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酸染色具弱抗酸性(部分抗酸性)的病原体为( )。
诺卡菌具有一定的抗酸性,抗酸染色可表现为弱阳性,需与结核分枝杆菌鉴别,延长染色时间,诺卡菌可失去抗酸性。
革兰染色不易着色,常采用姬姆萨染色的病原体为( )。
支原体缺少细胞壁,只有细胞膜,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姬姆萨染色呈淡紫色。
患儿男,12岁。患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血常规检查示:WBC80×109/L,RBC5.0×1012/L,HA140g/L,PLT200×109/L;血涂片检查示中、晚幼粒细胞占10%,原粒及早幼粒细胞占1%,粒细胞胞质中可见毒性颗粒及空泡,NAP积分250分;骨髓象示粒系增生,核左移,有毒性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需要鉴别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其中一个重要鉴别点是NAP积分,NAP积分升高提示类白血病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大,结合“急性化脓性脊髓炎”炎症引起,血涂片原粒、早、中、晚幼粒细胞占比较小,说明白细胞以成熟为主,可以判断为类白血病反应。
不属于尿蛋白定量检查的方法是( )。
尿蛋白定量检测的方法有沉淀法、比色法、尿蛋白电泳法、染料结合法、比浊法等。A项,加热醋酸法属于尿蛋白定性检测方法。
下列哪种情况蛋白不降低?( )
蛋白降低原因主要有血液稀释,蛋白摄入不足、消耗增加,合成减低、分解增强,蛋白丢失过多等。C项,严重脱水时,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
甘油三脂与冠心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高甘油三酯血症时,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水平升高,如CM、VLDL,HDL-C含量不会随甘油三酯的升高而升高。
患者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纠正,常提示( )。
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的试验。B项,内源性凝血途径本身异常导致的APTT延长可被富含凝血因子的正常新鲜血浆纠正。AE项,APTT延长但不能被正常新鲜血浆纠正。C项APTT正常。D项,DIC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APTT缩短。
下列哪种疾病状态下血清尿酸升高不常见?( )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血清尿酸升高常见于痛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引起的核酸代谢亢进以及肾损伤引起的尿酸排泄障碍等疾病。B项,缺铁性贫血时尿酸不升高,严重贫血时会出现血清尿酸降低。
患者男,58岁。肝硬化失代偿期,X光显示胸腔有积液。进行胸腔穿刺术,实验室检查胸水为漏出液,以下不符合的是( )。
漏出液的有核细胞数一般<100个/μl。
患者女,42岁,近一年来消瘦、多汗,查体,甲状腺轻度肿大,心率100次/分,脾大平肚脐,无压痛,白细胞50×109/L,骨髓Ph染色体(+)。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骨髓增殖性肿瘤,表现为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多,题干中白细胞50×109/L符合该特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典型遗传学特征为Ph染色体阳性,临床上患者可出现低热、乏力、多汗、食欲减退、脾大等临床表现,均与题干相符。
用于嗜铬细胞瘤诊断的试验是( )。
尿香草扁桃酸(VMA)是儿茶酚胺的代谢产物,嗜铬细胞瘤时,嗜铬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其代谢产物VMA相应增高,因此检测VMA在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
WHO将精子不动活力定为( )级。
WHO建议将精子活动力分为4级:①快速前向运动(Ⅲ级:直线运动);②慢或呆滞的前向运动(Ⅱ级:运动缓慢);③非前向运动(Ⅰ级:原地运动);④不动(0级:不活动)。
脑脊液第三管常用作( )。
脑脊液第一管作病原生物学检验,第二管作化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三管作理学和细胞学检验。
某血标本脂蛋白检查结果为:血清外观浑浊,4℃过夜后,上层呈奶油状,下层浑浊,甘油三酯高,电泳后呈现乳糜微粒区带,该病人诊断为( )。
血清外观浑浊说明甘油三酯含量高,4℃过夜后上层成奶油状说明血清富含乳糜微粒,下层浑浊说明血清富含VLDL,此为Ⅴ型高脂蛋白血症的特点。
患者男,45岁,白细胞计数为2.5×109/L。对其进行血涂片镜检分类计数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白细胞分类计数时若发现幼稚红细胞,应逐个计数,但不应计入100个白细胞内,此时白细胞计数的结果需进行校正。
血尿酸可以作为哪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
痛风是由于血尿酸浓度过高引起的一类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尿酸性尿路结石等。患者体内尿酸浓度明显升高。因此答案选C。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速率法测定所用的底物是( )。
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乳酸,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在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下降速率,可计算出ALT浓度。
对怀疑药物剂量不足时,取样时机选在( )。
若用药剂量不足,每次用药前,上次用药代谢后残留的剂量将无法达到预期药效,若此时采样检测,药物浓度低于药物有效浓度,则说明用药剂量不足。
不会引起贫血的寄生虫为( )。
A项,钩虫通过寄生在人体小肠粘膜,吸食血液导致贫血。BC项,疟原虫可直接侵入和破坏红细胞导致贫血。E项,血吸虫慢性感染可引起贫血。D项,蛲虫感染主要表现为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及炎症,不会引起贫血。
患者,男性,25岁,轻度发热,腹泻,里急后重就诊。实验室粪便检查:黏液脓血便,隐血实验阳性,镜检见大量成堆白细胞、红细胞及吞噬细胞,红细胞少于白细胞数且形态完整,则该患者最可能患( )。
在细菌性痢疾时,常可见到较多的吞噬细胞,因此,吞噬细胞可作为诊断急性菌痢的依据,此外患者表现为腹泻、里急后重,粪便检查红细胞少于白细胞数且形态完整支持细菌性痢疾的诊断。
下列哪项不是血钾假性升高的原因?( )
血钾假性升高的原因包括标本溶血、采血管不正确使用,采血位置不当如输液同侧采血、标本未及时处理放置时间过长等。A项,肾功能衰竭引起钾排泄障碍导致的高钾血症属于真性血钾升高。
半固体培养基穿刺菌液保存法,在接种、孵育后,再向培养基中加入灭菌的( )。
半固体培养基保存菌液时往往在表面加入一层灭菌的液体石蜡,用以隔绝空气。
以外周血出现泪滴红细胞为特征性表现的是( )。
泪滴形红细胞是指镜下红细胞形如泪滴样或梨状,是骨髓纤维化的典型特征。
肠杆菌科细菌分离鉴定时,双糖铁(KIA)结果一般什么时候观察为宜?( )
将细菌穿刺接种KIA培养基,37℃温箱培养24h,记录细菌在KIA斜面、底层产酸、产气及产H2S等结果。
关于魏氏法测血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项,血沉管必须洁净干燥。B项,温度对血沉的测定有影响,温度高血沉加快,温度低血沉减慢,因此测定温度应在18~25℃。C项,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4。E项,血沉标本需用枸橼酸钠抗凝。D项表述正确。
患者女,15岁,近五天来低热、乏力、纳差、恶心伴呕吐,近三天来黄疸日益加重,尿如浓茶,触诊肝在肋下2.5cm触及,触痛和叩击痛。检查:血清ALT和AST均异常升高,血清胆红素4mg/dL。其最可能的是( )。
ALT和AST均异常升高提示肝病变,结合患者其他症状最可能诊断为肝细胞癌。
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的WBC分布直方图中,第三群“大细胞群”主要是( )。
白细胞三分类直方图中,第一群“小细胞群”为淋巴细胞,第二群“中间细胞群”为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幼稚细胞,第三群“大细胞群”为中性粒细胞,包括分叶及杆状核中性粒细胞。
顺产男婴,10个月,脑积水。脑部X线检查显示一脑钙化灶,弓形虫血清学实验阳性。该病例可诊断为( )。
根据弓形虫血清学实验阳性可直接判断患者为弓形虫感染,弓形虫感染可经母婴途径传播给婴儿引起先天性弓形虫病。
特异性最高的粪便隐血试验方法是( )。
邻联甲苯胺法、邻甲苯胺法灵敏度高,可检出消化道1~5ml的出血。免疫法用于普查,愈创木脂法特异度最高。
怀疑霍乱弧菌感染的粪便应接种于何种培养基中?( )
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中或碱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首次分离常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采用染料比色法测定血钙时,试剂中有8-羟基喹啉,其作用是为了消除何种物质的干扰?( )
染料比色法测定血钙的原理是血清中的钙离子与麝香草酚蓝(MTB)结合生成蓝色络合物,加入适当的8-羟基喹啉,可消除镁离子的干扰。
分离淋巴细胞亚群的原则是根据( )。
淋巴细胞根据其细胞表面标志可分为B淋巴细胞(CD3-CD19+)和T淋巴细胞(CD3+)和NK细胞(CD3-CD16+CD56+),T淋巴细胞又分为辅助性T细胞(CD4+CD8-)和细胞毒性T细胞(CD4-CD8+)。
患者为A型,与献血者做检查配血试验,主侧发生凝集,次侧也发生凝集,献血者血型为( )。
患者红细胞上存在A抗原,血清中存在B抗体,主侧和次侧均发生凝集说明献血者血清中存在A抗体,红细胞上存在B抗原,因此献血者血型为B型。
乳糜尿形成的原因是( )。
正常情况下,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经淋巴回流入血,当淋巴回流受阻时,乳糜液可流至泌尿系淋巴管中,引起该处淋巴管内压力增高、曲张破裂,最终导致乳糜液流入尿液形成乳糜尿。
患者男,血清CH50升高,血小板聚集,血管出现渗出、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
Ⅲ型变态反应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有补体参与,因此患者反映补体活性的指标CH50升高;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可导致血管内皮间隙增大,血管出现渗出、水肿;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基底膜还可以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导致血小板聚集,因此题干中患者表现最有可能为Ⅲ型变态反应。
患儿男,出生5天后,发热,呼吸困难,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肺炎,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
新生儿自身合成抗体的能力很弱,其抗感染免疫主要依赖于来自母体IgG抗体,IgG类抗体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由母体提供给胎儿的抗体。
患者男,25岁,有过不洁性交史,1月后外生殖器出现丘疹状硬结而来就诊。检查发现其硬结呈圆形,基地清楚,边缘隆起,有无痛性溃疡,怀疑梅毒。取患者硬结分泌物做涂片检查,最佳的方法是( )。
梅毒螺旋体一般不易着色,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呈蜿蜒前进,沿纵轴旋转或前后移行,运动活泼。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标准接种量是( )。
纸片扩散法接种菌液浓度为0.5麦氏单位,用生理盐水或肉汤配制而成,相当于1.5×108/mL的含菌量。
患儿男,56岁,在进行“右肝癌切除”手术过程中突然大出血,急需输血,该患者的血型为“A型,Rh阴性”,但此时血站没有同型血,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接受的血型是( )。
O型红细胞上既没有A抗原,又没有B抗原,输给A型血患者体内不会与其血型抗体发生反应,因此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选择。对于Rh阴性血的病人,优先选择输注Rh阴性血。
相对于其他免疫电泳,不属于免疫固定电泳优势的是( )。
免疫固定电泳最大的优势是分辨率强,敏感性高,操作周期短,仅需数小时,结果易于分析。C项,在可定量方面,免疫固定电泳与其他相比没有优势。
双扩试验平板法中,抗体含量较大,则反应沉淀线应( )。
双扩实验平板法可用于估计抗原抗体的相对含量,若抗体含量较大,沉淀线靠近抗原孔;若抗原含量较大,沉淀线则靠近抗体孔。
关于AML-2a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只存在于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中,NAP积分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a)中下降。
患者女,36岁,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皮肤出血性瘀斑。查脑膜刺激征(+),怀疑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培养此菌应选用( )。
脑膜炎奈瑟菌是一种专性需氧的革兰阴性球菌,营养要求更高,初次分离需在含5~10%CO2的巧克力平板上培养。
CAMP阳性的细菌是( )。
B群链球菌能产生CAMP因子,可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作用,在血琼脂平板上接种2种细菌,交界处溶血能力增强,可形成箭头状的溶血区域,为CAMP试验阳性。
有关Ⅰ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糖代谢异常性疾病,患者常常没有胰岛素抵抗。
肾脏对下列哪种物质的重吸收最多?( )
经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B项,尿酸大部分被重吸收。C项,尿素约50%被重吸收。D项,肌酐不被肾小管重吸收。E项,钠大部分被重吸收。
哪种情况不会出现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
蛋白降低原因主要有血液稀释,蛋白摄入不足、消耗增加,合成减低、分解增强,蛋白丢失过多等。B项,急性肝炎早期,白蛋白可正常或轻度下降,球蛋白可轻度升高,总蛋白可正常。
患者男,35岁,精液常规检查结果如下:精子存活率75%,精子活力Ⅱ级和Ⅲ级占55%,精子计数60×109/L,异常精子形态25%,白细胞数为3个/HPF,该患者精液检查结果异常的是( )。
正常情况下,精液中异常形态的精子应<20%。
患者男,42岁,四川籍,腹壁、腰背部发现多发性游走性皮下结节,活检见结节内有隧道样窟穴及夏科-雷登晶体,有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找到虫体但无虫卵,应考虑是( )。
四川并殖吸虫常引起结节型并殖吸虫病,表现为胸、腹、背或腹股沟等部位皮下或深部肌肉结节,结节为嗜酸性肉芽肿,内有夏科-雷登结晶,可找到虫体但无虫卵。
不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征的是(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引起的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系减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
连续检测法检测AST、ALT,选用的波长是( )。
丙氨酸(天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ALT(AST)作用下,生成丙酮酸(草酰乙酸)和谷氨酸,丙酮酸(草酰乙酸)在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乳酸,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NADH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340nm,在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下降速率,可计算出ALT(AST)浓度。
免疫组织化学中最常用的制片方法是( )。
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是免疫组织化学最常用的制片方法。为了使抗原达到最大限度的保存,首选的制片方法是冷冻切片,石蜡切片对抗原的保存不如冰冻切片。
关于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前列腺癌,特别是有转移时,血清酸性磷酸酶可明显升高,因此临床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指标。A项,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应在酸性条件下。C项,酸性磷酸酶仅用作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指标,不能确诊。D项,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活性可被酒石酸抑制。E项,酸性磷酸酶活性极不稳定。
脱落细胞不宜采用的染色法为( )。
脱落细胞的染色方法包括H-E染色,巴氏染色,瑞氏染色和瑞-吉氏染色等。C项,抗酸染色是用于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染色方法。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报告上的BIL指的是( )。
BIL是胆红素(bilirubin)的缩写。
患者女,43岁,体检中发现乳腺肿块,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为明确诊断,应优先检查( )。
CA153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术后随访有一定的价值。
尿沉渣检查如图所示,箭头所指结晶为( )。
磷酸盐结晶呈无色薄而不定形的板状、片状、楔状和束柱状等。浮于尿液表面,在膀胱尿滞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胱炎、前列腺肥大及慢性肾盂肾炎的尿液中大量出现。
关于血气分析时标本的采集和处理,错误的是( )。
血气分析血液一般用肝素抗凝,最适为500~1000U/ml的肝素锂。
患者男性,60岁。骨折入院。X线检查发现广泛性骨质疏松,有溶骨性病变。血红蛋白52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分别为:IgG10g/L,IgA20g/L,IgM0.3g/L,该患者临床诊断可能为( )。
多发型骨髓瘤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血液病,其特征表现为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殖,血清中出现过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人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溶骨性骨病、贫血、肾功能损害和高钙血症。该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其中血清IgA增高程度最明显,因此最可能的诊断为IgA型多发性骨髓瘤。
促激素不包括( )。
A项,TSH为促甲状腺激素。B项,ACT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项,T3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是甲状腺在TSH作用下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属于促激素。DE项,LH为黄体生成素,FSL为卵泡刺激素,两者皆由垂体分泌,作用于性器官促进其激素分泌。
患者男,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细菌培养时发现在已知的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周围出现卫星现象。关于该菌药敏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出现卫星现象,可判断该菌为流感嗜血杆菌。A项,药敏试验应培养18~24h后观察结果。B项,应在5%~10%的CO2条件下培养。D项,流感嗜血杆菌药敏试验应使用含Ⅴ和Ⅹ因子的嗜血杆菌专用药敏培养基(HTM)。E项,流感嗜血杆菌最适生长pH为7.6~7.8。
关于性传播疾病及其病原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乳酸杆菌属于生殖道正常菌群,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患者男,表现为怕热多汗、体重检查、心悸、易激动。为诊断是否为甲亢,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所用的方法为( )。
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多用直接Coombs试验检查。
关于血液培养标本采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血培养的抗凝剂通常用聚苯乙烯磺酸钠(SPS)。
有关3P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项,3P试验诊断DIC特异性好,灵敏度较差。B项,DIC早期和中期3P试验阳性,晚期为阴性。C项,3P试验特异性好,较少出现假阳性。D项,3P试验在正常人中为阴性。
尿量多、比密大,临床上见于( )。
糖尿病时,尿液中葡萄糖浓度高引起溶质性利尿,尿量增多,尿比密和渗透压均增大。
患者男,50岁。咳嗽、胸部疼痛入院。查体:面色苍白。胸部触痛。肝轻度肿大,胸部X线检查发现肋骨、椎骨多发溶骨性病灶。关键的实验室检查是( )。
“胸部触痛”疼痛可能来自胸骨,X线检查发现溶骨性病灶,初步推断最可能的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应做免疫固定电泳,如果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条带,即可支持诊断。
患者女,26岁。关节肿痛1年,加重1个月。检查发现手指关节屈曲畸形,HLA-27DNA阴性,抗CCP抗体阳性。导致关节肿痛的超敏反应为( )。
抗CCP抗体阳性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高特异性指标,再结合临床表现“关节肿痛”“手指关节屈曲畸形”可确定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是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属于Ⅲ型超敏反应。
检测HBsAg最常用的方法为( )。
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化学发光法(CLIA),其中又以ELISA最常用。
免疫放射分析(IRMA)和放射免疫(RIA)都是以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物。这两种方法最本质的区别是( )。
IRMA和RIA的本质区别:RIA为竞争抑制性反应,反应参数与待检抗原量成反比;IRMA为非竞争性反应,反应参数与待检抗原浓度呈正相关。
患者男,35岁,发热,口腔黏膜溃疡反复发作,抗炎治疗无效,胸骨压痛。瑞氏染色的外周血涂片中,发现白细胞中出现的紫红色杆状物质如图所示,箭头所指物质为( )。
棒状小体是在Wright或Giemsa染色的血涂片中,白细胞浆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1条或数条不定。棒状小体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幼稚粒细胞浆中较为多见,呈粗短棒状,常见为1~2条;在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型)中则可见数条至数十条,有些呈束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则不出现棒状小体。故棒状小体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以及白血病细胞类型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糖尿病人常伴有的生物化学变化是( )。
血脂异常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临床表明,有将近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
导致试带法尿糖测定结果是假阴性的是( )。
尿糖试带法采用的是葡萄糖氧化酶法,维生素C的还原性会抑制葡萄糖被氧化,导致结果出现假阴性。
草酸铵溶血计数血小板,在规定的计数区域内共数的67个血小板,则血小板数应为( )。
血小板计数是在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中五个中方格内的血小板数目(N),再换算为每升血中血小板数目PLT/L=N×109,本题中计数得N=67,因此血小板数应为67×109/L。
患者男,18岁。因发热伴咽痛10天入院,两侧颈部淋巴结均肿大2cm×2cm,脾肋下2cm,胸骨压痛(-)。血象:HA120g/L,WBC15×109/L,中性粒细胞15%,淋巴细胞65%,异型淋巴细胞20%,PLT150×109/L,骨髓象无特异性改变,嗜异性凝集试验(+)。最可能是诊断是( )。
首先,胸骨无压痛,骨髓象无特异性改变可排除白血病;血象中异型淋巴细胞高,异型淋巴细胞又称反应性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支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如图所示,尿液所指有形成分最可能是( )。
透明管型最为常见,是由肾单位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Tamm-Horsfall粘蛋白凝固而形成的,尚有少量清蛋白和氯化物参与,为无色透明、内部结构均匀的圆柱状体,两端钝圆,偶尔含有少量颗粒。
若脑脊液白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为60%,则可能是( )。
嗜酸性粒细胞在人体抗寄生虫免疫中起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寄生虫感染时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可用一种标记物检查多种抗体或抗原的技术是( )。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是用特异性抗体与标本中的相应抗原反应,再用荧光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第一抗体结合,通过检测有无特异性荧光检测未知抗原。其中第二抗体可与多种抗原的第一抗体结合,可检测多种抗原。
可用于小分子抗原测定的技术是( )。
荧光偏振免疫技术是利用抗原抗体竞争反应原理,根据荧光素标记抗原与荧光素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之间荧光偏振程度的差异,测定小分子抗原的含量,不适用于大分子抗原。
流式细胞仪可对细胞两种分化抗原同时分析,所采用的技术是( )。
流式细胞术采用双标记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用不同颜色的两种荧光素对同一标本做荧光染色,可同时观察细胞表面两种抗原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符合肝细胞性黄疸的是( )。
肝细胞性黄疸时,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发生障碍,肝细胞破坏后胆红素可释放入血或排入肠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尿胆红素阳性,排入肠道的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后可被重新吸收入血,从尿液中排出,因此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为阳性。
符合阻塞性黄疸的是( )。
阻塞性黄疸时,胆红素排泄障碍,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可导致尿胆红素出现;但由于胆管阻塞,胆红素无法进入肠道生成尿胆原,因此尿胆原为阴性。
用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组分的分析方法是( )。
离子交换层析可根据相同pH下等电点不同的氨基酸所带电荷不同将不同的氨基酸分离开,可用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组分分析。
纯化酶和受体蛋白的最好方法是( )。
亲和层析是一种利用固定相的结合特性来分离分子的方法,酶和酶的底物、激素和其受体等之间的作用是高度特异的,可利用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
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使DNA合成障碍,导致细胞核发育障碍,而RNA合成继续,致使骨髓三系细胞核质发育不平衡及无效造血所致的贫血。其典型特征为骨髓中粒系、红系、巨核系三系细胞出现巨幼样变。
提示贫血为大细胞高色素性的指标是( )。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和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增大,则贫血为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共用题干)患者女,49岁。绝经后再次来潮,腹痛入院。B超提示卵巢肿块。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应做的血清型检查为( )。
CA125是一种卵巢癌相关抗原,存在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和血清中,可用于鉴别良恶性卵巢包块。
(共用题干)患者女,49岁。绝经后再次来潮,腹痛入院。B超提示卵巢肿块。
下列指标为卵巢癌的新型肿瘤标志物是( )。
人类附睾蛋白4(HE4)是诊断Ⅰ期卵巢癌最灵敏的指标,与卵巢癌的分期相关,HE4与CA125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区分卵巢疾病的良恶性。
(共用题干)患者女,38岁,因关节肿痛半年就医,化验检查:抗核抗体(ANA)检验结果为1:40斑点型,类风湿因子(RF)检测结果为220IU/mL(参考范围<20IU/mL)。
该患者最可能诊断( )。
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A”1:40可初步推测患者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结合临床表现“关节肿痛”和类风湿因子RF升高,可判断患者最可能患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共用题干)患者女,38岁,因关节肿痛半年就医,化验检查:抗核抗体(ANA)检验结果为1:40斑点型,类风湿因子(RF)检测结果为220IU/mL(参考范围<20IU/mL)。
关于ANA与RF的说法,正确的是( )。
B项,除SLE外,ANA还见于MCTD、RA、S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D项,ANA是将自身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E项,RF仅用作RA的辅助诊断,不能确诊。有文献表明:ANA与RF结合可以提高RA的检出率.在没有RF以外的检测指标时可以检测ANA来帮助临床诊断
(共用题干)患者男,50岁。骤发剧烈腹痛,初起时剑突下偏右呈发作性胀痛,迅速波及全腹,呈持续性,并向腰背放射伴恶心、呕吐。体温39℃,全腹膨隆伴明显肿大,尤以胰头、胰体明显。血红蛋白:97g/L,白细胞:20×109/L,AST:211U/L,BUN:9.9mmol/L,AMY:1920U/L,Ca:1.75mmol/L。
该患者初步诊断为( )。
AMY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剧烈腹痛”“AMY:1920U/L”可初步推测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共用题干)患者男,50岁。骤发剧烈腹痛,初起时剑突下偏右呈发作性胀痛,迅速波及全腹,呈持续性,并向腰背放射伴恶心、呕吐。体温39℃,全腹膨隆伴明显肿大,尤以胰头、胰体明显。血红蛋白:97g/L,白细胞:20×109/L,AST:211U/L,BUN:9.9mmol/L,AMY:1920U/L,Ca:1.75mmol/L。
进一步可做的检查是( )。
胰腺疾病时,血清AMY和尿AMY均可升高,尿AMY升高晚于血清,持续时间较长,两者同时检测可更好地反映胰腺受损情况。
(共用题干)患者男,50岁。骤发剧烈腹痛,初起时剑突下偏右呈发作性胀痛,迅速波及全腹,呈持续性,并向腰背放射伴恶心、呕吐。体温39℃,全腹膨隆伴明显肿大,尤以胰头、胰体明显。血红蛋白:97g/L,白细胞:20×109/L,AST:211U/L,BUN:9.9mmol/L,AMY:1920U/L,Ca:1.75mmol/L。
关于淀粉酶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淀粉酶由胰腺分泌进入肠道,作用于碳水化合物的α-1,4糖苷键,对分支上的α-1,6糖苷键无作用,其作用的最适pH为6.7~7.0,可通过肾小球滤过,是唯一能在正常时于尿中出现的血浆酶。
(共用题干)患者男,50岁。骤发剧烈腹痛,初起时剑突下偏右呈发作性胀痛,迅速波及全腹,呈持续性,并向腰背放射伴恶心、呕吐。体温39℃,全腹膨隆伴明显肿大,尤以胰头、胰体明显。血红蛋白:97g/L,白细胞:20×109/L,AST:211U/L,BUN:9.9mmol/L,AMY:1920U/L,Ca:1.75mmol/L。
可引起血淀粉酶增高的疾病是( )。
血液中的淀粉酶主要来源于胰腺和唾液腺,因此急性胰腺炎和腮腺炎时,血中淀粉酶水平均可升高。
(共用题干)患者男,心肌梗死,尿液呈粉红色,离心后上清液为红色,尿隐血试验阳性,镜下无红细胞
该尿液最可能为( )。
心肌梗死时肌红蛋白从肌细胞释放入血,由于其分子量小,可经肾小球滤过出现在尿中使尿液呈红色,肌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使隐血试验呈阳性而镜下无红细胞。
(共用题干)患者男,心肌梗死,尿液呈粉红色,离心后上清液为红色,尿隐血试验阳性,镜下无红细胞
尿中肌红蛋白的确诊试验是( )。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一样,分子中含血红素基因,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能用联苯胺和邻联甲苯胺同过氧化氢反应检出,肌红蛋白能溶于0.8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中而血红蛋白则不能,因而可鉴别。
(共用题干)患者女,65岁,1周前心前区剧烈疼痛,随后心悸、气促,当时未就诊,现怀疑急性心肌梗死。
为确诊,最有帮助的检查是( )。
心肌酶谱包括AST、LD、CK及其同工酶,其中LD的窗口期相对较长,其浓度升高可持续1周以上。CK在AMI发生后4~6小时即超过正常上限,24小时达到峰值,48~72小时恢复正常,AST在AMI发生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持续到第五天或一周降低,LD和α-HBDH的窗口期较长,持续升高达1周以上。
(共用题干)患者女,65岁,1周前心前区剧烈疼痛,随后心悸、气促,当时未就诊,现怀疑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心肌酶是( )。
CK在心肌梗死发生后升高较早,并且是最早恢复正常的酶类标志物,心梗发生后3~8h后可升高,10~36h达峰,72~96h恢复正常。
(共用题干)患者男,56岁,有肺结核病史,现有上腹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腹痛与进食无关,经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怀疑胃结核。
胃镜活检切片应进行( )。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富含分枝菌酸,使其具有抗酸性、耐干燥和抵抗化学消毒剂的能力,抗酸染色呈阳性,该特点可将其与其他细菌区分开来。
(共用题干)患者男,56岁,有肺结核病史,现有上腹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腹痛与进食无关,经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怀疑胃结核。
如果是胃部结核,应选择的一线治疗药物是( )。
抗结核的一线药物有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五种。
2019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专业知识)真题及详解
您目前分数偏低,基础较薄弱,建议加强练习。