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硕教育学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押题密卷2

单选题 1/56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 A 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 B 确立男女同校制度
  • C 设立学部
  • D 创设京师大学堂
单选题 2/56
2.

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 )。

  • A 开放式问题
  • B 事实性问题
  • C 态度性问题
  • D 封闭式问题
单选题 3/56
3.

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某老师强制学生用小刀刮自己的脸;某老师让全班学生轮 流扇犯了错误的学生的耳光,等等诸如此类的教育惩罚给儿童造成了太深、太多的心灵伤害, 这体现了教育对个体发展所发挥的( )

  • A 正向教育功能
  • B 负向教育功能
  • C 显性教育功能
  • D 隐性教育功能
单选题 4/56
4.

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 的特点、教学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 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知识来源和板书设计,以下不 属于教学设计的特点是( )

  • A 指导性
  • B 操作性
  • C 层次性
  • D 预演性
单选题 5/56
5.

美苏争霸时期,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于是颁布《国防教 育法》等一系列法令,并在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程现代化运动,说明影响课程改革受( ) 影响

  • A 政治因素
  • B 经济因素
  • C 文化因素
  • D 科技因素
单选题 6/56
6.

多尔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他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所设想的 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四个方面,下面不属于多尔后现代课程标准的特点的是( )

  • A 丰富性
  • B 循环性
  • C 关联性
  • D 可操作性
单选题 7/56
7.

认知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以下不属于布鲁纳理论基本主张的是( )

  • A 理智发展的教育目标
  • B 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
  • C 学科知识结构
  • D 程序教学方法
单选题 8/56
8.

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中,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以下不属于程序教学理论 主张的是( )

  • A 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 B 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
  • C 学科本位的教学内容
  • D 程序教学方法
单选题 9/56
9.

关于教育起源有众多学说,其中一种学说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 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教育起源的观点是( )

  • A 生物起源说
  • B 心理起源说
  • C 劳动起源说
  • D 生活需要起源说
单选题 10/56
10.

建国以来,国家政府不断表述自己的教育目的,其中哪部文件首先提出培养“又红又 专”的人才( )

  • A 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 B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C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
  • D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单选题 11/56
11.

当一年级的教师遇到他班上差不多都是6岁的孩子时,他实际上面临着能力不同的孩子, 从他们准备状态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5岁到11岁,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 C 不均衡性
  • D 个别差异性
单选题 12/56
12.

在现代教育学发展史上,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学流派,其中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 A 梅伊曼
  • B 拉伊
  • C 狄尔泰
  • D 克伯屈
单选题 13/56
13.

行,是我国古代教育方法论中的重要范畴,在“行”这方面,主张“合其志功而观焉” “言必信、行必果”的是( )

  • A 墨子
  • B 韩非子
  • C 荀子
  • D 孔子
单选题 14/56
14.

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色彩,于20世纪初在我国兴起,其内涵为“教育是国家 的工具,教育是国家的任务,其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的观念 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这个教育思潮是( )

  • A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 B 职业教育思潮
  • C 科学教育思潮
  • D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单选题 15/56
15.

使其皆出于吾之口,使其皆出于吾之心”,这一要求体现朱熹读书原则是( )

  • A 循序渐进
  • B 熟读静思
  • C 虚心涵泳
  • D 切己体察
单选题 16/56
16.

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

  • A 艺友制
  • B 小先生制
  • C 学徒制
  • D 实习制
单选题 17/56
17.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针对大学和中学的关系问题做的研究被称作是( )

  • A 课程运动
  • B 八年研究
  • C 开放大学运动
  • D 社区学院运动
单选题 18/56
18.

普雷马克原理是指()

  • A 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
  • B 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 C 用低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 D 用高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
单选题 19/56
19.

某单位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龄层次职工的学习需求,其中50岁以上22人,40-49 岁30人,30-39岁48人,30岁以下29人,分别从50岁以上,40-49岁,30-39岁,30岁以下四个年 龄段的职工中采取随机取样抽取子样本,该取样方法称为( )

  • A 简单随机取样
  • B 系统随机取样
  • C 分层随机取样
  • D 整群随机取样
单选题 20/56
20.

按文献中所提供的与主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去查找文献的方法称为( )

  • A 顺查法
  • B 逆查法
  • C 引文查找法
  • D 综合查找法
单选题 21/56
21.

对于课程的定义,各类教育著作可谓见仁见智,其中一种定义认为课程“就是从一定社 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这种课程观点是( )

  • A 课程即教学科目
  • B 课程即学习经验
  • C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 D 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单选题 22/56
22.

在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程度上,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 一吨的教育”,这种观点是( )

  • A 遗传决定论
  • B 环境决定论
  • C 成熟论
  • D 相互作用论
单选题 23/56
23.

中国书院教育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是( )

  • A 《东林会约》
  • B 《白鹿洞书院揭示》
  • C 《学海堂章程》
  • D 《岳麓书院学规》
单选题 24/56
24.

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问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的历史时期是( )

  • A 汉代兴太学之后
  • B 兴鸿都门学后
  • C 兴郡国学后
  • D 兴宫邸学后
单选题 25/56
25.

在众多的道德教育模式中,有一种模式强调儿童只需通过观察学习,就可以获得大部 分的新行为,这一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替代性强化,儿童可以通过替代性强化去习得道德行为, 环境、社会文化以及成人榜样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这种道德教育模式是( )

  • A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 B 体谅模式
  • C 社会学习模式
  • D 集体教育模式
单选题 26/56
26.

《学记》中“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 )

  • A 小学
  • B 大学
  • C 乡学
  • D
单选题 27/56
27.

第一次按实际需要将同一学校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科教学,从而使实用学科 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这一教学管理制度是( )

  • A 苏湖教法
  • B 三舍法
  • C 六等黜陟法
  • D 积分法
单选题 28/56
28.

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 )

  • A 卢梭
  • B 赫尔巴特
  • C 裴斯泰洛奇
  • D 夸美纽斯
单选题 29/56
29.

宗教改革中,主张将教会权力置于国家之下,由国家办教育的是( )

  • A 路德派的教育改革
  • B 加尔文派的教育改革
  • C 英国国教教育改革
  • D 天主教教育改革
单选题 30/56
30.

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该从古典主义的传统 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因此,他认为最有用的知 识是( )

  • A 科学知识
  • B 社会知识
  • C 生活知识
  • D 生产知识
单选题 31/56
31.

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 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且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当局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行全国统一计划 的可能性的教育法案是( )

  • A 《费舍法案》
  • B 《巴特勒教育法》
  • C 《富尔法案》
  • D 《巴尔福教育法》
单选题 32/56
32.

法国教育史上,曾经颁布过这样的法案,其中规定:“对于擅自不送子女上学读书, 也不在家中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家长,届时按违反国家法律处治,情节严重者将受到起诉,甚至 被投进监狱。”这部法案应该是( )

  • A 《课程宪章》
  • B 《阿斯蒂埃法》
  • C 《费里法案》
  • D 《哈比改革法》
单选题 33/56
33.

古罗马帝国后期,创立了基督教哲学体系,并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的 是( )

  • A 昆体良
  • B 西塞罗
  • C 奥古斯丁
  • D 托马斯阿奎那
单选题 34/56
34.

在国民政府的改革中,照搬外国教育制度,忽视中国国情从而最终失败的教育管理制 度是( )

  • A 会考制
  • B 督导制
  • C 大学区制
  • D 戊辰学制
单选题 35/56
35.

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其中,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 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以这三种灵魂为人性论基础的教育是( )

  • A 体育、德育、智育
  • B 体育、智育、美育
  • C 体育、德育、美育
  • D 智育、德育、美育
单选题 36/56
36.

后来被英国教师兰卡斯特和贝尔沿袭,并创造了19世纪英国盛极一时的兰卡斯特-贝尔 制,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 )

  • A 古儒学校
  • B 职官学校
  • C 宫廷学校
  • D 文士学校
单选题 37/56
37.

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 )

  • A 生理的需要
  • B 归属的需要
  • C 尊重和爱的需要
  •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单选题 38/56
38.

某4位学生的智力测验成绩分为王明100分、李佳110分、刘一澜115分和陈楠105,并对 这4位同学成绩进行排序比较,这种测量属于( )

  • A 定名测量
  • B 定序测量
  • C 定距测量
  • D 比率测量
单选题 39/56
39.

学生在学习“tiger” 这一单词时,学生把单词的音和义形成关联,想象为“泰山上一 只虎” 。该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

  • A 复述策略
  • B 精细加工策略
  • C 组织策略
  • D 阅读理解策略
单选题 40/56
40.

访谈者在没有征求访谈对象意见的情况下,悄悄地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这种做法 有可能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

  • A 客观性原则
  • B 伦理原则
  • C 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 D 创新性原则
单选题 41/56
41.

“强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或者说‘教育是发展 关于自由选择以及对选择的意义和责任的认识过程’”的教育思潮是( )

  • A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 B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 C 存在主义教育思潮
  • D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单选题 42/56
42.

学习“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类学习主要属于( )

  • A 智力技能的学习
  • B 认知策略的学习
  • C 言语信息的学习
  • D 运动技能的学习
单选题 43/56
43.

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这一学习观的 心理学家是( )。

  • A 罗杰斯
  • B 布鲁纳
  • C 班杜拉
  • D 斯金纳
单选题 44/56
44.

某高中二年级3班一组学生在英语测试中的成绩分别是:94、80、67、87、85、98、76、 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 76
  • B 86
  • C 80
  • D 94
单选题 45/56
45.

关于问卷编制,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

  • A 题目不要太多
  • B 问题表述要简洁
  • C 避免使用让人感到紧张或有压力的用语
  • D 要尽量使用专业性术语
判断题 46/56
46.

惩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7/56
47.

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没有什么差别。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8/56
48.

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学。

  • 正确。
  • 错误。
判断题 49/56
49.

学习者就是学生。

  • 正确。
  • 错误。
问答题 50/56
50.

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目的。

问答题 51/56
51.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问答题 52/56
52.

比较分析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和赫尔巴特的四步教学法。

问答题 53/56
53.

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 .... 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Ⅱ.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已使这一问 题在教育教学中更加明晰地凸显出来。以往虽有研究者曾提出或关注过该领域的问题,但对二 者之间关系的探讨缺乏实证性研究。本研究将以实验的方法科学论证教师的情绪状态与课堂教 学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被试从某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50名同学进行实验。将被试 随机分为正状态(精神饱满 面带微笑 富有激情)、和常态两个组。在实验开始之前,对两 组学生进行数字测验。实验过程中由同一教师、同一内容、同一教学环境分别在两个组上课。 实验持续一个学年,测验两组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发现实验组的大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有提高。 (1)研究假设 (2)这个实验属于哪类实验设计? (3)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什么?

问答题 54/56
54.

简述问卷调查研究的优缺点

问答题 55/56
55.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美国许多中小学面临着师资不足的困境,有报告表明,美国中小学教师中,有五分之一的 人工作三年就离开了讲台,有近半数的人五年后跳槽。造成中小学“教师荒”的主要原因是待 遇太低。在美国,刚走出校门的教师一般被安排到问题较多的学校和班级任教。由于经验不足, 他们必然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心血。然而这些年轻教师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据美国 教师联盟统计,2000年美国教师年均收入是41820美元,而教龄一年的新教师的平均收入是27989 美元。

问答题 56/56
56.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