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考研政治》考前突破试卷8

单选题 1/38
1.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  )。

  • A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B 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 C 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 D 必然和偶然的统一
单选题 2/38
2.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

  • A 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 B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
  • C 法律具有明确性
  • D 法律具有利益性
单选题 3/38
3.

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  )

  • A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 B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 C 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 D 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
单选题 4/38
4.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 A 吐故纳新
  • B 科学严谨
  • C 博大精深
  • D 与时俱进
单选题 5/38
5.

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就(  )

  • 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 B 可以防止科学发展受到阻碍
  • C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 D 必然归结为相对主义
单选题 6/38
6.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  )

  • A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C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 D 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单选题 7/38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

  • A 社会和谐
  • B 社会民主
  • C 社会和睦
  • D 社会团结
单选题 8/38
8.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

  • A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B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 C 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 D 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单选题 9/38
9.

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及促进共同发展是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实现这三个任务的根本保证是(  )

  • A 加强国防建设
  • B 巩固统一战线
  • C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 D 加强党的建设
单选题 10/38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

  • A 资本主义
  • B 新民主主义
  • C 社会主义
  • D 共产主义
单选题 11/38
11.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  )

  • A 公正性
  • B 先进性
  • C 群众性
  • D 利他性
单选题 12/38
12.

中共四大的中心议题是(  )

  • A 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 B 讨论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 C 讨论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 D 批评了陈独秀右倾错误
单选题 13/38
13.

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失败的事件是(  )

  • A 刘少奇冤案
  • B 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
  • C 江青发动的“批林批孔”运动
  • D 天安门事件
单选题 14/38
14.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9年编成的著作是(  )

  • A 《地理大全》
  • B 《四洲志》
  • C 《海国图志》
  • D 《天演论》
单选题 15/38
15.

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的是(  )

  • A 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 B 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
  • C 民盟总部发表公告
  • D 中国民主同盟全国代表大会
单选题 16/38
16.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的是(  )

  • A 中共七大党章
  •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
  •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多选题 17/38
17.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可以分为(  )

  • A 自行回避
  • B 申请回避
  • C 指定回避
  • D 裁定回避
多选题 18/38
18.

下列属于著作权人身权的是(  )

  • A 汇编权
  • B 署名权
  • C 保护作品完整权
  • D 修改权
多选题 19/38
19.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调解无效,应判决准予离婚的是(  )

  • A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一年的
  • B 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 C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 D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多选题 20/38
20.

下列关于法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 A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 B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是制定和认可
  • C 法律的国家强制性,只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 D 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多选题 21/38
21.

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两个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 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
  • B 依法治国的重心是依法治权
  • C 前者是一种治国方略,而后者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
  • D 法治与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制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
多选题 22/38
22.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运行规则上有相通或相似之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与资本主义道德要保持一致
  • B 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
  • C 加快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助子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地发展
  • D 道德建设既有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有一个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上的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
多选题 23/38
23.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 A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 B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 C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 D 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多选题 24/38
24.

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形式有(  )

  • A 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 B 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 C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 D 国家资本所有制
多选题 25/38
25.

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区别是(  )

  • A 前者认为物质是运动、发展、变化的主体;后者认为精神是运动、发展、变化的主体
  • B 前者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后者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
  • C 前者是自觉的辩证法,后者是自发的辩证法
  • D 前者是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后者不是辩证法的科学形态
多选题 26/38
26.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 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 B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
  • C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 D 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多选题 27/38
27.

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是(  )

  • A 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 B 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因而不是商品
  • C 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因而不是商品
  • D 有使用价值且是交与别人使用的,但不是通过交换,因而不是商品
多选题 28/38
28.

中国无产阶级具有承担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的特殊优点是(  )

  • A 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
  • B 分布集中,易于显示强大力量
  • C 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
  • D 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易于形成工农联盟
多选题 29/38
2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表现在(  )

  • A 新的革命阵线,即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一部分
  • B 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领导
  • C 新的革命指导思想,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D 新的革命前途,即建立新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多选题 30/38
30.

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等总结的战略战术是(  )

  • A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 B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 C 把游击战提到战略地位
  • D 十大军事原则
多选题 31/38
31.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原则是(  )

  • A 循序渐进
  • B 节约土地
  • C 集约发展
  • D 合理布局
多选题 32/38
3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  )

  • A 北京大学
  • B 《民报》编辑部
  • C 南京大学
  • D 《新青年》编辑部
多选题 33/38
33.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中,“发展进步势力”就是发展(  )

  • A 小资产阶级
  • B 民族资产阶级
  • C 无产阶级
  • D 农民阶级
问答题 34/38
34.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席某和刘某1997年建立恋爱关系之后不久,于1998年2月登记结婚.婚后,刘某长期不主动找工作.赋闲在家,没有收入来源,席某多次劝说无效,刘某患有妇科疾病.虽经多次治疗仍未根治.因此一直不能生育子女: 由于双方婚前不了解,导致了婚后生活的不和谐局面.席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寻求婚外的慰藉.便有了第三者.2004年3月.席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并依法分割共同财产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对婚前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并无大多争议.刘某的委托代理律师突然向法院提交了一份证据,是刘某为证明席某具有”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委托私人侦探偷拍制作的光盘资料原告席某的代理律师对此证据的合法性提出了异议、

法院认为,被告取证虽未经原告许可,但未侵犯原告合法权益.予以采信.本案后经法院主持调解离婚.席某在财产分割上对无过错方刘某进行了适当的补偿

请回答:

(1)关于证据的特征,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2)本案中刘某委托私人侦探取证的程序是否合法?偷拍录像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

(3)现实社会中,应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问答题 35/38
35.

分析下列一组材料:

材料1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2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未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材料3

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取决于某些“客观”的条件的成熟,特别是先进工业结构的形成,这些条件由资本主义通过盲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的作用产生出来.这样资本主义就是注定要产生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他的理论不只是一种社会科学.它还是另一种暴力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不是只要了解社会;它不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将起来推翻资本主义,而是积极地动员人们去这样做.它插手去改变世界.问题是,如果资本主义的确是由注定它要被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替代的规律所支配.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问题是要改变它”呢?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既然看来人们无论如何受必然规律的约束.为什么又必须动员和劝告人们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呢?([关]阿尔温.古尔德纳:《两种社会主义》).

一一摘自陶德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请回答: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2)试分析阿尔温.古尔德纳的观点.

问答题 36/38
36.

分析说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何现实意义?

问答题 37/38
37.

如何理解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问答题 38/38
38.

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