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某整数的16位补码为FFFFH(H表示十六进制),则该数的十进制值为( )。
本题考查数据表示基础知识。
根据补码定义,数值X的补码记作[X]补,如果机器字长为n,则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号,1表示负号,正数的补码与其原码和反码相同,负数的补码则等于其反码的末尾加1。
16位补码能表示的数据范围为[-215,215-1]。对于整数(216-1)和(-216+1),数据表示需要16位,再加一个符号位,共17位,因此不在16位补码能表示的数据范围之内。
在补码表示中,0有唯一的编码:[+0]补0000000000000000,[-0]补0000000000000000,即0000H。
[-1]原=1000000000000001,[-1]反=1111111111111110,因此-1的补码为[-1]补=1111111111111111=FFFF。
某计算机系统由下图所示的部件构成,假定每个部件的千小时可靠度都为R,则该系统的千小时可靠度为( )。
本题考查系统可靠性方面的基础知识。
由于系统构成串联系统时,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失效就足以使系统失效,其可靠度等于各子系统可靠度的乘积,构成并联系统时,只要有一个子系统正常工作,系统就能正常工作。设每个子系统的可靠性分别以R1,R2,...RN表示,则整个系统的可靠度由下式来求得:
R=1-(1-R1)(1-R2)...(1-RN)
因此,本系统的可靠度为R(1-(1-R)2)2。
关于64位和32位微处理器,不能以2倍关系描述的是( )。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64位微处理器可同时对64位数据进行运算,但不能说其速度是32位微处理器的2倍。
确定系统边界和关系规范化分别在数据库设计的( )阶段进行。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对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进行详细调查,在了解现行系统的概况,确定新系统功能的过程中,确定系统边界、收集支持系统目标的基础数据及其处理方法。
逻辑设计阶段的任务之一是对关系模式进一步的规范化处理。因为生成的初始关系模式并不能完全符合要求,会有数据冗余、更新异常存在,这就需要根据规范化理论对关系模式进行分解,以消除冗余和更新异常。不过有时根据处理要求,可能还需要增加部分冗余以满足处理要求。逻辑设计阶段的任务就需要作部分关系模式的处理,分解、合并或增加冗余属性,提高存储效率和处理效率。
为实现程序指令的顺序执行,CPU( )中的值将自动加1。
本题考查CPU中相关寄存器的基础知识。
指令寄存器(IR)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当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取到数据寄存器(DR)中,然后再传送至IR。为了执行任何给定的指令,必须对操作码进行测试,以便识别所要求的操作。指令译码器(ID)就是做这项工作的。指令寄存器中操作码字段的输出就是指令译码器的输入。操作码一经译码后,即可向操作控制器发出具体操作的特定信号。
地址寄存器(AR)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由于在内存和CPU之间存在着操作速度上的差别,所以必须使用地址寄存器来保持地址信息,直到内存的读/写操作完成为止。
为了保证程序指令能够连续地执行下去,CPU必须具有某些手段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而程序计数器正起到这种作用,所以通常又称为指令计数器。在程序开始执行前,必须将它的起始地址,即程序的一条指令所在的内存单元地址送入PC,因此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即是从内存提取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当执行指令时,CPU将自动修改PC的内容,即每执行一条指令PC增加一个量,这个量等于指令所含的字节数,以便使其保持的总是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由于大多数指令都是按顺序来执行的,所以修改的过程通常只是简单的对PC加1。
以下HTML代码中,创建指向邮箱地址的链接正确的是( )。
本题考查HTML语言中基础知识。
在HTML语言中,可以通过使用<mailto>标签定义一个指向电子邮件地址的超级链接,通过该链接可以在Internet中发送电子邮件。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强调使用可复用的软件“构件”来设计和构建软件系统,对所需的构件进行合格性检验、( ),并将它们集成到新系统中。
本题考查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基础知识。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主要强调在构建软件系统时复用已有的软件“构件”,在检索到可以使用的构件后,需要针对新系统的需求对构件进行合格性检验、适应性修改,然后集成到新系统中。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软件的过程中,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的过程叫( )。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的基础知识。
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通常有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实现。面向对象分析是为了获得对应用问题的理解,其主要任务是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面向对象设计是采用协作的对象、对象的属性和方法说明软件解决方案的一种方式,强调的是定义软件对象和这些软件对象如何协作来满足需求,延续了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实现主要强调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系统。面向对象测试是根据规范说明来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编译程序对C语言源程序进行语法分析时,可以确定( )。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对C源程序进行编译时,需建立符号表,其作用是记录源程序中各个符号(变量等)的必要信息,以辅助语义的正确性检查和代码生成,在编译过程中需要对符号表进行快速有效地查找、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符号表的建立可以始于词法分析阶段,也可以放到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阶段,但符号表的使用有时会延续到目标代码的运行阶段。
如果系统采用信箱通信方式,当进程调用Send原语被设置成“等信箱”状态时,其原因是( )。
试题(23)的正确选项为D。因为Send原语是发送原语,如果系统采用信箱通信方式,那么当进程调用Send原语被设置成“等信箱”状态时,意味着指定的信箱存满了信件,无可用空间。
POP3服务默认的TCP端口号是( )。
本试题考查POP3服务器的配置。POP3服务器默认端口110,故选D。
计算机指令一般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为分析执行一条指令,则其( )。
本题考查指令系统基础知识。
程序被加载到内存后开始运行,当CPU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储器取到缓冲寄存器DR中,再送入IR暂存,指令译码器根据IR的内容产生各种微操作指令,控制其他的组成部件工作,完成所需的功能。
程序计数器(PC)具有寄存信息和计数两种功能,又称为指令计数器。程序的执行分两种情况,一是顺序执行,二是转移执行。在程序开始执行前,将程序的起始地址送入PC,该地址在程序加载到内存时确定,因此PC的内容即是程序第一条指令的地址。执行指令时,CPU将自动修改PC的内容,以便使其保持的总是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由于大多数指令都是按顺序来执行的,所以修改的过程通常只是简单的对PC加1。当遇到转移指令时,后继指令的地址根据当前指令的地址加上一个向前或向后转移的位移量得到,或者根据转移指令给出的直接转移地址得到。
指令寄存器(IR)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当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取到数据寄存器(DR)中,然后再传送至IR。而指令又划分为操作码和地址码字段。
与等价的逻辑表达式是( )。(
表示逻辑异或,+表示逻辑加)
B/D正确。
本题考查逻辑运算基础知识。
用真值表验证如下:
从上表可知,与
、
等价。
王某是一名程序员,每当软件开发完成后均按公司规定完成软件文档,并上交公司存档,自己没有留存。因撰写论文的需要,王某向公司要求将软件文档原本借出复印,但遭到公司拒绝,理由是该软件文档属于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公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知识,即软件知识产权归属。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职务作品可以是作品分类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如文字作品、电影作品、计算机软件都可能由于为执行工作任务而创作,属于职务作品。其著作权归属分两种情形:
(1)一般职务作品
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单位或其他组织享有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的权利,期限为2年。单位的优先使用权是专有的,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在作品完成两年内,如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不使用,作者可以要求单位同意由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
(2)特殊的职务作品
所谓特殊职务作品一是指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二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对于特殊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享有。
本题涉及软件知识产权,王某为完成公司指派的工作任务所开发的软件是职务软件,职务软件包括软件文档和源程序。该软件文档属于特殊职务作品,依据著作权法,对于特殊职务作品,除署名权以外,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公司享有。
数据库的视图、基本表和存储文件的结构分别对应( )。
本题考查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其中:视图对应外模式、基本表对应模式、存储文件对应内模式。
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 )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本题考查软件测试方法中白盒测试的基础知识。
白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根据程序的内部结构和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对程序的路径和过程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满足设计的需要。白盒测试常用的技术涉及不同覆盖标准,在测试时需根据指定的覆盖标准确定测试数据。
某高校的管理系统中有学生关系为: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该关系的数据是在高考招生时从各省的考生信息库中导入的,来自同一省份的学生记录在物理上相邻存放,为适应高校对学生信息的大量事务处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应用需求,应采取的优化方案是( )。
本题考查考生对物理设计和数据库运行维护相关知识的掌握。
查询性能的主要瓶颈是I/O操作。若查询条件涉及的数据分散分布在多个I/O块中,要比相对集中于少量几个I/O块中的查询效率明显低很多。聚簇索引(CLUSTER索引)将索引项取值相同的记录在物理上相邻存储,即可减少查询所涉及的I/O操作,可提高查询效率。
联机分析处理(OLAP)与联机事务处理(OLTP)的区别是( )。
本题考查对数据挖掘相关概念的掌握。
联机分析处理(OLAP)用于数据挖掘,从数据仓库中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联机事务处理(OLTP)用于更新事务,将数据写入数据库,面向操作人员。
假设某磁盘的每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0,R1,…,R8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如果磁盘的旋转速度为27ms/周,磁头当前处在R0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3ms,则处理这9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 )。
官方当年题干的参考答案为222ms,实际值应该为246ms
系统读记录的时间为27/9=3ms,
对R0的处理,先读出记录需要3ms,然后处理,同时磁头也在转动,当处理完R0时,磁头已经到达R2的位置。
再处理R1,磁头需要再旋转到R1的位置,即需要24ms,再读出记录3ms,然后处理。当处理完R1时,磁头已经到达R3的位置。
再处理R2,磁头需要再旋转到R2的位置,即需要24ms,再读出记录3ms,然后处理。当处理完R2时,磁头已经到达R4的位置。
···
再处理R8,磁头需要再旋转到R8的位置,即需要24ms,再读出记录3ms,然后处理需要3ms。
因此整个的时间为:3+8×(24+3+3)+3=246ms
关于视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本题考查对视图的理解。
视图是数据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机制。视图构建于基本表或视图之上,为用户提供一个虚表,与实际存储数据的基本表之间建立一种映射关系,用户可以像基本表一样对视图进行操作(有些视图的更新操作是受限的),所有通过视图对数据的操作最终都转换为对基本表的操作来实现。
可以通过建立视图,将视图授权给指定用户,则用户只能访问通过视图可见的数据,对视图外的数据起到保护作用,用户无法访问。
运行中的数据库,出于对性能的要求,可能要对已有的基本表进行分解或合并,即数据库重构。此时,数据库的模式发生改变可以重建或修改已有的视图,保持视图中的数据项与原有视图或基本表中的数据项一致,并映射到修改后的基本表上,即修改模式/外模式映像,保持外模式(视图中的数据项)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用再改变。即实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对视图操作与直接对视图对应的基本表操作,在编写程序方向可能会简化。通过视图对数据操作,最终转为对基本表的操作,所以并不会提高访问效率。
关于计算机系统的中断概念,正确的是( )。
本题考查中断基础知识。
按照是否可以被屏蔽,可将中断分为两大类:不可屏蔽中断(又叫非屏蔽中断)和可屏蔽中断。不可屏蔽中断源一旦提出请求,CPU必须无条件响应,而对可屏蔽中断源的请求,CPU可以响应,也可以不响应。典型的非屏蔽中断源的例子是电源掉电,一旦出现,必须立即无条件地响应,否则进行其他任何工作都是没有意义的。典型的可屏蔽中断源的例子是打印机中断,CPU对打印机中断请求的响应可以快一些,也可以慢一些,因为让打印机等待一会儿是完全可以的。对于软中断,它不受中断允许标志位(IF位)的影响,所以属于非屏蔽中断范畴。
关于分布式数据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本题考查考生对分布式数据库相关概念的掌握。
分布式数据库将整个数据库分布于不同的服务器上(场地),数据的管理通过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DBMS)来管理,用户不需要知道所操作的数据具体存储于哪个场地,只需要知道要访问的数据库逻辑结构,即数据库中的各关系模式。分布式数据库允许不同场地使用不同的DBMS。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完成的文档是( )。
本题考查对数据库设计的掌握。
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几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完成数据流图(DFD图)和数据字典,用于描述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和使用的数据;概念设计阶段用E-R图或UML图描述企业应用中的实体及其联系;逻辑设计是指设计关系模式及相关视图;物理设计是指设计数据的物理组织,如索引等。
分布式数据库允许部分数据存在多个复本,而用户不必知道这些复本的存在,称为( )。
本题考查对分布式数据库相关概念的掌握。
分布式数据库允许部分数据存储于不同的场地,称为复本,可以提高系统访问速度及故障恢复,但会增加一致性维护的代价。对用户来讲,不需要知道所要操作的数据是否有复本,选择哪个复本操作等等,这些都是由DDBMS来管理的,用户只需要按全局逻辑结构访问即可。
不属于数据库访问接口的是( )。
本题考查对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相关知识的掌握。
数据库访问接口提供了高级语言访问数据库的一种机制,是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主要内容之一。常用的接口有ODBC、JDBC、ADO等,HTML为Web开发语言,不属于数据库访问接口。
SQL-99标准规定的事务的四个隔离级别中,能解决幻影读现象的级别是( )。
本题考查对并发事务处理隔离的掌握。
事务的四个隔离级别从READ UNCOMMITTED、READ COMMITTED、REPEATABLE READ到SERIALIZABLE,逐级加强,依次解决丢失修改、读脏数据、不可重复读、读幻影四个不一致问题,且后一级别同时解决了前一级别已解决的问题。
Outlook Express作为邮件代理软件有诸多优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Outlook Express有以下一些优点:
可以脱机处理邮件,有效利用联机时间,降低了上网费用。
可以管理多个邮件账号,在同一个窗口中使用多个邮件账号。
可以使用通讯簿存储和检索电子邮件地址。
在邮件中添加个人签名或信纸。
发送和接收安全邮件。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相同内容的计算机程序的发明创造,先后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则( )可以获得专利申请权。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即专利管理部门授予专利权的基本原则。我国授予专利权采用先申请原则,即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一项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权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如果两个以上申请人在同一日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应当在收到专利行政管理部门的通知后自行协商确定申请人。如果协商不成,专利局将驳回所有申请人的申请,即所有申请人均不能取得专利权。所以,先申请人可以获得专利申请权。
若系统中有若干个互斥资源R,6个并发进程,每个进程都需要2个资源R,那么系统不发生死锁的资源R的最少数目为( )。
正确选项为B。对于选项A,操作系统为每个进程分配1个资源R后,若这6个进程再分别请求1个资源R时系统已无可供分配的资源R,则这6个进程由于请求的资源R得不到满足而死锁。对于选项B,操作系统为每个进程分配1个资源R后,系统还有1个可供分配的资源R,能满足其中的1个进程的资源R要求并运行完毕释放占有的资源R,从而使其他进程也能得到所需的资源R并运行完毕。
连接数据库时的安全验证是通过( )来实现的。
本题考查对数据库安全性知识的理解。
用户标识与鉴别是指由系统提供给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及密码。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提供用户名和密码,由系统核对后才确定允许进入系统。存取控制是指对数据库对象(表、视图等)的安全控制,只有有资格(权限、许可证)的用户才可以访问相关数据库对象。数据加密是对存储和传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以防止被窃取。审计是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记录下来,事后可以据此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及时间内容等。
设计关系模式时,派生属性不会作为关系中的属性来存储。员工(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关系中,派生属性是( )。
本题考查对概念结构设计的掌握。
在概念设计中,需要概括企业应用中的实体及其联系,确定实体和联系的属性。派生属性是指可以由其他属性进行计算来获得的属性,如年龄可以由出生日期、系统当前时间计算获得,是派生属性。在系统中存储派生属性,会引起数据冗余,增加额外存储和维护负担,也可能产生数据的不一致性。
杀毒软件报告发现病毒Macro.Melissa,由该病毒名称可以推断病毒类型是( ),这类病毒主要感染目标是( )。
问题1选项
A.文件型
B.引导型
C.目录型
D.宏病毒
问题2选项
A.EXE或COM可执行文件
B.Word或Excel文件
C.DLL系统文件
D.磁盘引导区
进度安排的常用图形描述方法有Gantt图和PERT图。Gantt图不能清晰地描述( );
PERT图可以给出哪些任务完成后才能开始另一些任务。下图所示的PERT图中,事件6的最晚开始时刻是( )。
问题1选项
A.每个任务从何时开始
B.每个任务到何时结束
C.每个任务的进展情况
D.各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问题2选项
A.0
B.3
C.10
D.11
IP地址块222.125.80.128/26包含了( )个可用主机地址,其中最小地址是( ),最大地址是( )。
问题1选项
A.14
B.30
C.62
D.126
问题2选项
A.222.125.80.128
B.222.125.80.129
C.222.125.80.159
D.222.125.80.160
问题3选项
A.222.125.80.128
B.222.125.80.190
C.222.125.80.192
D.222.125.80.254
Observe that for the programmer,as for the chef,the urgency of the patron(顾客)may govern the scheduled completion of the task,but it cannot govern the actual completion.An omelette(煎鸡蛋),promised in two minutes,may appear to be progressing nicely.But when it has not set in two minutes,the customer has two choices—waits or eats it raw.Software customers have had( )choices.
Now I do not think software( )have less inherent courage and firmness than chefs,nor than other engineering managers.But false( )to match the patron’s desired date is much more common in our discipline than elsewhere in engineering.It is very( )to make a vigorous,plausible,and job risking defense of an estimate that is derived by no quantitative method,supported by little data,and certified chiefly by the hunches of the managers.
Clearly two solutions are needed.We need to develop and publicize productivity figures,bug-incidence figures,estimating rules,and so on.The whole profession can only profit from( )such data.Until estimating is on a sounder basis,individual managers will need to stiffen their backbones and defend their estimates with the assurance that their poor hunches are better than wish derived estimates.
问题1选项
A.no
B.the same
C.other
D.lots of
问题2选项
A.testers
B.constructors
C.managers
D.architects
问题3选项
A.tasks
B.jobs
C.works
D.scheduling
问题4选项
A.easy
B.difficult
C.simple
D.painless
问题5选项
A.sharing
B.excluding
C.omitting
D.ignoring
在ISO制定并发布的MPEG系列标准中,( )的音、视频压缩编码技术被应用到VCD中,( )的音、视频压缩编码技术被应用到DVD中,( )不包含音、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问题1选项
A.MPEG-1
B.MPEG-2
C.MPEG-7
D.MPEG-21
问题2选项
A.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21
问题3选项
A.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7
数据库系统必须控制事务的并发执行,保证数据库( )。假设事务T1、T2分别对数据A和B进行的操作如下图所示,事务T1与T2间的并发调度为可串行化调度的是( )。
问题1选项
A.处于一致的状态
B.不存在冗余的信息
C.操作不出现死循环
D.备份的完整性
问题2选项
A.
B.
C.
D.
嵌入式SQL中通过( )实现主语言与SQL语句间进行参数传递;SQL语句的执行状态通过( )传递给主语言来进行流程控制;对于返回结果为多条记录的SQL语句,通过( )来由主语言逐条处理。
问题1选项
A.主变量
B.游标
C.SQLCA
D.数据集
问题2选项
A.主变量
B.游标
C.SQLCA
D.数据集
问题3选项
A.主变量
B.游标
C.SQLCA
D.数据集
假设某医院诊疗科、医生和患者各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如下:
诊疗科(科室代码,科室名称,电话)
医生(医生代码,姓名,科室代码)
患者(病历号,姓名,年龄,性别,病情,就诊日期,医生代码)
其中诊疗科允许有多部电话,则电话属性为( )。若医生只属于一个诊疗科,并且同一天可为多位患者看病,而患者也可在不同的科室治疗,则医生和患者之间是( )联系。患者关系模式的主键是( ),该关系属于( )的问题。
问题1选项
A.组合属性
B.派生属性
C.多值属性
D.单值属性
问题2选项
A.1:1
B.1:n
C.n:1
D.n:m
问题3选项
A.病历号
B.病历号,病情,就诊日期
C.病历号,就诊日期,医生代码
D.病情,就诊日期,医生代码
问题4选项
A.2NF,无冗余、无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B.1NF,无冗余,但存在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C.1NF,存在冗余,但不存在修改操作的不一致
D.1NF,存在冗余和修改操作的不一致,以及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假设某磁盘的每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0,R1,…,R8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问题1选项
A.0
B.1
C.2
D.4
问题2选项
A.2C25H
B.4096H
C.4C25H
D.8C25H
给定关系模式R(U,F),U={A,B,C,D},F={A→C,A→D,C→B,B→D},F中的冗余函数依赖为( );若将R分解为ρ={AC,CB,BD},则ρ满足( )。
问题1选项
A.A→C
B.A→D
C.B→C
D.D→B
问题2选项
A.不具有无损连接性,而且不保持函数依赖
B.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但保持函数依赖
C.具有无损连接性,而且保持函数依赖
D.具有无损连接性,但不保持函数依赖
对象关系数据库中,员工(工号,姓名,性别,联系电话)表中的联系电话为多值属性,则员工属于( ),在SQL99标准中可以使用( )来实现。
问题1选项
A.非1NF关系
B.1NF关系
C.2NF关系
D.3NF关系
问题2选项
A.集合类型
B.CLOB类型
C.BLOB类型
D.结构类型
某销售公司数据库的零件P(零件号,零件名称,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单价,库存量)关系如表1所示,其中同一种零件可由不同的供应商供应,一个供应商可以供应多种零件。零件关系的主键为( ),该关系存在冗余以及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零件关系分解为( )。
对零件关系P,查询各种零件的平均单价、最高单价与最低单价之间差价的SQL语句为:
SELECT零件号,( )
FROM?P
( );
对零件关系P,查询库存量大于等于100小于等于500的零件“P1”的供应商及库存量,要求供应商地址包含“西安”。实现该查询的SQL语句为:
SELECT零件名称,供应商名,库存量
FROM?P
WHERE( )AND( );
问题1选项
A.零件号,零件名称
B.零件号,供应商
C.零件号,供应商所在地
D.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
问题2选项
A.P1(零件号,零件名称,单价)、P2(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库存量)
B.P1(零件号,零件名称)、P2(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单价,库存量)
C.P1(零件号,零件名称)、P2(零件号,供应商,单价,库存量)、P3(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
D.P1(零件号,零件名称)、P2(零件号,单价,库存量)、P3(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P4(供应商所在地,库存量)
问题3选项
A.零件名称,AVG(单价),MAX(单价)MIN(单价)
B.供应商,AVG(单价),MAX(单价)MIN(单价)
C.零件名称,AVG单价,MAX单价?MIN单价
D.供应商,AVG单价,MAX单价?MIN单价
问题4选项
A.ORDER BY供应商
B.ORDER BY零件号
C.GROUP BY供应商
D.GROUP BY零件号
问题5选项
A.零件名称=‘P1’AND库存量Between 100 AND 500
B.零件名称=‘P1’AND库存量Between 100 TO 500
C.零件名称=‘P1’OR库存量Between 100 AND 500
D.零件名称=‘P1’OR库存量Between 100 TO 500
问题6选项
A.供应商所在地in‘%西安%’
B.供应商所在地like‘__西安%’
C.供应商所在地like‘%西安%’
D.供应商所在地like‘西安%’
收回用户li对表employee的查询权限,同时级联收回li授予其他用户的该权限,SQL语句为:
( )select ON TABLE employee FROM li( );
问题1选项
A.GRANT
B.GIVE
C.CALL BACK
D.REVOKE
问题2选项
A.RESTRICT
B.CASCADE
C.WITH GRANT OPTION
D.WITH CHECK OPTION
若关系R、S如下图所示,π1,3,7(σ3<6(R×S))=( ),且结果集的元组列数和元组个数分别为( ),R÷S=( )。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