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挖掘机开挖土质路堑作业,叙述正确的是( )。
2023、2022教材P3
公路工程施工中以单斗挖掘机最为常见,而路堑土方开挖中又以正铲挖掘机使用最多。正铲挖掘机挖装作业灵活,回转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特别适用于与运输车辆配合开挖土方路蜇。正铲工作面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1.5m,否则将降低生产效率,过高则易塌方损伤机具。其作业方法有侧向开挖和正向开挖。
下列关于驻地选址的说法错误的是( )。
离集中爆破区 500m 以外,不得占用独立大桥下部空间、河道、互通匝道区及规划的取、弃土场。
横向施工缝需设置在缩缝之间时,应采用( )。
确有困难需设置在缩缝之间时,横向施工缝应采用设拉杆企口缝型。故 D 选项正确。
关于分包合同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包人不能直接向监理人提出支付要求,必须通过承包人。发包人也不能直接向分包人付款,也必须通过承包人。
下列关于地基隔离墙的说法,错误的是( )。
隔离墙按其作用与功能可分为防渗型隔离墙和支挡型隔离墙。相邻路堤,当待建的路堤采用降水预压、真空预压、强化固结等地基处理方法,或采用深井降水等工程措施时,宜设置防渗型隔离墙;其他情况下隔离新老路基相互干扰宜设置支挡型隔离墙。
某隧道是Ⅳ~Ⅴ级围岩,其覆盖层厚度为80~250m,有关隧道量测内容和方法论述错误的是( )。
隧道位于位于Ⅳ~Ⅵ级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 40m 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关于挖孔桩施工的技术要求,正确的是( )。
选项 A 应为,挖孔施工时相邻两桩孔不得同时开挖,宜间隔交错跳挖。选项 C 应为,孔深大于 10m 时,必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选项 D 应为,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
工程变更不包括( )。
工程变更是合同变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常是指合同文件中“设计图纸”、“技术规范” 或工程量清单的改变,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以及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新增工程”。
下列公路工程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中,论述正确的是( )。
2023教材P316、2022教材P315
垂直图是以公路里程或工程位置为横轴,以时间为纵轴,而各分部(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则相应地以不同的斜线表示。在图中可以辅助表示平面布置图和工程量的分布。垂直图很适合表示公路、隧道等线形工程的总体施工进度。斜率越陡进度越慢,斜率越平坦进度越快。
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形式可分为仰斜、俯斜、垂直、凸形折线(凸折式)和衡重式五种。其中挡土墙墙背所受的土压力较小的是( )。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常用路基挡土墙工程施工技术。
A选项,俯斜墙背所受土压力较大。
B选项,仰斜墙背所受的土压力较小。
C选项,垂直墙背的特点,介于仰斜和俯斜墙背之间。
D选项,凸折式墙背是由仰斜墙背演变而来,上部俯斜、下部仰斜。
关于石质路堑爆破施工技术要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路基爆破施工技术。
A选项,爆破施工要严格控制飞石距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
B选项,在居民区及地质不良可能引起坍塌后遗症的路段,原则上不采用大中型洞室爆破。
C选项,用推土机配合爆破,创造临空面,使最小抵抗线方向面向回填方向。
D选项,装药分单层、分层装药,预裂装药及洞室内集中装药。
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沥青混合料拌合时,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即150 ~ 170℃。集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60 ~ 180℃;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140 ~ 165℃。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时应废弃。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120 ~ 150℃ 。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宜采用磨细消石灰。所用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水泥稳定煤矸石不宜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在水泥稳定材料中掺加缓凝剂或早强剂时,应对混合料进行试验验证。
下列关于边坡失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边坡失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A选项,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在基坑顶外缘四周应向外设置排水坡或设置防水梁,并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且应防止水沟渗水,避免影响坑壁稳定。
B选项,基坑自开挖起,应抓紧连续不断施工直至基础完成,施工时间绝不可延续太长。
C选项,基坑应尽量安排在少雨季节施工。
D选项,坑顶边缘应按要求设置护道,垂直坑壁坑缘边的护道还应适当增宽。
承包人应在制作模板、拱架和支架前() ,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模板、拱架和支架的施工方案。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常用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
承包人应在制作模板、拱架和支架前14d ,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模板、拱架和支架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工艺图和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等的计算书,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制作和架设。
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 )学时。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教育与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热拌沥青碎石的配合比设计不包括()。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路面沥青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按施工规范规定的步骤进行热拌沥青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即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预裂爆破法的分区起爆顺序为()。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钻眼爆破掘进施工技术要点。
预裂爆破实质上也是光面爆破的一种形式,其爆破原理与光面爆破原理相同。只是在爆破的顺序上,光面爆破是先引爆掏槽眼,接着引爆辅助眼,最后才引爆周边眼;而预裂爆破则是首先引爆周边眼,使沿周边眼的连心线炸出平顺的预裂面,由于这个预裂面的存在,对后爆的掏槽眼和辅助眼的爆炸波能起反射和缓冲作用,可以减轻爆炸波对围岩的破坏影响,爆破后的开挖面整齐规则。
在选择路面各结构层之间搭接类型时,前道工序快于后道工序时,应选择()。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特点。
根据施工速度选择搭接类型[前道工序速度快于后道工序时选用开始到开始 (STS) 类型,否则用完成到完成 (FTF) 类型] 。
根据《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办法》,招标人应当合理确定投标文件的编制时间,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售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止,不得少于()天。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办法》的主要规定。
招标人应当合理确定投标文件的编制时间,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售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止,不得少于60d 。
在施工实施阶段成本管理中,可以运用( )等方法,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2023教材P398、2022教材P396
公路项目施工成本目标的控制方法:(一)以目标成本控制成本支出(二)以施工方案控制资源消耗(三)用净值法进行工期成本的同步控制(四)运用目标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无机结合料在计算现场拌合时的工程数量时,应根据各路段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层的( ),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燥材料的数量。
施工便桥的类型有( )。
便桥的类型有墩架式梁桥、装配式公路钢桥(俗称贝雷桥)、浮桥和索桥。便桥的适用条件:①当河窄、水浅时可选用墩架梁桥;②当河宽且具备贝雷桁架部件时,可选用贝雷桥;③由于任务紧急,临时桥梁的修建不能短期完成时,或河水很深,河床泥土松软,桩基承载力不够且施工困难时,或河流通航,墩架梁桥净宽、净高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考虑建造部分桥段易于拆散、组建的浮桥;④当遇深山峡谷时,可选用索桥。
护栏的主要作用有( )。
2023教材P207;2022教材P202
本题考查的是各种交通安全设施的功能与构成。护栏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失控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或在炉侧比较危险的路段冲出路基,不致发生二次事故。同时,还具有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以及诱导视线的作用。
施工技术交底通常应分三级进行,属于第三级交底的内容有( )。
2023教材P329、2022教材P328
第三级交底主要内容为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等,包括作业标准、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工程质量要求;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先后顺序;施工工艺细则、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质量问题预防及注意事项;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施:重大危险源、出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措施、紧急逃生措施等
洞门构造中,洞门墙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泄水孔和( )。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有()。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公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有: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物理勘探法(TSP法、TGP法和TRT法)、超前导洞法、水力联系观测。
下面关于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表述正确的有()。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公路建设信用信息管理相关规定。
AB选项,表彰奖励类良好行为信息、不良行为信息公布期限为2年,信用评价信息公布期限为1年,期满后系统自动解除公布,转为系统档案信息。
C选项,评价内容由公路施工企业投标行为、履约行为和其他行为构成。
D选项,投标行为以公路施工企业单次投标为评价单元,履约行为以单个施工合同段为评价单元。
E选项,公路施工企业投标行为由招标人负责评价,履约行为由项目法人负责评价,其他行为由负责行业监管的相应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评价。
桥梁工程中,验算模板、支架及拱架刚度的时候,其变形值说法正确的是( )。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
验算模板、支架及拱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允许值:
(1)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
(2)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3)支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盖梁、纵梁),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1/400;
(4)钢模板的面板变形为1.5mm;
(5)钢模板的钢棱和柱箍变形为L/500和B/500(其中L为计算跨径,B为柱宽)。
交通工程中,以下关于接地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有( )。
本题考核知识点为供配电系统的主要构成。
A选项,接地系统应满足人身、设备安全和设备特别是信息系统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
B选项,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的形式一般分为:TN-S系统、TN-C系统、TN-C-S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
C选项,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宜采用TN系统。
D选项,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力设备,除另有规定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
E选项,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信号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保护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 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要求。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公路工程施工,其中K22+701?K22+812段挖方路基位于武寨1号大桥和武寨2号大桥两桥头之间,平面示意图如下所示。路线穿越山顶,路基在山顶形成拉槽通过,衔接前后两座大桥。该段路基长度100m,两侧边坡坡率1:0.5,共一级边坡,最大中心挖深14m,设计挖方数量2900m3。该段挖方边坡为石质边坡,路线从缓坡上通过,原地面部分基岩裸露,地形坡度25°?30°。
地层岩性为中厚层状灰岩,岩层从左往右倾斜,岩体较破碎,裂隙发育,土石类别以次坚石为主。
路基段落紧邻落别乡,为居民聚集区,路基左右侧下方均有大量房屋依山而建,路基与周边房屋最近直线距离约60m,最远约160m,周围160m范围内房屋(武寨住户)约58户,房屋大多以石砌结构为主。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严格控制最小抵抗线方向,避开密集人群和需要保护的建筑、机械设备。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应预先对周边建筑物边坡拍照备案,并作好监测点。布孔应充分增加岩石临空面,降低炸材使用单耗,减少炸药使用量。
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问题】
1.写出平面示意图中的构造物A的名称。写出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中工序B的名称。
2.该爆破方案应由哪一机关审批?
3.该路基爆破施工需采用哪几类爆破方法?
4.该路基施工可能产生哪些事故类型?说明理由。
1.构造物A是护脚墙;工序B是钻孔。
2.该爆破方案应由公安机关审批。
3.该路基爆破施工需釆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微差爆破。
4.该路基施工可能产生:坍塌事故、爆炸事故、物体打击事故。
坍塌事故。最大挖深14m,且岩体较破碎,裂隙发育,地质条件较差,边坡处理不好,则可能产生坍塌事故。
爆炸事故。本路段有爆破施工,爆破器材管理不善引发意外爆炸造成的安全事故,属爆炸事故类型,易发生在爆破器材运输途中、工地上贮存、使用过程操作不当期间:爆破设计和施工出现失误引发的人员财产伤亡、毁坏事故,属爆破事故。
物体打击事故。爆破可能产生飞石伤亡,属打击类型,发生地多在工程项目工地及周边。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单洞设计为9.75×5m。左线起止里程桩号ZK33+259~ZK37+099,进口设计隧道路面高程715. 654m,出口设计隧道路面高程764.560m。右线起止里程桩号YK33+305~YK37+125,进口设计隧道路面高程715. 523m,出口设计隧道路面高程764. 972m。坡度17. 22‰,围岩级别属于Ⅳ~Ⅴ级围岩,稳定性差。
YK33+259.0~YK33+279.0长20m,ZK33+305.0~ZK33+321.0,长16m,进口段:围岩软弱,薄层结构,节理很发育,岩体较破碎,左侧围岩相对右侧围岩较弱。隧道开挖时,产生掉块,岩层富水性中等,雨季有滴水渗水现象,围岩级别为V级,采用超前大管棚加固,管棚工艺为:测放孔位→钻机就位→水平钻孔→A→注浆(向钢管内或管周围土体)→B→开挖。
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TSP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弧形导坑法施工,并进行相关监控量测动态指导设计与施工,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锚杆轴力、围岩体内位移、拱顶下沉、支护及衬砌内应力,当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而且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施作二次衬砌。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拱脚开挖后应立即安装拱架、施作C。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早强混凝土,严格控制凝结时间,宜采用干喷方式分段、分层进行,喷射顺序由上而下,喷头应保证垂直于工作面。
(2)对不良地质隧道地段应遵循“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的原则施工,仰拱混凝土左右半幅分次浇筑完成,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50m,V级及以上≤40m。
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施工单位对隧道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Ⅲ级。
【问题】
1、补充项目部针对进口段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和不良地质隧道地段应遵循的原则
2、写出背景资料中A、B、C的名称。
3、指出并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错误之处。
4、该隧道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说明还需要进行哪几个步骤
1、(1)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还有:周边位移、地表下沉、拱脚下沉。
(2)还应遵循的原则:先治水、早衬砌。
2、A:压入钢管;B:封口;C:锁脚锚杆
3、错误1:宜采用干喷方式分段、分层进行;改正:宜采用湿喷方式分段、分层进行。
错误2:喷射顺序由上而下;改正:喷射顺序由下而上。
错误3:仰拱混凝土左右半幅分次浇筑完成;改正:仰拱施工宜整断面一次成型。
错误4: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50m,V级及以上≤40m;改正: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90m,V级及以上≤70m;
4、评估步骤包括: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开展专项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某公路工程,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合同工期为16周,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均按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报价单(部分)见下表。
施工单位报价单表
工程施工到第4周末时进行进度检查,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A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设计图局部修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840m3,工作持续时间未变。
事件2:B工作施工时,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员窝工,损失1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25%。
事件3:C工作为检验检测配合工作,只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20%,施工单位实际发生检验配合工作费用5000元。
事件4: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D工作尚未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4个台班,台班单价 300元/台班、折旧费100元/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1200元。
【问题】
1、根据第4周末的检查结果,逐项分析B C D三项工作的实际进度对工期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若施工单位在第4周末就B C D出现的进度偏差提出工程延期的要求,应批准工程延期多长时间为什么
3、施工单位是否可就事件2、4提出费用索赔为什么可以获得的索赔费用是多少
4、事件3中C工作发生的费用如何结算
5、前4周施工单位可得到的结算款为多少元
1、B工作拖后1周,不影响工期,因B工作总时差为1周。
C工作拖后1周,不影响工期,因C工作总时差为3周。
D工作拖后2周,影响工期2周,因D工作总时差为0(或D工作为关键工作)。
2、批准工程延期2周。理由: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造成D工作拖延,不属于施工单位责任,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
3、(1)事件2不能索赔费用,因异常恶劣天气造成的施工单位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员窝工的损失不能索赔,属于客观原因引起的延误(即不可抗力),不能得到费用补偿。
(2)事件4可以索赔,因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属于非施工单位原因,属建设单位责任。
(3)可获得的索赔费用为:4台班×100元/台班+1200元=1600元。
4、不予结算,因施工单位对C工作的费用没有报价,故认为该项费用已分摊到其他相应项目中,结算时不予结算。
5、施工单位可得到的结算款:
A工作:840m3×300元/m3=252000元
B工作:1200m3×25%×320元/m3=96000元。
D工作:4台班×100元/台班+1200元=1600元
合计:252000+96000+1600=349600元。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 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制定由某拌合站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要求如下:
(1)底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10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自行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2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3,压实度98%。
【问题】
1. 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种类型
3. 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4. 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 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基层1#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1. (1)二级及二级公路以下公路的各个层应采用B级沥青。
(2)本项目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密实一悬浮结构。
3. (1)不正确。底、中、面层采用走线法施工,表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
(2)正确。
(3)正确。
(4)不正确。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4. 漏项的内容有:平整度、厚度、弯沉值。
5.外掺法:水泥/集料=X:Y=0.045/1
水泥:1000×9.5×0.18×2.4×0.98×4.5%/1.045=173.19(t)
1#料:1000×9.5×0.18×2.4×0.98×25%/1.045 =962.18(t)
某隧道为上、下行双线四车道隧道,其中左线长 1858m,右线长 1862m,隧道最大埋深 98m,净空宽度 9.64m,净空高度 6.88m,设计车速为 100km/h。
事件一:根据地质勘探报告,YK15+020~YK15+200 段分布有冲刷煤屑、瓦斯包体和含水瓦斯包体岩层节理及裂隙发育。其中YK15+150~YK15+200段穿越背斜组成的复式褶皱带,为挤压强烈、地应力相对集中地段。
事件二:其中 YK16+300~YK16+800 段为Ⅰ级围岩,该段隧道复合式衬砌横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形式,结合超前小导管作为超前支护措施,二次衬砌采用灌注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示意图如下:
事件三:在一个模筑段长度内灌注边墙混凝土时,施工单位为施工方便,先灌注完左侧边墙混凝土,再灌注右侧边墙混凝土。
事件四:2018 年 6 月 6 日上午,隧道开挖时,监控量测人员在处理量测数据中,发现“周边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但未及时告知作业班组潜在的危险。当日下午发生较大塌方,当场死亡人数 5 人,重伤 12 人。经补报并核实,截止到 2018 年 7 月 6 日,确认死亡人数为 10 人。
【问题】
1.根据地质条件,指出该隧道潜在的安全事故类型。
2.分别写出 A、B 的名称,并指出 B 施作前需要满足的条件。
3.事件三中边墙灌注施工错误,写出正确的做法。
4.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中,发现“周边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
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发生的塌方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
1.潜在的安全事故类型有:(1)塌方;(2)瓦斯爆炸;(3)瓦斯突出;(4)瓦斯燃烧;(5)涌水、突泥;(6)岩爆。
2.A-纵向排水管、B-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①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
②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相对位移量的 90% 以上。
3.错误:先浇筑一边,再浇筑另一边。
正确的做法应为:灌注边墙混凝土时,要求两侧混凝土保持分层对称地均匀上升,以免两侧边墙模板受力不均匀而倾斜或移位。
4.(1)“周边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说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
(2)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5.(1)发生的塌方事故属于重大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