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硕心理学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单选题 1/82
1.

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内部的传导方式是(  )。

  • A 声传导
  • B 光传导
  • C 电传导
  • D 化学传导
单选题 2/82
2.

个体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称为(  )。

  • A 差别感觉阈限
  • B 绝对感受性
  • C 绝对感觉阈限
  • D 差别感受性
单选题 3/82
3.

为了探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者设计一些问题组成问卷,要求不同年级的学生回答,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方法是(  )。

  • A 实验法
  • B 观察法
  • C 个案法
  • D 调查法
单选题 4/82
4.

下列选项中,心理学家与其所属的学派搭配正确的是(  )。

  • A 苛勒——行为主义
  • B 詹姆斯——构造主义
  • C 华生——完形主义
  • D 罗杰斯——人本主义
单选题 5/82
5.

人类的视觉中枢位于(  )。

  • A 额叶
  • B 顶叶
  • C 颞叶
  • D 枕叶
单选题 6/82
6.

下列有关暗适应与明适应时间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暗适应时间更长
  • B 明适应时间更长
  • C 两者时间相同
  • D 两者无可比性
单选题 7/82
7.

当驾驶飞机在机场降落时,飞行员会发现前方的景物似乎朝自己运动,近处快,远处慢。这种现象被称为(  )。

  • A 线条透视
  • B 空气透视
  • C 运动透视
  • D 对象重叠
单选题 8/82
8.

为了解决问题,个体在问题空间中根据一定规则或程序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这种策略是(  )。

  • A 逆向搜索策略
  • B 爬山法
  • C 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 D 算法策略
单选题 9/82
9.

当运用代表性启发法进行判断时,人们往往忽略了(  )。

  • A 概率信息
  • B 性别角色
  • C 权威
  • D 自我
单选题 10/82
10.

下列有关“需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需要具有社会性
  • B 需要是个体动机产生的基础
  • C 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 D 需要是生理或心理的平衡状态
单选题 11/82
11.

根据维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能力的归因属性是(  )。

  • A 内部、稳定、可控
  • B 外部、不稳定、可控
  • C 内部、稳定、不可控
  • D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单选题 12/82
12.

有关智能发展的一般趋势,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能力发展水平存在个体差异
  • B 流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不断提高
  • C 智力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 D 青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单选题 13/82
13.

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生命全程的第一部标志性著作是(  )。

  • A 霍尔(G.S.Hall)的《衰老:人的后半生》
  • B 霍林沃思(H.L.Hollingworth)的《发展心理学概论》
  • C 古迪伊纳芙(F.L.Goodenough)《发展心理学》
  • D 包尔特斯(P.B.Baltes)的《毕生发展与行为》
单选题 14/82
14.

皮亚杰认为,儿童获得守恒观念的标志是思维表现出(  )。

  • A 系统性
  • B 逻辑性
  • C 可逆性
  • D 形象性
单选题 15/82
15.

桑代克提出“尝试-错误”学习在性质上属于(  )。

  • A 经典性条件反射
  • B 操作性条件反射
  • C 观察学习
  • D 顿悟学习
单选题 16/82
16.

学生在已具备“爱国行动”观点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也是爱国行动”的新观念。这种学习属于(  )。

  • A 归纳概括学习
  • B 派生类属学习
  • C 并列结合学习
  • D 相关类属学习
单选题 17/82
17.

在加涅(R.M.Gagne)的理论中,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的主要结构成分是(  )。

  • A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B 刺激情境、行为反应和结果反馈
  • C 知识获得、知识转化和知识评价
  • D 信息加工过程和执行控制过程
单选题 18/82
18.

道德教育中“价值澄清策略”的理论基础是(  )。

  • A 行为学习论
  • B 联结学习论
  • C 认知学习论
  • D 人本主义
单选题 19/82
19.

向被试呈现颜色词,要求被试快速判断书写每个颜色词所使用的墨水颜色,通常会发现当颜色词意义和墨水颜色不一致时,判断速度要慢于一致时,这种现象称为(  )。

  • A Hawthorne效应
  • B Stroop效应
  • C 安慰剂效应
  • D 皮格马利翁效应
单选题 20/82
20.

某电视台要对8条广告的受欢迎程度进行评估,请20名评判者对这8条广告按“喜欢”排序。这种方法是(  )。

  • A 对偶比较法
  • B 感觉等距法
  • C 等级排列法
  • D 数量估计法
单选题 21/82
21.

DRM(Deese-Roediger-McDermott)范式主要用来研究(  )。

  • A 错误记忆
  • B 内隐记忆
  • C 前瞻记忆
  • D 回溯记忆
单选题 22/82
22.

两点阈规主要用来测量(  )。

  • A 感觉能力
  • B 注意能力
  • C 记忆
  • D 思维
单选题 23/82
23.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句话明确反映出心理现象具有(  )。

  • A 客观性
  • B 内隐性
  • C 可测性
  • D 主观性
单选题 24/82
24.

某次考试满分为150分,某批考生分数的平均分为72,标准差为16,如果某考生的Z分数为1.5,则他的原始分数是(  )。

  • A 88
  • B 92
  • C 96
  • D 100
单选题 25/82
25.

已知某小学二年级学生语文期末成绩平均分90,标准差是6;数学期末成绩平均分80,标准差4。下列关于这两门课程成绩离散程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语文成绩离散程度小于数学成绩
  • B 语文成绩离散程度大于数学成绩
  • C 两门课程的成绩离散程度一样大
  • D 两门课程的成绩离散程度无法比较
单选题 26/82
26.

计算积差相关系数时,数据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关于这些条件的叙述中,并非必要的是(  )。

  • A 两列数据为连续数据
  • B 两列数据总体方差齐性
  • C 两列数据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 D 两列数据总体各自服从正态分布
单选题 27/82
27.

某测验全部由单项选择题组成,总分为连续数据,如果要计算该测验中题目的区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

  • A 点二列相关
  • B 积差相关
  • C 二列相关
  • D 中相关
单选题 28/82
28.

心理研究表明,全体人口的智力水平符合(  )。

  • A 正态分布
  • B 二项分布
  • C 泊松分布
  • D 卡方分布
单选题 29/82
29.

在假设检验中,当虚无假设错误且被接受时,犯错误的概率为(  )。

  • A α
  • B β
  • C 1-α
  • D 1-β
单选题 30/82
30.

下列测验中,可用来测试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测验是(  )。

  • A 镶嵌图形测验
  • B 情境压力测验
  • C 逆境对话测验
  • D 句子完成测验
单选题 31/82
31.

这种研究记忆的方法属于(  )。

  • A 全部报告法
  • B 部分报告法
  • C 节省法
  • D 重学法
单选题 32/82
32.

该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是(  )。

  • A 长时记忆
  • B 短时记忆
  • C 感觉记忆
  • D 前瞻记忆
单选题 33/82
33.

已知某测验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σ2=16,从中随机抽取100名被试,其平均值学硕心理学,历年真题,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方差S2=6.25,则总体平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

  • A 76.97<μ<78.03
  • B 77.51<μ<78.49
  • C 77.22<μ<78.78
  • D 76.36<μ<78.64
单选题 34/82
34.

用社会交换理论来判断某种人际关系是否公平时,需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 A 均等原则
  • B 匹配原则
  • C 平等原则
  • D 各取所需
单选题 35/82
35.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  )。

  • A 记住了韦伯定律
  • B 对情绪体验的记忆
  • C 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能
  • D 回想第一次上台演讲的情景
单选题 36/82
36.

在词汇判断任务中,先呈现“牛奶”再呈现“面包”,与先呈现“电脑”再呈现“面包”相比,前者将“面包”判断为词的反应时比后者短。这种现象称为(  )。

  • A 天花板效应
  • B 启动效应
  • C 罗森塔尔效应
  • D 系列位置效应
单选题 37/82
37.

按照托马斯(K.W.Thomas)的观点,在冲突解决中对双方利益都中度关注的人,采取的冲突解决模式是(  )。

  • A 对峙
  • B 合作
  • C 妥协
  • D 顺应
单选题 38/82
38.

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 斯皮尔曼
  • B 吉尔福特
  • C 斯滕伯格
  • D 加德纳
单选题 39/82
39.

艾森克把人格的基本维度分为(  )。

  • A 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
  • B 内外向、神经质、开放性
  • C 内外向、感受性、耐受性
  • D 内外向、敏捷性、冲动性
单选题 40/82
40.

以“思维敏捷但粗枝大叶,热情直率但急躁冲动”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

  • A 胆汁质
  • B 多血质
  • C 抑郁质
  • D 粘液质
单选题 41/82
41.

3~6个月的婴儿经常对熟人微笑,而较少对陌生人微笑。这表明其依恋处于(  )。

  • A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
  • B 目标调整的参与期
  • C 特定依恋期
  • D 选择性的社会反应期
单选题 42/82
42.

幼儿记忆发展的显著性特征是(  )。

  • A 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发展迅速
  • B 有意记忆为主,无意记忆发展迅速
  • C 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均发展迅速
  • D 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均发展缓慢
单选题 43/82
43.

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其角色采择能力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 A 社会信息阶段
  • B 自我发展阶段
  • C 相互性阶段
  • D 社会和习俗阶段
单选题 44/82
44.

个体价值观达到相对稳定的时期是(  )。

  • A 婴儿期
  • B 幼儿期
  • C 青少年期
  • D 成年早期
单选题 45/82
45.

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

  • A 身体力行
  • B 闻过则喜
  • C 触类旁通
  • D 见贤思齐
单选题 46/82
46.

提出学习迁移的产生式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 A 安德森(J.R.Anderson)
  • B 金特纳(D.Gentner)
  • C 格林诺(J.Greeno)
  • D 霍约克(K.J.Holyoak)
单选题 47/82
47.

库柏(L A Cooper)和谢帕德(K.N.She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使用的反应时技术是(  )。

  • A 减法法
  • B 加法法
  • C 开窗技术
  • D 分心技术
单选题 48/82
48.

向被试多次呈现几个固定的刺激,然后记录各个刺激引起的相应反应的次数,以测定感觉阈限。这种方法是(  )。

  • A 极限法
  • B 恒定刺激法
  • C 平均差误法
  • D 信号检测法
单选题 49/82
49.

根据信号检测试验结果绘制的ROC曲线中,有一条称为偶然事件的对角线。ROC曲线离这条线愈远,表示(  )。

  • A 辨别力愈高
  • B 辨别力愈低
  • C 判断标准愈高
  • D 判断标准愈低
单选题 50/82
50.

实验中有两个变量,自变量V1影响任务一,但不影响任务二,自变量V2影响任务二,但不影响任务一。这种实验性分离现象称为(  )。

  • A 单一的分离
  • B 非交叉双重分离
  • C 双向关联
  • D 交叉双重分离
单选题 51/82
51.

要研究酒的颜色是否影响一个人对酒的喜爱程度,装酒的瓶子是(  )。

  • A 自变量
  • B 因变量
  • C 刺激变量
  • D 额外变量
单选题 52/82
52.

在负偏态分布中,算数平均数(M)、中数(Md)和众数(Mo)三者数值的大小关系为(  )。

  • A M>Md>Mo
  • B Md>M>Mo
  • C Mo>M>Md
  • D Mo>Md>M
单选题 53/82
53.

直接使用抽签法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组成研究样本的方法是(  )。

  • A 简单随机抽样
  • B 分层抽样
  • C 分阶段抽样
  • D 等距抽样
单选题 54/82
54.

对一个2×2×3的完全随机设计进行方差分析,其变异源共有(  )。

  • A 6个
  • B 7个
  • C 8个
  • D 12个
单选题 55/82
55.

有研究表明,在温度很高(34℃以上)的房间里填写问卷的学生,比在温度正常的房间里填写问卷的学生,对陌生人更怀有敌意。在这个研究中,温度与学生反应分别是(  )。

  • A 自变量和中介变量
  • B 自变量和因变量
  • C 因变量和调节变量
  • D 自变量和额外变量
单选题 56/82
56.

用F检验考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时,总平方和可以被分解为(  )。

  • A 残差平方和、区组平方和
  • B 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
  • C 残差平方和、组间平方和、区组平方和
  • D 回归平方和、系统无差平方和、残差平方和
单选题 57/82
57.

下列各类数据中,可以进行乘除运算的是(  )。

  • A 等距数据
  • B 顺序数据
  • C 比率数据
  • D 称名数据
单选题 58/82
58.

下列描述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YX两者之间关系的公式中,正确的是(  )。

学硕心理学,历年真题,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单选题 59/82
59.

设Z为标准分数,如果Z′=aZ+b,则Z′的平均数为(  )。

  • A 0
  • B 1
  • C a
  • D b
单选题 60/82
60.

根据项目反应理论,项目特征曲线时(  )。

  • A 测验项目的信息函数曲线
  • B 项目正确反应率对项目信息量的回归曲线
  • C 项目正确反应率对所测心理特质水平的回归曲线
  • D 项目正确反应率对所测心理特质水平的相关散点图
单选题 61/82
61.

在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居中部分的面积为99%的Z的临界值为(  )。

  • A 1.64
  • B ±1.96
  • C ±2.58
  • D ±3.00
单选题 62/82
62.

离均差平方和的均值为(  )。

  • A 标准差
  • B 平均差
  • C 均方
  • D 方差
单选题 63/82
63.

在态度测量中,提出五点计分方式的心理学家是(  )。

  • A 斯皮尔曼
  • B 李克特
  • C 斯特朗
  • D 瑟斯顿
单选题 64/82
64.

某一测试项目,高分组被试通过率为0.70,低分组被试通过率为0.20。该项目的难度是(  )。

  • A 0.25
  • B 0.45
  • C 0.50
  • D 0.90
单选题 65/82
65.

该方法研究信息储存容量的计算方法是(  )。

  • A 平均每次回忆字母数×3
  • B 平均每次回忆字母数×4
  • C 平均每次再认字母数×3
  • D 平均每次再认字母数×4
多选题 66/82
66.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  )。

  • A 学习者的学习程度
  • B 学习材料的系列位置
  • C 学习材料的性质
  • D 学习材料的数量
多选题 67/82
67.

吉尔福特认为,评价发散性思维的维度有(  )。

  • A 逻辑性
  • B 流畅性
  • C 变通性
  • D 独特性
多选题 68/82
68.

哈维格斯特认为,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有(  )。

  • A 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感
  • B 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
  • C 保持与配偶的和谐美好
  • D 选择职业及就业
多选题 69/82
69.

任何测量工具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  )。

  • A 信度
  • B 单位
  • C 效度
  • D 参照点
多选题 70/82
70.

对两个独立样本的平均数进行非参数检验所使用的方法有(  )。

  • A 秩和检验法
  • B 符号检验法
  • C 中数检验法
  • D 等级方差分析法
多选题 71/82
71.

小远最近谈恋爱了,根据斯滕伯格的理论,下列关于他的表述,体现爱情成分的有(  )。

  • A 他看到女友就着迷于她的气质
  • B 他暗下决心要一辈子对女友好
  • C 他从内心深处喜欢自己的女友
  • D 他给女友讲了很多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多选题 72/82
72.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包括(  )。

  • A 自我
  • B 本我
  • C 超我
  • D 私我
多选题 73/82
73.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学习与教学方式有(  )。

  • A 探究学习
  • B 情境学习
  • C 程序教学
  • D 支架教学
多选题 74/82
74.

在注意的研究中,属于过滤范式的有(  )。

  • A 负启动范式
  • B 停止信号范式
  • C 双耳分听范式
  • D 整体-局部范式
多选题 75/82
75.

与只操纵单个变量的实验设计相比,能同时操纵多个自变量的实验设计的优点有(  )。

  • A 研究的外部效度较高
  • B 能获得有关交互作用的信息
  • C 易于控制额外变量
  • D 避免安慰剂效应
问答题 76/82
76.

请简述知觉的含义及其特性。

问答题 77/82
77.

请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问答题 78/82
78.

请简述学习动机中的自我价值理论。

问答题 79/82
79.

请简述效度的类型及其估计方法。

问答题 80/82
80.

某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是73分,标准差为5分,录取率是5%,某学生得分是85分,请问他能否被录取。

问答题 81/82
81.

试论述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问答题 82/82
82.

请简述发展心理学关于聚合交叉研究(3~6岁儿童字母阅读能力)的数据分析思路以及横断设计、纵向设计和聚合交叉设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