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技术方法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

单选题 1/100
1.

水采浮游动物调查分三个级别,是()。

  • A 20~200μm、200~500μm、大于500μm
  • B 20~100μm、100~500μm、大于500μm
  • C 20~50μm、50~500μm、大于500μm
  • D 20~50μm、50~200μm、大于200μm
单选题 2/100
2.

以下属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内容的是()。

  • A 含水层的岩性
  • B 隔水层的岩性
  • C 地下水背景值
  • D 天然劣质水分布状况
单选题 3/100
3.

某地大气环境监测PM10的日平均浓度为0.45m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10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为0.15mg/m3,则超标倍数为()。

  • A 1倍
  • B 2倍
  • C 3倍
  • D 4倍
单选题 4/100
4.

啤酒厂废水处理工程不宜采用的处理工艺是()。

  • A 好氧生物处理
  • B 酸化水解,好氧生物处理
  • C 厌氧一好氧生物处理
  • D 混凝沉淀.过滤
单选题 5/100
5.

某高速公路原有长度80km,拟建设延长线,延长40km,延长线经过重要生态敏感区,其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 一级评价
  • B 二级评价
  • C 三级评价
  • D 生态影响分析
单选题 6/100
6.

污泥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为()。

  • A 脱水—调节—稳定—浓缩
  • B 浓缩—调节—稳定—脱水
  • C 脱水—稳定—调节—浓缩
  • D 浓缩—稳定—调节—脱水
单选题 7/100
7.

降雨产流过程中的地下水入渗方式()。

  • A 稳定渗流
  • B 非饱和渗流
  • C 淋溶
  • D 饱和渗流
单选题 8/100
8.

某铁路周围距铁路中心线500m处有居民楼,有一列600m火车通过时,测得距铁路中心线250m处的声压级为65dB,则该居民楼的声压级为()。

  • A 62d
  • B 63dB
  • C 60.5dB
  • D 76dB
单选题 9/100
9.

若某一网格点的N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环评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和S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环评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占标率相等,则()。

  • A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34/3881648_0_2.jpg' alt='环评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 title='环评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
  • B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34/3881648_0_3.jpg' alt='环评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 title='环评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
  • C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34/3881648_0_4.jpg' alt='环评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 title='环评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
  • D <img src='http://tp.mxqe.com/data/34/3881648_0_5.jpg' alt='环评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 title='环评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
单选题 10/100
10.

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物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其中粒径小于()的污染物亦可划为气态污染物。

  • A 10μm
  • B 5μm
  • C 20μm
  • D 15μm
单选题 11/100
11.

卫生填埋作业至终场标高或不再受纳停用封场,覆盖系统结构由垃圾堆体表面至顶表面的顺序是()。

  • A 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植被层
  • B 排水层—防渗层—排气层—植被层
  • C 植被层—排水层—防渗层—排气层
  • D 植被层—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
单选题 12/100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 B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5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 C 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
  • D 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单选题 13/100
13.

工业废水处理中,过滤、隔油方法属于()。

  • A 物理法
  • B 化学法
  • C 物理化学法
  • D 生物处理法
单选题 14/100
14.

距某一线声源,处的声级为52dB,2r处的声级为49dB,在r至2r距离范围内该线声源可视作()。

  • A 点声源
  • B 面声源
  • C 有线长线声源
  • D 无限长线声源
单选题 15/100
15.

对非稳定排放源采用加密监测方法,一般以每日开工时间或()小时为周期,采样和测试不少于()个周期,每个周期依据实际排放情况按每2~4h采样和测试一次。

  • A 8;3
  • B 12;2
  • C 24;3
  • D 48;2
单选题 16/100
16.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

  • A 一氧化碳和甲烷
  • B 硫化氢和一氧化碳
  • C 氨气和一氧化碳
  • D 二氧化碳和甲烷
单选题 17/100
17.

尾矿库坡度为13°,土壤层为35cm,应首先考虑复垦恢复为()。

  • A 农田
  • B 林地
  • C 建筑用地
  • D 草地
单选题 18/100
18.

生活垃圾填埋场周围应设置绿化隔离带,其宽度不小于()。

  • A 5m
  • B 15m
  • C 10m
  • D 20m
单选题 19/100
19.

下列关于水体富营养化危害及防治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A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是水体中有机物的增加
  • B 河流与浅层缓流的湖泊相比,更容易爆发水体富营养化
  • C 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水体中的氨氮可通过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去除
  • D 藻类大量繁殖不仅影响水生生态结构,对饮用水处理也有不利影响
单选题 20/100
20.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次。

  • A 2
  • B 3
  • C 4
  • D 5
单选题 21/100
21.

两个排气筒高度均为25m,距离为40m,则等效排气筒高度为()。

  • A 25m
  • B 40m
  • C 0m
  • D 50m
单选题 22/100
22.

二氧化硫的最大落地浓度值是日均值的2倍,则最大落地浓度是()。

  • A 0.15mg/m<sup>3</sup>
  • B 0.30mg/m<sup>3</sup>
  • C 0.25mg/m<sup>3</sup>
  • D 0.50mg/m<sup>3</sup>
单选题 23/100
23.

不同废物有不同的安全处置期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安全处置期和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安全处置期分别为()。

  • A 10~20年和50年以上
  • B 30~40年和100年以上
  • C 20~30年和50年以上
  • D 20~30年和100年以上
单选题 24/100
24.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以上。

  • A 96%
  • B 97%
  • C 98%
  • D 99%
单选题 25/100
25.

某大气环境监测点总监测数据50个,其中,超标数据有15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数据有8个,未检出点数的数据为5个,则超标率为()。

  • A 40.5%
  • B 35.7%
  • C 33.3%
  • D 30%
单选题 26/100
26.

生物处理适用于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废水,以下不属于生物膜法的是()。

  • A 生物接触氧化法
  • B 生物滤池法
  • C 曝气生物滤池法
  • D 氧化沟法
单选题 27/100
27.

废气检测对型号、功能相同的多个小型环境保护设施,可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检测,随机抽测设施比例不小于同样设施总数的()%。

  • A 10
  • B 20
  • C 30
  • D 50
单选题 28/100
28.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如果黏土土壤渗透系数为10-7~10-6cm/s,应采用人工防渗材料的渗透系数应为()。

  • A <10<sup>-7</sup>cm/s
  • B <10<sup>-10</sup>cm/s
  • C <10<sup>-11</sup>cm/s
  • D <10m<sup>-12</sup>cm/s
单选题 29/100
29.

某铜冶炼企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非正常工况应预测()。

  • A 年平均浓度
  • B 日平均浓度
  • C 小时平均浓度
  • D 以上全部
单选题 30/100
30.

以下不属于生态影响三级评价需要具备的基本图件的是()。

  • A 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
  • B 地表水系图
  • C 土地利用现状图
  • D 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单选题 31/100
31.

以下属于干法排烟脱硫技术的是()。

  • A 石灰-石膏法
  • B 回收硫铵法
  • C 碱式硫酸铝法
  • D 接触氧化法
单选题 32/100
32.

年最枯时段径流量设计频率一般多采用()。

  • A 大于50%
  • B 小于75%
  • C 50%和75%~95%
  • D 小于95%
单选题 33/100
33.

用边长50cm的带网铁铗采集某湖泊植物样品样方,样方中高等植物平均鲜重生物量100g(无滴水时的鲜重),则湖泊中高等植物群落平均鲜重生物量为()。

  • A 250g/m<sup>2</sup>
  • B 500g/m<sup>2</sup>
  • C 200g/m<sup>2</sup>
  • D 400g/m<sup>2</sup>
单选题 34/100
34.

验收监测时,大型火力发电厂排气出口颗粒物每点采样时间不少于()min。

  • A 1
  • B 2
  • C 3
  • D 4
单选题 35/100
35.

在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厂界噪声时,厂界噪声一般应连续监测()。

  • A 12h
  • B 24h
  • C 48h
  • D 8h
单选题 36/100
36.

填埋场渗滤液穿透衬层所需要的时间,一般要求应大于()年。

  • A 10
  • B 20
  • C 30
  • D 40
单选题 37/100
37.

下列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水力高程确定的原则中正确的是()。

  • A 保证处理后的出水全年能自流排入水体
  • B 应该按照最大日流量计算管渠的水头损失
  • C 有两座及以上的并联构筑物时,应考虑某—座故障时,其他构筑物能通过全部流量
  • D 各构筑物间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损失和构筑物本身的水头损失两部分
单选题 38/100
38.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m的浓度最高点。

  • A 2~30
  • B 2~50
  • C 2~80
  • D 2~100
单选题 39/100
39.

预测某发声源在15m处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为60dB,而该预测点的背景值为70dB,则该处的预测等效声级为()。

  • A 70.4d
  • B 72.4dB
  • C 75dB
  • D 76dB
单选题 40/100
40.

某声源的衰减符合点声源衰减规律,在距离其1m处的声压级为120dB(A),在距离10m处的声压级为()。

  • A 110dB(A)
  • B 105dB(A)
  • C 103dB(A)
  • D 100dB(A)
单选题 41/100
41.

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中吸收因子α取0.5的条件是()。环评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预测试卷2

  • A 声源或观察者高出地面3m
  • B 声源或观察者高度超过障碍物高度3m
  • C 地面是硬的
  • D 预测点视线被建筑物、灌木丛、散树林所挡,地面松软或有植被覆盖
单选题 42/100
42.

新建某建设项目位于声环境功能二类区,经预测项目建设后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量为2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则该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 一级
  • B 二级
  • C 三级
  • D 二级、三级均可
单选题 43/100
43.

分析污染型生产工艺过程中水污染物产生量时,应绘制物料平衡图、水平衡图以及()。

  • A 项目总平面图
  • B 生产工艺流程图
  • C 地理位置图
  • D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单选题 44/100
44.

生态评价指数法可用于()。

  • A 生态因子单因子质量评价
  • B 生态因子综合质量评价
  • C 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 D 以上全部
单选题 45/100
45.

植被样方调查中,表示植被中的重要值为()。

  • A 优势度+密度+频度
  • B 相对优势度+相对密度+相对频度
  • C 样地密度+样地优势度
  • D 优势度+相对密度
单选题 46/100
46.

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监测,若进行24h昼夜测量,其频次不少于()次。

  • A 5
  • B 6
  • C 8
  • D 10
单选题 47/100
47.

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核心是核定()。

  • A 源强
  • B 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
  • C 源强及污染物排放量
  • D 源强、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
单选题 48/100
48.

某工程项目取用新水量为4000m3/h,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2%,该工程项目重复利用水量为()。

  • A 46000m<sup>3</sup>/h
  • B 50000m<sup>3</sup>/h
  • C 42000m<sup>3</sup>/h
  • D 54000m<sup>3</sup>/h
单选题 49/100
49.

水文测量的测点一般应()水质调查的取样位置或断面。

  • A 小于
  • B 大于
  • C 等于或小于
  • D 大于或等于
单选题 50/100
50.

对于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应对所有预测因子进行计算,需要预测的计算点是()。

  • A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 B 网格点
  • C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 D 以上三项全是
单选题 51/100
51.

生态评价中,香农-威纳指数法用于()。

  • A 生物多样性评价
  • B 土壤侵蚀预测
  • C 系统分析
  • D 生态机理分析
多选题 52/100
52.

对于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保护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有()。

  • A 均衡开采
  • B 动态监控
  • C 源头控制
  • D 提出应对预案
多选题 53/100
53.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主要内容包括()。

  • A 地下水背景值
  • B 地下水监测井深度
  • C 包气带岩性
  • D 土壤和植被状况
多选题 54/100
54.

对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采取的场地污染防治对策是()。

  • A 均衡开采
  • B 源头控制
  • C 风险事故应急响应
  • D 分区防治
多选题 55/100
55.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时,下列污染物中,应在总排放口监测的有()。

  • A 总汞
  • B 六价铬
  • C 总铜
  • D 硫化物
多选题 56/100
56.

下列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

  • A 禽畜养殖废物
  • B 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
  • C 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
  • D 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
多选题 57/100
57.

垃圾填埋场场址评价是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的重点是()。

  • A 工程地质条件
  • B 水文地质条件
  • C 土壤吸附能力
  • D 土壤自净能力
多选题 58/100
58.

以下关于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监测布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 B 具体监测点位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
  • C 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 D 如需要进行2期监测,应与一级评价项目相同,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调整监测点位
多选题 59/100
59.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时间在5年以下)渗滤液的水质特点是()。

  • A pH较低
  • B 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
  • C BOD<sub>5</sub>/COD比值较低
  • D BOD<sub>5</sub>及COD浓度较高
多选题 60/100
60.

建设项目竣工通过环保验收需满足的条件是()。

  • A 防护工程本身符合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
  • B 环评及批复所提环保措施得到了落实
  • C 有关环保设施已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 D 目前还遗留个别重大环境问题,但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
多选题 61/100
61.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释放的气体有()。

  • A 一氧化碳
  • B 二氧化碳
  • C 氨气
  • D 甲烷
多选题 62/100
62.

在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工程分析时,工业取水量包括()。

  • A 工艺水取水量
  • B 生活取水量
  • C 间接冷却水取水量
  • D 锅炉取水量
多选题 63/100
63.

凡()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 A 生产
  • B 加工
  • C 运输
  • D 使用E:储存
多选题 64/100
64.

利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进行气体净化,下列方法中可以直接回收吸附质的是()。

  • A 升温再生
  • B 降压脱附
  • C 置换脱附
  • D 化学转化
多选题 65/100
65.

煤矿建设项目的特征水质参数有()。

  • A 硫化物
  • B 悬浮物
  • C B(a)P
  • D
多选题 66/100
66.

国内没有清洁生产标准的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可选有()。

  • A 国内外同类生产装置先进工艺技术指标
  • B 国内外同类生产装置先进能耗指标
  • C 国内外配套的污水处理设计能力
  • D 国内外配套的焚烧炉设计能力
多选题 67/100
67.

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一般来说,对于交通运输问题,应给予严重关注的是()。

  • A 土地资源占用
  • B 视觉景观重建
  • C 环境化学污染
  • D 水土流失危害
多选题 68/100
68.

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污染源一般有()。

  • A 渗滤液
  • B 释放气
  • C 恶臭
  • D 噪声E:生活垃圾
多选题 69/100
69.

环境敏感区包括的区域是()。

  • A 水源保护区
  • B 红树林
  • C 天然湿地
  • D 基本农田E:文教区
多选题 70/100
70.

影响地下水修复效率的污染物和含水介质的情况有()。

  • A 污染物与水的不混溶性
  • B 污染物扩散进入水流动性有限的微孔和区域
  • C 含水介质对污染物的吸附
  • D 含水介质均匀
多选题 71/100
7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sub>2</sub>转化可取半衰期为4h
  • B 在计算1h平均浓度时,应考虑SO<sub>2</sub>的转化
  • C 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小时或日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sub>2</sub>/NO<sub>x</sub>=0.9
  • D 在计算机动车排放NO<sub>2</sub>和NO<sub>x</sub>比例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实际情况而定
多选题 72/100
72.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是利用()除尘。

  • A 惯性
  • B 重力
  • C 离心力
  • D 扩散与筛分
多选题 73/100
73.

风玫瑰图能表示()。

  • A 主导风向
  • B 风速
  • C 静风频率
  • D 风向频率
多选题 74/100
74.

河流水质模型的选择必须考虑的主要技术问题是()。

  • A 水质模型的空间维数、时间尺度
  • B 污染负荷、源和汇
  • C 模拟预测的河段范围的确定
  • D 水质模型中的变量和动力学结构E:稀释和沉淀
多选题 75/100
75.

汞及其化合物废气处理可采用的方法有()。

  • A 吸收法
  • B 燃烧法
  • C 吸附法
  • D 过滤法
多选题 76/100
76.

下列有关污水处理中消毒剂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氯消毒是氯消毒法中的一种,二氧化氯既起氧化作用,又起氯化作用
  • B 氯价格便宜,消毒可靠又有成熟经验,是应用最广的消毒剂
  • C 控制消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消毒剂投加量和反应接触时间
  • D 消毒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
多选题 77/100
77.

食品工业建设项目的特征水质参数包括()。

  • A 挥发性酚
  • B 大肠杆菌数
  • C 悬浮物
  • D 有机磷
多选题 78/100
78.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

  • A 正常排放对地下水的影响
  • B 非正常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
  • C 正常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
  • D 非正常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
多选题 79/100
79.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应调查的污染源包括()。

  • A 该项目的所有污染源
  • B 评价范围内的在建项目
  • C 评价范围内的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
  • D 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E: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
多选题 80/100
80.

成果参照法是把()的实际评价结果作为参照对象,用于评价一个新的环境物品。

  • A 旅行费用法
  • B 人力资本法
  • C 隐含价格法
  • D 调查评价法
多选题 81/100
81.

在进行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其主要污染源是()。

  • A 生活垃圾
  • B 运输噪声
  • C 填埋场释放气体
  • D 渗滤液
多选题 82/100
82.

以下关于铅及其化合物废气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液吸收法适用于净化蓄电池生产中产生的含铅烟气
  • B 碱液吸收法适用于冶炼炉产生的含铅烟气
  • C 碱液吸收法适用于净化蓄电池生产中产生的含铅烟气
  • D 酸液吸收法适用于冶炼炉产生的含铅烟气
多选题 83/100
83.

下列关于污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深度处理要求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时,可选择电絮凝法
  • B 若深度处理要求去脱色时,可选择活性炭吸附法
  • C 若深度处理要求去除SS时,可选择膜处理法
  • D 若深度处理要求去除总磷时,可选择化学氧化法
多选题 84/100
84.

影响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时间确定的因素有()。

  • A 根据当地的水文资料确定丰、平、枯水期,同时确定三个时期的对应季节或月份
  • B 评价等级影响,三级评价一般可只在枯水期调查
  • C 当被调查的范围内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比枯水期严重时,一级评价的各类水域须调查丰水期,二级、三级如果时间允许可进行丰水期调查
  • D 冰封时间较长的水域,或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水的水域和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多选题 85/100
85.

建设项目的水生生态环境调查,一般应包括()。

  • A 水质
  • B 水温
  • C 水文
  • D 水生生物群落
多选题 86/100
86.

水土流失的侵蚀模数预测方法有()。

  • A 已有资料调查法
  • B 物理模型法
  • C 水文手册查算法
  • D 土壤侵蚀及产沙数学模型法
多选题 87/100
87.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时,下列污染物中,应在车间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监测的有()。

  • A 总银
  • B 总铜
  • C 总锌
  • D 总锰E:总镉
多选题 88/100
88.

下列工厂中存在恶臭问题的是()。

  • A 垃圾焚烧厂
  • B 污水处理厂
  • C 燃煤发电厂
  • D 皮革厂
多选题 89/100
89.

生态评价的类比分析法可用于()。

  • A 生态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 B 评价目标生态系统的质量
  • C 进行生态影响的定性分析与评价
  • D 预测生态问题的发生与趋势发展
多选题 90/100
90.

某化工厂的固体废物中,属于危险废物的是()。

  • A 废溶剂
  • B 生活垃圾
  • C 废包装桶
  • D 厂内化验室废液
多选题 91/100
91.

垃圾填埋场衬层系统会受到影响的因素是()。

  • A 地下水水位上涨
  • B 沉陷
  • C 断裂
  • D 地下水流向改变
多选题 92/100
92.

在噪声预测过程中,应选取与建设项目的声源具有相似的()的声源进行类比测量。

  • A 型号
  • B 工况
  • C 环境条件
  • D 测量时段
多选题 93/100
93.

下列适于用S-P模式进行水质预测的项目是()。

  • A 锌离子
  • B 溶解氧
  • C BO
  • D 悬浮物
多选题 94/100
94.

一般利用水质模型进行预测评价的污染物分为()。

  • A 持久性污染物
  • B 非持久性污染物
  • C 酸和碱
  • D 石油类污染物E:废热
多选题 95/100
95.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有()。

  • A TSP
  • B NO<sub>x</sub>
  • C SO<sub>2</sub>
  • D CO
多选题 96/100
96.

废水处理方法中属于物理方法的是()。

  • A 隔油
  • B 过滤
  • C 浮选
  • D 吸附E:沉淀
多选题 97/100
97.

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有()。

  • A 堆肥
  • B 安全填埋
  • C 焚烧
  • D 卫生填埋
多选题 98/100
98.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三级评价附表应包括()。

  • A 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 B 污染源调查清单
  • C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分析结果
  • D 常规气象资料分析表E: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达标分析表
多选题 99/100
99.

工业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需要提交的图件有()。

  • A 环境质量监测图
  • B 工艺流程图
  • C 物料平衡图
  • D 总平面布置图
多选题 100/100
100.

下列选项中,属于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需要输入参数的是()。

  • A 污染物排放速率
  • B 小时评价标准
  • C 近5年所在地的平均风速
  • D 面源有效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