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的是( )。
管理人员基本薪酬和固定资产折旧费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职工培训费和研究开发支出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企业可以将某些资产作为质押品向商业银行申请质押贷款。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质押品的是( )。
作为贷款担保的质押品,可以是汇票、支票、债券、存款单、提单等信用凭证,可以是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等有价证券,也可以是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
下列作业中使所有产品(或服务)都受益的作业是( )。
设施级作业,是指为提供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基本能力而实施的作业。该类作业是开展业务的基本条件,其使所有产品(或服务)都受益,但与产量或销量无关。
某企业以长期融资方式满足非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的需要,短期融资仅满足剩余的波动性流动资产的需要,该企业所采用的流动资产融资策略是( )。
在保守融资策略中,长期融资支持非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的需要,短期融资仅满足剩余的波动性流动资产的需要。
相对于发行债券和利用银行借款购买设备而言,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设备的主要缺点是( )。
相对于发行债券和银行借款,融资租赁限制条件较少,选项A不是答案;融资租赁无须大量资金就能迅速获得资产,因而筹资速度较快,选项B不是答案;融资租赁财务风险小,财务优势明显,选项D不是答案;融资租赁资本成本负担较高。
企业的下列财务活动中,不符合债权人目标的是( )。
选项 A、 B、 D均可以提高权益资本的比重,使债务资本的偿还更有保障,符合债权人的目标。选项 C会增加债务资本的比重,降低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不符合债权人的目标。
主要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管理人最不赞成的公司股利政策是( )。
主要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管理人都希望公司能多派发股利。剩余股利政策是公司在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额,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这意味着就算公司有盈利,公司也不一定会分配股利。而其他几种股利政策,在盈利的情况下,股东一般都能获得股利收入。因此,剩余股利政策是依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和养老基金管理人最不赞成的股利分配政策。
某公司的税后净营业利润为200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40000万元,负债总额为50000万元,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假设没有需要调整的项目,则该公司的经济增加值为( )万元。
经济增加值=20000-(140000+50000)×10%=100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采用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将导致的结果是( )。
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下,企业通常会维持高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也就是说,企业将保持高水平的现金和有价证券、高水平的应收账款(通常给予客户宽松的付款条件)和高水平的存货。
下列可转换债券条款中,有利于保护债券投资人利益的是( )。
选项A、C有利于保护发行者利益。选项D没有保护作用。
某企业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为1500万元,营业成本为1000万元,年初应收账款为20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为300万元,假设一年按360天计算,则该企业上一年度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天。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1500/[(200+300)/2]=6(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6=60(天)。
某企业根据现金持有量随机模型进行现金管理,已知现金最低持有量为300万元,现金余额回归线为1600万元,如果公司现有现金4000万元,此时应当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金额是( )万元。
H=3R-2L=3×1600-2×300=4200(万元),由于现金持有量未达到上限4200万元,因此不应投资。
某公司利息保障倍数为3,且该公司未发行优先股,债务利息全部为费用化利息,则其财务杠杆系数为( )。
利息保障倍数=EBIT/I=3,则财务杠杆系数=EBIT/(EBIT-I)=3I/(3I-I)=1.5。
某企业2019年资产平均占用额为6750万元,经分析,其中不合理部分250万元,预计2020年度销售增长10%,资金周转加速4%。根据因素分析法预测2020年资金需要量为( )万元。
2020年资金需要量=(6750-250)×(1+10%)×(1-4%)=6864(万元)。
ABC公司正在考虑在年末卖掉现有的一台闲置设备,该设备8年前以40000元购入,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残值率为10%,已提折旧28800元;目前可以按10000元价格卖出,假设所得税税率为25%,卖出现有设备对本期现金流量的影响是( )。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现金流量的计算。依据题意,该设备的原值是40000元,现已提折旧28800元,则账面价值为11200元(40000-28800),而目前该设备的变现价格为10000元,即如果变现的话,将获得10000元的现金流入,同时,将会产生变现损失1200元(11200-10000),由于变现的损失计入资产处置损益,这将会使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从而少纳税300元(1200×25%),这相当于使企业获得300元的现金流入。因此,卖出现有设备时,对本期现金流量的影响为增加10300元(10000+300)。
甲公司上年净利润为25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0万股,优先股为50万股,优先股股息为每股1元。如果上年年末普通股的每股市价为30元,甲公司的市盈率为( )倍。
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50-50×1)/100=2(元),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30/2=15(倍)。
甲公司2019年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8000万股,优先股500万股;2019年6月30日增发普通股4000万股。2019年年末股东权益合计35000万元,优先股每股股东权益10元,无拖欠的累积优先股股息。2019年年末甲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12元,市净率是( )倍。
期末普通股净资产=期末股东权益-期末优先股股东权益=35000-500×10=30000(万元),每股净资产=期末普通股净资产/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30000/(8000+4000)=2.5(元),市净率=12/2.5=4.8(倍)。选项B正确。
联信公司2019年经过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为840万元,平均资本占用为6600万元,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则该公司2019年的经济增加值为( )万元。
经济增加值=840-6600×10%=180(万元)。
固定制造费用的产量差异是( )。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属于能量差异;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未达到预算产量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属于产量差异;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脱离实际产量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属于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属于耗费差异。
某企业编制“直接材料预算”,预计第四季度期初存量400千克,预计生产需用量2000千克,预计期末存量350千克,材料单价为10元,若材料采购货款有80%在本季度内付清,另外20%在下季度付清,则该企业预计资产负债表年末“应付账款”项目为( )元。
预计材料采购量=生产需要量+预计期末存量-预计期初存量=2000+350-400=1950(千克)。
第四季度预计采购金额=1950×10=19500(元)。
年末应付账款项目金额=第四季度预计采购金额×20%=19500×20%=3900(元)。
关于总杠杆系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之间的比率是财务杠杆系数,而不是总杠杆系数,总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收益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下列有关周转期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期,所以选项B正确。
采用ABC控制系统对存货进行控制时,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的是( )。
本题考核的是存货ABC控制系统。ABC控制系统中,A类存货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是控制的重点,应分品种重点管理。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企业划分类别进行一般控制。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企业按总额灵活掌握就可以。
下列属于构成比率的指标是( )。
本题考查的是比率分析法的分类。选项A属于构成比率;选项B、C属于相关比率;选项D属于效率比率。
已知甲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5%,乙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2%,两个方案都存在投资风险,比较甲、乙两方案风险大小应采用的指标是( )。
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应采用标准差率衡量风险。
下列不属于编制预计利润表依据的是( )。?
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是各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资金预算。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务分析中因素分析法特征的是( )。
采用因素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下列各项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
本题考点是酌量性固定成本的含义。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广告费、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职工培训费等都属于这类成本。
预算最主要的特征是( )。
预算作为一种数量化的详细计划,它是对未来活动的细致、周密安排,是未来经营活动的依据,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预算最主要的特征。
若销售利润率为30%,变动成本率为40%,则保本作业率应为( )。
因为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而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故安全边际率=销售利润率÷边际贡献率=30%/(1-40%)=50%,
保本作业率=1-安全边际率=50%。
企业向购买方提供的信用期限为20天,但是由于最近市场上竞争加剧,因此企业不得不将信用期限改为30天,从而需要筹集足够10天的运转资金来维持企业的运转,这表明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是( )。
企业持有现金的交易性需求是企业为了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商业活动所需持有的现金额,因为信用条件的变化而需要持有的现金量属于企业为维持正常运转的目的,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作为利润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部门经理边际贡献”的计算公式是( )。
可控边际贡献也称部门经理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根据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承担最大风险并可能获得最大报酬的是( )。
应商
在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观点中,股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在企业中拥有最高的权力,并承担着最大的义务和风险,相应也享有最大的报酬。因此,选项A正确。
甲公司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第四季度销售额为420万元、560万元、504万元,甲公司每季度销售收入中当季度收回60%,剩余40%下季度才能收回,则甲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预计现金收入为( )万元。
第三季度预计现金收入=第二季度销售额×40%+第三季度销售额×60%=420×40%+560×60%=504(万元)。
电信运营商推出“手机20元保号,可免费接听电话和接收短信,主叫国内通话每分钟0.18元”的套餐业务,选用该套餐的消费者每月手机费属于( )。
半变动成本是指在初始成本的基础上随业务量正比例增长的成本。
下列各项中,对现金周转期理解正确的是( )。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下列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风险因素,选项A错误;各种财务管理目标都以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为基础,选项C错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容易量化,选项D错误。
某企业想要扩大经营规模,但是资金不足,需要向外界筹集资金,这种筹资的动机是( )。
扩张性筹资动机,是指企业因扩大经营规模或对外投资需要而产生的筹资动机。选项B正确。
某公司资产总额为8000万元,其中永久性流动资产为1800万元,波动性流动资产为2200万元,该公司长期资金来源金额为6000万元,不考虑其他情形,可以判断该公司的融资策略属于( )。
永久性流动资产为1800万元,波动性流动资产为2200万元,所以非流动资产=8000-1800-2200=4000(万元),非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4000+1800=5800(万元)小于长期资金来源6000万元。在保守融资策略中,长期资金来源大于非流动资产与永久性流动资产之和。因此选项B正确。
下列有关周转期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期,所以选项B正确。
若销售利润率为30%,变动成本率为40%,则盈亏平衡作业率应为( )。
因为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而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故安全边际率=销售利润率/边际贡献率=30%/(1-40%)=50%,盈亏平衡作业率=1-安全边际率=50%。
下列各项因素会导致经营杠杆效应变大的是( )。
固定成本比重越高、单位变动成本水平越高、产品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水平越低,经营杠杆效应越大。因此,应选择选项A。
某生产车间是一个成本中心。为了对该车间进行业绩评价,需要计算的责任成本范围是( )。
成本中心当期发生的所有可控成本之和就是其责任成本,选项D正确。
下列各项中属于减少风险措施的是( )。
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属于接受风险的对策。业务外包属于转移风险的对策。在开发新产品前,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属于减少风险的对策。新产品在试制阶段发现诸多问题而果断放弃属于规避风险的对策。
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下列计算利润的公式中,正确的是( )。
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因此选项A正确。
按照期限不同,可以将金融市场分为( )。
选项A是按所交易金融工具的属性对金融市场进行的分类;选项B是按融资对象对金融市场进行的分类;选项C是按功能对金融市场进行的分类;选项D是按期限对金融市场进行的分类。
下列不属于预计利润表编制依据的是( )。
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是各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资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是编制全面预算的终点。
甲公司有一台设备,预计该设备报废的残值为4500元,税法规定的残值是5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此设备报废引起的现金净流量是( )元。
此设备报废引起的现金净流量=4500+(5000-4500)×25%=4625(元)。
下列有关应收账款证券化筹资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应收账款证券化筹资的特点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甲公司2019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0000万元,当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52万元。则该公司2019年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金额为( )万元。
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实际发生额的60%在所得税前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5‰。业务招待费所得税税前扣除上限=10000×5‰=50(万元),当年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额的60%=52×60%=31.2(万元),因此,选项C正确。
下列股权激励模式中,适合初始资本投入较少、资本增值较快、处于成长初期或扩张期的企业的是( )。
股票期权模式比较适合那些初始资本投入较少、资本增值较快、处于成长初期或扩张期的企业,如网络、高科技等风险较高的企业等。
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短期借款的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的是( )。
收款法是在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方法。银行向企业贷款一般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收取利息。采用收款法时,短期借款的实际利率就是名义利率。选项A正确。
某企业生产乙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为20000件,应负担的固定成本总额为46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240元,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根据上述资料,运用保本点定价法测算的单位乙产品的价格应为( )元。
某公司从本年度起每年末存入银行一笔固定金额的款项,若按复利计息,用最简便算法计算第n年末可以从银行取出的本利和,则应选用的货币时间价值系数是( )。
本题中每年末存入银行一笔固定金额的款项,该款项属于普通年金的形式,计算第n年末可以从银行取出的本利和,实际上就是计算普通年金的终值,则应选用的货币时间价值系数是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反映目前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的现时资本成本最适宜采用的价值权数是( )。
账面价值权数不能反映目前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的现时机会成本,不适合评价现时的资本结构;市场价值权数能够反映现时的资本成本水平,有利于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目标价值权数能体现期望的资本结构,据此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更适用于企业筹措新资金。
相对于发行债券和利用银行借款购买设备而言,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设备的主要缺点是( )。
融资租赁的筹资特点:(1)无须大量资金就能迅速获得资产;(2)财务风险小,财务优势明显(此处指分期支付租金);(3)筹资的限制条件较少;(4)租赁能延长资金融通的期限;(5)资本成本负担较高。
甲公司2019年实现税后净利润1000万元,2019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400万元,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预计2020年需要新增资金800万元,目标资本结构(债务/权益)为3/7。公司执行剩余股利分配政策,2019年可分配现金股利( )万元。
2019年利润留存=800×7/(3+7)=560(万元),可分配现金股利=1000-560=440(万元)。
某公司预计计划年度期初应付账款余额为200万元,1~3月份采购金额分别为500万元、600万元和800万元,每月的采购款当月支付70%,次月支付30%。则预计第一季度现金支出额是( )万元。
预计第一季度现金支出额=200+500+600+800×70%=1860(万元)。
实施股票分割和发放股票股利产生的效果相似,它们都会( )。
股票分割会降低股票每股面值,而股票股利不会改变股票每股面值,选项A错误;股票分割和股票股利都不会改变股东权益总额,但是股票股利会改变股东权益结构,股票分割不会改变股东权益结构,选项B、D错误;股票分割和股票股利都会导致股数增加,且股东权益总额均不变,因此都会降低股票每股价值,进而降低股票每股价格,选项C正确。
下列各项中,不会稀释公司每股收益的是( )。
会稀释公司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金融市场以融资对象为标准可分为( )。
金融市场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期限为标准,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功能为标准,金融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以融资对象为标准,金融市场可分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按所交易金融工具的属性,金融市场可分为基础性金融市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地理范围为标准,金融市场可分为地方性金融市场、全国性金融市场和国际性金融市场。所以选项B正确。
应用“5C”系统评估顾客信用标准时,客户“能力”是指( )。
应用“5C”系统评估顾客信用标准时,客户“能力”是指顾客的偿债能力。选项A正确。
下列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经营成本构成中固定性经营成本(用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占的比重大,经营杠杆系数高,经营风险大,因此,应保持较小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企业筹资主要依靠权益资本;变动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杠杆系数低,经营风险小,因此应保持较大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企业筹资主要依靠债务资金。一般来说,在企业初创阶段,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产销业务量小,经营风险大,经营杠杆系数高,因此,应保持较小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企业筹资主要依靠权益资本;在企业扩张成熟期,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产销业务量大,经营风险小,经营杠杆系数低,因此,应保持较大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企业筹资主要依靠债务资本。
乙公司决定开拓产品市场,投产并销售新产品B,该产品预计销量9000件,单价300元,单位变动成本150元,固定成本600000元,新产品B会对原有产品A的销售带来影响,使A产品利润减少100000元,则投产B产品会为乙公司增加的息税前利润是( )元。
投产B产品会为乙公司增加的息税前利润=(300-150)×9000-600000-100000=650000(元)。
某企业发生一项甲作业,判断其是否为增值作业的依据不包括( )。
所谓增值作业,就是那些顾客认为可以增加其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有用性,有必要保留在企业中的作业。一项作业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才可断定为增值作业:①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②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③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已知市场上年实际利率为3%,通货膨胀率为1%,现将100元存入银行,一年后可以获得的本利和是( )元。
年名义利率=(1+3%)×(1+1%)-1=4.03%,则一年后本利和=100×(1+4.03%)=104.03(元)。
电信运营商推出“手机39元不限流量,可免费通话800分钟,超出部分主叫国内通话每分钟0.08元”套餐业务,选用该套餐的消费者每月手机费属于( )。
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超过特定业务量则开始随业务量同比例增长的成本。
甲公司根据现金持有量随机模型进行现金管理,已知现金回归线为90万元,最低控制线为20万元,则下列现金余额中,企业需要进行现金与有价证券转换的是( )。
H=3R-2L=3×90-2×20=230(万元),当企业现金余额达到上限230万元或者下限20万元的时候,需要进行调整,所以当现金余额为250万元时企业需要购买有价证券,选项A正确。
海华上市公司2019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50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4500万股。2019年7月1日,该公司对外发行1500万份认股权证,该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6.2元,行权日为2020年7月1日,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行权日以5元的价格认购本公司1股新增发的普通股。那么,海华上市公司2019年度稀释每股收益为( )元。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500-1500×5/6.2=290.32(万股),稀释每股收益=3500/(4500+290.32×6/12)=0.75(元)。
A商品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假设甲增值税纳税人2020年5月购进A商品不含税价格为15600元,当月实现的不含税销售额为208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3%/13%=23.08%。甲公司经销A商品的增值率=(20800-15600)/20800=25%,高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则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甲公司适宜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
某公司目前的普通股股价为25元/股,筹资费率为6%,刚刚支付的每股股利为2元,股利固定增长率2%,则该企业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为( )。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2×(1+2%)/25]+2%=10.16%。
企业增加流动资产,一般会( )。
一般来说,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强,收益性越差。增加流动资产,会使企业增加机会成本(占用资金丧失的其他投资收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不足之处是( )。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主要缺点有: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
当企业的管理层(包括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高且企业自身拥有良好的传递信息的网络系统时,其更适合采用( )财务管理体制。
当企业包括财务管理人员在内的管理层,具备高素质的能力且企业拥有一个良好高效的信息传递网络系统时,企业更适合采用集权型的财务管理体制。
已知某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为18%,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为14%,无风险收益率为4%,则该组合的β系数为( )。
由于: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即:18%=4%+β×(14%-4%),则该组合的β系数=(18%-4%)/(14%-4%)=1.4。
某企业2020年1月份的含税销售收入为500万元,2月份的含税销售收入为650万元,预计3月份的含税销售收入为900万元,每月含税销售收入中的60%于当月收现,40%于下月收现。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则3月末预计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3月末“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900×40%=360(万元)
甲公司正在编制下一年度的生产预算,期末产成品存货按照下季度销售量的10%安排。预计下一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销售量分别为150件和200件,则下一年第一季度的预计生产量是( )件。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150+200×10%-150×10%=155(件)。下年第一季度的期初产成品存货就是本年第四季度的期末产成品存货,本年第四季度期末的产成品存货为下年第一季度销售量的10%,即150×10%。
相对于发行债券和利用银行借款购买设备而言,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设备的主要缺点( )。
融资租赁的筹资特点:(1)无须大量资金就能迅速获得资产;(2)财务风险小,财务优势明显;(3)筹资的限制条件较少;(4)能延长资金融通的期限;(5)资本成本负担较高。
在设备更换不改变生产能力且新、旧设备未来使用年限不同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应选择的方法是( )。
对于使用年限不同的设备替换重置决策,在不改变企业的生产能力时,决策标准应当选用年金成本法,即选择年金成本最低的方案。所以选项C正确。
某企业按年利率4.5%向银行借款2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10%的补偿性余额,则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为( )。
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4.5%/(1-10%)=5%。
已知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为2,为了确保下年度企业经营不亏损,单价下降的最大幅度为( )。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敏感系数的应用。为了确保下年度企业经营不亏损,即意味着利润的变动率为-100%[(0-EBIT)/EBIT=-100%];又知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为2,所以,单价的变动率为:-100%/2=-50%。
销售利润率等于( )。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和边际贡献率的关系。根据保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和安全边际率的含义与计算公式,就很容易求得正确答案。推导过程如下: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正常销售收入-固定成本(1)
因为,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所以,固定成本=保本点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2)
将(2)代入(1)得: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率×正常销售收入-保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率×(正常销售收入-保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额(3)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正常销售收入,得:销售利润率=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
下列属于强度动因的是( )。
选项A、D属于交易动因;选项B属于持续时间动因;选项C属于强度动因。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是企业规划与控制的重要手段。下列各项有关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结果反馈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对于反复发生的大额差异,企业应进行重点分析与处理。企业可将生成的成本差异信息汇总,定期形成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报告,并针对性地提供成本改进措施。为保证标准成本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标准成本进行修订与改进。一般情况下,标准成本的修订工作由标准成本的制定机构负责。企业应至少每年对标准成本进行一次定期测试,通过编制成本差异分析报表,确认是否存在因标准成本不准确而形成的成本差异。当该类差异较大时,企业应按照标准成本的制定程序,对标准成本进行修订。除定期测试外,当组织机构、外部市场、产品品种、生产工艺等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企业也应该及时对标准成本进行修订与补充。
已知ABC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20%,其下设的甲投资中心平均经营资产为200万元,剩余收益为20万元,则该中心的投资报酬率为( )。
由于剩余收益=平均经营资产×(投资报酬率-最低投资报酬率),所以,投资报酬率=最低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平均经营资产=20%+20/200=30%。
下列不属于企业纳税筹划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
企业纳税筹划必须遵循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4)先行性原则。
下列关于股利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当公司盈余较少或投资需用较多资金时,可维持较低但正常的股利,股东不会有股利跌落感;而当盈余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则可适度增发股利,把经济繁荣的部分利益分配给股东,使他们增强对公司的信心,这有利于稳定股票的价格。所以,选项D错误。
下列股权激励模式中,适合初始资本投入较少,资本增值较快,处于成长初期或扩张期的企业的股权激励模式是( )。
股票期权模式比较适合那些初始资本投入较少,资本增值较快,处于成长初期或扩张期的企业,如网络、高科技等风险较高的企业等。
甲公司2019年年初未分配利润-80万元,2019年实现净利润1140万元。公司计划2020年追加投资需要资金1500万元,目标资本结构(债务:权益)为4:6。
法律规定,公司须按净利润10%提取公积金。
若该公司采取剩余股利政策,应发放现金股利()万元。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在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额,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来分配,即净利润首先满足公司的权益资金需求,如果还有剩余,就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则不派发股利。
利润留存=1500×6/10=900(万元),
应发放现金股利=1140-900=240(万元)。
注意:弥补亏损和提取盈余公积金的利润已包含在测算的目标资本结构所需留存收益里面,因此不需要单独去考虑弥补亏损和提取盈余公积金。
( )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决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在通货膨胀初期,下列举措不可行的是( )。
在通货膨胀初期,货币面临着贬值的风险,这时企业进行投资可以避免风险,实现资本保值,所以选项A正确;
取得长期负债,保持资本成本的稳定,所以选项B正确;
与客户应签订长期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所以选项C不正确:
与客户签订短期销售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所以选项D正确。
与发行公司债券相比,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是( )。
吸收直接投资的筹资优点有:(1)能够尽快形成生产能力;(2)容易进行信息沟通。选项 D 正确。
已知(F/A,10%,9)=13.579,(F/A,10%,10)=15.937,(F/A,10%,11)=18.531。则10年,10%的预付年金终值系数为()。
预付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相比期数加1,系数减1,所以10年,10%的预付年金终值系数=18.531-1=17.531。
5C信用系统中,资金越雄厚越说明企业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抗风险能力的是( )。
在5C信用评价系统中,资本是指如果申请人当期的现金流不足以还债,申请人在短期和长期内可以使用的财务资源,反映对于负债的保障程度。
企业资本雄厚,说明企业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抗风险能力。
某企业的营业净利率为20%,总资产周转率为0.5,资产负债率为50%,则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 )。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1/(1-50%)=2,净资产收益率=20%×0.5×2=20%。
下列关于混合成本性态分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数,当业务量增长超出了这个范围,与业务量的增长成正比例变动,所以,选项B错误。
下列影响资本成本的因素中,会对无风险收益率产生影响的是( )。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环境状况,表现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预期的通货膨胀等方面;
无风险收益率也称无风险利率,它是指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它的大小由纯粹利率(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补贴两部分组成。
总体经济环境通过影响通货膨胀进而影响无风险收益率。
亏损弥补的纳税筹划,最重要的是( )。
亏损弥补的纳税筹划,最重要的就是正确把握亏损弥补期限。
甲公司从租赁公司租入一套设备,价值100万元,租期5年,租赁期满预计残值5万元,归租赁公司所有,租赁的折现率为10%,租金在每年年初支付,则每期租金为( )万元。其中(P/F,10%,5)=0.6209,(P/A,10%,4)=3.1699。
每期租金=[100-5×(P/F,10%,5)]/[(P/A,10%,4)+1]=23.24(万元)。
下列属于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特点的是()。
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的特点:①企业维持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②可以节约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但与此同时可能伴随着更高风险。
热处理的电炉设备,每班需要预热,其预热成本(初始量)属固定成本性质,但预热后进行热处理的耗电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但二者不成正比例,而成非线性关系,并且成本上升越来越慢,这是( )。
曲线成本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递增曲线成本,如累进计件工资、违约金等,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逐步增加,并且增加幅度是递增的。
二是递减曲线成本,如有价格折扣或优惠条件下的水、电消费成本、“费用封顶”的通信服务费等,用量越大则总成本越高,但增长越来越慢,变化率是递减的。
本题题干中说的是“成本上升越来越慢”,所以是递减曲线成本。
下列关于稀释每股收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分子的调整项目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等的税后影响额。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
某商业企业经销商品的不含税销售额为1000元,若不含税购进额为800元,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时,从减少税负角度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若为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1000-800)×16%=32(元),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1000×3%=30(元)。因此选项A正确。
下列不能用来衡量风险的指标是( )。
衡量风险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和标准差率等。收益率的期望值不能用来衡量风险。
下列关于流动资产融资策略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在匹配融资策略中,非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长期来源,波动性流动资产=短期来源,选项A的表述不正确;
相对于长期来源而言,短期来源的风险更大,保守型融资策略为降低风险,会减少短期来源比重,但由于增长长期来源比重,导致资金成本较高,因而风险和收益在三种策略中最低,选项B的表述正确;
在激进型融资策略中,短期来源大于波动性流动资产,而不是全部流动资产,选项C的表述错误;
长期来源指的是自发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资本,短期来源主要指的是临时性流动负债,选项D的表述错误。
某公司上年度资金平均占用额为4000万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是100万元,预计本年度销售额增长率为-3%,资金周转速度提高1%,则预测年度资金需要量为()万元。
预测年度资金需要量=(4000-100)×(1-3%)×(1-1%)=3745.17(万元)
某公司2019年1月1日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投资期3年,营业期8年,建成后每年现金净流量均为500万元。该生产线从投资建设开始的营业期现金净流量的年金形式是( )。
递延年金是指从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才发生的年金,该题目符合递延年金的性质。
下列股利理论中,支持高股利分配率政策的是( )。
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由于普遍存在的税率以及纳税时间的差异,资本利得收益比股利收益更有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公司应当采用低股利政策,选项A不是正确答案;
股利无关论认为公司市场价值的高低,是由公司所选择的投资决策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所决定的,而与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无关。选项B不是正确答案;
“手中鸟”理论认为当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时,公司的股票价格会随之上升,公司价值将得到提高,选项C是正确答案;
代理理论认为理想的股利政策应当使代理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之和最小,选项D不是正确答案。
以协商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该协商价格的上限通常是( )。
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场价格,下限则是单位变动成本。
下列关于影响资本成本因素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如果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持续居高不下,投资者投资的风险大,预期收益率高,筹资的资本成本就高,所以选项A正确;
如果资本市场缺乏效率,证券市场流动性低,投资者投资风险大,要求的预期收益率高,那么通过资本市场融通的资本,其资本成本水平就比较高,相反,则资本成本就越低,所以选项B错误;
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共同构成企业总体风险,如果企业经营风险高,财务风险大,则企业总体风险水平高,投资者要求的预期收益率高,企业筹资的资本成本相应就大,所以选项C正确;
资本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企业一次性需要筹集的资金规模大、占用资金时限长,资本成本就高,选项D正确。
有一种资本结构理论认为,有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价值加上税赋节约现值,再减去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这种理论是( )。
权衡理论认为,有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价值加上税赋节约现值,再减去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
甲公司2018年的营业净利率比2017年下降6%,总资产周转率提高8%,假定其他条件与2017年相同,那么甲公司2018年的权益净利率比2017年提高( )。
设2017年营业净利率为a,则2018年营业净利率为a×(1-6%),2017年总资产周转率为b,则2018年总资产周转率为b×(1+8%),2017年权益乘数=2018年权益乘数=c,则2017年权益净利率=abc,2018年权益净利率=(1+8%)×(1-6%)abc=1.0152abc,所以2018年权益净利率比2017年提高=(1.0152abc-abc)/abc=1.52%。
下列关于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认股权证自发行结束至少已满6个月起方可行权。
下列关于期货市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期货市场主要包括商品期货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
商品期货是期货交易的起源种类,选项B错误。
国际商品期货交易的品种包括传统的农产品期货和经济作物、畜产品、有色金属、贵金属和能源等大宗初级产品。
金融期货主要包括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和股票期货。
期货市场具有规避风险、发现价格、风险投资的功能。
甲公司机床维修费为半变动成本,机床运行200小时的维修费为650元,运行300小时的维修费为950元,机床运行时间为240小时,维修费为( )元。
半变动成本的计算公式为y=a+bx,则有650=a+b×200,950=a+b×300,联立方程解之得:a=50(元),b=3(元/小时),则运行240小时的维修费=50+3×240=770(元)。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不正确。
M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边际贡献率分别为45%和20%,全年的固定成本总额为4500万元。M公司希望每年的销售额达到15000万元时可以实现盈亏平衡.则甲产品的销售比重应达到( )。
综合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总额/综合盈亏平衡销售额=4500/15000=30%。设甲产品的销售比重为W,则:45%×W+20%×(1-W)=30%,解得:W=40%。
甲公司2019年每股收益1元,2020年经营杠杆系数为1.25、财务杠杆系数为1,2。假设公司不进行股票分割,如果2020年每股收益想达到1.6元,根据杠杆效应,其营业收入应比2019年增加( )。
总杠杆系数=1.25×1.2=1.5=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量业务量(营业收入)变动率;
每股收益变动率=(1.6-1)/1=60%;
营业收入变动率=60%/1.5=40%。
王女士年初花100元购买一只股票,年末以115元的价格售出,则王女士购买该股票的资产回报率是( )。
资产回报率=(115-100)/100×100%=15%
下列不属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是( )。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所有者或股东权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包括对员工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社会公益的责任、对环境和资源的责任。
某企业非流动资产为1500万元,永久性流动资产为400万元,波动性流动资产为500万元。已知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股东权益资本可提供的资金为1800万元,则该企业采取的是( )。
营运资金融资策略包括期限匹配、激进和保守融资策略三种。在激进融资策略下,临时性负债大于波动性流动资产,它不仅解决全部波动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还要解决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本题临时性负债=(1500+400+500)-1800=600(万元),大于波动性流动资产500万元,所以该企业采取的是激进融资策略。
下列属于专门决策预算的是( )。
直接材料预算和直接人工预算属于业务预算;资金预算属于财务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属于专门决策预算。
下列属于半固定成本的是( )。
A属于半变动成本;B属于半固定成本;C属于延期变动成本;D属于曲线变动成本。
甲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A产品,年固定成本为600000元,变动成本率为60%,企业正常开工的销售收入为7500000元,则盈亏平衡作业率为( )。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600000/(1-60%)=1500000(元),盈亏平衡作业率=1500000/7500000×100%=20%。
下列作业动因中属于用执行频率或次数计量的成本动因是( )。
交易动因,是指用执行频率或次数计量的成本动因,选项A正确;持续时间动因,是指用执行时间计量的成本动因,选项B错误;强度动因,是指不易按照频率、次数或执行时间进行分配而需要直接衡量每次执行所需资源的成本动因,选项C错误。选项D不属于作业动因。
A公司刚刚宣布每股即将发放股利8元,该公司股票预计股利年增长率为6%,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为17.8%,则在股权登记日,该股票的价值为( )元。
股权登记日可以获得即将发放的股利,因此该股票的价值=8+8×(1+6%)/(17.8%-6%)=79.86(元)。
某企业生产销售C产品,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销售单价分别为50元、55元和57元;销售数量分别为210万件、190万件和196万件。
若企业在第四季度预计完成200万件产品的销售任务,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预测的产品单价为( )元。
E1=[(190-210)/210]/[(55-50)/50]=-0.95,
E2=[(196-190)/190]/[(57-55)/55]=0.87,
E=(E1+E2)/2=(-0.95+0.87)/2=-0.04,
P=57×(196/200)(1/0.04)=34.40(元)。
根据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的实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根据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的实践,应集中:制度制定权,筹资、融资权,投资权,用资、担保权,固定资产购置权,财务机构设置权,收益分配权;应分散:经营自主权,人员管理权,业务定价权,费用开支审批权。选项A、B、D的说法均正确,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故选项C为本题的正确答案。
M公司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准备上市,预计上市后股本2亿元,股份总数为2亿股,M公司目前准备上市,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M公司公开发行的股份必须达到( )万股。
我国《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①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②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③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④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所以,M公司公开发行的股份必须达到2亿股×25%=0.5亿股=5000万股。
某企业拟按15%的必要收益率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所计算的净现值指标为100万元,资金时间价值为8%。假定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纯粹利率(资金的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即15%=8%+风险收益率,
风险收益率=7%
某投资项目只有第一年年初产生现金净流出,随后各年均产生现金净流入,且其动态回收期短于项目寿命期,则该投资项目的净现值( )。
动态回收期是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等于原始投资额现值时所经历的时间,
本题中动态回收期短于项目的寿命期,所以项目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大于项目原始投资额现值,
净现值=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0。
在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因素的情况下,当流动比率小于1时,赊购原材料若干,将会( )。
流动比率小于1,即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在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因素的情况下,赊购原材料将会导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等额增加。流动资产的增加幅度大于流动负债的增加幅度(因为流动资产的基数小),使流动比率提高,但不改变营运资金。
某公司全年需用X材料18000件,计划开工360天。该材料订货日至到货日的时间为5天,保险储备量为100件。该材料的再订货点是( )件。
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量+保险储备=日平均需求量×平均交货期+保险储备=18000/360×5+100=350(件)。因此,选项D正确。
下列关于市场利率对债券价值敏感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长期债券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会大于短期债券,在市场利率较低时,长期债券的价值远高于短期债券,在市场利率较高时,长期债券的价值远低于短期债券;
市场利率高于票面利率时,其他条件相同的长期债券的价值低于短期债券价值;
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其他条件相同的长期债券的价值高于短期债券价值;
市场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债券价值的下降,市场利率高于票面利率时,债券的价值会低于票面价值。
不管实际业务量多少,不必经过计算即可找到与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的弹性预算编制方法是()。
弹性预算编制的方法主要有公式法和列表法,其中列表法不管实际业务量多少,不必经过计算即可找到与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
投资管理原则的可行性分析原则包括环境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财务可行性等。其中,( )是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可行性分析原则包括环境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财务可行性等。其中,财务可行性分析是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产品组合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中,( )需要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
分算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进行本量利分析的方法。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明确的是( )。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明确企业各财务层级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
为克服传统的固定预算法的缺点,人们设计了一种考虑了预算期可能的不同业务量水平,更贴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的预算方法,即( )。
与按特定业务量水平编制的固定预算法相比,弹性预算法的主要优点是考虑了预算期可能的不同业务量水平,更贴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
下列财务管理目标中,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能够体现合作共赢价值理念的是( )。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优点:①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②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③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④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在激进融资策略中,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在激进融资策略中,自发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资本之和小于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者之和,临时性流动负债融资大于波动性流动资产。
甲公司因扩大经营规模需要筹集长期资本,有发行长期债券、发行优先股、发行普通股三种筹资方式可供选择。经过测算,发行长期债券与发行普通股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为120万元,发行优先股与发行普通股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为180万元。如果采用每股收益分析法进行筹资方式决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发行长期债券、发行优先股和发行普通股三种筹资方式存在两个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即发行长期债券与发行普通股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和发行优先股与发行普通股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发行长期债券与发行优先股不存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原因是发行长期债券的每股收益直线与发行优先股的每股收益直线是平行的,发行长期债券的每股收益永远大于发行优先股的每股收益,因此,在决策时只需要考虑发行长期债券与发行普通股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120万元,当预期追加筹资后的息税前利润大于120万元时,甲公司应当选择发行长期债券;当预期追加筹资后的息税前利润小于120万元时,甲公司应当选择发行普通股。
根据修正的MM理论,下列各项中会影响企业价值的是( )。
根据修正的MM理论,有负债企业价值=无负债企业价值+赋税节约的价值。所以选项A正确。
边际资本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权数为( )。
边际资本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其权数为目标价值权数。
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一条新生产线,投资总额为60万元,预计新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为公司新增税后经营利润4万元,生产线的年折旧额为6万元,则该投资的静态回收期为( )年。
静态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该投资每年的现金净流量=4+6=10(万元),原始投资额为60万元,静态回收期=60/10=6(年)。所以,选项B正确。
某企业拥有流动资产150万元,其中永久性流动资产50万元,长期融资290万元,短期融资85万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波动性流动资产=150-50=100(万元),大于短期融资85万元,说明该企业采取的是保守融资策略,在保守融资策略中,长期融资支持非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该种融资策略具有较高的融资成本和较低的收益。
企业采用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时,流动资产的( )。
宽松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需要较多的流动资产投资,其持有成本(主要是机会成本)较高、短缺成本较低。
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甲公司生产产品所需某种原料的需求量不稳定,为保障产品生产的原料供应,需要设置保险储备,确定合理保险储备量的判断依据是( )。
研究保险储备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使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最小。所以,选项A正确。
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是( )。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属于能量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未达到预算产量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属于产量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脱离实际产量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属于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属于耗费差异。
印刷厂的工序是先裁边、再封皮、装订、检验,那么属于非增值作业的是( )。
非增值作业,是指即便消除也不会影响产品对顾客服务的潜能,不必要的或可消除的作业,如果一项作业不能同时满足增值作业的三个条件,就可断定其为非增值作业。例如检验作业,只能说明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而不能改变其形态,不符合增值作业的第一个条件。
A商品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假设甲增值税纳税人2020年4月购进A商品不含税价格为10000元,当月实现的不含税销售额为135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3%/13%=23.08%。甲公司经销A商品的增值率=(13500-10000)/13500=25.93%,高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则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甲公司适宜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
实施股票分割与发放股票股利产生的效果相似,它们都会( )。
股票分割与发放股票股利的共同之处在于:股东权益总额不变,同时降低股票每股价格。实施股票分割会降低每股面值,但不改变股东权益内部结构;发放股票股利不改变每股面值,但会改变股东权益内部结构。
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形下,如果企业处在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期,为了扩大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对存货计价时应选择( )。
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形下,如果企业处在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期,则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以减少当期销售成本,扩大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为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股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企业采取低股利政策的事项有( )。
本题考查利润分配制约因素。由于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在金融市场利率走势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完全可以采取高股利政策,而通过债务筹集成本更低的资金,从而降低平均资本成本,所以,选项B不正确。
下列关于协商型内部转移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价格型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由成本和毛利构成的内部转移价格,一般适用于内部利润中心。选项 A错误。成本型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以标准成本等相对稳定的成本数据为基础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一般适用于内部成本中心。选项 B错误。协商型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供求双方为使双方利益相对均衡,通过协商机制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主要适用于分权程度较高的企业。协商价格的取值范围通常较宽,一般不高于市场价,不低于变动成本。选项 C、 D正确。
下列各项中,属于风险矩阵特点的有( )。
风险矩阵的主要优点:为企业确定各项风险重要性等级提供了可视化的工具。风险矩阵的主要缺点:一是需要对风险重要性等级标准、风险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等做出主观判断,可能影响使用的准确性;二是应用风险矩阵所确定的风险重要性等级是通过相互比较确定的,因而无法将列示的个别风险重要性等级通过数学运算得到总体风险的重要性等级。
企业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包括( )。
企业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中,属于盈利能力基本评价指标的有( )。
产品成本预算,是( )的汇总。
下列关于非平价发行的债券价值的敏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债券期限越短,债券票面利率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小,选项A正确;对于非平价发行的债券,随着债券期限延长,债券的价值会越偏离债券的面值,选项B正确;长期债券对市场利率(贴现率)的敏感性会大于短期债券,选项C正确;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价值对市场利率的变化较为敏感,市场利率稍有变动,债券价值就会发生剧烈的波动;市场利率超过票面利率后,债券价值对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减弱,市场利率的提高,不会使债券价值过分地降低,选项D正确。
下列属于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选择的因素有( )。
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选择的主要因素有:(1)企业生命周期;(2)企业战略;(3)企业所处市场环境;(4)企业规模;(5)企业管理层素质;(6)信息网络系统。所以,选项A、B、D正确。
公司股票上市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
公司股票上市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上市成本较高,手续复杂严格;公司将负担较高的信息披露成本;信息公开的要求可能会暴露公司商业机密;股价有时会歪曲公司的实际情况,影响公司声誉;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下列各项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 )。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具体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保险费、房屋租金、固定的设备折旧、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如研发活动中支出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总结中国企业的实践,下列属于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核心内容的有( )。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总部应做到制度统一、资金集中、信息集成和人员委派。具体应集中制度制定权,筹资、融资权,投资权,用资、担保权,固定资产购置权,财务机构设置权,收益分配权;分散经营自主权,人员管理权,业务定价权,费用开支审批权。
下列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有( )。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选项C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无风险收益率等于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通货膨胀补偿率之和;必要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收益率之和,计算公式如下: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资金的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与固定预算法相比,下列各项中属于弹性预算法特点的有( )。
与固定预算法相比,弹性预算法的主要优点是考虑了预算期可能的不同业务量水平,更贴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弹性预算法的缺点:(1)预算编制工作量大;(2)市场及其变动趋势预测的准确性、预算项目与业务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判断水平等会对弹性预算的合理性造成较大影响。所以,选项A、C、D正确。
与公开间接发行股票相比,下列关于非公开直接发行股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非公开直接发行股票,是指股份公司只向少数特定的对象直接发行股票,不需经中介机构承销。这种发行方式弹性较大,发行成本低,但是发行范围小,股票变现性差。选项A、B、C正确,选项D错误。
下列有关应收账款证券化筹资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某公司经营杠杆系数为1.4,财务杠杆系数为2.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甲公司采用随机模型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回归线水平为7000元,最低控制线为2000元,公司财务人员的下列作法中,正确的有( )。
H=3R-2L,所以H=3×7000-2×2000=17000(元),当现金余额为5000元和12000元时,均介于最高控制线17000元和最低控制线2000元之间,不必采取任何措施。当现金余额为1000元时,低于最低控制线2000元,存在现金短缺,需要转让6000元的有价证券,使得现金存量达到回归线7000元的水平;当现金余额为18000元时,高于最高控制线17000元,存在现金多余,需要购买11000元的有价证券,使得现金存量达到回归线7000元的水平。所以选项A、D正确,选项B、C错误。
甲部门是一个成本中心,下列成本差异中,属于甲部门责任的有( )。
工资标准调整造成的工资率差异,通常应由劳动人事部门承担责任,所以选项C不选择。有的多用料并非生产部门的责任,如购入材料质量低劣导致工人多用工时造成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应由材料采购部门承担责任,所以,选项D不选择。
下列各项中属于接受风险的对策的有( )。
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均属于接受风险的对策。向专业性保险公司投保属于转移风险的对策。新产品在试制阶段发现诸多问题而果断停止试制属于规避风险的对策。
对于预算执行单位提出的预算调整事项,企业进行决策时,一般应当遵循的要求有( )。
对于预算执行单位提出的预算调整事项,企业进行决策时,一般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1)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
(2)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
(3)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有一笔存款业务,1—3年每年年末存款100元,若存款年利率为10%,一年复利两次,则下面关于该系列存款在第3年年末的本利和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有( )。
该系列存款在第3年年末的本利和的计算属于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由于年金是每年的年金,而利率10%是名义利率,一年复利两次,
实际利率=(1+5%)2-1=10.25%,
则该系列存款在第3年年末的本利和=100×(F/P,5%,4)+100×(F/P,5%,2)+100
=100×(F/P,10.25%,2)+100×(F/P,10.25%,1)+100
=100×(F/A,10.25%,3)。
所以选项AD正确。
存入的现金只有3年,选项C表示的是已知年金求现值,n=6,表示存入了6年,不符合题意,故是错误的。
下列关于流动比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营业周期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快的企业流动比率低一些是可以接受的。
下列各项措施中,能使净资产收益率提高的有( )。
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其中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选项 ACD 会使净资产收益率提高,选项 B 使净资产收益率降低。
确定企业资本结构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本题的考点是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如果企业产销业务稳定,企业可较多地负担固定财务费用,如果企业产销业务量和盈余有周期性,则负担固定财务费用将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
企业初创阶段,经营风险高,在资本结构安排上应控制负债比例;
企业发展成熟阶段,产品产销业务量稳定和持续增长,经营风险低,可适度增加债务资本比重,发挥财务杠杆效应;
当所得税税率较高时,债务资金的抵税作用大,可适度增加债务资本比重。
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有( )。
不考虑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认为,企业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
修正的MM理论认为,企业负债程度越高,企业的价值越大;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融资是有偏好的,内部融资优于外部债务融资,外部债务融资优于外部股权融资;
权衡理论认为,有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税赋节约现值减去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
增值作业的满足条件有( )。
一项作业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才可断定为增值作业:(1)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2)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3)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在资金预算中反映的内容有( )。
下列各项中,可用于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冲突的措施包括( )。
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方式包括:
1.解聘,所有者对经营者予以监督,若经营者绩效不佳,则解聘经营者,选项AB是正确答案;
2.接收,如公司被其他企业强行接收或吞并,选项C是正确答案;
3.激励,如所有者给予经营者“股票期权”,选项D是正确答案。
可转换债券设置合理的回售条款,可以( )。
下列各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能够同时考虑避免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和考虑了风险因素的财务管理目标有( )。
下列有关优先股的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优先股的特点包括:(1)有利于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结构;(2)有利于股份公司股权资本结构的调整;(3)有利于保障普通股收益和控制权;(4)有利于降低公司财务风险;(5)可能给股份公司带来一定的财务压力。
某公司发行一笔期限为5年的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万元,溢价发行,实际发行价格为面值的110%,票面利率为10%,每年年末支付一次利息,筹资费率为5%,所得税税率为2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采用一般模式计算的债券资本成本
=[1000×10%×(1-25%)]/[1000×110%×(1-5%)]=7.18%
贴现模式:
1000×110%×(1-5%)=1045=1000×10%×(1-25%)×(P/A,K,5)+1000×(P/F,K,5)
采用逐次测试法:
当K=6%时,右端=1063.23>1045。
当K=7%时。右端=1020.515<1045。
所以,(K-6%)/(7%-6%)=(1045-1063.23)/(1020.515-1063.23)
K=6.43%
所以选项AB的说法正确。
下列有关投资基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基金反映的是一种信托关系,是一种受益凭证,投资者购买基金份额就成为基金的受益人。选项A错误。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间接投资方式。选项B错误。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一旦设立,基金的规模在规定的期限内是固定的,不能增发和赎回基金单位。选项C正确。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设立后,投资者可以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场所购买和赎回基金单位,即基金规模不固定的投资基金。选项D正确。
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不影响速动比率计算的有( )。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款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称为速动资产;
另外的流动资产,包括存货、预付款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属于非速动资产。
预付账款、存货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属于非速动资产,不影响速动比率。
下列各项中,影响速动比率的有( )。
下列关于经营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现金折扣政策的主要目的有( )。
向顾客提供现金折扣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另外,现金折扣也能招揽一些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顾客前来购货,借此扩大销售量。
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有( )。
不考虑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认为,企业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修正的MM理论认为,企业负债程度越高,企业的价值越大;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融资是有偏好的,内部融资优于外部债务融资,外部债务融资优于外部股权融资;权衡理论认为,有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税赋节余现值减去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
甲公司拟投资一条生产线,该项目投资期限5年,折现率为12%,净现值200万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对于单一投资项目而言,当净现值大于0时,现值指数大于1,内含报酬率大于事先给定的折现率,项目是可行的。选项A、D正确,选项B错误。项目净现值大于0,则其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补偿了原始投资额现值后还有剩余,即动态回收期小于项目投资期5年,选项C错误。
某公司正在开会讨论投产一种新产品,对以下收支发生争论:你认为不应列入该项目评价的现金流量有( )。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现金流量的确定。这是一个面向实际问题的题目,提出4个有争议的现金流量问题,从中选择不应列入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事项,目的是测试对项目现金流量和机会成本的分析能力。选项A,营运资金的增加应列入该项目评价的现金流出量;选项B和选项C,由于是否投产新产品不改变企业总的现金流量,不应列入项目现金流量;选项D,额外的资本性支出(运输、安装、调试等支出)应列入该项目评价的现金流出量。
信用标准过高可能引起的结果包括( )。
信用标准是指信用申请者获得企业提供信用所必须达到的最低信用水平。信用标准过高,意味着客户获得赊购的条件很苛刻,所以,可能会使企业丧失很多销售机会,但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和减少坏账费用。
短期融资券的筹资特点有( )。
短期融资券的筹资特点有:(1)短期融资券的筹资成本较低;(2)短期融资券筹资数额比较大;(3)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条件比较严格。短期融资券的风险比较大。
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主动型基金一般选取特定的指数成分股作为投资的对象,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的基金。( )
错误
主动型基金是以寻求取得超越市场的业绩表现为目标的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一般选取特定的指数成分股作为投资的对象,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的基金。
在财务分析中,将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方法称为趋势分析法。()
正确
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比较分析法分为趋势分析法、横向比较法和预算差异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况状或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零基预算法适用于企业各项预算的编制,特别是经常发生的预算项目或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 )
错误
零基预算法适用于企业各项预算的编制,特别是不经常发生的预算项目或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
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对应的财务管理体制选择模式会有区别。如在初创阶段,财务管理宜偏重分权模式。( )
错误
一般而言,企业发展会经历初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稳定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企业各个阶段特点不同,所对应的财务管理体制选择模式会有区别。如在初创阶段,企业经营风险高,财务管理宜偏重集权模式。
公司可以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
错误
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基于法人股东所得税税收利益考虑,在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为股东进行股利分配。( )
正确
如果被投资企业进行股利分配,则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收益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如果被投资企业不进行股利分配,投资企业直接以转让股权方式取得投资收益,则会导致原本可免征企业所得税的股息红利投资收益转化成股权转让收益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被投资企业进行股利分配有利于投资企业减轻税收负担。因此,基于法人股东考虑,公司进行股利分配可以帮助股东减少纳税负担,增加股东报酬,为了维持与股东的良好关系,保障股东利益,在企业财务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公司应该进行股利分配。
代理理论认为,股利政策有助于减缓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高水平的股利政策降低了代理成本,但同时增加了外部融资成本,因此,理想的股利政策应该使代理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之和最小。( )
正确
根据代理理论的含义可知。
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求各所属单位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 )
正确
不同战略目标应匹配不同的财务管理体制。比如那些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求各所属单位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
没有通货膨胀时,长期国债利率可以视为纯利率。( )
错误
纯利率是指在没有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资金市场的平均利率。没有通货膨胀时,短期国债利率可以视为纯利率。
可转换债券的赎回条款最主要的功能是强制债券持有者积极行使转股权。( )
正确
发债公司在赎回债券之前,要向债券持有人发出赎回通知,要求他们在将债券转股与卖回给发债公司之间作出选择。可见,设置赎回条款最主要的功能是强制债券持有者积极行使转股权,因此又被称为加速条款。
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内含报酬率的计算本身与项目设定贴现率的高低无关。( )
正确
内含报酬率的计算本身与项目设定贴现率的高低无关。
流动资产的保守融资策略属于低成本、高风险、高收益的融资策略。( )
错误
流动资产的保守融资策略属于高成本、低风险、低收益的融资策略。
ABC控制系统就是把企业种类繁多的存货,依据其重要程度、价值大小或者资金占用等标准分为三大类:其中C类存货品种数量多,价值高,应重点管理。( )
错误
ABC控制系统中,A类高价值存货,品种数量占整个存货的10%~15%,但价值占全部存货的50%~70%;B类中等价值存货,品种数量占全部存货的20%~25%,价值占全部存货的15%~20%;C类低价值存货,品种数量多,占整个存货的60%~70%,价值占全部存货的10%~35%。针对不同类别的存货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A类存货应作为管理的重点,实行重点控制、严格管理;而对B类和C类存货的重视程度则可依次降低,采取一般管理。
市场整体对风险越是厌恶和回避,市场风险溢酬的数值就越大。反之,如果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强,则市场风险溢酬的数值就小。( )
正确
市场风险溢酬反映的是市场作为整体对风险的平均“容忍”程度,也就是市场整体对风险的厌恶程度。市场整体对风险越是厌恶和回避,要求的补偿就越高,因此,市场风险溢酬的数值就越大。反之,如果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强,则对风险的厌恶和回避就不是很强烈,因此,要求的补偿就低,所以市场风险溢酬的数值就小。
零基预算法适用于企业各项预算的编制,特别是不经常发生的预算项目或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
错误
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固定制造费用需要逐项进行预计,通常与本期产量无关,按每季度实际需要的支付额预计,然后求出全年数。
市盈率反映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每股净利润愿意支付的价格,因此市盈率越高越好。( )
错误
市盈率是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反映普通股股东为获取1元净利润所愿意支付的股票价格。
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会低于普通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
错误
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会低于普通债券的票面利率,有时甚至还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审批公司预算管理制度、政策,审议年度预算草案或预算调整草案并报董事会等机构审批,监控、考核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向董事会报告,协调预算编制、预算调整及预算执行中的有关问题等。( )
错误
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公司预算管理制度、政策,审议年度预算草案或预算调整草案并报董事会等机构审批,监控、考核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向董事会报告,协调预算编制、预算调整及预算执行中的有关问题等。
股票分割不仅有利于促进股票流通和交易,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公司股票恶意收购的难度。( )
正确
股票分割会使每股市价降低,买卖该股票所需资金量减少,从而可以促进股票的流通和交易。流通性的提高和股东数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公司股票恶意收购的难度。
一般来说,资本密集型企业,经营杠杆高,财务杠杆低;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杠杆低,财务杠杆高。( )
正确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经营杠杆系数高,经营风险大,企业筹资主要依靠权益资本,以保持较小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变动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杠杆系数低,经营风险小,企业筹资主要依靠债务资金,保持较大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
一般来说,企业在初创阶段,尽量在较低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而在扩张成熟时期,可以较高程度的使用财务杠杆。( )
正确
在总杠杆一定的前提下,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应该反向搭配。一般来说,在企业初创阶段,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产销业务量小,经营杠杆系数大,此时企业筹资主要依靠权益资本,在较低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在企业扩张成熟期,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产销业务量大,经营杠杆系数小,此时,企业资本结构中可扩大债务资本比重,在较高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
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属于资本市场。( )
错误
以期限为标准,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和融资租赁市场等。所以该题的说法不正确。
既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也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起点的是净资产收益率。( )
正确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起点。
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所有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各项指令。()
错误
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各项指令。
A公司持有甲股票,甲股票的β系数为1.2,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风险收益率为6%,无风险收益率为5%,则此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12.2%。( )
正确
股票的必要收益率=5%+1.2×6%=12.2%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在信息完全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 )
错误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
某企业正在讨论更新现有的生产线,有两个备选方案A和B,A、B方案的项目寿命期不同。A方案的净现值为400万元,年金净流量为100万元;B方案的净现值为300万元,年金净流量为110万元,据此可以认为A方案较好。( )
错误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净现值法和年金净流量法在使用上的区别。本题的首要障碍是要根据“更新”决策判断该决策是“互斥”投资项目;其次是要知道净现值法适用于项目寿命期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寿命期相同或不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进行比较决策时,年金净流量法均适用。所以,该题应以年金净流量指标进行决策。据此可以认为B方案更好。
某项会导致个别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提高的投资,不一定会使整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提高;但某项会导致个别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增加的投资,则一定会使整个企业的剩余收益增加。( )
正确
若仅以投资报酬率作为评价投资中心业绩的指标,可能造成投资中心的近期目标与整个企业的长远目标的背离,而剩余收益指标避免了投资中心的狭隘本位倾向,可以保持各投资中心获利目标与公司总的获利目标达成一致。
在除息日前,股利权从属于股票,持有股票者享有领取本次股利的权利;从除息日开始,新购入股票的投资者不能领取本次股利。
错误
在运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销售量预测时,当销售量波动较大或进行短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大的平滑指数;当销售量波动较小或进行长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小的平滑指数。
计算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分母的“应计利息”既包括当期计入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也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
正确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计算中,分母的“应计利息”既包括当期计入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也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时,公式分母中的“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是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平均余额,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平均余额。( )
正确
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时,公式分母中的“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是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平均余额,是未扣除坏账准备前的平均余额。
A公司拟添置一套市场价格为6000万元的设备,需筹集一笔资金。现有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各方案均不考虑筹资费用):
(1)发行普通股。该公司普通股的β系数为2,一年期国债利率为4%,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
(2)发行债券。该债券期限10年,票面利率8%,按面值发行。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普通股资本成本。
(2)利用非贴现模式(即一般模式)计算债券资本成本。
(3)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为A公司选择筹资方案。
正确
(1)普通股资本成本=4%+2×(10%-4%)=16%
(2)债券资本成本=8%×(1-25%)=6%
(3)根据计算结果,发行债券筹资的资本成本低,A公司应选择发行债券筹资。
甲公司是一家制药企业。2020年,甲公司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第二代新产品。如果第二代新产品投产,需要新购置成本为800万元的设备一台,税法规定该设备使用期为4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残值率为4%。第5年年末,该设备预计市场价值为60万元(假定第5年年末新产品停产)。财务部门估计每年固定成本为70万元(不含折旧费),变动成本为180元/盒。另外,新设备投产初期需要垫支营运资金250万元。垫支的营运资金于第5年年末全额收回。
新产品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量为5.5万盒,销售价格为310元/盒。同时,由于现有产品与新产品存在竞争关系,新产品投产后会使现有产品的营业现金净流量每年减少82.5万元。
为该新产品项目追加筹资时的目标资本结构为债务权益比为3∶7,债务融资均为长期借款,税前利息率为6%,无筹资费。权益资本均为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甲公司适用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资本市场中的无风险利率为2%,市场组合的平均报酬率为8%,β系数为1.49。
要求:
(1)计算为新产品项目追加筹资时的边际资本成本;
(2)计算新产品项目的初始现金流量、第5年年末的现金净流量;
(3)计算新产品项目的净现值。
正确
(1)普通股和留存收益资本成本=2%+1.49×(8%-2%)=10.94%
边际资本成本=0.3×6%×(1-25%)+0.7×10.94%=9%
(2)初始现金净流量=-800-250=-1050(万元)
每年折旧=800×(1-4%)/4=192(万元)
第5年年末账面价值=800-192×4=32(万元)
第5年年末设备变现取得的相关现金净流量=60-(60-32)×25%=53(万元)
第5年年末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营运资金回收+设备变现取得的相关现金净流量-每年现有产品营业现金净流量的减少=5.5×310×(1-25%)-(70+180×5.5)×(1-25%)+250+53-82.5=704.25(万元)
(3)新产品第1~4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5.5×310×(1-25%)-(70+180×5.5)×(1-25%)+192×25%-82.5=449.25(万元)
净现值=449.25×(P/A,9%,4)+704.25×(P/F,9%,5)-1050=863.13(万元)。
大华公司长期以来只生产甲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9年度甲产品实际销售量为800万件,销售单价为4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7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600万元,假设2020年甲产品单价和成本性态保持不变。
资料二:公司预测2020年的销售量为816万件。
资料三:为了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决定2020年放宽甲产品销售的信用条件,延长信用期,预计销售量将增加180万件,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将增加525万元,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将由36天增加到54天,年应付账款平均余额将增加750万元,资本成本率为6%。
资料四:2020年度公司发现新的商机,决定利用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并添置少量辅助生产设备,生产一种新产品乙,为此每年增加专属成本900万元。预计乙产品的年销售量为450万件,销售单价为4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与此同时,甲产品的销售会受到一定冲击,其年销售量将在原来基础上减少300万件。假设1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2019年度下列指标:①边际贡献总额;②保本点销售量;③安全边际额;④安全边际率。
(2)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完成下列要求:①计算2020年经营杠杆系数;②预测2020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3)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三,计算公司因调整信用政策而预计增加的相关收益(边际贡献)、相关成本和相关利润,并据此判断改变信用条件是否对公司有利。
(4)根据资料一和资料四,计算投产新产品乙为公司增加的息税前利润,并据此作出是否投产新产品乙的经营决策。
正确
(1)①边际贡献总额=800×(45-27)=14400(万元)
②保本点销售量=3600/(45-27)=200(万件)
③安全边际额=(800-200)×45=27000(万元)
④安全边际率=(800-200)/800=75%
(2)①2020年的经营杠杆系数=14400/(14400-3600)=1.33
②预计2020年销售量增长率=(816-800)/800×100%=2%
预测2020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1.33×2%=2.66%
(3)增加的相关收益=180×(45-27)=3240(万元)
增加的应收账款应计利息=(800+180)×45/360×54×(27/45)×6%-800×45/360×36×(27/45)×6%=108.54(万元)
增加的应付账款节约的应计利息=750×6%=45(万元)
增加的相关成本=525+108.54-45=588.54(万元)
增加的相关利润=3240-588.54=2651.46(万元)
改变信用条件后公司利润增加,所以改变信用条件对公司有利。
(4)增加的息税前利润=450×(42-30)-900-300×(45-27)=-900(万元),投资新产品乙后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会减少,所以不应投产新产品乙。
资料一:某上市公司2019年度的净利润为5016万元,其中应付优先股股东的股利为176万元。2018年年末的股数为9000万股,2019年2月12日,经公司2018年度股东大会决议,以截至2018年年末公司总股数为基础,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5股,工商注册登记变更完成后公司总股数变为13500万股。2019年6月1日经批准回购本公司股票2400万股。该上市公司2019年年末股东权益总额为24400万元,其中优先股权益为2200万元,每股市价为7.2元。
资料二:该上市公司2019年10月1日按面值发行年利率2%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0000万元,期限6年,利息每年年末支付一次,发行结束一年后可以转换股票,转换价格为每股8元。债券利息全部费用化,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的分拆,且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要求:
(1)计算该上市公司2019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
(2)计算该上市公司2019年年末的市盈率和市净率;
(3)假设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股,计算该上市公司2019年增加的净利润和增加的年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4)假设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股,计算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并分析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否具有稀释作用;
(5)如果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正确
(1)基本每股收益=(5016-176)/(9000+9000×50%-2400×7/12)=0.40(元)
每股净资产=(24400-2200)/(13500-2400)=2(元)
(2)市盈率=7.2/0.40=18(倍)
市净率=7.2/2=3.6(倍)
(3)假设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股,所增加的净利润=10000×2%×3/12×(1-25%)=37.5(万元)
假设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股,所增加的年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10000/8×3/12=312.5(万股)
(4)增量股的每股收益=37.5/312.5=0.12(元),由于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原基本每股收益,所以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
(5)稀释每股收益=(5016-176+37.5)/(9000+9000×50%-2400×7/12+312.5)=0.39(元)。
(1)某公司201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
单位:万元
(2)2019年利润表简表如下:
单位:万元
(3)假设该公司股票属于固定成长股票,股利固定增长率为4%。该公司2019年年末每股现金股利为0.20元,年末普通股股数为100万股。该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1.2,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12%,无风险收益率为2%。
(4)该公司2019年经营性现金流入1360万元,经营性现金流出1310万元。
要求:
(1)计算该公司2019年年末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权益乘数和利息保障倍数;
(2)计算该公司2019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3)计算该公司2019年净资产收益率和所有者权益增长率;
(4)计算该公司2020年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
(5)计算该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和2019年12月31日的每股价值;
(6)假设2019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18元/股,计算2019年年末该公司股票的市盈率、每股净资产和市净率;
(7)计算该公司2019年营业现金比率和净收益营运指数(非经营净收益为-15万元)
正确
(1)2019年末流动比率=715÷327=2.19
速动比率=(715-255)÷327=1.41
现金比率=(225+40)÷327=0.81
权益乘数=1965÷1080=1.82
利息保障倍数=(200+20)÷20=11
(2)应收账款周转率=2000÷[(202.5+195)/2]=10.06(次)
存货周转率=1400÷[(240+255)/2]=5.66(次)
总资产周转率=2000÷[(1837.5+1965)/2]=1.05(次)
(3)净资产收益率=150÷[(1072.5+1080)/2]=13.94%
所有者权益增长率=(1080-1072.5)÷1072.5=0.7%
(4)固定经营成本费用=三项期间费用合计-利息费用=200-20=180(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220+180)÷220=1.82
财务杠杆系数=220÷(220-20)=1.1
总杠杆系数=1.82×1.1=2.0
(5)股票的必要收益率=2%+1.2×(12%-2%)=14%
2018年12月31日的每股价值=0.2×(1+4%)÷(14%-4%)=2.08(元)
(6)每股收益=150÷100=1.5(元)
市盈率=18÷1.5=12
每股净资产=1080÷100=10.8(元)
市净率=18÷10.8=1.67
(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60-1310=50(万元)
营业现金比率=50/2000=0.025
经营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150-(-15)=165(万元)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利润=165/150=1.1。
已知:甲、乙、丙三个企业的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企业历史上现金占用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现金与销售收入变化情况表 单位:万元
资料二:乙企业201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简表)如表2所示:
乙企业资产负债表(简表)
表2 2019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该企业2020年的相关预测数据为:销售收入20000万元,新增留存收益100万元;不变现金总额1000万元,每元销售收入占用变动现金0.05元,其他与销售收入变化有关的资产负债表项目预测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占用资金与销售收入变化情况表 单位:万元
资料三:丙企业2019年年末总股本为300万股,该年利息费用为500万元,假定该部分利息费用在2020年保持不变,预计2020年销售收入为15000万元,预计息税前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为12%。该企业决定于2020年年初从外部筹集资金850万元。具体筹资方案有两个:
方案1:发行普通股股票100万股,发行价每股8.5元。2019年每股股利(D0)为0.5元,预计股利增长率为5%。
方案2:平价发行5年期债券850万元,票面利率1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假定上述两方案的筹资费用均忽略不计。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运用高低点法测算甲企业的下列指标:
①每元销售收入占用变动现金;
②销售收入占用不变现金总额。
(2)根据资料二为乙企业完成下列任务:
①按步骤建立总资产需求模型;
②测算2020年资金需求总量;
③测算2020年外部筹资量。
(3)根据资料三为丙企业完成下列任务:
①计算2020年预计息税前利润;
②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③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作出最优筹资方案决策,并说明理由;
④计算方案1增发新股的资本成本。
正确
(1)判断高低点:由于2019年的销售收入最高,2015年的销售收入最低,因此判定高点是2019年,低点是2015年。
①每元销售收入占用现金=(750-700)/(12000-10000)=0.025(元)
②根据低点公式,销售收入占用不变现金总额=700-0.025×10000=450(万元)
或根据高点公式,销售收入占用不变现金总额=750-0.025×12000=450(万元)
(2)①按步骤建立总资产需求模型:
a=1000+570+1500+4500=7570(万元)
b=0.05+0.14+0.25=0.44(元)
总资产需求模型为:y=7570+0.44x
②a=1000+570+1500+4500-300-390=6880(万元)
b=0.05+0.14+0.25-0.1-0.03=0.31(元)
总资金需求模型为:y=6880+0.31x
2020年资金需求总量=6880+0.31×20000=13080(万元)
③2020年需要新增资金=13080-(12000-1500-750)=3330(万元)
2020年外部筹资量=3330-100=3230(万元)
或:2020年需要新增资产=(7570+0.44×20000)-12000=4370(万元)
2020年新增变动性负债(或自发性负债)=[(300+390)+(0.1+0.03)×20000]-(1500+750)=1040(万元)
2020年需要新增资金=新增资产-新增变动性负债(或自发性负债)=4370-1040=3330(万元)
2020年外部筹资量=3330-100=3230(万元)
(3)①2020年预计息税前利润=15000×12%=1800(万元)
②增发普通股方式下的股数=300+100=400(万股)
增发普通股方式下的利息=500万元
增发债券方式下的股数=300万股
增发债券方式下的利息=500+850×10%=585(万元)
根据:(EBIT-500)×(1-25%)/400=(EBIT-585)×(1-25%)/300
求得:EBIT=840(万元)
③由于2020年息税前利润18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840万元,故应选择方案2(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因为选择增发债券方式筹资比选择增发普通股方式筹资的每股收益高。
④增发新股的资本成本=0.5×(1+5%)/8.5+5%=11.18%。
某公司拟采用新设备取代已使用3年的旧设备,旧设备原价14950元,当前估计尚可使用5年,每年营运成本2150元,预计最终残值1750元,目前变现价值8500元,购置新设备需花费13750元,预计可使用6年,每年付现成本850元,预计最终残值2500元。该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所得税税率25%,税法规定该类设备应采用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6年,残值为原值的10%。
要求:进行是否应该更换设备的分析决策,并列出计算分析过程。
正确
因新旧设备使用年限不同,应运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年金成本比较二者的优劣。
(1)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年金成本:
每年付现成本的现值=2150×(1-25%)×(P/A,12%,5)=2150×(1-25%)×3.6048=5812.74(元)
年折旧额=(14950-14950×10%)÷6=2242.50(元)
每年折旧抵税的现值=2242.50×25%×(P/A,12%,3)=2242.50×25%×2.4018=1346.51(元)
残值收益的现值=[1750-(1750-14950×10%)×25%]×(P/F,12%,5)=[1750-(1750-14950×10%)×25%]×0.5674=956.78(元)
目前旧设备变现收益=8500-[8500-(14950-2242.50×3)]×25%=8430.63(元)
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5812.74+8430.63-1346.51-956.78=11940.08(元)
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年金成本=11940.08÷(P/A,12%,5)=11940.08÷3.6048=3312.27(元)。
(2)使用新设备的年金成本:
购置成本=13750元
每年付现成本现值=850×(1-25%)×(P/A,12%,6)=850×(1-25%)×4.1114=2621.02(元)
年折旧额=(13750-13750×10%)÷6=2062.50(元)
每年折旧抵税的现值=2062.50×25%×(P/A,12%,6)=2062.50×25%×4.1114=2119.94(元)
残值收益的现值=[2500-(2500-13750×10%)×25%]×(P/F,12%,6)=[2500-(2500-13750×10%)×25%]×0.5066=1124.02(元)
使用新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13750+2621.02-2119.94-1124.02=13127.06(元)
使用新设备的年金成本=13127.06÷(P/A,12%,6)=13127.06÷4.1114=3192.84(元)
因为使用新设备的年金成本(3192.84元)低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年金成本(3312.27元),故应更换新设备。
A公司2016年6月5日发行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0元,票面年利率10%,4年期。
要求:
(1)假定每年6月4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B公司2018年6月5日按每张100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计算该债券的内部收益率。
(2)假定每年6月4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B公司2018年6月5日按每张102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计算该债券的内部收益率。
(3)假定每年6月4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B公司2017年6月5日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市场利率为12%,计算该债券的价格低于多少时可以购入。
正确
(1)由于该债券属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平价债券,所以,内部收益率=票面利率=10%。
(2)NPV=1000×10%×(P/A,i,2)+1000×(P/F,i,2)-1020
当i=10%,NPV=1000×10%×(P/A,10%,2)+1000×(P/F,10%,2)-1020=-20(元)
当i=8%,NPV=1000×10%×(P/A,8%,2)+1000×(P/F,8%,2)-1020=15.63(元)
i=8%+(0?15.63)/(?20?15.63)×(10%-8%)=8.88%。
(3)债券的价值=1000×10%×(P/A,12%,3)+1000×(P/F,12%,3)=100×2.4018+1000×0.7118=951.98(元),当债券的价格低于951.98元时可以购入。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50元、80元和10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4000件、1500件和1800件;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30元、65元和7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2600元。
要求:
(1)按照加权平均法进行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
(2)按照分算法(固定成本按边际贡献比重分配)进行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
正确
(1)按加权平均法进行保本分析:
甲产品的销售比重=200000/500000×100%=40%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120000/500000×100%=24%
丙产品的销售比重=180000/500000×100%=36%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40%×40%+18.75%×24%+30%×36%=31.3%
综合保本销售额=62600/31.3%=200000(元)
甲产品保本销售额=200000×40%=80000(元)
乙产品保本销售额=200000×24%=48000(元)
丙产品保本销售额=200000×36%=72000(元)
甲产品保本销售量=80000/50=1600(件)
乙产品保本销售量=48000/80=600(件)
丙产品保本销售量=72000/100=720(件)
(2)按分算法进行保本分析:
甲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80000/156500×100%=51.12%
乙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22500/156500×100%=14.38%
丙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54000/156500×100%=34.5%
甲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62600×51.12%=32001(元)
乙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62600×14.38%=9002(元)
丙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62600×34.5%=21597(元)
甲产品保本销售量=32001/(50-30)=1600(件)
甲产品保本销售额=1600×50=80000(元)
乙产品保本销售量=9002/(80-65)=600(件)
乙产品保本销售额=600×80=48000(元)
丙产品保本销售量=21597/(100-70)=720(件)
丙产品保本销售额=720×100=72000(元)。
甲公司生产并销售某种产品,目前采用现金销售政策,年销售量180000件,产品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
为了扩大销售量,甲公司拟将目前的现销政策改为赊销并提供一定的现金折扣,信用政策为“2/10,n/30”,
改变信用政策后,年销售量预计提高12%,预计50%的客户(按销售量计算,下同)会享受现金折扣优惠,40%的客户在30天内付款,10%的客户平均在信用期满后20天付款,收回逾期应收账款发生的收账费用为逾期金额的3%。
等风险投资的必要收益率为15%,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以下项目的变动额:
(1)边际贡献变动额。
(2)现金折扣成本变动额。
(3)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变动额。
(4)收账费用的变动额。
(5)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税前损益变化,并说明该信用政策改变是否可行。
正确
(1)边际贡献变动额=180000×12%×(10-6)=86400(元)
(2)现金折扣成本变动额=180000×(1+12%)×10×2%×50%=20160(元)
(3)平均收账天数=10×50%+30×40%+50×10%=22(天)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变动额=[180000×(1+12%)×10/360]×22×60%×15%=11088(元)
(4)增加的收账费用=180000×(1+12%)×10×10%×3%=6048(元)
(5)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税前损益变化=86400-20160-11088-6048=49104(元)
税前损益变化大于0,因此该信用政策改变是可行的。
某企业在2020年的后4个月中有关销售、原材料购入与职工薪酬支付等方面的计划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假设所有的销售都是赊销。50%的应收账款将在销售的当月内收回,但要提供2%的现金折扣。其余的50%将在下个月收回。企业通常在购买原材料之后的下个月支付货款。但所有的职工薪酬都在当月支付。假设还有以下情况发生:
(1)每个季度的房租为10000元,在每个季度末支付。
(2)每个月要支付2000元的其它期间费用。
(3)11月份支付9月份购买设备的应付账款25000元。
(4)10月1日企业计划保持的现金余额为10000元。
(5)假设该企业每月期末现金余额控制范围在10000~35000元。
要求:编制该企业2020年10~12月的资金预算表。(完成给定表格)
资金预算表
单位:元
D公司是一家服装加工企业,2019年营业收入为3600万元,营业成本为1800万元,日购货成本为5万元。该公司与经营有关的购销业务均采用赊账方式。假设一年按360天计算。D公司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简表
要求:
(1)计算D公司2019年的营运资金数额。
(2)计算D公司2019年的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以及现金周转期(为简化计算,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的平均余额均以期末数据代替)。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D公司利用供应商提供的现金折扣,则对现金周转期会产生何种影响?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D公司增加存货,则对现金周转期会产生何种影响?
正确
(1)2019年营运资金数额=流动资产-流动负债=961-575=386(万元)
(2)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0÷600=6(次)
应收账款周转期=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360÷6=60(天)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年购货成本÷平均应付账款=360×5÷120=15(次)
应付账款周转期=360÷应付账款周转次数=360÷15=24(天)
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1800÷150=12(次)
存货周转期=360÷存货周转次数=360÷12=30(天)
现金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60+30-24=66(天)
(3)利用现金折扣会缩短应付账款的周转期,则现金周转期增加。
(4)增加存货会延长存货周转期,则现金周转期增加。
B公司是一家制造类企业,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为60%,一直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信用条件为N/60。如果继续采用N/60的信用条件,预计2020年赊销收入为1000万元,坏账损失为20万元,收账费用为12万元。
为扩大产品的销售量,B公司拟将信用条件变更为N/9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20年赊销收入为1100万元,坏账损失为25万元,收账费用为15万元。假定等风险投资最低收益率为10%,一年按360天计算,所有客户均于信用期满付款。
要求:
(1)计算信用条件改变后B公司盈利的增加额。
(2)计算信用条件改变后B公司成本增加额。
(3)为B公司做出是否应改变信用条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正确
(1)增加的盈利=(1100-1000)×(1-60%)=40(万元)
(2)增加的应收账款应计利息=1100/360×90×60%×10%-1000/360×60×60%×10%=6.5(万元)
增加的坏账损失=25-20=5(万元)
增加的收账费用=15-12=3(万元)
信用条件改变后成本增加额=6.5+3+5=14.5(万元)
(3)增加的税前损益=40-14.5=25.5(万元),大于零,因此应改变信用条件。
甲公司计划投产A、B两种产品中的一种,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A产品单位售价300元,变动成本率40%,预计年产销量10万件。B产品单位售价600元,单位变动成本360元,预计年产销量8万件。
资料二:生产A产品时,甲公司需购买一台新型设备,导致固定成本增加80万元。
资料三:甲公司原有乙产品单位售价600元,单位变动成本200元,年产销量为6万件,生产B产品需要占用乙产品的生产设备,导致乙产品每年生产量减少10%。
甲公司采用本量利分析法进行生产产品的决策,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A、B两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和边际贡献率。
(2)根据(1)的计算结果和资料二,计算投产A产品对甲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
(3)根据资料三,计算投产B产品导致原有乙产品的边际贡献减少额。
(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析甲公司应投产A产品还是B产品,并说明原因。
正确
(1)A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300×(1-40%)×10=1800(万元)
B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600-360)×8=1920(万元)
A产品的边际贡献率=1-40%=60%
B产品的边际贡献率=1-360/600=40%
(2)息税前利润增加额=1800-80=1720(万元),投产A产品将使甲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增加1720万元。
(3)投产B产品导致乙产品的边际贡献减少额=(600-200)×6×10%=240(万元)
(4)投产A产品导致甲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1720万元
投产B产品导致甲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B产品边际贡献- B产品导致乙产品的边际贡献减少额=1920-240=1680(万元)
应投产A产品,因为投产B产品导致甲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1680万元小于投产A产品导致甲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增加额1720万元。
已知:A、B两种证券构成证券投资组合。A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为20%,方差是1.7424%,投资比重为60%;B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为25%,方差是4.84%,投资比重为40%;A证券收益率与B证券收益率的相关系数是0.3。
要求:
(1)通过计算比较A证券和B证券的风险大小。
(2)计算该证券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3)计算该证券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4)当A证券收益率与B证券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5时,组合风险和组合预期收益率会有何变化?
康德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营业净利率为12%,长期借款年利息率为8%(利息费用按照年末长期借款余额计算),全年固定成本(不含利息)总额为6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目前该公司部分生产能力闲置,即销售增长不需要增加固定资产投资,2019年12月31日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该公司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与营业收入同比例增长,预计2020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0%,营业毛利率为15%,营业净利率为10%,股利支付率为90%。
要求:
(1)计算该公司2019年的净利润、息税前利润和边际贡献;
(2)计算该公司2020年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
(3)根据销售百分比法计算该公司2020年的外部融资需求量;
(4)结合(3),该公司所需外部融资需求量通过平价发行3年期分期付息公司债券来筹集,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计算该债券的资本成本;
(5)编制该公司2020年12月31日的预计资产负债表(不考虑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正确
(1)净利润=5000×12%=600(万元)
利息费用=250×8%=20(万元)
息税前利润=600÷(1-25%)+20=820(万元)
边际贡献=820+600=1420(万元)
(2)经营杠杆系数=1420÷820=1.73
财务杠杆系数=820÷(820-20)=1.03
总杠杆系数=1.73×1.03=1.78
(3)外部融资需求量=(100+150+300)×20%-150×20%-5000×(1+20%)×10%×(1-90%)=20(万元)
(4)债券的资本成本=6%×(1-25%)=4.5%
(5)
甲公司2019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股利支付率为60%,假设债务资本均为5年期、分期付息平价债券。
该公司股票2019年12月31日的市盈率为20,股利的固定增长率为3.73%。
要求:
(1)计算该公司2019年的净利润、每股收益和每股股利;
(2)计算该公司2019年12月31日的每股市价;
(3)计算该公司的普通股资本成本、债券资本成本和平均资本成本(按账面价值权数计算);
(4)假设该公司为了扩大业务,2020年需要新增资本2000万元,追加资本有两种方式筹集:全部通过增发普通股或全部通过银行长期借款取得。如果发行普通股筹集,预计每股发行价格为20元;如果通过长期借款筹集,长期借款的年利率为6%。假设甲公司固定的经营成本和费用可以维持在2019年每年1600万元的水平不变,变动成本率也可以维持2019年50%的水平不变。
计算:①两种追加筹资方式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收入及此时的每股收益。
②两种追加筹资方式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的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
③若预计2020年追加筹资后的销售增长率为20%,依据每股收益的高低确定应采用何种筹资方式。
正确
(1)净利润=(400-100)×(1-25%)=225(万元)
每股收益=225/400=0.56(元)
每股股利=0.56×60%=0.34(元)
(2)2019年12月31日的每股市价=市盈率×每股收益=20×0.56=11.2(元)
(3)普通股资本成本=0.34×(1+3.73%)/11.2+3.73%=6.88%
权益乘数为2,则产权比率为1,资产负债率=50%
股东权益=债务资本=2000万元
债券票面年利率=100/2000=5%
债券的资本成本=5%×(1-25%)=3.75%
平均资本成本=3.75%×50%+6.88%×50%=5.32%。
(4)①设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收入为X,则有:
[X(1?50%)?1600?100]×(1?25%)/(400+100)=[X(1?50%)?1600?100?2000×6%]×(1?25%)/400
求得:X=4600(万元)
每股收益=[4600×(1?50%)?1600?100]×(1?25%)/(400+100)=0.90(元)
②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收入为4600万元,则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4600×(1-50%)-1600=700(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700+1600)/700=3.29
(两种筹资方式的经营杠杆系数相同)
借款筹资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700/(700?100?2000×6%)=1.46
增发股票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700/(700?100)=1.17
③2020年追加筹资后的销售增长率为20%,则预计销售收入=4000×(1+20%)=4800(万元),由于追加筹资后的预计销售收入48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收入4600万元,借款筹资的每股收益大于增发股票筹资的每股收益,所以,应选择借款筹资。
B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制造类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在公司最近一次经营战略分析会上,多数管理人员认为,现有设备效率不高,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公司准备配置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推动结构转型,生产新一代电子产品。
(1)公司配置新设备后,预计每年营业收入为5100万元,预计每年的相关费用如下: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为1800万元,工资及福利费为1600万元,其他付现费用为200万元,财务费用为零。
市场上该设备的购买价为4000万元,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新设备当年投产时需要追加营运资金投资2000万元。
(2)公司为筹集项目投资所需资金,拟定向增发普通股300万股,每股发行价12元,筹资3600万元,公司最近一年发放的股利为每股0.8元,固定股利增长率为5%;拟从银行贷款24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为5年。假定不考虑筹资费用率的影响。
(3)B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9%,部分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指标:
①使用新设备每年折旧额和1~5年每年的付现成本;
②营业期1~5年每年税前营业利润;
③普通股资本成本、银行借款资本成本和新增筹资的边际资本成本;
④投资期现金净流量(NCF0),税后现金净流量(NCF1-4和NCF5)及该项目的净现值。
(2)运用净现值法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并说明理由。
正确
(1)
①使用新设备每年折旧额=4000/5=800(万元)
营业期1~5年每年的付现成本=1800+1600+200=3600(万元)
②营业期1~5年每年税前营业利润=5100-3600-800=700(万元)
③普通股资本成本=0.8×(1+5%)/12+5%=12%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6%×(1-25%)=4.5%
新增筹资的边际资本成本=3600/(3600+2400)×12%+2400/(3600+2400)×4.5%=9%
④NCF0=-4000-2000=-6000(万元)
NCF1?4=700×(1-25%)+800=1325(万元)
NCF5=1325+2000=3325(万元)
该项目净现值=-6000+1325×(P/A,9%,4)+3325×(P/F,9%,5)=-6000+1325×3.2397+3325×0.6499=453.52(万元)
(2)因为该项目的净现值453.52万元大于零,所以该项目是可行的。
(1)A股票必要收益率=5%+0.91×(15%-5%)=14.1%。
(2)B股票价值=2.2×(1+4%)/(16.7%-4%)=18.02(元/股)
因为B股票的价值18.02元高于股票的市价15元,所以可以投资B股票。
(3)投资组合中A股票的投资比例=1/(1+3+6)=10%
投资组合中B股票的投资比例=3/(1+3+6)=30%
投资组合中C股票的投资比例=6/(1+3+6)=60%
投资组合的β系数=0.91×10%+1.17×30%+1.8×60%=1.52
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5%+1.52×(15%-5%)=20.2%。
(4)由于A、B、C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20.2%大于A、B、D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14.6%,所以,如果不考虑风险大小,应选择A、B、C投资组合。
正确
(1)经济订货批量=(2×160×360000/80)1/2=1200(件)
(2)全年最佳订货次数=360000/1200=300(次)
(3)相关年订货成本=300×160=48000(元)
年相关储存成本=1200/2×80=48000(元)
(4)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900×1200/2=540000(元)
(5)再订货点=360000/360×5+2000=7000(件)。
某公司2015~2019年甲产品实际销售量资料如下表:
要求:
(1)从2015—2019年,分别取W1=0.1,W2=0.14,W3=0.15,W4=0.22,W5=0.39。采用加权平均法预测该公司2020年的销售量。
(2)采用两期移动平均法预测该公司2019年和2020年的销售量。
(3)结合(2)的结果,取平滑指数0.46,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该公司2020年的销售量。
(4)结合(3)的结果,预计2020年单位甲产品的制造成本为200元,期间费用总额为8005元,该产品适用的综合销售税率为5%,成本费用利润率必须达到20%,根据上述资料,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计算单位甲产品的销售价格。
(5)结合(3)的结果,预计2020年单位甲产品的制造成本为200元,期间费用总额为8005元,该产品适用的综合销售税率为5%,根据上述资料,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计算单位甲产品的最低销售价格。
正确
(1)2020年的预测销售量=0.1×1200+0.14×1350+0.15×1840+0.22×1960+0.39×1250=1503.7(吨)
(2)2019年的预测销售量=(1840+1960)/2=1900(吨)
2020年的预测销售量=(1960+1250)/2=1605(吨)
(3)2020年的预测销售量=1250×0.46+1900×(1-0.46)=1601(吨)
(4)单位甲产品销售价格=(200+8005/1601)×(1+20%)/(1?5%)=258.95(元)
(5)单位甲产品最低销售价格=(200+8005/1601)/(1?5%)=215.79(元)
富华集团公司为扩大产品销售,谋求市场竞争优势,打算在甲地设销售代表处。根据公司财务预测:由于甲地竞争对手众多,2020年将暂时亏损460万元,2021年甲地将盈利650万元,假设2020年和2021年集团总部盈利分别为800万元和890万元。集团公司高层正在考虑是设立分公司形式还是子公司形式对集团发展更有利,假设不考虑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因素,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假设采取分公司形式设立销售代表处,计算富华集团公司2020年和2021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2)假设采取子公司形式设立销售代表处,计算富华集团公司2020年和2021年累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从纳税筹划角度分析确定分支机构的最佳设置方案。
正确
(1)假设采取分公司形式设立销售代表处,则其不具备独立纳税人条件,企业所得税额需要汇总到集团公司总部集中纳税。
2020年集团公司应缴纳企业所得税=(800-460)×25%=85(万元)
2021年集团公司应缴纳企业所得税=(890+650)×25%=385(万元)
两年共计缴纳企业所得税470万元。
(2)假设采取子公司形式设立销售代表处,子公司具备独立纳税人条件,应自行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则2020年集团公司应缴纳企业所得税=800×25%=200(万元),子公司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零
2021年集团公司应缴纳企业所得税=890×25%=222.5(万元),子公司应缴纳企业所得税=(650-460)×25%=47.5(万元)
两年共计缴纳企业所得税=200+222.5+47.5=470(万元)。
(3)虽然无论采取何种分支机构设置方式,两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总额均为470万元,但是采取分公司形式时,第一年纳税85万元,第二年纳税385万元,与采取子公司形式下第一年纳税200万元,第二年纳税270万元相比,从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来看,采取设立分公司形式对富华集团公司更有利。
D公司为投资中心,下设甲、乙两个利润中心,相关财务资料如下。
资料一:
甲利润中心营业收入为38000元,变动成本总额为14000元,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的固定成本为4000元,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7000元。
资料二:
乙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边际贡献总额为30000元,利润中心部门边际贡献总额为22000元。
资料三:
D公司息税前利润为33000元,投资额为200000元,该公司预期的最低投资收益率为12%。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甲利润中心的下列指标:
①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
②利润中心可控边际贡献;
③利润中心部门边际贡献总额。
(2)根据资料二计算乙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利润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
(3)根据资料三计算D公司的剩余收益。
正确
(1)
①甲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38 000-14 000=24 000(元)
②甲利润中心可控边际贡献=24 000-4 000=20 000(元)
③甲利润中心部门边际贡献总额=20 000-7 000=13 000(元)
(2)乙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利润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30 000-22 000=8 000(元)
(3)D公司的剩余收益=33 000-200 000×12%=9 000(元)。
德利公司2019年计划筹集一批资金,该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有关资料如下:
(1)向银行取得3年期长期借款2500万元,借款年利率6.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手续费率为1%。
(2)按溢价发行公司债券,债券总面值3900万元,发行总价格为4000万元,票面利率8%。期限为4年,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到期还本,筹资费率为2%。
(3)发行普通股筹集11500万元,每股发行价格12元,筹资费率为3%。预计第一年每股股利0.6元,以后每年按8%递增。
(4)平价发行优先股筹集2000万元,每股面值100元,年固定股息率10%,筹资费用率为2.5%。
要求:
(1)计算上述各筹资方式的个别资本成本(银行借款和债券资本成本按照一般模式计算);
(2)计算该公司平均资本成本(按市场价值权数)。
正确
(1)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率=6.8%×(1-25%)÷(1-1%)=5.15%
债券资本成本率=[3900×8%×(1-25%)]/[4000×(1-2%)]=5.97%
普通股资本成本率=0.6/[12×(1-3%)]+8%=13.15%
优先股资本成本率=10%/(1-2.5%)=10.26%
(2)
公司平均资本成本
=5.15%×[2500/(2500+4000+11500+2000)]+5.97%×[4000/(2500+4000+11500+2000)]+13.15%×[11500/(2500+4000+11500+2000)]+10.26%×[2000/(2500+4000+11500+2000)]
=10.43%。
某企业甲产品单位标准工时为2小时/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5元/小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为8元/小时。
本月预算产量为10 000件,实际产量为12 000件,实际工时为21 600小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分别为110 160元和250 000元。
要求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5)两差异分析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6)两差异分析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正确
(1)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5=10(元/件)
(2)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8=16(元/件)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1 600-12 000×2)×5=-12 000(元)(节约)
(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10 160/21 600-5)×21 600=2 160(元)(超支)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50 000-10 000×2×8=90 000(元)(超支)
(6)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 000×2-12 000×2)×8=-32 000(元)(节约)。
A公司2018年11月份的销售额为200万元,12月份的销售额为225万元。
根据公司市场部的销售预测,预计2019年1—3月份的月销售额分别为250万元、375万元和450万元。
根据公司财务部一贯执行的收款政策,销售额的收款进度为销售当月收款50%,次月收款30%,第三个月收款20%。
公司预计2019年3月份有200万元的资金缺口,为了筹措所需资金,公司决定将3月份全部应收账款进行保理,保理资金回收比率为85%。
要求:
(1)测算2019年2月份的现金收入合计;
(2)测算2019年3月份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3)测算2019年3月份应收账款保理资金回收额;
(4)测算2019年3月份应收账款保理收到的资金能否满足当月资金需求。
正确
(1)2月份现金收入合计=225×20%+250×30%+375×50%=307.5(万元)
(2)3月份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75×20%+450×50%=300(万元)
(3)3月份应收账款保理资金回收额=300×85%=255(万元)
(4)3月份应收账款保理资金回收额为255万元,大于3月份公司的资金缺口200万元,所以3月份应收账款保理收到的资金能够满足当月资金需求。
某企业2011—2015年的销售量和资金需要量的历史资料如表5-10所示。
假定2016年的销售量预计为320件。
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确定2016年的资金需要量;
(2)采用回归直线法确定2016年的资金需要量。
正确
(1)
b=(40 000-12 000)/(200-40)=175(元/件)
a=12000-40×175=5000(元)
因此资金需求量公式为:y=5000+175X
2016年的资金需要量 =5000+175*320=61 000(元)
(2)
b=(17 320 000×5-600×125 000)/(5×88 000-6 00*600)=145(元/件)
a=(125 000-145×600)/5=7600(元)
因此资金需求量公式为y=7600+145X
2016年的资金需要量 =7600+145×320=54 000(元)
A公司资料如下:
资料一: A公司资产负债表 \2020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
资料二:
A公司2019年度销售净利率为16%,总资产周转率为0.5次,权益乘数为2.2,净资产收益率为17.6%,A公司2020年度销售收入为840万元,净利润为117.6万元。
要求:
(1)计算2020年年末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
(2)计算2020年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和净资产收益率;
(3)利用因素分析法分析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正确
(1)
速动比率=(630-360)/300=0.9
资产负债率=700/1400=50%
(2)
总资产周转率=840/[(1400+1400)/2]=0.6(次)
销售净利率=117.6/840=14%
(3)
分析对象:本期净资产收益率-上期净资产收益率=16.8%-17.6%=-0.8%
①上期数:16%×0.5×2.2=17.6%
②替代销售净利率:14%× 0.5×2.2=15.4%
③替代总资产周转率:14%× 0.6 × 2.2=18.48%
④替代权益乘数:14%× 0.6 × 2=16.8%
销售净利率降低的影响=②-①=15.4%-17.6%=-2.2%
总资产周转率加快的影响=③-②=18.48%-15.4%=3.08%
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④-③=16.8%-18.48%=-1.68%
各因素影响合计数=-2.2%+3.08%-1.68%=-0.8%
或者:采用差额计算法分析各因素变动的影响
销售净利率变动的影响=(14%-16%)×0.5 × 2.2=-2.2%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的影响=14%×(0.6-0.5)×2.2=3.08%
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14%×0.6×(2-2.2)=-1.68%
各因素影响合计数=-2.2%+3.08%-1.68%=-0.8%。
某企业拟更新原设备,新旧设备的详细资料如下。
假设企业最低报酬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要求:
(1)计算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相关指标:
①旧设备的年折旧;
②旧设备的账面净值;
③旧设备的变现损益;
④变现损失对税的影响;
⑤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初始现金流量;
⑥每年税后付现成本;
⑦每年折旧抵税;
⑧第3年年末残值变现净收益纳税;
⑨第1年至第2年的相关现金流量;第3年的相关现金流量;
⑩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净现值。
(2)若新设备的净现值为-72670.83元,比较新旧设备年金成本,判断是否应更新。
正确
(1)
①旧设备的年折旧=(60 000-6 000)/6=9 000(元)
②旧设备的账面净值=60 000-3×9 000=33 000(元)
③旧设备的变现损益=20 000-33 000=-13 000(元)
④变现损失对税的影响=13 000×25%=3 250(元)
⑤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初始现金流量=-(20 000+3 250)=-23 250(元)
⑥每年税后付现成本=7 000×(1-25%)=5 250(元)
⑦每年折旧抵税=9 000×25%=2250(元)
⑧第3年年末残值变现收入=8 000(元)
第3年年末残值变现净收益纳税=(8 000-6 000)×25%=500(元)
⑨第1年至第2年的相关现金流量=-5 250+2 250=-3 000(元)
第3年的相关现金流量=-3 000+8 000-500=4 500(元)
⑩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净现值=-23 250-3 000×(P/A,10%,2)+4 500×(P/F,10%,3)=-25 075.65(元)
(2)
继续使用旧设备年金成本=25 075.65÷(P/A,10%,3)=10 083.1(元)
新设备年金成本=72 670.83÷(P/A,10%,4)=22 925.28(元)
二者比较,继续使用旧设备年金成本较低,因而不应更新。
乙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其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乙公司目前资本结构(按市场价值计算)为总资本40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16000万元(市场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平均年利率为8%),普通股资本24000万元(市价6元/股,4000万股),公司今年的每股股利(D0)为0.3元,预计股利年增长率为10%,且未来股利政策保持不变。
资料二:乙公司需要从外部筹措投资所需资金7200万元,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为全部增发普通股,增发价格为6元/股。方案二为全部发行债券,每张发行价格为1200元,面值1000元,债券利率为10%,按年支付利息,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假设不考虑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乙公司预期的年息税前利润为4500万元。
要求:
(1)计算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以息税前利润表示);
(2)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
(3)运用每股收益分析法判断乙公司应选择哪一种筹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4)假定乙公司按方案二进行筹资,计算:
①乙公司普通股的资本成本;②新增发行债券的资本成本;③筹资后乙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正确
(1)(-16000×8%)×(1-25%)/(4000+7200/6)=(-16000×8%-7200∕1200×1000×10%)×(1-25%)/4000
=(5200×2000-4000×1280)/(5200-4000)=3880(万元)
即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为3880万元
(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3880-16000×8%)×(1-25%)/(4000+7200/6)=0.38(元)
(3)该公司预期息税前利润45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3880万元,所以应该选择财务杠杆较大的方案二债券筹资。
(4)①乙公司普通股的资本成本=0.3×(1+10%)/6+10%=15.5%
②新增筹资债券的资本成本=1000×10%×(1-25%)/1200=6.3%
③筹资后乙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5.5%×24000/(40000+7200)+8%×(1-25%)×16000/(40000+7200)+10%×(1-25%)×7200/(40000+7200)=11.06%。
甲公司下属乙部门生产A产品,全年生产能量为1 200 000机器工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120小时/件。
2020年实际产量为11 000件,实际耗用机器工时1 331 000小时。
2020年A产品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1)直接材料标准消耗10千克/件,标准价格22元/千克;
(2)变动制造费用预算额为3 600 000元;
(3)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额为2 160 000元。
2020年A产品完全成本法下的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1)直接材料实际耗用121 000千克,实际价格24元/千克;
(2)变动制造费用实际额为4 126 100元;
(3)固定制造费用实际额为2 528 900元。
该部门作为成本中心,一直采用标准成本法控制和考核业绩,
最近,新任部门经理提出,按完全成本法下的标准成本考核业绩不合理,建议公司调整组织结构,将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合并为事业部,采用部门可控边际贡献考核经理业绩。
目前,该产品年销售10 000件,每件售价1 000元。
经分析,40%的固定制造费用为部门可控成本,60%的固定制造费用为部门不可控成本。
要求:
(1)计算A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和单位实际成本。
(2)分别计算A产品总成本的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并指出各项差异是有利差异还是不利差异。
(3)计算乙部门实际的部门可控边际贡献。
正确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3 600 000/1 200 000=3(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 160 000/1 200 000=1.8(元/小时)
单位标准成本=22×10+3×120+1.8×120=796(元)
单位实际成本=(121 000/11 000)×24+(4 126 100+2 528 900)/11 000=869(元)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21 000×(24-22)=242 000(元)(不利差异)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21 000-11 000×10)×22=242 000(元)(不利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价格差异(耗费差异)=4 126 100-1331 000×3=133 100(元)(不利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数量差异(效率差异)=(1 331 000-11 000×120)×3=33 0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 528 900-2160000=368 9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1 200 000-1 331 000)×1.8=-235 800(元)(有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 331 000-11 000×120)×1.8=19 800(元)(不利差异)
(3)乙部门实际的部门可控边际贡献=10 000×1 000-(121 000×24+4 126 100)/11 000×10 000-2 528 900×40%=2 597 440(元)。
甲公司2020年4月8日发行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0元,票面年利率6%,5年期。
要求:
(1)假定每年4月7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如果乙公司可以在2022年4月8日按每张100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计算该债券的内部收益率。
(2)假定每年4月7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如果丙公司可以在2022年4月8日按每张1009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计算该债券的内部收益率。
(3)假定每年4月7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丁公司计划在2021年4月8日购入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要求的最低投资收益率为8%,计算该债券的价格低于多少时可以购入。
正确
(1)由于该债券属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平价债券,所以,内部收益率=票面利率=6%。
(2)NPV=1000×6%×(P/A,i,3)+1000×(P/F,i,3)-1009
当i=6%,NPV=1000×6%×(P/A,6%,3)+1000×(P/F,6%,3)-1009=-9(元)
当i=5%,NPV=1000×6%×(P/A,5%,3)+1000×(P/F,5%,3)-1009=18.19(元)
i=5%+(0-18.19)/(-9-18.19)×(6%-5%)=5.67%
(3)债券的价值=1000×6%×(P/A,8%,4)+1000×(P/F,8%,4)=60×3.3121+1000×0.735=933.73(元)
因此当债券的价格低于933.73元时可以购入。
资料:2018年7月1日发行的某债券,面值100元,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8%,每半年付息一次,付息日为6月30日和12月31日。
要求:
(1)假设等风险证券的市场利率为8%,计算该债券的有效年利率和全部利息在2018年7月1日的现值。
(2)假设等风险证券的市场利率为10%,计算2018年7月1日该债券的价值。
(3)假设等风险证券的市场利率为12%,2019年7月1日该债券的市价是85元,试问该债券当时是否值得购买?
(4)某投资者2020年7月1日以97元购入,试问该投资者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的收益率是多少?
正确
(1)
该债券的有效年利率:(1+8%/2)2 -1=8.16%;
该债券全部利息的现值:4×(P/A,4%,6)=4×5.2421
=20.97(元)
(2)
2018年7月1日该债券的价值:4×(P/A,5%,6)+100×(P/F,5%,6)
=4×5.0757+100×0.7462
=94.92(元)
(3)
2019年7月1日该债券的市价是85元,
该债券的价值为:4×(P/A,6%,4)+100×(P/F,6%,4)
=4×3.4651+100×0.7921
=93.07(元)
该债券价值高于市价,故值得购买。
(4)
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97=4×(P/A,I/2,2)+100×(P/F,I/2,2)
先用10%试算:
4×(P/A,10%/2,2)+100×(P/F,10%/2,2)
=4×1.8594+100×0.9070
=98.14(元)
再用12%试算:
4×(P/A,12%/2,2)+100×(P/F,12%/2,2)
=4×1.8334+100×0.8900
=96.33(元)
用插值法计算:I=11.26%
即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11.26%。
甲公司在2016年1月1日平价发行甲债券,每张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10%,5年到期,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付息。
乙公司在2016年1月1日发行乙债券,每张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8%,5年到期,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付息(计算过程中至少保留小数点后4位,计算结果取整)。
要求:
(1)计算2016年1月1日投资购买甲公司债券的年有效到期收益率是多少?
(2)若投资人要想获得和甲公司债券同样的年有效收益率水平,在2016年1月1日乙公司债券价值是多少?
(3)假定2020年1月1日的市场利率下降到8%,那么此时甲债券的价值是多少?
(4)假定2020年10月1日的市价为1000元,此时购买甲债券的年有效到期收益率是多少?
正确
(1)
平价购入,名义到期收益率与票面利率相同,即为10%。
甲公司年有效到期收益率=(1+10%/2)2-1=10.25%。
(2)乙债券的价值=40×(P/A,5%,10)+1000×(P/F,5%,10)=923(元)
(3)甲债券的价值=50×(P/A,4%,2)+1000×(P/F,4%,2)=1019(元)
(4)年有效到期收益率为i,
1000=1050×[1/(1+i)1/4]
(1+i)1/4=1050/1000=1.05
(1+i)=1.2155
年有效到期收益率i=(1.2155-1)×100%=21.55%
某公司现决定新购置一台设备,现在市面上有甲、乙两种品牌可供选择,相比之下,乙设备比较便宜,但寿命较短。两种设备各年的现金净流量预测如下。
单位:元
该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收益率为12%。(现值系数取三位小数)
要求:
(1)计算甲、乙设备的净现值。
(2)计算甲、乙设备的年金净流量。
(3)为该公司购买何种设备作出决策并说明理由。
正确
(1)甲设备的净现值=-40000+8000×(P/F,12%,1)+14000×(P/F,12%,2)+13000×(P/F,12%,3)+12000×(P/F,12%,4)+11000×(P/F,12%,5)+10000×(P/F,12%,6)=-40000+8000×0.893+14000×0.797+13000×0.712+12000×0.636+11000×0.567+10000×0.507=6497(元)
乙设备的净现值=-20000+7000×(P/F,12%,1)+13000×(P/F,12%,2)+12000×(P/F,12%,3)=-20000+7000×0.893+13000×0.797+12000×0.712=5156(元)
(2)甲设备的年金净流量=净现值/(P/A,12%,6)=6497/4.111=1580.39(元)
乙设备的年金净流量=净现值/(P/A,12%,3)=5156/2.402=2146.54(元)
(3)因为甲、乙设备的年限不同,所以不能直接比较其净现值的大小来决策,而应根据甲、乙设备的年金净流量来决策,乙设备的年金净流量2146.54元大于甲设备的年金净流量1580.39元,应选择购买乙设备。
某商业企业2020年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销售成本为1600万元;
资产负债表中,年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0万元和400万元;
年初、年末应收票据余额分别为50万元和40万元;
年初、年末存货余额分别为200万元和600万元;
年末速动比率为1.2,年末现金比率为0.7。
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年初、年末坏账准备余额分别为10万元和15万元。
假定该企业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和存货组成,速动资产由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现金资产组成,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2020年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天数;
(2)计算2020年存货周转天数;
(3)计算2020年年末流动负债余额和速动资产余额;
(4)计算2020年年末流动比率。
正确
(1)
2020年应收账款周转次数=2 000/[(200+400+50+40+10+15)/2]=5.59(次)
2020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5.59=64.4(天)
[提示]
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报表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因为应收票据是销售形成的应收款项的另一种形式;
另外,应收账款应为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因为应收账款在财务报表上按净额列示,计提坏账准备会使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金额减少,而销售收入不变。
其结果是,计提坏账准备越多,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少,对应收账款实际管理欠佳的企业反而会得出应收账款周转情况更好的错误结论。
(2)2020年存货周转天数={360×[(200+600)÷2}/1600=90(天)
(3)
(2020年年末现金资产+400+40)/2020年年末流动负债=1.2
2020年年末现金资产/2020年年末流动负债=0.7
解得:
2020年年末流动负债=880(万元)
2020年年末速动资产=880×1.2=1056(万元)
(4)2020年年末流动比率=(1056+600)/880=1.88
华图公司2019年的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1)201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19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注:2019年年末应付利息中计入固定资产的资本化利息为20万元。
(2)2019年利润表简表如下:
利润表(简表)
2019年度
单位:万元
(3)该公司2019年非经营净收益为-60万元。
要求:
(1)计算该公司2019年年末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
(2)计算该公司2019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3)计算该公司2019年净收益营运指数。
正确
(1)流动比率=1430/654=2.19
速动比率=(1430-510)/654=1.41
利息保障倍数=(800+80)/(80+20)=8.8
(2)应收账款周转率=8000/[(405+390)/2]=20.13(次)
存货周转率=5600/[(480+510)/2]=11.31(次)
(3)经营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600-(-60)=660(万元)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利润=660/600=1.1。
乙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现有一套设备(以下简称旧设备),已经使用6年,为降低成本,公司管理层拟将该设备提前报废,另行购置一套新设备,新设备的投资于更新起点一次性投入并能立即投入运营,设备更新后不改变原有的生产能力,但营运成本有所降低,要求考虑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折现率为10%,新旧设备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
(1)计算继续使用旧设备的下列指标:
①旧设备目前的账面净值;
②旧设备当前变现的净损益;
③旧设备当前变现的净现金流量;
④继续使用旧设备在其可使用年限内形成的现金净流出量的现值;
⑤计算旧设备的年金成本。
(2)新设备在其可使用年限内形成的现金净流出量的现值为8672.32万元(不考虑设备运营所带来的营业收入,也不把旧设备的变现价值作为新设备投资的减项),请做出方案的选择。
正确
(1)①旧设备目前的账面净值=5200-6×500=2200(万元)
②旧设备当前变现的净损益=2000-2200=-200(万元)
③旧设备当前变现净现金流量=2000+200×25%=2050(万元)
④每年折旧抵税额=500×25%=125(万元)
现金净流出量现值=2050-125×(P/A,10%,4)+1500×(1-25%)×(P/A,10%,5)-200×(P/F,10%,5)=2050-125×3.1699+1500×(1-25%)×3.7908-200×0.6209=5794.23(万元)
⑤旧设备年金成本=5794.23/(P/A,10%,5)=5794.23/3.7908=1528.50(万元)
(2)新设备的年金成本=8672.32/(P/A,10%,10)=8672.32/6.1446=1411.37(万元)
新设备年金成本1411.37万元<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年金成本1528.50万元,所以应当更新,应选择购买新设备。
某企业拟进行股票投资,现有甲、乙两只股票可供选择,具体资料如下:
已知甲、乙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分别为25.30%和23.75%。
要求:
(1)分别计算甲、乙股票收益率的期望值和标准差率,并比较其风险大小;
(2)假设投资者将全部资金按照60%和40%的比例分别投资购买甲、乙股票构成投资组合,已知甲、乙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1.4和1.8,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10%,无风险收益率为4%,请计算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组合的风险收益率;
(3)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正确
(1)甲股票收益率的期望值=0.3×60%+0.2×40%+0.3×20%+0.2×(-10%)=30%
乙股票收益率的期望值=0.3×50%+0.2×30%+0.3×10%+0.2×(-15%)=21%
甲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率=25.30%/30%=0.84
乙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率=23.75%/21%=1.13
由于甲、乙股票收益率的期望值不同,因此不能根据其收益率的标准差来比较风险,而应根据收益率的标准差率来比较风险。乙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率大于甲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率,所以,乙股票的风险大于甲股票的风险。
(2)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组合的风险收益率:
组合的β系数=60%×1.4+40%×1.8=1.56
组合的风险收益率=1.56×(10%-4%)=9.36%。
(3)组合的必要收益率=4%+9.36%=13.36%。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正在编制2020年第一、二季度现金预算,年初资金余额52万元。相关资料如下:
(1)预计第一季度销量30万件,单位售价100元;第二季度销量40万件,单位售价90元;第三季度销量50万件,单位售价85元,每季度销售收入60%当季收现,40%下季收现,2020年年初应收账款余额800万元,第一季度收回。
(2)2020年年初产成品存货3万件,每季末产成品存货为下季销量的10%。
(3)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10千克,单价4元/千克,当季所购材料当季全部耗用,季初季末无材料存货,每季度材料采购货款50%当季付现,50%下季付现。2020年初应付账款余额420万元,第一季度偿付。
(4)单位产品人工工时2小时,人工成本10元/小时;制造费用按人工工时分配,分配率7.5元/小时。销售和管理费用全年400万元,每季度100万元。假设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和管理费用全部当季付现。全年所得税费用100万元,每季度预缴25万元。
(5)公司计划在上半年安装一条生产线,第一、二季度分别支付设备购置450万元、250万元。
(6)每季末现金余额不能低于50万元。低于50万元时,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借款金额为10万元的整数倍。借款季初取得,每季末支付当季利息,季度利率2%。高于50万元时,高出部分按10万元的整数倍偿还借款,季末偿还。
第一季度期初无短期借款,第一、二季度无其他融资和投资计划。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公司2020年第一、二季度资金预算(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资金预算
单位:万元
正确
设第一季度短期借款X:
-48+X-X×2%≥50,解得:X≥100,借款金额为10万元的整数倍,所以借款100万元。
设第二季度归还短期借款Y:
160-Y-2≥50,解得:Y≤108,按10万元的整数倍偿还借款,所以归还短期借款100万元。
现行国库券的利率为5%,证券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为15%,市场上A、B、C、D四种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0.91、1.17、1.8和0.52;B、C、D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分别为16.7%、23%和10.2%。
要求:
(1)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2)假定B股票当前每股市价为15元,最近一期发放的每股股利为2.2元,预计年股利增长率为4%。计算B股票价值,为拟投资该股票的投资者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3)假定投资者购买A、B、C三种股票的比例为1:3:6,计算A、B、C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必要收益率;
(4)已知按3:5:2的比例购买A、B、D三种股票,所形成的A、B、D投资组合的β系数为0.96,该组合的必要收益率为14.6%;如果不考虑风险大小,请在A、B、C和A、B、D两种投资组合中作出投资决策,并说明理由。
正确
(1)A股票必要收益率=5%+0.91×(15%-5%)=14.1%。
(2)B股票价值=2.2×(1+4%)/(16.7%-4%)=18.02(元/股)
因为B股票的价值18.02元高于股票的市价15元,所以可以投资B股票。
(3)投资组合中A股票的投资比例=1/(1+3+6)=10%
投资组合中B股票的投资比例=3/(1+3+6)=30%
投资组合中C股票的投资比例=6/(1+3+6)=60%
投资组合的β系数=0.91×10%+1.17×30%+1.8×60%=1.52
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5%+1.52×(15%-5%)=20.2%。
(4)由于A、B、C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20.2%大于A、B、D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14.6%,所以,如果不考虑风险大小,应选择A、B、C投资组合。
某企业甲产品单位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5元/小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为8元/小时。本月预算产量为10000件,实际产量为12000件,实际工时为21600小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分别为110160元和250000元。
要求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4)两差异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5)两差异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正确
(1)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5=10(元/件)
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8=16(元/件)
(2)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1600-12000×2)×5=-12000(元)(节约)
(3)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10160/21600-5)×21600=2160(元)(超支)
(4)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50000-10000×2×8=90000(元)(超支)
(5)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000×2-12000×2)×8=-32000(元)(节约)。
德利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正对公司内部甲、乙两个部门进行业绩考核。2019年相关资料如下:
要求:
(1)分别计算甲、乙两个部门的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2)假定德利公司现有一投资机会,投资额40万元,每年可创造息税前利润60000元,如果甲、乙两个部门都可进行该投资,且投资前后各自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保持不变,分别计算甲、乙两个部门投资后的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分析如果德利公司分别采用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对甲、乙两个部门进行业绩考核,甲、乙两个部门是否愿意进行该投资(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3)假定德利公司甲、乙两个部门,其2019年度经过调整的相关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甲、乙两个部门的经济增加值并比较其业绩。
单位:元
正确
(3)
甲部门的经济增加值=229500-2473500×10.5%=-30217.5(元)
乙部门的经济增加值=201600-1612800×12%=8064(元)
计算结果表明,虽然乙部门税后经营利润不如甲部门高,但其经济增加值大。因此,从经济增加值的角度来看,乙部门的业绩好。
华海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每年产销平衡。为了加强产品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下年度经营计划和产品销售价格,该公司专门召开运营分析会进行讨论。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9年甲产品实际产销量为4416件,预算产销量为4800件,生产实际用工为8400小时,实际的固定制造费用为88320元。标准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资料二:乙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2500件,2020年计划生产18000件,预计的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元
资料三:甲公司接到乙产品的一个额外订单,意向订购量为4200件,订单价格为435元/件,要求2020年内完工。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2019年甲产品的下列指标:
①单位标准成本;
②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③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④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⑤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⑥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2)根据资料二,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0%,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测算乙产品的单价。
(3)根据资料二,运用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0%,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测算乙产品的单价。
(4)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上述测算结果,作出是否接受乙产品额外订单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5)根据资料二,如果2020年乙产品的目标利润为225000元,销售单价为525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金的影响。计算乙产品保本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正确
(1)①单位标准成本=42×3+18×2.4+6×2.4+8×2.4=202.8(元)
②固定制造费用差异=88320-4416×2.4×8=3532.8(元)(U)
③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8320-4800×2.4×8=-3840(元)(F)
④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4800×2.4-8400)×8=24960(U)
⑤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400-4416×2.4)×8=-17587.2(F)
⑥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4800×2.4-4416×2.4)×8=7372.8(U)
(2)完全成本加成法确定的乙产品的单价: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完全成本×(1+成本费用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150+75+54+21+(900000+180000)/18000](1+20%)/(1-5%)=454.74(元)
(3)运用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确定的乙产品的单价: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完全变动成本×(1+成本费用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150+75+54+21)×(1+20%)/(1-5%)=378.95(元)
(4)由于额外订单价格435元高于运用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确定的乙产品的单价378.95元,接受额外订单在不增加固定成本的情形下增加边际贡献,即增加利润,故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5)保本销售量=(900000+180000)/[525-(150+75+54+21)]=4800(件)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225000+(900000+180000)]/[525-(150+75+54+21)]=5800(件)。
ABC公司是一家商业企业,目前正在对2020年的现金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进行规划,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ABC公司2019年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如下(为简化计算,假设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期末余额可代表其全年平均余额):
资料二:2019年的信用政策是40天内全额付款,赊销额平均占销售额的75%,其余部分为立即付现购买,根据赊销额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期为45天(假设一年为360天,下同)。
2019年的购货成本平均占销售额的60%。
资料三:ABC公司拟将2020年的信用政策改为50天内全额付款。改变信用政策后,预期年销售额可增加20%,赊销比例提高到90%,其余部分为立即付现购买。
根据赊销额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期预计将延长到60天。
资料四:ABC公司的销货成本全部为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为70%,除销货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费用均为固定成本。
预计改变信用政策不会影响存货周转率、变动成本率以及应付账款周转期,固定成本由目前的每年200万元增加到380万元。
资料五:ABC公司对应收账款及存货投资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8.9597%。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ABC公司2019年年末的营运资金。
(2)根据资料一、资料二和资料三,计算当前及改变信用政策后的销售收入与赊销收入。
(3)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当前的应付账款周转期。
(4)根据资料三和资料四,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存货周转期、经营周期与现金周转期。
(5)根据前述计算结果以及资料三和资料四,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后的收益增加额。
(6)根据前述计算结果以及资料一、资料二、资料三和资料五,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后应收账款与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额。
(7)根据前述计算结果,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后的税前损益增加额,并为ABC公司做出是否改变信用政策的决策。
正确
(1)
2019年年末的营运资金=(200+450+560)-(300+400)=510(万元)
(2)当前应收账款周转期=450/(当前赊销收入/360)=45,
解得:当前赊销收入=3600(万元)
当前销售收入=3600/75%=4800(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销售收入=4800×(1+20%)=5760(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赊销收入=5760×90%=5184(万元)
(3)
当前全年购货成本=4800×60%=2880(万元)
当前应付账款周转期=400/(2880/360)=50(天)
(4)
改变信用政策后销货成本=5760×70%=4032(万元)
由于改变信用政策预计不会影响存货周转率和变动成本率,即存货平均余额将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则:改变信用政策后存货平均余额=560×(1+20%)=672(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存货周转期=672/(4032/360)=60(天)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经营周期=60+60=120(天)
由于改变信用政策预计不会影响应付账款周转期,
则:改变信用政策后的现金周转期=120-50=70(天)
(5)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收益增加额=(5760-4800)×(1-70%)-(380-200)=108(万元)
(6)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增加额=(5184/360×60-450)×70%=289.8(万元)
存货占用资金(存货平均余额)的增加额=560×20%=112(万元)
应计利息的增加额=(289.8+112)×8.9597%=36(万元)
(7)
改变信用政策后的税前损益增加额=108-36=72(万元)>0
由于改变信用政策使税前损益增加,因此ABC公司应当改变信用政策。
某企业201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
该企业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6000万元,营业净利率为10%,净利润的50%分配给投资者。
预计2020年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5%。为此需要增加固定资产200万元,增加无形资产100万元,根据有关情况分析,企业流动资产项目和流动负债项目将随销售收入同比例增减。
假定该企业2020年的销售净利率和利润分配政策与上年保持一致,该年度长期借款不发生变化;
2020年年末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合计为2700万元。
2020年企业需要增加对外筹集的资金由投资者增加投入解决。
要求:
(1)计算2020年需要增加的营运资金额。
(2)预测2020年需要增加的对外筹集资金额。
(3)预测2020年末的流动资产额、流动负债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
(4)预测2020年的速动比率和产权比率。
(5)预测2020年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总资产周转次数。
(6)预测202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
(7)预测2020年的所有者权益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
正确
(1)
流动资产销售百分比
=(300+900+1800)/6000×100%
=50%
流动负债销售百分比
=(300+600)/6000×100%
=15%
2020年需要增加的营运资金额
=6000×25%×(50%-15%)
=525(万元)
(2)2020年需要增加的对外筹集资金额
=525+200+100-6000×(1+25%)×10%×(1-50%)
=450(万元)
(3)2020年末的流动资产
=(300+900+1800)×(1+25%)
=3750(万元)
2020年末的流动负债
=(300+600)×(1+25%)
=1125(万元)
2020年末的资产总额
=2700+3750
=6450(万元)
因为题目中说明企业需要增加对外筹集的资金由投资者增加投入解决,所以长期负债不变,
即2020年末的负债总额=2700+1125=3825(万元)。
2020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6450-3825=2625(万元)
(4)2020年的速动比率
=[(300+900)×(1+25%)]/[(300+600)×(1+25%)]
=1.33
2020年的产权比率=3825/2625=1.46
(5)
2020年初的流动资产=300+900+1800=3000(万元)
2020年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6000×(1+25%)/[(3000+3750)÷2]
=2.22(次)
2020年的总资产周转次数
=6000×(1+25%)/[(5400+6450)÷2]
=1.27(次)
(6)202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
=[6000×(1+25%)×10%]/[(1200+600+2625)÷2]×100%
=33.90%
(7)2020年的所有者权益增长率
=(2625-1800)/1800×100%=45.83%
2020年的总资产增长率=(6450-5400)/5400×100%=19.44%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