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硕教育学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押题密卷3

单选题 1/56
1.

强调古典自由教育,注重经典名著的学习,对美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产生了广泛影 响的教育思潮是( )

  • A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 B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
  • C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 D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单选题 2/56
2.

有学者称,“教育这个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如果只用于保守固有文化,阻碍社会的进 步,如果不顾当前事实的需要,应用这个工具灌输不能实现的幻想,也足以增加社会的混乱”, 这种观点表明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 )

  • A 显性功能
  • B 隐性功能
  • C 正向功能
  • D 负向功能
单选题 3/56
3.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 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 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接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到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 理论体系,以下不是这种理论基本主张的是( )

  • A 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 B 知识接受的教学过程
  • C 综合课程本位的教学内容
  • D 语言呈现为主的教学方法
单选题 4/56
4.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对学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次 改革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 “两基”提出是在( )

  • A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B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D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单选题 5/56
5.

主张“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是( )

  • A 孔子
  • B 孟子
  • C 荀子
  • D 韩非子
单选题 6/56
6.

以下哪一种论述不能体现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

  • A 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
  • B 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
  • C 教师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书
  • D 教师要开朗活泼
单选题 7/56
7.

在朱熹教育阶段划分中,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 道,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的是( )

  • A 幼儿教育
  • B 小学教育
  • C 中学教育
  • D 大学教育
单选题 8/56
8.

南宋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

  • A 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 B 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漳南书院、茅山书院
  • C 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东林书院
  • D 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东林书院、象山书院
单选题 9/56
9.

最早应用“启发式教学”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

  • A 孔子 苏格拉底
  • B 孔子、亚里士多德
  • C 孟子、柏拉图
  • D 朱熹、苏格拉底
单选题 10/56
10.

将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规定为义务教育性质,“无论何色人等皆应该受此教育”的学 制是( )

  • A 壬寅学制
  • B 癸卯学制
  • C 壬子癸丑学制
  • D 壬戌学制
单选题 11/56
11.

下面属于“负强化”的反例的是( )

  • A 孩子为了避免父母的训斥而认真写作业
  • B 丈夫担心妻子的唠叨每天准时回家
  • C 妈妈安抚孩子,孩子不再哭闹
  • D 学生上课迟到,被罚抄作业三遍
单选题 12/56
12.

“提出大学设立医学系、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这只能证明,人们对身体的健康和钱 财的安全比对精神的健康看的重,人们对后代的物质财富的关心,超过人们对优良教育的关心” 的人物是( )

  • A 乌申斯基
  • B 裴斯泰洛奇
  • C 第斯多惠
  • D 福泽渝吉
单选题 13/56
13.

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 施的阶段是( )。

  • A 操作定向
  • B 原型操作
  • C 原型内化
  • D 原型定向
单选题 14/56
14.

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自己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 记录方法是( )

  • A 日记描述法
  • B 轶事记录法
  • C 描述记录法
  • D 连续记录法
单选题 15/56
15.

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中控制程度最高的是 ( )

  • A 前实验
  • B 准实验
  • C 真实验
  • D 单组实验
单选题 16/56
16.

反映测量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的指标是( )

  • A 信度
  • B 效度
  • C 区分度
  • D 难度
单选题 17/56
17.

在《论语》“樊迟学稼”中,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点( )

  • A 教育的等级性
  •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 C 教育的阶级性
  • D 教育的社会性
单选题 18/56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该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 论和教育实践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 )

  • A 梅伊曼
  • B 鲍尔斯
  • C 克伯屈
  • D 狄尔泰
单选题 19/56
19.

课程评价的理论和模式有多种,其中一种的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 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课程的有效性取决于课程实施时学生行为发生的 变化,评价者关注课程是否真正发生了作用。这种评价理论是( )

  • A 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
  • B 科学——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
  • C 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
  • D 人文——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
单选题 20/56
20.

20世纪,西方形成了众多的课程理论流派,赫钦斯在《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说:“课 程应该又永恒的学科组成。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因 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任何进一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 这种课程理论属于( )

  • A 经验主义课程论
  • B 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
  • C 改造主义课程论
  • D 存在主义课程论
单选题 21/56
21.

国家为了指导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20世纪末颁布了一系列教育 方案,其中一项改革方案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案是( )

  • A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单选题 22/56
22.

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教育家是( )

  • A 拉特克
  • B 夸美纽斯
  • C 斯图莫
  • D 伊拉斯莫
单选题 23/56
23.

殷人重祭祀、崇礼乐,特设学校,称为( )

  • A
  • B
  • C 瞽宗
  • D
单选题 24/56
24.

于人的心理发展的动力,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位心理学家声称“给 我一打儿健康的婴儿,如果我能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 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 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是乞丐和盗贼”,这位心理学家关于心理发展动力的 观点可以概括为( )

  • A 遗传决定论
  • B 环境决定论
  • C 会合论和成熟论
  • D 相互作用论
单选题 25/56
25.

学龄初期儿童的总特征是身心发展较缓慢,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龄中期儿童的 特征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特别是情感较为丰富,又不容易控制自己, 有人称之为“危险期”;学龄晚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明显成熟,接近成人的水平。这体现了儿童 身心发展的( )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 B 稳定性
  • C 不均衡性
  • D 个别差异性
单选题 26/56
26.

强调德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给人们某种道德观,而是教会人们如何选择一种道德观的德 育理论流派是( )

  • A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 B 体谅模式
  • C 价值澄清模式
  • D 社会学习模式
单选题 27/56
27.

为统一经学,唐太宗诏令孔颖达等对儒经进行统一解释并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 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这部儒学经书的名称为( )

  • A 《熹平石经》
  • B 《五经正义》
  • C 《开成石经》
  • D 《三经新义》
单选题 28/56
28.

为了体现“士族贵庶皆须教”,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另设一个专习儒家经典的中 央官学是( )

  • A 国子学
  • B 宫邸学
  • C 四门学
  • D 鸿都门学
单选题 29/56
29.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

  • A 荀子
  • B 董仲舒
  • C 墨子
  • D 孔子
单选题 30/56
30.

下列关于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按照中体西用的原则设立京师大学堂
  • B 废除八股取士制度,结束了科举考试
  • C 普遍设立新式学堂
  • D 派人出国游学
单选题 31/56
31.

“要求所有儿童均接受四年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观察阶段的教育。观察阶 段的教育旨在给予学生充分发展能力和特长,以便通过考试遴选进入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机构” 这个计划是( )

  • A 魏玛宪法
  • B 《改组和统一普通公立学校的总纲计划》
  • C 高等教育总纲法
  • D 汉堡协定
单选题 32/56
32.

1928年,中华民国第一次教育会议上,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略加修改,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关于这个学制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本国实情适应
  • B 适应民生需要
  • C 增高教育效率
  • D 谋个人之社会性之发展
单选题 33/56
33.

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不包括( )

  • A 修道院
  • B 主教学校
  • C 教区学校
  • D 宫廷学校
单选题 34/56
34.

被誉为18实际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图文并茂的教科书是( )

  • A 《初级读本》
  • B 《教育方法手册》
  • C 《鲁滨孙漂流记》
  • D 《泛爱教育杂志》
单选题 35/56
35.

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学校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 拉丁语取代了希腊语,成为文法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
  • B 拉丁修辞学校成为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
  • C 医学、建筑学和法律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
  • D 雄辩术教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单选题 36/56
36.

下列选项中,不是耶稣会学校成功的重要条件是( )

  • A 高水平的师资
  • B 重视初等教育
  • C 教学方式独特
  • D 完备的组织管理
单选题 37/56
37.

儿童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后,再学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这 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属于( )。

  • A 下位学习
  • B 上位学习
  • C 组合学习
  • D 派生类属学习
单选题 38/56
38.

近代美国指定的对全国职业教育提供财政补助的法律是( )

  • A 《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 B 《国防教育法》
  • C 《史密斯-休斯法》
  • D 《中小学教育法》
单选题 39/56
39.

“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的是谁提出的( )

  • A 马斯洛
  • B 奥苏泊尔
  • C 加涅
  • D 布鲁纳
单选题 40/56
40.

苏联20世纪30年代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是( )

  • A 使学校类型统一化
  • B 全面批判西方教育理论
  • C 新大学运动
  • D 提高教育质量
单选题 41/56
41.

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学习进行层级分 类,儿童学习”红灯停,绿灯行”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

  • A 信号学习
  • B 刺激反应学习
  • C 连锁学习
  • D 辨别学习
单选题 42/56
42.

以下数据具有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是( )

  • A 平均数
  • B 标准差
  • C 相关系数
  • D 方差
单选题 43/56
43.

某班数学平均考试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9分,学生A分数为70分,那么,学生A的标 准分数为( )

  • A 1.5
  • B -1.1
  • C 1.67
  • D 0.4
单选题 44/56
44.

当已知一个复合现象A(C、D、E)是引起另一个复合现象B(c、d、e)发生的原因,

  • A 求同法
  • B 求异法
  • C 共变法
  • D 剩余法
单选题 45/56
45.

“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 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

  • A 简单随机取样法
  • B 分层随机取样法
  • C 系统随机取样法
  • D 整群取样法
判断题 46/56
46.

课程评价就是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7/56
47.

中世纪大学是宗教性质的大学。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8/56
48.

发现学习都是有意义学习。

  • 正确。
  • 错误。
问答题 49/56
49.

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问答题 50/56
50.

简述抽样的基本要求。

问答题 51/56
51.

简述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

问答题 52/56
52.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并称显学,但思想又有诸多的不同,请分析两家学 派的异同点。

问答题 53/56
53.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问答题 54/56
54.

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 .... 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试述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说明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Ⅱ.阅读下述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研究者想探明教学方式与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关系,于是在一所大学随机选择同年级的 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新的探究式 教学法实施教学,如以小组研究和情景模拟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照班采用 常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 差异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1)写出该研究使用的随机抽样方法的名称。 (2)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 (3)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其格式。 (4)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

问答题 55/56
55.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问答题 56/56
56.

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分析下列教育现象: 有一次,女儿的语文作业出了两处错误。这两处错误是这样的:“题目要求,根据句子的 意思写成语”。一个题目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女儿填了“齐心协力”,老师判错。 老师的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另一个题是:“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女儿填“栩栩如生”, 老师又判错。老师的标准答案是“惟妙惟肖”。真可怕,不知曾几何时,具有丰富词汇的中国 语言,竟变得比数学还精确。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如“看图说话”,图上画 的是:一个小朋友在金色的麦田里捉蝴蝶。老师的答案是“小朋友捉蝴蝶”,若有的同学的答 案是“庄家丰收了”,老师就判错。语文教学中,全国数以万计的老师在教同一篇课文、一样 的段落大意、一样的中心思想,不是每一个教师的思想,也不是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而是编写 教参的人的思想。语文教学变得如此僵化和教条,语言和文学的“神”怎么能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