查深龋时,探明是否有穿髓孔和牙髓的情况是重要的,其他选项不具有特异性。
备洞和充填过程中,保护牙髓的措施为
下列有关牙内吸收的表述不对的是
牙内吸收叩诊呈不适感或同正常对照牙。
下列间接盖髓的适应证中,不正确的是
夜间有隐痛即有自发痛,深龋已发展为不可复性牙髓炎,需做牙髓治疗。
感染根管常见的优势菌不包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全酸蚀体系是指
牙本质粘结剂的粘结方式主要是
垫底的部位为
急性龋的临床表现为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急性龋的临床特征。急性龋一般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病变进展较快,病变组织颜色较浅,质地较软且湿润,有些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或未注意口腔卫生可出现急性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即猖獗龋。由此可见答案为D。
恒牙龋病最好发牙位是
我国饮用水标准含氟量是
下列与继发龋的发生无关的是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继发龋产生的原因。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体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为致病条件,产生继发龋。也可因治疗时未将病变组织除尽,以后再发展而来,这种继发龋比较隐蔽,不易被查出。窝洞是否垫底与充填后牙髓症状出现可能有关,与继发龋出现与否无因果关系。
静止龋产生的条件是由于病变环境改变使
在牙本质粘结过程中应用底胶的作用是
底胶既含有亲水单体又含有疏水单体,亲水单体对胶原纤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有效湿润牙本质,疏水单体可与粘结树脂发生共聚;应用底胶使亲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疏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疏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
牙髓充血与急性浆液性牙髓炎的鉴别要点是
自发痛、夜间痛等是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特征性表现,而牙髓充血亦即可复性牙髓炎没有自发痛出现。
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因素有
患者,女,19岁,左下后牙治疗后自觉牙浮出,咬合剧烈疼痛2天。检查:左下7见白色暂封物,叩(+++),松(-),根尖区无压痛及脓肿形成,牙龈充血,病历记载2天前该牙行根管预备。主诉牙的初步诊断最有可能为
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如工作长度有误,同步准确冲洗不当或不足以及强力推进器械等,均可能将根管内感染物推出根尖孔,刺激根尖组织引起急性根尖周炎。
牙骨质龋属于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龋病的病变程度,牙骨质龋为浅龋。其他有关病变程度的干扰答案都不正确,或者是有关不同类型的龋病。
在牙面最早定居的细菌主要是
有关龋病牙菌斑微生物学,以下哪项不正确
关于氟的抗龋机制,正确的描述是
釉质龋损害的4个区不包括
最严重的牙内陷是
氟牙症的临床表现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氟牙症的临床表现特点是在同一时期萌出牙的釉质上出现白垩釉、棕黄色素沉着斑块和蜂窝状或云雾状釉实质缺损,患牙耐磨性差,但对酸蚀的抵抗力强,带状釉质缺损一般出现于釉质发育不全;在6~7岁之前长期居住在高氟区者即使日后迁往他处也不能避免发生氟牙症,但7岁后迁入高氟区者不出现氟牙症;多见于恒牙,由于胎盘对氟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发生在乳牙者甚少。
关于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正确的说法是
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在一家族中连续出现几代,但亦可隔代遗传,男女患病率均等,乳、恒牙均可受累。
釉质发育不全的病因可能是
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于
下列哪种疾病不引起牙本质过敏症
凡能使牙釉质完整性受到破坏,牙本质暴露的各种牙体疾病,均可引发牙本质过敏症。
治疗牙本质过敏的药物不包括
下列所描述的牙外伤中,损伤最轻的是
本题目考查的是医师对所学习过的牙急、慢性损伤基本概念特征的掌握情况。应记忆分辨各种疾病的基本概念特征,便于分析判断,在鉴剐诊断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这些备选答案中,牙折是指外力直接撞击而引起,按解剖部位分为冠折、根折和冠根联合折;就其损伤与牙髓的关系,分为露髓和未露髓。牙脱位是指牙受外力作用而脱离牙槽窝,可分为牙不全脱位和牙全脱位。牙根纵裂是指发生在牙根的纵裂,未波及牙冠者。牙震荡是指牙周膜的轻度损伤,通常不伴牙体组织的缺损。所以正确答案是D。
牙脱位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在根尖及根中1/3根折的转归中,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楔状缺损好发于
正常牙齿排列于上、下颌牙槽骨中,维持一定的形态,呈弓形。而上下颌尖牙和前磨牙位于牙弓弧度最突出处,刷牙时受力大,次数多。因此,正确答案是C。
楔状缺损的病因有
牙磨损导致的病理变化有
长期牙体磨损可引起
牙隐裂最好发于
由于受酸侵蚀,而引起牙齿硬组织进行性丧失的酸蚀症的病因有
下列不符合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的表现的是
牙松动为牙周炎的症状之一,慢性增生性牙髓炎者如果没有合并牙周炎不会出现牙松动。
可能引起根尖周炎的因素有
引起根尖周炎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B、D,化学因素如A、C溢出根尖孔而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免疫因素等。
牙髓切断术后潜在的并发症包括
关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我们学习了牙髓组织生理学特点以后,在临床工作中应时刻意识到牙髓和牙本质是一个生物整体,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牙髓。
以下哪项不是牙髓的特点
牙髓无有效的侧支循环,加上被坚硬的牙本质壁包围,使牙髓的损伤一般难以恢复,且容易产生痛觉。牙髓的特点也可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一旦发生牙髓炎症,最佳的方法是行彻底的根管治疗。
不适于作根管治疗的是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牙髓病急诊,应与心血管专家会诊后处理。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杂音或做过心脏换瓣等手术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因根管治疗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应用抗生素预防,近6个月内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不适于做牙髓治疗。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于塑化治疗
塑化治疗的原理是将处于液态的塑化剂充分注入已经拔除绝大部分牙髓的根管中,塑化剂在聚合以前可渗透进入侧、副根管,根管壁的牙本质小管以及根管系统里残存的病变牙髓组织和感染物质中。对一些细小弯曲以及存在异物的根管,可显示其治疗优势;但若是年轻恒牙根尖孔尚未形成,会造成塑化液的流失,一方面造成对根尖周组织的化学性刺激或是烧伤,同时塑化剂会对根管内残余物质塑化不全,导致根尖周炎的发生或不愈。
以下哪种情况最适合根管治疗一次法
在对活髓牙进行牙髓摘除术时,一般不需要做根管封药,提倡根管预备与根管充填一次完成。由于大多数感染根管的管壁牙本质小管深处已有细菌侵入,单纯的根管预备有时难以达到彻底清创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在根管中封入有效的抑菌药物,以进一步减少主根管和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数量。
牙髓塑化治疗和根管治疗的主要区别是
以下哪一项不是临床上根管预备的终止点
除解剖性根尖孔,根管在接近根尖时有一个狭窄部位,这就是牙本质牙骨质界,即生,理性根尖孔,距离解剖性根尖孔约0.5~1mm,这个部位是髓腔预备及根管充填的终止点,此处亦称根尖基点或根尖止点。
根管成形的目的,以下哪一项除外
患者,女,25岁,要求美容修复。检查:全口牙齿牙面呈均匀棕黄色,个别牙齿表面釉质缺损,探(-),叩(-),冷测反应正常。医生诊断为四环素牙,下列哪些因素对牙着色和釉质发育不全有影响
患者因深龋,充填治疗一段时间后脱落。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除了
接触点恢复不良可引起充填后咬合痛而非充填物脱落。
患者因右下后牙龋坏就诊,一次银汞充填完成治疗,治疗后咬物疼痛,无自发痛。检查:充填体完好,边缘密合,表面有亮点,叩(-),牙龈正常,温度测无异常。该牙应如何处理
龋坏充填后出现咬合痛,充填体表面有亮点,无牙髓症状,应先考虑咬合创伤,处理为调观察。
患者,8岁,40分钟前外伤,上前牙自觉变短,要求治疗。查:左上1牙冠比邻牙短4mm,牙冠完整,叩诊(+),牙龈轻度红肿,X线:根尖周膜消失。该牙最恰当的处理为
从题干的信息中及我们所学知识,牙向深部嵌入者,则临床牙冠变短,其面或切缘低于正常,且X线示根尖周膜消失,可正确诊断出该牙是嵌入性牙脱位。结合患者年龄,对嵌入性脱位的年轻恒牙,不可强行拉出复位,以免造成更大的创伤,诱发牙根和边缘牙槽突的吸收。因此,对症处理,继续观察,任其自然萌出是最可取的处理方法。正确答案是A。
患者,男,25岁,诉左下后牙自发性尖锐疼痛两天,伴夜间痛,冷刺激加剧,疼痛不能准确指出哪个牙齿,视诊牙面见深龋洞,探(++),最可能的诊断是
典型的急性牙髓炎的症状: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痛,温度刺激加剧,疼痛不能定位。探诊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穿髓点。
患者,男,32岁,诉右下后牙自发性钝痛两个月。检查:6I近中面深龋洞,探(+),叩(+),松(-),温度刺激反应比对照牙迟钝。最可能的诊断是
慢性牙髓炎的特点:一般不发生剧烈的自发性疼痛,可有阵发性隐痛或者钝痛,病史长波及根尖区牙周膜者表现有咬合不适。温度刺激比对照牙迟钝。
患者,男,72岁,左上后牙自发痛伴搏动性跳痛2天。检查:左上7远中邻面深龋洞,叩(+++),冷测及电测均无反应,松动(-)。X线片示根尖周透射影。诊断:左上7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给予开髓引流后开放处理。治疗后疼痛未明显缓解,出现面部肿胀,体温升高。以下哪一项不是引起上述反应的原因
急性根尖周炎的应急处理是在局麻下开通髓腔,穿通根尖孔,使根尖渗出物及脓液通过根管得到引流。要尽量通畅根管,使渗出液顺利流出,但要避免使用过多器械扩大清理根管。开髓孔过小、反复使用器械扩大根尖孔、根尖孔未穿通、患者体质差、抗感染力弱等均可能导致疼痛加重。抗生素仅是辅助治疗,在患者伴有全身症状时可服用。
患者,女,40岁,主诉牙龈增生2年,有高血压病史。检查:全口牙龈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牙龈乳头因增生而相连,牙龈表面有的呈桑葚状,牙龈质地坚实,呈暗红色,造成以上症状的原因是患者可能服用了
根据题干信息不难诊断患者为药物性牙龈增生,常见的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的药物有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钙通道阻断剂如硝苯地平。心痛定即硝苯地平,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结合患者高血压病史故选D。
以下哪一项不是牙周手术的适应证
A选项错在"牙周袋≤5mm",正确的应为"经龈下刮治后牙周袋≥5mm,探诊后有出血或溢脓",其余四项都是牙周手术的适应证。
以下哪一项不是牙龈切除术的适应证
D选项为牙龈切除术的非适应证,此处考生应注意区分牙龈切除术与切除性骨手术的定义。
以下的修复体设计,有利于牙周健康的是
考生应掌握保护牙周健康对修复体的要求,包括:颊、舌面应较平缓,避免过突;恢复正常的接触区位置及形态-后牙邻面的接触区应位于中央沟的颊侧,以使腭侧有较大的外展隙;接触区的颊舌径不宜过大;接触区以下的牙面应平坦或微凹,以免挤压牙间乳头。由此可见B选项正确。
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存在炎症病损时,种植体周的菌斑主要由
种植体周围炎时龈下优势菌群与牙周炎相似,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
牙周病的致病菌,不正确的是
牙周炎时龈下菌斑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比例均会发生变化。
影响牙石形成的因素是
处于牙周炎"进展前沿"的菌斑为
考生应熟知菌斑的分类,以及各类菌斑在不同口腔疾病中的致病作用。
目前认为证据充分的牙周致病菌包括
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为中等证据的致病菌。
非附着龈下菌斑的主要细菌是
牙周病局部促进因素不包括
乳光牙本质即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该病临床特点为严重的咀嚼磨损而非菌斑滞留。
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不包括
以下不属于牙周细菌的直接致病作用的是
选项B为牙周病菌的间接作用。
牙石引起牙龈炎症的主要致病作用是
菌斑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不包括
B选项只能表明牙菌斑的存在,并不能证实菌斑与牙周病之间存在相关性。
关于牙周病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以循证医学原则分析,下述哪一项证据(evi-dences)论证强度最大
论证强度的排序如下:干涉实验(D)>纵向研究(C)>横向研究(A、B)>病例报告(E).故D选项正确。
下列哪些因素影响牙周炎的预后
牙槽骨的吸收程度为Ⅱ度表示
牙槽骨吸收的程度一般分为三度:I度牙槽骨吸收在牙根的颈1/3以内;Ⅱ度牙槽骨吸收>根长1/3,但≤根长2/3;Ⅲ度牙槽骨吸收>根长2/3。
妊娠期龈炎牙菌斑中,主要致病菌是
B、C选项为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D选项为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主要致病菌,E选项为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考生需熟练掌握主要的牙周可疑致病菌。
白色念珠菌性口炎可见
疱疹性口炎可见
尖锐湿疣可见
黏膜DLE最好发于
瘢痕性类天疱疮最好发于
口腔扁平苔藓最好发于
灼口综合征最好发于
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
3.本题考查对龋病流行病学的掌握及应用能力。患龋率=(患龋患者数/受检人数)×100%,龋均=(龋、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代入公式,得出正确答案为1.D;2.C。根据WHO对12岁儿童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标准:龋均0.0~1.1属\"很低\",1.2~2.6属\"低\",2.7~4.4属\"中\",4.5~6.5属\"高\",6.6以上属\"很高\"。本题中龋均为1.4,所以,正确答案是3.B。
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
3.本题考查对龋病流行病学的掌握及应用能力。患龋率=(患龋患者数/受检人数)×100%,龋均=(龋、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代入公式,得出正确答案为1.D;2.C。根据WHO对12岁儿童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标准:龋均0.0~1.1属\"很低\",1.2~2.6属\"低\",2.7~4.4属\"中\",4.5~6.5属\"高\",6.6以上属\"很高\"。本题中龋均为1.4,所以,正确答案是3.B。
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
3.本题考查对龋病流行病学的掌握及应用能力。患龋率=(患龋患者数/受检人数)×100%,龋均=(龋、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代入公式,得出正确答案为1.D;2.C。根据WHO对12岁儿童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标准:龋均0.0~1.1属\"很低\",1.2~2.6属\"低\",2.7~4.4属\"中\",4.5~6.5属\"高\",6.6以上属\"很高\"。本题中龋均为1.4,所以,正确答案是3.B。
某山村8岁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发现第一恒磨牙均有浅中龋,决定采用非创伤性修复(ART)治疗。
1.ART充填效果略低于银汞合金充填,儿童与成年人修复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医生与护士操作修复效果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单面洞的保留率高于复面洞,面充填保留率低于其他面。所以,正确答案是D。
2.玻璃离子在反应的过程中体积收缩,产生微漏,即便在所有操作都很标准的情况下仍难避免。所以,正确答案是E。
某山村8岁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发现第一恒磨牙均有浅中龋,决定采用非创伤性修复(ART)治疗。
1.ART充填效果略低于银汞合金充填,儿童与成年人修复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医生与护士操作修复效果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单面洞的保留率高于复面洞,面充填保留率低于其他面。所以,正确答案是D。
2.玻璃离子在反应的过程中体积收缩,产生微漏,即便在所有操作都很标准的情况下仍难避免。所以,正确答案是E。
某山村8岁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发现第一恒磨牙均有浅中龋,决定采用非创伤性修复(ART)治疗。
1.ART充填效果略低于银汞合金充填,儿童与成年人修复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医生与护士操作修复效果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单面洞的保留率高于复面洞,面充填保留率低于其他面。所以,正确答案是D。
2.玻璃离子在反应的过程中体积收缩,产生微漏,即便在所有操作都很标准的情况下仍难避免。所以,正确答案是E。
含氟牙膏有明显的防龋效果。含氟牙膏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是使龋病患病率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1.含氟牙膏常用的氟化物包括单氟磷酸钠、氟化亚锡、氟化钠、氟化胺,氟化钙为水不溶性氟化物,不用于含氟牙膏。所以,正确答案是D。
2.研究表明,儿童在使用牙膏时经常会吞食一部分,为身体所吸收,其吞咽量可达27%,经常过多使用含氟牙膏的儿童有患氟牙症的可能。因此,从安全性考虑,应生产适合儿童使用、含氟浓度低的牙膏,专家建议为儿童生产的含氟牙膏中氟含量为500ppm较好。所以,正确答案是B。
含氟牙膏有明显的防龋效果。含氟牙膏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是使龋病患病率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1.含氟牙膏常用的氟化物包括单氟磷酸钠、氟化亚锡、氟化钠、氟化胺,氟化钙为水不溶性氟化物,不用于含氟牙膏。所以,正确答案是D。
2.研究表明,儿童在使用牙膏时经常会吞食一部分,为身体所吸收,其吞咽量可达27%,经常过多使用含氟牙膏的儿童有患氟牙症的可能。因此,从安全性考虑,应生产适合儿童使用、含氟浓度低的牙膏,专家建议为儿童生产的含氟牙膏中氟含量为500ppm较好。所以,正确答案是B。
含氟牙膏有明显的防龋效果。含氟牙膏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是使龋病患病率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1.含氟牙膏常用的氟化物包括单氟磷酸钠、氟化亚锡、氟化钠、氟化胺,氟化钙为水不溶性氟化物,不用于含氟牙膏。所以,正确答案是D。
2.研究表明,儿童在使用牙膏时经常会吞食一部分,为身体所吸收,其吞咽量可达27%,经常过多使用含氟牙膏的儿童有患氟牙症的可能。因此,从安全性考虑,应生产适合儿童使用、含氟浓度低的牙膏,专家建议为儿童生产的含氟牙膏中氟含量为500ppm较好。所以,正确答案是B。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