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包括 A、B、C、D、E、F 六个作业,分别需要 5、7、3、4、15、12 天。A 必须在 C、D 开始之前完成,B、D 必须在 E 开始之前完成,C 必须在 F 开始之前完成,F 不能在 B、D 完成之前开始。该工程的工期至少需要( )天。
关键路径为ADE,工期24天。 E 缩短 4 天后,关键路径变为ADF,工期21天。
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 ( ) 中经常会用到敏感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整个项目的投资及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支出分析、收益分析、投资回报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等。
Many of the activities performed during th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re still being conducted in ( ), but in much greater depth than before.
翻译:在初步调研时完成的许多活动在分析阶段还要继续进行,只是比以前更深入地去做。
A.分析阶段 B.设计阶段 C.实施阶段 D.维护阶段
在分步设计法中,通常将数据库的设计分为 4 个阶段。其中()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二阶段,其目标是对需求说明书提供的所有数据和处理要求进行抽象与综合处理建立企业数据模型。(请作答此空)阶段将得到的应用视图转换成外部模式,即特定 DBMS 下的应用视图。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二阶段,其目标是对需求说明书提供的所有数据和处理要求进行抽象与综合处理,按一定的方法构造反映用户环境的数据及其相互联系的概念模型,即用户的数据模型或企业数据模型。逻辑结构设计的设计目标是把上一阶段得到的与 DBMS 无关的概念数据模型转换成等价的,并为某个特定的 DBMS 所接受的逻辑模型所表示的概念模式,同时将概念设计阶段得到的应用视图转换成外部模式,即特定 DBMS 下的应用视图。
在分步设计法中,通常将数据库的设计分为 4 个阶段。其中(请作答此空)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二阶段,其目标是对需求说明书提供的所有数据和处理要求进行抽象与综合处理建立企业数据模型。()阶段将得到的应用视图转换成外部模式,即特定 DBMS 下的应用视图。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二阶段,其目标是对需求说明书提供的所有数据和处理要求进行抽象与综合处理,按一定的方法构造反映用户环境的数据及其相互联系的概念模型,即用户的数据模型或企业数据模型。逻辑结构设计的设计目标是把上一阶段得到的与 DBMS 无关的概念数据模型转换成等价的,并为某个特定的 DBMS 所接受的逻辑模型所表示的概念模式,同时将概念设计阶段得到的应用视图转换成外部模式,即特定 DBMS 下的应用视图。
正确识别风险点、非风险点、敏感点和权衡点是进行软件架构评价的关键步骤。其中( )是实现一个特定质量属性的关键特征,该特征为一个或多个软件构件所共有。"改变加密的级别可能会对安全性和性能都产生显著的影响",这是一个对系统(请作答此空)的描述。
正确识别风险点、非风险点、敏感点和权衡点是进行软件架构评价的关键步骤。其中敏感点是实现一个特定质量属性的关键特征,该特征为一个或多个软件构件所共有。系统权衡点会影响一个或多个属性,并对于多个属性来说都是敏感点。基于该定义,可以看出“改变加密的级别可能会对安全性和性能都产生显著的影响”正是一个对系统权衡点的描述。
正确识别风险点、非风险点、敏感点和权衡点是进行软件架构评价的关键步骤。其中(请作答此空)是实现一个特定质量属性的关键特征,该特征为一个或多个软件构件所共有。"改变加密的级别可能会对安全性和性能都产生显著的影响",这是一个对系统( )的描述。
正确识别风险点、非风险点、敏感点和权衡点是进行软件架构评价的关键步骤。其中敏感点是实现一个特定质量属性的关键特征,该特征为一个或多个软件构件所共有。系统权衡点会影响一个或多个属性,并对于多个属性来说都是敏感点。基于该定义,可以看出“改变加密的级别可能会对安全性和性能都产生显著的影响”正是一个对系统权衡点的描述。
面向消息中间件(MOM)通过高效可靠的(),在分布式环境下扩展进程间的通信,可支撑多种通信协议、语言、应用程序、硬件和软件平台。
面向消息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 MOM):利用高效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进行平台无关的数据 传递,并可基于数据通信进行分布系统的集成。通过提供消息传递和消息队列模型,可在分布环境下扩展 进程间的通信,并支持多种通信协议、语言、应用程序、硬件和软件平台。
系统模块化程度较高时,更适合于采用( )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获得快速开发。(请作答此空)把整个软件开发流程分成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由目标设定、风险分析、开发和有效性验证以及评审构成。
快速应用开发利用了基本构件开发方法的思想,大量采用现成的构件进行系统开发,所以速度很快,但这种开发要求系统模块化程度高。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结合起来,不仅体现了两个模型的优点,而且还强调了其他模型均忽略的风险分析。螺旋模型的每一个周期都包括需求定义、风险分析、工程实现和评审4个阶段,由这4个阶段进行迭代,软件开发过程每迭代一次软件开发就前进一个层次。
系统模块化程度较高时,更适合于采用(请作答此空)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获得快速开发。( )把整个软件开发流程分成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由目标设定、风险分析、开发和有效性验证以及评审构成。
快速应用开发利用了基本构件开发方法的思想,大量采用现成的构件进行系统开发,所以速度很快,但这种开发要求系统模块化程度高。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结合起来,不仅体现了两个模型的优点,而且还强调了其他模型均忽略的风险分析。螺旋模型的每一个周期都包括需求定义、风险分析、工程实现和评审4个阶段,由这4个阶段进行迭代,软件开发过程每迭代一次软件开发就前进一个层次。
设计模式最适合用于发布/订阅消息模型,即当订阅者注册一个主题后,此主题有新消息到来时订阅者就会收到通知。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文档是影响软件可维护性的决定因素。软件系统的文档可以分为用户文档和系统文档两类。其中,( )不属于用户文档包括的内容。
用户文档主要描述所交付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不关心这些功能是怎样实现的。用户文档是了解系统的第1步,它可以让用户获得对系统准确的初步印象,其中至少应该包括下述5方面的内容。(1) 功能描述:说明系统能做什么。(2) 安装文档:说明怎样安装这个系统,以及怎样使系统适应特定的硬件配置。(3) 使用手册:简要说明如何着手使用这个系统(通过丰富的例子说明怎样使用常用的系统功能,并说明用户操作错误是怎样恢复和重新启动的)。(4) 参考手册:详尽描述用户可以使用的所有系统设施,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并解释系统可能产生的各种出错信息的含义(对参考手册最主要的要求是完整,因此通常使用形式化的描述技术)。(5) 操作员指南(如果需要有系统操作员的话):说明操作员应如何处理使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系统文档是从问题定义、需求说明到验收测试计划这样一系列和系统实现有关的文档,描述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的文档对于理解程序和维护程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的程度。横块的耦合类型通常可分为7 种。其中,一组模块通过参数传递信息属于(请作答此空 )。 一个模块可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属于( )。( )表示模块之间的关联程度最高。
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的程度。紧密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非常强,松散耦合表示模块之间联系比较弱,非耦合则表示模块之间无任何联系,是完全独立的。模块的耦合类型通常分为7种,根据耦合度从低到高排序如下表所示。
本题前一空分析:
A选项的关系代数表达式,错误之处在于选择的两个条件不应为“或”关系。
B选项的关系代数表达式,错误之处在于R与S仅做了笛卡尔积的操作,并没有把相同属性列做等值判断。应加上:2=4及3=5的选择条件才对。
C选项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与B选项有相同错误,同时投影列号还不正确。
后面一空,首先值得说明的是,选项中有一个共同的错误,即“S.A4<’95’”应修改为“S.A4=’95’”。
选项中几个条件都是正确的,需要选择的,其实只是使用AND还是OR来进行连接。由于进行自然连接以及相关条件判断都是同时要成立的,所以必须都要用AND进行连接。
在关系R(A1, A2, A3)和S(A2, A3, A4)上进行关系运算的4个等价的表达式E1、E2、E3、E4,如下所示:
如果严格按照表达式运算顺序执行,则查询效率最高的是表达式( )。
本题考查关系代数运行效率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有一个通用原则,即存在连接操作与选择操作的尽可能早地完成选择操作。这样能降低参与连接操作的数据量,极大提升运算效率。
关系规范化在数据库设计的( )阶段进行。
数据库设计中规范化是在逻辑设计阶段进行的一项工作,该工作负责把关系模式进行规范,以减少冗余,以及一定程度上消除修改异常,插入异常及删除异常。
本题前一空分析:
A选项的关系代数表达式,错误之处在于选择的两个条件不应为“或”关系。
B选项的关系代数表达式,错误之处在于R与S仅做了笛卡尔积的操作,并没有把相同属性列做等值判断。应加上:2=4及3=5的选择条件才对。
C选项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与B选项有相同错误,同时投影列号还不正确。
后面一空,首先值得说明的是,选项中有一个共同的错误,即“S.A4<’95’”应修改为“S.A4=’95’”。
选项中几个条件都是正确的,需要选择的,其实只是使用AND还是OR来进行连接。由于进行自然连接以及相关条件判断都是同时要成立的,所以必须都要用AND进行连接。
办公软件开发公司a非常重视软件过程管理,按照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逐步进行过程改进,刚刚实现了组织级过程性能、定量项目管理,按照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a公司达到了 级别。
CMMI成熟度级别为五个成熟度级别,每一级是一个层次,作为继续进行过程改进的基础。(1)成熟度级别1级:初始级。该级别过程是随意且混乱的,组织不能提供稳定的环境支撑这些过程。组织的成功依赖于内部人员的能力,且组织有过渡承诺的倾向。(2)成熟度级别2级:已管理级。该等级的过程是按照方针和计划执行的过程,雇佣有技能的人,有充分资源,有干系人参与,有监督和控制等。(3)成熟度级别3级:已定义级。处于这个级别时,项目的过程得到清晰的说明与理解,并以标准、规程、工具与方法的形式进行描述。与能力等级2级相比,3级采用的项目标准是从组织标准中剪裁过来的,2级适用于特定项目而3级适用于特定的组织,同时3级的过程描述比2级更为严谨,过程得到了更积极的管理。(4)成熟度级别4级:已量化级。组织与项目建立了质量与过程性能的量化目标并将其用作管理项目的准则。成熟度级别4级和3级的区别是,4级对于过程性能的可预测性高。(5)成熟度级别5级:持续优化级。5级关注于通过增量式的与创新式的过程与技术改进,不断地改进过程性能。4级与5级的区别是,在4级别时关注子过程层面的绩效,5级则是关注整体绩效。
以成本为首要考虑的风险,A、B、C、D、E的风险值分别是:0.6、1.8、0.6、2、0.6。
QFD是将用户要求转化为软件需求的技术。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提升软件工程中客户满意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QFD确认了三类需求,即:常规需求、( )和意外需求。
QFD确认三种需求:常规、期望和意外需求。期望需求指隐藏在产品或系统中,用户没有显式说明的需求
软件需求就是系统必须完成的事以及必须具备的品质。需求是多层次的,涵盖从目标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概念到细节的不同要求。其中( )需求通常来自项目投资人、购买产品的客户、客户单位的管理人员、市场营销部门或产品策划部门等。(请作答此空)需求是系统必须能完成的任务。通常采取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获取。()需求是从一个系统的角度出发,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设计约束等。
简单地说,软件需求就是系统必须完成的事以及必须具备的品质。需求是多层次的,包括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这三个不同层次从目标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概念到细节。 (1)业务需求。业务需求是指反映企业或客户对系统高层次的目标要求,通常来自项目投资人、购买产品的客户、客户单位的管理人员、市场营销部门或产品策划部门等。通过业务需求可以确定项目视图和范围。 (2)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描述的是用户的具体目标,或用户要求系统必须能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用户需求描述了用户能使用系统来做些什么。通常采取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用户使用的场景(scenarios)进行整理,从而建立用户需求(3)系统需求。系统需求是从系统的角度来说明软件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设计约束等。
某项目包含a、b、c、d、e、f、g七个活动,各活动的历时估算和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活动c的总浮动时间是(请作答此空)天,该项目工期是( )天。
关键路径ADFG,工期15天。C的总时差是1天。
BC与BD需要同一个开发人员,或者先完成BC,或者先完成BD,先完成BC需要21天,先完成BD需要20天。
下图是一个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连接顶点的边表示活动,边的权重表示活动的持续时间。则里程碑( )在关键路径上。
关键路径为A-B-D-I-J-L
During this phase, the analyst must become fully aware of the ____ and must develop enough knowledge about the __请作答该选项__ and the existing systems to enable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be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Besides the __请作答该选项_ for process and data of current system, the deliverable from this phase also includes the ____ for the proposed system.
The ____ is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of a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used by the WFMC, in which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the associated interfaces are summarizeD.The workflow enactment service is the heart of a workflow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several ____. In a workflow system, a process is specified using the process definition tool. Usually, processes are defined in terms of a ____, which consists of ____ indicated using a circle, and __请作答该选项__ shown as a rectangle. These two components can be linked by means of a directed arC.
工作流参考模型是WFMC用来对工作流管理系统架构的通用描述,在这个模型中,对主要组件和相关接口进行了概括。工作流例行服务是工作流系统的核心,由几个工作流引擎组成。在工作流系统中,过程是使用过程定义该来加以说明的。通常情况下,过程通过Petri网的术语来进行定义,其中包括位置(用圆圈表示)和变迁(用矩形表示),这两个组件通过带箭头的弧相连。
某些设计模式会引入总是被用作参数的对象。例如( )对象是一个多态accept 方法的参数。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知识点。访问者模式(Visitor),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服务器的部署是网络规划的重要环节。某单位网络拓扑结构如图3-2所示,需要部署 VOD 服务器、Web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此外还需要部署流量监控服务器对单位内部网络流量进行监控。VOD 服务器应部署在位置① ,Web 服务器、流量监控服务器。上述服务器中,流入流量最大的是____。
因为Web服务器是通过Internet供公众访问的,所以,它应该放在防火墙后面,即部署在位置①。流量监控服务器用来监视整个网络的流量情况,根据流量来更好地管理服务器,所以应部署在位置②。
因为VOD是视频点播,从用户端流入的只是简单的指令数据,而流出的是以G单位的视频数据,所以VOD服务器的流出流量是最大的。同样,Web服务器的流入也只是一些请求命令和交互命令数据。邮件服务器流入的是是邮件数据,就单个单位而言,这个流量也比较小。流量监控服务器即要监控流入流量,也要监控流出流量,所以,它的流入流量是最大的。
服务器的部署是网络规划的重要环节。某单位网络拓扑结构如图3-2所示,需要部署 VOD 服务器、Web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此外还需要部署流量监控服务器对单位内部网络流量进行监控。VOD 服务器应部署在位置① ,Web 服务器、流量监控服务器。上述服务器中,流出流量最大的是__。
因为Web服务器是通过Internet供公众访问的,所以,它应该放在防火墙后面,即部署在位置①。流量监控服务器用来监视整个网络的流量情况,根据流量来更好地管理服务器,所以应部署在位置②。
因为VOD是视频点播,从用户端流入的只是简单的指令数据,而流出的是以G单位的视频数据,所以VOD服务器的流出流量是最大的。同样,Web服务器的流入也只是一些请求命令和交互命令数据。邮件服务器流入的是是邮件数据,就单个单位而言,这个流量也比较小。流量监控服务器即要监控流入流量,也要监控流出流量,所以,它的流入流量是最大的。
The ____ is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of a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used by the WFMC, in which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the associated interfaces are summarizeD.The workflow enactment service is the heart of a workflow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several __请作答该选项__.
在uml2.0中,()描述结构化类(例如,构件或类)的内部结构,包括结构化类与系统其余部分的交互点,用于画出结构化类的内部内容。(请作答此空)强调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参与者的实际时问,而不仅仅只是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 )通常与其他图一起使用,包括文件、数据库和类似的物理比特集合。交互概览图是( )和( )的混合物。
(1)组合结构图描述结构化类(例如,构件或类)的内部结构,包括结构化类与系统其余部分的交互点。组合结构图用于画出结构化类的内部内容。(2)定时图也称计时图,定时图也是一种交互图,它强调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参与者的实际时问,而不仅仅只是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3)制品图描述计算机中一个系统的物理结构。制品包括文件、数据库和类似的物理比特集合。制品图通常与部署图一起使用。制品也给出了它们实现的类和构件。(4)交互概览图是活动图和顺序图的混合物。
UML中关联是一个结构关系,描述了一组链两个类之间( )关联。
两个类之间可以由不同角色标识存在多个关联。
某公司欲开发一个人员管理系统,在架构设计阶段,公司的架构师识别出3个核心质量属性场景。其中“管理系统遭遇断电后,能够在15秒内自动切换至备用系统并恢复正常运行”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请作答此空)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正常运行时,人员信息查询请求应该在2秒内返回结果”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需要对用户的操作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所有针对系统的恶意操作行为进行报警和记录”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
此题为近几年经典题型,主要考查质量属性相关概念,属于送分题。
构件组装成软件系统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即( )。
系统构件组装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即:定制(Customization)、集成(Integration)、扩展(Extension)。这3个层次对应于构件组装过程中的不同任务。
选项A代理(Proxy)模式适用于在需要比较通用和复杂的对象指针代替简单的指针的时候,常见情况有:远程代理 (Remote Proxy) 为一个对象在不同地址空间提供据不代表;虚代理 (Virtual Proxy) 根据需要创建开销很大的对象;保护代理 (Protection Proxy) 控制对原 始对象的访问,用于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的时候;智能指引 (Smart Reference) 取代了简单的指针,它在访问对象时执行一些附加操作。
选项B生成器/建造者(Builder)模式将一个复杂的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选项C组合(Composite)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它使得客户对单个对象和复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选项D观察者(Observer)模式定义了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发生改变的对象称为观察目标,被通知的对象称为观察者。一个观察目标可以对应多个观察者。
某公司开发一个文档编辑器,该编辑器允许在文档中直接嵌入图形对象,但开销很大。用户在系统设计之初提出编辑器在打开文档时必须十分迅速,可以暂时不显示当前页面以外的图形。针对这种需求,公司可以采用()避免同时创建这些图形对象。
根据题干描述,该编辑器需要在文档中嵌入显示开销很大的图形对象,为了能够提高系统效率,需要避免同时创建这些图像。针对这些要求,对比候选项,可以发现代理模式可以解决直接访问对象时带来的问题,例如,要访问的对象在远程的机器上;对象创建开销很大,或者某些操作需要安全控制,或者需要进程外的访问等。因此代理模式是最为合适的设计模式。
软件测试是发现软件错误(缺陷)的主要手段,软件测试方法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其中 属于静态测试。
在分布式数据库中有分片透明、复制透明、位置透明和逻辑透明等基本概念,其中:( )是指局部数据模型透明,即用户或应用程序无须知道局部使用的是哪种数据模型
本题考查分布式数据库基本概念。分片透明是指用户或应用程序不需要知道逻辑上访问的表具体是怎么分块存储的。复制透明是指采用复制技术的分布方法,用户不需要知道数据是复制到哪些节点,如何复制的。位置透明是指用户无须知道数据存放的物理位置,逻辑透明,即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是指用户或应用程序无须知道局部场地使用的是哪种数据模型。
软件需求分析产生软件操作特征的规格说明,指明软件和其它系统元素的接口,建立软件必须满足的约束。下面对于软件需求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需求分析是一种软件工程活动,它在系统级软件分配和软件设计间起到桥梁的作用,需求分析使得系统工程师能够刻画出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指明软件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并建立软件必须满足的约束。需求分析允许系统分析师细化软件的分解,并建立将被软件处理的数据、功能和行为模型。需求分析为软件设计师提供了可被翻译成数据、架构、界面和过程设计的模型,最后,需求规约为开发者和客户提供了软件开发完成后质量评估的依据。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发现、求精、建模和规约的过程,包括详细地细化由系统工程师建立并在软件项目计划中明确的软件范围,创建所需数据、信息和控制流及操作行为的模型,此外,还要分析可选择的解决方案,并将它们分配到各软件元素中去。
需要注意的是,在需求分析阶段要得到详细的规约是不可能的。客户可能并不能精确地肯定需要什么,开发者可能不能肯定可用什么特定的方法来适当地完成功能和性能。
II所对应的是分支条件。
SO方法的服务建模可以按照实施的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作答此空)是对候选服务进行分类,根据是否便于复用和组装,是否具有业务对齐性来决定是否将服务暴露。( )根据对业务领域的理解和现有系统的分析,将服务的实现分配到相应的服务构件中,并决定服务的实现方式。
SO方法的服务建模:按照实施的阶段,服务建模可以分为服务发现、服务规约和服务实现三个阶段。(1)服务发现。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中间对齐的方式,得到候选服务。(2)服务规约。对候选服务进行分类,根据是否便于复用和组装,是否具有业务对齐性来决定是否将服务暴露。同时,需要考虑服务的信息系统特性。服务规约还包括服务编排、服务库和服务总线中间件模式的设计等过程。(3)服务实现。根据对业务领域的理解和现有系统的分析,将服务的实现分配到相应的服务构件中,并决定服务的实现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既可以由现有系统暴露相关功能为服务,或者重新开发相关功能提供务,也可以由合作伙伴来提供服务。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系统分析师都需要对于关键点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公共耦合:指通过一个公共数据环境相互作用的那些模块间的耦合。
控制耦合:如果一个模块通过传送开关、标志、名字等控制信息,明显地控制选择另一模块的功能,就是控制耦合。
标记耦合:一组模块通过参数表传递记录信息,就是标记耦合。这个记录是某一数据结构的子结构,而不是简单变量。
数据耦合: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时,彼此之间是通过简单数据参数 (不是控制参数、公共数据结构或外部变量) 来交换输入、输出信息的。
黑盒测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需求,主要用于软件的后期测试。____不能用黑盒测试检查出来。
黑盒测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需求,把被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控制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的接口(界面)处进行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
系统工程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元素、( )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 )、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霍尔(AD Hall)于1969年提出了系统方法的三维结构体系,通常称为“霍尔三维结构”,这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础。霍尔三维结构以时间维、( )维、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结构概括性地表示出系统工程的各阶段、各步骤,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其中时间维是系统的工作进程,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可以分为7个阶段,在(请作答此空)阶段会做出研制方案及生产计划。
系统工程在是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最早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时至今日,系统工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诞生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联系起来,综合应用并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对系统的结构、要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等目的。霍尔三维结构是由逻辑维、时间维和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1) 逻辑维。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某一大型工程项目时,一般可分为7个步骤。● 明确问题。● 建立价值体系或评价体系。● 系统分析。● 系统综合。● 系统方案的优化选择。● 制定计划有了决策就要付诸实施,实施就要依靠严格且有效的计划。(2) 时间维(工作进程)。对于一个具体的工作项目,从制定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过程可分为7个阶段。● 规划阶段:即调研、程序设计阶段,目的在于谋求活动的规划与战略。● 拟定方案:提出具体的计划方案。● 研制阶段:做出研制方案及生产计划。● 生产阶段:生产出系统的零部件及整个系统,并提出安装计划。● 安装阶段:将系统安装完毕,并完成系统的运行计划。● 运行阶段:系统按照预期的用途开展服务。● 更新阶段:为了提高系统功能,取消旧系统而代之以新系统,或改进原有系统使之更加有效地工作。(3) 知识维(专业科学知识)。系统工程除了要求为完成上述各步骤、各阶段所需的某些共性知识外,还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各种专业技术,霍尔把这些知识分为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各类系统工程,如军事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信息系统工程等都需要使用其他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某模块实现两个功能:向某个数据结构区域写数据和从该区域读数据。该模块的内聚类型为( )内聚
题考查软件工程内聚度知识点。内聚是指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它是信息隐蔽和局部的概念的自然扩展。设计时应该力求高内聚,理想内聚的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情。 偶然内聚:一个模块的各成分之间毫无关系。比如:一组语句在程序的多处出现,为了节省内存空间,这些语句放在一个模块中,该模块的内聚是偶然内聚的。 逻辑内聚:把几种逻辑上相关的功能组放在同一模块中。瞬时内聚(时间内聚):一个模块所包含的任务必须在同一时间间隔内执行,例如初始化模块。 过程内聚:一个模块的处理元素是相关的,而且必须按特定的次序执行。通信内聚:一个模块的所有成分都结合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顺序内聚:模块的成分同一个功能密切相关,且输出,作为另外一个成分的输入。 功能内聚:模块内的所有成分属于一个整体,完成单一的功能。 在以上的内聚中,内聚度从低到高,偶然内聚度最低,功能内聚度最高。模块的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称为模块独立原则,也称为模块设计的原则。本题选择 D 选项
EJB是企业级Java构件,用于开发和部署多层结构、分布式、面向对象的Java应用系统。其中,(请作答此空)负责完成服务端与客户端的交互;( )用于数据持久化来简化数据库开发工作;( )主要用来处理并发和异步访问操作。
EJB分为会话Bean、实体Bean和消息驱动Bean。(1) 会话Bean:用于实现业务逻辑,它可以是有状态的,也可以是无状态的。每当客户端请求时,容器就会选择一个会话Bean来为客户端服务。会话Bean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但更多时候,它会通过实体Bean实现数据访问。(2) 实体Bean:用于实现O/R映射,负责将数据库中的表记录映射为内存中的实体对象。事实上,创建一个实体Bean对象相当于新建一条记录;删除一个实体Bean会同时从数据库中删除对应记录;修改一个实体Bean时,容器会自动将实体Bean的状态和数据库同步。(3) 消息驱动Bean:EJB3.0中引入的新的企业Bean,它基于JMS消息,只能接收客户端发送的JMS消息后处理。MDB实际上是一个异步的无状态会话Bean,客户端调用MDB后无须等待,立刻返回,MDB将异步处理客户请求。这适合于需要异步处理请求的场合,如订单处理,这样就能避免客户端长时间地等待一个方法调用直到返回结果。
项目时间管理中的过程包括( )。
时间管理的过程包括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的资源估算、活动历时估算、制定计划和进度控制。
在uml2.0中,()描述结构化类(例如,构件或类)的内部结构,包括结构化类与系统其余部分的交互点,用于画出结构化类的内部内容。( )强调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参与者的实际时问,而不仅仅只是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 )通常与其他图一起使用,包括文件、数据库和类似的物理比特集合。交互概览图是( )和(请作答此空)的混合物。
(1)组合结构图描述结构化类(例如,构件或类)的内部结构,包括结构化类与系统其余部分的交互点。组合结构图用于画出结构化类的内部内容。(2)定时图也称计时图,定时图也是一种交互图,它强调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参与者的实际时问,而不仅仅只是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3)制品图描述计算机中一个系统的物理结构。制品包括文件、数据库和类似的物理比特集合。制品图通常与部署图一起使用。制品也给出了它们实现的类和构件。(4)交互概览图是活动图和顺序图的混合物。
在敏捷过程的方法中( )认为每一个不同的项目都需要一套不同的策略、约定和方法论。
本题考查软件工程敏捷过程知识点。题中涉及到的敏捷开发方法分别描述如下:极限编程( XP ):敏捷开发的典型方法之一,是一种轻量级(敏捷)、高效,低风险、柔性、可预测的、科学的软件开发方法,它由价值观、原则、实践和行为 4 个部分组成。其中 4 大价值观为沟通、简单性、反馈和勇气。水晶法 (Crystal) :水晶方法体系与 XP 一样,都有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但在实践上有所不同。水晶方法体系考虑到人们一般很难严格遵循一个纪律约束很强的过程,认为每一种不同的项目都需要一套不同的策略、约定和方法论。因此,与 XP 的高度纪律性不同,水晶方法体系探索了用最少纪律约束而仍能成功的方法,从而在产出效率与易于运作上达到一种平衡。也就是说,虽然水晶系列不如 XP 那样的产出效率,但会有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并遵循它。并列争球法(Scrum) :用迭代的方法,其中把每 30 天一次的迭代称为一个 “冲刺”,并按需求的优先级来实现产品。多个自组织和自治小组并行地递增实现产品。协调是通过简短的日常会议来进行的。自适应软件开发 (ASD) :ASD的核心是三个非线性的、重迭的开发阶段:猜测,合作与学习。
某公司欲开发一个人员管理系统,在架构设计阶段,公司的架构师识别出3个核心质量属性场景。其中“管理系统遭遇断电后,能够在15秒内自动切换至备用系统并恢复正常运行”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正常运行时,人员信息查询请求应该在2秒内返回结果”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请作答此空)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需要对用户的操作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所有针对系统的恶意操作行为进行报警和记录”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
此题为近几年经典题型,主要考查质量属性相关概念,属于送分题。
某公司欲开发一个人员管理系统,在架构设计阶段,公司的架构师识别出3个核心质量属性场景。其中“管理系统遭遇断电后,能够在15秒内自动切换至备用系统并恢复正常运行”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正常运行时,人员信息查询请求应该在2秒内返回结果”主要与(请作答此空)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需要对用户的操作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所有针对系统的恶意操作行为进行报警和记录”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
此题为近几年经典题型,主要考查质量属性相关概念,属于送分题。
某公司欲开发一个人员管理系统,在架构设计阶段,公司的架构师识别出3个核心质量属性场景。其中“管理系统遭遇断电后,能够在15秒内自动切换至备用系统并恢复正常运行”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正常运行时,人员信息查询请求应该在2秒内返回结果”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需要对用户的操作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所有针对系统的恶意操作行为进行报警和记录”主要与(请作答此空)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
此题为近几年经典题型,主要考查质量属性相关概念,属于送分题。
某公司欲开发一个人员管理系统,在架构设计阶段,公司的架构师识别出3个核心质量属性场景。其中“管理系统遭遇断电后,能够在15秒内自动切换至备用系统并恢复正常运行”主要与(请作答此空)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正常运行时,人员信息查询请求应该在2秒内返回结果”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需要对用户的操作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所有针对系统的恶意操作行为进行报警和记录”主要与( )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 )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
此题为近几年经典题型,主要考查质量属性相关概念,属于送分题。
UML图中,对新开发系统的需求进行建模,规划开发什么功能或测试用例,采用( )最适合。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UML建模语言知识点在UML中,有9种基本的图形其中,
用例图:用例图以图形化的方式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的交互,其以图形化的方式描述了谁将使用系统,以及用户期望以什么方式与系统交互,主要用在面向对象需求分析阶段
部署图:部署图描述系统中硬件和软件的物理架构,它描述构成系统架构的软件结构、处理器和设备
某公司计划开发一种产品,技术含量很高,与客户相关的风险也很多,则最适于采用( )开发过程模型。
本题考查软件开发模型知识点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V模型、喷泉模型等
螺旋模型综合了瀑布模型和原型模型中的演化模型的优点,还增加了风险分析,特别适用于庞大而复杂的、高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某医院预约系统的部分需求为:患者可以查看医院发布的专家特长介绍及其就诊时间:系统记录患者信息,患者预约特定时间就诊。用 ERD对其进行数据建模时,患者是( )
按对于数据流图来说,患者属于外部实体;对于实体关系图来说,患者属于实体。
选项D的弱实体是指某些实体对于另一些实体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即一个实体的存在必须以另一实体的存在为前提。如果题干改成“患者家属”,答案则是弱实体。
一个大型软件系统的需求通常是会发生变化的。以下关于需求变更策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一个大型软件系统的需求通常是会发生变化的。在进行需求变更时,可以参考以下的需求变更策略: (1)所有需求变更必须遵循变更控制过程;(2)对于未获得批准的变更,不应该做设计和实现工作;(3)变更应该由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决定实现哪些变更; (4)项目风险承担者应该能够了解变更数据库的内容;(5)决不能从数据库中删除或者修改变更请求的原始文档;(6)每一个集成的需求变更必须能跟踪到一个经核准的变更请求。
某医院预约系统的部分需求为:患者可以查看医院发布的专家特长介绍及其就诊时间:系统记录患者信息,患者预约特定时间就诊。用 DFD 对其进行功能建模时,患者是( );
按对于数据流图来说,患者属于外部实体;对于实体关系图来说,患者属于实体。
选项D的弱实体是指某些实体对于另一些实体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即一个实体的存在必须以另一实体的存在为前提。如果题干改成“患者家属”,答案则是弱实体。
某快消品连锁企业委托科技公司a开发部署电子商务平台,a公司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确定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这属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 )阶段的工作。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线性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为图形用户界面(GUI)组件定义不同平台的并行类层次结构,适合采用( )模式。
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外观模式通过提供一个高层接口,隔离了外部系统与子系统间复杂的交互过程,使得复杂系统的子系统更易使用
在uml2.0中,()描述结构化类(例如,构件或类)的内部结构,包括结构化类与系统其余部分的交互点,用于画出结构化类的内部内容。( )强调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参与者的实际时问,而不仅仅只是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 )通常与其他图一起使用,包括文件、数据库和类似的物理比特集合。交互概览图是(请作答此空)和( )的混合物。
(1)组合结构图描述结构化类(例如,构件或类)的内部结构,包括结构化类与系统其余部分的交互点。组合结构图用于画出结构化类的内部内容。(2)定时图也称计时图,定时图也是一种交互图,它强调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参与者的实际时问,而不仅仅只是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3)制品图描述计算机中一个系统的物理结构。制品包括文件、数据库和类似的物理比特集合。制品图通常与部署图一起使用。制品也给出了它们实现的类和构件。(4)交互概览图是活动图和顺序图的混合物。
在信息系统建设中,为了使开发出来的目标系统能满足实际需要,在着手编程之前应认真考虑以下问题:
1)系统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为解决该问题,系统应干些什么?
3)系统应该怎样去干?
第 3 个问题的解决是__( )__的任务。
在总体规划阶段,通过初步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建立了信息系统的目标,已经回答了“系统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为解决该问题系统应干些什么”的问题,正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系统应该怎么去干”则由系统设计阶段解决。
UML中有4种关系:依赖、关联、泛化和实现。( )是一种结构关系,描述了一组链,链是对象之间的连接;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UML建模语言知识点UML用关系把事物结合在一起,主要有下列四种关系:依赖(Dependency)依赖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其中一个事物发生变化会影响另一个事物的语义关联(Association)关联描述一组对象之间连接的结构关系泛化(Generalization)泛化是一般化和特殊化的关系,描述特殊元素的对象可替换一般元素的对象实现(Realization)实现是类之间的语义关系,其中的一个类指定了由另一个类保证执行的契约
与其他软件过程相比,RUP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以基本架构为中心、迭代和增量。
与其他软件过程相比,RUP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用例驱动、以基本架构为中心、迭代和增量。RUP中的软件过程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和交付阶段。每个阶段结束时都要安排一次技术评审,以确定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否已经满足。如果评审结果令人满意,就可以允许项目进入下一个阶段。
某公司数据库中的元件关系模式为P(元件号,元件名称,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库存量),函数依赖集F如下所示:
F={元件号→元件名称,(元件号,供应商)→库存量,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元件关系的主键为元件号,供应商,该关系存在冗余以及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元件关系分解( )
因为关系模式P存在冗余以及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元件关系分解。选项A,选项B和选项D是有损连接的,且不保持函数依赖性故分解是错误的,例如,分解为选项A、选项B和选项D后,用户无法查询某元件由哪些供应商供应,原因是分解有损连接的,且不保持函数依赖。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ic Planning, ISSP)是从企业战略出发,构建企业基本的信息架构,对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与应用,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ISSP方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方法的目标是提供一个信息系统规划,用以支持企业短期的和长期的信息需求。( )能够帮助企业找到影响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信息需求,从而为管理部门控制信息技术及其处理过程提供实施指南。(请作答此空)方法创建一个2×2的矩阵(战略栅格),从战略影响方面标出企业现有的和将来的信息系统组合的特征,也就是它们对企业生存前景的影响。( )把企业战略规划和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关系划分为内、外两大部分。其中,外部区域是指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例如,产品或IT市场等;内部区域包括企业组织结构、整体信息架构和业务流程等。
(1)企业系统规划(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方法是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BSP方法的目标是提供一个信息系统规划,用以支持企业短期的和长期的信息需求。(2)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法是由John Rockart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该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找到影响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信息需求,从而为管理部门控制信息技术及其处理过程提供实施指南。(3)战略栅格(Strategic Grid, SG)法是McFarlan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该方法创建一个2×2的矩阵(战略栅格),从战略影响方面标出企业现有的和将来的信息系统组合的特征,也就是它们对企业生存前景的影响。(4)战略一致性模型(Strategy Alignment Model, SAM)也称为战略对应模型,是由JohnHanderson于1994年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检查企业战略与信息基础架构之间的一致性。SAM把企业战略规划和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关系划分为内、外两大部分。其中,外部区域是指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例如,产品或IT市场等;内部区域包括企业组织结构、整体信息架构和业务流程等。模型由企业经营战略、组织与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战略、IT基础架构四大领域构成。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ic Planning, ISSP)是从企业战略出发,构建企业基本的信息架构,对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与应用,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ISSP方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方法的目标是提供一个信息系统规划,用以支持企业短期的和长期的信息需求。( )能够帮助企业找到影响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信息需求,从而为管理部门控制信息技术及其处理过程提供实施指南。( )方法创建一个2×2的矩阵(战略栅格),从战略影响方面标出企业现有的和将来的信息系统组合的特征,也就是它们对企业生存前景的影响。(请作答此空)把企业战略规划和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关系划分为内、外两大部分。其中,外部区域是指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例如,产品或IT市场等;内部区域包括企业组织结构、整体信息架构和业务流程等。
(1)企业系统规划(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方法是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BSP方法的目标是提供一个信息系统规划,用以支持企业短期的和长期的信息需求。(2)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法是由John Rockart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该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找到影响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信息需求,从而为管理部门控制信息技术及其处理过程提供实施指南。(3)战略栅格(Strategic Grid, SG)法是McFarlan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该方法创建一个2×2的矩阵(战略栅格),从战略影响方面标出企业现有的和将来的信息系统组合的特征,也就是它们对企业生存前景的影响。(4)战略一致性模型(Strategy Alignment Model, SAM)也称为战略对应模型,是由JohnHanderson于1994年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检查企业战略与信息基础架构之间的一致性。SAM把企业战略规划和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关系划分为内、外两大部分。其中,外部区域是指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例如,产品或IT市场等;内部区域包括企业组织结构、整体信息架构和业务流程等。模型由企业经营战略、组织与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战略、IT基础架构四大领域构成。
软件体系结构的各种风格中,仓库风格包含一个数据仓库和若干个其他构件。数据仓库位于该体系结构的中心,其他构件访问该数据仓库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增、删、改等操作。以下关于该风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系统工程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元素、(请作答此空)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 )、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霍尔(AD Hall)于1969年提出了系统方法的三维结构体系,通常称为“霍尔三维结构”,这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础。霍尔三维结构以时间维、( )维、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结构概括性地表示出系统工程的各阶段、各步骤,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其中时间维是系统的工作进程,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可以分为7个阶段,在( )阶段会做出研制方案及生产计划。
系统工程在是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最早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时至今日,系统工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诞生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联系起来,综合应用并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对系统的结构、要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等目的。霍尔三维结构是由逻辑维、时间维和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1) 逻辑维。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某一大型工程项目时,一般可分为7个步骤。● 明确问题。● 建立价值体系或评价体系。● 系统分析。● 系统综合。● 系统方案的优化选择。● 制定计划有了决策就要付诸实施,实施就要依靠严格且有效的计划。(2) 时间维(工作进程)。对于一个具体的工作项目,从制定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过程可分为7个阶段。● 规划阶段:即调研、程序设计阶段,目的在于谋求活动的规划与战略。● 拟定方案:提出具体的计划方案。● 研制阶段:做出研制方案及生产计划。● 生产阶段:生产出系统的零部件及整个系统,并提出安装计划。● 安装阶段:将系统安装完毕,并完成系统的运行计划。● 运行阶段:系统按照预期的用途开展服务。● 更新阶段:为了提高系统功能,取消旧系统而代之以新系统,或改进原有系统使之更加有效地工作。(3) 知识维(专业科学知识)。系统工程除了要求为完成上述各步骤、各阶段所需的某些共性知识外,还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各种专业技术,霍尔把这些知识分为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各类系统工程,如军事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信息系统工程等都需要使用其他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在仓库风格中有两种不同的构件,其中(请作答此空)说明当前状态,( )在中央数据存储上执行。
本题考查的是架构风格的概念,属于教程中的原话:“在仓库风格中有两种不同的构件,中央数据结构说明当前状态,独立构件在中央数据存储上执行。”
从先测试A,再测试A、B、C、D可以看出集成测试时用到了自顶向下的方式。
而从先测试E、F,再测试B、E、F可以看出集成测试时用到了自底向上的方式,两者结合即为三明治方式。
这种策略的优点是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两种方式优点的综合,因此较早地验证了主要的控制和判断点且较早地验证了底层模块;同时由于可以两端向中间发展,其效率较高,运用一定的技巧,减少了桩模块和驱动模块的开发。本题缺乏严谨性。
以下关于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y)是目前应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它不限于数据处理领域项目。
设计模式描述了一个出现在特定设计语境中的设计再现问题,并为它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经过充分验证的通用方案,不同的设计模式关注解决不同的问题。例如,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而无须指定它们具体的类,这是一种(请作答此空)模式;( )模式将类的抽象部分和它的实现部分分离出来,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这属于( )模式;( )模式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将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并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设计模式包括创建型、结构型、行为型3大类别。抽象工厂模式属于创建型设计模式。桥接模式属于结构型设计模式。
结构化设计( Structured Design, SD )是一种面向( )的方法,该方法中(请作答此空)是实现功能的基本单位。
此题考查结构化设计基本概念,题目内容源于教程。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 SD)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方法,它以SRS和SA阶段所产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等文档为基础,是一个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的过程。SD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软件设计成由相对独立且具有单一功能的模块组成的结构,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其中概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结构,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接口和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每个模块设计实现的细节。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