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1)粗集料密度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粗集料密度试验通常采用网篮法,也可以采用容量瓶法、广口瓶法,网篮法适于仲裁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使用。粗集料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采用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修正ρa=γa×ρT、ρb=γb×ρT;水温修正系数修正ρa=(γa-αT)×ρw、ρb=(γb-αT)×ρw其中,γa、γb分别为粗集料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ρw为4℃水的密度(1.000g/cm3)。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划分中,高温气候分区采用工地所处地最近30年内最热月份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分区的一级指标,并且划分了( )个区。
气候分区的高温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年最热月的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作为反映高温和重载条件下出现车辙等流动变形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一级指标。按照设计高温分区指标,一级区划分为3个区,如下表:
马歇尔试件各类密度中,数值最大的是( )。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P5页,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冻融劈裂试验试件的击实次数( )。
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采用马歇尔击实法成型的圆柱体试件,击实次数为双面各50次,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6.5mm。
采用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若抽气不干净或试样不干燥,测得的结果将分别( )。
根据教材所述试验原理:若抽气不干净,残留的气体就计入了沥青混合料的理论体积中,测得的体积偏大,则测得的密度结果将偏小;若试样不干燥,说明试样中有水,测得的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就偏大了,则测得的密度结果将偏大。
对于SMA混合料,标准飞散试验的水养时间( )。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P307页,对标准飞散试验,在20℃±0.5℃恒温水槽中养护20h。
计算SMA混合料粗集料骨架间隙率时,不需用到的参数是( )。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计算公式:VMA=[1-rb/rsb×Ps]×100。
沥青标号根据沥青的( )的大小划定范围。
沥青标号根据沥青的针入度的大小划定范围。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制备的标准试件,直径应符合( )。
标准马歇尔试件尺寸应符合直径101.6mm±0.2mm、高度63.5mm±1.3mm的要求。所以答案为A。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合成级配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且在( )范围内不出现“驼峰”。当反复调整不能满意时,宜更换材料设计。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避免在0.3—0.6mm处出现“驼峰”。
马歇尔试验制备的标准试件,高度应符合( )。
按T0702标准击实法成型马歇尔试件,标准马歇尔试件尺寸应符合直径101.6mm±0.2mm、高63.5mm±1.3mm的要求。
软化点结果受温度影响,对于升温速度的影响,升温速度快,结果( )。
软化点结果受温度影响,对于升温速度的影响,升温速度快,结果偏大。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稳定度将( )。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配合比设计中,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稳定度与沥青用量的关系曲线呈抛物线变化变化,稳定度峰值对应的沥青用量a2参与OAC计算。
针入度是沥青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关于针入度概念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针入度与稠度成反比,标号越低稠度越高。
真空法测试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时,可选用的负压容器( )。
表6-16,A类容积大于2000ml耐压玻璃等,B类容积大于2000ml的真空容量瓶器,C类4000ml耐压真空干燥器。
70号A级沥青的RTFOT试验结果如下表,请依表回答下列问题:(2)RTFOT的含义是( )。
RTFOT的含义是旋转薄膜烘箱加热试验;TFOT指薄膜烘箱加热试验。
摆值受温度影响很大,一般( )为标准温度,当路面为其他温度时应进行温度
路面的摩擦摆值应换算为温度为20℃时的摩擦摆值。
弯沉测试中,当弯沉仪置于规定位置,调整百分表读数300,指挥汽车缓缓前进迅速读取最大读数为360,当汽车开出影响半径以外百分表读数稳定后,读取终读数为270,那么该测点处回弹弯沉( )(0.01mm)。
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按式LT=(L1-L2)×2计算
使用手工铺砂法进行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时,同一处平行测定应该( )次。
使用手工铺砂法进行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时,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保持试件的形变速率是( )。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JTGE51-2009T0805)要求加载速率为1mm/min,记录试件破坏时最大压力。
无机结合料稳定粗粒土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当偏差系数Cv=10%-15%时,则需要( )试件。
P97无机结合料稳定粗粒土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当偏差系数Cv=10%-15%时,则需要9个试件,当偏差系数Cv=15%-20%时,需要13个试件。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采用( )强度指标。
依据(JTG/TF20-2015),用于路面结构层的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采用CBR强度标准作为设计强度。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时,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 )以上,按水泥稳定类进行组成设计。
JTG/TF20-2015P18:水泥石灰综合稳定时,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不少于30%时,按水泥稳定材料要求进行组成设计,水泥和石灰的比例宜取60:40、50:50或40:60。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小于30%时,应按石灰稳定材料设计。
下列不属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的是( )。
沥青属于有机类。
在进行无机结合料混合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验证时,宜在摊铺机后取样,且应从( )台不同的料车取样,混合后再按四分法取样。
依据(JTGE51-2009T0841)规定,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取样方法:在进行混合料验证时,宜在摊铺机后取样,且取料应分别来源于3—4台不同的料车,混合后再按四分法取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成型及试验。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甲类方法正确步骤为( )。①齐筒顶细心刮平试样,并拆除底板。②用刮土刀沿套环内壁削挖(使试样与套环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环。③进行第一层试样及其余四层试样的击实。④按预定含水率制备试样。⑤用脱模器推出筒内试样。⑥将所需要的稳定剂水泥加到浸润后的试样中。⑦用工字形刮平尺齐筒顶和筒底将试样刮平。
第②步应在第①步之前,第⑦步应在第⑤步之前。
重交通或特重交通路面一般使用( )。
表4-1中,特重或极重交通的基层用贫混凝土。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2)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 ),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
试验结果均以3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任一个测定值与中值的差超过中值的15%,取中值为测定结果;如两个测定值与中值的差都超过15%时,则该组试验结果作废。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3)采用100mm×100mm×400mm非标准试件进行抗折强度试验时,在三分点加荷的试验方法同前,但所取得的抗折强度值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
常用水泥混凝土试模尺寸及换算系数:采用100mm×100mm×400mm非标准试件时,集料最大粒径26.5mm的尺寸换算系数(k)为0.85。
下列为有机结合料稳定类路面基层材料的是( )。
无机结合料一般指:石灰、粉煤灰、水泥等;有机结合料指沥青。
下列不属于排水泵站沉井实测项目的是( )。
排水泵站沉井实测项目有混凝土强度,竖直度,几何尺寸,壁厚,井口高程。
下列可作为墙背填土的是( )。
墙背填土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设计规定的填料,严禁采用膨胀土、高液限粘土、腐殖土、盐渍土、淤泥和冻土块。
下列不属于检查(雨水)井砌筑基本要求的有( )。
检查(雨水)井砌筑基本要求:
砌筑材料及井基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井盖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砌筑砂浆配合比准确,井壁砂浆饱满,灰缝平整。检查井内壁应平顺,抹面密实光洁无裂缝,收分均匀,踏步安装牢固。
结合有关填石路基的实测项目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填石路基采用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压至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 )沉降差不大于2mm。
填石路基采用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压至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20t以上压路机振压两遍沉降差不大于2mm。
结合有关填石路基的实测项目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填石路基平整度的规定值是(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填石路基平整度的规定值是小于等于20mm。
结合有关填石路基的实测项目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5)填石路基进行压实项目的检测方法为( )。
填石路基压实的检测方法是密度法、精密水准仪法。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用细集料中小于O.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15%。
制备沥青延度试样需要使用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现行试验规程建议的配制比例为甘油与滑石粉的质量比为()。
依据沥青延度试验(JTGE20-2011T0605),制备沥青延度试样需要使用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的质量比为2:1。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4)当试样中大于规定最大粒径的超尺寸颗粒含量为()时,对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正。
当试样中大于规定最大粒径的超尺寸颗粒含量为5%~30%时,对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正。所以答案为A。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需要测定以下( )数据。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JTGE42-2005T0328),细集料的表观密度=烘干质量/(烘干质量+容量瓶加入洁净水至刻度的质量-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
关于细集料亚甲蓝试验,下述不正确的有( )。
粗集料的力学性质通常用( )指标表示。
关于砂当量试验步骤中,正确的做法是( )。
1.用冲洗管将冲洗液加入试筒,直到最下面的100mm刻度处(约需80mL试验用冲洗液);2.将试样倒入竖立的试筒中,用手掌反复敲打试筒下部除去气泡,放置10min;3.将试筒水平固定在振荡机上,在30s±1s的时间内振荡90次;4.将冲洗管从试筒底部慢慢转动冲洗并匀速缓慢提高,直至溶液达到380mm刻度线为止;切断冲洗后静置20min±15s;先量测从试筒底部到絮状凝结物上液面的高度h,再插入配重活塞并量测沉淀高度h。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2)测定碎石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或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的目的是( )。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振实空隙率Ve=(1-ρ/ρa)×100%。其中,ρa、ρ分别为粗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振实堆积密度。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骨架捣实间隙率VCA=(1-ρ/ρb)×100%。其中,ρb、ρ分别为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和自然堆积密度。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以表观密度作为评价指标,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以表观相对密度作为评价指标。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3)本试验记录错误之处有( )。
粗集料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单个值与平均值计算均准确值3位小数;吸水率计算方法正确:wx=(mf-ms)/ma×100%,单个值与平均值均应精确至0.01%,吸水率平均值应为0.59%。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4)关于本次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精密度要求两次试验结果相差不得超过0.02,两次吸水率结果相差不得超过0.2%,本试验均满足要求。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γa=ma/(ma-mw)、毛体积相对密度γb=mb/(mf-mw),计算结果均准确值3位小数。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5)关于粗集料试验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0号A级沥青的RTFOT试验结果如下表,请依表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70号A级沥青的合适说法有( )。
该70号A级沥青试验结果满足相应的RTFOT指标要求,该项检验指标合格;70号沥青不适合2-1区,冬严寒区(1区)适宜选择90号、110号沥青;A级沥青质量最好,适用于各个等级公路及任何场合和层次,B级沥青适用于用作改性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稀释沥青的基质沥青。
70号A级沥青的RTFOT试验结果如下表,请依表回答下列问题:(3)RTFOT试验评价沥青( )性能。
70号A级沥青的RTFOT试验结果如下表,请依表回答下列问题:(4)关于RTFOT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
RTFOT试验应在163℃±0.5℃条件下,受热时间不应少于75min,总受热时间为85min;TFOT试验应保持温度163℃±l℃条件下,连续加热蒸发5h,且不得超过5.25h。RTFOT试验将沥青试样装入8个盛样瓶进行加热试验;TFOT试验采用4个盛样皿并将沥青形成薄膜,然后加热。
70号A级沥青的RTFOT试验结果如下表,请依表回答下列问题:(5)关于沥青老化正确的解释是( )。
沥青老化分为短期老化(沥青施工时加热)和长期老化(沥青路面使用中长期经受的自然因素,如大气、日照、降水、气温变化等);RTFOT评价沥青短期老化性能;沥青老化是在各种因素下产生了不可逆的化学变化,导致其工程性能逐渐劣化的过程;老化试验残留物的针入度、延度变小、软化点增大。
下列有关现场测定土基回弹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现场测定土基回弹模量的方法主要有承载板法和贝克曼梁法,承载板法是利用逐级加、卸载的方法测出每一级荷载下的土基回弹变形,从而计算出土基回弹模量Eo,Eo的单位为MPa。
短脉冲雷达测定路面厚度不适用于( )。
短脉冲雷达测定路面厚度试验方法适用于新、改建路面工程质量验收和旧路加铺路面设计的厚度调查。对于材料过度潮湿或饱水以及有高含铁量的矿渣集料的路面不适合用本方法测试。
关于石灰稳定类半刚性基层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JTG/T 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P5页,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石灰应不低于Ⅱ级,用于二级公路的石灰应不低于Ⅲ级,二级以下公路宜不低于Ⅲ级;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宜采用磨细的消石灰;二级以下公路使用等外石灰时,有效氧化钙含量应在20%以上,且混合料强度应满足要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取样方法对于料堆取样,应( )。
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67页,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取样方法(T0841),规定料堆取样:应在料堆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各取一份试样,混合后按四分法分料取样;应从料场或料堆的许多不同位置分别取部分样品,然后将这些小样品混合成一个样品。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甲、乙两类方法区别在于( )。
下列有关水泥安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选项应为:水泥的安定性是水泥的一项物理性质;水泥的安定性不良主要是有害物质含量太多,这些有害成分在水泥硬化过程中或硬化后与周围介质发生反应,产物体积增大,造成水泥石体积的不均匀变化,当这种变化严重时会严重引起结构的破坏,因此,安定性是水泥的一项重要控制指标。D选项应为:如果水泥的安定性不良,但其他指标均合格,则该水泥为不合格水泥。
评定混凝土弯拉强度的方法有( )。
根据3d强度,水泥可以分为( )类型。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4)关于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注意事项,正确的有( )。
3个试件中如有一个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按另外两个试件的试验结果计算,如果这两个测值的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值中较小值的15%,则以两个测值的平均值为测试结果,否则结果无效。
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是指单位毛体积混合料的质量,毛体积包括( )。
填石路基实测项目包括( )等。
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的方法有( ).
结合有关填石路基的实测项目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3)填石路基实测项目包括( )等。
结合有关填石路基的实测项目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4)下面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土的固结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土的固结是三相土体受外力引起的压缩变形,主要是由于孔隙的减小所引起的,包括三部分:土粒固体部分的压缩、土体内孔隙中水的压缩、水和空气从孔隙中被挤出以及封闭气体被压缩。对于饱和土,只有当孔隙水挤出后才能产生变形。随着孔隙水被挤出,孔隙水压力逐步转变为由土骨架承受的有效应力。有效应力原理表示研究平面上的总应力=有效应力+孔隙水压力。因此,土的固结过程,实际是孔隙水压力不断消散,有效应力不断增长的过程,从而形成土的抗剪强度。
土工织物垂直渗透性能试验可使用( ),用水头差对流速V20通过原点作曲线。在一张图上绘出5个试样的水头差对流速V20的曲线5条。
土工织物垂直渗透性能试验可使用计算法和图解法,用水头差危对流速V20通过原点做曲线,在一张图上绘出5个试样的水头差对流速的曲线5条。所以答案为BD。
在土的工程分类中,特殊土包括( )。
按土的工程分类(JTG3430-2020),依据土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将土分为巨粒土(漂石土、卵石土)、粗粒土(砾类土、砂类土)、细粒土(粉质土、黏质土、有机质土)和特殊土(黄土、膨胀土、红黏土、盐渍土、冻土)。
击实试验的落锤质量为( )。
土的三相物理性质指标中可直接测试的指标有( )。
土的三相物理性质指标包括:土的密度(即天然密度或湿密度)、含水率、土粒密度、土颗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换算指标,有干密度、饱和密度、浮密度、饱和度、孔隙比、孔隙率。其中,三相基本物理指标可直接测试。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当试件≥10组时,以数理统计方法按()评定。
JTGF80/1-2017: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当试件≥10组时,以数理统计方法评定,满足①.同批n组试件强度平均值≥设计强度等级+λ1Sn;②n组强度最低一组的值≥λ2设计强度等级;当试件≤10组时,非数理统计:①.同批n组试件强度平均值≥λ3设计强度等级;②n组强度最低一组的值≥λ4设计强度等级。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报告应包括()。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报告应包括:试样的最大粒径、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水泥和石灰的剂量(%)或石灰粉煤灰土(粒料)的配合比、所用试验方法类别、最大干密度(g/cm3)和最佳含水率(%)。所以答案为ABCD。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准备正确的有()。
对于C选项,如试料中粒径大于19mm的颗粒含量超过10%,则将试料过37.5mm筛。如存留在孔径为37.5mm筛中颗粒的含量不超过10%,则过53mm筛备用(用丙法试验),无D选项说法。所以答案为AB。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5)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结果,计算说法正确有()。
JTGF80/1-2017: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当试件≥10组时,以数理统计方法评定,满足①.同批n组试件强度平均值≥设计强度等级+λ?Sn;②n组强度最低一组的值≥λ?设计强度等级。
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1)关于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试验步骤正确的有()。
以成型时的侧面作为受压面,将混凝土置于压力机中心并位置对中。施加荷载时,对于强度等级小C30的混凝土,加载速度为0.3~0.5MPa/s;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小于C60的混凝土,取0.5~0.8MPa/s的加载速度;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取0.8~1.0MPa/s的加载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的油门,直到试件破坏,记录破坏时的极限荷载。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比开级配混合料有较长的疲劳寿命。( )
正确
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会随着空隙率的降低而显著增长。
沥青试样在灌模过程中,若试样冷却需反复加热,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3次,以免沥青老化影响试验结果。( )
错误
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及矿渣等集料。( )
错误
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除SMA沥青混合料)的界限尺寸为2.36mm,需要说明的是,SMA沥青混合料粗细粒径划分随该由混合料中粗集料的粒径大小,采用不同粗细划分界限。其中SMA-10的划分界限是2.36mm,而SMA-13、SMA-16和SMA-20的界限则为4.75mm。
我国规定针入度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针总质量100g,贯入时间10s。( )
错误
我国规定针入度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针总质量100g,贯入时间5s。所以答案为错。
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使用贝克曼梁法测定弯沉时,应采用长度为3.6m贝克曼梁弯沉仪。( )
错误
贝克曼梁弯沉仪有3.6m和5.4m两种,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使用贝克曼梁法测定弯沉时,应采用长度为5.4m贝克曼梁弯沉仪。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一次检测不得小于3个测点,取平均值作为测试温度。( )
正确
压实温度要取3次以上测定值的平均值。
基层及砂石路面的厚度用钻孔法进行测定。( )
错误
基层和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挖坑法确定,沥青面层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应用钻孔法确定。
用挖坑法测定路面结构厚度时,开挖面积应尽量得大。( )
错误
在便于开挖的前提下,开挖面积应尽量缩小,减少对路面的破坏,坑洞大体呈圆形。
连续式平整度仪法可用人力拖拉或汽车牵引。( )
正确
连续式平整度仪,可以用人力拖拉或汽车牵引。
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系统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步骤中洒水位置应在测试轮触地面中点沿行驶方向前方400mm±50mm处,洒水宽度应为中心线两侧各不小于75mm。( )
正确
单轮式横向力系数测试系统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试验步骤中洒水位置应在测试轮触地面中点沿行驶方向前方400mm±50mm处,洒水宽度应为中心线两侧各不小于75mm。所以答案为对。
水泥稳定材料和石灰稳定材料对集料压碎值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
错误
P6依据(JTGE51-2009),水泥稳定材料和石灰稳定材料对集料压碎值要求一样。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内容包括选择级配范围、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 )
正确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可以用于水泥稳定基层材料。( )
错误
应选用初凝时间较长(应大于3h以上)的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
确定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3个不同石灰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
正确
本题考查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组成设计。所以答案为对。
一般来说,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振动压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大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大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 )
错误
一般来说,该振动压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应小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所以答案为错。
硅酸盐水泥中完全不掺混合料的称为I型硅酸盐水泥。( )
正确
硅酸盐水泥中完全不掺混合料的称为I型硅酸盐水泥,混合材料掺量≤5%的称为Ⅱ型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的时间。( )
错误
水泥的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
测定水泥的胶砂强度时只测定7d和28d的强度。( )
错误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要求各龄期(试件龄期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算起)的试件应在:龄期24h的±15min、龄期48h的±30min、龄期72h的±45min、龄期7d的±2h、龄期28d的±8h时间内进行强度试验。
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合,在需要时加入适宜的外加剂、掺和料等配制而成。( )
错误
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集料和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在需要时掺加适宜的外加剂、掺合料等配制而成。其中水泥起胶凝和填充作用,集料起骨架和密实作用。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胶凝作用的水化物,将集料颗粒紧密黏结在一起,经过一定凝结硬化时间后形成人造石材即混凝土。
配制水泥混凝土时,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 )
正确
应合理选择水泥强度等级,使水泥的强度等级与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匹配。要避免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过低强度等级的水泥,这样会由于水泥用量过多,不仅不经济,还会引起诸如收缩性加大,耐磨性降低的不良后果;同样也要避免过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过高强度等级的水泥,以免因水泥用量偏少,造成混凝土耐久性不良的问题,并影响到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密实度。根据经验,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泥强度等级之间大致有1.0~l.5倍的匹配关系。
采用标准法维卡仪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应称量500g水泥,加入142.5mL水,拌和后测得试杆下沉深度,并采用经验公式计算获得。( )
错误
采用标准法维卡仪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为500g,按经验调整水量法测定;题中方法为固定水量法。
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以用水泥凝结时间代替。( )
错误
方法不同,水泥的凝结时间采用维卡仪测定,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则采用贯入阻力仪测定;意义不同,采用标准稠度净浆(W/C一定)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为一定值,而采用同一种水泥配置的混凝土,配合比不同则W/C不同,因此混凝土的凝结时也不同。故二者不能相互取代。
对新拌混凝土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用水量。在拌制混凝土时,常用改变用水量的办法来调整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 )
错误
在拌制混凝土时,不能用单纯改变用水量的办法来调整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单纯加大用水量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所以答案为错误。
同一种土的干密度越大,土越密实。( )
正确
土工织物可用于路堤和路基的隔离和加筋。( )
正确
土工合成材料的功能为土工织物可用于路堤和路基的隔离和加筋。所以答案为对。
流速指数是试样两侧50mm水头差下的流速。( )
正确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垂直渗透性能试验采用的是恒水头法。( )
正确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中,将盛有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的烧杯浸入恒温水槽中一同保温,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水的深度不得超过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
错误
将盛有冷却蒸馏水的烧杯浸入恒温水槽中保温,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水的深度必须超过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
对于二灰碎石基层,可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所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干密度。()
正确
沥青路面渗水试验应在同一个检测路段选择5个点测定渗水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正确
在测试路段的行车道路面上,按随机取样方法选择测试位置,每一个检测路段应测定5个测点,并用粉笔画上测试标记。试验前,首先用扫帚清扫表面,并用刷子将路面表面的杂物刷去。杂物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水的渗入;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渗水仪和路面或者试件的密封效果。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