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空气是由( )。
湿空气是由干空气(不含水蒸气的空气)和少量水蒸气组成的气体混合物,可以视为理想气体混合物。区别于湿蒸汽,湿蒸汽中都为水,属于两相共存的一种物质,而湿空气为混合气体。
状态参数用来描述热力系统状态特性,此热力系统应满足( )。
状态参数是用以描述热力系统工质状态特性的物理量。此热力系统应满足处于平衡状态,否则系统各部分状态不同,就无法用确定的参数值来描述。系统状态参数无需考虑外界所处状态。
评价制冷循环优劣的经济性能指标用制冷系数,它可表示( )。
制冷循环中规定,评价制冷循环优劣的经济性能指标用制冷系数表示,它是循环制冷量与循环净功的比值,即
热电循环是指( )。
热电循环,又称热电联合生产循环,是指既靠蒸汽发电又向用户供热的动力循环。锅炉排气直接供给工业生产的工艺用热和建筑采暖与生活用热,热用户的凝结水返回锅炉。于是,在同一循环中既发电又供热,热能(燃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提高热效率的同时节约了成本。
流体节流前后其焓保持不变,其温度将( )。
节流是指流体流经阀门、孔板等截面突然变小、局部阻力引起压力急剧降低的现象。节流时流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称为绝热节流。节流是典型的不可逆过程,气流受到绝热节流熵值增大。根据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分析,气流在节流前后的焓值相等。理想气体在节流前后的温度值相等,体积由于压力降低而增大。实际气体节流前后的焓值也相等,体积因压力降低而增大。但是节流后的温度可能降低,可能升高,也可能和节流前相同。若节流后温度升高,称为热效应;若节流后的温度不变,称为零效应;若节流后温度降低,则称为冷效应。
水在定压下被加热可从未饱和水变成过热蒸汽,此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包含的状态有( )。
水在定压下从未饱和水被加热为过热蒸汽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预热、汽化和过热三个阶段;包括五种状态,即未饱和水状态、饱和水状态、湿饱和蒸汽状态、干饱和蒸汽状态和过热蒸汽状态。
某电厂有三台锅护合用一个烟囱,每台锅炉每秒钟产生烟气为73m3(已折算为标准状态下的容积)。烟囱出口处的烟气温度为100℃,压力近似等于1.0133×105Pa,烟气流速为30m/s,烟囱的出口直径是( )。
如果室内外温差不变,则用以下材料砌成的厚度相同的四种外墙中,热阻最大的是( )。
保温材料要求使用材料的热阻尽量大,即导热系数尽量小。干砖的导热系数为0.35W/(m·K),而湿砖的导热系数可达1.0W/(m·K),因此,干砖的热阻最大,保温性好。空气的导热系数为0.02W/(m·K),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保温砖做成空心后,砖内夹杂的空气增大了导热热阻,保温性能加强,而且也满足了建筑节能的要求。
在温度边界条件和几何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湍流受迫对流传热系数要高于层流对流传热系数,其原因是( )。
湍流传递动量的能力比层流的强。由于达到了湍流,流体发生横向脉动,增强换热能力。所以,湍流受迫对流传热系数要高于层流对流传热系数,这是由于对流输送能量的增加和流体横向脉动的共同作用。
在流体外掠圆管的受迫对流传热时,如果边界层始终是层流的,则圆管表面上自前驻点开始到边界层脱体点之间,对流传热系数可能( )。
外掠单管流体横向流过单根圆管时,层流边界层开始生成,圆管表面上自前驻点开始到边界层脱体点之间,其流动边界层逐渐增厚,热阻随之增大,对流传热系数则不断减小。
流体力学对理想流体运用了以下哪种力学模型,从而简化了流体的物质结构和物理性质?( )
流体的主要力学模型包括连续介质、无黏性流体、不可压缩流体等三种模型。其中,连续介质模型是对流体物质结构的简化;无黏性流体模型是不考虑黏性作用而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不可压缩流体模型是不计压缩性和热膨胀性而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
流线的微分方程式为( )。
流线是指在某一时刻,各点的切线方向与通过该点的流体质点的流速方向重合的空间曲线。根据流线的定义,其数学表达式为:
圆管内均匀层流断面流速分布规律可以描述为:以管中心为轴的旋转抛物面,其最大流速为断面平均流速的( )。
圆管层流速度分布为:
呈抛物线分布。其轴线上流速最大,为断面平均流速的2倍,即
在圆管直径和长度一定的输水管道中,当流体处于层流时,随着雷诺数的增大,沿程阻力系数和沿程水头损失都将发生变化,请问下面哪一种说法正确?( )
下列关于因次分析法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A项,相似理论是在描述物理现象客观规律的物理方程式已知的情况下,探求两现象相似的条件,而因次分析法只要在决定某物理现象的诸因素已知的条件下,根据因次和谐性就可以推导出描述该现象的物理方程,其具体形式可通过实验来确定,二者并不相同。C项,因次分析法是以方程式的因次和谐性为基础的,通过对现象中物理量的因次以及因次之间相互联系的各种性质的分析,研究现象相似性。方程式的因次和谐性,是指完整的物理方程式中各项的因次应相同。B项,因次是指物理量的性质和类别,又称为量纲,与物理量的单位有所不同。D项,在因次分析法中,通常用到基本因次和导出因次。其中,基本因次是指某一类物理现象中,不存在任何联系的性质不同的因次;导出因次是指那些可以由基本因次导出的因次。
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观点看,家用电冰箱工作时,房间的室温应为( )。
该系统的被控对象是电冰箱箱体,被控量是箱体内的温度Tc,给定量(输入量)是给定温度Tr(Tr通过箱体内控制盒旋钮给出或通过按键设定),干扰输入是环境温度(房间温度)或电冰箱门开启等,执行元件是电动机和压缩机。家用电冰箱控制系统如题31解图所示。
如题32图所示方框图的总的传递函数,G(s)=C(s)/R(s)应为( )。
图中有1个回路,回路传递函数为L1=-G1G2,Δ=1-L1=1+G1G2。图中有两条前向通路,n=2,第1条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P1=G1G2G3,第2条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P2=G1,前向通路与回路均相互接触,故Δ1=1,Δ2=1。因此传递函数为:
一个二阶环节采用局部反馈进行系统校正( )。
二阶环节采用的局部反馈为测速反馈,测速反馈的特点为:①降低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带宽,从而加大系统在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故A项错误。②不改变系统的自然振荡频率ωn,但可增大系统的阻尼比,使系统阶跃响应的超调量下降,改善了系统的平稳性;调节时间缩短,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不影响系统阶跃输入时的稳态误差。故B项正确,CD两项错误。
对于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描述函数分析,请判断下列表述中哪个是错的?( )
分析非线性系统的方法较为复杂,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系统,而不适用于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的数学表达采用非线性微分方程。同样,在工程上目前也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非线性问题,只能根据对象的特点相应地选用不同的方法。描述函数法是一种不受阶次限制的非线性系统分析法,非线性控制系统可以含有高阶次线性环节。
热电偶是由A、B两种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其中A导体为正极,当回路的两个接点温度不相同时,将产生热电势,这个热电势的极性取决于( )。
温差电势(汤姆逊电势)是指一根导体上因两端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热电动势。此电势只与导体性质和导体两端的温度有关,而与导体的长度、截面大小、沿导体长度上的温度分布无关。而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相接触时,因为它们的电子密度不同,所以产生一定的电子扩散,当它们达到一定的平衡后所形成的电势。接触电势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不同导体的材料性质以及它们接触点的温度。接触电势的大小与接头处温度的高低和金属的种类有关。温差电势远比接触电势小,可以忽略。这样闭合回路中的总热电势可近似为接触电势。温度越高,两金属的自由电子密度相差越大,则接触电势越大。
光学高温计是利用被测物体辐射的单色亮度与仪表内部灯丝的单色亮度相比较以检测被测物体的湿度。为了保证光学高温计较窄的工作波段,光路系统中所设置的器件是( )。
亮度温度计是利用各种物体在不同温度下辐射的单色亮度不同这一原理。所谓单色亮度实际上也是对应一定波长范围的,只是波长区域比较窄,而为了保证光学高温即较窄的工作波段,光路系统中所设置的器材是红色滤光片,它的主要作用是与人眼构成“单色器”,以保证在一定波长(0.66μm左右)下比较两者的光谱辐射亮度。
在以下四种因素中,与系统误差的形成无关的是( )
系统误差的出现一般是有一定规律的,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可知或能掌握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仪表本身不准确、测量方法不完善、测量环境的变化以及观测者本人的操作不当等造成的,与重复测量次数无关。
现有一台测温仪表,其测温范围为50~100℃,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校验,获得了一组校验结果,其中最大绝对误差为±0.6℃,最小绝对误差为±0.2℃,则( )。
系统的基本误差(最大引用误差)
而精度等级就是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及百分号,它是衡量仪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工业仪表等级分为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本题中精度等级应为1.5级。
下列哪项属于接触式密封?( )
接触式密封分为毛毡圈密封、密封圈密封;非接触式密封分为间隙密封、迷宫式密封;组合式密封为毛毡迷宫式密封。
有一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的偏心圆凸轮,偏心圆直径为100mm,偏心距为20mm,滚子半径为10mm,则基圆直径为( )。
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的偏心圆凸轮的基圆直径=2×(偏心圆半径-偏心距+滚子半径)=2×(100/2-20+10)=80mm。
当不考虑摩擦力时,下列何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出现机构因死点存在而不能运动的情况?( )
如题56解图所示,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设CD为主动件,则当技工处于图示的两个虚线位置之一时,连杆和曲柄在一条直线上,出现了传动角γ=0°的情况。这时主动件CD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AB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所以将不能使构件AB转动而出现“顶死”现象。机构的此种位置称为死点位置。
在以下几种螺纹中,哪种是为承受单向荷载而专门设计的?( )
锯齿形螺纹的牙形为不等腰梯形,工作面的牙形角为3°,非工作面的牙形角为30°。外螺纹的牙根有较大的圆角,以减少应力集中。内、外螺纹旋合后大径处无间隙,便于对中,传动效率高,而且牙根强度高,仅适用于承受单向荷载的螺旋传动。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工作内容,下列哪条是正确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
下列可以不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①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②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③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第六十六条规定,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抢险救灾或者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等特殊情况,不适宜进行招标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符合建筑工程分包单位分包条件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有一热泵用来冬季采暖和夏季降温。室内要求保持20℃,室内外温度每相差1℃,每小时通过房屋围护结构的热损失是1200kJ,热泵按逆向卡诺循环工作,当冬季室外温度为0℃时,带动该热泵所需的功率是( )。
采用任何类型的压气机对气体进行压缩,所消耗的功都可用( )计算。
有一流体以3m/s的速度通过7.62cm直径的管路进入动力机。进口处的焓为2558.6kJ/kg,内能为2326kJ/kg,压力为P1=689.48kPa,而在动力机出口处的焓为1395.6kJ/kg。若过程为绝热过程,忽略流体动能和重力位能的变化,该动力机所发出的功率是( )。
在一条蒸汽管道外敷设厚度相同的两层保温材料,其中材料A的导热系数小于材料B的导热系数。若不计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仅从减小传热量的角度考虑,哪种材料应敷在内层?( )
对于圆筒形保温材料而言,内侧的温度变化率比较大,故将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放于内侧,将充分发挥保温材料的保温作用。
对于题12图中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右边界是绝热的。如果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当Δx=Δy时,则正确的边界节点方程是( )。
边界节点离散方程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因边界节点的温度已给定,无需建立边界节点的方程,其温度值会进入到与之相邻的内节点方程中。对于第二及第三类边界条件,则必须建立边界节点的节点方程,从而使整个节点方程组封闭,利于求解。则根据图2列节点4的热平衡方程
以下关于饱和蒸汽在竖直壁面上膜状凝结传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层流流动时,沿壁面方向(从上到下),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冷壁上液膜厚度增加,热阻随之增大,局部凝结传热系数hz减小;湍流流动时,液膜厚度随流速的增加而减薄,局部凝结传热系数hz增大;当蒸汽中混入导热系数较小的不凝结气体时或粘度较高的液体时,会使凝结换热热阻增大,导致换热强度下降;流体粘度越大,流传热系数越小,换热能力越差
以下关于实际物体发射和吸收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项,漫射灰表面的发射率等于它的的吸收率,实际物体的发射率等于其吸收率只有在物体处于热平衡时才成立;B项,兰贝特余弦定律则揭示能量按空间方向分布的规律,该定律可表述为漫辐射表面的辐射强度与方向无关,即除了黑体以外,只有漫射表面才符合兰贝特余弦定律,实际物体并不符合兰贝特定律;C项,实际物体的吸收率与其所接收的辐射源有关;D项,黑色的物体在可见光波段内比白色的物体吸收率要高,对红外线吸收率基本相同。
冬季里在中央空调供暖的空房间内将一支温度计裸露在空气中,那么温度计的读数( )。
温度计不仅与室内空气对流换热,还要与比室温低的内墙壁、外窗之间辐射换热。温度计损失的热量大于温度计获得的热量,使得温度计的读数低于空气的温度。
表面温度为50℃的管道穿过室内,为了减少管道向室内的散热,最有效的措施是( )。
管道表面温度比室内温度高,为了减少管道向室内的散热,必须对管道进行保温。根据遮热板原理,增大管道表面的热阻,可在管道表面外安装铝箔套筒,能有效减少管道向室内的辐射换热。
某建筑外墙的面积为12m2,室内空气与内墙表面的对流传热系数为8W/(m2·K),外表面与室外环境的复合传热系数为23W/(m2·K),墙壁的厚度为0.48m,导热系数为0.75W/(m·K),总传热系数为( )。
由总传热系数与各部分传热系数的关系计算公式:
实际流体运动存在两种形态:层流和紊流,下面哪一项可以用来判别流态?( )
下列哪项措施通常不用于通风系统的减阻?( )
根据流动阻力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减小管道中流体的流动阻力有两条途径:①改进流体外部的边界,改善边壁对流动的影响;②改变流体本身,即在流体内部投加极少量的添加剂,使其影响流体运动的内部结构来实现减阻。但在通风系统中加入添加剂可能引起气流污染,故工程上很少采用。
如题27图所示送风系统采用调速风机,现LA=1000m3/h,LB=1500m3/h,为使LA=LB=1000m3/h,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管与B管并联,总阻抗:
A项,关小B阀,增大其阻抗,A与B并联的总阻抗S变大,总流量变小,风机的压头提高,而A管阻抗不变,所以A流量会变大,此时应再调低风机转速,则可以使A的流量保持不变;C项,同理也可以开大A阀,总阻抗降低,总流量变大,风机的压头降低,B的阻抗不变,因此调低风机转速,可以使B流量减小至于A流量相等。
已知某一型号水泵叶轮外径D1为174mm,转速n为2900r/min时的扬程特性曲线Q-H与管网特性曲线Q-R的交点M(QM=27.3L/s,HM=33.8m)如图所示。现实际需要的流量仅为24.6L/s,决定采用切割叶轮外径的办法来适应这种要求,试问叶轮外径应切掉多少?( )
离心泵的切割定律:
由切割定律可以看出,叶轮的直径与扬程的平方成正比,与流量成正比。叶轮直径越大扬程就越大,流量也越大,因为水流出的速度取决于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和切线上的线速度,直径越大,离心力和线速度就越大。因此,Q1:Q2=D1:D2,即27.3:24.6=174:D2,所以,D2=156.8mm,
以下哪些情况会造成泵的气蚀问题?( )
①泵的安装位置高出吸液面的高差太大
②泵安装地点的大气压较低
③泵输送的液体温度过高
水泵内之所以发生气蚀,是因为泵内某处的压强低于水温对应的饱和压力。产生气蚀的具体原因可归为:①泵的安装位置高出吸液面的高差太大,即泵的几何安装高度Hg过高;②泵安装地点的大气压较低,例如安装在高海拔地区;③泵所输送的液体温度过高等。
某闭环系统的总传递函数为G(s)=K/(2s3+3s2+K),根据劳斯稳定判据( )。
根据劳斯稳定判据,若特征方程缺项(有等于零的系数)或系数间不同号(有为负值的系数),特征方程的根就不可能都具有负实部,系统必然不稳定。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2s3+3s2+K,缺s项,因此不论K为何值,系统不稳定。
题34图为某环节的对数幅值随频率变化渐近线,图中dec表示十倍频程,在下列传递函数中哪个与图相符合?( )
某闭环系统总传递函数
为使其阶跃响应无超调,K值为( )。
系统的特性取决于系统的特征方程,该系统为二阶系统,在过阻尼临界阻尼时无超调。与二阶系统标准式对比,得
阻尼比ξ≥1时系统无超调,所以K≥6。
由环节G(s)=K/s(s2+4s+200)组成的单位反馈系统(即负反馈传递函数为1的闭环系统)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速度误差系数为( )。
如题37图所示闭环系统的根轨迹应为( )。
根据图求得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根据闭环传递函数的分母等于零,求得其闭环极点为:
当K从零变到无穷大时,闭环极点的运动轨迹及根轨迹为整个虚轴。
力平衡式压力变送器中,电磁反馈机构的作用是( )。
力平衡式压力变送器是将变送器测得的力通过杠杆等原理反馈到测量元件上达到平衡,从而实现测量元件的位置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发生太大的位移。
使用节流式流量计,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的取压方式是( )。
节流装置的取压方式有角接取压、法兰取压、径距取压、理论取压和管接取压。节流式流量计的取压方式有两种,即角接取压和法兰取压;其中角接取压又分为环室取压和直接钻孔取压两种方式。
在恒温式热线风速仪中,对探头上的敏感热线有( )。
恒温式热线风速仪的敏感热线的温度保持不变,风速敏感元件电流可调,在不同风速下使处于不同热平衡状态的风速敏感元件的工作温度基本维持不变,即阻值基本恒定,该敏感元件所消耗的功率为风速的函数。当热线因感应到的流速而出现温度下降时,敏感元件电阻减小供压电压和工作电流都增加,加大热线的加热功率,故敏感元件的内阻和流过敏感元件的电流均发生变化。
超声波水位测量系统有液介式单探头、液介式双探头、气介式单探头和气介式双探头四种方案,从声速校正和提高测量灵敏度的角度考虑,测量精度最高的为( )。
双探头的水位计要比单探头的测量精度高,液介式声速受水温、水压及水中浮悬粒子浓度影响,在测量过程中要对声波进行校正,才能达到测量精度,但精度要稍高于气介式水位计。气介式主要对气温影响进行校正,其优点是不受水中水草、泥沙等影响。
不能在线连续地监测某种气流湿度变化的湿度测量仪表是( )。
光电露点湿度计的原理是指,被测气体在恒定的压力下,以一定的流速掠过光洁的经制冷的金属镜面,随着温度逐渐降低,镜面达到某一个温度时开始结露(或霜),此时的镜面温度就是露点温度。故不可在线连续测量。
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渐开线标准直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是( )。
根切是指用范成法加工齿数较少的齿轮时,常会将轮齿根部的渐开线齿廓切去一部分的现象。对于标准齿轮,是用限制最少齿数的方法来避免根切的,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渐开线标准直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是17齿。
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宜采用下列哪个蜗杆?( )
蜗杆选择原则包括:①当要求传动比大或传递转矩大时,蜗杆头数取小值;要求自锁时蜗杆头数取1。蜗杆头数多时,传动效率高,但头数过多时,导程角大,制造困难。②导程角大,传动效率高,反之传动效率低。而本题中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应具有自锁性,故应采用单头、小导程角蜗杆。
在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中,限制压强P值主要是防止轴承( )。
限制轴承压强P,以保证润滑油不被过大的压力所挤出,保证轴承不致产生过度的磨损。
有一V带传动,电机转速为750r/min。带传动线速度为20m/s。现需将从动轮(大带锄轮)转速提高1倍,最合理的改进方案为( )。
B项,V带的滑动率e=0.01~0.02,其值较小,在一般计算中可不予考虑。则有n1d1=n2d2,带速v=πn1d1/60×1000,现需将从动轮(大带轮)转速提高1倍,最合理的改进方案是将大轮直径缩至0.5倍。AC两项,若选用1500r/min电机,或者将小轮直径增至2倍,则带传动线速度为40m/s。普通V带的带速v应在5~25m/s的范围内,其中以10~20m/s为宜,若v>25m/s,则因带绕过带轮时离心力过大,使带与带轮之间的压紧力减小、摩擦力降低而使传动能力下降,而且离心力过大降低了带的疲劳强度和寿命。D项,将小轮直径增大25%,大轮直径缩至0.625倍不满足设计要求。
有一螺母转动一螺杆移动的螺纹传动,已知螺纹头数为3且当螺母旋转一圈时,螺杆移动了12mm,则有( )。
导程S是指在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螺纹牙在中径线上对应点间的轴向距离。螺距P是指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之间的轴向距离,它与导程的关系为:S=nP,其中n为螺旋线数目。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