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技术方法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

单选题 1/100
1.

某列车长度为600m,列车在直线段运行时距轨道中心线10m处测得的最大A声级为82dB(A)。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按线声源简化公式计算,距轨道中心线100m处的最大A声级为(  )。

  • A 72dB(A)
  • B 67dB(A)
  • C 64dB(A)
  • D 62dB(A)
单选题 2/100
2.

某公路扩建工程,现状公路和周围敏感目标如下图所示。则噪声现状监测点布设合理的是(  )。

环评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

  • A ①、③
  • B ①、②
  • C
  • D
单选题 3/100
3.

某高层住宅楼地下一层安装供热水泵后,楼上多层居民室内噪声超标。宜采取的降噪措施是(  )。

  • A 对水泵进行隔声
  • B 为居民安装隔声窗
  • C 在居民室内安装吸声材料
  • D 对水泵和供热装置进行隔振
单选题 4/100
4.

某室内声源围护结构处1000Hz的声压级为90dB,窗户的隔声量TL=30dB(1000Hz)。窗户面积为2m2,则等效室外声源的声功率级(1000Hz)是(  )。

  • A 54d
  • B 57dB
  • C 60dB
  • D 63dB
单选题 5/100
5.

采用萃取工艺生产植物油的过程中,能减少有机溶剂排放的豆粕干燥工艺是(  )。

  • A 自然通风干燥
  • B 通风加热干燥
  • C 循环气回收干燥
  • D 带式通风干燥
单选题 6/100
6.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用于计算烟气出口速度的烟气量为(  )。

  • A 标态烟气量
  • B 干烟气量
  • C 湿烟气量
  • D 工况烟气量
单选题 7/100
7.

工业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质量的评价量是(  )。

  • A 声压级
  • B 声功率级
  • C A声级
  • D 等效连续A声级
单选题 8/100
8.

环评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

  • A SO2、NO2最大地面浓度相等
  • B SO2最大地面浓度是NO2的0.9倍
  • C SO2、NO2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相等
  • D SO2、NO2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相等
单选题 9/100
9.

某机场有两条跑道,因飞行量增加需扩大飞机场的停机坪,飞机噪声现状监测布点数量至少应为(  )。

  • A 3个
  • B 9个
  • C 14个
  • D 18个
单选题 10/100
10.

污水处理场(站)未封闭的油水重力分离设施释放异味物质主要源于(  )。

  • A 质量蒸发
  • B 空气吹脱
  • C 蒸汽吹脱
  • D 热量蒸发
单选题 11/100
11.

为防某山谷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对下游1.5km处村庄水井的污染,可以采用的地下水污染水力控制措施是(  )。

  • A 加强填埋场滤液导排、收集和处理
  • B 填埋场坝下进行垂向防渗帷幕
  • C 填埋场下游增设污染监控井
  • D 停止使用该填埋场
单选题 12/100
12.

某油品专用汽车储罐,容积100m3,用底部装车方式向该罐装入相对密度0.75的油品60t,假设罐内气体非甲烷总烃浓度9g/m3不变,则本次装车非甲烷总烃排出量为(  )。

  • A 900g
  • B 720g
  • C 675g
  • D 540g
单选题 13/100
13.

测得某站点共有甲、乙、丙、丁四种浮游生物,个体数量分别为4、16、8、12,则物种丁的优势度是(  )。

  • A 40%
  • B 30%
  • C 20%
  • D 10%
单选题 14/100
1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下列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至少应进行为期2年的连续观测
  • B 至少应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
  • C 至少应进行为期6个月的连续观测
  • D 至少应进行不利季节3个月的连续观测
单选题 15/100
15.

某河渠长1000m,两侧与浅层地下水联系密切且补给地下水,已知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100m/d,地下水力坡度0.5%,水力坡度取值段含水层平均厚度4m,则该河渠对地下水渗漏补给量是(  )。

  • A 1000m3/d
  • B 2000m3/d
  • C 3000m3/d
  • D 4000m3/d
单选题 16/100
16.

某污水池发生渗漏,其地下水下游480m处有潜水含水层取水井,其含水层渗透系数120m/d,有效孔隙度40%,水力坡度0.5%,污水渗漏入含水层后,水平运移到取水井的时间是(  )。

  • A 4d
  • B 192d
  • C 320d
  • D 600d
单选题 17/100
17.

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室内污泥堆肥场,其对外环境的主要环境影响来源于(  )。

  • A 污泥发酵恶臭气体排放
  • B 堆肥产生的废水排放
  • C 堆肥产生的热量散发
  • D 污水处理产生的恶臭气体
单选题 18/100
18.

海边码头油轮装卸作业柴油泄漏入海环境风险事故分析中,油膜影响程度范围内可采用的分析模型是(  )。

  • A 完全混合模式
  • B Streeter-Phelps(S-P)模式
  • C P.CBlokker公式
  • D O′connor河口模式
单选题 19/100
19.

经调查,某水体有10个物种,每个物种个体数均为5,则该水体生物多样性状态是(  )。

  • A 物种种类丰富,个体分布均匀
  • B 物种种类丰富度较低,个体分布比较均匀
  • C 物种种类丰富度较高,个体分布比较均匀
  • D 物种单一,多样性基本丧失
单选题 20/100
20.

制定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调查方案时,应作为调查对象的是(  )。

  • A 建设项目筹建人员
  • B 可能受影响的公众
  • C 建设项目施工单位
  • D 关心项目建设的国外机构
单选题 21/100
21.

某柴油罐发生爆炸事故,假定油品瞬时进入水力梯度0.1%的含水层,引起地下水污染。下列关于含水层污染羽演化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污染羽范围扩展,浓度场中心向下游迁移
  • B 污染羽范围扩展,浓度场中心位置不变
  • C 污染羽范围不变,浓度场中心位置不变
  • D 污染羽范围不变,浓度场中心浓度变小
单选题 22/100
22.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以除磷为主要目标时,应选用的污泥负荷和充水比是(  )。

  • A 高污泥负荷、低充水比
  • B 低污泥负荷、低充水比
  • C 高污泥负荷、高充水比
  • D 低污泥负荷、高充水比
单选题 23/100
23.

某项目进行植物样方调查时,设置2个10m2样方,共调查到4个物种。物种W在两个样方内的数量分别为4株、6株,其他物种只出现在一个样方内,根据测得数据,可计算物种W的(  )。

  • A 重要值
  • B 相对频度
  • C 相对密度
  • D 相对优势度
单选题 24/100
24.

某地下水水流数值模拟区以导水性强的断层为边界,模拟区边界内含水层导水性较强,边界外含水层导水性较弱。关于该断层边界条件概化,正确的是(  )。

  • A 定水头边界
  • B 隔水边界
  • C 流量边界
  • D 断层边界
单选题 25/100
25.

当污水池底部渗漏,包气带中垂向水力坡度等于1时,下列关于包气带中污水垂向渗透速度V在数值上与垂向渗透系数K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V=1/K
  • B V=2K
  • C V=K
  • D V=0.5K
单选题 26/100
26.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中,当测点处水深12m时,水的理化性质调查采样点应至少设置在(  )。

  • A 表层,中层和底层
  • B 表层和底层
  • C 表层,5m,12m深处
  • D 表层,5m,10m
单选题 27/100
27.

下列关于含水层给水度μ和介质粒径d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d越小,μ越大
  • B d越大,μ越大
  • C μ与d无关,与液体黏滞性有关
  • D μ与d相关,与液体黏滞性无关
单选题 28/100
28.

下列参数中,属于ADMS-EIA模式预测必须输入的参数是(  )。

  • A 地面补充观测气象数据
  • B 高空气象数据
  • C 地表反照率
  • D 地表粗糙度
单选题 29/100
29.

房间内的吸声措施主要用于降低(  )。

  • A 室内墙面反射的混响声
  • B 声源辐射的直达声
  • C 振动引起的结构噪声
  • D 消声器的再生噪声
单选题 30/100
30.

下列关于景观敏感度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景观表面相对于观景者的视线坡度达30%~45%为中等敏感
  • B 景观表面相对于观景者的视线坡度大于视角45%为很敏感
  • C 景观与观景者之间的距离小于400m为极敏感
  • D 景观与观景者之间的距离介于600~800m为中等敏感
单选题 31/100
31.

某粉料装车安装收集处理系统,收集单元对废气的收集效率为90.0%,处理单元对颗粒物的处理效率为99.0%,则该收集处理系统的颗粒物去除效率为(  )。

  • A 99.0%
  • B 94.5%
  • C 90.0%
  • D 89.1%
单选题 32/100
32.

某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共测得NO2小时平均浓度56个,其中无效数据6个,未检出数据3个,超标数据8个,则NO2小时平均浓度的超标率为(  )。

  • A 11%
  • B 12%
  • C 14.3%
  • D 16%
单选题 33/100
33.

下列关于海陆风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中午贴地层吹海风,高层风向相反
  • B 中午贴地层、高层都吹海风
  • C 夜间贴地层、高层都吹陆风
  • D 夜间贴地层吹海风,高层风向相反
单选题 34/100
34.

下列污染物中,暂未列入国家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是(  )。

  • A SO2
  • B NOx
  • C 烟尘、粉尘
  • D CO
单选题 35/100
35.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向公众公开全本报告书的时间是(  )。

  • A 征求公众意见前
  • B 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审前
  • C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受理后
  • D 环境管理部门批复后
单选题 36/100
36.

某水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污染源监测期间,核查人员在中控室记录了生产装置的小时原料进料量和尾气排气量数据,依据上述记录可分析出(  )。

  • A 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
  • B 生产装置的自控水平
  • C 尾气排放达标情况
  • D 日常环境监测计划的执行情况
单选题 37/100
37.

水库蓄水导致区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是(  )。

  • A 地表植被被破坏
  • B 水土流失
  • C 水体富营养化
  • D 地下水位抬升
单选题 38/100
38.

下列关于达西定律适用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达西定律适用于紊流
  • B 达西定律适用于雷诺数小于10的层流
  • C 达西定律适用于雷诺数小于100的层流
  • D 达西定律适用于雷诺数小于1000的层流
单选题 39/100
39.

符合GB 18599—2001标准要求的Ⅱ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底部第一岩(土)层应是(  )。

  • A 包气带岩(土)层
  • B 饱水带岩(土)层
  • C 承压含水层
  • D 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
单选题 40/100
40.

在同一地点,分别利用双环法试坑渗水实验(a)、直接试坑渗水实验(b)测定包气带土层垂向渗透系数。下列渗透流速V与时间t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

环评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单选题 41/100
41.

在潜水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范围内,关于潜水变幅带的给水度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地下水位埋深愈浅,给水度愈小
  • B 地下水位埋深愈深,给水度愈小
  • C 地下水位埋深愈浅,给水度愈大
  • D 给水度与地下水位埋深无关
单选题 42/100
42.

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岩溶塌陷的是(  )。

  • A 塌洞回填
  • B 控制地下水开采
  • C 河道引流,避开塌陷区
  • D 建立地面塌陷监控网
单选题 43/100
43.

对南方某具有年调节性能的高坝水电站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识别时,下列环境影响中影响最小的是(  )。

  • A 下泄水量变化对下游用水设施的影响
  • B 下泄水温变化对下游农灌作物的影响
  • C 河道减水对陆生生态影响
  • D 河道减水对水生生态影响
单选题 44/100
44.

某油品配送库扩建汽油罐区,工程分析应统计的无组织排放污染物是(  )。

  • A SO2
  • B H2S
  • C VOCs
  • D NH3
单选题 45/100
45.

某电厂粉煤灰堆场可视为面源,下列参数中,属于该灰场污染源调查参数的是(  )。

  • A 初始横向扩散参数
  • B 初始纵向扩散参数
  • C 面源初始排放高度
  • D 废气排放速度
单选题 46/100
46.

某河流断面锌、总磷、氨氮的标准指数分别为0.7、0.8、0.9,DO的标准指数为1.2,应优先削减的因子是(  )。

  • A
  • B 氨氮
  • C 总磷
  • D DO
单选题 47/100
47.

进行水环境现状调查时,河流流量为15m3/s,氨氮浓度0.8mg/L,河道功能区标准浓度为1.0mg/L,河流设计枯水流量10m3/s下氨氮的占标率为(  )。

  • A 56%
  • B 80%
  • C 100%
  • D 120%
单选题 48/100
48.

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某河段控制断面A上游2个可控点源排放氨氮,在断面A的浓度贡献不得超过0.5mg/L。已知甲、乙两厂单位负荷(1kg/d)下在断面A的氨氮浓度增量分别为0.03mg/L,0.01mg/L。甲厂已核定的氨氮排放量为10kg/d,则乙厂可核定的最大氨氮允许排放量为(  )。

  • A 10kg/d
  • B 13.3kg/d
  • C 15kg/d
  • D 20kg/d
单选题 49/100
49.

某拟建项目,排放5种污染物进入河道,各污染物设计水文条件的背景浓度占标率及项目排污负荷占标率见下表。按ISE进行筛选水环境影响预测因子,排序正确的是(  )。

环评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

  • A L1、L2、L3、L4、L5
  • B L5、L4、L3、L2、L1
  • C L1、L5、L4、L3、L2
  • D L1、L5、L2、L3、L4
单选题 50/100
50.

湖泊水质模型解析如下:

环评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

该模型是(  )。

  • A 零维稳态模型
  • B 一维稳态模型
  • C 零维动态模型
  • D 一维动态模型
单选题 51/100
51.

顺直均匀河道,断面水质浓度变化符合指数衰减规律C=C0exp(-kx/u),已知区间无污染源汇入且流量稳定条件下,COD断面平均浓度每4km下降6%,原始断面COD浓度为10mg/L,下游16km处COD浓度约为(  )mg/L。

  • A 8.8
  • B 8.3
  • C 7.8
  • D 7.6
单选题 52/100
52.

回收含碳五以上单一组分的高浓度有机尾气,合适的工艺有(  )。

  • A 生物过滤
  • B 催化氧化
  • C 活性炭吸附
  • D 溶剂吸收
单选题 53/100
53.

在同一水力梯度下,下列关于潜水含水层防污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含水层埋深越大,防污性能越弱
  • B 含水层渗透系数越大,防污性能越弱
  • C 含水层厚度越大,防污性能越弱
  • D 含水层介质颗粒越细,防污性能越弱
单选题 54/100
54.

恒压反应釜中甲乙两种挥发性有机物混合液为理想溶液,其摩尔比为1:1,釜底加热时,从安全泄放口排出气体中两种有机物的浓度关系为(  )。

  • A 与反应釜内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相同
  • B 与反应釜内甲乙两种物质的摩尔比相同
  • C 蒸汽压大的物质摩尔浓度大于蒸汽压小的物质摩尔浓度
  • D 蒸汽压大的物质摩尔浓度小于蒸汽压小的物质摩尔浓度
多选题 55/100
55.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应考虑的因素有(  )。

  • A 固定声源情况
  • B 流动声源情况
  • C 地表植被
  • D 敏感点情况
多选题 56/100
56.

下列湖泊中,富营养化状态评价不宜采用营养状况指数法(TSI)的有(  )。

  • A 色度比较高的湖泊
  • B 含沙量较高的湖泊
  • C 氮磷比较大的湖泊
  • D 水草繁茂的湖泊
多选题 57/100
57.

下列参数中,属于大气污染源点源调查的参数有(  )。

  • A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x、y、z)
  • B 排气筒出口外径
  • C 烟气出口速度
  • D 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
多选题 58/100
58.

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说法,正确的是(  )。

  • A 需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近三年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资料
  • B 对技改项目,需监测有厂界监控浓度限值的污染物
  • C 如需进行两期监测,两期监测可选择在一年内任意两季
  • D 使用历史监测资料时,应注意近年来区域污染源的变化情况
多选题 59/100
59.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收集的高空常规气象资料有(  )。

  • A 探空数据层数
  • B 每层的高度,气温
  • C 探测时间
  • D 日照时数
多选题 60/100
60.

拟建高速公路长125km,进行环境影响识别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 A 环境敏感目标
  • B 项目环保投资规模
  • C 沿线生态环境特征
  • D 沿线区域的环境保护要求
多选题 61/100
61.

某油气田开发项目位于西北干旱荒漠区,占地面积400km2,1km外有以保护鸟类为主的国家重要湿地保护区,下列方法中,可用于评价该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现状的有(  )。

  • A 图形叠置法
  • B 列表清单法
  • C 单因子指数法
  • D 景观生态学法
多选题 62/100
62.

采用样方调查收割法测定草地生物量,下列关于生物量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测定的样方面积不小于100m2
  • B 测定时要去除老叶、老茎、老根
  • C 测定可在草最大生长量时期取样干燥后称重
  • D 测定包括地上部分茎、叶果和根系
多选题 63/100
63.

用于判定风力侵蚀强度的因子有(  )。

  • A 侵蚀模数
  • B 年主导风向
  • C 植被覆盖度
  • D 年风蚀厚度
多选题 64/100
64.

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中,影响土壤可蚀因子K的主要因素有(  )。

  • A 土壤机械组成
  • B 土壤渗透系数
  • C 农业耕作措施
  • D 耕作期
多选题 65/100
65.

下列废水处理方法中,属于利用密度差异去除污染物的有(  )。

  • A 板框过滤
  • B 溶气气浮
  • C 重力沉淀
  • D 离心分离
多选题 66/100
66.

下列污染物中,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需要控制的大气污染物有(  )。

  • A 硫化氢
  • B 氯化氢
  • C 氨气
  • D 氮氧化物
多选题 67/100
67.

湖库富营养化的敏感性一般与湖库滞留时间,平均水深,水温等有关。对上述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A 滞留时间越长,越易形成富营养化
  • B 平均水深越深,越易富营养化
  • C 气候变暖利于湖库的富营养化
  • D 透明度越高,富营养化越严重
多选题 68/100
68.

采用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和叶绿素a计算海水营养指数时,下列条件可以判定海水富营养化的有(  )。

  • A 营养指数<1
  • B 1<营养指数<4
  • C 4<营养指数<8
  • D 营养指数>8
多选题 69/100
69.

假设枯水期事故排放导致苯胺瞬时泄漏进入河流,若河流径流量为常数,采用一维动态水质解析模式进行下游敏感断面苯胺浓度预测,需要的基本参数有(  )。

  • A 横向混合系数
  • B 纵向离散系数
  • C 河道过水断面积
  • D 苯胺的一级降解系数
多选题 70/100
70.

湖库水平衡计算中的出水量包括(  )。

  • A 地表径流量
  • B 城市生活取水量
  • C 农业取水量
  • D 湖库水面蒸发量
多选题 71/100
71.

下列方法中,可以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有(  )。

  • A 公众参与法
  • B A-P值法
  • C 矩阵识别法
  • D 线性优化法
多选题 72/100
72.

声传播过程中,影响地面效应衰减的主要因素有(  )。

  • A 地面类型
  • B 声源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
  • C 接收点、声源距地面的高度
  • D 空气的湿度、温度
多选题 73/100
73.

消声器设计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

  • A 消声量
  • B 压力损失
  • C 再生噪音
  • D 排气方式
多选题 74/100
74.

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时,应包括的内容有(  )。

  • A 设置应急计划区
  • B 制定应急环境监测方案
  • C 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 D 及时发布有关信息
多选题 75/100
75.

分析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应考虑的因素有(  )。

  • A 常年主导风向
  • B 企业发展规划
  • C 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 D 受纳水体水质
多选题 76/100
76.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中,需图示说明的内容有(  )。

  • A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位置
  • B 噪声源源强
  • C 建筑物高度
  • D 地形高差
多选题 77/100
77.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与不同时段内的飞行架次数有关,下列时段划分正确的有(  )。

  • A 7~19时
  • B 7~22时
  • C 19~22时
  • D 22~7时
多选题 78/100
78.

石化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源有(  )。

  • A 反应釜搅拌轴密封点
  • B 有机固体物料仓库
  • C 废水生物处理池
  • D 含油废水储罐
多选题 79/100
79.

下列噪声等声级线图绘制要求中,正确的有(  )。

  • A 等声级线的间隔应不大于3d
  • B 等声级线的间隔应不大于5dB
  • C 等声级线的最低值与相应功能区夜间标准值一致
  • D 等声级线的最低值与相应功能区昼间标准值一致
多选题 80/100
80.

对于一个整体的长方形面声源(b>a),其中心轴线上的几何发散衰减Adiv可依据预测点距面声源中心的距离进行计算,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A r<a/π,Adiv≈0
  • B a/π<r<b/π,Adiv≈10lg(r/ro)
  • C r>b/π,Adiv≈20lg(r/r0)
  • D a/π<r<b/π,Adiv≈15lg(r/r0)
多选题 81/100
81.

在热电厂厂址确定后,可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有(  )。

  • A 合理调整总图布置
  • B 在声源传播途径上设置声屏障
  • C 对敏感建筑进行防护
  • D 夜间停止运行
多选题 82/100
82.

工程分析中应给出环境影响预测的污染源参数有(  )。

  • A 产污节点图
  • B 污染源坐标和源强
  • C 污染物年排放时间
  • D 污染物年排放总量
多选题 83/100
83.

下列情景中,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的有(  )。

  • A 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日均浓度
  • B 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小时浓度
  • C 削减污染源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小时浓度
  • D 被替代源主要预测因子在环境保护目标的日均浓度
多选题 84/100
84.

计算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需要收集的资料有(  )。

  • A 项目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的速率
  • B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 C 项目无组织排放源达标排放情况
  • D 项目周边居民分布
多选题 85/100
85.

对于火电厂扩建工程,应列入环保投资内容的有(  )。

  • A 环境监测仪器费用
  • B 职工住宅建设
  • C 电厂的自用电成本
  • D 烟气除尘系统
多选题 86/100
86.

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可采用的公众参与方式有(  )。

  • A 入户走访调查
  • B 组织召开座谈会
  • C 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
  • D 接听公众来电
多选题 87/100
87.

某制糖项目废水总排放口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应开展的核查工作有(  )。

  • A 验收期间生产负荷
  • B 在线监测仪器安装使用情况
  • C 单位产品废水回用率
  • D 废水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
多选题 88/100
88.

某水质指标检测浓度大于和小于水质标准各一次,其单项标准指数均大于1,则可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水质指标有(  )。

  • A COD
  • B DO
  • C pH
  • D 总磷
多选题 89/100
89.

下列水生生态调查对象中,属于底栖动物的有(  )。

  • A 藻类
  • B 螺类
  • C 蚌类
  • D 底层鱼类
多选题 90/100
90.

可用于减缓区域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措施有(  )。

  • A 地面防渗
  • B 调整开采布局
  • C 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
  • D 建设地下水库
多选题 91/100
91.

对于煤制烯烃项目的甲醇罐区,工程设计上应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减缓措施有(  )。

  • A 设置紧急切断与停车系统
  • B 拱顶罐改为浮顶罐
  • C 设置储罐液位报警系统
  • D 建立应急物资储存仓库
多选题 92/100
92.

影响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大小的因素有(  )。

  • A 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
  • B 地表植被覆盖程度
  • C 含水层的厚度
  • D 降水量大小和降水形式
多选题 93/100
93.

对已建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其工作内容有(  )。

  • A 了解固体废物的理化性质与堆存时间、堆存量
  • B 了解场地底部包气带渗透性能及防渗措施
  • C 确定受影响的含水层并绘制场地附近地下水流场
  • D 识别污染物可能的运移途径
多选题 94/100
94.

某项目总排水量大于新鲜水用量,增加的水量可能来源于(  )。

  • A 物料带入水量
  • B 重复用水量
  • C 循环用水量
  • D 反应生成水量
多选题 95/100
95.

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治理中,常见的化学方法有(  )。

  • A 掩蔽法
  • B 燃烧法
  • C 氧化法
  • D 碱吸收法
多选题 96/100
96.

某创新科研成果进行产业转化,拟建一条生产线,可采用的工程分析方法有(  )。

  • A 现场实测法
  • B 物料衡算法
  • C 实验法
  • D 同行专家咨询法
多选题 97/100
97.

下列关于河口混合类型与纵向离散系数DL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河口垂向盐度梯度越大,DL越小
  • B 河口垂向盐度梯度很小时,称为充分混合河口,DL很大
  • C 河口垂向盐度梯度较大时,称为部分混合河口,DL较大
  • D 河口垂向盐度梯度很大时,称为盐水楔河口,DL较小
多选题 98/100
98.

地下水环境监测点布设应遵循的原则有(  )。

  • A 以项目场地区为重点,兼顾外围
  • B 以污染源下游监测为重点,兼顾上游和侧面
  • C 以污染源上游监测为重点,兼顾下游和侧面
  • D 以潜水和饮用水源含水层为重点,兼顾其他含水层
多选题 99/100
99.

储存含油污水的浮顶储罐异味物质主要排放方式有(  )。

  • A 大呼吸
  • B 小呼吸
  • C 连续排放
  • D 空气吹脱
多选题 100/100
100.

下列关于矿山排土场植被恢复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干旱风沙区排土场不具备植被恢复条件的,应采用砂石等材料覆盖
  • B 排土场恢复为耕地,覆土厚度不低于30cm
  • C 恢复后的植被覆盖率不应低于当地同类土地植被覆盖率
  • D 植被恢复可选取各种植物进行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